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文閱讀障礙視知覺缺陷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文閱讀障礙視知覺缺陷探究:"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中心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民90,21期,189-213頁

中文閱讀障礙視知覺缺陷探究:

文字辨認與視覺離心作用

楊憲明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閱讀障礙的視知覺機制缺陷,及其與中文文字獨特表徵的可 能關係。研究者比較閱讀障礙者和一般閱讀能力者,在上、下視覺區不同視覺離心位 置上不同類別字元的文字辨認正確率,以推測閱讀障礙者的視知覺處理缺陷。研究發 現,中文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對於不同使用頻次與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辨 認,在視網膜中心區域,辨認正確率並無顯著的差異。但是在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 時,對於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辨認,閱讀障礙者的辨認正確率,則顯著地低於一般閱 讀能力者。這項研究發現,亦獲得受試者實驗反應資料的數學預測模式參數比較的支 持。研究者根據所獲得之高預測量二次曲線模式,比較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 預測模式裡各參數係數的差異。研究發現,視覺離心對文字辨認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在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並不相等,在閱讀障礙者較高,在一般閱讀能力者 較低;再者,參數係數比較也發現,字元結構複雜度對文字辨認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在閱讀障礙者較高,在一般閱讀能力者較低。以上結果暗示,中文閱讀障礙的發生,

與「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視知覺處理缺陷,有十分密切的關 連。

關鍵字:閱讀障礙、文字辨認、視知覺缺陷、視覺離心、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

研究動機與目的

對於閱讀障礙產生原因,目前研究已經有 較多的瞭解,但學者與研究者仍有許多不同的 看法。有許多的學者認為,閱讀障礙的產生有 其語言缺陷的根源,特別是語言音韻知覺與操 弄上的缺陷,亦即認為閱讀障礙是因為閱讀者

存在音韻覺知(phonological awareness)的缺 陷而產生。不同於這種看法,不少的學者認 為,閱讀障礙的產生有其視覺系統功能缺陷的 根源。雖然有許多的學者同意閱讀障礙是因為 視知覺功能缺陷而產生,但其他的學者卻提出 質疑(Gross-Glenn, Skottun, Glenn, Kushch, Lingua, Dunbar, Jallad, Lubs, Levin, Rabin, Parke,

(2)

& Duara, 1995; Hulme, 1988; Smith, Early, &

Grogan, 1986; Vellutino, 1979a)。因此,閱讀 障礙是否因為視知覺功能缺陷而產生,是一個 需要再深入探究的重要主題。

從已有的視覺研究與閱讀的視知覺研究可 知,視網膜中心區域(fovea)、視網膜中心近 側 ( parafovea ) 、 以 及 視 網 膜 周 緣 區 域

(peripheral)三個不同的視覺區域,在視覺神 經種類、注意力運用、眼睛移動控制、和視覺 訊息處理層次與類別,有明顯的差異(Breit- meyer, 1988; Findlay, 1982; Lovegrove, Martin, &

Slaghuis, 1986; Pollatsek, Lesch, Morris, &

Rayner, 1992; Posner, 1980; Rayner, McConkie,

& Zola, 1980; Rayner & Morris, 1992)。更重要 地,閱讀時文字的各類訊息處理,需要這些不 同視覺區域的訊息處理機制的合作,方能順利 進行。因此,先前的研究發現:閱讀障礙者與 一般閱讀能力者在視網膜中心區域的各類視覺 刺激辨認作業反應並無顯著差異,這些發現並 無法有效地結論:閱讀障礙者無視知覺功能上 的缺陷,閱讀障礙並非因為視知覺缺陷而產 生。

從以上的敘述可知,閱讀障礙是否因為視 知覺系統缺陷而產生,需要再深入的探究,惟 後續的探究必須能夠更廣泛的,將影響文字辨 認與篇章理解有關的視知覺機制或因素包含於 實驗設計中,以動態、統整的觀點進行實驗探 究,方能將閱讀障礙的產生與視知覺系統功能 的關係,嚴謹與完整地呈現出來。

本研究基於這樣的研究導引,進行實驗,

以視覺離心(visual eccentricity)作為實驗操弄 的主要變項,對閱讀障礙者的文字辨認的視知 覺機制運作,進行動態與完整的檢視。視覺離 心係指一個視覺刺激在被加以辨認時,其所在 之位置,偏離(離開)視網膜中心點之視覺角 度與視覺距離(Bouma, 1973)。根據文獻,視 覺離心是各類視覺刺激在經視知覺處理時,不

同類別(categories)訊息被處理產生變異的最 主 要 檢 視 指 標 ( Amirkhiabani & Lovegrove, 1996; Bouma, 1978; Kinchla & Wolfe, 1979;

LaBerge & Brown, 1986; Lamb & Robertson, 1990; Navon & Norman, 1983)。以一般的閱讀 情形來說,閱讀者在閱讀時,其訊息處理的視 覺區域,可區分為視網膜中心小窩、視網膜中 心小窩近側、和視網膜中心小窩外側或周緣區 域。每一視覺區域,所完成的主要訊息處理類 別並不相同。所完成之訊息處理類別不同,後 來 訊 息 的 繼 續 處 理 亦 不 相 同 ( Inhoff, 1987;

Lima, 1987; Lima & Inhoff, 1985; McConkie &

Zola, 1979; Pollatsek, Lesch, Morris, & Rayner, 1992; Rayner & Morris, 1992; Underwood, Clews,

& Everatt, 1990)。以這個論點加以推論,閱讀 障礙者在「篇章閱讀」時,有文字辨認的困 難,可能是視網膜中心小窩近側、或視網膜中 心 小 窩 外 側 的 文 字 辨 認 的 前 處 理

(preprocessing)的困難所引起,而非視網膜 中心處的訊息處理所引起。

在以上的理論基礎上,本實驗以視覺離心 為主要操弄變項,讓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 能力學生,在不同的視覺離心位置上辨認不同 類別的中文字元。研究者依兩組受試者不同視 覺離心位置之字元辨認正確率,來分析閱讀障 礙學生的視知覺系統是否存在缺陷。

文獻探討

一、視覺離心對文字辨認的影響

就基本涵意而言,視覺離心(visual eccen- tricity)是指刺激偏離視網膜中心的視覺角度與 視覺距離。視覺離心反映視覺系統和注意力系 統的運作功能在進入次級系統、或運作處理轉 變的一個指標。以視覺系統來說,在視覺離心 為零度時,亦即在視網膜中心,眼睛的視覺敏 銳度(visual acuity)最佳,視覺刺激在這位置

(3)

上,最容易辨認。但若視覺離心在 3 或 5 度 時,眼睛的視覺敏銳度便減弱,視覺刺激在這 樣的視覺離心位置上,就不容易辨認。根據研 究,人類眼睛的視覺敏銳度,在視覺離心 1 度 外,會快速陡降,因此辨認各類視覺刺激的最 佳的位置,即是視覺離心 1 度以內,亦即視網 膜中心的區域(Jacobs, 1979; Loomis, 1978; Nazir, O’Regan, & Jacobs, 1991; O’Regan, 1990)。以注 意力系統來說,通常視網膜中心,也是注意力 的焦點,因此個體能將視覺刺激作最佳的處 理。但當視覺刺激是在視覺離心3度或5度以上 的位置時,因為所獲得的「注意」較少,其處 理就較為困難。

各類的視覺訊息的辨認處理,均隨著視覺 離心的增大,而愈加困難。許多研究一致發 現,字母、字串、詞彙(word)、數字、圖形 的辨認正確率,隨著視覺離心增加而降低。例 如,Bouma(1978)的研究發現,在最佳的視 覺情境下,一個字母(letter)在 3 度的視覺離 心位置時,被正確辨認的機率是100%,但當這 個字母是在8度的視覺離心位置時,被正確辨 認的機率只有60%。在閱讀句子的情況下,根 據 Taylor ( 1965 ) 的 研 究 發 現 , 詞 彙 中 的 字 母,在 1 度28分的視覺離心位置上,被正確辨 認的機率是75%,而在 4 度的視覺離心位置 上,被正確辨認的機率只有32%。這些研究發 現都顯示了視覺離心對文字辨認的不利影響。

就中文的文字辨認來說,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結 論。楊憲明(民86)讓大學生在最佳的視覺情 境 裏 , 辨 認 不 同 視 覺 離 心 位 置 的 中 文 字 元

(character),研究發現:對於一個高頻次低 結構複雜度的字元,在視覺離心位置是0.6度 時,該字元被正確辨認的機率是95%,在視覺 離心位置是3.0度時,該字元被正確辨認的機率 是63%。以上的研究,不論英文或中文,都得 一個相同的結論:文字辨認正確率是視覺離心 的遞減函數。

二、視覺離心與閱讀障礙者文字辨認之 可能關係

閱讀障礙者與一般正常閱讀能力者,在視 網膜中心區域和不同的視覺離心位置上,他們 的文字辨認的情形有顯著的差異嗎?有許多的 學者認為,閱讀障礙者在閱讀理解句子與篇章 時,有理解上的困難,而且閱讀理解的程度也 不如一般閱讀能力者。對於這個現象,不少的 研究指出,其主要的原因是閱讀障礙者的文字 辨認沒有達到 自動化所造成 (Perfetti, 1985;

Samuels, 1987; Stanovich, 1990; Torgesen & Mor- gan, 1990; Van der Leij & Van Daal, 1999),因 為研究發現閱讀障礙者,對於單一詞彙的辨認 反應時間(response time of word recognition)

顯著地長於一般閱讀能力者。值得注意的是,

在這些研究裏,受試者在進行文字辨認時,待 辨認的詞彙,都是呈現在受試者視網膜的中心 區域,亦即受試者是在視覺離心 0 度,視覺敏 銳度最佳,以及注意力的焦點上,進行詞彙的 辨認。因為所有受試者,即閱讀障礙者和一般 閱讀能力者,都被假定是在最佳的辨認條件下 進行辨認,因此閱讀障礙者的辨認反應時間較 長,被認為是其辨認處理沒有達到自動化的結 果。

閱讀障礙者在視網膜中心區域的文字辨認 反應時間較長,雖然多數研究者認為這是閱讀 障礙者文字辨認未達自動化的結果,但也有可 能是因為其它因素而導致的,例如注意力的缺 陷。若閱讀障礙者有注意力的缺陷,辨認文字 時,難以將注意力的焦點放在視網膜中心區 域,則其反應處理自然受到不利的影響。Humph- ery & Bruce(1989)曾指出,閱讀障礙者閱讀 的困難,與其閱讀時注意力視窗(attentional window)過大有關。由注意力的理論可知,當 注意力視窗增大時,注意力的解析程度則相對 減低。在一般的閱讀情境裏,閱讀者必須維持 適當的注意力視窗大小,以使文字辨認能在最 佳的視覺解析條件下進行。因此,閱讀障礙者

(4)

在文字辨認時,若無法呈現與維持適切大小的 注意力視窗,則文字辨認與閱讀理解,均可能 無法順利進行或出現困難。

Bouma & Legein(1977)的研究,也顯示 了閱讀障礙者有視知覺上的缺陷, 他們發現:

在視網膜的中心區域上,在辨認單獨的字母 時,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的辨認正確 率,並沒有差異,但在辨認整串字母(strings of letters)或詞彙(words)時,一般閱讀能力 者的辨認正確率顯著地優於閱讀障礙者。由此 可知,即使在視網膜中心區域,閱讀障礙者的 視知覺運作仍然有潛藏的問題。

相對於視網膜中心區域,在視網膜中心區 域外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例如 3 度、5 度、或 10度,閱讀障礙者是否也有視知覺運作上的問 題?部份的研究指出,閱讀障礙者在不同視覺離 心位置上,其視知覺運作有其異常之處(Geiger

& Lettvin, 1987, 1989; Perry, Dember, Warm, &

Sacks, 1989)。Geiger & Lettvin(1987)在他們 的研究,在左右視區各選擇了五個視覺離心位 置(2.5, 5, 7.5, 10, 12.5),然後要受試 者,同時辨認視網膜中心處的一個字母,以及 一個選擇的視覺離心上的一個字母,而觀察受 試者的辨認正確率。他們的研究發現:閱讀障 礙者在視網膜中心處的辨認正確率,顯著地低 於一般閱讀能力者,但閱讀障礙者在 5和 7.5

兩個視覺離心位置的辨認正確率,顯著地高於 一般閱讀能力者。他們以西伯來文母語使用者

(Hebrew-natives)來辨認西伯來文字母時,也 得到相類似的結果(Geiger, Lettvin, & Zegarra- Moran, 1992)。根據以上結果,這些研究者認 為閱讀障礙者有視知覺運作上的缺陷。雖然如 此,但這個結論卻沒有獲得使用相同研究方法 的研究的支持(Klein, Berry, Briand, D’Entre- mont, & Farmer, 1990)。

由前述的理論和研究結果來看,比較閱讀 障礙者與一般正常閱讀者,在視網膜中心區域

和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的文字辨認反應,是探 究閱讀障礙者是否有閱讀上的視知覺缺陷的可 行典範。雖然如此,但這個典範是否能直接 地、有效地反映出閱讀障礙者的視知覺處理運 作,則須考慮更多影響受試者辨認反應的相關 因素。例如,Geiger 和 Lettvin的研究,雖然顯 示了閱讀障礙者存在著視知覺運作缺陷,但 Klein等研究者以相同方法加以研究,並未得到 相同的研究結果。此種情形顯示,以使用視覺 離心這種測試典範來探究閱讀障礙者是否存在 視知覺運作缺陷,仍然必須深入地考慮可能的 潛藏因素(例如,注意力需求度)對實驗效應 的干擾作用。

在使用視覺離心測試方法來探究視覺離心 與文字辨認的關係時,研究者必須進行二項控 制:(1) 減低受試者注意力運用的複雜性,以及 (2) 減低受試者知覺策略( perceptual strategy)

或辨認策略的使用,方能直接與穩定地將視覺 離心對視覺訊息處理的影響反映出來。

為使視覺離心對文字辨認的影響能真實的 反映出來,本實驗在進行視覺離心的文字辨認 測試時,所採取的實驗反應方式,即根據上述 二項原則來設計。本實驗反應方式是將所要辨 認的字元,呈現在不同的視覺離心位置上,讓 受試者辨認。每一次的測試,只辨認一個字 元。當受試者自覺專注於視網膜中心的導引符 號時,受試者只須辨認一個快速呈現的目標字 元,無額外之訊息處理。此種方式,因為一次 只須要辨認一個字元,避免了同時辨認二個字 母(字元)所引發的注意力運用的複雜性以及 知覺策略高度使用的問題。本實驗的此種反應 方式,在去除(或明顯減低)這二項因素的干 擾作用後,對於視覺離心與文字辨認關係的探 究,將更真實、穩定的呈現出來。

閱讀是一個複雜的訊息處理歷程,受各種 視知覺因素的影響。在中文,文字可以直向或 橫向排列印刷,因此閱讀方向有直向與橫向閱

(5)

讀。雖然視覺神經細胞在眼球的上下與左右區 域上的分佈,以及眼球在左右與上下方向的移 動控制,有基本的差異存在,但由於小學國語 課本絕大多數採直向印刷,本研究乃以直向之 視覺離心為研究變項,選擇上、下視覺區域的 不同視覺離心位置,探究中文閱讀障礙者是否 存在視知覺處理缺陷。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實驗參與者

本研究以臺南市一個國小五年級學生為實 驗對象,依閱讀能力等功能篩選出兩組受試 者︰閱讀障礙組24人,一般閱讀能力組24人。

兩組受試者係從15個班級,共502位學生中篩 選而得。受試者的選取依據包括:(1) 國民小學 國語文標準成就測驗得分(周台傑,民81),

(2) 五年級下學期國語科二次月考成績,及 (3) 瑞文氏彩色圖形推理測驗的得分(俞筱鈞,民 81)。閱讀障礙學生的初步選取,係以符合以 下三項條件為準:(1) 學生的國語文標準成就測 驗得分在百分等級 10以下;(2) 學生二次月考 平均成績,低於年級月考成績平均數1.5個標準 差;(3) 瑞文氏彩色圖形推理測驗得分在百分等 級25以上者。初步符合三項條件者有29人。研 究者然後依據與每班級任教師之晤談,了解所 選取學生有無視覺、聽覺、情緒、社會行為,

以及嚴重之教育文化不利等問題。依據實驗設 計所需之樣本數,研究者選取24人為實驗之正 式閱讀障礙受試者,其中15名是男生,9 名是 女生。

一般閱讀能力受試者之選取,係符合以下 三項條件:(1) 學生的國語文標準成就測驗得分 在百分等級40以上;(2) 學生二次月考的平均成 績,高於年級月考成績平均數;(3) 瑞文氏彩色 圖形推理測驗得分在百分等級25以上者。研究 者以此三項條件,初步選取45人,然後再從中

隨機選取24人,作為實驗之正式一般閱讀能力 受試者。為配合閱讀障礙受試者在性別上人數 差異的配對需要,在隨機選取一般閱讀能力受 試者時,男生選取15名,女生 9 名。

二、實驗材料與工具 (一) 實驗材料

1. 字元的設計

依據實驗設計,研究者選擇四類的中文字 元來進行實驗的測試。這四類字元是由字元使 用頻次(character frequency)和字元結構複雜 度(character complexity)兩個變項之交互分類 而產生。這四類字元是:(1) 高頻次-低結構複 雜度字元(high frequency-low complexity, HF- LC)、(2) 高頻次-高結構複雜度字元(high frequency-high complexity, HF-HC)、(3) 低頻 次 - 低 結 構 複 雜 度 字 元 ( low frequency-low complexity, LF-LC)、(4) 低頻次--高結構複雜 度 字 元 ( low frequency-high complexity, LF- HC)。字元使用頻次這個變項上,高頻次字元 的選擇界定是,在約100萬字元的計次中,使 用出現次數在200次以上的字元,而低頻次字 元的選擇界定是,使用出現次數在25次以下的 字元(Cheng, 1982)。字元結構複雜度這個變 上,高結構複雜度字元是字元的筆劃總數在13 劃以上之字元,低結構複雜度字元是字元的筆 劃總數在13劃以下之字元。實驗測試時,電腦 螢幕上的字元是以倚天中文字型的16×15明體 字型來呈現。

這四類的字元被呈現在上、下二個視覺區 的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讓受試者進行辨認。

依據實驗設計,在上、下視覺區的字元辨認測 試,共有 9 個視覺離心位置,分別是視網膜中 心點(0 mm處)、上視覺區的6 mm、12 mm、

18 mm、和 24 mm等四個位置點、以及下視覺 區的6 mm、12 mm、18 mm、和 24 mm等四個位 置點。

(6)

研究者依據四類字元可選擇之字元數量、

視覺區域數量、和視覺離心位置數量,決定每 一個視覺離心位置之測試字元數。本實驗的測 試,每一個類別的字元,在每一個視覺離心位 置上,四個類別的字元均進行 9 個字元的測 試。因此,就一個視覺離心位置的測試數量而 言,計有36個字元。每一個類別的字元,在上 視覺區與下視覺區,9 個視覺離心位置的測 試,計有81個字元。本實驗四類字元,在上、

下兩個視覺區,共有324個字元的測試。

2. 字元的選擇

本實驗為了解閱讀障礙學生是否存在文字 辨認的視知覺處理缺陷,依下列程序選擇測試 字元:(1) 符合本實驗所界定之字元使用頻次和 字元結構複雜度兩項標準;(2) 根據國民小學國 語課本,對依據字元使用頻次與字元結構複雜 度標準所選出之字元,進行檢視,以排除受試 者還沒有學習過、或可能不認識之字元;(3) 對 於所篩選出的字元,對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 讀能力學生,進行辨認前測。根據前測的結 果,研究者區分出兩組受試者能正確辨認的字 元,以及辨認錯誤或無法辨認的字元;(4) 將兩 組受試者辨認錯誤與無法辨認的字元,以新字 元加以更換;(5) 對於新更換的字元,對受試者 進行施測,以瞭解受試者能否正確的辨認;(6) 對於更換後之新字元,若受試者仍無法正確的 辨認,則進行「識字」的補救教學,直至受試 者能正確地辨認該字元。識字補救教學步驟,

是先由教學者唸讀字元的字音、解釋字元的意 義、舉例字元所組成的詞彙及解釋詞彙意義,

然後受試者再唸讀與書寫該字元,並重複練習 唸讀與書寫。最後再由教學者測試受試者是否 能正確且穩定地唸讀該字元。

在程序二部分,本研究以國小一年級至五 年級上學期之國語課本,共18冊為範圍,以每 冊每課之生字與重要辭彙,進行檢視。為使所 檢視之受試者之識字範圍加大,本研究以二種

獲審定適用國小國語科教學之國語課本(國立 編譯館與康軒出版社)作為實驗字元進行檢視 之字元材料庫。

在兩組受試者的字元前測部分,是以字元 唸名(character naming)的方式來進行,受試 者必須說出測試的字元的讀音。採個別施測方 式進行,施測時,由實驗者每次呈現一個字元 讓受試者辨認,若受試者所說出之字元讀音正 確,則視為正確的辨認。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 閱讀能力學生之字元辨認正確率前測結果,並 無顯著的差異,F(1, 46) 2.716, p<.106。這顯 示,就實驗所選擇的字元總數來說,兩組受試 者並無辨認水準上的差異。

在更換受試者辨認錯誤或無法辨認的字元 後,在全部的實驗字元中,就閱讀障礙學生來 說,仍然辨認錯誤或無法辨認的字元數量,平 均有12個。基於這樣的些微差異,本研究乃進 行受試者的識字補救教學,針對受試者辨認錯 誤或無法辨認的字元,給予教學。此部份的教 學,由六位大學生,以個別教學的方式來進 行,教學的時間持續至受試者能正確與精熟地 辨認所有的字元。在完成識字的補救教學後一 個月,本實驗即開始正式的實驗測試。

3. 字元的實驗呈現安排

上、下兩個視覺區324個字元,依據隨機 安排方式呈現給予受試者來辨認。9 個視覺離 心位置的順序安排,亦是依照隨機原則。一次 一個字元在視網膜中心、上視覺區、或下視覺 區中的任何一個位置隨機呈現。再者,四類字 元在每一個視覺離心位置上的呈現順序,亦是 依照隨機原則。每一位受試者在每一個視覺離 心位置上,所接受的36個字元,則是固定的。

進行上、下視覺區的測試時,全部324測 試字元亦被分為四個區組(block),每一個區 組81個測試字元。測試時,以區組來進行,每 一個受試者於完成一個區組的測試字元後,休 息五至八分鐘,再進行下一個區組的測試。在進

(7)

行以上的正式測試前,本研究對於每一受試 者,皆先給予36個字元的測試練習,使受試者 熟悉實驗的情境、以及實驗反應的步驟與要 求。若受試者仍未能熟悉反應的步驟與要求,

例如呈現過多異常的錯誤反應,則再給予練習 測試,直至熟悉為止。

(二) 實驗工具

本實驗所使用之工具包括:(1) 電腦(配用 14吋螢幕);(2) 中文文字電腦螢幕呈現程式、

刺激呈現順序隨機安排程式、刺激呈現計時程 式、和作答反應時間記錄程式,與作答反應對 錯記錄程式;(3) 國語文標準成就測驗(周台 傑,民81);(4) 學生國語科月考成績;(5) 瑞 文氏彩色圖形推理測驗(俞筱鈞,民81)。本 實驗測試作業,包括目標字元(120 msec)和 遮蔽圖像(20msec)的極短時間呈現,以及受 試者之字元辨認反應,兩者均由電腦控制與記 錄。本研究所使用之電腦控制與記錄等程式,

均由研究者設計完成、並經研究者及其他研究 者多次實驗研究使用。其中計時軟體易於使用 且計時之精確度達 1 毫秒(msec),達到心理 語言實驗研究即時測量(on-line measure)之精 確度要求。

三、實驗步驟

在實驗受試者篩選以及實驗測試材料選擇 完成後,實驗者安排每一個受試者在電腦上進 行實驗測試。就實驗測試來說,主要作業要求 是:受試者必須對電腦螢幕中快速呈現之刺激 字元(stimulus character)進行辨認,受試者必 須報告出(reporting)該刺激字元,亦即說出 該刺激字元的讀音,然後由實驗者加以核對,

以瞭解受試者的辨認反應是否正確。

實驗時,實驗者坐於受試者旁邊。實驗者 先給予受試者實驗情境、實驗要求、反應步驟 等有關的說明與指導。受試者坐於電腦螢幕 前,距離電腦螢幕中心57公分,進行個別的測 試。受試者在瞭解測試的要求和步驟後,開始

進行練習部分的字元測試,於完全熟悉實驗情 境與實驗反應步驟後,進行正式測試。

開始正式測試時,螢幕上沒有任何的文字 和符號,受試者坐於螢幕前,準備進行按鍵,

並專注地注意螢幕中央快速呈現的字元。首 先,受試者先按一次空白鍵(space bar),電 腦螢幕的中央立即出現一個 ‘+’ 的符號。這個

‘+’ 符號是用來引導受試者,將其眼睛及注意 力停落在這個符號上。受試者必須專注在這個 符號上(在正式測試前,實驗者對於如何將注 意 力 投 注 在 這 個 符 號 上 , 已 給 予 練 習 與 引 導)。當受試者覺得已經很專注地將眼睛停落 在這個符號時,立即快速地再按一次空白鍵,

此時,‘+’ 符號立即從螢幕中消失,而電腦螢 幕上立即出現一個刺激字元,受試者必須對這 個刺激字元加以辨認。在本實驗的測試,每一 次出現的刺激字元只有一個,供受試者辨認。

要辨認的刺激字元出現在螢幕時,其出現 的停留時間(display time)、位置、種類、以 及遮蔽刺激,有以下的屬性:

(1) 這個刺激字元停留在螢幕上的時間只 有120毫秒(msec)。在120毫秒後,這個刺激 字元立即從螢幕上消失,亦即受試者辨認這個 刺激字元的時間只有120毫秒。在刺激字元消 失的同時,在刺激字元出現的螢幕相同位置 上 , 立 即 出 現 的 一 個 棋 盤 狀 的 遮 蔽 ( a checkboard masking),停留20毫秒後,便立即 從螢幕上消失。這個棋盤狀的遮蔽,是一個黑 白相間的方塊,其大小與刺激字元相同,是藉 由電腦的造字程式設計的。

(2) 這個刺激字元出現的位置,可能在上 視區、下視區、或視網膜中心點等預設的視覺 離心位置的任何其中一個,分別是距離視網膜 中心點0 mm、6 mm、12 mm、18 mm、24 mm等 位置點,其延伸視角分別是︰0、0.6、1.2、

1.8、和2.4。

(3) 每一個要辨認的刺激字元,出現在哪

(8)

一個視覺離心位置上,均由前述的隨機原則決 定,受試者無法預期刺激字元要出現在哪一個 位置上。同時,在四種字元之中,出現哪一種 字元,亦均由隨機原則決定,受試者亦無法預 期。

在刺激字元與遮蔽刺激從螢幕上消失後,

受試者即須對該刺激字元作出辨認反應。受試 者對刺激字元的辨認反應表示方式是,說出該 字元的讀音,而由實驗者核對受試者說出的讀 音是否正確,以決定其辨認反應是否正確。受 試者的辨認反應結果區分為三種(1) 辨認正確、

(2) 辨認錯誤、(3) 不知道。實驗者在核對受試 者的辨認反應後,即以 ‘ 1 ’, ‘ 2 ’, ‘ 3’ 為代號,

來表示受試者對該刺激字元的辨認反應結果,

並立即輸入電腦加以記錄。在實驗者輸入反應 結果的代號後,本實驗在電腦上所裝置一個自 動記錄程式,會將每一個刺激字元的視覺離心 出現位置、字元類別、字元出現順序的編號、

受試者辨認反應結果、受試者組別、和受試者 施測編號等各項實驗所需訊息,以矩陣方式加 以記錄,進行每一位受試者測試反應資料的收 集。

雖然在本實驗,受試者對刺激字元的辨認 反應表示方式,是說出該字元的讀音。若受試 者無法說出該刺激字元的讀音,但自覺對這個 刺激字元的字形結構有清楚的辨認,且有清楚 的記憶時,實驗者即讓受試者以手寫的方式將

其所知覺到的字元寫出來,然後實驗者加以核 對是否正確,並記錄入電腦中。

受試者在完成一個字元的測試後,平均約 暫停10秒至30秒。之後,便繼續下個字元的測 試。受試者在測試的過程中,若因不當的按鍵

(例如按鍵太久),致使數個要辨認的字元,

因此錯失,而未呈現在螢幕上。此種情形,電 腦中的補作程式,會將每一個遺失的字元加以 記錄,並在一個區組的字元測試完成後,立即 進行遺失字元的補作測試。因有此補作程式,

每一個受試者所完成的測試字元總數,皆是相 同的。受試者在完成一個區組的字元測試後,

再進行下一個區組的字元測試。受試者均須作 四個區組的字元測試,才完成本實驗的全部測 試。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一、研究結果分析

(一) 視覺離心、文字辨認正確率變化與視知 覺處理缺陷分析

1. 下視覺區

研究者將受試者在下視覺區不同視覺離心 位置上之字元辨認結果,以閱讀能力組別與視 覺離心位置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分析,以 推論閱讀障礙學生可能之視知覺缺陷。表一、

表二、表三、表四分別是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 表一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下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高字頻—低結構

複雜度字元之辨認正確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障礙學生辨認正確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辨認正確率(%)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0 mm 16 mm 12 mm 18 mm 24 mm

93.7 91.6 75.5 57.8 24.4

10.3 19.5 15.4 19.7 16.6

95.3 92.1 77.0 63.0 28.1

17.1 18.8 12.5 20.0 19.5

(9)

閱讀能力學生,在下視覺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 上,對高字頻—低結構複雜度字元、高字頻—

高結構複雜度字元、低字頻—低結構複雜度字 元、和低字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等四種目標 字元之辨認正確率的平均數與標準差。表五是

四種目標字元辨認正確率的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表六是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交互作用顯著 之單純主要效果(閱讀能力組別因子)分析結 果。

表二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下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高字頻—高結構 複雜度字元之辨認正確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障礙學生辨認正確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辨認正確率(%)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0 mm 16 mm 12 mm 18 mm 24 mm

92.1 84.3 56.7 36.4 11.9

16.1 19.9 16.0 15.1 19.3

94.2 88.5 71.8 48.9 21.8

19.0 15.1 16.1 13.2 13.4

表三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下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低字頻—低結構 複雜度字元之辨認正確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障礙學生辨認正確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辨認正確率(%)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0 mm 16 mm 12 mm 18 mm 24 mm

93.2 80.2 59.3 44.7 20.8

11.6 10.3 16.5 27.8 16.7

95.3 87.5 68.2 50.0 24.4

16.1 16.0 16.8 19.8 21.0

表四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下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低字頻—高結構 複雜度字元之辨認正確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障礙學生辨認正確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辨認正確率(%)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0 mm 16 mm 12 mm 18 mm 24 mm

82.8 59.8 23.9 23.4 29.8

12.7 15.6 18.9 16.1 10.4

84.8 74.4 43.2 31.2 13.0

13.2 20.3 23.0 24.7 11.3

(10)

表五

不同閱讀能力組別學生在下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四種類別字元之辨認正確率 變異數分析

字元類別 閱讀能力組別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能力組別×視覺離心位置

df F df F df F

高字頻-

低結構複雜度 1, 46 10.98*** 4, 184 232.83*** 4, 184 0.25*

高字頻-

高結構複雜度 1, 46 14.61*** 4, 184 377.16*** 4, 184 2.88*

低字頻-

低結構複雜度 1, 46 11.06*** 4, 184 182.43*** 4, 184 1.68*

低字頻-

高結構複雜度 1, 46 10.07*** 4, 184 214.40*** 4, 184 3.09*

*P<.05 **P<.01 ***P<.001

表六 在下視區之字元辨認正確率的單純主要效果(閱讀能力組別因子)變異數分析 交互作用顯著之字元類別 高字頻-高結構複雜度 低字頻-高結構複雜度

df F df F

閱讀能力組別因子

在10 mm 視覺離心位置 1, 230 10.32*** 1, 230 10.97***

在16 mm 視覺離心位置 1, 230 11.27*** 1, 230 19.39***

在 12 mm視覺離心位置 1, 230 16.69*** 1, 230 17.30***

在 18 mm視覺離心位置 1, 230 11.43*** 1, 230 12.35***

在 24 mm視覺離心位置 1, 230 17.16*** 1, 230 10.43***

**P<.01 ***P<.001

由表五可知,高字頻—低結構複雜度字元 辨認之變異數分析,閱讀能力組別的主要效果

(main effect)並未達顯著水準,閱讀障礙學 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對此類別之字元辨認,

並無顯著的差異;視覺離心位置的主要效果,

達到顯著的水準,字元辨認正確率在不同視覺 離心位置上,有顯著的差異。表一的平均數結 果顯示,0 mm視覺離心位置的辨認正確率最 高,24 mm視覺離心位置的辨認正確率最低。

閱讀能力組別與視覺離心位置之交互作用,並 未達到顯著的水準,顯示視覺離心作用的影

響,對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來 說,並無顯著不同。此項結果顯示,在辨認高 字頻—低結構複雜度字元時,閱讀障礙學生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其字元的字形結構組合處 理能力、文字辨認自動化、以及對文字符號的 視知覺處理,並無顯著差異。

在表五,高字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辨認 之變異數分析,閱讀能力組別與視覺離心兩個 變項的主要效果均達到顯著水準,兩者之交互 作用亦達到顯著水準。由於兩個變項交互作用 存在,乃進行單純主要效果(simple main ef-

(11)

fect)考驗分析,以進一步瞭解此項結果之差 異。

從表六的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結果可知,閱 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對高字頻—

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辨認正確率,在12 mm、

18 mm、24 mm 三個視覺離心位置上,呈現顯 著的差異。表二的平均數結果顯示,在這三個 視覺離心位置,閱讀障礙學生之辨認正確率,

皆顯著地低於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之正確辨認 率;在 0 mm、和 6 mm二個視覺離心位置上,

兩者之辨認正確率,則無顯著不同。此項分析 結果顯示,閱讀障礙學生在下視覺區辨認高字 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時,其字元的字形結構 組合處理能力、文字辨認自動化、以及對文字 符號的視知覺處理功能,在視網膜中心位置

(fovea),和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一樣,但在視 網膜中心近側(parafovea),則低於一般閱讀 能力學生。

在表五,低字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辨認 之變異數分析,閱讀能力組別與視覺離心兩個 變項的主要效果均達到顯著水準,兩者之交互 作用亦達到顯著水準。此項分析結果,由於兩 個變項交互作用存在,乃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 驗分析,以進一步瞭解此項結果。從表六的單 純主要效果考驗結果可知,閱讀障礙學生與一 般閱讀能力學生,對低字頻—高結構複雜度字 元的辨認正確率,在 6 mm、12 mm二個視覺離

位置上,呈現顯著的差異。表四的平均數結果 顯示,在這二個視覺離心位置,閱讀障礙學生 之辨認正確率,低於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之正確 辨認率;在0 mm、 18 mm、24 mm三個視覺離 位置上,兩者之辨認正確率,則無顯著不同。

此項分析結果顯示,在下視覺區辨認低字頻—

高結構複雜度字元時,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 讀能力學生,兩者的視知覺運作,因視覺離心 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在視網膜中心與視網 膜中心近側的較遠位置,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 閱讀能力的視知覺運作,並無顯著差異,但在 視網膜中心近側,閱讀障礙學生的視知覺運 作,則顯著地低於一般閱讀能力學生。

2. 上視覺區

如同下視覺區之研究結果分析,研究者將 受試者在上視覺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之字元 辨認結果,以閱讀能力組別與視覺離心位置二 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分析,以檢測閱讀障礙 學生可能之視知覺缺陷。表七、表八、表九、

表十分別是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 生,在上視覺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高字 頻—低結構複雜度字元、高字頻—高結構複雜 度字元、低字頻—低結構複雜度字元、和低字 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等四種目標字元之辨認 正確率的平均數與標準差。表十一是四種目標 字元辨認正確率的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表七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上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高字頻-低結構 複雜度字元之辨認正確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障礙學生辨認正確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辨認正確率(%)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0 mm 16 mm 12 mm 18 mm 24 mm

93.7 92.1 86.4 50.0 31.7

10.3 10.9 13.7 12.7 18.7

95.3 93.2 90.6 56.7 35.4

17.1 18.8 12.9 13.7 22.6

(12)

表八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上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高字頻—高結構 複雜度字元之辨認正確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障礙學生辨認正確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辨認正確率(%)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0 mm 16 mm 12 mm 18 mm 24 mm

92.1 68.2 57.8 41.6 30.7

16.1 13.3 14.1 17.9 18.4

94.2 77.6 65.1 48.4 31.2

19.0 13.2 22.4 19.6 11.6

表九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上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低字頻—低結構 複雜度字元之辨認正確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障礙學生辨認正確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辨認正確率(%)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0 mm 16 mm 12 mm 18 mm 24 mm

93.2 90.6 52.0 28.1 10.4

11.6 9.2 18.6 22.1 10.2

95.3 91.6 53.1 40.1 16.1

16.1 10.2 21.2 21.1 16.2

表十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上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低字頻—高結構 複雜度字元之辨認正確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障礙學生辨認正確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辨認正確率(%)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0 mm 16 mm 12 mm 18 mm 24 mm

82.8 56.2 40.6 15.1 27.8

12.7 16.2 22.4 19.4 15.1

84.8 75.0 48.9 26.0 11.9

13.2 16.8 13.2 17.6 19.3

在表十一,高字頻—低結構複雜度、高字 頻—高結構複雜度、和低字頻—低結構複雜度 字元辨認之變異數分析結果,閱讀能力組別的 主要效果(main effect)均未達顯著水準,閱 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對此類別之字 元辨認,並無顯著的差異;視覺離心位置的主 要效果,達到顯著的水準,字元辨認正確率在

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有顯著的差異。這些結 果顯示,在上視覺區辨認高字頻—低結構複雜 度字元、高字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和低字 頻—低結構複雜度字元 時,視知覺運作隨著 視覺離心位置改變而有異,閱讀障礙學生與一 般閱讀能力學生,並無顯著差異。

(13)

表十一 不同閱讀能力組別學生在上視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對四種類別字元之辨認正確 率變異數分析

字元類別 閱讀能力組別 視覺離心位置 閱讀能力組別×視覺離心位置

df F df F df F

高字頻-

低結構複雜度 1, 46 12.66*** 4, 184 207.01** 4, 184 0.37 高字頻-

高結構複雜度 1, 46 13.66*** 4, 184 149.83*** 4, 184 0.80 低字頻-

低結構複雜度 1, 46 12.73*** 4, 184 338.05*** 4, 184 1.25 低字頻-

高結構複雜度 1, 46 13.15*** 4, 184 197.73*** 4, 184 2.24

***P<.001

在表十一,低字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辨 認之變異數分析部分,閱讀能力組別的主要效 果(main effect)到達顯著水準,閱讀障礙學 生的字元辨認正確率,顯著地低於一般閱讀能 力學生的字元辨認正確率。視覺離心位置的主 要效果,亦達到顯著的水準,字元辨認正確率 在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有顯著的差異。表十 的平均數結果顯示,0 mm視覺離心位置的辨認 正確率最高,24 mm視覺離心位置的辨認正確 率最低。閱讀能力組別與視覺離心位置之交互 作用,並未達到顯著的水準。從以上三項的分 析結果可知,隨著視覺離心的增大,兩組受試 者之字元辨認正確率也隨之降低;同時,在每 一個視覺離心位置上,閱讀障礙學生的字元辨 認正確率,均顯著地低於一般閱讀能力學生的 字元辨認正確率。此項結果顯示,在上視覺區 辨認低字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時,閱讀障礙 學生在每一個視覺離心上,均存在視知覺運作 上的缺陷。

(二) 上下視覺區字元辨認正確率數學預測模 式之探究

由前述的各視覺區之字元辨認正確率之變 異數分析結果可以瞭解,視覺離心位置與字元 結構複雜度對字元辨認有很明顯的影響。為進 一步瞭解,在整體影響因素的結構裏,視覺離 心位置、字元結構複雜度、字元使用頻次、辨 認視覺區、閱讀能力水準等各項因素對字元辨 認之整體影響力(預測力)、各變項影響力之 顯著性,研究者乃根據受試者在各視覺區之辨 認正確率,進行數學預測模式之探究(mathe- matical modeling)。表十二是上下視覺區字元 辨認正確率的四個不同數學預測模式之參數係 數與預測量。

1. 模式之預測量

從表十二可知,這四個數學預測模式,對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之字元辨認 正確率,均有非常高的預測量,介於93.6%至 95.7%之間,每一個模式的預測量均高於93%。

顯示,每一個模式均有良好的適合度(good- ness of fit)。在這四個模式中,第一個模式是 一個多項式線性迴歸模式,而第二、第三、與 第四個模式均是多項式非線性模式(多項式二 次曲線模式)。

(14)

表十二 上下視區字元辨認正確率之不同數學預測模式之參數係數與預測量

方程式之參數係數 intercept ds1 ds2 cx fq vf

NR model 1 DR model 1

0.968 0.930

-0.089 -0.092

-0.106 -0.147

0.126 0.147

-0.005 -0.000 NR model 2

DR model 2

0.925 0.916

-0.047 -0.077

-0.005 -0.001

-0.106 -0.147

0.126 0.147

-0.005 -0.000 NR model 3

DR model 3

0.925 0.916

-0.047 -0.077

-0.005 -0.001

-0.106 -0.147

0.126 0.147

-0.057 -0.001 NR model 4

DR model 4

0.910 0.914

-0.048 -0.082

-0.004 -0.001

-1.115 -1.587

0.126 0.147

-0.005 -0.000

Model 1 p intercept + ds1* dstnc + cx * cmplx + fq * freq+ vf * vfld

Model 2 p intercept + ds1 * dstnc + ds2 * (dstnc)²+ cx * cmplx+ fq * freq + vf * vfld Model 3 p intercept +ds1 * (dstnc + (vf * vfld)) + ds2 * (dstnc+(vf * vfld))²

+ cx * cmplx + fq * freq

Model 4 p intercept +ds1 * (dstnc + (cx* cmplx)) + ds2 * (dstnc+(cx * cmplx))² + fq * freq + vf * vfld

NR model 1 94.044%

DR model 1 93.658%

NR model 2 95.720%

DR model 2 93.837%

NR model 3 95.718%

DR model 3 93.837%

NR model 4 95.479%

DR model 4 93.747%

註:NR表示一般閱讀能力學生;DR 表示閱讀障礙學生;p 表示預測的辨認正確率;dstnc 表示視覺離 心參數;cmplx表示字元結構複雜度參數;freq表示字元使用頻次參數;vfld 表示視覺區域參數;

intercept 表示迴歸線截距;ds1表示視覺離心的線性係數;ds2 表示視覺離心的二次曲線係數;cx 表示字元結構複雜度的線性係數;fq 表示字元使用頻次的線性係數;vf表示視覺區域的線性係 數。

第一個模式包含五個參數的估計:inter- cept 參數是迴歸線的截距,ds1 參數是反映視覺 離心(visual eccentricity)對字元辨認之影響的 一 個 參 數 , c x 參 數 是 反 映 字 元 結 構 複 雜 度

(complexity)對字元辨認之影響的一個參數,fq 參數是反映字元使用頻次(frequency)對字元辨 認 之 影 響 的 一 個 參 數 , v f 參 數 是 反 映 不 同

視覺區(visual field)對字元辨認之影響的一個 參數。

由於第二、第三、第四個模式都是多項式 二次曲線模式,因此在模式參數的估計裏,除 了上述五個參數的估計外,增加了一個參數 ds2 的估計,計有六個參數的估計。ds2 這個參 數是一個二次曲線參數(quadratic parameter),

(15)

是反映視覺離心這個變項,在第一個參數(迴 歸線斜率)之外,其與字元辨認正確率之間所 存在的條件性(conditional)的變化關係。

從表十二可以看出,在上下視覺區,四個 模式的字元辨認正確率預測量,對閱讀障礙學 生來說,幾乎完全相同,而對一般閱讀能力學 生來說,則亦有些微的差異,其中亦以第一個 模式的預測量為較低。就受試者整體而言,第 二個模式的預測量最高,對一般閱讀能力學生 字元辨認正確率之預測量為95.720%,對閱讀障 礙學生字元辨認正確率之預測量為93.837%。

從表十二亦可以看出,四個模式的字元辨 認正確率預測量,對閱讀障礙學生來說,均幾 乎完全相同,但對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來說,卻 存在差異,顯示在進行字元辨認時,視覺離心 位置、字元結構複雜度、字元使用頻次、視覺 區對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所產生 的影響,可能存在著某些差異。

2. 模式之適合度

根據上述隱含意義,研究者乃進一步分析 考驗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相同 的模式下,其模式的各參數是否存在顯著性的 差異,以瞭解視覺離心位置、字元結構複雜

度、字元使用頻次、和視覺區等變項,對閱讀 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之字元辨認所產 生之影響的性質與特徵。在完成此項分析考驗 前,研究者先進行模式適合度(goodness of fit)的分析,以便選擇最佳預測模式來作參數 的比較。此項模式適合度的分析,本研究以三 項指標來判斷。第一項指標是模式的預測量。

由 於 四 個 模 式 的 預 測 量 都 非 常 高 , 均 高 於 93%,顯示四個模式有有良好的適合度。

第二項指標是模式的適合度考驗。第一個 模式的卡方考驗結果,2(79) .942, P>.9999;

第 二 個 模 式 的 卡 方 考 驗 結 果 ,2(79) .990, P > .9999 ; 第 三 個 模 式 的 卡 方 考 驗 結 果 ,2 (79) .991, P>.9999;第四個模式的卡方考驗結 果,2(79) .975, P>.9999。四個模式的卡方考 驗結果,亦均未達顯著水準,顯示每一個模式 都適合於上下視覺區的實驗觀察資料。

3. 模式參數之假設考驗

第三項指標是模式參數的顯著性考驗。表 十三是上下視覺區四個模式之參數係數假設考 驗。由表中結果可知,在上下視覺區部分,四 個模式的 vf 參數,其 t 值都未達顯著水準,但 其餘參數 t 值,則都達到顯著水準。這個結果 表十三 上、下視區字元辨認正確率之不同數學預測模式之參數係數假設考驗

方程式之參數係數 intercept ds1 ds2 cx fq vf

model 1 40.949** -20.091** - -0.127** 0.136** 0.003 t (75) 47.57*** -28.79*** - -7.12*** 7.66*** -0.323 model 2 40.920** -20.062** -0.004* -0.127** 0.136** -0.003 t (74) 42.50*** -25.84*** -2.79** -7.44*** 8.10*** -0.343 model 3 40.920** -20.062** -0.004* -0.127** 0.136** -0.030 t (74) 42.50*** -25.85*** -2.79** -7.44*** 8.01*** -0.319 model 4 40.912** -20.066** -0.003* -1.358** 0.136** -0.003 t (74) 36.99***2 -26.04*** -2.34** -6.94*** 7.90*** -0.333 註:intercept 表示迴歸線截距;ds1 表示視覺離心的線性係數;ds2表示視覺離心的二次曲線係數;cx

表示字元結構複雜度的線性係數;fq表示字元使用頻次的線性係數;vf 表示視覺區域的線性係數

*P < .05 **P < .01 ***P < .001

(16)

顯示,每一個模式裏的參數,除了 vf 這個參數 外,其對模式的整體預測量的增加來說,都達 到顯著的程度。因此,在上下視覺區,這四個 模式的參數考驗結果,以模式的適合度來說,

並沒有差異。

就上述三項指標來判斷,對於上下視覺區 字元辨認正確率的預測,四個模式之中,以第 二個模式為最佳的模式,其在整體模式的預測 量上高於其它三個模式,雖然與第三和第四模 式幾乎相同;在卡方考驗上,與其它三個模式 相同,很適合於實驗的觀察資料;在模式參數 的考驗上,其適合度與其它三個模式相同。就 這三項指標來看,雖然第二個模式的適合度並 沒有明顯的高於第三和第四個模式的適合度,

但就模式的結構來說,第二個模式則比第三和 第四個模式的結構簡單,是一個較為簡單的多 項式二次曲線模式。因此,在合併此項因素的 判斷下,第二模式可以視為預測上下視覺區字 元辨認正確率的最佳模式。

(三) 不同組別受試者字元辨認正確率數學預 測模式之參數係數比較︰視知覺處理缺陷組型 之分析推論

在前述字元辨認正確率數學預測模式的探

究裏,結果顯示在進行字元辨認時,視覺離心 位置、字元結構複雜度、字元使用頻次、視覺 區對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所產生 的影響,存在著差異。基於這項可能性,研究 者進一步比較四個模式的適合度,依據模式的 適合度,研究者選擇第二個模式作為上下視覺 區字元辨認正確率的預測模式,來比較兩組的 模式參數差異,以分析推論閱讀障礙學生的視 知覺處理缺陷之結構。表十四、和表十五,分 別是一般閱讀能力學生與閱讀障礙學生在下視 覺區、和上視覺區目標字元辨認正確率模式

(方程式)之各參數係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以及參數之 t 考驗結果。

1. 下視覺區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 學生預測模式之參數差異組型

由於第二個模式對上下視覺區的字元辨認 正確率資料的適合度最高,研究者以第二個模 式作為上下視覺區字元辨認正確率的預測模 式,來比較兩組受試者的模式參數差異,以分 析推論閱讀障礙學生的視知覺處理缺陷。表十 四是下視覺區,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 學生之預測模式的六個參數比較結果。從表可 知 , 閱 讀 障 礙 學 生 與 一 般 閱 讀 能 力 學 生 在 表十四 不同閱讀能力組別受試者在下視區之目標字元辨認正確率方程式之各參數係數之

平均數與標準差之比較

方程式之參數係數 普 通 生 閱 障 生

df t

M SD M SD

intercept -0.456 0.025 -0.445 0.036 46 -1.192*

ds1 -0.048 0.042 -0.073 0.043 46 -2.042*

ds2 -0.005 0.004 -0.002 0.004 46 -1.777*

cx -0.106 0.046 -0.137 0.070 46 -2.145*

fq -0.139 0.053 -0.162 0.073 46 -1.256*

vf -0.456 0.025 -0.445 0.036 46 -1.192*

註:intercept表示迴歸線截距;ds1 表示視覺離心的線性係數;ds2 表示視覺離心的二次曲線係數;cx 表示字元結構複雜度的線性係數;fq 表示字元使用頻次的線性係數;vf 表示視覺區域的線性係 數

*P < .05

(17)

表十五 不同閱讀能力組別受試者在上視區之目標字元辨認正確率方程式之各參數係數之 平均數與標準差之比較

方程式之參數係數 普 通 生 閱 障 生

df t

M SD M SD

intercept -0.546 0.059 -0.526 0.112 46 -0.755**

ds1 -0.040 0.050 -0.068 0.046 46 -2.188**

ds2 -0.006 0.005 -0.002 0.004 46 -1.971**

cx -0.103 0.078 -0.166 0.066 46 -3.010**

fq -0.114 0.080 -0.122 0.054 46 -0.448**

vf -0.383 0.045 -0.569 0.063 46 -1.434**

註:intercept 表示迴歸線截距;ds1 表示視覺離心的線性係數;ds2 表示視覺離心的二次曲線係數;cx 表示字元結構複雜度的線性係數;fq 表示字元使用頻次的線性係數;vf 表示視覺區域的線性係數

*P < .05 **P < .01

Intercept 參數、ds2 參數、fq 參數、vf 參數等四 個參數的 t 考驗結果,均沒有達到顯著水準。

如同前述,在 Intercept 參數、fq 參數、vf 參數 等三項參數上無顯著的差異,表示,在視網膜 中心進行字元辨認時,其最低的字元辨認閾 值、在不同的視覺離心位置上進行字元辨認時 字元使用頻次對文字辨認的影響、以及下視覺 區和上視覺區對字元辨認所產生的影響,在這 三方面,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

並沒有顯著的不同。

再者,在ds2 參數上,兩組受試者亦無顯 著的差異,顯示視覺離心與字元辨認正確率的 二次曲線關係,在對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 能力學生,並無不同。換言之,視覺離心對字 元辨認的影響之變異性(variation)程度,在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是相同的。

不同於以上四個參數的考驗結果,閱讀障 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在ds1 參數和 cx 參數的 t 考驗,呈現顯著的差異。ds1 參數的顯 著差異顯示,在下視覺區進行字元辨認時,視 覺離心對字元辨認的影響,在閱讀障礙學生與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並不相同。從表十四可 知,在此項參數,閱讀障礙學生的平均數大於

一般閱讀能力學生的平均數,因此這項結果表 示,視覺離心對閱讀障礙學生字元辨認的影 響,大於其對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字元辨認的影 響。cx 參數的顯著差異,顯示字元結構複雜度 對字元辨認的影響,在對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 閱讀能力學生來說,並不相同。在表十四,閱 讀障礙學生這項參數的平均數大於一般閱讀能 力學生的平均數,這項結果表示,字元結構複 雜度對閱讀障礙學生字元辨認的影響,大於其 對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字元辨認的影響。如同前 述,這樣的差異暗示,閱讀障礙學生在字元辨 認時,存在著視覺低階處理機制、注意力、或 字形、字音、字義之視覺離心處理上的可能缺 陷或異常。

2. 上視覺區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 學生預測模式之參數差異組型

表十五是上視覺區,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 閱讀能力學生之預測模式的六個參數比較結 果。從表可知,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 學生在Intercept參數、fq 參數、vf 參數等三個參 數的t 考驗結果,均沒有達到顯著水準,而在 ds1 參數、ds2 參數、和 cx 參數等三個參數的t 考驗結果,則均達到顯著水準。如同前述,這

(18)

些結果表示,在視網膜中心進行字元辨認時,

其最低的字元辨認閾值、在不同的視覺離心位 置上進行字元辨認時,字元使用頻次對文字辨 認的影響、以及下視覺區和上視覺區對字元辨 認所產生的影響,在這三方面,閱讀障礙學生 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並沒有顯著的不同。但 是在視覺離心對於字元辨認的影響、視覺離心 與字元辨認正確率的二次曲線關係、以及字元 結構複雜度對於字元辨認的影響等三方面,閱 讀障礙學生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生,則有顯著的 差異。相同地,這些差異暗示,閱讀障礙學生 的字元辨認,存在著視覺低階處理機制、注意 力、或字形、字音、字義之視覺離心處理上的 可能缺陷或異常。

二、研究結果討論

上述的研究發現顯示,閱讀障礙者存在選 擇性的(selective)視知覺處理缺陷,閱讀障 礙者存在一種「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高結構複 雜度刺激」的視知覺處理缺陷,閱讀障礙者無 法在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對高結構複雜度字元 進行正常的視知覺處理。此項發現與部分拼音 文字的閱讀障礙研究發現是一致的(Farmer &

Klein, 1995; Rayner, 1986; Rayner, Murphy, Hender- son, & Pollatsek, 1989; Solman & May, 1990)。由 於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的文字訊息前處理(pre- processing),在自然閱讀情境裏,對視網膜中 心區域的文字辨認,有極高的影響力(Inhoff, 1989b; Inhoff & Rayner, 1986; McConkie & Zola, 1979; Pollatsek, Lesch, Morris, & Rayner, 1992;

Rayner & Balota, 1989; Rayner & Morris, 1992),

這項選擇性的視知覺處理缺陷,對閱讀障礙者 在自然閱讀情境裏的文字辨認,可能產生不利 的影響。

從文字辨認歷程裏有關的處理機制來分 析,閱讀障礙者這樣的選擇性視知覺處理缺陷, 可能是由於注意力運用缺陷而產生。如前文獻 探討所述,影響文字辨認的重要注意力運作包

括︰注意力資源分配、注意力解析範圍(即注 意力視窗)、注意力移動、注意力焦點選擇 等。這些注意力的運作若不當,均可能對文字 辨認產生不利的影響。就閱讀障礙的產生而 言,這些注意力運作,何者與閱讀障礙的產生 有密切的關連?由於本實驗在進行時,已依據 減低受試者注意力運用的複雜性和減低受試者 知覺策略與辨認策略的使用,來進行實驗反應 方式的設計,因此,閱讀障礙者視知覺缺陷的 產生,是來自於注意力資源分配和注意力焦點 選擇的缺陷的可能性相對比較低。由此再推 論,閱讀障礙者視知覺缺陷的產生,應與注意 力解析範圍與注意力的移動之缺陷有密切的關 連。就注意力的運作性質而言,注意力解析範 圍的大小與注意力的移動,有非常密切的關連

(Eriksen & Murphy, 1987; Murphy & Eriksen, 1987; Tsal, 1983)。

若閱讀障礙視知覺處理缺陷,是由於注意 力解析範圍的控制缺陷而產生,則有兩種可能 情形。第一種情形是,閱讀障礙者的注意力解 析範圍過大,例如擴及視網膜外圍或周緣的區 域,導致解析度(resolution)降低(Eriksen &

Murphy, 1987; Murphy & Eriksen, 1987)。視網 膜中心區域與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的解析度降 低,可能影響訊息處理的水準。當視網膜中心 區域與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的注意力解析度降 低 時 , 由 於 視 網 膜 中 心 區 域 是 視 覺 敏 銳 度

(visual acuity)最佳的區域,因此,視網膜中 心區域的訊息處理,因注意力解析度降低而受 到的不利影響,可能因此不明顯。相較於視網 膜中心區域,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並無最佳 的視覺敏銳度,因此注意力解析度降低可能形 成不利影響。在已有的研究文獻中,研究者指 出,閱讀障礙的產生,可能是因為其注意力視 窗過大(解析範圍過大)而產生(Brannan &

Williams, 1987; Fischer & Weber, 1990; Humphery

& Bruce, 1989; Shallice & Warrington, 1977)。

(19)

相對於上述的情形是,閱讀障礙者的注意 力解析範圍太小,例如侷限於視網膜中心區 域,而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未受到相對的注 意,因而使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之文字辨認前 處理受到不利的影響。已有的研究指出,閱讀 障礙者的知覺廣度(perceptual span)比正常閱 讀能力者小(Farmer & Klein, 1995; Rayner, Mur- phy, Henderson, & Pollatsek, 1989)。Rayner等研 究者,以移動視窗( moving window)的實驗 刺激螢幕呈現控制技術,來研究閱讀障礙者和 正常閱讀能力者之閱讀知覺廣度。研究發現,

閱讀障礙者的知覺廣度,比正常閱讀能力者 小。Rayner 等研究者暗示,閱讀障礙的產生與 視 網 膜 中 心 近 側 處 理 缺 陷 ( parafoveal pro- cessing deficit)有關連。

中文閱讀障礙者的「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 高結構複雜度刺激」的視知覺處理缺陷,其產 生的原因,除了與上述的注意力缺陷有密切關 連外,亦可能與中文文字表徵的獨特屬性有關 連。由於中文文字並沒有「形素—音素對應」

的原則,因此,中文字音的觸接提取,其立即 性可能不及拼音文字,特別是對一個閱讀能力 未達純熟階段的閱讀者。此項因素,可能使中 文閱讀者,在視網膜中心近側對於字音訊息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的近側預視效益

(parafoveal preview benefit)相對地的減弱。

再者,不同於拼音文字,中文文字是一種圖像 文字,每一個字元不論其組成之筆畫數多少,

均是在一個方格內組合配置成一個字元。因 此,當一個字元的組成筆畫數多時,其結構複 雜度便很明顯的增加,而其字形結構的辨認,

也變得較困難。此項屬性的存在,也可能使中 文閱讀者,在視網膜中心近側對於字形結構訊 息(graphemic information)的近側預視效益相 對地的減小。根據許多拼音文字的眼動研究,

字音訊息與字母訊息(letter information)的近 預視效益,有利於視網膜中心區域的訊息處

理(Beauvillain & Dore, 1998; Henderson, Dixon, Peterson, Twilley, & Ferreira, 1995; McConkie &

Zola, 1979; Pollatsek, Lesch, Morris, & Rayner, 1992; Rayner & Balota, 1989; Rayner & Morris, 1992)。就閱讀來說,一個字元或詞彙的近側 預視,對這個字元或詞彙,在後來進行的視網 膜中心小窩式處理(foveal processing),有很 明顯的正面影響。

從以上的分析來推論,中文字元的字音訊 息與字形結構訊息的近側預視效應,由於中文 文字的獨特屬性而較難於觸接提取,在此種情 況下,假如一個中文閱讀者本身,對字音或字 形結構的處理能力原本已經較弱,則其字音訊 息與字形結構訊息的近側預視效應,將更形降 低,甚或缺乏。此種情形,可能使一個閱讀者產 生很明顯的閱讀困難。基於以上的可能性,視網 膜中心近側區域的處理困難,可能是中文閱讀障 礙產生的一個關連密切的觸發中介或原因之一。

對於本實驗發現中文閱讀障礙者的選擇性 視知覺處理缺陷,其產生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可 能性外,亦十分可能是由於閱讀障礙者視覺神 經系統的有關缺陷。從閱讀障礙研究文獻可 知,在拼音文字的研究裏,新近的許多研究一 致地發現,閱讀障礙者存在著低階視覺功能的 缺陷,亦即視覺瞬態系統(visual transient sys- tem)功能的缺陷或異常(Martin & Lovegrove, 1987; Lehmkuhle, Garzia, Turner, Hash, & Baro, 1993; Livingstone, Rosen, Drislane, & Galaburda, 1991; Lovegrove, Martin, & Slaghuis, 1986)。

視覺訊息瞬態系統所涉及的低階視覺訊息處理 包括︰刺激的明暗對比、刺激的空間頻率、刺 激的時間頻率、刺激的運動狀態等。許多研究 者從視知覺行為與大腦神經細胞活動的層面,

比較閱讀障礙者與正常閱讀能力者的瞬態系統 功能,多數研究一致地發現,閱讀障礙者的瞬 態系統功能,顯著地的低於正常閱讀能力者的 瞬態系統功能。

(20)

Breitmeyer(1993b)的研究指出,閱讀障 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對於刺激的顏色與形 式(form)的處理,在視網膜中心區域與視網 膜中心外圍區域,呈現明顯的差異。閱讀障礙 者在視網膜中心外圍區域對刺激的顏色與形式

(form)的處理,明顯地優於正常閱讀能力 者。Breitmeyer根據理論推論,這樣的結果是 由於閱讀障礙者的瞬態系統無法有效地即時抑 制 ( inhibit ) 持 續 系 統 的 運 作 而 產 生 。 換 言 之,閱讀障礙者的瞬態系統無法有效地的運 作。根據這些研究發現,我們可以間接推測 說,中文閱讀障礙者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文字 辨認的缺陷,也有可能是由於瞬態系統無法有 效地運作,無法即時地抑制(inhibit)持續系 統的運作而產生。亦即,中文閱讀障礙的產 生,可能有其視覺神經系統缺陷的根源。雖然 此項推測有其可能性,惟必須經過系列相關實 驗研究方能了解其正確性。

結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閱讀障礙的視知覺機 制缺陷,及其與中文文字獨特表徵的可能關 係。研究者以操弄視覺離心來觀察閱讀障礙受 試者和一般閱讀能力受試者,在上、下視覺區 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不同類別字元的文字辨認 正確率變化情形,以推論閱讀障礙者的視知覺 處理缺陷。

研究發現,中文閱讀障礙者文字辨認時,

存在選擇性的視知覺處理缺陷。此項缺陷是一 種「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高結構複雜度字元」

的視知覺處理缺陷。中文閱讀障礙者,在視網 膜中心點(0 mm)辨認文字時,對實驗的四個 類別的字元,他們的文字辨認正確率,與一般 閱讀能力者的辨認正確率,皆無顯著的差異。

但是在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對於高結構複雜 度字元的辨認,兩者的辨認正確率,則呈現顯

著的差異。對高字頻—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辨 認正確率,在12 mm、18 mm、24 mm三個視覺 離心位置上,閱讀障礙者的辨認正確率,顯著 地低於一般閱讀能力者;對低字頻—高結構複 雜度字元的辨認正確率,在6 mm、12 mm二個 視覺離心位置上,閱讀障礙者的辨認正確率,

亦顯著地低於一般閱讀能力者。就閱讀的訊息 處理來說,此項研究結果顯示,文字辨認的所 在視覺區域和文字本身的視知覺屬性,是影響 文字辨認的重要因素。同時,這項研究發現也 暗示,閱讀障礙者閱讀困難的發生,與文字辨 認的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前處理(preprocess- ing)和文字本身的視知覺屬性這二項因素,有 密切的關連。

以上的研究發現推論,除了來自實驗反應 資料之變異數分析結果外,亦獲得受試者實驗 反應資料的數學預測模式參數比較的支持。受 試者在上、下視覺區的文字辨認正確率,均存 在極高預測量之二次曲線迴歸模式。根據所獲 得之二次曲線迴歸模式,比較閱讀障礙者與一 般閱讀能力者迴歸模式裡各參數係數的差異。

研究發現,視覺離心對文字辨認所產生的不利 影響,在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並不 相等,在閱讀障礙者較高,在一般閱讀能力者 較低;再者,參數係數比較也發現,字元結構 複雜度對文字辨認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閱讀 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並不相等,在閱讀 障礙者較高,在一般閱讀能力者較低。雖然閱 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在視覺離心與字 元結構複雜度兩項參數比較上,有顯著差異,

但在迴歸模式的截距參數比較,則無顯著不 同,亦即兩者在視網膜中心進行文字辨認時,

其完成辨認的最低閾值並無顯著差異。相同 地,這些結果也一致地顯示,中文閱讀障礙的 發生,與文字辨認的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前處 理和中文字元結構複雜度的視知覺處理缺陷有 密切的關連。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