• 沒有找到結果。

天台別教說之價值及其形上意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天台別教說之價值及其形上意涵"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天台別教說之價值及其形上意涵 *

林 志 欽

∗∗

摘要

天 台 宗 以 藏 、 通 、 別 、 圓 四 教 分 判 全 體 佛 教 之 法 義 內 容 。 其 中 唯 有 別 、 圓 二 教 能 證 得 究 竟 佛 果 。 圓 教 之 意 義 與 價 值 向 來 為 天 台 學 者 所 重 視 而 極 力 闡 揚 。 然 而 圓 教 之 教 觀 是 但 化 最 上 利 根 菩 薩 的 。 相 形 之 下 , 較 不 為 人 所 重 視 的 別 教 雖 然 不 若 圓 教 之 直 捷 超 妙 而 速 疾 成 就 , 但 是 其 踏 實 漸 進 而 普 遍 適 用 於 一 般 大 乘 行 者 , 且 終 究 亦 能 接 入 圓 教 或 同 證 圓 理 , 故 應 是 相 當 值 得 顯 揚 的 。

本 文 之 目 的 即 在 論 證 別 教 確 實 能 如 圓 教 之 達 於 究 竟 , 進 而 闡 明 別 教 之 價 值 。 且 對 於 有 學 者 質 疑 別 教 非 天 台 之 主 張 , 特 加 論 述 申 明 其 確 屬 天 台 之 教 , 為 其 教 法 之 一 。 其 後 即 詳 加 說 明 別 教 的 教 觀 與 行 位 , 最 後 特 別 闡 釋 其 形 上 意 涵,說 明 界 內 外 一 切 法 的 生 起 及 以 如 來 藏 佛 性 為 真 如 本 體。

關鍵詞:別 教 、 圓 教 、 天 台 別 教 、 三 諦 、 三 觀 、 藏 識 、 如 來 藏

* 本 文 曾 以〈 天 台 別 教 說 及 其 形 上 意 涵 〉為 題,發 表 於 南 華 大 學 哲 學 研 究 所 主 辦,第 二 屆 比 較 哲 學 學 術 研 討 會 , 民 國 90 年 6 月 6 日 , 嘉 義 : 南 華 大 學 成 均 館 。 經 補 充 詳 述 , 增 加 引 據 論 證 , 並 回 答 一 些 疑 難 問 題 之 後 , 投 稿 本 刊 。 經 匿 名 專 家 審 查 , 提 供 寶 貴 意 見 。 本 文 感 謝 審 查 委 員 之 肯 定 :「 本 文 以 天 台 有 別 教 主 張 為 立 論 切 入 點 , 卓 然 有 見,指 出 學 界 向 來 忽 視 的 理 解 角 度,對 當 代 天 台 學 研 究 而 言,確 有 學 術 貢 獻。」

其 並 進 一 步 點 明 :「 本 文 以 天 台 有 言 於 別 教 甚 至 有 所 重 視 於 別 教 為 主 旨 之 寫 作 應 予 肯 定 。 唯 如 此 一 來 即 將 建 立 一 天 台 義 下 的 別 教 體 系 , 而 不 是 諸 經 論 中 為 天 台 歸 類 為 別 教 體 系 的 經 論 自 身 而 已 。 」 本 文 亦 依 審 查 委 員 之 建 議 再 稍 事 補 充 說 明 , 使 別 教 與 其 餘 藏 、 通 、 圓 三 教 之 分 別 能 更 加 顯 明 。

∗∗ 真 理 大 學 宗 教 學 系 暨 碩 士 班 助 理 教 授

※ 引 文 出 處 之 略 號 說 明 :

(1)「 T」代 表《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a,b,c」分 別 代 表 上、中、下 欄。例 如:「 T33.696c」

代 表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33 卷 , 頁 696, 下 欄 。 其 他 準 此 。

(2)「 卍 」 代 表 《 卍 續 藏 經 》,「 a,b,c,d」 分 別 代 表 右 葉 上 欄 、 右 葉 下 欄 、 左 葉 上 欄 、 左 葉 下 欄 。 例 如 :「 卍 99.38c」 表 示 :《 卍 續 藏 經 》 第 99 冊 , 頁 38, 左 葉 上 欄 。 其 他 準 此 。

(2)

壹、緒論

一、別教之價值

天 台 宗 由 智 者 大 師 智 顗(538-597)底定其教相論,以藏、通、別、圓 四 教 分 判 全 體 佛 教 之 法 義 內 容 。 四 教 之 中 , 藏 、 通 二 教 只 言 三 界 六 道 生 死 世 間 , 及 解 脫 此 分 段 生 死 之 有 餘 、 無 餘 二 種 涅 槃 , 不 出 阿 羅 漢 、 辟 支 佛 之 二 乘 境 界1。 以 渡 船 過 河 之 譬 喻 言 , 其 只 能 到 達 河 中 半 途 之 沙 洲 , 未 能 達 於 彼 岸 之 真 正 究 竟 解 脫 。 唯 有 別 、 圓 二 教 窮 理 盡 源 , 進 論 界 外 變 易 生 死 之 意 生 身 ( 包 括 阿 羅 漢 、 辟 支 佛 與 得 大 力 自 在 菩 薩 )2, 而 能 續 破 界 外 無 明 , 解 脫 變 易 生 死 , 度 於 真 正 成 佛 之 彼 岸 。3

1 藏 教 屬 小 乘 教 。 而 通 教 雖 為 大 乘 初 教 (《 四 教 義 》 云 :「 三 乘 同 稟 故 名 為 通 。 此 教 明 因 緣 即 空 無 生 四 真 諦 理,是 摩 訶 衍 之 初 門 也。」(T46.721c))但 所 化 三 乘 為「 同 斷 三 界 見 思 , 得 一 切 智 ; 同 求 有 餘 、 無 餘 二 種 涅 槃 。 」(T46.747c)相 當 於 二 乘 境 界 耳 。

2 天 台 界 內 外 之 分 段 、 變 易 兩 種 生 死 , 及 界 外 三 種 意 生 身 之 說 為 依 於 《 究 竟 一 乘 寶 性 論 》(簡 稱《 寶 性 論 》)(T31.830a-b)及 所 依 之 經《 勝 鬘 師 子 吼 一 乘 大 方 便 方 廣 經 》( 簡 稱《 勝 鬘 經 》)。智 顗 於《 妙 法 蓮 華 經 玄 義 》( 以 下 簡 稱《 法 華 玄 義 》)即 明 言:「 出 界 外 十 二 因 緣 者 , 如 《 寶 性 論 》 云 : 羅 漢 、 支 佛 空 智 於 如 來 身 本 所 不 見 。 … … 生 者 , 謂 無 明 住 地 , 共 無 漏 業 因 , 生 三 種 意 生 身 也 ; 壞 者 , 三 種 意 生 身 , 緣 不 可 思 議 變 易 死 也。… … 彼 論 云:三 種 意 生 身 未 得 離 無 明 垢,未 得 究 竟 無 為 淨 … …。」(T33.699c-700a) 又 言 :「 彼 是 分 段 ( 按 : 分 段 生 死 ) 不 生 , 界 外 ( 按 : 界 外 生 死 ) 猶 生 。《 寶 性 論 》 云 : 二 乘 於 無 漏 界 生 三 種 意 陰 。 」(T33.732c)《 摩 訶 止 觀 》 (T46.30a)亦 引 《 寶 性 論 》 而 有 近 似 之 說 。 所 言 「 三 種 意 生 身 」 即 是 《 法 華 玄 義 》 所 言 :「《 勝 鬘 》 云 : 三 人 生 變 易 土, 謂:大 力 羅 漢、 辟 支 佛、菩 薩 等。 」(T33.760c)此 處 引 言「 大 力 羅 漢 」、「 菩 薩 」應 作「 羅 漢 」與「 大 力 菩 薩 」。《 勝 鬘 經 》之 原 文 言:「 有 二 種 死( 按: 生 死, 下 同 )。何 等 為 二 ﹖ 謂 分 段 死、不 思 議 變 易 死。分 段 死 者,謂 虛 偽 眾 生;不 思 議 變 易 死 者, 謂:阿 羅 漢、 辟 支 佛、大 力 菩 薩 意 生 身,乃 至 究 竟 無 上 菩 提。 」(T12.219c)「 無 明 住 地 緣 無 漏 業 因,生 阿 羅 漢、辟 支 佛、大 力 菩 薩 三 種 意 生 身。」(T12.220a)《 寶 性 論 》 亦 言 :「 聲 聞 、 辟 支 佛 、 得 大 力 自 在 菩 薩 為 證 如 來 功 德 法 身 第 一 彼 岸 , 有 四 種 障。… … 生 相 者,謂 無 明 住 地 緣,依 無 漏 業 因,生『 三 種 意 生 身 』。… … 壞 相 者,謂 三 種 意 生 身 緣 『 不 可 思 議 變 易 死 』。 」(T31.830a-b)

另 外 ,《 佛 性 論 》 亦 有 言 :「 出 三 界 外 有 三 種 聖 人 , 謂 : 聲 聞 、 獨 覺 、 大 力 菩 薩 。 」 (T31.799a)

3《 法 華 玄 義 》:「 如 官 有 三 航 及 以 私 船 , 從 於 此 岸 度 人 彼 岸 。 乳 教 ( 按 : 指 《 華 嚴 經 》 包 括 圓 、 別 二 教 ) 如 大 、 中 兩 航 , 共 度 人 彼 岸 。 酪 教 ( 按 : 指 鹿 野 苑 之 三 藏 教 ) 如 私 船 , 度 人 中 洲 。 生 蘇 ( 按 : 指 方 等 經 , 包 括 藏 、 通 、 別 、 圓 四 教 ) 如 四 種 : 小 航

( 按 : 指 通 教 )與 私 船( 按 : 指 三 藏 教 )度 人 於 中 洲 ;兩 航( 按 :指 圓 、 別 二 教 教 ) 度 人 於 彼 岸 。 」(T33.696c)

(3)

而 別 、 圓 二 教 在 教 理 方 面 , 圓 教 所 言 方 是 真 正 究 竟 真 實 之 理 。 所 說

「 三 諦 圓 融 」 不 只 是 空 、 假 、 中 道 三 諦 融 通 無 礙 , 且 是 一 諦 即 具 三 諦 , 一 法 即 具 一 切 法4, 絕 妙 不 可 思 議 者 , 乃 為 天 台 宗 最 殊 勝 之 代 表 思 想 。 一 般 論 天 台 義 理 亦 總 集 中 在 圓 教 之 探 究 上 。 就 行 證 而 言 , 圓 教 所 行 法 門 亦 是 玄 妙 直 捷 , 自 始 即 用 一 心 三 觀 以 觀 「 一 心 三 諦 」5, 即 是 同 時 圓 觀 三 諦 圓 融 。 然 而 , 須 注 意 的 是 , 智 顗 說 : 「 一 心 三 觀 者 , 正 是 圓 教 利 根 菩 薩 之 所 修 習。所 以 者 何 ? 不 思 議 心 因 緣 之 理 甚 深 微 妙,其 觀 慧 門 難 解 難 入。」

6故「 但 化 最 上 利 根 大 士 」7。而「 最 上 利 根 」之 菩 薩 能 有 幾 人 ? 此 如 智 顗 言 「 四 種 三 昧 」 之 非 行 非 坐 的 「 隨 自 意 三 昧 」 。 此 三 昧 但 重 理 觀 , 不 拘 時 地 , 無 特 定 之 事 儀 , 隨 時 可 修 , 且 只 要 「 得 理 觀 意 , 事 相 三 昧 任 運 自 成 」8,可 說 是 最 契 合 圓 觀 旨 趣 之「 速 疾 頓 成 法 門,功 德 最 殊 勝 」9。但 是 智 顗 於 其 他 三 種 三 昧 皆 有 勸 修 之 說 , 於 此 三 昧 獨 無 。 此 即 是 由 於 其 「 乍

4 天 台 圓 教 所 言 空 、 假 、 中 「 三 諦 圓 融 」 之 理 不 只 是 如 龍 樹 三 諦 偈 (T30.33b)所 言 之 : 以 一 切 法 皆 是 緣 起 , 故 自 性 空 、 假 名 有 , 及 如 是 即 是 非 常 非 斷 之 中 道 觀 , 而 是 納 入 了 佛 性 如 來 藏 思 想,以 中 道 即 佛 性,佛 性 乃 具 足 一 切 法( 恒 沙 佛 法 ),進 而 又 言 一 即 一 切

( 一 念 三 千 )的 一 諦 即 三 諦 之 不 可 思 議 圓 理。如《 法 華 玄 義 》云:「 圓 三 諦 者,非 但 中 道 具 足 佛 法,真、俗 亦 然。三 諦 圓 融,一 三 三 一。」(T33.705a)一 念 三 千 即 一 念 心 具 足 萬 法 之 理 , 可 參 閱 拙 作 〈 天 台 智 顗 一 心 具 足 說 之 理 論 意 涵 〉(《 世 界 中 國 哲 學 學 報 》 第 六 期 ,2002 年 1 月 , 頁 1-41)。

5 智 顗《 四 教 義 》言:「 圓 教 圓 詮 三 諦 之 理 … … 或 云《 華 嚴 》教 詮 別 相 三 諦、一 心 三 諦。」

(T46.728a) 《 華 嚴 經 》 所 說 為 別 教 及 圓 教 ,「 別 相 三 諦 」 即 別 教 所 說 ;「 一 心 三 諦 」 為 圓 教 所 說 。 又 ,《 金 光 明 經 文 句 》 言 :「 圓 人 觀 一 心 三 諦 , 即 空 、 即 假 、 即 中 。 」 (T39.51c)按 :《 金 光 明 經 文 句 》 現 行 本 記 為 「 隋 ‧ 天 台 智 者 大 師 說 , 門 人 灌 頂 錄 」 (T39.46b), 但 日 本 學 者 佐 藤 哲 英 就 其 內 容 考 究 而 推 定 為 :「 雖 然 本 疏 以 智 顗 講 說 的 筆 錄 之 聽 記 本 為 素 材 , 但 毋 寧 將 之 視 為 灌 頂 本 身 自 己 整 理 金 光 明 觀 之 撰 述 更 為 接 近 事 實 。 」(《 天 台 大 師 研 究 》, 頁 675。 )

6《 維 摩 經 玄 疏 》(T38.528c)。《 三 觀 義 》「 圓 教 利 根 菩 薩 」作「 深 行 利 根 菩 薩 」(卍 99.42b)。

7 有 學 者 質 疑 本 文 所 言 圓 教 但 化 最 上 利 根 菩 薩 。 然 智 顗 晚 年 口 授 而 後 親 自 修 訂 之 《 維 摩 經 玄 疏 》明 言:「 釋 圓 教 者:圓 以 不 偏 為 義。此 教 明 不 思 議 因 緣 中 道 實 相 之 理,事 理 具 足, 不 偏 不 別,但 化 最 上 利 根 大 士, 故 名『 圓 教 』也。 」(T38.533a)。其 親 著 之

《 四 教 義 》亦 言:「 釋 圓 教 名 者:圓 以 不 偏 為 義。此 教 明 不 思 議 因 緣 二 諦 中 道,事 理 具 足,不 偏 不 別,但 化 最 上 利 根 之 人,故 名『 圓 教 』也。」(T46.722b)此 何 可 否 認 ?

8《 摩 訶 止 觀 》(T46.18c)。

9 日 僧 慧 澄 《 止 觀 輔 行 講 義 》 (《 佛 教 大 系 》, 東 京 : 佛 教 大 系 完 成 會 編 纂 , 台 北 : 新 文 豐 公 司 影 印), 第 22 冊 , 頁 495。

(4)

看似易行,於為功乃難」10。例如其秉「 六 蔽 之 非 道 即 是 解 脫 道 」之圓理 而 於 惡 修 觀 , 若 不 得 善 解 , 以 為 惡 即 是 道 而 捨 戒 、 造 惡 , 則 不 唯 聖 道 不 成 , 反 遭 苦 報 之 殃 。 所 以 智 顗 言 「 隨 自 意 和 光 入 惡 , 一 往 則 易 , 宜 須 誡

忌 」11。圓教之理固為最高究竟之理境,但其真實之把握不易。以其強調

一 切 法 圓 融 相 即 不 二 之 妙 理 , 卻 也 因 此 修 行 證 悟 之 次 第 差 別 不 顯 , 易 有 為 人 混 濫 , 未 經 真 修 實 證 即 誤 低 為 高 , 誤 凡 即 聖 之 情 事 。 因 此 智 顗 提 出 圓 教「 六 即 」位 次 之 說 時,亦 特 別 警 告:「 世 間 學 門( 問 )、坐 禪 之 人 , 若 不 善 解 六 即 之 殊 , 多 生 叨 濫 , 未 解 謂 解 , 未 得 謂 得 , 墮 增 上 慢 , 起 諸 過 罪 , 此 豈 學 佛 法 得 意 者 乎 ﹖ 」12再 以 天 台 宗 立 宗 大 師 智 顗 及 其 師 慧 思 (515-577)而 言,以 二 人 智 慧 之 高,修 行 之 勤,而 智 顗 臨 終 前 自 述:「 吾 不 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只是五品位耳。」13即 為 圓 教 外 凡 五 品 弟 子 位 , 尚 未 及 內 凡 十 信 之 六 根 清 淨 位 。 慧 思 「 一 生 望 入 銅 輪 ( 按 : 圓 教 初 住 位 ) , 領 眾 太 早 , 所 求 不 克 」14, 但 得 十 信 六 根 清 淨 位15。 而 圓 教 十 信 之 後 乃 有 十 住 、 十 行 、 十 迴 向 、 十 地 、 等 覺 、 妙 覺 等 四 十 二 位 。 本 文 言 此 , 絕 非 意 在 質 疑 圓 教 妙 理 、 圓 觀 之 殊 勝 與 圓 位 之 超 絕 , 而 是 提 醒 行 者 於 欣 慕 此 最 勝 善 教 之 餘 , 不 可 不 慎 。 若 一 味 希 冀 至 高 最 上 之 法 門 , 未 能 真 實 相 應 , 則 恐 功 夫 躐 等 而 踏 空 。

相對的,別教之教理言「 別 相 三 諦 」16,即分別言空、假、中三諦之 理;其 相 應 之 觀 行 為「 別 相 三 觀 」17,乃 分 別 次 第 地 先 修 空 觀、後 修 假 觀 、 再 修 中 觀 , 以 逐 次 證 空 、 假 、 中 三 諦 。 雖 然 相 對 於 圓 教 而 言 , 別 教 之 教 理 未 若 圓 教 之 直 接 開 顯 三 諦 圓 融 之 究 竟 真 實18;其 觀 行 亦 未 若 圓 教 自 始 即

10《維摩經玄疏》(T38.533a)。

11《摩訶止觀》(T46.19b)。

12《維摩經玄疏》(T38.520a-b)。

13 隋‧灌頂(561-632)《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T50.196b)。

14《摩訶止觀》(T46.99b)。

15 唐‧湛然(711-782)《止觀輔行傳弘決》:「南嶽(慧思)云:望入銅輪(按:十住位),

領眾太早,但淨六根。」(T46.348a)。

16 參見註 5。又,《四教義》言:「別教別詮三諦之理。」(T46.728a)

17《維摩經玄疏》:「別相三觀者,觀因緣所生三諦之理相別不同。」(T38.525c)

18《四教義》言:圓教所說「種種法門,位行階級,無不與實相相應,攝一切法。從初一 地,無不具足一切諸地,是故非別[教]。」 (T46.723a)

(5)

直 觀 究 竟 實 相 之 直 捷 頓 超19,而費時久遠20。但是俟其證至初地以上21,已

證空、假而開始分證中道諦理22,亦即三諦皆得證之後,乃自知此三諦實

圓 融 不 二 , 即 自 契 接 圓 教 之 理 , 即 所 謂 「 證 道 同 圓 」 。 此 因 行 者 既 證 得 空 諦,滅 除 見 思 惑,則 其 心 無 不 時 時 現 觀 一 切 法 即 空 而 不 失;再 證 假 諦 , 滅 塵 沙 惑 , 亦 時 時 得 即 空 出 假 , 現 觀 一 切 法 即 空 即 假 , 不 相 妨 礙 ; 進 而 證 得 中 道 諦,除 無 明 惑,亦 如 是。則 其 心 得 於 念 念 同 時 現 觀 一 切 法 即 空 、 即 假 、 即 中 , 圓 融 無 礙 , 豈 非 即 是 圓 教 之 「 一 心 三 觀 」 而 觀 證 「 一 心 三 諦 」 矣 !

別 教 行 者 終 亦 能 如 圓 教 之 達 於 究 竟 , 此 為 本 文 的 重 要 論 點 之 一 , 但 有 學 者 對 此 難 以 認 同 而 提 出 質 疑23, 故 在 此 先 引 證 說 明 如 下 :

在 智 顗 的 重 要 代 表 著 之 一 《 法 華 玄 義 》 中 , 明 言 提 到 :

「 別教四門 偏而未融;圓 四 門 圓而且融。偏圓既殊,能通為八;

圓 真 不 二,所 通 唯 一。譬如帝城開四面門。四面偏門以譬 別 教;四 面 直 門 以 譬 圓 教。偏 直 既 殊,能 通 為 八;帝 尊 不 二 , 所 通 唯 一。 」 (T33.785b)

更 重 要 的 智 顗 晚 年 親 訂 之 《 維 摩 經 玄 疏 》 更 明 言 :

「 別教四門 如從臺城四邊偏門而入,圓 教 四 門如從四正門而 入,偏正雖殊,入見真性解脫實相之體是一也。」(T38.558b) 此 明 確 表 示 別 教 與 圓 教 最 終 所 通 達 之 境 是 相 同 的 , 都 能 證 得 真 性 解 脫 實

19《摩訶止觀》言:「圓教初心即修三觀,不待二觀成。」(T46.81a)「圓教五品之初,秖 是凡地,即能圓觀三諦。」(T46.83a)「今五品修中,能生似解;轉入初住,即破無明。……

始自初品,終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證」(T46.83a)。

20《摩訶止觀》:「別除兩惑歷三十心,動經劫數,然後始破無明。圓教不爾,秖於是身即 破兩惑,即入中道,一生可辦。」(T46.80c)

21 別教初地位即相當於圓教之初住位。如《四教義》云:圓教「初住與別教初地智斷功 德、神通變化『用』(衍文),一往是齊。」(T46.763c)。

22《維摩經玄疏》云:「若登初地即證真中道第一義諦,雙照二諦。」(T38.539b)《法華玄 義》亦云:「初地證中;二地以上,重慮於中。」(T33.709a)

23 本文所稱「有學者」之見解因非正式為文公開發表者,故無法註明出處。但此不妨礙 其為重要不同意見之表達與本文回應之價值。

(6)

相 。 亦 即 《 法 華 玄 義 》 所 言 : 「 圓 、 別 證 道 同 」 (T33.690b)。 「 別 教 教 道 權,證 道 實。」(T33.690b) 《 摩 訶 止 觀 》亦 言:「 別 教 教、觀、行皆名為 漸 ; 證 道 是 頓 。 圓 教 教 、 觀 、 行 、 證 皆 名 為 頓 。 … … 別 觀 帶 方 便 說 。 若 依 方 便 行 , 先 破 通 惑 , 故 三 種 皆 漸 ; 後 破 無 明 , 見 於 佛 性 , 故 證 道 是 頓 也 。 」 (T46.33a) 《 維 摩 經 玄 疏 》 亦 有 言 :

「 別教教是思議,證位有思議、有不思議:三十心(按:指 十 信、十 住、十 行 位 )真 證 是 思 議;似 證( 按:指 十 迴 向 位 , 相似證中道)是相似不思議;登地已上證道皆是不思議也

(按:不思議屬圓)。若用圓接別,教、證皆是不思議也。」

(T38.554a)24

湛然( 711-782)之 註疏 書《 法 華 玄 義 釋 籤 》亦 言:「 別 教 若 準 上 下 諸 文 , 應 云 證 融,教、行 不 融,以 從 初 地 證 道 同 故。」(T33.852a) 「 別、圓 二 教 行 法 該 廣。別 雖 次 第,證 道 是 同。是 故 行 門 可 以 相 例,可 以 相 顯。」(T33.870a) 又 其《 止 觀 輔 行 傳 弘 決 》言:「 佛 界 亦 可 指 別 初 地,以 別 初 地 證 道 同 圓。」

(T46.401c)25而 智 旭( 1599-1655)於《 教 觀 綱 宗 》亦 言 及:「 以 別 若 登 地 乃 名 為 聖 , 證 道 同 圓 , 不 復 論 接 。 」(T46.941c)「 別 十 地 證 道 同 圓 , 不 復 名 接 , 但 存 教 道 之 粗 以 待 《 法 華 》 開 會 成 妙 。 」 (T46.942a)26

由 以 上 之 引 文 可 證 , 約 行 證 而 言 , 別 教 之 觀 行 乃 最 終 亦 能 如 圓 教 行 者 之 證 得 究 竟 實 相 而 成 佛 。

尚 有 一 類 利 根 行 者 , 因 往 昔 曾 經 修 習 圓 教 故 , 今 雖 得 聞 別 教 , 由 習 發 而 能 悟 圓 教 之 理,接 入 圓 教。此 即 是《 法 華 玄 義 》言 五 種 三 諦(T33.705a)、

24 其他相關之文有:《法華玄義》:「問:別教望圓亦爾不?答:不例,圓別證道同故。」

(T33.690b)「別教教道權,證道實。」(T33.690b)「開次第之實即是圓實,證道是同故 。」

(T33.781c)《摩訶止觀》:「若圓望別,別教教道兩得俱是思議。何以故?教門方便,或 言無明生一切法,或言法性生一切法。……若證道者,即不思議也。若圓教,教、證 俱不思議。」(T46.29b)

25《法華玄義釋籤》尚有:「言三賢十聖住果報者,名雖似別,義必依圓。以別證道同圓 教故,即是兩處十地合說。」(T33.915b)

26此外,《天台八教大意》(書題名為灌頂撰,據考證應為湛然弟子明曠之作)言:別教「登 地三觀現前,與圓初住無二無別,名為證道。」(T46.771c)

(7)

七 種 二 諦 (T33.703b)所說之「 圓 入 別 」( 亦 名「 圓 接 別 」27)— 由 別 教 接 入 圓 教。接 入 亦 即 是 朝 之 前 進28。如《 法 華 玄 義 》云:「 圓 入 別 二 諦 者,… … 圓 人 ( 按 : 即 過 去 世 曾 聞 圓 教 之 利 根 人 ) 聞 不 空 理 ( 按 : 別 教 理 ) , 即 知 具 一 切 佛 法 無 有 缺 減 , 故 言 『 一 切 趣 不 空 』 也 。 」(T33.703b)「一 切趣 不 空 」 即 是 圓 教 之 理 。 如 是 , 如 果 是 具 宿 習 之 慧 的 圓 教 根 性 之 人 , 當 聞 別 教 時 亦 得 悟 入 圓 理 , 則 又 何 須 擔 心 別 教 之 不 如 圓 教 ?

此 外 , 《 法 華 玄 義 》 (T33.806b-c)言 「 不 定 教 相 」 亦 言 修 行 者 若 是 於 過 去 佛 所 曾 經 聽 聞 「 大 乘 實 相 之 教 」 ( 圓 教 ) , 則 今 日 得 聞 諸 經 之 教 , 無 論 是 人 天 法 、 三 藏 教 , 還 是 大 乘 的 通 、 別 、 圓 諸 教 , 皆 可 能 引 生 宿 慧 而 證 得 究 竟 涅 槃 。 「 不 定 觀 」 之 意 義 亦 是 如 此 。 此 於 《 摩 訶 止 觀 》 有 同 樣 之 意 義29, 《 維 摩 經 玄 疏 》 亦 云 : 「 今 但 於 五 味 教 內 , 利 根 之 人 不 同 , 教 教 悉 皆 得 見 佛 性 , 故 有 滿 字 之 義 。 故 《 涅 槃 經 》 云 : 『 譬 如 有 人 , 置 毒 於 乳 , 乃 至 醍 醐 , 亦 能 殺 人 。 』 」 (T38.562a)以 上 皆 得 說 明 經 由 別 教 亦 能 如 圓 教 之 得 證 。

又 , 圓 教 重 於 明 理 , 別 教 則 詳 於 事 相 , 乃 從 始 至 終 , 自 發 菩 提 心 以 迄 最 終 之 成 就 佛 位,對 其 修 行 法 門、歷 次 階 位,皆 井 然 有 秩 地 一 一 細 明 。 非 如 圓 教 之 適 於 上 上 根 人 , 別 教 更 是 普 遍 地 適 合 於 一 切 大 乘 行 人 , 且 穩 當 落 實 。

因 此 , 圓 教 之 所 長 在 直 顯 真 實 , 直 觀 究 竟 , 能 令 最 上 利 根 菩 薩 速 成 佛 道 ; 而 別 教 雖 未 言 明 究 竟 之 理 , 但 是 其 篤 實 漸 進 之 觀 行 法 門 終 亦 能 讓 廣 大 之 行 者 自 悟 究 竟 真 實 , 就 此 而 言 , 其 價 值 應 不 下 於 殊勝之圓教。

27《法華玄義》:「七種二諦廣說如前。略說者:界內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

四種二諦(按:即四教二諦)也;別接通,五也;圓接通,六也;圓接別,七也。」(T33.703c)

28 此如《法華玄義》所云:「三藏是界內不相即,小乘取證,根敗之士,故不論接。餘六

(按:指「通、別入通、圓入通、別、圓入別、圓」等)是摩訶衍門,若欲前進,亦可 得去,是故被接。」(T33.703c)

29《摩訶止觀》「久植善根,今生雖不聞圓教,了因之毒任運自發,此是理發也。」(T46.33b)。

(8)

二、別教屬天台之教

別 教 有 如 上 所 言 之 價 值,然 而 有 學 者 以 為,天 台 宗 只「 主 張 」圓 教 , 並 不 主 張 別 教 , 亦 即 別 教 並 不 代 表 天 台 宗 「 自 己 的 」 思 想 , 所 以 沒 有 所 謂 「 天 台 別 教 的 教 義 」 , 觀 法 亦 然 。 此 論 點 或 許 是 習 於 言 天 台 圓 教 者 可 能 會 有 的 想 法 , 但 筆 者 以 為 此 卻 是 不 正 確 的 。 別 教 雖 然 不 是 天 台 宗 所 認 為 的 最 究 竟 圓 融 的 教 法 , 但 也 是 一 非 常 重 要 的 度 眾 法 門 , 為 天 台 宗 所 肯 定 。 其 實 當 天 台 智 顗 提 出 五 時 八 教 之 教 判 , 尤 其 是 抉 發 圓 教 之 教 理 與 觀 行 時 , 並 不 以 為 此 是 其 所 「 創 立 」 , 特 別 屬 於 「 自 己 的 」 教 法 , 而 一 概 皆 是 釋 迦 如 來 之 教 。 因 此 其 闡 明 教 相 時 , 必 徵 引 經 論 以 明 言 有 所 據 。 圓 教 亦 是 由 《 法 華 經 》 領 悟 , 而 含 藏 於 華 嚴 、 方 等 、 般 若 、 法 華 、 涅 槃 諸 經 教 之 中 。30如 《 四 教 義 》 言 :

「 次 證 圓教 者,《 華 嚴 經 》云:『 為 說 圓 滿 修 多 羅。』此 經 云 :

『 諸 佛 解 脫,當 於 眾 生 心 行『 之 』( 衍 文 )中 求。』《 大 品 經》云:『欲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當學般若。』《法華經》

明多寶如來歎言:『善哉﹗釋迦牟尼佛能以平等大慧,教 菩 薩 法,為 大 眾 說。如 所 說 者,皆 是 真 實。』《 涅 槃 經 》云 :

『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 智 度 論 》云 :

『三智其實一心中得。』如是尋討大乘經論,四教義文,處 處有之也。」(T46.723c)31

相對於圓教之實,別教可說是權教。然而在智顗闡釋圓教之理時,

亦不否定權教之價值。此精神即是智顗非常注重的四悉檀之義。智 顗在晚年所親著的《維摩經玄疏》初本即分為四悉檀、四教義、三

30 在天台所言之五時教中,《華嚴經》包含別、圓二教;聲聞經但有藏教;方等經包括藏、

通、別、圓四教;《般若經》含通、別、圓三教;《法華經》為純圓之教;《涅槃經》則 包括藏、通、別、圓四教。此見於《四教義》與《維摩經玄疏》:「若《華嚴經》,但具 二教所成:一、別教,二、圓教。……聲聞經但具三藏教。方等大乘,及以此經(按:

《維摩詰經》)具足四教。《摩訶般若》具足三教,除三藏教。《法華經》開權顯實,正 直捨方便,但一圓教。《涅槃經》具足四教,成五味義也。」(T46.768a)(T38.544b-c)

31《維摩經玄疏》(T38.533a-b)所言近同,而另引《維摩詰經》:「一念知一切法,即是坐道 場。」《大品經》〈具足品〉:「一心具萬行。」《法華經》:「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

《涅槃經》:「是大涅槃名諸佛法界。」

(9)

觀 義 三 大 部 分32。後二者為現今留存的《四教義》與《三觀義》二書,分 別 闡 釋 智 顗 最 圓 熟 的 教 義 與 觀 法 。 《 四 悉 檀 》 雖 然 失 傳 , 至 少 可 反 映 出 智 顗 重 視 的 程 度 。 《 維 摩 經 玄 疏 》 有 言 :

「若外道四門皆不見根緣,執心取相定說,如舊醫常用乳藥治 一切病,此不依四悉檀而起四門也。今佛 法 四 門 皆 因 四 悉 檀 而 起 也。一、明悉檀起三藏教四門。二、明悉檀起通教四門。

三、明悉檀起別教四門。四、明 悉檀起圓教四門。」(T38.558b) 因 此 若 以 為 天 台 只 執 定 圓 教 之 門 欲 度 一 切 眾 , 而 不 「 主 張 」 餘 三 教 , 則 與 此 處 所 批 評 的 僅 用 一 種 藥 以 治 一 切 病 之 外 道 何 異 ? 佛 陀 因 應 不 同 根 基 之 眾 生 , 因 此 有 諸 相 應 之 權 教 。 當 智 顗 「 以 五 時 八 教 判 釋 東 流 一 代 聖 教 罄 無 不 盡 」33而 建 立 佛 教 完 整 之 體 系 時 , 豈 會 棄 諸 權 教 而 單 取 最 勝 之 圓 教 ? 除 非 智 顗 認 為 當 世 及 後 代 眾 生 必 定 全 部 都 是 圓 教 根 人 , 否 則 豈 有 如 是 之 理 ? 雖 然 佛 陀 一 代 聖 教 , 最 後 終 須 直 顯 真 實 , 但 後 代 之 稟 教 者 不 能 僅 執 取 如 來 最 後 之 實 教 而 盡 棄 此 前 所 說 之 種 種 權 教 , 否 則 如 來 於 當 世 何 必 久 施 權 法 , 巧 妙 言 說 ? 而 今 人 及 來 者 又 豈 盡 是 圓 熟 之 圓 根 者 矣 ?

即 使 就 圓 教 來 說 , 如 《 法 華 玄 義 》 言 : 「 如 一 切 世 間 治 生 產 業 皆 與 實 相 不 相 違 背。一 色 一 香 無 非 中 道。」(T33.683a)《妙法蓮華經文句》(以 下 簡 稱 《 法 華 文 句 》 ) 亦 言 : 「 低 頭 、 舉 手 皆 成 佛 道 。 方 便 善 權 皆 真 實 也 。 」(T34.36c)則無論是藏教、通教、別教,乃至於人天之法,豈非皆 是 如 來 之 教 ?《 維 摩 詰 經 》的「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T14.550b) 才 是 真 正 的 圓 教 精 神。尤 其 是 依 天 台 所 判 的 五 時 教,如 來 欲 講 純 圓 的《 法 華 經 》 時 , 乃 有 五 千 聲 聞 離 座 而 退34。 因 此 如 來 最 後 講 說 《 大 般 涅 槃 經 》 乃 含 括 藏 、 通 、 別 而 皆 導 之 入 圓 , 以 之 「 捃 拾 」 所 餘 眾 生 。 如 湛 然 言 :

「 爾 前 諸 味 之 權 文 為 今 經 ( 按 : 《 法 華 經 》 ) 之 方 便 ; 爾 後 《 涅 槃 》 捃

32 湛然《法華文句記》:「《淨名前玄》總有十卷。因為晉王著《淨名疏》,別製《略玄》,

乃離《前玄》,分為三部,別立題目,謂:《四教》六卷、《四悉》兩卷、《三觀》兩卷」

(T34.158b)。

33 諦觀《天台四教儀》(T46.774c)。

34 參見《妙法蓮華經》(T9.7a)。

(10)

拾 此 機。」35「《 涅槃 》意者,彼經四教皆知常住,故本意在圓。權用三 教 以 為 蘇 息 , 實 不 保 權 以 為 究 竟 。 元 意 知 圓 是 故 相 即 , 麁 心 若 息 還 依 頓 觀。」36可 知 若 有 眾 生 根 機 尚 未 成 熟,非 圓 教 之 根 者,仍 須 諸 教 漸 引,最 後 方 能 入 於 圓 教 , 而 非 一 旦 說 圓 , 此 後 即 一 律 單 說 圓 教 。

總 之 , 觀 智 顗 之 著 作 , 無 不 處 處 透 顯 息 諸 諍 論 而 融 攝 一 切 的 圓 融 態 度 。 天 台 所 說 之 別 教 除 了 亦 是 佛 陀 教 法 , 有 度 眾 之 方 便 , 應 非 重 視 四 悉 檀 之 智 者 大 師 所 會 棄 之 者 外 , 如 前 所 論 , 別 教 之 法 亦 能 如 圓 教 之 證 得 究 竟 佛 果 , 則 天 台 又 何 有 拋 棄 此 教 , 捨 棄 眾 多 適 合 此 教 之 根 機 者 之 理 ? 至 少 如 前 所 言 , 有 圓 入 別 ( 與 圓 入 通 ) 之 根 性 者 — 由 聞 修 別 教 ( 或 通 教 ) 乃 可 領 悟 而 接 入 圓 教 , 則 豈 可 棄 別 教 ( 或 通 教 ) 而 斷 其 善 根 慧 命 ? 誠 如 灌 頂 於 《 法 華 玄 義 》 之 〈 私 錄 異 同 〉 評 破 劉 虬 不 知 天 台 之 「 通 五 時 」 義 時 所 說 :

「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 爾,過 十 二 年,有 宜 聞 四 諦、因 緣、六度,豈 可不 說 ﹖若說,是 則三乘別教不止 在十二年中。若不說,是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

定 無 此 理 ! 經 言 為聲 聞 說 四諦,乃 至 說 六 度,不 止 十 二 年 。 蓋一代中,隨宜聞者即說耳。」(T33.812c-813a)

同 樣 地 , 若 說 天 台 宗 單 說 圓 教 , 則 豈 非 是 以 天 台 僅 教 最 上 利 根 菩 薩 , 天 台 學 有 如 是 狹 隘 乎 ?37

以 上 本 文 顯 發 別 教 應 有 之 價 值 , 並 論 明 別 教 確 實 屬 天 台 之 教 ,此下 即當詳述別教之教理與觀行,並將進一步論述別教對一切法之生起 的解說所蘊含的形上意義。

35《法華文句記》(T34.342a)。智旭《教觀綱宗》亦言:「復有眾生未堪聞《法華》者,或 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則更待《涅槃》捃拾,或待滅後餘佛。」(T46.938a)

36《止觀輔行傳弘決》(T46.244b)。

37 此外不僅筆者用「天台別教說」之語,前亦有《四明尊者教行錄》言:「荊溪嘗判《楞 伽》階天台別教。」(T46.897a)今人如日本研究天台宗,著有《天台思想入門》、《仏教 思想の展開》(一系列以天台智顗為中心的八部著作)的學者小松賢壽亦有以〈天台大 師智顗の通教〉、〈天台大師智顗の「別教」その一〉等為題名之文章,分別刊登在著名 的期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 卷 2 期,1980.3.31)與天台學的專門期刊《天台學報》

(27 期,1985.11.5)。

(11)

貳、別教教義

關於「別教」一詞之義,一般常透過諦觀《天台四教儀》或智旭《教 觀 綱 宗 》以 理 解 天 台 教 義 者,會 以 所 說「 別 前 二 教,別 後 圓 教,故 名『 別 』 也。」(T46.778a) 「 別前 藏、通二 教,別後 圓 教,故 名『 別 』也。」(T46.940b) 來 把 握。實 則 此 說 在 唐 代 湛 然 門 下 明 曠 所 作 之《 天 台 八 教 大 意 》38已 言39。 然 而 , 別 教 之 所 以 名 「 別 」 之 實 義 究 竟 應 該 依 智 顗 本 身 之 說 法 而 非 後 學 之 言 來 論 定。智 顗 於《 四 教 義 》言:「 釋 別 教 名 者:別 者,不 共 之 名 也 。 此 教 不 共 二 乘 人 說,故 名『 別 教 』。」(T46.722a) 後 於《 維 摩 經 玄 疏 》(T38.532c) 同 言 此 語 , 唯 加 說 「 但 教 菩 薩 」 , 故 名 別 教 。 因 此 智 顗 所 以 取 名 別 教 之 主 要 意 義 乃 在 此 教 「 不 共 二 乘 人 說 , 但 教 菩 薩 」 。 而 別 教 之 不 共 二 乘 人 說 , 乃 是 二 乘 人 雖 與 菩 薩 共 聞 而 不 能 受 。 故 只 要 二 乘 迴 小 向 大 , 發 大 乘 菩 提 心 , 即 皆 在 所 教 之 列 。 《 四 教 義 》 於 後 復 言 : 「 兼 欲 簡 非 圓 教 : 亦 別 雖 異 通 , 猶 是 未 圓 之 名 也 。 」(T46.722b)《 維 摩 經 玄 疏 》 最 後 作 : 「 猶 未 圓 也 。 」 (T38.533a)餘 文 同 。 表 示 別 教 雖 異 於 通 教 , 較 通 教 為 高 , 但 猶 未 達 圓 教 , 故 以 有 別 於 圓 教 而 言 「 別 」 。

至 於 別 教 之 教 義 , 智 顗 於 《 四 教 義 》 (T46.722a-b)與 《 維 摩 經 玄 疏 》 (T38.532c-533a)曾 就 一 教 全 體 之 教 、 理 、 智 、 斷 、 行 、 位 、 因 、 果 等 八 項 要 義 展 示 之 。 此 八 義 即 為 :

「 教別者:說恒沙佛法,但為菩薩也。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 諦 之 理 也。智 別 者:道 種 智 也。斷 別 者:恒 沙 無 知,界 外 見

思、無明斷也40。行別者:菩薩歷劫修自行、化他之行也。

位 別 者:三 十 心41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也。

因 別 者:無 礙 金 剛42因也。果別者:解脫大涅槃四德果也。」

38 今《大正藏》所收兩種版本之《天台八教大意》皆前署「灌頂撰」(T46.769a),末記「天 台釋明曠於三童寺錄焉」(T46.773c)。但是根據日本學者之研究,此書應是明曠所作。

詳見《望月佛教大辭典》,頁 3806。

39《天台八教大意》:「別前二教,別後圓教,故名為『別』。」(T46.771a-b)

40 見思、恒沙(塵沙)無知、無明為天台所立之三惑。

41「三十心」為十住位、十行位與十迴向位。

42「無礙金剛」即無礙道金剛喻定。無礙道即無間道;斷最後一品思惑之無間道即金剛喻 定。

(12)

(T38.532c-533a)43 以 圖 表 示 之 為 :

1.教 說 恒 沙 佛 法

2.理 藏 識 有 恒 沙 俗 諦 之 理 3.智 道 種 智

4.斷 斷 塵 沙 無 知 、 界 外 見 思 、 無 明

5.行 菩 薩 歷 劫 修 自 行 、 化 他 之 行 ( 歷 塵 沙 劫 修 行 諸 波 羅 蜜 , 自 行 、 化 他 )

6.位 賢 位 : 三 十 心 , 伏 無 明 ; 聖 位 : 十 地 , 發 真 斷 無 明 7.因 無 礙 金 剛

8.果 解 脫 大 涅 槃 四 德

八 義 之 中 , 「 教 」 所 以 言 「 理 」 , 故 可 合 言 ; 得 「 智 」 以 「 斷 」 惑 則 由 修 行 悟 理 而 成 , 可 收 入 理 、 行 之 中 而 說 ; 「 行 」 以 觀 法 為 主 , 可 稱 「 觀 行 」 ; 「 位 」 由 證 成 , 故 稱 「 證 位 」 ; 「 因 」 、 「 果 」 相 關 而 簡 要 , 可 以 合 說 。 故 本 文 以 下 即 約 「 教 理 」 、 「 觀 行 」 、 「 證 位 」 、 「 因 果 」 四 項 說 明 別 教 之 義 理 內 涵 。

一、別教教理

在 別 教 八 義 中 , 最 基 本 的 即 是 其 教 理 所 言 為 : 「 藏 識 有 恒 沙 俗 諦 之 理 」。此 處 之「 藏 識 」主 要 是 指 佛 性 如 來 藏( 而 非 唯 識 學 之 阿 賴 耶 識 ),

故 《 維 摩 經 玄 疏 》 又 云 : 「 別 教 正 明 因 緣 假 名 、 恒 沙 佛 法 、 真 如 佛 性 之 理 。 」 (T38.538c)44此 點 將 於 後 詳45。 又 , 此 處 雖 為 顯 別 教 重 點 闡 明 之 理 , 即 菩 薩 為 利 他 而 從 空 入 假 ( 俗 ) , 修 行 萬 行 , 成 就 道 種 智 而 明 恒 河 沙 之 無 量 俗 諦 理 , 但 其 全 教 所 言 , 應 備 具 空 、 假 、 中 三 諦 之 理 , 以 次 第 觀 行

43 引文依《維摩經玄疏》。《四教義》於「行別」詳言:「歷塵沙劫,修行諸波羅蜜自行、

化他」,餘文義同。

44《四教義》作:「別教正明因緣假名、恒沙佛法、佛性、涅槃常住之理。」(T38.538c)

45 請見後文「參、天台別教之形上意涵」之「二、諸法之本體-真如佛性」。

(13)

而 一 一 證 得。故 智 顗 於 後 文 明 別 教 位 處 即 言:「 菩 薩 稟 此 教,觀 三 諦 理 , 歷 劫 修 行 , 斷 恒 沙 無 知 、 別 見 思 惑 , 欲 見 佛 性 , 求 常 住 四 德 涅 槃 」

(T38.538c)46

智 者 自 言 其 是 依 《 菩 薩 瓔 珞 本 業 經 》 ( 簡 稱 《 瓔 珞 經 》 ) 、 《 仁 王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 簡 稱 《 仁 王 經 》 ) 二 經 而 立 三 諦 說 。 其 《 法 華 玄 義 》 云:「 明 三 諦 者,眾 經 備 有 其 義,而 名 出《 瓔 珞 》、《 仁 王 》,謂 有 諦 、 無諦、中道第一義諦」(T33.704c)。至《維摩經玄疏》則言:「三諦名義 具 出 《 瓔 珞 》 、 《 仁 王 》 兩 經 。 經 云 : 『 一 、 有 諦 , 二 、 無 諦 , 三 、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 』 」(T38.534c)47。 「 有 諦 、 無 諦 、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 三 諦 之 名 是 出 自《 瓔 珞 經 》(T24.1018b)。《仁王經》亦言三諦,但所說為:「空 諦 、 色 諦 、 心 諦 」(T8.829b)及「世諦三昧、真諦三昧、第一義諦三昧」

(T8.833b)。智顗以為:「有諦亦名『俗諦』48,亦 名『 世 諦 』。」49又 言 :

「 無 諦 亦 名『 真 諦 』。」50故《瓔珞經》之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即 通 於《 仁 王 經 》之 世 諦、真 諦、第 一 義 諦。至 於 三 諦 之 義,智 顗 詳 於《 四 教 義 》 , 分 別 解 說 如 下 :

(一 ) 有 諦 ( 俗 諦 、 世 諦 )

「 有 諦 」 ( 俗 諦 、 世 諦 ) 之 義 , 《 四 教 義 》 言 :

「二十五有51世間眾生妄情所見,名之為『有』;如彼情見,

審 實 不 虛,名 之 為『 諦 』,故 言『 有 諦 』,亦 名『 俗 諦 』,

亦 名『 世 諦 』。如《 涅 槃 經 》云:『 如 世 人 心 所 見 者,名 為 世 諦 。 』52」 (T46.727c)

此 以 世 間 眾 生 妄 情 所 見 而 以 為 是 真 實 者 為 有 諦。53世 間 眾 生 見 有,故

46《四教義》(T46.752a)作「修種種行」,略「見思」,餘文同。

47《四教義》(T46.727c)義同。

48 智顗以有諦為「世人心所見理」(《維摩經玄疏》(T38.534c)),可說即是《中論》所說 之「世俗諦」。而《中論》之世俗諦即又譯為「俗諦」。

49《四教義》(T46.727c)。

50《維摩經玄疏》(T38.534c)。

51 「二十五有」即三界六道眾生之細說者。

52《大般涅槃經》原文為:「世人知者,名為世諦。」(T12.443a)

53《維摩經玄疏》亦云:「俗諦但是凡人所見之理」(T38.556a)。

(14)

稱 有 諦 ; 此 為 世 俗 之 見 , 故 又 名 世 諦 、 俗 諦 。 然 世 間 眾 生 , 或 說 凡 夫 所 見 乃 是 以 法 為 實 有 者 , 而 世 間 法 實 是 緣 起 而 空 無 自 性 , 非 實 有 者 , 故 所 以 為 之 真 實 實 乃 虛 妄 錯 誤 之 見。因 此,如 此 所 言 之 有 諦 本 不 可 稱「 諦 」,

只 是 世 人 錯 誤 認 定 之 真 實 , 可 以 說 只 是 相 對 之 真 理 。

世 人 見 諸 法 為 有 , 並 誤 執 以 為 實 有 。 執 為 實 有 是 錯 誤 的 , 而 諸 法 為

「 有 」 則 具 有 真 實 之 成 分 。 亦 即 , 世 間 諸 法 非 實 , 但 非 全 然 空 無 , 乃 為 其 因 緣 和 合 所 成 而 為 暫 有 者 。 即 以 無 明 之 故 而 造 業 , 由 業 力 而 有 眾 生 世 間。此 即 必 須 要 補 充 說 到「 另 一 層 次 」之 有 諦,即 真 實 無 誤 之「 假 諦 」。

假 諦 特 別 是 就 菩 薩 證 空 而 不 滯 於 空 , 復 為 度 眾 生 而 從 空 入 假 , 知 一 切 法 之 差 別 相 而 言 之 。 前 述 別 教 菩 薩 不 止 於 二 乘 證 解 脫 三 界 分 段 生 死 之 有 餘 、 無 餘 涅 槃 境 界 , 乃 續 以 界 外 意 生 身 破 界 外 塵 沙 惑 , 獲 廣 度 眾 生 法 門 之 道 種 智 ( 下 詳 ) , 最 後 亦 破 除 界 外 無 明 , 解 脫 變 易 生 死 , 乃 達 到 真 正 究 竟 成 佛 之 常 住 涅 槃 解 脫 彼 岸 。 而 欲 申 釋 假 諦 之 旨 , 宜 先 明 空 諦 - 無 諦 之 義 而 後 進 一 步 說 明 之 。

(二 ) 無 諦 ( 真 諦 、 第 一 義 諦 )

上 述 世 間 人 見 諸 法 之 有 而 執 以 為 實 , 乃 妄 情 所 見 , 亦 因 之 而 流 轉 三 界 生 死 。 相 對 於 此 , 修 行 佛 法 出 世 間 道 之 聲 聞 、 緣 覺 及 菩 薩 三 乘 人 , 乃 能 了 悟 諸 法 實 為 緣 起 而 空 無 自 性 者,即 是 見 於「 無 諦 」。《 四 教 義 》云 :

「 無 諦 者:三 乘 出 世 之 人 所 見 真 空,無 名 無 相,故 名 為『 無 』;

審 實 不 虛,目 之 為『 諦 』,故 言『 無 諦 』,亦 名『 真 諦 』,

亦 名『 第 一 義 諦 』。故《 涅 槃 經 》云:『 如 出 世 人 心 所 見 , 故名為第一義諦。』54」 (T46.727c)

無 諦 即 是 三 乘 人 所 證 出 世 間 之 涅 槃 空( 真 空 )- 以 證 空 而 入 涅 槃55。以 空 為 無 所 有 相 故 , 稱 「 無 諦 」 ; 此 諦 為 真 , 諸 法 實 空 無 自 性 , 不 同 上 述 世 俗 妄 見 之 俗 諦 , 故 名 「 真 諦 」 。 此 諦 勝 於 俗 諦 , 真 實 不 虛 , 最 上 第 一 ,

54《大般涅槃經》原文為:「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T12.443a)

55 證涅槃之空主要就二乘而言,故《維摩經玄疏》云:「真諦即是二乘所見之理。」

(T38.556a)。就菩薩說,則天台有四教菩薩之不同:三藏菩薩知空而不證空(涅槃);通、

別、圓教菩薩則證空而不滯於空,能從空出假。

(15)

故 又 稱「 第 一 義 諦 」。須 注 意 的 是,「第一義」又 稱「勝義」,梵語paramārtha,

意 指「 最 高 或 圓 滿 之 真 實 」56。「 第 一 義 諦 」即 表 最 高 之 真 實 諦 理,如《 大 智 度 論 》云:「 第 一 義 名 諸 法 實 相 」(T25.288b)。故約世俗有與勝義無二 諦 言 , 稱 無 諦 ( 真 諦 ) 為 第 一 義 諦 , 別 於 世 俗 諦 之 世 俗 真 理 ; 若 是 言 三 諦 , 如 《 仁 王 經 》 之 世 諦 、 真 諦 、 第 一 義 諦 , 則 其 最 高 之 第 一 義 諦 即 是 指 中 道 諦 而 說 , 而 非 真 諦 之 無 諦 了 。

以上有諦(世諦)、無諦(第一義諦)二諦之意即同於龍樹《中論》

所 說 之 世 俗 諦 與 第 一 義 諦 : 「 諸 佛 依 二 諦 , 為 眾 生 說 法 。 一 以 世 俗 諦 , 二 第 一 義 諦 。 」(T30.32c)青目釋曰:「世俗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 顛 倒 , 故 生 虛 妄 法 , 於 世 間 是 實 。 諸 賢 聖 真 知 顛 倒 性 , 故 知 一 切 法 皆 空 無 生 。 於 聖 人 是 第 一 義 諦 , 名 為 實 。 」(T30.32c)

(三 ) 假 諦

眾 生 執 有 之 故 而 於 世 間 生 死 流 轉 , 若 悟 無 諦 空 理 即 能 破 除 有 執 而 入 出 世 間 之 涅 槃 。 以 天 台 之 四 教 義 說 , 藏 、 通 二 教 皆 言 空57, 即 無 諦 之 理 ; 同 以 證 無 諦 破 去 世 俗 有 執 而 入 涅 槃 。 然 相 對 於 自 證 空 , 菩 薩 尚 欲 廣 度 眾 生。世 間 眾 生 雖 空 而 無 實 自 性,但 亦 非 全 然 虛 無 而 有 緣 起 存 在 之「 有 」。

而 菩 薩 即 須 明 此 眾 生 之 種 種 差 別 有 相,以 因 機 設 教 而 度 脫 之。也 就 是 說 , 雖 說 世 人 以 世 間 為 實 有 , 此 等 「 有 諦 」 乃 虛 妄 錯 誤 者 , 但 不 表 示 世 間 空 無 , 乃 仍 有 其 有 相 。 而 菩 薩 須 見 有 、 知 有 , 但 更 應 知 此 有 乃 是 空 性 而 非 實 有 者 。 實 有 之 執 是 生 死 流 轉 之 因 , 欲 自 度 、 度 他 則 當 令 解 無 諦 空 理 , 始 得 度 脫 三 界 輪 迴 之 苦 。 因 此 , 菩 薩 須 見 有 , 但 此 有 乃 不 同 於 凡 夫 所 見 有 諦 之 實 有,而 是 知 其 為 空 無 自 性 下 之 假 有。亦 即,菩 薩 乃 知 諸 法 空 相 , 雖 見 有 而 不 執 以 為 實,知 其 僅 是 假 有,亦 以 此 而 明 諸 法 門,具 度 眾 之 智 。 因 此 說 天 台 有 諦 之 義 實 有 兩 重,一 是 世 間 眾 生 所 見 實 有 之 諦,就 實 而 言 , 不 能 稱 諦 者 ; 一 是 菩 薩 知 空 以 至 證 空 而 後 所 見 假 有 之 諦 , 為 諸 法 真 實 之 性 , 實 為 諦 理 者 , 即 是 假 諦 。 前 者 即 上 述 有 諦 ; 後 者 為 此 言 之 假 諦 。 而

56 Sir Monier Monier-Williams,"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P.588。

57 藏、通教皆言空,唯有析空、體空之不同。藏教以分析諸法而後知空;通教則言諸法 體性本即是空,毋須待析法盡始知為空。

(16)

假 諦 之 意 尤 為 殊 勝 , 更 是 菩 薩 特 別 勝 出 於 二 乘 , 或 說 是 別 教 菩 薩 勝 出 於 藏 、 通 二 教 三 乘 之 處 。 此 意 在 於 : 藏 、 通 二 教 之 三 乘 人 皆 如 二 乘 之 止 於 證 空 而 入 有 餘 、 無 餘 涅 槃 。 別 教 菩 薩 除 能 知 空 、 有 , 復 能 證 空 ; 既 證 空 已 , 尚 能 不 著 於 空 , 進 而 從 空 入 假 以 濟 度 眾 生 。 而 此 下 假 諦 之 智 是 及 於 三 界 之 外 , 高 出 於 空 諦 智 之 上 的 。

關 於 此 菩 薩 所 見 假 諦 , 在 智 顗 言 觀 行 之 三 觀 義 中 乃 顯 。 所 言 三 觀 乃 依 於 《 菩 薩 瓔 珞 本 業 經 》 ( 簡 稱 《 瓔 珞 經 》 ) 。 《 瓔 珞 經 》 云 : 「 三 觀 者 , 從 假 名 入 空 二 諦 觀 、 從 空 入 假 名 平 等 觀 , 是 二 觀 方 便 道 。 因 是 二 空 觀 , 得 入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 」(T24.1014b)其中所言初觀「從假名入空二 諦 觀 」 是 以 「 假 名 」 與 「 空 」 為 「 二 諦 」 , 則 所 說 假 名 之 諦 即 是 此 處 所 言 世 間 眾 生 妄 情 所 見 , 執 為 實 有 之 有 諦 ; 破 此 實 有 而 入 之 空 諦 即 是 此 處 之 無 諦 。 以 初 觀 證 空 之 後 , 繼 之 修 「 從 空 入 假 名 平 等 觀 」 , 是 為 從 空 而 復 入 假 、 見 假 , 即 是 菩 薩 所 見 , 諸 法 無 實 , 但 假 名 有 之 「 假 諦 」 , 為 真 實 之 諦 理 。 菩 薩 知 空 , 尤 其 是 證 空 之 後 , 再 入 假 所 見 , 乃 知 諸 法 皆 性 空 而 假 有 , 以 此 之 慧 廣 度 差 別 眾 生 。 智 顗 在 用 「 有 諦 、 俗 諦 」 之 名 時 , 不 唯 指 世 俗 妄 見 之 實 有 義 , 更 常 作 為 性 空 假 有 之 假 諦 義 。 而 在 三 諦 義 中 , 後 者 之 義 遠 較 前 者 重 要 。 其 不 僅 相 應 於 超 出 三 界 、 二 乘 之 上 的 別 教 菩 薩 所 見 諦 理 , 圓 教 三 諦 圓 融 之 究 竟 之 理 亦 僅 能 就 此 而 說 。

(四 )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 一 實 諦 )

第 三 諦 之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 其 義 如 《 四 教 義 》 所 說 :

「 中 道 第一 義 諦 者:遮 二 邊 故,說 名『 中 道 』。言 遮 二 邊 者 , 遮凡夫愛見有邊,遮二乘所見無 名 無相空邊;遮俗諦、真 諦 之二邊;遮世諦、第一義諦之二邊,遮如此等之二邊,名 為 不二。不二之理,目之為『中』;此理虛通無擁(壅),名 之為『道』;最上無過,故稱『第一』『義』(衍文);深 有 所 以,目 之 為『 義 』;諸 佛、菩 薩 之 所 證 見,審 實 不 虛 , 謂之為『諦』,故言『中道第一義諦』,亦名『一實諦』也。」

(T46.727c)

(17)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義 理 之 重 點 在 其 「 中 道 」 義 。 所 言 中 道 是 相 對 於 前 之 有 、 無 二 諦 , 以 二 諦 為 兩 邊 而 言 「 中 」 。 前 二 諦 中 , 有 諦 是 世 間 凡 夫 所 見 , 以 愛 見 煩 惱 ( 見 思 惑 ) 故 , 妄 執 諸 法 為 實 有 , 乃 虛 妄 錯 誤 之 一 偏 之 見 。 若 是 無 諦 , 雖 證 知 空 理 能 破 凡 夫 之 有 執 , 但 是 若 但 見 於 空 , 不 見 有 相 , 終 歸 二 乘 涅 槃 之 灰 身 滅 智 , 是 溺 於 空 寂 , 無 能 廣 度 眾 生 , 亦 是 偏 於 無 之 一 邊。中 道 之 理 者,即 在 遮 去 有 諦( 俗 諦、世 諦 )執 有 之 有 邊,無 諦( 真 諦 、 第 一 義 諦 ) 溺 無 之 無 邊 , 不 偏 於 此 二 邊 而 取 其 中 道 。 由 此 以 觀 , 智 顗 此 處 之 立 有 諦 、 無 諦 、 中 道 諦 (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 三 諦 者 , 乃 是 特 別 有 約 修 行 成 聖 之 次 第 , 由 凡 夫 以 至 二 乘 , 進 而 為 菩 薩 , 終 至 成 佛 而 言 者 。 亦 即 , 始 由 世 間 凡 夫 之 見 有 , 執 為 實 有 而 以 為 是 諦 , 此 即 是 偏 於 有 之 一 邊 。 其 後 二 乘 見 於 無 諦 , 知 諸 法 為 空 , 破 除 了 凡 夫 實 有 之 執 見 , 得 以 解 脫 三 界 輪 迴 生 死 而 成 聖。但 二 乘 人 急 求 趣 入 涅 槃,灰 身 滅 智,不 見 諸 相 , 不 廣 度 眾 生 , 為 偏 於 無 之 一 邊 。 二 乘 證 空 , 入 於 涅 槃 , 解 脫 三 界 分 段 生 死 , 但 實 猶 有 界 外 意 生 身 之 變 易 生 死 未 斷 , 非 為 究 竟 。 須 是 別 教 菩 薩 能 知 空、證空,證 空 之 後 復 能 從 空 入 假,知 眾 生 諸 法 差 別 之 相 及 解 脫 法 門 , 是 為 見 於 假 諦 。 入 假 之 後 , 亦 不 偏 於 假 而 著 有 , 進 證 其 亦 空 , 即 是 破 於 界 外 生 死 有 法 。 此 時 菩 薩 既 不 偏 於 無 而 溺 寂 , 所 見 空 諦 為 不 礙 有 之 空 : 亦 不 偏 於 有 而 執 有 , 所 見 有 諦 為 上 述 性 空 假 有 之 假 諦 。 即 是 能 雙 照 空 、 假 , 見 於 有 、 無 融 通 相 即 之 中 道 諦 。 如 是 分 證 中 道 至 修 行 圓 滿 , 證 得 中 道 之 理 全 , 即 是 真 正 之 究 竟 成 佛 。 故 說 此 諦 為 「 諸 佛 、 菩 薩 之 所 證 見 , 審 實 不 虛 」者。又,此 諦 為 最 高 真 實,故 稱「第 一 義 諦 」58;亦 即 是 究 竟 不 二 之 實 理 , 故 又 稱 「 一 實 諦 」 。

上述天台三諦之理,若是將其有諦所含眾生執實有之有諦與菩薩所 見 性 空 而 假 有 之 假 諦 區 分 開 來 說,則 實 含 有 四 諦:有 諦、無 諦( 空 諦 )、

假 諦 與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 而 眾 生 所 見 有 諦 實 非 是 諦 , 唯 空 、 假 、 中 三 諦 是 實 。 對 於 空 諦 , 若 是 但 見 於 空 , 如 二 乘 之 入 涅 槃 , 則 是 偏 執 於 空 ; 若 能 從 空 入 假,識 諸 假 有,則 空 本 不 礙 有,乃 無 偏 空 之 病。是 故,究 實 而 言 , 三 諦 皆 真 而 融 通 一 致,諸 法 亦 即 是 如 是 之 存 在,而 行 者 次 第 證 於 空、假 、 中 三 諦 , 乃 由 凡 夫 逐 次 解 脫 三 界 及 界 外 生 死 而 至 成 佛 。

58 如上所言,若就二諦言,真諦相對於俗諦更為真實,故亦稱第一義諦。

(18)

而 此 三 ( 四 ) 諦 理 實 與 龍 樹 《 中 論 》 之 義 相 通 : 有 諦 即 是 《 中 論 》 所 說 之 世 俗 諦 ; 空 諦 即 其 第 一 義 諦 ; 而 如 上 釋 義 相 融 通 之 空 、 假 、 中 三 諦 即 與 《 中 論 》 : 「 眾 因 緣 生 法 , 我 說 即 是 無 ( 空 ) , 亦 為 是 假 名 , 亦 是 中 道 義。」(T30.33b)的義理一貫59。唯 智 顗 進 一 步 將 三 諦 豎 為 次 第 之 證,

與 凡 夫 、 二 乘 、 菩 薩 ( 界 外 得 大 力 菩 薩 ) 、 佛 境 界 相 對 應 , 並 會 通 《 大 智度論》之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與《瓔珞經》(T24.1014b) 之 三 觀 : 從 假 入 空 觀 、 從 空 入 假 觀 、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 再 加 上 所 立 之 三 惑 : 見 思 惑 、 塵 沙 惑 、 無 明 惑 , 一 一 融 貫 相 應 , 乃 構 成 一 完 整 周 備 的 教 相 體 系 。 此 點 可 說 是 天 台 宗 ( 尤 其 是 智 顗 ) 的 創 見 與 貢 獻 。

相 對 於 藏 、 通 、 圓 三 教 而 言 , 藏 教 主 要 說 生 滅 之 析 法 空 ; 通 教 說 無 生 滅 之 體 法 空 ; 別 教 則 「 雖 說 空 理 , 是 不 可 得 空 , 非 是 但 空 , 不 與 二 乘 同 見 」(T46.723a)。亦即藏、通二教之理止於有餘、無餘二種涅槃空之二 乘 境 界,別 教 則 更 言「 空 亦 不 可 得 」之 出 乎 證 空 之 上 的 菩 薩 出 假 之 理 境 , 非 是 藏、通 二 教 可 及。所 以 就 四 諦 說,藏 教 明「 生 滅 四 諦 」;通 教 明「 無 生 滅 四 諦 」;別 教 則 明 無 量 相 之「 無 量 四 諦 」60。而 第 三 諦 中 道 實 諦 亦 非 藏 、 通 二 教 所 有 : 「 三 藏 教 但 詮 二 諦 理 , 所 以 稟 教 之 流 不 聞 佛 性 常 住 涅 槃 。 」 「 通 教 亦 但 詮 二 諦 理 , 所 以 稟 教 之 流 亦 不 聞 佛 性 常 住 涅 槃 , 三 乘 猶 存 灰 斷 之 果 也。」61別、圓 二 教 同 言 三 諦 理,但 是 別 教 為「 別 詮 三 諦 理 」,

空 、 假 、 中 諦 分 別 次 第 而 說 , 圓 教 則 「 圓 詮 三 諦 」 , 直 言 究 竟 之 三 諦 圓 融 , 一 諦 即 三 諦 , 所 說 較 別 教 為 巧 妙 高 明 , 但 不 易 領 解 。 此 是 別 教 教 理 之 別 於 餘 三 教 處 。

二、別教觀行

以 上 言 別 教 教 理 三 諦 之 說 , 凡 夫 見 於 有 諦 , 二 乘 見 空 諦 , 界 外 菩 薩

59 智顗於《四教義》(T46.728a)、《維摩經玄疏》(T38.535a)即引《中論》因緣偈比配空、

假、中三諦以為會通:「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即詮真諦;亦名為假 名,即詮俗諦也;亦是中道義,即詮中道第一義﹝諦﹞也。」(《維摩經玄疏》「亦是」

作「亦名」。)

60 參見《四教義》(T46.725b-726b)。

61《四教義》(T46.728a)、《維摩經玄疏》(T38.534c-535a)。

(19)

得 見 假 諦 , 佛 則 見 中 諦 , 次 第 而 證 。 證 此 三 諦 ( 不 含 凡 夫 所 見 有 諦 ) 則 獲 「 三 智 」 ; 三 智 乃 分 別 斷 於 「 三 惑 」 而 致 果 位 ; 而 欲 得 此 證 則 假 「 三 觀 」之 修 法。此 即 別 教 八 義 之 智、斷、行,乃 可 一 體 而 論 - 修「 三 觀 」,

斷 「 三 惑 」 , 以 成 「 三 智 」 : 始 自 執 有 見 之 凡 夫 , 先 修 從 假 入 空 觀 , 破 界 內 見 思 惑,證 空 諦 而 獲 一 切 智,得 齊 二 乘 涅 槃 境 界;次 修 從 空 入 假 觀 , 破 界 內 外 塵 沙 惑 , 證 假 諦 而 得 道 種 智 , 得 成 界 外 菩 薩 ; 最 後 修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 破 無 明 惑 , 證 見 中 諦 而 獲 一 切 種 智 , 乃 得 成 佛 。

關 於 佛 教 之 修 行 法 門 , 其 數 眾 多 , 理 論 上 甚 至 可 以 說 有 無 量 法 門 。 對 此,智 顗 於《 法 華 玄 義 》(T33.715b-726b)中乃約所說藏、通、別、圓四 教 , 依 法 數 而 概 括 列 舉 諸 行 法 。 其 中 屬 別 教 者 , 其 舉 《 華 嚴 經 》 < 入 法 界 品 > 善 財 童 子 之 參 眾 善 知 識 而 各 聞 一 法 為 屬 「 一 法 」 之 行 , 能 破 無 明 入 深 境 界 ; 其 餘 則 但 言 : 「 若 二 法 、 三 法 、 百 千 萬 億 等 法 , 亦 應 如 是 云 云 」(T33.716b)。而真正智顗所重,亦即較為詳述之別教行法者,是《大 般 涅 槃 經 》 所 言 之 「 五 行 」 : 「 若 《 大 涅 槃 經 》 乃 至 有 是 五 行 , 謂 : 聖 行 、 梵 行 、 天 行 、 病 行 、 嬰 兒 行 」(T12.714c) 。而至《四教義》

(T46.753a-760a),智顗乃將五行配合入行位而於別教位中言之。

因 智 顗 後 來 所 重,亦 是 其 思 想 圓 熟,最 後 所 主 之 修 行 法 門,乃 是「 三 觀 」 說 - 以 三 觀 歷 十 法 ( 十 乘 觀 法 ) 而 成 乘 。 智 顗 於 《 摩 訶 止 觀 》 即 以 三 觀 為 觀 法 之 主 軸 而 詳 細 說 明 其 觀 行 歷 程 。 至 《 維 摩 經 玄 疏 》 時 , 智 顗 更 加 重 視 三 觀,可 說 已 成 為 天 台 最 重 要 的,亦 是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修 行 法 門 。 智 顗 以 三 觀 即 攝 盡 一 切 行 , 乃 至 一 切 法62

智顗言:「三觀之名出《瓔珞經》」63。 《 瓔 珞 經 》 云 :

「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 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 心

62《維摩經玄疏》「三觀既攝一切法……。所言攝一切法者,略明攝七種法也:一、攝理,

二、攝結業,三、攝依、正報,四、攝智,五、攝行,六、攝位,七、攝教。此七法 攝一切佛法,罄無不收。是故若能善解三觀,通達淨無垢之名(按:即所釋《維摩詰 經》之經名),則解一切佛法無滯閡也。」(T38.531c-532a)

63《維摩經玄疏》(T38.525b)。

(20)

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T24.1014b)

所 言 三 觀 之 名 : 「 從 假 名 入 空 二 諦 觀 」 、 「 從 空 入 假 名 平 等 觀 」 、 「 中 道第一義諦觀」,前二觀皆言「假名」,智顗《維摩經玄疏》(T38.525b) 之 引 述 則 於 初 觀 作 : 「 從 假 入 空 名 二 諦 觀 」 。 對 此 出 入 , 或 是 智 顗 所 見

《 瓔 珞 經 》 版 本 不 同 , 或 是 將 「 假 名 」 略 稱 為 「 假 」 , 或 是 「 名 」 之 一 字自前誤植於後,乃至或是其憶持有出入等。然而,「假」原是「假名」

之 省 稱 , 故 此 並 不 影 響 其 意 思 。 而 智 顗 談 到 此 二 觀 亦 多 即 簡 稱 為 「 從 假 入 空 觀 」 與 「 從 空 入 假 觀 」 。

(一 ) 從 假 入 空 觀

對於三觀之義,其初觀「從假名入空二諦觀」,所說「二諦」之義,

經 於 言 三 觀 之 前 述 及 : 「 所 謂 二 諦 空 , 因 緣 集 故 謂 之 有 , 非 曰 有 是 有 ; 因緣散故謂之無,非曰有是無。故有無、無無,般若、解脫無二相故。」

(T24.1014b)意即其言有、無(應即是所說有諦、無諦或世諦、無諦二諦)

乃是依緣起法,緣起故有,緣散(緣滅)故無,而非指「實有」此「有」

與 「 無 」 。 因 是 緣 起 , 無 實 自 性 故 , 此 「 有 」 、 「 無 」 皆 為 「 無 」 - 無 實 自 性 而 為 空 的。般 若 所 見、解 脫 之 境 即 是 空 無 二 之 相。此 即 是 所 言「 二 諦 空 」 : 「 有 」 、 「 無 」 二 諦 均 為 空 。 觀 此 經 之 釋 , 所 言 二 諦 皆 在 說 明 緣 起 性 空 之 理 。 故 三 觀 之 初 觀 「 二 諦 觀 」 即 是 「 二 諦 空 」 觀 , 在 觀 知 空 諦 之 理 , 所 謂 「 聖 照 空 故 不 二 」(T24.1018b);所言「假名」即是有諦之 假 名 有:「 不 壞 假 名 諸 法 相,故 不 空 」(T24.1018b-c),亦即無自性之「有」。

而 智 顗 釋 此 觀 之 意 即 同 於 此 經 之 說 。 如 《 維 摩 經 玄 疏 》 云 : 「 所 言 『 從 假 入 空 觀 』者:無 而 虛 設,謂 之 為 假;觀 假 知 無,如 幻 如 化,但 有 名 字 , 即 入 空 也 。 」(T38.525b)64

如 上 所 說 , 從 假 入 空 觀 主 要 即 在 觀 諸 法 實 為 假 名 虛 設 而 為 空 者 。 而 其 作 用 實 在 對 破 凡 夫 執 世 間 法 為 實 有 之 妄 見 。 如 是 , 此 觀 所 稱 之 「 從 假

64《三觀義》(卍 99.38c)所言之意同。

(21)

入 空 」 者 , 若 說 為 從 前 述 所 說 凡 夫 所 見 之 有 諦 ( 執 有 之 見 , 而 非 性 空 假 有 之 假 諦 ) 進 到 空 諦 之 證 悟 , 即 是 「 從 有 入 空 」 者 , 則 當 更 為 恰 當 , 亦 更 能 顯 示 自 凡 夫 修 空 觀 以 證 空 破 惑 而 齊 二 乘 解 脫 境 界 之 次 第 之 旨 。

(二 ) 從 空 入 假 觀

第 二 觀 之 「 從 空 入 假 名 平 等 觀 」 , 《 瓔 珞 經 》 未 即 之 作 釋 , 乃 於 後 文 提 到 「 平 等 觀 」 之 義 。 依 此 觀 之 名 , 對 照 於 前 觀 從 假 名 入 空 之 旨 , 其 義 當 即 是 自 前 觀 悟 入 空 諦 之 後,復 從 空 諦 入 假 名 有 而 觀 之 之 意。所 謂「 平 等 觀 」 即 是 平 等 觀 於 空 、 假 ( 即 有 、 無 ) 之 二 諦 。 如 經 云 : 「 常 照 有 、 無 二 諦,一 切 法 一 合 相 故,名 如 相 迴 向。佛 子 ! 以 諸 法 無 二,般 若 無 生 , 二 諦 平 等 」(T24.1017c) 。

智 顗 對 此 觀 之 義 則 有 更 明 確 之 界 說 。 《 維 摩 經 玄 疏 》 云 :

「釋『從空入假觀』者:若不住空,還入幻化,假名世諦,分 別無滯,即是從空入假觀也。而言『平等』者:若前破俗用 真,不 名平 等,此觀 破、用等 故,名平 等 也。」(T38.525c) 其 以 從 空 入 假 觀 是 由 初 觀 入 空 、 證 空 之 後 , 能 不 住 於 空 , 而 還 入 於 如 幻 如 化 ( 相 有 而 無 實 ) 之 諸 法 中 , 無 礙 地 分 別 了 知 其 假 名 之 諸 相 。 所 以 稱

「 平 等 觀 」 是 因 於 俗 ( 假 ) 、 真 ( 空 ) 二 諦 , 前 觀 是 破 假 入 空 , 破 俗 諦 而 用 真 諦 , 非 平 等 觀 之 故 不 名 平 等 觀 ; 此 觀 從 空 復 入 於 假 , 則 是 以 假 破 空 , 不 滯 於 空 , 但 又 不 再 執 著 於 以 假 為 實 , 仍 然 存 空 諦 破 假 之 旨 , 故 是 二 諦 平 等 , 皆 破 皆 用 , 故 名 平 等 觀 。 如 《 三 觀 義 》 所 云 : 「 言 『 平 等 』 者 : 若 破 一 用 一 , 不 名 平 等 。 前 觀 知 假 非 假 ( 按 : 知 假 法 非 實 ) , 破 假 入 空 ; 次 觀 知 空 非 空 ( 按 : 知 諸 法 空 而 不 執 著 耽 溺 於 空 ) , 破 空 入 假 , 空、假 互 破 互 用,名 為 平 等 也。」(卍 99.38c)此中須分別的即是:初觀所 破 之 假 , 乃 為 世 俗 凡 夫 執 假 為 實 之 見 , 即 前 辨 三 諦 所 含 四 諦 義 中 之 「 有 諦 」 者 。 而 次 觀 從 空 所 入 之 假 , 則 是 知 性 空 而 假 名 有 之 「 假 諦 」 , 為 界 外 菩 薩 所 證 。

(三 )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22)

第 三 觀 「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 如 《 瓔 珞 經 》 云 :

「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 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 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無相法中,行於中道而 無二故。」(T24.1014b)

即 是 以 前 二 觀 為 方 便 , 進 而 入 於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 所 言 二 種 觀 為 「 二 空 觀 」 者 , 初 觀 從 假 入 空 固 為 空 觀 ; 次 觀 則 是 從 空 入 假 , 空 、 假 二 諦 平 等 觀 之,假 諦 有 亦 是 性 空 之 有,或 說 假 諦 亦 空( 即「 二 諦 空 」)故65,與 前 觀 簡 稱 二 種 空 觀 。 入 於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則 是 雙 照 於 空 、 假 之 二 諦 , 不 偏 空 、 假 而 行 於 中 道 , 故 稱 中 道 觀 。 所 說 「 第 一 義 」 義 如 前 所 述 , 以 三 諦 中 , 中 道 諦 方 為 實 相 、 最 高 之 真 實 , 故 稱 「 中 道 第 一 義 諦 觀 」 。 智 顗 釋 此 觀 之 文 即 同 此 經 所 說 而 無 別 義66

中 道 觀 為 雙 觀 空 、 假 , 而 前 之 由 空 入 假 觀 為 空 、 假 二 諦 平 等 觀 , 似 已 是 中 道 觀 , 實 則 二 者 乃 有 區 別 : 由 空 入 假 觀 是 次 第 由 初 觀 之 先 照 於 空 而 入 空 , 而 後 始 用 假 而 照 假 , 其 用 心 仍 主 要 在 觀 假 之 上 , 而 非 空 、 假 同 時 俱 觀;而 中 道 觀 則 是 同 時 雙 照 於 空、假 二 諦,即 空 即 假、即 假 即 空 者 。 智 顗 於 《 三 觀 義 》 即 分 別 於 二 種 觀 曰 :

「次、第二觀亦照二諦,破、用 平 等;既 不 見 中 道,但 是 異 時 平等也。第三觀者,得見中道,雙照二諦,即是一時平等也。」

(卍99.38d)67

以 上 述 三 觀 之 旨,天 台 別 教 之 觀 行 即 是 次 第 修 此 三 觀 圓 滿,稱 為「 別 相 三 觀 」68。 《 三 觀 義 》 釋 別 相 三 觀 之 義 云 :

65 或如智顗前所釋,空觀破假,假觀亦破空,破之即是空去其執,故可說二皆空觀。

66《維摩經玄疏》云:「釋『中道觀』者:中以不二為義;道是能通為名;照一實諦,虛 通無滯,名『中道觀』也。故經(按:即《瓔珞經》)云:『前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 觀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T38.525c)(《三觀義》(卍 99.38c)意同。)

67《維摩經玄疏》(T38.525c)文同,唯「次、第二觀」作「次觀」。

68《維摩經玄疏》言:「別教菩薩觀因緣,修別相三觀,次第成一切智、道種智,乃至修 中道觀,見佛性,成一切種智,求常住涅槃,即是別教大乘義也。」(T38.529b-c)《三 觀義》(卍 99.44b)意同。「別相三觀」之名主要是別於圓教「一心三觀」之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ETs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ntinuing discussion in Hong Kong about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by joining local teachers in inter-school staff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Internal assessment refers to the assessment practices that teachers and schools employ as part of the ongo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cess during the three years

Co-developed by the Hong Kong Palace Museum and the Education Bureau, this teaching resource offers exciting learning content from the Museum's opening exhibitions that bring to

exegetes, retrospectively known as the Shan-chia and the Shan-wai. In this essay I argue that one especially useful way of coming to understand what was truly at stake in

object of supreme nonconceptual gnosis = true suchness,’ ‘that which conforms to the ultimate truth = prajñā,’ and ‘the supreme object = true suchness,’ and we can see

• involves teaching how to connect the sounds with letters or groups of letters (e.g., the sound /k/ can be represented by c, k, ck or ch spellings) and teaching students to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Note that this method uses two separate object variables: the local variable message and the instance field name.. A local variable belongs to an individual method, and you can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