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田徑聽障選手訓練歷程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田徑聽障選手訓練歷程之個案研究"

Copied!
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

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 導 教 授 : 魏 俊 華 博 士

田徑聽障選手訓練歷程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葉 芃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2)
(3)
(4)

謝 誌

感 謝 主 耶 穌 , 祢 的 俯 聽 應 允 了 一 切 。

感 謝 魏 俊 華 教 授 從 師 院 到 碩 士 班 一 路 上 的 指 導,感 謝 口 試 委 員 吳 國 銑 教 授、林 大 豐 教 授 在 繁 忙 的 公 務 中,耐 心 的 審 閱 並 給 予 愷 切 的 指 正 與 關 心,給 予 許 多 寶 貴 的 意 見,並 教 導 許 多 研 究 的 方 法 與 技 巧 , 使 得 論 文 得 以 順 利 完 成 , 在 此 由 衷 感 謝 !

感 謝 周 財 勝 教 授 的 提 攜,使 得 以 一 探 學 術 研 究 殿 堂,感 謝 系 上 教 授 在 求 學 過 程 中 給 予 熱 心 的 教 導。感 謝 碩 士 班 同 學,與 你 們 一 同 學 習 的 點 滴 是 相 當 美 好 的 回 憶,尤 其 謝 謝 班 代 偉 智 大 哥 在 論 文 發 表 時 的 協 助 。

謝 謝 曾 財 華 學 長、曾 耀 群 學 長、研 究 個 案 的 雙 親、個 案 選 手 以 及 同 儕 朋 友 一 路 上 給 予 的 幫 助 與 建 議。謝 謝 屏 東 公 館 國 小 全 體 同 仁 的 勉 勵 及 支 持 。

特 別 感 謝 母 親 養 育 之 恩,紅 袖 相 拾 的 摯 愛 瑞 琴,期 望 愛 子 人 豪 、 人 傑 日 後 能 更 甚 於 豪 傑 之 父 。

最 後 謹 以 此 作 獻 給 辭 世 五 年 , 在 天 國 引 導 我 的 父 親 ---- 葉 連 敏 !

葉 芃 謹 誌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七 月

(5)

田 徑 聽 障 選 手 訓 練 歷 程 之 個 案 研 究

摘 要

本 研 究 以 質 性 研 究 法 , 以 我 國 參 加 2009 年 台 北 第 21 屆 聽 障 奧 運 會 田 徑 400 公 尺 儲 備 選 手 為 研 究 個 案,深 入 的 訪 談 個 案 本 人、父 母 親、啟 蒙 教 練、階 段 教 練 以 及 同 儕 隊 友。研 究 目 的 在 於 了 解 與 探 討 田 徑 聽 障 選 手 投 入 田 徑 運 動 訓 練 的 背 景 及 訓 練 歷 程、面 對 各 種 練 習 及 比 賽 之 心 理 發 展 歷 程、與 教 練、同 儕 間 之 互 動 情 形、對 田 徑 競 技 比 賽 之 價 值 觀 認 知 以 及 訓 練 歷 程 所 面 臨 之 問 題 等 。 研 究 發 現 如 下 :

一、投 入 田 徑 運 動 訓 練 的 背 景 及 訓 練 歷 程 為 本 身 的 興 趣、師 長 的 引 薦 與 接 納 、 父 母 的 接 受 和 支 持 。

二 、 心 理 發 展 歷 程 是 由 具 有 興 趣-比 賽 成 就 -為 國 爭 光 等 階 段 的 發 展 。 三、訓 練 歷 程 中 與 教 練、同 儕 之 間 有 良 好 的 信 任 與 互 動;並 認 為 比 較 適

合 專 制 型 態 的 領 導 。

四、價 值 觀 認 知 在 挑 戰 自 己 的 紀 錄、為 國 爭 光 等 因 素,訓 練 歷 程 中 有 所 得 亦 有 所 失 。

五、訓 練 歷 程 所 面 臨 之 問 題 為 就 讀 普 通 學 校 的 適 應、缺 乏 專 業、特 殊 設 計 的 訓 練 器 材 以 及 國 內 獎 勵 制 度 等 。

研 究 最 後 對 聽 障 生、教 育、訓 練 相 關 單 位 以 及 對 未 來 研 究 提 出 相 關 的 建 議 。

關 鍵 詞 : 聽 障 奧 運 會 、 田 徑 聽 障 選 手 、 訓 練 歷 程 。

(6)

A Case Study on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Hearing-impaired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Abstract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research selected 400-meter track reserve athletes in Taiwan for the 21s t Hearing Impaired Olympics to be held in 2009 as the case study’s research subject. This research interviewed these athletes, their parents, coaches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and peer athletes. The research goal is to understand and examine these hearing-impaired athletes’ background for joining the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program. After investigating how these athletes coped with various training and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competitive sport participation, how they recogn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track and field sports, and how they faced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this research arrived 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Participation in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was initiated by these

athletes’ own interests, teachers’ recruitment and recommendations, and parents’ acceptance and support.

2.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journey consist of an initial stage of interests in the sport, stage of acquiring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from competition, and stage of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

3.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these athletes had good relationship

(7)

with their peers. They also felt that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was more suitable for them.

4. These athletes recognized that the values in these programs lied in the effort of challenging their own records and m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 They gained some and lost some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5.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included the

adaptation of life in regular school, lack of professional and specific training equipments, and this nation’s incentive system.

The research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commendation to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their education, relevant agencies, and to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Hearing-impaired Olympics, hearing-impaired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training history

(8)

目 次

謝 誌 ... II

摘 要 ... III

英 文 摘 要 ... IV

目 次 ... VI

表 次 ... VIII

圖 次 ... IX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問 題 背 景 與 動 機 ...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待 答 問 題 ... 7

第 三 節 名 詞 解 釋 ... 9

第 四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 10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第 一 節 聽 障 奧 運 會 與 我 國 聽 障 運 動 之 發 展 ... 11

第 二 節 聽 覺 障 礙 者 的 身 心 特 質 、 人 際 適 應 與 情 緒 發 展 等 相 關 研 究 ... 14

第 三 節 傑 出 聽 障 人 士 成 功 因 素 之 探 討 ... 18

第 四 節 聽 覺 障 礙 者 的 運 動 成 績 表 現 ... 23

(9)

第 三 章 研 究 設 計

第 一 節 研 究 架 構 ... 32

第 二 節 研 究 步 驟 ... 34

第 三 節 研 究 對 象 ... 36

第 四 節 研 究 方 法 ... 39

第 五 節 研 究 工 具 ... 42

第 六 節 資 料 處 理 與 分 析 ... 46

第 四 章 結 果 與 討 論

第 一 節 投 入 田 徑 運 動 訓 練 的 背 景 及 訓 練 歷 程 ... 49

第 二 節 面 對 各 種 練 習 及 比 賽 之 心 理 發 展 歷 程 ... 54

第 三 節 訓 練 歷 程 中 情 緒 之 發 展 以 及 與 教 練 、 同 儕 間 之 互 動 情 形 ... 57

第 四 節 對 田 徑 競 技 比 賽 之 價 值 觀 認 知 ... 61

第 五 節 訓 練 歷 程 所 面 臨 之 問 題 ... 65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第 一 節 結 論 ... 70

第 二 節 建 議 ... 73

參 考 文 獻

一 、 中 文 部 份 ... 76

二 、 英 文 部 份 ... 80

(10)

表 次

表 2-1 國 內 傑 出 聽 障 人 士 個 人 背 景 資 料 表 ... 18

表 2-2 聽 障 奧 運 紀 錄 表 ... 23

表 2-3 聽 障 世 界 紀 錄 表 ... 24

表 2-4 聽 障 亞 太 紀 錄 表 ... 24

表 2-5 聽 障 全 國 紀 錄 表 ... 25

表 3-1 國 中 、 小 之 聽 覺 障 礙 學 生 安 置 方 式 表 ... 37

表 3-2 研 究 個 案 參 加 全 國 性 比 賽 成 績 表 ... 38

表 3-3 深 度 訪 談 對 象 表 ... 41

表 3-4 訪 談 大 綱 專 家 效 度 名 單 表 ... 45

表 3-5 訪 談 資 料 代 碼 說 明 ... 46

表 4-1 研 究 個 案 訪 談 歸 納 表 ( 人 格 特 質 ) ... 61

表 4-2 研 究 個 案 訪 談 歸 納 表 ( 成 就 動 機 ) ... 62

表 4-3 研 究 個 案 訪 談 歸 納 表 ( 自 覺 得 失 ) ... 63

 

(11)

圖 次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 33 圖 3-2 研 究 流 程 圖 ... 35

(12)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係以一位聽障田徑選手為研究個案,採用質性研究法,並以半結構式 訪談為方式,在收集、整理了國內、外文獻後,對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出現歷 史與我國聽障運動的發展過程做介紹;透過深度訪談紀錄對我國參加田徑項目儲 備培訓選手的訓練歷程做探討;針對訓練聽障田徑選手所面臨的問題來做一個初 步的了解,尋求解決的方法。本章分為:第一節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 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名詞解釋;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等四個部分。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運用國際賽會的籌辦,具有可以提升主辦單位國際知名度、主辦地區經濟收 益、促進場館使用效能,以及增加當地相關專業人士的實務經驗等多重效果。因 此許多城市均紛紛申辦重大國際賽會,此亦成為新的國際趨勢;而運動員藉由競 技比賽成績的優異表現,從原本默默無聞的市井小民,一躍成為青少年的偶像、

社會的菁英、媒體之寵兒,乃至是國力的象徵。 

我國近年來積極申辦國際大型賽會,自 1991 年起 12 年內 4 度申辦世界大學 運動會、亞洲運動會、東亞運動會,但是在國際現實的情勢下,屢敗屢戰,接連 受挫,多年來始終無法順利取得任何大型國際運動賽會的主辦權。終於國人的努 力有了令人振奮的回報,在 2003 年 5 月行政院體委會向國際世界運動總會

(International world games association,IWGA)提出高雄市代表我國申辦 2009 世 界運動會,以及中華臺北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向國際聽障體育總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ports for the Deaf, ICSD)申辦台北第 21 屆聽障奧運會,台灣南北二 個城市的出擊終得如願以償,2009 年第八屆世界運動會將在高雄市舉行,2009 年

(13)

第21 屆聽障奧運將在台北舉辦。

全世界能夠使用「奧林匹克」名義及懸掛五環旗的國際大型賽會只有 4 個:

奧運會、殘障奧運會、特殊奧運會及聽障奧運會。申辦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 爭,實際上是一場綜合國力、經濟科技實力、文化魅力的競爭。贏得奧運賽會的 主辦權,就意味著獲得了國際賽會的普遍尊重、信任和青睞(馬同斌、秦圓圓,

2001)。第 21 屆聽障奧運估計將有超過 100 個國家,6000 名選手來台參加這項 4 年一度的盛會,這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的世界級運動會,也是聽障奧運創辦85 年來 第一次在亞洲舉行。

聽障奧運會雖歸國際聽障體育總會(ICSD)掌有,但是 ICSD 獲得國際奧會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的承認,授權使用奧林匹克賽會的名稱 並且每年提供若干經費補助,使ICSD 能全力推展世界聽障的體育活動,故歷屆聽 障奧運會都可看到IOC 主席親臨致詞。2009 年時,國際體育界的最高領導人將親 臨台灣,我國正透過完美的大會籌備、舉辦實力,務使IOC 主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對我國國際形象必有正面作用。

這項由我國主辦之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綜合運動賽會,身為地主國 要以最大資源投入選手之培訓工作,使中華台北的會旗屆時能在各競賽場館的頒 獎儀式上升起,激勵全國民心士氣,否則傾舉國之力籌辦台北聽障奧運會,卻因 未能培訓出足夠的奪牌團隊,淪為為人作嫁,必將召來國內各界的責難;因此,

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乃制定了我國參加 2009 年台北第 21 屆聽障奧林匹 克運動會儲備選手培訓實施計劃書(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2005),在賽 會中我國選手期能有傑出的表現,為國爭光。

田徑運動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運動競賽項目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從事 田徑運動的人口不斷的增加,項目也隨之改進增加,不論國界都為大家所共同推 展,至今發展已成為各類型運動會必然舉辦的項目。田徑是運動之母,是各項運 動的基礎,它能全面且有效地發展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對其他各項運動技

(14)

術發展和成績提升都有良好作用(陳天文,2007),因此本研究係以田徑為研究項 目;由於在16 位田徑項目儲訓選手中有一位初次當選男子 400 公尺項目的聽障運 動選手為研究者居住縣內之子弟兵,在多次縣內舉辦之比賽中的觀察以及與教練 的談論中發現,該名個案選手(運動員)的專項運動訓練、生理狀況、升學輔導 等過程雖然一直都在教練的掌握之中,但是個案的成績表現常隨情緒起伏而有落 差,練習態度也常因生活瑣事而影響,時而積極、時而消沉,時而認真、時而逃 避,此一現象引起本人研究之興趣。

聽覺障礙雖然是一種外表看不出來的生理缺陷,此種生理缺陷原代表一種偏 態,但它對個人心理與社會適應的發展確有十分重大的影響(洪宜昀,2002)。

其實聽覺障礙的發生對個體的影響,絕不僅僅是聽力的損失而已,它可能影響的 範疇是全面性的。正如蕭金土和王淑媺(1988)所言:聽覺障礙是一種非常繁雜 的缺陷,它結合了醫學、聽覺、語言、社會和心理等因素,嚴重地影響了聽覺障 礙者的發展。

聽覺障礙學生由於聽覺受損會導致心理環境不健全,而不健全的心理環境又 導致困擾行為的產生(陳靜惠,1993)。聽覺障礙者因語文能力發展受限而遲緩,

常以消極的自我覺知來設想自己的角色,認為自己的能力以及競爭力不如聽覺正 常者,因此,倚賴心重、成就動機薄弱,甚至自暴自棄。相對於其他的聽障者,

本研究之個案運動選手投入田徑運動訓練必須在學業、訓練與比賽中自我調適,

尤其在準備重大比賽前,一定得加強訓練,不論天氣是颳風下雨或是大太陽,訓 練從沒有中止。而在這麼漫長難熬的訓練中,個案參與的動機是什麼呢?又如何 調適巨大的壓力呢?在面對問題的態度與解決的方法又是如何?所以瞭解聽障者 投入田徑運動訓練的背景及訓練歷程,在面對競爭環境激烈又現實的比賽時心理 的發展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另一方面,因聽覺障礙導致訊息的接收與傳達困難,無法與他人進行有效溝 通,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常遇到阻礙,聽覺障礙者容易發生人際關係及適應方面的

(15)

問題,並表現出情緒較不穩定、多疑、衝動、自我中心等不健全的人格特質。聽 覺障礙者的個人知覺不甚準確,自我評價不高,理想我與現實我之間差距很大,

自我概念消極,因此在校或就業時之人際關係與適應均有不良的影響,自然容易 產生較負向的人格特質(張蓓莉,2000)。再者,聽覺障礙的程度有隨著年齡的 增長,其在語言理解和語言的應用上會漸漸的呈現比一般正常聽人落後的現象,

結果則會導致學業和情緒等發展上也形成遲緩現象而常導致聽覺障礙學生其社交 和行為上的困擾(蕭金土,1985)。每個人在面對問題時,所抱持的態度與行為 都不盡相同,研究個案在長期投入訓練的過程,成為國內最優秀的聽障 400 公尺 選手,他是如何辦到的呢?是否曾被聽覺障礙缺陷與情緒發展或現實問題所影響 呢?所以瞭解聽障田徑選手訓練歷程中情緒之發展以及與教練、同儕間之互動情 形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根據文獻回顧,很多研究都支持參與運動對個體有正面的幫助,例如:李易 儒(2006)研究建議,藉由運動參與可提高銀髮族其幸福感以及成功的老化。邱 秀玲(2003)發現城鄉婦女休閒運動參與者對利益認知與滿意度體驗有正相關,

且達顯著相關水準。陳建台(2005)指出運動參與程度高的學生,在壓力因應能 力表現上比中、低運動參與程度組要好。在不同運動參與程度與運動自我效能有 顯著的正相關。信世傑(2003)認為高運動參與男生比低運動參與男生有較高的 柔軟度、外表、耐力、力量和整體的身體自我概念,高運動參與女生比低運動參 與女生有較高的柔軟度、彈力、耐力、力量和整體的身體自我概念。陳美吟(2007)

研究結果建議學校師長及父母可以鼓勵男生多參與體能性的休閒活動,以提昇自 己在生理自我概念上的自信心,例如身體外型、健康情況等。盧雅萍(2006)認 為有規律運動行為之級任教師感受到的工作壓力較小,身心健康較好。蘇訓巧

(2005)曾探討聽覺障礙成人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結果發現聽覺障礙成人在 整體自我概念和所有自我概念分量表都有高於平期望值的表現,因此瞭解聽障田 徑選手對投入運動訓練與田徑競技比賽之價值觀認知為研究動機之三。

(16)

對於教練而言,訓練一位聽障運動選手獲得最後的勝利,更應具備什麼條件?

什麼能力與心理素質?如何在進步之際探求真正的影響因素?而當下的訓練方 法、策略與目標是否該隨之修正以對個案有最大的幫助,因此,探討田徑聽障選 手訓練歷程所面臨之問題為研究動機之四。

在大眾的認知中,往往只有注意運動成績表現,顯少有人會注意運動員的訓 練方法與忍受強大壓力的訓練歷程。田徑為「閉鎖性」之運動(郭子元,1999),

在投入訓練歷程中的一切榮辱,聽障運動選手是否真正默默承受,還是有苦難言?

本研究希望聽障運動選手能挖掘並了解其內心深層的感受與經歷為進行本研究之 必要性。

聽障者雖有因聽障所帶來的先天限制,但其發展的潛能卻不容忽視,如:Hellen Keller 是一位中外皆知、家喻戶曉的盲聾傑出教育家;Ludwig van Beethoven 28 歲 開始耳聾,終至全聾之後開始用「心」來作曲,這般心歷路程使他的作品跨入另 一個新的境界,原有貴族式的典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熱情與波濤洶湧 的情感,曲風也從古典樂派的傳統之中解放出來,開創出另一種嶄新風貌,像是

《第九交響曲》之類的曠世鉅作;Whitmore 與 Maker(1985)的研究個案 Myron,

早期即顯現優異閱讀及各方面才能,並克服先天聽障的缺陷而成為一個成功的臨 床醫師。

國內現任教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之專任教授陳明哲,在全世界半導體 研究領域享有名聲;名模王曉書以實力證明她能走上伸展台,許多的廣告開始找 上她,成了知名模特兒,也成了國內第 1 位手語新聞主播;在運動場上的花蝴蝶 陳蘭鳳,從小是學校裡的資優生,在1996 年第五屆亞太聾人運動會中,一舉榮獲 了田徑項目中100M、200M、400M、400M 接力及 1600M 接力的五面金牌,成為 大會矚目的焦點,接著在 1997 年第 18 屆丹麥世界聾人運動會中再勇奪女子組 400M 跨欄銅牌;台北成功高中工友孫樹良,1999 年以三十八歲高齡復出跆拳道界 再度獲選為國手,同年在阿根廷舉行的第十屆世界聾人武道錦標賽中連奪輕中量

(17)

級金牌及打型比賽個人組金牌雙料冠軍。

Gamble(1985)研究指出聽障資優生出現率為 4.2%。與一般正常學生資優的 出現率 3-5% 接近。然而聽障資優者能有卓越成就的比率則遠低於一般正常的資 優者,其原因除因先天殘障限制外,大部分是因環境設下太多的限制(引自黃瑞 珍,1987)。因此,這些傑出聽障人士能克服先天聽障及後天環境的限制,其成 功歷程有其特色,本研究將參考張淑品「傑出聽障人士成功因素之探討」一文所 歸納整理的結果與本研究個案做一個對照,並參考相關文獻,以質性研究方法,

以半結構性深度訪談的方式,從聽障運動選手本身、父母、教練、同儕隊友等多 方面探討聽障運動選手的成長、就學、訓練歷程及未來的展望所面臨的問題,在 探索的過程中尋求與發現問題與解決的策略,從個人、家庭、教育、社會的觀點,

提出具體建議,以期能夠協助聽障生投入運動訓練的培養及教練應用有實際的幫 助為本研究之重要性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動機與背景的了解,以及以傑出聽障人士成功因素後,研究個案為 代表我國參加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儲備培訓田徑選手小陽(化名),研究的目 的為:

(一)瞭解田徑聽障選手投入田徑運動訓練的背景及訓練歷程。

(二)瞭解田徑聽障選手面對各種練習及比賽之心理發展歷程。

(三)瞭解田徑聽障選手訓練歷程中情緒之發展以及與教練、同儕間之互動 情形。

(四)瞭解田徑聽障選手對田徑競技比賽之價值觀認知。

(五)探討田徑聽障選手訓練歷程所面臨之問題。

二、待答問題

本研究根據上述目的,所要探討與待答問題如下:

(一)投入田徑運動訓練的背景及訓練歷程。

1.如何接觸到田徑運動?參與動機為何?

2.如何展開訓練歷程?經過的階段如何?

3.家庭因素及家長的支持度如何?

(二)面對各種練習及比賽之心理發展歷程。

1.在練習與比賽時是否受聽覺障礙的影響?哪方面?如何解決?

2.在競賽外,是否有做心理建設的課程?

3.以什麼方式來紓解心理緊張及壓力,以及用什麼方法來激勵自己的鬥 志。

(三)訓練歷程中情緒之發展以及與教練、同儕間之互動情形。

(19)

1.個案與教練之間的互動情形如何?

2.個案與同儕之間的互動情形如何?

3.希望被那種型態的教練所領導?為什麼?

4.情緒之發展如何?穩定?衝動?或是其他?

(四)對田徑競技比賽之價值觀認知。

1.個人人格特質如何?正向特質有哪些?負向特質有哪些?

2.競賽成就動機如何?為名?為利?或是其他?

3.訓練歷程中自覺所得是什麼?自覺所失是什麼?

(五)探討田徑聽障選手訓練歷程所面臨之問題及尋求解決的方法。

1.在學校生活上與訓練的過程中曾遭遇到何種困難?如何解決?

2.訓練上是否缺乏特殊器材的輔助?如何解決?

3.對獎勵制度的看法如何?哪方面?

4.對訓練目標的期許與計畫如何?有何改變?

(20)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田徑聽障選手

由行政院衛生署公告,1999 年、2000 年、2001 年修正的「身心障礙等級」中,

將聽覺障礙分三個等級,分別是:

(一)重度聽障:優耳聽力損失在90 分貝以上者。

(二)中度聽障:優耳聽力損失在70 至 89 分貝者。

(三)輕度聽障:優耳聽力損失在55 至 69 分貝者。

聽障奧運選手的參賽條件則為雙耳聽力損失程度須達55 分貝以上,並且規定 運動員聽力檢查未經 Deaflympics 認可,或未經 Deaflympics 聽力檢查師檢驗 者 , 必 須 繳 交 一 年 內 檢 測 之 聽 力 圖 ( 臺 北 聽 障 奧 林 匹 克 運 動 會 官 方 網 站 , 2007.10.15)。

本研究所謂之田徑聽障選手,乃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依據遴選 2009 年臺北聽障奧運會儲備選手辦法之規定,達400 公尺参賽成績標準之選手小陽(化 名),聽力損失程度88 分貝,現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系一年級學生。

二、訓練歷程(

Training process

著眼於科學化及教學化的原則,為了高水準的運動表現,所做的運動員及選 手的準備過程稱為運動訓練(郭子元,1999)。訓練歷程是指運動員從一開始接觸 訓練所面臨和經過的人、事、物的全部過程(李軾揚,2002)。

本研究之訓練歷程分二個階段,一為國中啟蒙階段,二為高中階段獲選 2009 年臺北聽障奧運會儲備選手迄今。

(2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從研究的「對象」、「內容」等兩方面來說明本研究的範圍。

(一)研究的對象方面

本研究之聽障運動選手為2009年台北第21屆聽障奧運儲備選手小陽。

(二)研究內容方面

1.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與我國的聽障運動的發展。

2.個案聽障運動選手小陽的發展歷程,與文獻中關於傑出聽障人士成功 的因素之對照。

二、研究限制

由於本研究屬於個案研究,研究者儘可能將事實呈現,並不做通則上的推論。

對於研究結論或建議的引用,則必須考量其個案的情境、個體、事件、或事物的 特殊性,不宜過度推論。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相關文獻整理歸納分成六個部分:第一節聽障奧運會與我國聽障運動 之發展;第二節探討聽覺障礙者的身心特質、人際適應與情緒發展等相關研究;

第三節傑出聽障人士成功因素之探討;第四節聽覺障礙者的運動成績表現;第五 節運動訓練歷程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聽障奧運會與我國聽障運動之發展

一、聽障奧運會之發展

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Deaflympics)的前身是世界聾人運動會(Deaf World Games )。國際聽障體育總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ports for the Deaf, ICSD) 於1924 年創始於法國巴黎,僅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的成立晩 28 年,

是全球最早出現的國際性身心障礙類體育總會,並於當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第 1 屆 世界聾人運動會,為全球最早舉辦的身心障礙類運動會。當時僅有來自歐洲各地 的9 國 145 位聽障運動員參賽,隨後,參賽的國家和人數不斷增加,到了 2005 年 澳洲墨爾本第20 屆時,已達 97 國 3660 名運動員參賽了。其競技水準也不斷提升,

男子百米短跑的聽障世界紀錄10 秒 21、400 米 45 秒 29 等等皆優於中華臺北正常 聽覺運動員的全國紀錄(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網站,2007.11.06,風雲錄)。

2001 年 5 月,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有鑒於在國際聽障體育總會(ICSD)

主導下的世界聾人運動會辦得極具規模且具有聾人文化的特色,決議同意更名為 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Deaflympics),並自當年 7 月義大利羅馬第 19 屆起開始實 施(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官方網站,2007.10.15)。 

(23)

二、我國聽障運動之發展

在我國,聽障者的運動會是包括在身心障礙國民體育運動當中,其他還有視 障、肢障…等,最初起於 1974 年中華民國傷殘育樂協會的成立,同年,台灣省政 府舉辦第一屆仁愛運動會,邀請肢體殘障同胞與會,是我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集 會的濫觴;1974 年台灣省教育廳所推動的「國中肢體殘障學童體育實施方案實驗 研究」,由北縣永和國中、彰化二林國中、屏東潮州國中為實驗學校。此方案的實 施對象為肢體障礙學生。三校利用體育課集合肢障學生,並按男、女及輕、中、

重度分組授課,教學內容包括:矯正體操、簡單球類遊戲、娛樂性休閒活動、輪 椅上各項運動、游泳、飛盤及各項日常生活適應能力訓練等。教材教法儘量適應 個體個別差異,並使課程趣味化、社會競賽方式等,以提高障礙學生的興趣。

該實驗結果顯示肢障學生於參加特殊體育特別班初期,部分有畏縮、自卑、

害怕等心理障礙,而在長期參與體育活動後即有顯著改善,學習興趣體高,樂於 參與活動,情緒穩定,自我照顧能力也大為增加。

在教育部政策推動下該方案實驗成效卓著,1976 年將該方案修訂為「國民中 學體育特別班實施計劃」,並於民國 1977 年正式公佈實施,當時有許多學校紛紛 成立體育特別班(陳在頤,1982)。在 1999 年 6 月 25 日教育部召開「特殊體育教 學中程發展計畫」,會中正式將「特殊體育」更名為「適應體育」,為身心障礙或 病弱學生體育活動課程之名稱,並規劃一系列之教學觀摩、教師研習,以及國際 適應體育研討會(教育部,1999),顯示教育單位及各界對身心障礙或病弱學生體 育活動課程之重視。

而讓身心障礙國民有發揮身體能力的舞台為1977 年首屆在高雄舉辦的台灣區 殘障自強運動會,參賽選手來自社會各階層的身心障礙國民,為國內首次各類型 身心障礙者動的綜合集會,其後又更名為台灣區身心障礙國民自強運動會,至1994 年高雄市承辦第一屆殘障國民運動會,沿辦迄今成為深具意義之身心障礙國民運

(24)

動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

我國於 1991 年以中華台北之名義申請加入國際聽障體育總會(ICSD),該會 為全球地位最高的聾人體育組織,我國獲得國際認可與支持以及正式與國際的接 軌,1997 年成立了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英文名稱為 Chinese Taipei Sports Association of the Deaf,目的在推展聽障者各項體育運動,激發其生理潛能,提升 其生活層面,使能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以促進其身心健康為宗旨,其服務項目有 以下幾點。

一、倡導及推行國內聽障者之體育運動及發展事項。

二、舉辦全國性及國際性之聽障體育運動比賽事項。

三、選拔及組成國家代表隊參加國際性之聽障體育運動比賽事項。

四、協助政府對聽障體育運動從業人員培育及進修事項。

五、興辦聽障體育運動指導人員及裁判人員講習會及其資格認定等事項。

六、研訂及解釋各項聽障體育運動比賽規則等事項。

七、研訂各項聽障體育運動設施之標準與器材之規格品質等事項。

八、聽障體育運動知識技術及有關問題之研究與出版事項。

九、其他依照宗旨應進行之工作。

在協會的運作與選手的努力下,聽障運動的成績表現,在2005 年墨爾本第 20 屆聽障奧運會中華台北共奪下9 金 4 銀 3 銅,全球總排名第 5 名,僅次於烏克蘭、

俄 羅 斯 、 南 非 和 美 國 , 成 績 令 人 矚 目 ( 中 華 民 國 聽 障 者 體 育 運 動 協 會 網 站 2007.10.12)。

(25)

第二節 聽覺障礙者的身心特質、人際適應與情緒發展等相關 研究

個體運動能力之發展有其特殊性,不同特徵有不同的能力是進行研究上必須 要了解的。聽覺障礙者的身心特質如何?人際適應以及情緒發展如何?本節分成 二部份敘述:1.聽覺障礙者的身心特質、2.聽覺障礙者的人際適應與情緒發展。

一、聽覺障礙者的身心特質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充分的研究報告顯示聽障者有特定的身心特質。亦即聽障並 不一定造成失聰者特異之個性(張蓓莉,1985)。不過歸納相關的研究可以發現,

溝通能力及周圍聽人(尤其是父母,教師及其他家人),對聽障的接納態度是影 響聽障者人格發展之重要因素。欠缺溝通能力、缺乏愛與關懷的聽障學生與情況 相同之耳聰學生一樣,容易產生衝動、自私、倔強、多疑與猜忌的個性。而這些 人格特質對聽障者在校或就業時之人際關係與適應均有不良之影響。

Freeman 等的研究指出20%至30%的聽障學生有行為問題,相較於耳聰學生出 現行為問題者僅為7%至10%,顯然高出甚多(引自 Winnick,1990)。Hoeman 與 Briga(1981) 指出聽障學生行為的好與差決定於耳聰者是否接納他們,如果他們 經常受到排斥、在孤獨中成長,自然容易產生較負向的人格特質。體育活動如羽 球、網球、舞蹈等雙人或小組的活動,可以增進聽障學生與人互動的機會,而瑜 伽、大動作活動及強調主動性的活動可以協助減低有些聽障學生的好動問題

(Horvat,1990)。

綜合國內外學者王淑娟(2000)、張家綺(2005)、張蓓莉(2000)、曾義 舜(2004)、陳素勤(2000)、詹雅靜(2004)、Parmet,Lynm 與 Glass(2003)

之觀點,將聽障者的身心特質分為下列兩方面加以說明:

(一)生理特質

(26)

1.聽取的困難,對於聲音常沒有反應或注意力不集中。

2.內耳部分損傷可能造成肌肉協調不良、走路平衡不穩,基本動作可能 有些緩慢。

3.說話能力受限,語音發音不正確,語調沒有變化。

4.說話時,特別注意對方的臉部表情。

5.經常比手畫腳,以動作協助表達。

6.受手語影響,容易產生文句顛倒的現象。

(二)心理特質

陳素勤(2000)指出一般人對聽障者的刻板印象包括性格猜忌、多疑 且不安、個性急躁、固執己見。然而,眾多研究指出,聽障者的心理特質 完全與一般正常人一樣,因不同環境,塑造出多種不同性情、不同思想、

不同心智能力、不同的人格特質。

二、聽覺障礙者的人際適應與情緒發展

聽覺障礙者往往伴隨著溝通問題,而其溝通方面的問題又常導致其社交和行 為的困擾(蕭金土,1987)。在社交的部分,Bench 的研究指出,聽覺障礙者的社 會行為發展較聽人同儕不成熟,其人際適應方面的表現也不如聽人同儕,而且常 有嚴重偏離常模的現象;Howarth 與 Wood 則表示,聽覺障礙者無法根據他人的 需要而調整自己行為等問題,乃是由於自我中心、沒有深思熟慮,也無法思考自 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所導致(引自 Bench,1993)。Kessler(1992)在聽覺障礙 者人際知覺方面的研究也發現,聽障學生對他人的面部表情較無法瞭解,且缺乏 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事情的能力,此外,也較少發展同情與關懷別人的能力;但 聽覺障礙者對於不明確或含糊的感覺,其容受程度卻較一般人高。Greenberg 與 Kusche 的研究中則指出,聽覺障礙者對於社交的規則和是非辨別有困難,其較難 明白別人的語意,因此對於事物的瞭解、分析能力往往不若聽人(Bench,1993);

(27)

而在行為的部分,許多研究的結果說法卻不太一致,有些研究指出,聽障學生和 聽人學生的溝通行為並無差異,但有些研究則發現,聽覺障礙者有比較多的情緒 和行為問題,並且其社交能力不如聽人(張小芬,2000)。

另外,相關研究認為,觀察聽覺障礙者的人際適應與情緒發展,應考量下列因 素:

(一)聽力損失程度

聽力損失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溝通能力,進而影響其社會、人際 以及情緒的發展與適應。Myklebust 曾依聽覺損失的輕重來描述聽覺障礙學 生在適應面的問題,其分析中指出,聽力損失愈嚴重的聽覺障礙者,其所 伴隨的社會適應問題也就愈多(引自蕭金土,1987)。

(二)成聾時期

成聾時期的聽覺障礙又可分為「先天性」聾與「後天性」聾。成聾時 期是否影響聽覺障礙學生社會情緒的發展與適應,學者意見不一:Berlinsky 認為成聾時期與適應無關;但Bachara、Rephael 與 Phelah 則以為成聾時期 對適應具有影響力(引自張蓓莉,1979)。同時張蓓莉(1985)則認為,後 天聾者雖然已具備語言能力,但其適應是否困難,還須要看他是否接受「聾」

的事實。

(三)對聽覺障礙的態度

許多研究發現,聽覺障礙者的適應與自我接受間具有正相關。Titus 認 為,聾生若能接受自己是聾人,其自我觀念及適應的情況較好。由此可知,

若聽覺障礙學生愈能接受自己的聽覺障礙,則其社會情緒的發展與適應較 好(引自張蓓莉,1979)。

(四)父母的聽覺狀況與態度

Meadow 的報告認為父母亦聾的聽覺障礙學生會比較有積極的自我形 象;Schlesinger 與 Meadow 的研究也發現父母亦聾的聽覺障礙學生適應較

(28)

好;Corso 則認為聾父母對於聽覺障礙兒童的獨立與問題處理,具備有更適 當的親子關係(引自蕭金土,1987)。其次,就父母的態度而言,如果父母 無法接受聽覺障礙兒童的失聽現象,而有茫然失措,陷於極度的悲傷、罪 惡和打擊的情況,將使兒童和家庭蒙上陰影,造成聽覺障礙兒童的情緒困 擾(Cohen,1980;許澤銘,1975;張蓓莉,1980)。

沈惠貞(2004)從以上的文獻歸納出幾點關於聽覺障礙者在人際適應以及社 會、情緒發展的相關研究發現:

(一)聽覺障礙者的人際適應能力不如聽人同儕。

(二)聽覺障礙者較無法根據他人的需要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三)聽覺障礙者可能有比較多的情緒及行為問題。

(四)聽覺障礙者往往難以明白別人的語意。

(五)聽覺障礙者對於事物的理解及分析能力,其敏銳度可能不如聽人等。

本節由過去的文獻探討給了研究者進入研究前的諸多啟發,不過研究者認 為,這些研究結果一面倒的指向聽覺障礙者的溝通及社交能力不如聽人,可能與 主流社會的慣性思考模式有關。而這些聽覺障礙者在社會技能方面所面臨的限制 與困境,在投入運動專項訓練是否也會造成訓練歷程中的影響,有待研究者進一 步的研究與觀察。

(29)

第三節 傑出聽障人士成功因素之探討

成功的人生,不是任何人的專利品,殘障人士一樣可以奮鬥成功(吳武典,

1995)。在辭典上「傑出」的解釋為「特出,才能高出眾人」;李翠玲(1980)

曾提出所謂「傑出」是經由後天努力而獲致的成就,且足以為人學習的典範;本 小節所界定之「傑出聽障人士」是以張淑品(1999)指在國內曾在該工作領域全 國性或國際性競賽中獲獎或聽障者中第一位大學生、第一位留美碩士、聾人社團 的領導者或備受該領域人士推崇(如:傑出企業家)等共十一位為範例,其個人 背景資料如表2-1。

表2-1 國內傑出聽障人士個人背景資料表

姓 名 性別 教育程度 經歷 傑出表現 謝○昌 男 東海大學歷史系 台中啟聰學校教

台灣第一位聾人大學生 第十屆師鐸獎

台灣省第四屆金毅獎 徐○文 女 實踐家專服裝設

計科

台北啟聰學校技 工

台北龍劇團團長

中華民國龍人協會理事 曾獲炬光青年獎

陳○和 男 中國文化大學美 術系

台北市立美術館 員工

鄉土水墨畫家 省市美展多次得獎 發表多次個人展覽 許○文 男 中國文化大學體

育系

台北啟聰學校衛 生組長

1946 年全中運國中組體操 競賽地板、跳箱、雙槓、單 槓、個人全能等金牌 1960 年全省運動會社會組體操 跳馬金牌

我國第一位聾人裁判與教 練

第四屆十大傑出青年 第十八屆十大傑出青年

(接下頁) 

(30)

(承上頁)

楊○煌 男 Gallaudet 大學教 育工學碩士

台北啟聰學校教 師

台灣首位留美碩士

曾獲文化美術系展設計組 優選

陳○宗 男 中國文化大學美 術系

勝利廣告攝影工 作室負責人

第 30 屆省展美術設計組第 三名

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 Meril schrship 獎得主

曾獲全國多項攝影比賽第 一名

郭○熙 男 中國文化大學美 術系

日月光房屋公司 廣告設計師

中國時報最佳廣告獎 房屋市場主辦金柱獎 黃 ○ 男 台南市盲啞學校 啟發攝影社負責

台南市第十屆優秀青年 台灣省聾啞福利協進會理 事長

趙○民 男 美國Gallaudet 大 學教育系

加拿大蒙特婁手 語教師

台灣第一位編籑手語書的 聾人 書名—台灣自然手 語

王○荻 女 稻江家政學校 美慈玩具實業公 司設計師

台北啟聰學校第一屆校友 獎

葉○慈 男 美國馬里蘭州立 大學電腦碩士

美國IMS 電腦公 司總裁

全美聾人協會理事

蒙郡中小企業傑出企業家 獎

華府特區中小企業家獎 資料來源:張淑品,1999,傑出聽障人士成功因素之探討,21頁。

由上述十一位國內傑出聽障者的生涯歷程探討中,綜合歸納傑出國內聽障人 士成功因素如以下。

一、突破溝通障礙

由於最近十年來才重視聽障者口語教學,所以目前三、四十歲左右成功的聽 障人士仍以手語及筆談溝通為主。而黃瑞珍(1985)及Whitmore 與 Maker(1985)

的資優個案們則顯示優越的讀唇技巧且以口語溝通為主,並輔以簡易的手勢。

(一)與家人溝通方面

(31)

與父母及兄弟姊妹們大多以簡易的手勢及筆談溝通為主,少數父母及 兄弟姊妹則會手語。但大致上與家人溝通沒有問題。高敏惠(1995)的個案 們共同提到希望父母能學會手語,將有助於提昇親子間的溝通品質。

(二)工作上的溝通

在工作上皆以筆談及手語溝通為主,剛開始會有一段適應期,但皆強 調對於溝通情形不佳狀況,一定會運用各種方式,直到彼此能了解對方的意 思為止。

二、個人心理特質

(一)正向自我概念

獨立自主、擁有自信皆對自己的能力表示肯定,認為凡事能獨立自主,

不須依賴他人。並認為不應自滿現狀,而要繼續努力。而黃瑞珍(1987)及 Whitmore 與 Maker(1985)的資優個案們則自認智能優異、記憶力佳、讀 唇技巧優越、旺盛求知慾等,表現高度自信。

(二)人格特質

樂觀進取、負責而有計畫、廣泛興趣及強烈好奇心。

(三)高度成就動機

積極進取、堅毅奮鬥、容忍挫折積極克服求學及求職過程的艱辛,不 斷學習,針對缺點,力求改善。Whitmore 與 Maker(1985)的資優個案也 將其成功歸因於本身堅強信心與毅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達到目標,無視周 遭他人負面看法或環境的阻力,想要作給他人瞧瞧的決心。

(四)接納自己

皆能接納自己聽障的事實,並自認是一個成功的人。但仍盼望社會能 以更開闊的心胸來接納聽障者,使聽障者也能融入社會中。

(五)價值觀

(32)

著重工作與家庭皆重視工作與家庭,在工作上強調不斷努力,唯有辛 勤的耕耘,才能含淚收穫;在家庭中,注重家庭和樂與子女的教育,和諧的 家庭是其幸福快樂的泉源與精神支柱。

三、家庭因素

(一)家庭社經地位

皆在小康、中等以上,父親職業大部分為公務員或大專教授、醫生、

商人世家、務農等。父親的教育程度大部分在高中以上。

(二)父母態度

所有父母皆不因其聽障而放棄教育或降低其對孩子的期待,都致力於 讓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三)家庭互動

父母不應以其聽障而有特別待遇,要求其他兄弟姊妹盡量以平常心對待 他,大部分皆在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氣氛中成長,且家人會盡量提供各方面 的支援。

四、良師的啟發

求學過程中遇到良師啟發,奠定其日後求學與就業的基礎。

五、周遭人們的鼓勵與接納

父母、兄弟姊妹、老師、同儕、同事、雇主等對聽障者的接納、關愛、鼓勵、

平等對待以及在其需要幫助時,提供適時的協助。這是培育聽障者積極、正向的 人格特質與高度成就動機並追求較高學歷的重要因素。

由本節中發現大多數國內成功聽障者其生長的過程不是很順遂,但靠其堅定 的自信、高度學習動機及旺盛的求知慾,不斷閱讀、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同時皆有優異的能力(找尋替代的學習方式)來補償聽障的缺陷。且大部份來自 於中等社經水準以上的家庭,家庭氣氛和樂、溫馨,父母對其聽障孩子採接納、

(33)

關愛卻不溺愛、對其有高的教育及職業期望。在學校教育方面,大部份都很幸運 受到良師的啟發。在面對外在環境的限制及求職過程的艱辛與挫折,皆能勇敢的 面對挑戰,針對問題所在,不斷尋求改善之道。而對外在環境的限制,不因此而 怨天尤人,反而因此激發其求生存的意志力、與他人競爭的動機,尋找到自己的 一片天地。本研究以運動之領域,了解與探討2009 台北聽障奧運儲訓選手的訓練 歷程,並與本小節傑出聽障人士成功之因素作討論。

(34)

第四節 聽覺障礙者的運動成績表現

在運動的極限中人類有創造出來的紀錄,聽障者在世界各層級的田徑短跑紀錄 成績如下列各表。

表2-2 聽障奧運紀錄表

性別 項目 記錄 運動員 國家 日期 比賽場地 男 100m 10.61 GASKIN

Wendell

USA 1997 Copenhagen, Denmark 男 200m 21.15 GASKIN

Wendell

USA 1993 Sofia, Bulgaria 男 400m 47.09 GASKIN

Wendell

USA 1993 Sofia, Bulgaria 女 100m 12.04 JACKSONS

herrie

USA 1985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女 200m 24.43 TRNKOVA

Margareta

CZE 2001 Rome, Italy 女 400m 56.67 IZBASH Inna UKR 2001 Rome, Italy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網站,2007.11.06,風雲錄。

網址:http://www.deafsports.org.tw/Chinese/record/record-1.htm

世界紀錄不只是在奧運裡所創的紀錄才算的,只要正式比賽場合,擔任該項 運動比賽之裁判,具有國際裁判資格,且選手創造紀錄時符合田徑協會之規定,

得由該運動會題國際田徑協會審查認定。所以,在世界田徑錦標賽,國際的邀請 賽或亞洲運動會,甚至國家運動會,只要符合規定,選手創造世界紀錄都可能成 為正式世界紀錄,有關田徑聽障世界紀錄如表2-3。

(35)

表2-3 聽障世界紀錄表

性別 項目 記錄 運動員 國家 日期 比賽場地 男 100m 10.61 GASKIN

Wendell

USA 1997 Copenhagen, Denmark 男 200m 21.15 GASKIN

Wendell

USA 1993 Sofia, Bulgaria 男 400m 47.09 GASKIN

Wendell

USA 1993 Sofia, Bulgaria 女 100m 12.04 JACKSON

Sherrie

USA 1985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女 200m 24.43 TRNKOVA

Margareta

CZE 2001 Rome, Italy 女 400m 56.67 IZBASH Inna UKR 2001 Rome, Italy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網站,2007.11.06,風雲錄。

網址:http://www.deafsports.org.tw/Chinese/record/record-1.htm

表2-3 聽障世界紀錄表與表 2-2 聽障奧運紀錄表相同的情況中發現,聽障奧運 是目前聽障者參加競技賽會層級最高的殿堂,運動員也將自身運動成績最佳表現 調整於聽障奧運,因此,聽障奧運紀錄表現也就是聽障世界紀錄表現,這也說明 了聽障運動選手若能取得聽障奧運的參賽資格,對聽障運動員而言,想必是無上 的榮耀與自我努力的結果。而在亞太地區聽障短跑紀錄如表2-4。 

表2-4 聽障亞太紀錄表

性別 項目 記錄 運動員 國家 日期 比賽場地 男 100m 11.00 Hitoshi Sekine JPN 1996 Kuala

Lumpur 男 200m 22.45 Hitoshi Sekine JPN 1996 Kuala

Lumpur 男 400m 50.39 Chae KyungWan KOR 2000 Taipei 女 100m 13.20 Chen Lan Fang TPE 1996 Kuala

Lumpur 女 200m 27.45 Chen Lan Fang TPE 2000 Taipei 女 400m 62.80 Chen Lan Fang TPE 1996 Kuala

Lumpur

(36)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網站,2007.11.06,風雲錄。

網址:http://www.deafsports.org.tw/Chinese/record/record-1.htm

在以亞洲地區以及太平洋為範圍的聽障短跑紀錄中,與世界及聽障奧會的成 績還有差距,這與正常聽人的情形是一樣的,其中令人欣慰的是女子的三項短跑 紀錄,到目前為止是由我國聽障選手陳蘭鳳所締造的。至於我國內聽障全國紀錄 如下表2-5

表2-5 聽障全國紀錄表

項目 記錄 運動員 單位 日期 比賽場地

11.12 手按 施彥宏 臺北市 2006 宜蘭縣全國身心 障礙運動會 男 100m

11.53 電子 施彥宏 臺北啟聰 2005 臺北市中運會 200m 23.13 施彥宏 中華台北 2005 澳洲墨爾本聽障

奧運會 男

涂維軒(屏東潮州高中)於95/11/11 臺北市大同高中跑 22.88(手按)

男 400m 52.91 廖永仁 台北啟聰 1996 臺北市中運會 12.99 手按 陳蘭鳳 臺北市 2004 臺北市聽障奧運

選拔賽 女 100m

13.18 電子 陳蘭鳳 中華台北 2006 宜蘭全國身心障 礙運動會

女 200m 27.45 陳蘭鳳 中華台北 2000 台灣臺北市亞太 聾運會

女 400m 62.80 陳蘭鳳 中華台北 1996 馬來西亞吉隆坡 亞太聾運會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網站,2007.11.06,風雲錄。

網址:http://www.deafsports.org.tw/Chinese/record/record-1.htm

個體運動能力之發展有其特殊性,不同特徵有不同的能力,由於聽覺器官之 構造缺損,機能發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礙,以致對聲音之聽取或辨識有困難者,動 作能力表現不如聽人,是研究上必須要承認的。

(37)

第五節 運動訓練歷程之相關研究

本節以國家圖書館「全文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查詢,國內目前探討有 關運動員訓練歷程之相關文獻,採用質性研究為主的國內優秀運動員訓練歷程相 關文獻及國內優秀運動員訓練歷程之自述,以了解運動員訓練歷程的重要性,所 得到的發現整理、分述如下:

一、郭子元(1999)

以質性研究法,以第十二、十三屆(1994、1998)亞運獲得田徑前六名之我 國優秀女子選手共九位為訪問對象。經訪談結果的分析為:

(一)背景及訓練過程:受訪選手之投入有六位是教師(教練)發掘、一位 是家長鼓勵、一位是同儕影響、只有一位是本身有興趣。最用心階段有 四位選手是在高中階段、有三位選手是在大學階段、有兩位選手在每階 段皆用心。

(二)競賽前之心理發展歷程:大多數選手做過心理訓練,其成效有紓解壓 力、增強信心及達到放鬆。賽前指導持正面的態度,其影響層面有帶給 信心、減少壓力及警惕作用。

(三)選手與教練之互動情形:教練影響選手的層面有待人處事方面、著重 精神教育、強調選手的自覺性。大多數選手喜歡被混合式的型態所領導。

(四)選手的價值觀:大多數選手首要任務為為奪牌,其次是挑戰自己的紀 錄。

(五)訓練時所面對問題及解決之道:最大的阻礙可分為大環境及其他問題 等。解決之道為暫時放棄學業、尋求外界支援、發揮溝通的技巧。

二、蘇德育(2001)

以 1998~2001 年曾經當選過我國網球國家代表隊的選手為主要研究對象,如

(38)

曾參加過台維斯杯、聯邦杯等比賽之選手,並從中選取六位選手為研究對象。研 究的目的在於分析探討國內優秀的網球運動員其在賽前及比賽時的運動自信心及 自我對話行為等的心理狀態,並希望培養出積極的自我對話行為以提升運動自信 心,進而發展擬訂網球運動員心理訓練計畫之模式,以符合現代運動訓練之趨勢。

訪談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部份來探討;經訪談結果的分析為:

(一)比賽環境:比賽環境中包括有時差問題、場地材質及天候條件等三方 面,經訪談的結果顯示,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問題選手都能夠以很積極 的自我對話去幫助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二)比賽對手:無論當受訪選手遇到和他們不同類型打法的對手或同樣是 底線型的對手時,大都能夠很積極、很正面的對自己自我對話,也都 會先觀察對手的打法,了解其優缺點所在,並針對缺點來做攻擊造成 對手的壓力,告訴自己一定能打敗對手,給予自己信心。

(三)練習或比賽情形:綜合九個問題的訪談後發現選手在練習或比賽中所 遇到的各種不同的情形,所表現出來的解決方式也有所不同,但都大 同小異,在遇到各種困難時,選手大都能以積極的自我對話來幫助自 己提升自信心。

三、羅如卿(2003)

以 1999~2002 年曾代表我國參加國際賽之男女選手共六名之我國優秀軟式網 球選手為訪談對象。目的在於探討優秀選手的訓練背景及訓練過程,選手價值觀、

競賽前之心理發展歷程、選手與教練之互動情形及訓練歷程所面對之問題和尋求 解決的方法。經深度訪談結果發現:

(一)背景及訓練過程:為本身感興趣及教師(教練)發掘的影響。最用心 階段有二位選手是在高中階段、有三位選手是在大學段、有一位選手則 每個階段皆用心。回顧自己成功最重要的關鍵有三位選手是設立目標、

有三位選手是教練因素的影響。

(39)

(二)選手的價值觀:大多數選手首要任務為為國爭光、其次是獎金與榮耀 及超越自己的記錄。

(三)競賽前的心理準備:大多數選手有實施心理建設課程,但次數少且不 完善,在競賽前都持正面的態度,其影響層面有帶給信心、安定作用、

提示作用及鼓勵作用。

(四)選手與教練之互動情形:教練影響選手的層面有待人處事方面、給予 鼓勵以及專業的知識。有四位選手喜歡被混合式的型態所領導。二位 則認為運動需要民主式型態領導。

(五)訓練歷程所面對問題及解決之道:最大的問題是面臨球技的低潮及教 練之間互動問題。解決之道為尋求外界支援、自我調整與教練的鼓勵 以及發揮溝通的技巧。

四、翁文卿(2005)

藉由訪談運動員的參與動機、人格特質與價值觀、面對運動的心態、自信心、

信念及成功模式等探討優秀選手訓練歷程。經訪談結果的分析為:

(一)運動員投入中距離運動的動機:受訪者中,一位為教師的決定,有四 位為自我覺察,一位為順其自然的訂定項目,選手的動機經由興趣產生 的成就感、優越感,直到成人階段才轉換為獎金。

(二)運動員本身的人格特質及價值觀:受訪者認為要成為優秀選手 必須具 備積極性、自我要求、堅持樂觀、有計畫及負責任等特質。價值觀產生 在快樂、認真、克服困難、追求創新及不斷成長。

(三)運動員面對練習及比賽的心態:以完成教練及堅持自己的目標,來協 助自己完成比賽。比賽時,能夠以轉移注意力適應異常天候,並於比賽 中發揮出自己的優點,以完成比賽。

(四)運動員的自信心:由訪談者的談話中發現,國內有關運動員自信心來 源的研究還相當缺乏,大部分的研究是在探討自我效能與其他心理因素

(40)

或運動表現的關係。

(五)運動員的信念:所有受訪選手經過艱苦訓練而體會出中距離選手堅持 奮鬥到底的精神,同時,這也是選手能夠持續面對長期訓練及人生逆境 的全部動力。

(六)運動員的成功模式:成功的因素在於自我努力及學校、家人給予實際 的支持。受訪者中一位向英國 Kalley,一位向日本高橋尚子,三位向 台灣紀政,一位向其現任教練張淑惠學習。

五、曹家銘(2005)

探討我國男子優秀自由車選手之訓練歷程,訪談對象以國內男子在國際比賽中 獲得前三名,共六位的自由車選手為對象,研究包括、賽前的心理準備、訓練歷 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運動員與教練的關係和對國內訓練條件的看法。經過深度訪 談後這六位優秀發現:

(一)訓練動機和目標設定方面:關於訓練動機,有四位的內在機是基於興 趣,再加上外在因素的誘因如獎金、教練的期望等;而目標會隨著訓 練階段而不同,有了目標的設定,就有努力的方向。

(二)賽前心理準備方面:大部分受訪選手的訓練歷程中都缺乏心理訓練;

但在他們面對強勁的對手時,大多會採取不去理會,而只專注於比賽;

當遭遇失敗時,則會記取為何失敗,而勝負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自己 能否在比賽時發揮平時訓練的能力。

(三)運動員對教練的看法:認為溝通是教練和選手之間的重要橋樑,選手 比較喜歡教練以混合領導方式領導。

(四)訓練歷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成績上的突破是選手常遇見的問題,其解 決的方式為與教練作溝通,或者請教成績優異的學長或對手。

(五)運動員對國內訓練條件的看法:教練應多充實有關技術訓練方面的技 術;政府應多提倡自由車運動;增設訓練中心來提升國內的訓練環境;

(41)

成立相關法令保障選手未來的出路。

六、蔡佳諺(2007)

深入訪談台灣地區職業網球選手參加2006 溫布敦網球公開賽,收集我國職業 網球選手在成功關鍵的歷程中所遭遇之困難和成功之關鍵點的質性資料,經訪談 的結果分析為:

(一)投入網球運動及訓練背景:受訪者都是在家人的引導下開始接觸網球,

四位的受訪者都是因為父親本身就熱愛此項運動而教導孩子網球。而 訓練的過程中父母親也都占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大部分家長皆犧牲了 一切來為子女們打理一切相關的事物,而開始打球的平均年齡也都在 5-8 歲之中,年紀越小學習對網球競賽成績也有幫助的。

(二)訓練歷程所面對的問題:國內職業選手普遍有著贊助金缺乏的問題,

選手們皆有訓練以及比賽經驗不足的問題,而也因為資金的問題沒有 辦法有專業教練的指導。所以選手除了比賽練球以外必須自行處理所 有繁雜的事物。職業網球選手在心理條件方面都因為長年經驗的累積 以及歲數的增加而有所改變,打法方面也因為比賽經驗多了而比較多 元化,而身體素質方面也有所提升。

(三)競賽前心理與身體調整:受訪者大都儘量提早到達比賽場地以先適應 當地的氣候以及調整作息,順便觀察各國選手的時立即作賽前的練 習,做好心理準備,隨時上場比賽的可能,如果發現身體或是心理不 舒服時,會放鬆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作息,以免影響到比賽的節 奏。

(四)競賽中的心理調整:受訪者在比賽中不論處於順境或是逆境時,他們 都會儘量保持心情穩定不會有太大的心情起伏,因為在網球比賽中,

每一分、每一局都是相當關鍵的,當比賽落後時都給予自己正面的鼓 勵,不會因此喪失自己的信心,在比賽領先時有不會輕敵,以免造成

(42)

兵敗如山倒的情形。

七、陳冠列(2007)

探討我國優秀花式撞球選手訓練歷程之研究。以2000 年~2006 年間花式撞球 國際正式比賽之我國優秀花式撞球選手為對象,並從中選取五位選手作為研究對 象。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蒐集資料,經訪談結果分析得到以下之結論:

(一)優秀的選手之所以能夠一直持續不斷地接受嚴格的訓練,主要是因為 選手感到濃厚的興趣,藉由目標的完成,將能幫助選手製造和維持訓 練的動機。

(二)頂尖的撞球選手,除了擁有高超的球技和強烈的表演慾望之外,都還 必需有一套紓解壓力、減少焦慮的方法,來接受嚴格的生理及心理挑 戰。

(三)選手接受混合式的教練領導模式。

(四)選手期望得到更多廠商及企業的贊助。

以上的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探討不同項目優秀選手的訓練背景及訓練過程,

選手價值觀、競賽前的心理準備、選手與教練之互動情形及訓練歷程所面對之問 題和尋求解決的方法等。但是尚未發現以聽障人士為對象之相關研究,因此本研 究以聽障奧運儲訓選手為研究對象,並與上列研究結果做一討論與對照,並在訓 練歷程中情緒之發展以及與同儕互動情形上試加探討,以補上列研究不足之缺口。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討田徑聽障選手的訓練歷程。根據研究目的,探討相關文獻,

選擇一位我國參加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儲備培訓田徑選手當研究個案,以個案 研究法進行研究。首先將研究架構與實施步驟程序以圖呈現並輔以說明;其次對 研究個案背景的介紹與說明採用研究方法的原因;再者將研究者的背景與訓練作 一說明;另外,論述本研究中資料蒐集與分析的方法;最後,將本研究過程信度 與效度作一探討與說明。

本章研究設計共分為1.研究架構、2.研究步驟、3.研究對象、4.研究方法、5.

研究工具、6.資料整理與分析等六個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田徑聽障選手的訓練歷程,透過半結構式性訪 談進行,訪談之主要內容包括研究個案之基本背景資料,訓練歷程,心理發展歷 程,與教練、同儕間之互動情形,個人心理特質的探索,對田徑競技比賽之價值 觀認知,訓練歷程所面臨之問題等幾部分。此外,在訪談過程中,交叉訪問比對

「家人」、「教練」、「同儕隊友」與「受訪對象」之陳述,加以整理分析,以獲得 本研究目的所欲探究之選手心理深層面向其研究架構圖如圖3-1 所示。

(4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深    度    訪    談 

1.投入的背景訓練歷程 2.心理之發展歷程

3.訓練歷程中社會情緒之發 展以及與教練、同儕互動 情形

4.對田徑競技比賽之價值觀 認知

5.訓練歷程所面臨之問題  

分析結果 

 

個    案  背    景  1.家庭背景 2.求學過程 3.興趣嗜好 4.特殊成就 5.理想抱負   

(45)

第二節 研究步驟

一、定義問題方向

蒐集國內外相關資料,採用質性研究法,確定研究主題,朝著我國聽障選手 訓練歷程的主題,去設計希望了解的問題。

二、形成研究架構

以蒐集到相關文獻及指導教授的建議,朝著研究方向去建構研究大綱及內容。

三、訪談的訓練

訪談前研究者必須熟練訪談內容,以避免影響訪談過程的流暢性及避免離 題,配合受訪談的情境做詳細的口語敘述,自然的臉部表情,引導個案坦誠的陳 述。

四、時間與地點

聯絡本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目的、動機、安排受訪時間。場地的選擇以安靜 舒適為主。

五、訪談與觀察

進行與個案、家人、教練、同儕的訪談,個案相關資料的蒐集補充與澄清。

六、分析與解釋

將訪談所蒐集到的原始資料,以最直接、簡明的方式描述事實,研讀相關資 料,並與專家、指導教授討論內容,以確保完整性並分析。

七、提出結果與撰寫報告

依據分析與解釋提出結果,經由個案審視認可後撰寫報告,並經專家、指導 教授斧正後提出結果與建議。

(46)

研究流程如圖3-2。

   

圖 3-2 研究流程圖 蒐集閱讀相關文獻 

徵詢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指導教授 

撰寫前三章及訪談大綱 

再次整合資料與專家學者及指導教授討論 

確認研究主題 

撰寫討論與結論  歸納分析整合資料 

進行訪談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我國參加2009台北聽障奧運會田徑儲訓選手中之男子聽障400公尺 選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系一年級學生小陽為研究對象,其個人家庭背景與 求學過程資料分述如下。

一、家庭背景

小陽來自南部的屏東縣內埔鄉,今年20歲,是個順產兒,家庭成員有五個人,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陽是家庭中的獨生子,父母希望小陽平平安安的長 大,但是期間卻發生了一次意外,小時候嚴重發燒,而導致耳朵的聽力嚴重損傷,

當他人說話時或有其他任何聲音也聽不見,經聽力檢定左耳為88分貝、右耳90分 貝以上屬重度聽障,但小陽的父母並不放棄與氣餒,很努力的教導小陽唇語與說 話,克服障礙,並得到不錯的成效,小陽能像正常的人說話,並且戴上助聽器排 除了聽覺上的障礙。

二、求學過程

如果按照我國教育制度對於國中、小之聽覺障礙學生的安置方式,小陽有於 下表3-1之教育安置方式可以選擇。雖然是小陽聽障生,但父母親的關愛並沒有減 少,對其有一定的期許,並希望小陽能融合於正常聽人一樣的學習,以適應聽覺 正常人一般的生活環境,因此決定選擇一般學校就讀普通班,小學就讀內埔國小,

融入正常聽覺學習環境,學習正常聽覺人的主流文化;內埔國中是啟發小陽田徑 專長的地方,參與比賽的過程讓其得到很棒的經驗,學業成績雖然沒有很出色,

但仍然維持一定的水準一直到國中畢業。

(48)

表3-1 國中、小之聽覺障礙學生安置方式表 教 育 安 置 方 式 說 明

啟聰學校 專為聽覺障礙學生而設立的特殊學校,全校學生多為聽 障,學生無法就讀於普通學校,經鑑輔會核定後轉介啟 聰學校就讀。

啟聰班 在普通學校中,為聽覺障礙學生設立的自足式特教班,

學籍設在啟聰班,教學活動全部或大部分在啟聰班進 行,依學生學習狀況,部分課程會回歸至普通班中。

身心障礙資源班 或啟聰資源班

學生學籍設在普通班,大部分時間在普通班學習,部分 時間由資源班教師依據學生需求,提供必要之一般或特 殊課程訓練(如溝通訓練)。

聽障巡迴輔導 學生就讀普通班,學校協助家長申請聽障巡迴輔導,由 教育局派專業的聽覺障礙教師或輔導員到班、到校,提 供諮詢或直接服務。

就讀普通班接受 特殊教育服務

學生在普通班和其他學生一起學習,依照學生的需要提 供學習指導、教育輔助器材、相關專業服務等支持性服 務。

資料來源:國立嘉義大學特教中心編撰,2007,特殊教育學生輔導手冊-聽障類,

41頁。

根據我國高中職聽覺障礙學生的教育安置的辦法規定,凡國中畢業,領有身 心障礙手冊,年齡在18足歲以下(應屆畢業生不受年齡限制),可參加一般之高 中升學考試,或參加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聽覺障礙類升學公立暨台灣 省私立高中等學校,由安置委員會按報名學生之該學年度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 成績高低、志願順序、居住遠近、適應狀況、障礙程度、學校資源等項綜合研判,

予以分發,所分發之學生不佔該校學生核定名額。

為了融入一般生活的適應及繼續接受運動專項訓練,小陽順利考取了心目中

(49)

理想的學校─國立潮州高中「體育班」,持續的努力練習專項400公尺,在國內獲 得了頂尖的成績,獲選為代表國家參加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儲備培訓田徑選手,

在學科方面也下了功夫的去讀書,培養良善的讀書習慣為升大學做準備;在參加 全國性比賽的成績節錄如下表3-2。

表3-2 研究個案參加全國性比賽成績表

賽會名稱 參賽項目 比賽成績 名 次 95年宜蘭身心障礙者全國運動會 400公尺 52秒8 第一名 96年全國中等學校身心障礙者會長盃田徑

錦標賽

200公尺 23秒25 第一名

96年全國中等學校身心障礙者會長盃田徑 錦標賽

100公尺 11秒49 第一名

96年全國中等學校身心障礙者會長盃田徑 錦標賽

400公尺 53秒64 第一名

高中畢業後,小陽也順利的推薦升學到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系就讀與繼續接受 訓練,目前為一年級之學生。

由個案的背景資料分析得知,個案與父母以口語溝通,與張淑品(1999)的 研究發現,聽障者的父母及兄弟姊妹們大多以簡易的手勢及筆談溝通為主有不一 樣的結果。而在家庭因素中的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態度、家庭互動、良師的啟發、

周遭人們的鼓勵與接納等培育聽障者積極、正向的人格特質與高度成就動機並追 求較高學歷的重要因素有相類似成功的背景。

數據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深    度   訪    談  1.投入的背景訓練歷程 2.心理之發展歷程  3.訓練歷程中社會情緒之發 展以及與教練、同儕互動情形 4.對田徑競技比賽之價值觀認知 5.訓練歷程所面臨之問題     分析結果  個    案 背    景                    1.家庭背景 2.求學過程 3.興趣嗜好 4.特殊成就 5.理想抱負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fter investigating those exegesis in the fi rst chapter of Kuiji’s commentary and Xuanzang’ translation of āgati, it shows that because Kuiji transformed the concept

Without such insight into the real nature, no matter how long you cul- tivate serenity (another way of saying samatha -- my note) you can only suppress manifest afflictions; you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 These limitations of vanilla seq2seq make human-machine conversations boring and shallow.. How can we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and move towards deeper

Biases in Pricing Continuously Monitored Options with Monte Carlo (continued).. • If all of the sampled prices are below the barrier, this sample path pays max(S(t n ) −

The share of India & Taiwan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discussed how world export-import marke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data shows us that the business between these

Coupl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s, cases and data that will be substituted into the calculations for analyses as evidences, the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how to adjust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compan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of employees”, “employee training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