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大學校園空間營造之研究

系 所 別:建築與都市計劃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張廖佳慧 M09105009

指導教授:解 鴻 年 教授

中華民國 九十三 年 七 月

(2)
(3)
(4)
(5)

摘要

校 園 空 間 因 長 時 間 不 間 斷 的 使 用 之 下,逐 漸 面 臨 老 化、空 間 機 能 衰 退 的 現 象,間 接 會 造 成 空 間 使 用 低 落 等 問 題,隨 著 新 世 紀 知 識 經 濟 時 代 的 到 來,文 化 的 變 遷、環 境 的 演 化,使 用 空 間 早 已 與 原 設 計 不 符。

在 持 續 處 於 校 園 成 長 的 情 況 下 , 二 十 一 世 紀 教 育 部 推 動 『 創 意 校 園 』 政 策 , 希 望 藉 由『 動 態 營 造 』行 動 方 案 來 改 善 校 園 空 間 , 引 導 各 大 學 朝 向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校 園 空 間,實 際 上,目 前 正 處 於 摸 索、探 尋 的 階 段。

故 研 究 者 以 參 與 者 的 角 度,探 討 對 於 執 行 計 畫 學 校 做 成 效 調 查,並 透 過 空 間 實 際 使 用 者 參 與 計 劃 過 程,以 瞭 解 其 計 劃 進 行 的 過 程、參 與 情 形 及 空 間 滿 意 程 度 來 探 討,並 期 望 能 在 校 園 整 體 規 劃 發 展 之 際,能 提 供 一 個 有 效 的 更 新 策 略 與 建 議,研 究 行 動 方 案 的 動 態 校 園 營 造,做 為 未 來 大 學 校 園 進 行 更 新 之 參 考。如 何 在 舊 校 園 發 展 出 新 的 使 用 方 式 , 實 為 所 應 探 討 的 課 題 之 一 , 因 而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在 於 :

1.藉由推動創意校園歷程的歸納,探討分析參與式設計所產生的校園營造階段與 方式,作為未來推動校園營造的參考。

2.從參與者的觀點探討校園營造經驗,並從中獲得校園營造的模式。

3.綜合參與的各案,進行評估、歸納分析其成果作為日後校園規劃或設計之參考。

關鍵字:參與式設計、校園營造、校園規劃、創意校園

(6)

A study of originative space creation in university campus

Abstract

The campus space was permanently and persistently used that results in problems of ageing, space’s function recession and inefficiency of space using.With the new age of knowledge-economy comes, th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is changing fast. The requirement of space using has been different to the original design.In such insufficient growth condi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xecutes a policy of “originative campus” to improve campus growth in 21century.A program named “Dynamic creation ” is applied to improve the campus space, and to guide universities to go toward the way of participation design.In fact, the program above is now still in the step of groping and searching. So we take a point of view from the participator ’s side to discuss the results in these executed school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rogram is also evaluated by the user who use before. By this way , we can understand the procedure, participation and the satisfied degree.Furthermore, we hope to offer an effective renovated tactics and proposal while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campus . Therefore how to develop a new way to use the space is certainly an important subject .The purpose of study can be summed up in the following points:

1. By conclude with the progress of ” originative campus” activity, we can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step and the way that result from participative design mode, as an example of campus formative activity in the future.

2. Taking a point of view from the participator ’s side to discuss the experiences of campus formative activities and obtaining a model from it.

3. To integrate the cases of participation and to evaluate and conclude the results as an example of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Participatory Design 、 School Development 、 Campus Planning、 Creativity Campus

(7)

中 文 摘 要 ……….Ⅰ 英 文 摘 要 ……….Ⅱ 章 節 目 錄 ……….Ⅲ 表 目 錄 ……….Ⅵ 圖 目 錄 ……….Ⅶ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0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內 容 ……….03 壹 、 研 究 目 的

貳 、 研 究 內 容

第 三 節 研 究 架 構 與 流 程 ……….…..………….05 壹 、 研 究 架 構

貳 、 研 究 流 程 第 二 章 相 關 文 獻 探 討

第 一 節 校 園 規 劃 相 關 理 論 ………..…….…….…07 壹 、 校 園 規 劃 的 概 念

貳 、 校 園 規 劃 的 發 展 參 、 校 園 規 劃 理 論 的 分 期

第 二 節 參 與 式 設 計 相 關 理 論 ……….…….….………14 壹 、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意 義 與 目 的

貳 、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類 型

參 、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理 論 與 架 構

第 三 節 校 園 空 間 相 關 探 討 ………..………….………24 壹 、 校 園 空 間 的 意 義

貳 、 校 園 空 間 理 論

參 、 國 內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的 相 關 案 例

第 四 節 參 與 式 校 園 規 劃 相 關 理 論 ..……….………28 壹 、 參 與 式 校 園 規 劃 的 相 關 理 論

貳 、 參 與 式 校 園 規 劃 的 流 程 參 、 小 結

第 三 章 台 灣 國 內 大 學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第 一 節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計 劃 之 歷 程 ..……….……..…34 壹 、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計 畫 之 發 展

貳 、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計 畫 之 研 究 範 圍

(8)

第 二 節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計 劃 之 個 案 分 析 ....……….39 壹 、 實 地 訪 查

貳 、 分 析 結 果

第 三 節 問 卷 調 查 ....………...….47 壹 、 研 究 計 劃 調 查

貳 、 計 劃 成 效 調 查 分 析 參 、 專 家 問 卷 調 查 分 析

第 四 節 理 想 大 學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61 第 四 章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建 立

第 一 節 研 究 設 計 ……….………63 壹 、 設 計 架 構

貳 、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調 查 參 、 設 計 內 容

第 二 節 中 華 大 學 全 校 意 見 調 查 ……….…..…72 壹 、 抽 要 調 查 對 象

貳 、 計 劃 概 要 分 析 結 果

參 、 使 用 者 參 與 方 式 分 析 結 果

第 三 節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評 估 檢 討 ……….….…82 壹 、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貳 、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課 題 分 析 參 、 綜 合 課 題 分 析 與 對 策 研 擬

第 四 節 建 立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87 壹 、 模 式 設 計 架 構

貳 、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擬 定

參 、 未 來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建 議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第 一 節 研 究 結 論 ……….………..…..96 第 二 節 後 續 研 究 建 議 .……….………..…..…100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102 二、英文部分 ………..……….………..…105 三、網頁部分 ………..……….………..…106

(9)

附錄一 目前台灣國內大學創意校園計畫內容彙整表………..107

附錄二 教育部「大專院校校園創意空間營造」計劃學校彙整表...108

附錄三 九十二學年度臺灣公私立大學校地面積統計-覽表……….109

附錄四 大學校園創意空間營造計畫案 ……….111

附錄五 計劃學校個案-訪問紀錄……….122

附錄六 計劃成效問卷內容……..……….124

附錄七 計劃成效問卷結果分析表………...131

附錄八 專家問卷調查…………..……….134

附錄九 理想校園空間營造計劃架構流程………..…….138

附錄十 中華大學校園空間使用分佈現況表………..…….139

附錄十一 中華大學系所-覽表……..……….144

附錄十二 中華大學校園空間使用者問卷調查………..…….145

(10)

圖 目 錄

圖 1-1 研 究 架 構 示 意 圖 ………04

圖 1-2 研究流程圖………..………06

圖 2-1 Travis 模 式 ………20

圖 2-2 Roberts 模 式 ………..………20

圖 2-3 Mc Connell 模 式 ………...21

圖 2-4 Mc Donald 模 式 .………...21

圖 2-5 校 園 規 劃 流 程 圖 ………...30

圖 2-6 國 內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流 程 圖 ……….…...31

圖 2-7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架構圖……..……….…...32

圖 3-1 實 際 操 作 流 程 圖 ………...35

圖 3-2 計 劃 學 校 個 案 研 究 架 構 ……..……….…...39

圖 3-3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計 劃 架 構 流 程 …………..………….…...42

圖 3-4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的 參 與 過 程 關 係 圖 …..………….…...45

圖 3-5 研究架構圖 ..………...47

圖 3-6 專 家 問 卷 設 計 架 構 圖 .….…….………..…….…...56

圖 3-7 理想校園空間營造計劃架構流程……….………..…….…...60

圖 3-8 理想校園空間營造示意圖…….………..……….…...61

圖 4-1 中 華 大 學 空 間 營 造 架 構 設 計 ....………..…….…...63

圖 4-2 中華大學發展圖 .……….…………...65

圖 4-3 中華大學校園配置圖 ...……….…………...66

圖 4-4 中華大學校園規劃模式 .……….…………...67

圖 4-5 空 間 營 造 的 角 色 關 係 ...………..……….82

圖 4-6 中華大學校園創意空間營造示意圖 ..………..….……….87

圖 4-7 中華大學校園空間營造計劃架構流程…………..………..93

(11)

表 2-1 大 學 校 園 的 規 劃 概 念 相 關 文 獻 ………..………08

表 2-2 大 學 校 園 相 關 文 獻 整 理 ……….………..09

表 2-3 大 學 校 園 相 關 論 文 內 容 彙 整 ……….……….…11

表 2-4 校 園 規 劃 理 論 分 期 論 表 ……….………..12

表 2-5 Shersy R.Arnstein 之 民 眾 參 與 階 梯 ……….………17

表 2-6 各 模 式 參 與 時 機 比 較 表 .……….………..22

表 2-7 國 內 校 園 營 造 案 例 分 類 表 ……….………..27

表 2-8 參 與 式 相 關 文 獻 整 理 ...……….………...29

表 3-1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參 與 模 式 比 較 表 ..……..……….…..46

表 3-2 結 構 式 問 卷 內 容 編 製 表 ………….………..50

表 3-3 問卷回收統計表...……….………..51

表 3-4 受 訪 者 對 計 劃 認 知 分 析 統 計 表 ……….…………..52

表 3-5 受 訪 者 對 計 劃 瞭 解 程 度 分 析 統 計 表 ..……..……….…………..53

表 3-6 受訪者參與情形與認同分析統計…………..….………..54

表 3-7 受訪者對校園空間滿意度分析統計……….…………..……..54

表 3-8 專家問卷人員名單……….………..………..56

表 3-9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參 與 方 式 重 要 性 評 估 分 析 表 .…………...58

表 3-10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各 角 色 重 要 程 度 評 估 分 析 表 …………..59

表 4-1 問卷隨機抽樣表 .……….………..………69

表 4-2 計劃概要調查結構式問卷內容編制………..…………70

表 4-3 使用者參與方式結構式問卷內容編制………..………71

表 4-4 學生問卷回收統計表………..………72

表 4-5 問卷回收統計表………..………73

表 4-6 受 訪 者 對 計 劃 概 要 的 分 析 統 計 表 ..………75

表 4-7 受 訪 者 對 於 校 園 環 境 的 分 析 統 計 表 .……..……….……76

表 4-8 受 訪 者 對 計 劃 瞭 解 程 度 分 析 統 計 表 .……..……….77

表 4-9 受 訪 者 對 計 劃 瞭 解 程 度 分 析 統 計 表 ……..………..…….80

表 4-10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分 析 表 .…...………...……83

表 4-11 中 華 大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流 程 .…...………...…….91

表 4-12 中 華 大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時 間 表 ..………...……….92

(12)

1

章 《緒 論》

第 一 章 緒 論

在 教 育 普 及 化 之 後 , 大 學校 園 空 間 逐 漸 受 到 重 視 。 對 於 一 蹴 即 成 的 校 園 , 往 往 難 以 滿 足 師 生 所 需 的 活 動 空 間 , 校 園 空 間 往 往 無 特 色 , 亦 無 從 累 積 大 學 的 人 文 歷 史 , 更 難 期 待 師 生 對 學 校 的 認 同 感 。 在 傳 統 教 育 中 , 校 園 的 功 能 被 定 義 以「 教 育 」為 主 的 場 所 , 往 往 忽 略 校 園 本 身 的 資 源 , 喪 失 了 從 環 境 中 學 習 、 體 驗 的 機 會 。 校 園 要 提 供 什 麼 樣 的 學 習 環 境 來 讓 師 生 使 用 ; 因 此 ,校 園 空 間 實 有 必 要 深 入 探 討 。 若 從 校 園 空 間 使 用 者 的 角 度 出 發 來 思 考,校 園 空 間 環 境 可 延 伸 出 其 他 重 要 的 探 討 議 題 。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是 屬 於『 長 期 性 的 規 劃 』, 大 學 校 園 發 展 的 脈 絡 是 受 到 肯 定,在 過 去 年 度 預 算 式 及 配 合 各 校 中 長 程 計 畫 之 校 園 規 劃 及 營 造 , 往 往 在 預 算 好 不 容 易 爭 取 去 下 來 後 , 即 面 臨 執 行 進 度 的 壓 力 , 著 眼 於 經 費 的 限 制 條 件,受 限 於 土 地 利 用、預 算 支 配 的 現 實 考 量 與 無 力 感 下 的 適 應 性 做 法,如 何 規 劃 全 人 性 化 的 學 習 環 境 與 更 完 善 的 生 活 機 能 、 營 造 生 態 環 境 是 目 前 校 園 規 劃 當 前 探 究 的 重 要 課 題 。

校 園 空 間 因 長 時 間 不 間 斷 的 使 用 之 下,逐 漸 面 臨 老 化、空 間 機 能 衰 退 的 現 象 時,間 接 會 造 成 空 間 使 用 低 落 等 的 問 題,且 隨 著 新 世 紀 知 識 經 濟 時 代 的 到 來 , 文 化 的 變 遷 、 環 境 的 演 化 , 使 用 空 間 早 已 與 原 設 計 不 符 。 在 持 續 處 於 校 園 成 長 的 情 況 下 , 藉 由『 動 態 的 營 造 』的 行 動 方 案 來 改 善 校 園 空 間,校 園 環 境 的 改 造 是 透 過 不 斷 的 具 體 空 間 環 境 改 造 營 造,而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強 調 的 是 透 過 專 業 者 的 引 導,來 讓 使 用 者 參 與 一 系 列 規 劃 的 過 程,以 瞭 解 使 用 者 真 正 需 求,達 到 有 效 決 策 的 歷 程 。

「大學」一詞拉丁文是Universitas,意思是「綜合」,也含有完全的意思。(張春興等,1986:

41)其原意是指集中了師長與學生在一起的社團-與各學科的聯結是同等重要的。

(13)

目 前 國 內 校 園 規 劃 的 發 展 方 面,在 經 過 多 年 的 努 力 之 後,累 積 許 多 寶 貴 的 經 驗 。 而 校 園 空 間 方 面 的 研 究 , 多 以 機 能 性 空 間 為 考 慮 , 往 往 忽 略 了 使 用 者 的 需 求 性 ; 因 此 , 校 園 空 間 設 計 的 過 程 ﹐便 成 為 本 研 究 所 欲 關 心 與 探 討 的 問 題。校 園 空 間 設 計 的 目 的,本 應 以 使 用 者 的 需 求 為 主,但 目 前 的 校 園 規 劃 發 展,由 於 缺 乏 使 用 者 的 調 查 研 究 與 使 用 者 參 與 , 加 上 使 用 者 的 活 動 需 求 與 特 性 並 未 受 到 重 視 , 因 此 , 校 園 內 的 活 動 空 間 往 往 無 法 滿 足 其 活 動 需 求 。

在 二 十 一 世 紀 教 育 部『 創 意 校 園 』的 政 策 推 動 下 , 藉 由『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規 劃 理 念 , 與 使 用 者 共 同 參 與 、 了 解 校 園 環 境 、 人 文 、 歷 史 等 各 方 面 的 議 題 , 經 由 空 間 專 業 者 的 協 助 , 引 導 使 用 者 對 空 間 覺 醒 , 打 破 過 去 官 僚 體 制 全 權 決 定 校 園 規 劃 的 僵 化 制 度,利 用 校 園 空 間 資 源 以 及 社 區 訊 息 的 導 入 , 讓 學 校 、 社 區 可 以 一 起 發 展 , 共 同 創 造 出 使 用 者 心 目 中 理 想 的 空 間 。

實 際 上 , 教 育 部 用 政 策 來 引 導 各 大 學 , 朝 向 參 與 式 設 計的 校 園 空 間,目 前 正 處 於 摸 索、探 尋 的 階 段。研 究 者 藉 由 教 育 部『 創 意 校 園 』 計 劃 推 動 , 中 華 大 學 在 91 年 度 提 案 『 綠 樹 與 微 風 的 對 話 』 的 空 間 營 造 計 劃,獲 得 教 育 部 計 劃 補 助,於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內 執 行 為 期 一 年 的 計 劃 , 及 92 年 度 『 心 情 交 流 道 』 的 空 間 營 造 計 劃 , 同 樣 獲 得 教 育 部 計 劃 補 助 執 行 半 年;因 此,研 究 者 有 機 會 共 同 參 與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在 參 與 1 年 半 的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計 劃 後,對 於 計 劃 執 行 過 程、推 動 方 式 與 流 程 均 有 深 入 瞭 解,故 研 究 者 以 參 與 者 的 角 度 , 探 討 教 育 部 的 計 劃 , 並 對 其 他 計 劃 學 校 進 行 分 析 , 研 究 行 動 方 案 的 動 態 校 園 營 造,以 瞭 解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的 模 式,試 看 建 立 一 套 適 合 中 華 大 學 的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的 模 式,作 為 未 來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之 參 考 。

「參 與 式 設 計 」 的 整 合 概 念 ,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核 心 便 是 「 參 與 」。 King( 199 5) 認 為 參 與 式 設 計 是 一 個 含 義 較 廣 的 概 念 , 它 可 以 指 任 何 尺 度 與 類 型 的 參 與 設 計 過 程 : 區 域 規 劃 、 都 市 公 共 空 間 設 計 、 鄉 鎮 的 發 展 計 畫 、 市 中 心 再 開 發 或 住 宅 社 區 設 計 等 。

(14)

1

章 《緒 論》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內 容

壹 、 研 究 目 的

綜 合 前 述 動 機 ﹐本 論 文 研 究 的 目 的,為 目 前 正 在 執 行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的 大 學 進 行 實 例 調 查,討 論 其 推 動 過 程 中 的 參 與 式 設 計,以 及 檢 討 較 完 整 的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過 程 為 何 ? 藉 由 這 個 的 過 程 探 討 幾 個 可 能 的 課 題 和 成 果,可 作 為 未 來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的 模 式。為 了 達 到 此 目 的 , 本 研 究 主 要 探 討 的 課 題 , 綜 合 歸 納 可 分 為 以 下 幾 點 :

( 一 )藉 由 推 動 創 意 校 園 歷 程 的 歸 納,探 討 分 析 參 與 式 設 計 所 產 生 的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階 段 與 方 式 , 作 為 未 來 推 動 校 園 營 造 的 參 考 。

( 二 )從 參 與 者 的 觀 點 探 討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經 驗,並 從 中 獲 得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規 劃 的 模 式 。

( 三 )綜 合 參 與 的 計 劃 學 校 各 案 , 進 行 評 估 、 歸 納 分 析 , 其 成 果 以 作 為 日 後 校 園 規 劃 或 設 計 之 參 考 。

貳 、 研 究 內 容

本 研 究 計 畫 的 方 法,在 理 論 基 礎 部 份 採 文 獻 回 顧 方 式,以 校 園 規 劃 、 參 與 式 設 計 及 校 園 空 間 的 理 論 為 主 , 並 參 考 其 他 相 關 理 論 為 輔 ; 利 用 田 野 調 查 的 方 式 進 行 實 地 研 究,並 配 合 相 關 校 園 資 料 蒐 集,讓 此 研 究 的 廣 度 與 深 度 都 能 達 到 一 定 程 度;最 後 分 析 階 段 是 以 歸 納 分 析 與 比 較 分 析 , 針 對 調 查 樣 本 作 比 較 與 分 析 , 藉 以 達 成 本 研 究 最 終 目 的 。

因 此 在 研 究 方 法 上 採 用 『 文 獻 資 料 蒐 集 』、『 實 地 訪 查 』、『 問 卷 調 查 』 及 『 歸 納 分 析 法 』 , 其 使 用 方 式 與 進 行 之 說 明 如 下 :

( 一 ) 文 獻 資 料 蒐 集

蒐 集 有 關 國 內 外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 參 與 式 設 計 等 相 關 研 究 案 例 資 料 , 加 以 歸 納 分 析 整 理 , 作 為 設 計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行 動 計 劃 的 參 考 依 據。以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與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操 作 經 驗,透 過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的 行 動 研 究 過 程 , 藉 著 行 動 研 究 融 入 校 園 , 了 解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的 機 制 。

(15)

( 二 ) 實 地 訪 查 ( 觀 察 法 )

教 育 部 推 動 創 意 校 園 空 間 營 造,於 各 大 院 校 推 動,本 研 究 除 從 過 去 相 關 研 究 文 獻 蒐 集 外 , 並 實 地 走 訪 調 查 , 以 田 野 調 查 為 主 , 文 獻 資 料 佐 證 為 輔,透 過 訪 問 參 與 者 與 專 業 者,瞭 解 昔 日 的 校 園 和 改 造 後 的 校 園 有 何 差 異 處 。

( 三 ) 問 卷 調 查

對 現 階 段 推 動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的 學 校,以 問 卷 做 普 查,以 瞭 解 使 用 者 對 於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之 滿 意 度 與 參 與 度,並 透 過 專 家 問 卷 來 評 估 計 劃 模 式 的 項 目 與 方 式 , 作 為 政 策 擬 定 及 策 略 推 動 之 依 據 。

( 四 ) 歸 納 分 析 法

在 研 究 過 程 中,將 所 關 心 的 課 題 加 以 釐 清,根 據 蒐 集 記 錄 的 資 料 交 叉 比 對 尋 求 問 題 並 找 出 關 鍵 點,故 於 研 究 過 程 中 會 隨 時 採 取 歸 納 分 析 的 方 式 。

圖 1-1 研 究 架 構 示 意 圖

瞭解計畫執行過程、經驗與各校計劃特色作 為後續參考

對於計畫學校的計畫檢核與執行度調查

計畫項目評估檢核與角色扮演程度的評估

瞭解中華大學使用者意見與實地調查,進而 建立屬於中華大學旋創意空間營造模式模式 歸納上述的實地調查與問卷調查,總結歸納 出理想大學校園空間營造

校園空間營造模式 校園創意空間營造計劃

問卷調查 專家問卷調查 計劃學校使用者問卷調查

實地訪查 計劃學校訪談 計劃學校實地調查

個案調查 中華大學問卷調查 中華大學實地調查

歸納分析法 建立理想大學空間營造模式

(16)

1

章 《緒 論》

第 三 節 研 究 架 構 與 流 程 壹 、 研 究 架 構

本 論 文 共 分 為 六 章 , 各 章 的 主 要 內 容 茲 分 述 如 下 :

第 一 章 為 緒 論 藉 研 究 動 機 來 說 明 , 目 前 在 大 學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中 推 廣 的 成 效,以 及 所 面 臨 到 的 困 難;研 究 目 的 與 內 容 是 將 本 研 究 所 要 調 查 的 範 圍 和 限 制 加 以 確 認 後,再 經 由 研 究 方 法 來 輔 助 研 究 方 向 與 評 估 方 式 之 確 立 , 且 對 整 體 研 究 架 構 及 流 程 做 一 概 略 的 描 述 。

第 二 章 從 文 獻 的 探 討 中 來 申 論 本 研 究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的 概 念 與 意 涵 , 首 先 闡 明 校 園 規 劃 之 相 關 概 念 , 並 說 明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理 念 , 從 校 園 空 間 相 關 的 理 念 , 界 定 大 學 的 創 意 空 間 發 展 的 意 義 , 引 申 出 本 論 文 以 參 與 式 設 計 過 程 為 研 究 目 標 的 原 因;結 合 統 籌 大 學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的 相 關 架 構,定 義 大 學 創 意 空 間 的 參 與 式 設 計 理 念,做 為 往 後 研 究 分 析 的 基 礎,並 且 延 伸 思 考 方 向 將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方 式 一 併 考 量 。

第 三 章 為 回 顧 創 意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的 發 展 與 現 行 成 果 之 探 討 , 分 別 對 個 案 進 行 實 地 調 查 與 訪 談,瞭 解 計 劃 學 校 執 行 過 程 與 參 與 方 式 進 行 研 究,並 分 析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的 參 與 過 程 與 適 用 性;根 據 所 蒐 集 的 資 料,採 用 問 卷 調 查 的 方 式 來 進 行 實 證 研 究,首 先 對 計 劃 學 校 學 生 做 計 劃 成 效 調 查 , 再 藉 由 專 家 問 卷 調 查 依 其 參 與 方 式 加 入 適 當 的 評 估,加 以 分 析 並 驗 證 本 研 究 所 提 假 說 之 真 實 性,以 求 得 最 適 當 的 分 析 論 點,作 為 計 劃 擬 定 及 策 略 推 動 之 依 據,增 加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推 行 的 成 效 。

第 四 章 建 立 模 式 , 綜 合 上 述 分 析 , 並 對 中 華 大 學 進 行 實 地 訪 查 與 問 卷 調 查 , 建 立 一 套 適 合 中 華 大 學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的 模 式 機 制 。

第 五 章 總 結 本 研 究 之 結 果 與 發 現 , 經 由 實 際 調 查 後 所 發 現 的 現 象 加 以 分 析 , 提 出 相 關 改 善 對 策 、 方 案 , 做 為 未 來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時 之 參 考 依 據;並 檢 討 本 研 究 之 限 制 及 未 盡 周 詳 之 處,並 提 出 未 來 續 接 之 研 究 方 向 。

(17)

貳 、 研 究 流 程

圖 1-2 研 究 流 程 圖 研究架構與流程 研究目的與內容

校 園 規 劃 的 理 論

計劃學校實地訪查 研究動機

資料蒐集與文獻回顧

計劃的過程分析

校園空間營造的發展

校園空間的理論

個案研究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建議

參與式設計理論

中華大學全校使用者意見調查 中華大學校園空間調查

理想的校園空間營造模式 分

析 歸 納

專家學者問卷調查 計劃成效問卷調查

計劃調查、研究

分 析 歸 納

中華大學個案研究

建立中華校園空間營造模式

(18)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 二 章 相 關 文 獻 探 討

文 獻 回 顧 當 中 討 論 與 本 研 究 相 關 之 理 論 及 前 人 研 究,包 括 校 園 規 劃 的 概 念 、 校 園 規 劃 的 發 展 及 校 園 規 劃 理 論 的 階 段 分 期 ; 另 外 , 包 括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方 法 及 參 與 的 程 度 及 其 參 與 的 架 構 模 式 之 理 論 探 討;最 後 則 是 關 於 校 園 空 間 的 概 念 探 討。綜 合 以 上 所 述,作 為 後 續 研 究 架 構 及 假 說 之 參 考 依 據 。

第 一 節 校 園 規 劃 相 關 理 論

校 園 規 劃( Campus Planning)顧 名 思 義 就 是 一 個 綜 合 性 的 創 造 歷 程 ( a comprehensive creative process ) , 也 是 一 個 複 雜 的 歷 程 ( a complex process)( Redican,Olsen& Baffi, 1986) 涉 及 許 多 複 雜 的 變 項 , 難 有 成 規 可 循 ( MacConnell, 1957)。 狹 義 範 圍 係 指 是 校 園 實 質 環 境 的 規 劃 設 計 , 包 含 人 口 計 畫 、 建 築 計 畫 、 公 共 設 施 、 交 通 系 統 、 土 地 使 用 計 畫 、 景 觀 計 畫 。 廣 義 而 言 , 從 整 體 大 環 境 著 眼 , 除 校 區 本 身 還 包 含 校 園 與 周 圍 自 然 與 社 會 環 境。校 園 在 內 涵 上 具 有 多 采 多 姿 的 生 活,應 與 週 遭 整 體 環 境 結 合 不 應 忽 視 教 學 需 要 與 社 區 使 用,因 為 學 校 不 能 離 開 社 區 自 行 孤 立 ( 蔡 保 田 , 1977: 133) 。

壹 、 校 園 規 劃 的 概 念

當 傑 弗 遜( Jefferson)創 設 美 國 維 吉 尼 亞 大 學( virginia university)

時 , 提 出 了 『 學 術 聚 落 』 (Academic Village)的 校 園 規 劃 概 念 : 「 大 學 是 一 座 自 給 自 足 的 學 術 社 區 」 (Turner, 1983)。 認 為 校 園 應 該 具 備 濃 厚 的 學 術 氣 氛 , 同 時 必 須 提 供 親 切 生 活 的 人 性 尺 度 ( 引 自 Cooper&Wischemann, 1990)。 在 校 園 規 劃 時 首 創 草 陌 ( Mall) 的 設 計 概 念,以 草 坪 為 核 心 在 四 周 配 置 建 築 物 的 方 式,為 最 初 的 校 園 規 劃 設 計 ( Campus Planning Design) , 同 時 成 為 日 後 校 園 規 劃 的 典 範 。 大 學 為 生 命 之 有 機 體,本 質 上 它 是 一 個 動 態 成 長 的 有 機 體。其 發 展 必 須 具 有 彈 性 才 能 因 應 有 機 成 長 之 需 求 , 就 其 規 模 、 大 小 、 性 質 而 言 , 可 視 為 一 個 具 有 特 殊 文 化 功 能 的 小 型 城 市,它 整 合 日 益 分 化 的 都 市 化 環 境 , 此 亦 為 大 學 最 具 建 設 性 之 角 色 意 義 。 (蔡 金 龍 , 1988)。

(19)

由 表 2-1 的 文 獻 回 顧 , 可 知 傳 統 的 校 園 規 劃 , 是 以 都 市 規 劃 的 取 向 發 展。在 校 園 規 劃 中 有 模 式 計 劃 發 展 的 必 要 性,但 對 於 一 個 大 學 本 身 應 該 是 開 放 , 使 人 與 人 之 間 有 直 接 討 論 、 互 相 學 習 的 機 會 。 因 此 , 校 園 規 劃 中 若 能 提 供 很 多 大 小 不 同 層 次 的 空 間,由 直 接 接 觸 實 質 環 境 的 使 用 者,藉 由 活 動 與 溝 通 共 同 參 與 校 園 規 劃,在 設 計 中 加 入 使 用 者 意 見 , 讓 校 園 成 為 一 個 交 流 、 學 習 的 場 所 ; 故 本 研 究 將 運 用 參 與 式 設 計 來 進 行 校 園 規 劃 , 以 參 與 者 的 角 度 切 入 校 園 規 劃 的 課 題 。

表 2-1 大 學 校 園 的 規 劃 概 念 相 關 文 獻 :

作 者 觀 點 相 關 論 述 C . A . p e r r y

( 1929)

鄰 里 單 元 概 念

( The

N e i g h - b o u r h o o d U n i t )

啟 示 校 園 規 劃 校 區 單 元 的 組 織 方 法 , 在 單 元 內 建 立 徒 步 區 、 配 置 學 習 與 生 活 機 能 和 有 關 設 施 , 為 配 合 這 些 設 施 配 置 道 路 網 , 將 主 要 道 路 配 置 設 在 單 元 的 外 圍 , 單 元 內 保 留 空 地 , 並 藉 集 中 化 促 使 用 人 的 社 會 交 互 作 用 。

C . D . h a r r i s R 、 E . L . U l l m a n

( 1945)

多 核 心 構 造 理 論

都 市 不 只 是 一 個 同 心 圓 或 一 個 扇 型 區 , 認 為 單 一 的 核 在 實 質 上 不 可 能 將 所 有 都 市 機 能 全 部 集 中 , 故 一 個 校 園 必 將 包 括 同 心 圓 或 扇 形 區 的 複 合 凝 結 體 或 核 的 現 型 連 接 體 。

P . s m i t h i n

( 1962)

都 市 的 I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概 念

主 要 的 概 念 是 將 都 市 的 要 素 加 以 集 中 , 成 固 定 的 骨 架 做 成 長 的 使 用 , 依 個 人 的 要 求 可 填 入 自 由 變 化 的 要 素。後 來 的 柏 林 自 由 大 學 及 芝 加 哥 的 IIT 校 園 均 採 用 了 此 一 概 念 。

K . L i n c h

( 1960)

環 境 的 意 象 I m a g e 的 概 念

基 於 校 園 規 劃 觀 點 著 重 的 是 感 覺 和 視 覺 的 反 應 , 可 從 辨 認 性( id en tity)、意 味( mean ing)、結 構( structure)

三 點 反 應 出 來 。 C h r i s t o p h e r

A l e x a n d e r

( 1979)

模 式 語 言

( Pattern L a n g n a g e )

把 環 境 中 可 能 經 常 發 生 的 問 題 , 包 括 問 題 發 生 的 前 後 情 況 , 並 把 解 決 問 題 的 一 些 要 件 都 敘 述 出 來 。 其 目 的 是 能 反 應 當 時 情 況 和 需 要 , 使 校 園 在 成 長 過 程 中 有 一 套 模 式 來 加 以 依 循 , 可 藉 由 老 師 或 學 生 的 經 驗 和 觀 察 來 改 進 這 些 模 式 語 言 。

資 料 來 源 : 參 考 林 信 浮, 本 研 究 整 理 。

林信孚,1987。綜合大學校園規劃共同原則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1-5。

(20)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貳 、 校 園 規 劃 的 發 展

在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相 關 領 域 的 研 究,可 區 分 為 三 大 類 型,分 別 是 校 園 空 間 組 織 及 模 式 的 探 討( 徐 素 真 , 1978; 彭 康 健 , 1985; 林 信 孚 , 1987; 趙 家 麟 , 1998; 張 淑 菱 , 2002)、 大 學 校 園 與 社 區 、 都 市 間 之 發 展 關 係 為 研 究 主 題( 胡 瓊 福,1977;蔡 金 龍,1988;黃 天 祈,1998),

另 外 , 探 討 一 般 校 園 規 劃 之 方 法 、 原 則 及 程 序( 黃 有 良 , 1986; 林 幸 婉 , 1987; 王 小 璘 , 1994)。 總 和 上 述 , 過 去 對 於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的 研 究 , 多 集 中 於 校 園 規 劃 方 法 、 原 則 、 空 間 模 式 的 概 念 探 討 。 袁 興 言

( 1999)的 研 究 中,以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歷 程 史 演 進 作 完 整 的 說 明,對 於 校 園 規 劃 演 變 潮 流 與 都 市 規 劃 潮 流 有 密 切 關 係 。

表 2-2 大 學 校 園 相 關 文 獻 整 理 :

作者 篇名 方向、閱讀摘要 年份出處

Caudill

Toward Better School Desingn

較佳的學校設計趨勢

說明人口(people)、土地(land)和經費(money)是學校建築

規劃(school plant planning)的基本要素 1954

MacConnell

Planning for School Buildings 學校建築規 劃

1. 調查使用者需求。

2. 分析學校規劃與學校探討基本要素。

3. 對理想設施描述建議。

1957

蔡保田 學校建築學 學校建築

建立一套有系統與實用的學校建築學,經學校建築研 究歷史的發展,探討學校建築的理論與實際問題,以 我國各級學校建築之調查研究,奠定學校建築發展的 基礎。

1977

黃有良 大學校園規劃之過程

與準則 校園規劃

本篇由大學校園規劃的特性,考慮建立專論的基礎,

並列實質計劃的分項內容與考量重點,整理了大學規 劃代表性範例,其區分為新設大學與既成大學校園更 新兩種,最後並闡述現代建築設計、都市設計思潮與 大學校園規劃之間的關連。

1986

翁金山

大學校園成長與環境 都市化之關聯性所衍 生校園空間架構問題 之探討

校園成長

本篇則將大學校園規劃的視野擴及高等教育理念的 反應與都市變遷的影響中,與都市設計理論思潮,如 機能主義、結構主義、人文省思、參與式設計、社區 建築,甚至歷史性建築保存與在利用的研究潮流互動 與整合。

1990

趙家麟 校園規劃的時空觀 校園規劃

本篇以普林斯頓大學的經驗來看台灣大學校園,從規 劃的策略來強調普大的「校園填充」:保持所有現存 建築的使用,依據校園的開放空間為主體,強化開放 空間的性格與品質,將校園生活整體感有機地營造出 來。

1998

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 學校建築規劃基本理念與理論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規劃佈置/

空間規劃配置與實例/規劃的發展趨勢 1995

湯志民 台灣的學校建築 探討台灣學校建築的發展和文化/創意和耐震/新興轉型/革新思

維 200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1)

在 校 園 規 劃 的 發 展 中 , 學 校 建 築 配 置 設 計 有 具 體 步 驟 的 整 體 程 序 ,( MacConnell, 1957; 翁 金 山 , 1974)。 校 園 規 劃 過 程 中 有 注 入 民 眾 參 與 的 考 量( 翁 秀 貞 , 1994; 喻 肇 青 , 1998)。 在 過 去 關 於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較 少 去 探 討 , 至 於 校 園 建 築 空 間 設 計 ,( 蔡 保 田 , 1977; 彭 康 健 , 1985; 蔡 金 龍 , 1988; 湯 志 民 , 1995) ; 從 校 園 戶 外 空 間 使 用 者 使 用 行 為 的 研 究( 洪 慧 珊 ,2001)。由 於 對 於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的 忽 視,大 學 校 園 營 造 當 中 使 用 者 參 與 的 研 究 則 較 為 缺 乏,目 前,教 育 部 正 積 極 對 國 內 大 專 院 校 進 行「 創 意 校 園 運 動 」,提 倡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理 念 。

綜 合 上 述,本 研 究 以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相 關 理 論,及 正 在 進 行 大 專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的 案 例,探 討 目 前 國 內 大 專 院 校 校 園 營 造 之 概 況,並 提 出 目 前 所 面 臨 的 問 題,進 而 探 討 大 專 院 校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與 參 與 式 設 計 間 的 關 係 , 設 計 一 套 完 整 的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模 式 。

(22)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表 2-3 大 學 校 園 相 關 論 文 內 容 彙 整 :

者 篇名 方向、閱讀摘要 年份出處

彭 康 健

大 學 校 園 空 間 模 式

之研究 校園空間模式

以都市計劃之角度,研究大學校園規劃中的空間模式。校園 規劃的理論架構已漸呈一雛型,並做系統化的整理與分類。

在校園發展過程中,不同的型態或模式的使用,能導致不同 的發展結果,因此對大學校園規劃的空間模式整理,建立準 繩與原則,將能提供校園一個合理的發展模式與完整的規劃 原則。

東海大學 建築研究 所/1985

林 信 孚

綜 合 大 樓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共 同 原 則 之 研 究

校園規劃

本篇以都市綜合大學校園規劃為對象,探討大都市與都市發 展應如何密切配合,以塑造良好的校園環境與都市環境、都 市綜合大學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所受限制,提供有關機 關在擬定都市發展的政策與目標時之參考。

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 所/1987 黃

富 祥

以「用後評估」探討 國中校園空間之規 劃設計--以台北市立 百齡國中為例

用後評估

本篇是研究「用後評估」的調查研究﹐使用者的活動需求與 特性並未受到重視﹐因此校園內的活動空間往往無法滿足其 活動需求。針對國中校園空間進行實例調查,藉由評估分析 之過程,來探討國中校園環境的規劃與設計。

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 所/1987 蔡

金 龍

大學校園成長與都 市化過程之關聯性 所衍生校園空間架 構問題之探討

校園成長

本篇主要探討大學院在都市化過程中,因都市化所衍生的校 園環境規劃問題,並為都市校園實質環境空間架構之規劃與 設計問題作進一步探討。

成功大學 建築工程 研究所

/1988 黃

天 祈

成 長 中 大 學 校 園 規 劃之探討

--以中華大學為例

校園成長

本篇探討大學校園規劃所面臨之空間成長屬性及使用後評 估,建立大學校園成長的分析方法及大學校園成長模式。

中華大學 建築與都 市計畫研 究所/1996 袁

興 言

大學校園設計 --以東海力行路地區 為例

大學校園規劃

本篇闡述大學校園規劃以發展地域的順序區分,先對於歐美 大學發展歷史回顧,再述及中國教育傳統和近代高等教育的 演變。探討本地大學的發展歷程之前,對於大學校園及規劃 發展建立一個概括性的認識。

東海大學 建築研究 所/1999

張 念 如

大 學 校 園 發 展 管 理 規劃架構之研究 --以台灣大學校總區 之新發展地

校園規劃

此篇以「發展管理及控制」解決台大校園實質環境的構成問 題,並且銜接校園空間關係,為目前塑造良好校園空間品質 的方式。「發展管理架構」也是一種校園實質環境成長控制的 方法,應面對台大的情境,以產生適合台大區域性風格塑造 的思考模式、內容型態及操作方式等,才能落實並達到成效。

臺灣大學 園藝學研 究所/2001

洪 慧 珊

校 園 開 放 空 間 使 用 者滿意度研究 --以東華大學校園核 心區為例

校園開放空間

本篇為校園開放空間(Campus open space)使用者滿意度影 響因素的探討。影響總滿意度的因素包括使用者特性及開放 空間之場所特性(由各項環境因子所構成)兩大項。藉由使 用者本身個人背景、使用行為及使用者對各項環境因子本身 滿意程度來進行校園開放空間整體滿意度的討論,以東華大 學教學核心區作為實際研究區域。

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 管理研究 所/2001

林 澤 民

校 園 空 間 發 展 與 用 後評估之研究 --以彰化師大附工為 例

校園規劃用後 評估

此篇文章主要是討論技職教育的發展歷程,探討未來校園空 間如何因應此種發展趨勢。原先的校園規劃受限於校舍老 舊,使得需逐年更新興建新的教學空間,以至於使得校園環 境一直未能有較完善的規劃,從用後評估角度,來探討校園 空間使用情況,進一步探討學生對校園空間與設施之使用意 見。

中華大學 建築與都 市計畫研 究所/200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3)

參 、 校 園 規 劃 理 論 的 分 期

大 學 校 園 規 劃 理 論 分 期 , 是 以 個 別 學 校 自 身 歷 史 作 為 分 期 的 標 準,重 點 是 個 別 學 校 在 不 同 分 期 階 段 規 劃 所 具 備 的 特 質,此 在 規 劃 設 計 的 操 作 上,則 具 有 更 多 參 考 價 值。分 析 各 校 規 劃 取 向 變 異 的 特 徵 , 可 以 發 現 個 別 學 校 在 不 同 的 發 展 期,會 有 不 同 的 校 園 規 劃 取 向。其 分 期 標 準 是 以 整 體 環 境 歷 史 作 大 分 期。袁興言(2000)針 對 各 大 學 在 不 同 時 期 的 規 劃 建 立 了 分 期 論 表,歸 納 出 一 般 性 的 共 同 特 性。如 表 2-4 分 述 :

表 2-4 校 園 規 劃 理 論 分 期 論 表

階段 時期 內容敘述 代表性大學

一 創校新 設期

由於大學處於初創階段,面對的條件也較為單純,校園規劃者 有較大的揮撒空間。是故,雖然規模的擴大和成型尚需時日,

但創校時期的主要建築物往往在此時就展現了強烈的風格,以 配合學校新闢時的某種教育理念的宣示。

台灣大學耶林大道 東海大學文理大道區 中央大學核心區

二 快速成 長期

快速成長的動機往往是招生人數的擴大和科系的普遍化,相對 於創校新設期,校園初創設計時處理的是『校園』,而後繼設 計者處理的則是『建築物』,而在處理後者時,極容易將校園 僅以「基地」單純視之。既使有創校時期初步建立的總配置計 畫做為指導原則,若無另外機制以做為節制,後繼建築極容易 對原有校園紋理造成重大衝擊。相對的,此期的快速成長規模 也往往遠遠超過當初創校總配置計畫的預定容量,而既有配置 計畫失效之後,校內建築即成為脫疆之勢,依空間需求及預算 額度而自由發展。

台灣大學校園外圍區 東海力行路地區 東海圖書館中正堂區 中央大學核心外圍區

三 成熟整 理期

任何環境的快速成長必定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而當基地的 複雜度日漸增加時,各建築物設計附帶進行的基地分析工作已 不能再對應這些問題,此是規劃機制取代基地分析而成立的根 本原因。各既存大學在無法忍受快速成長的問題或土地等有限 資源已接近耗竭時,往往以第二次校園規劃開始重新檢討和整 理各種校園空間由於開發所造成的問題,並試圖重新追尋創校 時期的理念,而此階段的規劃特色是強調校園為成長的複雜體 (Complex),強調設計在時空上的延續性。

台灣大學 1983 年校園 規劃新總圖書館設計 東海 1995 年景觀調查 校園整建計劃 中央大學 1994 年校園 規劃

資 料 來 源 : 參 考 袁興言,本研究整理。

袁興言,2000。大學校園設計—以東海力行路地區為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頁 1-22~1-23。

(24)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綜 合 上 述,校 園 規 劃 理 論 的 發 展 和 校 園 規 劃 的 分 期,是 相 互 累 積 成 為 空 間 歷 史 的 資 產。在 此 強 調 實 質 存 在 的 背 景 與 基 礎,這 是 校 園 規 劃 歷 史 與 各 校 園 本 身 歷 史 交 集,是 一 種 校 園 規 劃 發 展 的 趨 勢。因 此 , 校 園 空 間 研 究 成 為 技 術 的 基 石,校 園 規 劃 不 再 是 鐵 則 或 定 律,在 發 展 決 策 上 取 而 代 之,往 往 是 新 的 公 共 意 識 形 成 的 過 程,在 校 園 規 劃 及 空 間 設 計 上,應 進 行 公 共 討 論、紀 錄 及 溝 通 的 操 作,作 為 校 園 規 劃 的 依 據,而 非 無 法 的 理 論 或 空 間 法 令。因 此,校 園 空 間 分 析 作 為 本 論 文 後 續 分 析,而 校 園 規 劃 紛 歧 為 後 續 研 究 校 園 創 意 空 間 營 造 之 學 校 類 型 的 基 礎 知 識 。

(25)

第 二 節 參 與 式 設 計 相 關 理 論

「 參 與 ( Participation ) 的 字 義 來 自 拉 丁 文 之 parts, 其 意 指 在 更 高 層 次 的 整 體 性 ( totality) 或 完 整 性 ( wholeness ) 之 下 的 一 部 份 , 它 牽 涉 到 與 其 他 人 共 同 來 分 享 的 事 實 或 條 件 , 也 牽 涉 到 對 共 同 財 貨

( common goods)所 做 的 決 策。參 與 包 含 了 整 個 建 築 操 作 程 序 中 使 用 的 存 在 。 」 ( Sanoff, 1994, 引 自 曾 漢 珍 , 1998) 。 而 共 同 參 與 的 概 念 運 用 在 空 間 的 規 劃 設 計 上 時,可 培 養 參 與 者 對 環 境 改 造 的 能 力,共 同 參 與 體 驗 環 境 的 經 驗,並 增 加 空 間 創 意 的 機 會,亦 如 黃 瑞 茂( 民 90)

論 述 :「 參 與 並 非 是 技 術 性 的 設 計 方 法 , 而 是 將 空 間 營 造 與 社 會 組 織 之 間 的 關 係 連 結 起 來,其 行 動 的 意 涵 不 只 是 為 了 價 值 的 認 同,而 同 時 也 是 為 了 公 共 空 間 生 產 的 民 主 化 過 程 」 。

以 下 針 對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相 關 課 題 做 進 一 步 的 說 明 。 壹 、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意 義 與 目 的

在 1960 年 代 初 期 至 1980 年 代 初 期,專 業 者 無 能 解 決 社 會 問 題 的

「 正 當 性 危 機 」 為 大 量 專 業 實 踐 方 法 的 實 驗 與 辯 論 創 造 了 社 會 條 件 (Comerio , 1990) 。 在 1991 年 各 地 的 空 間 專 業 改 革 者 與 社 區 運 動 者 , 成 立 的 「 專 業 者 都 市 改 革 組 織 」 (OURS) , 將 各 地 的 專 業 改 革 力 量 組 織 起 來 , 陸 續 出 現 一 連 串 基 礎 理 念 的 實 踐 , 例 如 : 地 方 文 史 工 作 的 蓬 勃 發 展 、 社 區 造 街 運 動 、 聚 落 保 存 、 及 環 境 議 題 的 綠 色 革 命 等 , 加 上 政 府 部 門 的 逐 漸 重 視 與 資 源 協 助,台 灣 的 參 與 式 設 計 進 入 蓬 勃 發 展 的 階 段 ( 周 濟 幼 , 2002) 。

近 年 來 由 於 社 區 規 劃、空 間 專 業 的 論 述,專 業 者 開 始 將 專 業 的 領 域 擴 大 , 將 社 會 、 產 業 、 環 境 等 議 題 納 入 思 考 範 疇 , 既 有 的 威 權 式 規 劃 方 式 轉 變,將 環 境 自 主 權 還 給 人 民 的 參 與 式 設 計 觀 念,因 為 民 眾 是 環 境 空 間 的 使 用 者 , 也 是 生 活 經 驗 、 需 求 及 問 題 的 承 受 者 , 往 往 能 直 接 反 應 該 地 區 的 特 色 與 目 的 。

(26)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參 與 式 設 計 ( Participatory Design) 是 一 種 新 的 技 術 , 使 規 劃 專 業 者 與 一 般 社 區 居 民 能 以 開 創 性、互 動 性 的 作 法 合 作,共 同 參 與 社 區 規 劃 或 社 區 建 築。參 與 式 設 計 並 非 單 純 的 聽 取 意 見 或 者 做 使 用 者 需 求 的 調 查 而 已,更 不 是 訪 談 使 用 者 之 後 就 定 出 實 質 環 境 的 規 劃 準 則,這 些 技 術 與 方 法 都 停 留 在 傳 統 式 的 圖 桌 規 劃 設 計。在 實 施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過 程 中,不 同 執 行 單 位 在 解 讀 與 執 行 時 也 應 該 謹 慎,免 於 蓄 意 誤 導 或 扭 曲 , 應 用 心 落 實 真 正 的 參 與 精 神 。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另 一 主 要 特 色,是 能 讓 使 用 者 因 共 同 參 與 而 激 發 更 多 創 意 , 是 一 個 交 互 溝 通 的 行 動 過 程 , 規 劃 者 藉 由「 傾 聽 」, 幫 助 瞭 解 社 區 居 民 的 每 一 個 意 見 脈 絡 , 規 劃 者 透 過「 詮 釋 」, 與 參 與 者 塑 造 出 社 區 的 集 體 意 義 , 專 業 者 與 生 活 者 的 對 話 , 是 一 個 互 動 學 習 的 過 程,專 業 者 的 系 統 性 知 識 與 生 活 者 的 個 人 在 地 生 活 經 驗、知 識 得 以 整 合 , 避 免 產 生 設 計 的 偏 差 。( 周 濟 幼 , 2002)。 參 與 式 設 計 其 核 心 問 題 是 一 個 共 同 參 與 的 問 題,透 過 參 與 式 設 計 所 得 到 的 環 境 才 是 最 重 要 的 , 甚 至 遠 遠 超 越 了 「 好 的 設 計 」 。 Alexander認 為 只 要 是 生 活 於 同 一 個 環 境 下 , 對 於 塑 造 此 一 環 境 有 所 貢 獻 的 任 何 人 , 都 可 以 算 是 參 與 , 且 是 一 種 權 力 分 配 的 規 劃 方 式 。 學 生 在 參 與 校 園 規 劃 設 計 過 程 中,一 方 面 可 以 對 校 園 環 境 更 加 認 識,另 一 方 面 體 驗 校 園 可 由 人 們 自 己 決 定 設 計 , 讓 學 生 對 於 自 己 的 校 園 有 更 多 的 認 同 感 。

綜 合 上 述,可 將 參 與 式 設 計 界 定 為 是 在 建 築 規 劃 設 計 過 程 中,為 相 關 使 用 者 共 同 參 與 並 瞭 解 規 劃 設 計 過 程、參 與 決 策,因 此 透 過 專 業 者 的 引 導,來 讓 使 用 者 參 與 一 系 列 規 劃 的 過 程,共 同 合 作、進 行 討 論,

以 瞭 解 使 用 者 真 正 需 求,達 到 有 效 決 策 的 歷 程。對 於 參 與 式 設 計 基 本 有 三 個 層 面 的 目 的,首 先 是 達 到 全 民 的 共 識,打 破 向 來 操 縱 在 僵 化 的 官 僚 體 系 下 , 將 主 導 權 真 正 交 到 使 用 者 手 中 , 以 由 下 而 上 的 方 式 ; 其 次 是 在 過 程 中 訓 練 民 眾 有 參 與 的 能 力;並 且 有 機 會 練 習 用 建 築 表 現 的 方 式 來 傳 達 意 見 。

(27)

貳 、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類 型 一 、 使 用 者 參 與 的 程 度

就 使 用 者 參 與 ( user participation) 規 劃 設 計 程 度 而 言 , 依 一 般 實 際 狀 況 分 為 傳 統 的 規 劃 ( traditional planning) 採 Davies 和 Szigeti 及 Becker 所 提 及 的 指 導 的 規 劃( direct planning)、參 與 的 規 劃( joint planning) 等 三 種 類 型 。

任 何 人 類 環 境 的 改 善 均 適 合 由 使 用 者 來 參 與 設 計 。 Glass( 1979)

指 出 民 眾 參 與 為 提 供 民 眾 參 與 政 府 決 策 或 規 劃 過 程 之 機 會 。 王 德 川

( 1994)在 其 研 究 中 將 民 眾 參 與 定 義 及 參 與 的 類 別 擴 大,他 從 任 何 人 皆 可 參 與 的 觀 點 來 說 明,即 凡 是 生 活 在 同 一 環 境 下,對 塑 造 此 一 環 境 有 所 幫 助 或 關 係 的 任 何 人 , 都 可 說 是 在 參 與 。

Arnstein於 1969年 以 參 與 者 之 行 動 作 為 衡 量 參 與 程 度 之 指 標 , 在 美 國 都 市 計 劃 協 會 特 刊 中,發 表 著 名 的 民 眾 參 與 階 級 表,論 述 參 與 程 序 與 參 與 者 行 動 間 的 關 係 , 根 據 民 眾 權 限 ( citizen power) 將 民 眾 參 與 計 劃 之 程 度 由「 完 全 無 參 與 」到「 完 全 參 與 」區 分 為 八 種 不 同 等 級

( Arnstein, 1969)。 又 將 這 八 個 等 級 區 分 為 三 個 實 際 參 與 階 級 , 本 研 究 按 其 參 與 階 梯 表 說 明 如 表 2-5所 示 : 規 劃 工 作 完 全 受 專 業 人 員 或 外 來 人 員 所 操 縱,而 非 積 極 的 給 予 民 眾 參 與 的 規 劃 設 計 的 機 會,屬 於

「 無 參 與 」的 階 段 ; 人 民 可 說 是 被 決 策 者 有 了 某 種 程 度 的 尊 重 , 但 仍 然 無 決 策 的 權 力,規 劃 設 計 的 各 階 段 還 停 留 在 以 專 家 為 主 體 的 層 次 , 民 眾 僅 受 召 集 接 受 宣 導,或 請 民 眾 表 示 意 見 以 作 為 工 作 推 行 之 參 考 , 此 階 段 的 目 的 在 於 使 民 眾 於 工 作 推 展 時 能 順 從 計 畫;在 完 全 參 與 階 段 中:由 政 府 提 出 一 個 構 想 或 指 出 問 題,再 由 專 業 性 工 作 人 員 及 民 眾 之 代 表 共 同 擬 定 計 畫,進 行 決 策 以 及 計 劃 之 推 行,或 部 分 地 區 之 解 決 之 方 法 及 目 標 均 由 地 區 自 己 決 定,而 規 劃 專 業 者 在 此 只 能 扮 演 諮 詢 顧 問 的 角 色 。

Arnstein 之民眾參與階梯劃分為「無參與」、「象徵參與」與「民權行使」等三階段,以及操 縱式、治療式、告知式、諮詢式、安撫式、夥同式與代表掌握實權、公民掌握控制權等八個層 級。詳參 Arnstein,S.R.(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July 1969.

(28)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上 述 以 三 階 段 八 等 級 方 式 分 類 參 與 的 程 度,明 確 指 出 了 民 眾 參 與 內 涵 中 顯 著 之 漸 進 等 級 , 由 表 2-5可 知 , 前 二 階 段 皆 為 被 動 式 參 與 , 三 是 公 告 式 的 參 與 , 四 為 詢 問 式 參 與 , 五 是 安 撫 式 參 與 , 以 上 均 是 象 徵 式 的 , 假 裝 的 民 眾 參 與 ; 六 才 是 夥 伴 合 作 式 的 參 與 , 七 是 代 表 權 式 的 參 與 , 八 是 全 民 控 制 , 最 後 三 階 段 才 是 真 正 的 民 眾 參 與 。 而 對 於 各 等 級 差 異 的 瞭 解,則 有 助 判 斷 在 校 園 規 劃 過 程 中 參 與 式 的 適 當 與 否 。

表 2-5 Shersy R.Arnstein之 民 眾 參 與 階 梯

資 料 來 源 : 本 表 係 參 考 吳 涵 宜

1. Arnstein,S.R.(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July 1969.pp.216.

2.彙整自吳涵宜,2003,社區環境改造中民眾參與程度之探討,台灣大學建築與成鄉研究所碩士 論文,頁 26。

1 公民控制式參與(Citizen Conterol

-由民眾掌握控制

2 代表權式參與(Delegated Power)

-將權限移交民眾行使代表權 3 夥伴式合作參與(Partnership)

-與民眾分享權力,共同計劃 4 安撫式參與(Placation)

-接受民眾提供意見

5 諮詢式參與(Consultation)

-接受民眾諮詢提問 6 公告式參與(Informing)

-民眾接受宣導告知 7 補救式參與(Therapy)

-象徵性的管道,實際上無用 8 操縱式參與(Manipulation)

-民眾沒有發聲機會、不得參與

完全參與

(Citizen Power Participation)

-真正的民眾參與

象徵性參與

(Tokenism Participation)

-偽裝性的的民眾參與

無參與

(Non - Participation)

-民眾為被動無參與的狀態 民主化的程度高低

(29)

二 、 使 用 者 參 與 過 程 的 方 式

民 眾 在 參 與 規 劃 過 程 的 方 式 , 包 含 公 開 徵 詢 意 見 、 公 開 討 論 、 自 擬 計 畫 及 全 民 公 投 等,在 這 公 部 門 與 使 用 者 互 動 的 過 程 中,進 行 溝 通 的 方 式 或 投 票 的 活 動 , 稱 為 參 與 方 式 。 所 謂 組 織 結 構 性 強 , 係 指 參 與 方 式 之 組 織 結 構 性,對 於 參 與 者 角 色 有 嚴 格 限 制、所 負 責 任 有 明 確 規 定 、 甚 至 對 組 織 所 應 達 成 之 功 能 , 亦 有 明 確 切 定 義 而 言 , 否 則 反 之 。

( 王 文 君 , 2001)。 依 照 謝 慶 達 ( 1984) 論 述 內 容 , 將 依 照 其 結 構 性 的 強 弱 , 分 為 以 下 七 項 :

1. 媒 介 : 係 指 非 親 身 之 傳 播 , 其 結 構 性 最 弱 , 因 而 成 為 最 常 用 之 方 法 , 如 「 公 告 」 、 「 展 覽 」 、 「 廣 播 」 、 「 新 聞 紙 」 等 。

2. 調 查 : 以 嚴 格 的 抽 樣 與 統 計 方 法 進 行 調 查 , 或 由 調 查 人 員 親 自 進 行 訪 查 , 如 「 實 施 環 境 調 查 」 、 「 民 眾 意 願 調 查 」 等 。

3. 大 團 體 集 會 : 通 常 為 少 數 傳 播 者( Encoder)像 受 播 者( Decoder)

傳 遞 一 項 訊 息 , 如 「 民 眾 集 會 」 、 「 公 聽 會 」 、 「 說 明 會 」 等 。 4. 小 團 體 集 會 : 參 與 者 有 面 對 面 溝 通 的 機 會 , 其 彼 此 間 互 動 較 為 頻

繁 ,在 參 與 者 數 目 上 需 加 以 限 制,如「 研 討 會 」、「 工 作 小 組 」、

「 民 意 團 體 技 術 」 等 。

5. 代 表 集 會 : 與 小 團 體 集 會 類 似 , 為 參 與 人 數 少 互 動 多 , 但 代 表 集 會 者 的 參 與 者 , 非 由 一 般 民 眾 參 加 , 為 各 利 益 團 體 的 代 表 。 「 社 區 代 表 會 議 」 、 「 民 眾 顧 問 委 員 會 」 等 。

6. 機 構 : 分 為 兩 種 類 型 , 一 為 規 劃 機 構 為 方 便 民 眾 溝 通 , 而 於 計 劃 地 區 內 成 立 諮 詢 中 心 、 工 作 站 等 ; 一 為 調 解 或 仲 裁 官 方 與 民 間 爭 議 的 超 然 第 三 者 , 如 「 法 院 」 等 。

7. 其 他 : 前 述 六 種 類 型 皆 屬 正 式 之 參 與 式 的 方 法 , 然 參 與 者 間 的 非 正 式 溝 通 有 之 , 且 其 亦 為 參 與 方 式 之 一 , 如 規 劃 師 是 以 個 人 身 分 與 民 眾 進 行 接 觸 。

三 、 使 用 者 參 與 過 程 的 評 估

對 各 項 參 與 技 術 分 類,使 得 參 與 者 角 色 與 其 所 負 責 任 清 楚 而 明 確 之 外,各 類 技 術 對 於 能 否 達 成 參 與 目 標 具 有 重 大 的 影 響,如 能 否 有 效

(30)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達 成 溝 通 的 目 的 、 對 於 決 策 影 響 的 程 度 等 等 。 謝 慶 達( 1984) 對 於 評 估 參 與 技 術 的 評 量 方 式 的 理 論 陳 述 如 下 :

1. 民 眾 接 觸 的 程 度 :

係 指 參 與 過 程 中 , 能 達 到 傳 播 與 民 眾 或 參 與 者 人 數 的 多 寡 , 如 大 型 集 會 可 以 在 同 一 時 間 之 內 , 將 訊 息 傳 遞 給 多 數 人 , 及 其 民 眾 接 觸 程 度 高 。 而 個 別 訪 談 是 少 數 人 的 口 語 交 談 , 其 接 觸 程 度 較 低 , 但 可 能 較 為 深 入 。 藉 由 民 眾 接 觸 的 廣 度 與 深 度 , 可 以 知 道 政 府 相 關 單 位 的 告 知 動 作 , 實 際 上 的 狀 況 為 何 。

2. 雙 方 溝 通 的 程 度 :

即 專 業 者 或 是 政 府 相 關 單 位 與 民 眾 之 間 溝 通 、 對 話 的 可 能 性 高 低 。 雙 向 溝 通 的 程 度 越 高 , 易 達 到 較 佳 的 參 與 效 果 。

3. 使 用 及 準 備 容 易 程 度 :

即 專 業 者 或 政 府 相 關 單 位 在 傳 播 技 巧 , 及 使 民 眾 接 受 到 訊 息 方 法 的 難 易 度 , 規 劃 機 構 在 執 行 流 程 時 , 其 技 巧 的 簡 易 程 度 會 影 響 民 眾 接 觸 的 程 度 。

4. 使 用 者 熟 練 程 度 :

指 民 眾 再 使 用 該 項 技 術 時 , 對 專 業 知 識 的 多 寡 以 及 深 入 的 程 度 。 如 果 民 眾 或 專 業 者 的 參 與 操 作 方 法 越 熟 練 , 事 前 的 教 育 學 習 或 準 備 充 分 , 那 參 與 的 層 級 相 對 會 提 高 。

5. 各 種 利 益 反 應 能 力 :

各 種 技 術 對 不 同 利 益 觀 點 的 處 理 情 形 , 如 舉 辦 公 聽 會 僅 能 告 知 民 眾 計 劃 內 容 或 成 果 , 並 未 對 民 眾 利 益 做 出 任 何 反 應 。 弱 公 聽 會 可 以 反 應 民 意 或 做 意 見 交 流 , 其 利 益 反 應 能 力 越 高 , 越 是 能 表 現 出 民 眾 真 實 意 願 的 參 與 方 式 。

6. 決 策 影 響 程 度 :

指 參 與 者 對 於 最 終 決 策 以 及 計 劃 之 影 響 程 度 。 如 民 眾 審 議 委 員 會 能 充 分 掌 握 決 定 權 , 則 對 決 策 影 響 程 度 越 高 。

彙整自謝慶達,1984,都市計劃更新社區民眾參與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23。

(31)

參 、 參 與 式 設 計 的 理 論 與 架 構

規 劃 是 一 種 思 考 及 行 動 的 過 程,參 與 者( 學 生、老 師、行 政 人 員 、 社 區 居 民 )應 該 是 在 何 時 加 入 ? 各 參 與 者 各 自 的 角 色 是 如 何 ? 以 下 簡 介 現 有 理 論 架 構,其 中 多 已 規 劃 流 程 為 主 幹,將 參 與 者 的 時 機 以 及 其 參 與 的 工 作 項 目 具 體 的 歸 納 在 規 劃 架 構 中,在 此 可 顯 示 出 參 與 者 和 規 劃 流 程 之 間 的 關 係 、 參 與 的 階 段 , 及 其 參 與 的 程 度 。

( 一 ) Travis模 式

視 規 劃 過 程 為 解 決 問 題 之 連 續 循 環 過 程,此 過 程 包 含 三 大 步 驟 , 而 參 與 者 則 為 其 控 制 中 樞 之 主 要 元 素 ( 蘆 偉 民 、 謝 有 文 , 1988) 。

( 二 ) Roberts模 式

此 模 式 特 色 為 將 活 動 空 間 依 角 色 劃 定 為 二,一 為 規 劃 者 的 活 動 : 包 含 所 有 技 術 性 項 目;一 為 參 與 者 的 活 動:包 括 選 擇 性 以 及 政 策 性 項 目 , 介 於 二 者 之 間 則 為 二 種 角 色 共 同 參 與 之 項 目( 蘆 偉 民 、 謝 有 文 , 1988) 。

控制中樞

圖 2-1 Travis 模 式 ( 取 自 Fagence, 1977)

回 饋

方 案 發 展 準 備 過 程

基 本 計 劃 及 設 計 過 程

參與機會

圖 2-2 Roberts 模 式( 取 自 Fagence,1977)

資 料 分 析 準 則 、 標 準

使 用 者

目標設定 替選策略 評估

參與機會 規 劃 者

(32)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 三 ) Mc Connell模 式

將 規 劃 過 程 分 為 調 查、規 劃 及 政 策 三 個 相 互 關 聯 的 平 行 部 門,其 中 規 劃 部 門 代 表 技 術 性 的 運 作 程 序;政 策 部 門 則 充 分 反 應 與 民 眾 需 求 及 政 策 取 向 , 其 間 則 存 在 著 規 劃 者 與 民 眾 之 充 分 協 商( 蘆 偉 民 、 謝 有 文 , 1988) 。

( 四 ) Mc Donald模 式

此 理 論 模 式 已 將 規 劃 過 程 中 的 角 色 分 別 獨 立,存 在 其 間 之 運 作 方 向、參 與 時 機 及 行 動 方 式,則 透 過 該 模 式 具 體 顯 示( 蘆 偉 民、謝 有 文 , 1988) 。

圖 2-3 Mc Connell 模 式( 取 自 Fagence,1977)

調 查 分 析 工 作 政 策 參 與

各階段分析工作

問題界定 設立假說 替選方案 評 估 實 施

計劃目標

利益團體協商 政治評估 民眾參與

參與機會 規 劃 工 作

圖 2-4 Mc Donald 模 式( 取 自 Fagence,1977)

民 眾 民 眾 代 表

告 知

參與機會 規 劃 師

意見表示 意見輸入

計劃準備 目 標 調查分析 假 說

異 議

測 試 評 估 實 施

意見表示

意見表示

考慮及採納

(33)

由 上 述 學 者 所 提 出 理 論 模 式 , 王 文 君( 2001) 可 推 演 參 與 式 設 計 之 發 展 模 式 如 下 :

1. Travis將 民 眾 參 與 視 為 規 劃 之 政 策 主 導 力 量 , 以 其 中 樞 地 位 及 回 饋 過 程 , 使 其 規 劃 結 果 趨 向 於 使 用 者 之 需 求 。

2. Mc Connell模 式 係 藉 專 家 及 完 善 科 技 完 成 技 術 性 分 析 工 作 , 至 於 使 用 者 參 與 則 純 為 政 策 層 面 的 滿 足 。

3. Roberts與 Mc Donald將 規 劃 者 及 民 眾 從 理 論 架 構 中 分 別 獨 立 , 使 其 角 色 分 離 , 各 自 肩 負 不 同 任 務 及 重 要 性 。

4. 參 與 時 機 大 多 集 中 在 目 標 設 立 及 評 估 等 工 作 上 , 可 見 已 由 早 期 間 接 參 與 轉 變 為 積 極 的 直 接 參 與 。

表 2-6 各 模 式 參 與 時 機 比 較 表 ● 主 導 ◎ 輔 助 模 式 Travis Roberts Mc Connell Mc Donald

參 與 者

規 劃 工 作 者

民 眾

規 劃 者

民 眾

規 劃 者

民 眾

規 劃 者

民 眾

規 劃 者

計 劃 準 備 ● ◎ ● ● ◎ ● 規 劃 目 標 ● ◎ ● ◎ ● ◎ ● ◎ ● 假 說 成 立 ● ◎ ● ● ◎ ● ◎ 資 料 收 集 ● ◎ ● ● ● ◎ 設 計 準 則 ● ◎ ● ● ● 替 選 方 案 ● ◎ ● ◎ ● ◎ ●

評 估 ● ◎ ● ◎ ● ● ◎ ● 實 施 ● ◎ ● ● ●

資 料 來 源 : 本 表 係 參 考 翁 秀 貞

綜 合 上 述 , 在 各 項 參 與 過 程 中 參 與 者 角 色 做 評 定 , 參 與 者 主 、 被 動 的 角 色 影 響 參 與 的 過 程 、 參 與 活 動 的 安 排 。 在 參 與 過 程 中 , 有 哪 些 參 與 者 共 同 參 與 , 不 同 參 與 者 的 參 與 時 機 為 何 , 必 須 進 行 的 哪 些 項

王文君,1990,民眾參與都市計劃程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1. Fangence.M,1977,“Citizen Participation Planning",Oxford Pergamon Press。

2.彙整自翁秀貞,1994,民眾參與在大學校園整建規劃程序上之應用,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頁 28。

(34)

2

章 《相關文獻探討》

目,作 為 後 文 討 論 研 究 案 例 問 題 的 依 據,以 及 各 階 段 的 參 與 程 度 與 困 境 的 呈 現。同 時 提 供 討 論 解 決 問 題 可 能 的 建 議,以 及 一 套 評 估 標 準 的 建 立 。

根 據 上 述 參 與 理 論 中,本 研 究 針 對 大 學 校 園 空 間 營 造 參 與 的 過 程 做 詳 細 內 容 如 下 :

1. 誰 是 參 與 者 ( Who) ?

在 界 定 參 與 者 時 , 除 決 策 者 ( 校 方 決 策 人 員 ) 與 執 行 者 ( 規 劃 小 組 ) 外 , 及 校 園 空 間 使 用 者 ( 包 含 學 校 內 的 學 生 、 教 師 與 職 員 為 參 與 者 , 另 外 學 校 周 圍 的 社 區 居 民 亦 應 作 為 考 慮 的 對 象 ) 。 2. 為 何 進 行 參 與 ( Why) ?

使 用 者 參 與 計 劃 或 決 策 最 基 本 的 原 因 為 權 益 問 題 , 規 劃 者 在 決 定 參 與 步 驟 時 , 必 須 明 確 的 讓 參 與 者 瞭 解 參 與 目 的 與 方 式 , 如 此 才 能 讓 參 與 者 抱 持 積 極 的 參 與 態 度 。

3. 參 與 的 階 段 與 項 目 ( What level & Issue) ?

就 計 劃 階 段 而 言 , 可 概 分 為 計 劃 期 、 推 動 期 、 整 合 期 、 執 行 期 與 評 估 期 等 階 段 。 需 決 定 參 與 者 之 參 與 方 式 , 並 就 計 劃 各 方 式 內 容 之 工 作 項 目 詳 加 考 慮 參 與 項 目 。 計 劃 的 階 段 也 決 定 了 使 用 者 、 規 劃 者 及 決 策 者 參 與 的 時 機 , 計 劃 層 次 進 行 的 時 程 長 短 與 民 眾 參 與 項 目 互 相 影 響 。

4. 參 與 的 方 法 ( How) ?

就 各 項 空 間 營 造 階 段 之 參 與 方 式 與 手 段 , 基 於 各 校 自 然 環 境 與 人 文 特 色 等 因 素 皆 不 相 同 , 在 各 校 資 源 限 制 下 選 擇 最 洽 當 者 。 5. 參 與 的 效 果 ( What effect) ?

對 於 參 與 方 案 實 施 情 況 的 利 弊 得 失 加 以 考 量,所 採 用 的 參 與 階 段 、 方 式 、 手 段 是 否 符 合 參 與 者 特 性 、 參 與 目 的 與 計 劃 規 模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se programmes are operated by 11 degree-awarding self-financing institutions registered under the Post Secondary Colleges Ordinance (Cap. 320) or statutory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design for the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f CYUT was to expose students to a broad knowledge in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rather than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In light of the unique context and different student needs in every school, and the common goal of fostering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the EDB has been encouraging schools

The continuity of learning that is produced by the second type of transfer, transfer of principles, is dependent upon master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ject matter …in order fo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