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平均每人所得的變動看台灣長期的經濟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平均每人所得的變動看台灣長期的經濟發展"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吳 聰 敏 *

Kuznets (1966,1973)提出現代經濟成長(modern economic growth)的 概念,它指的是ー國之平均每人GDP成長率從接近於零提升爲顯著大 於零。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出現於日治初期,這是廣爲接受的看法,但 實際上並未有人具體比較1900年前後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之變動。

本文整理日治時期台灣的G D P統計,估算出日治初期台灣的平均每

人G D P大約是傳統農業社會的水準。利用此項推估結果,我們進ー步

推算淸國統治時期平均每人G D P之成長率。本文也利用人口變遷、身 高統計、單位面積產量與人口/耕地面積比例之變動,檢驗以上的推論。

關鍵詞••國內生産毛額,經濟成長 JE L分類代號: E3, N4, 04

1980年中期以来,經濟發展又成爲熱門的研究課題。在這一波的研究中,經濟 學家整理出更完整的各國長期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與平均每人G D P統計。平 均 每 人G D P是經濟發展高低的指標之一 。當然,

單獨一項指標無法完整表現社會經濟發展的状況,不 過G D P指標與其他的福 利指標之間有密切的關聯。譬如,平 均 每 人G D P上升時,死亡率通常隨之而 下降,平均預期壽命通常也上升。因此,平 均 每 人G D P算得上是最具代表性 的經濟發展指標。

Kuznets (1966, 1973)提出現代經濟成長概念,它指的是ー國之平均每人

G D P成長率從接近於零提升爲顯著大於零。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出現於曰治

初期,這是廣爲接受的看法。但實際上,因爲台灣的長期經濟統計不夠完整,以

*作者爲台大經濟系教授。我特別感謝兩位審査人於本文初稿的意見,基於他們的批評與建 議,本文之第3節完全改寫。此外,我也感謝佘健源先生的建議,以及逢甲大學與中硏院台史所 硏討會上與會者,特別是柯志明與黃富三兩位先生之意見。最後,我要感謝林佳怡小姐幫忙整 理資料。

經濟論文叢刊(Taiwan Economic Review、32:3 (2004), 293-320。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出版

(2)

往並未有人具體比較1900年前後平均每人G D P之變動。本 文 第1節首先整 理曰治時期之國民所得統計,並與戰後之G D P統計銜接。近年来,經濟學者 努力整理各國的長期G D P統計,有名的例子包括Summers and Heston (2003) 與G G D C資料庫,後者可銜接Maddison (1995)之長期經濟統計。1 這兩項硏 - 究都是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指數轉換各國之G D P統計。

爲了解台灣的經濟發展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相對地位,本文所整理的日治時 A 期G D P統計以便銜接上G G D C資料庫中的戰後台灣G D P統計。

根據本文之整理,日治初期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大約是600元 (以1990 international dollar計債,下同)。此ー水準相當於經濟學者所認定的傳統農業 社會的平均每人所得水準。若以上之推估無厳重偏誤,則由此可推論台灣在 日治初期以前是ー傳統農業社會,其特點之ー是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幾乎爲 零。因此,日治初期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由零上升爲正値,的確符合 現代經濟成長的特徴。

關於台灣現代經濟成長的問題,Ho (1978,頁25-28)曾以早期學者所估算 的國內生產淨額加以討論。不過,學者對於日治時期台灣G D P的統計持續有 所修正與更新。此外,早期的G D P統計主要著眼於台灣本身的時間數列資料,

並未與各國之G D P統計銜接。本文將台灣早期的G D P統 計 與G G D C資料 銜接之後,我們即可比較台灣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成長,並具體探討一些相關的 議題。例如,我們可以比較台灣與中國、日本之經濟成長率的高低,由此思考 現代經濟成長啓動的條件與機制。

本文關於淸國統治時期台灣G D P之推算,是建立在傳統農業社會的概念 以及日治初期平均每人G D P約600元的估算値上。但是,愈早期之經濟調査 資料愈不完整,因此日治初期國民所得統計可能有很大的偏誤。本文第2節以 日治時期之人口變遷、平均預期壽命以及身高等統計,.驗證日治時期G D P之 估計是否可靠。台灣在日治時期有豐富的經濟調査資料,相對而言,淸國時期 則幾乎沒有可靠的時間數列資料。不過,本文第3節仍根據零星的單位面積產 量及人口/耕地面積比例資料,驗證淸治時期傳統農業社會的假設。

目前僅有少數已開發國家有較完整的長期經濟統計。台灣的長期經濟統 計雖然不算完整,但它有一項特點:某些重要的經濟統計可上溯到日治初期現 , 代經濟成長開始啓動之際。因此,對於經濟成長的硏究而言,台灣的長期經濟

1 參見 litt:p://www.eco.njg.nl/gg(ic/homegg<dc.html/0

(3)

圖1 :平 均每人GDP (1990國際元)

除了台灣之外,其他各國之成長‘徑都是橫軸所標示之特定年期的平均每 人G D P水準連接而成。資料來源:台灣之外各國之資料都取自Maddison (2001)。台灣平均每人G D P之統計,請見正文説明。本圖假設台灣1700年 之平均每人G D P爲500元。

均 每 人G D P成長率爲零;1820-1913年間更變成負値: -0.08% 。若以全球平 均來看,1500-1820之間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之推測値爲0.05%,1820-70 之間上升爲0.53% 。

圖1比較台灣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平均每人所得,縦軸取對數値,因此各 線之斜率即代表成長率。圖 中 的 「西歐」是西歐地區15個國家的平均値,2 這 是世界最早開始現代經濟成長的地區。另外一組較早開始成長的國家,Mad- dison稱 之 爲Wbstern offshoots,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與紐西蘭等4個英 語系國家。3 Kuznets (1966,1973)提 出 「現代經濟成長」的概念,這是指一個社 會由傳統經濟蛻變爲工業化經濟的過程。但是,傳統經濟與工業化經濟的特徵 是什麼呢?由國民所得統計來看,傳統農業經濟的主要特徵是平均每人GDP 成長率甚低,工業化社會的特點之一則是成長率較高。因此,Kuznets所謂的 現代經濟成長是指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由低轉高,其後並能維持高成長率。

Kuznets (1973,頁248,註3 )進ー步說明,就非共産制度的已開發國家而

215 個國家爲 Austria, Belgium, Denmark, Finland, France, Germany, Italy, Netherlands, Nor­

way, Sweden, Switzerland, United Kingdom, Greece, Portugal, Spain 3Maddison (2001),46

(4)

統計及日治初期的經濟調查是異常珍貴的資料。第4節的結語中,我們對此略 加說明,並討論未来的硏究方向。

1 平均每人G D P 之長期變動

研究台灣長期的經濟發展,荷蘭統治時期是一個方便的起點。荷蘭統治台灣雖 然僅38年,但留下豐富的記錄與統計資料。日治時期開始,日本人在台灣進行 各式各樣的調査,所出版的統計資料以「汗牛充棟」來形容並不爲過。不過,夾 在荷治與日治時期之間的明鄭王朝與長達212年的淸國統治,經濟統計與文字 記錄都相當匱乏。就少數可見的統計資料而言,如耕地面積或人口數估計,其 品質也大有問題。欲具體探討台灣長期的經濟發展,淸治時期統計資料缺乏是 一個難以克服的困難。

晚近,關於各國的長期國民所得統計之硏究很多。其中,最廣爲人知的跨 國 G D P統 計可能是Summers and Heston (2003),其資料期間較短,僅涵蓋 第二次世界大戦以後的期間,優點是統計資料幾乎遍及世界各國。Maddison (1995,2001)也蒐集相當完整的各國G D P及人口統計,其特點是有些國家的 國民所得統計(或推測)可上溯至17世紀。另一項硏究是Lucas (2002),他整 理了 1750年以來世界主要地區之平均每人GDP。Maddison與Lucas之硏究 大體上依據相同的原始資料來源,因此彼此間的統計數字並無大大的差異。若 無特別説明,以下的討論主要使用Maddison (2001)的數字。

1 . 1 現代經濟成長

以平均每人G D P作爲經濟發展的指標,則19世紀初可以說是全球經濟發展的 一個轉捩點。根 據Maddison (2001,頁21,9 0 )之統計數字,在1700-1820年 間,西歐國家中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最高的是英國,平均年成長率爲0.34% 。 接下來的1820-1913之間,其成長率更上升至0.96% ,幾乎是前一段期間的3 倍。但是,同一期間美國的成長率更高。1700-1820間美國的平均每人GDP 成長率爲0.73%, 1820-1913爲1.56%。不過,1700年英國的平均每人GDP 是1,405元;美國則只有527元。因此,雖然美國的成長率較高,但1820年時英 國的平均每人GDP (2,121元)仍遠高於美國(1,257元)。

英美兩國是全世界高成長率的代表,中國則是低成長率的代表。根 據Mad- dison的谁測,1700年中國的平均每人G D P是600元。接下來的120年間,平

(5)

言,工業化經濟之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約2% , 傳統農業經濟之成長率則大約 只有其十分之

,

也就是0.20%。若 從G D P水準値來看, Maddison (2001,頁 45)認爲傳統農業社會的平均每人G D P大約是600元,而西歐國家現代經濟 成長的起點大約是在1820年。

19世紀初,當少數西歐國家開始現代經濟成長之際,世界各國的平均每人 所得水準事實上差異並不大。1820年時,世界平均每人所得最高的國家大約 是所得最低國家的3-4倍。譬如,英國是中國的3.5倍,荷蘭是中國的3.0倍。

不過,接下來的兩世紀當中,有些國家經濟持續成長(如美園);有些較晚才開 始 成 長(如日本與台灣) ;有些迄今尙未出現成長(如部分的非洲國家)。因爲長 期經濟成長率的差異,21世紀初全世界平均每人G D P最高的國家大約是最 低國家的50倍。1998年,非 洲57個國家的平均每人G D P是1,368元,大約是 西歐國家在1820年的平均値;其中,坦 桑尼亞(Tanzania)的平均每人G D P僅 有553元,是非洲國家中較低者。而 美 國1998年的平均每人G D P是27,331 元,高達坦桑尼亞的49倍!

1 . 2 台灣 平 均每 人G D P之變動

以下兩小節將分別說明日治時期與淸治時期台灣平均每人G D P之估算方法 及資料來源。根據本文之推算,1820年時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與中國應該 相差無幾,大約是介於500與600元之間。淸國統治時期,台灣與中國的制度 相同,生産技術水準也相同。19世紀中葉以後,資本與勞動力已經可以_由移 動,因此兩地的經濟發展程度應該很接近,台灣與中國東南沿海省份之平均每

人 G D P應該不會有太大差異。不過,到了 20世紀末期,兩地的之平均每人

G D P則出現顯著的差異。1998年,中國的平均每人0 0 ?是3,117元;台灣則

劇增 爲15,012元,高達中國的4.82倍。此ー巨大差異也是長期經濟成長率的

高低不同所造成。

台灣與中國的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開始出現差異是在日本治台初期。整 個曰治時期當中,兩地的所得差距日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戦之後,台灣從 1960年代開始出現全球少見的高成長率,與中國的所得差距日益拉大。到了 1980年代,中國開始出現高經濟成長率,兩地的平均每人所得差距才略有縮 小。利 用G G D C的資料計算中國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1951-60爲4.47% , 1961-70 爲 1.90%, 1971-80 爲 3.19%,1981-90 爲 5.76%, 1991-99 爲 6.71% 。

(6)

同一期間,台灣的成長率分別爲: 4.37%, 6.87%, 7.70%, 6.29%,與5.61% 。 從探討經濟成長問題的角度來看,百年來台灣與中國所得差距的變化是ー 個旣有趣又重要的研究課題。由圖1可知,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出現在日治初 期;中國的現代經濟成長則遲至1980年代才開始。如果我們反過來問一個問 題:1895年之後若中國繼續統治台灣,1998年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會是多 少?答案應該是接近中國的平均値3,117元。反之,若中國在20世紀初就和台 灣ー樣開始成長,1998年的平均每人G D P應該是接近於台灣的水準,大約是

15,000元。以上的對比推論或許太過簡化,但凸顯出經濟學家企求解答的一個

大問題:現代經濟成長啓動的條件與機制是什麼?

1 . 3 曰治時期台灣的國内生產毛額

行政院主計處所估算的國民所得統計自1951年開始。關於日治時期的國民所 得,目前有幾套學者所推估的數字。荷蘭與淸國統治時期並無國民所得統計,

須間接推算或猜測。以下簡單說明推估的方法,推估結果請見本文附表。

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的國民所得統計目前有國民支出毛額(Gross National

Expenditure)與國內生産毛額兩種系列。國民支出毛額是由溝ロ敏行所推估,

資料期間爲1903-38,刊載於溝ロ敏行•梅村又次(1988)。同書亦刊載一項國 內生產毛額統計,這是以李登輝(1976)的估算爲基礎,再經過調整而来。李登 輝的估算在日治時期涵蓋1911~40年期間,Ho (1978,頁25-28)之討論即列 出其結果,不過此一估算之方法與細節未見發表。溝ロ敏行•梅村又 次(1988) 以間接方法將李登輝之估算往前延伸至1903年。吳 聰 敏 (1 9 91)由生産面推 估1910-51年之間的國內生産毛額,此項推估涵蓋了日治末期與戰後初期的 悪性物價膨脹期間,可與戰後的國民所得統計銜接。但是,該文使用另行推估 之躉售物價指數作為G D P平減指數,故實質生産額數字可能有偏誤。4晚近,

郭 逢 耀•崔洲英•林 明 姿 •鍾 靜 宜 (1997)的 G D P估算涵蓋1937-50年期間,

並與主計處1951年起開始發布的國民所得統計銜接。

爲了作跨國比較,每一個國家之G D P必須轉換爲同一單位。最簡單的方 法是以匯率轉換,但因爲匯率在短期內可能大幅波動,故以匯率轉換並非理想 方法。比較好的方法是使用所謂的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onverters (PPP

4吳聰敏(2001)對此問題有詳細的檢討。

(7)

converters)轉換。5本文所使用之台灣長期G D P統計是由幾項資料銜接而成。

首先,1951-99年G D P統 計 取 自G G D C資料庫,基 期是1990年。此項資料 基本上是Maddison (1995,2001)全球國民所得統計的延伸,其中各國之實質 G D P是 以PPP轉換,故方便作國際比較。1937-1950年期間則使用郭逢耀• 崔洲英•林 明 姿•鍾 靜 宜 (1997)之估算値。銜接方法如下•.先由郭逢耀等之統 計算出1938-51期間各年之成長率,再 由G G D C的1951年平均每人G D P數 字推算各年的G D P値。

1903-36年 間 之G D P推估也是採同樣方法。但因爲早期之國民所得統計 可能有較大的誤差,故1904-1937年間的成長率採取兩套推估數字。日治時 期,農業與砂糖製造業是台灣最重要的産業,其產値已有較精確的估算。第一 套推估數字是採用吳聰敏(2001)的農畜業生産額加上古慧雯•吳 聰 敏(2003) 的砂糖附加價値當作G D P之 代 表 値 (proxy)。其中,砂糖附加價値計入台灣 消費者所繳之砂糖消費稅。由代表値可算出各年之平均每人產値成長率,再 由1937年之平均每人G D P統計即可推算1903-36年之値。第二套推估數字 則是以吳聰敏(1991)的估計値銜接1910-36年期間,1903-1909期間則仍採 第一套數字(農畜業產額加砂糖附加價値)銜接。

計算平均每人G D P時須使用人口統計。1941年以前採用總督府之人口 統計,1942-50年間採用吳聰敏(1997)之估算數字。1951年之後的人口數則

採 用Ho (1978)之調整數字。目前,官方的人口統計並未計入戰後初期中國來

台軍人,但以上所引用的數字都已加入來台軍人之估算數。

比較以上兩套估算數字,我們發現兩者之間若有明顯差異,多出現於物價 劇烈變動時期。譬如,台灣的物價在1931年前後猛然下跌,而由附表可知,該 年 第 ⑵ 欄 之 估 算 値 遠 高 於 第 (1 )欄數字。事實上,若依 第⑵欄 之估 算數字, 日治時期平均每人G D P最高點是出現在1931年,但這與台灣重要産品的產 量數字並不相符。譬如,1931年的稻米與甘蔗産量分別只有1938年的76.0%

與62.3%。6綜合比較之後,我們認爲附表第(1)欄的數字在1903-36年間雖然 是以間接數字推算,但它較符合國民所得帳的標準方法,我們認爲此ー數列較 為可靠,故下文之討論將以此攔數字爲準。

5參見 Maddison (1995),頁 162-163之討論。

6溝ロ敏行對於日治時期台灣的G D P也有後續的整理,結果發表於Mizoguchi (1999)。我 們也嘗試利用其估計値銜接1912-1936年期間之G D P統計,估算結果與附表第(2)欄之統計 似的性質。

(8)

根據第⑴欄估算數字,1903年台灣平均每人G D P爲559.79元。若使用 第 ⑵ 欄 估算數字,結果爲532.86元,兩者的差距不犬,平均値爲546.33元。但 根 據 第 (1 )欄估算數字,1903-1910間之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平均約6.1% , 似乎偏高。推究原因,可能是1900年代初期受戰亂影響,故 G D P特別低,或 _ 者是早期的統計調查涵蓋的範圍較小,後期的調查涵蓋的範圍擴犬,以致前一 時期之估算値偏低,因此出現成長率偏高的結果。在以下的討論中,我們將假 設1900年之平均每人G D P爲600元。 I

以1990年 international dollars計算,1998年 台 灣 的 平均每 人G D P是 15,012元,大約是1900年的25倍。若以當年價格計算,1998年平均每人GDP 爲新台幣410,475元。此項數値的25分之ー爲16,419元。換言之,以1998年 幣値計算,20世紀初台灣人之平均毎月所得爲1,368元。21世紀初的台灣人 可能很難想像,百年前的人們如此低的所得如何過日子。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05,下巻,頁512-92)刊載一項1903年前後台灣人之生計費調査資料。此 項調査之樣本數很少,其代表性如何難以判斷。調査中將台灣人家庭分上中下 等三種階層,其中下等社會階層占大多敷。下等社會生計費調査又分小農、職 エ、行商、與勞動者等4類。以車夫生計費爲例(頁588-589),内容包括食費、

被服費、房租等六部分,一年支出合計117.71圓 (當年幣値),平均毎月支出約 9.8圓。生計費中,飲食爲最主要的支出項目,内容包括白米、火炭、蕃薯、食 鹽、醤油豆料、魚及肉、蔬菜、煙草、蠟燭等項。百年前支出項目與今天的支出 項目顯然差異甚大。

表1列出台灣、日本、與中國之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其中,台 灣1903- 1940年間之實質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係根據附表之數字計算。利用附表第 (1)欄之數字計算,1903-1940年台灣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爲1.97% 。7 與世 界平均比較,台灣的成長率仍然較高。但是,若與戰後時期比較,則戰前的成長 率遠遠不及。1951-1999年之間,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高達6.34% 。

1 . 4 清國統治時期國内生產毛額之推測

淸國統治時期,台灣連可靠的人口與耕地面積都沒有,遑論國民所得統計。顯 然,直接推估國民所得是不可能的。不過,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使用間接方法 , 推算經濟成長率。推估方法之原理可簡單說明如下:上一小節已整理日治初

7若以欄(2)數字計算,成長率爲2.19% 。

(9)

表 1 :平均每人G D P與人口成長率

成長率 年期

台灣平均每人GDP (1) 1.97% 1903-1940 台灣平均每人GDP (2) 2.19% 1903-1940 日本平均每人GDP 2.30% 1905-1940 中國平均每人GDP 0.33% 1914-1931 世界(56國)平均每人GDP 1.03% 1900-1938 亞洲(11國)平均每人GDP 0.66% 1900-1938 西歐(12國)平均每人GDP 1.12% 1900-1938 資料來源:台灣平均每人G D P分別取自本文附錄之欄(1)與欄(2)。

日本平均每人G D P取自Maddiscm (2001),頁206;成長率之計算是 先計算變數之自然對數値,再對時間作迴歸。中國之平均每人GDP 成長率取自Yeh (1979),原數字是指1914-19181931-1936年間 之平均成長率。亞洲11國、西歐12國、與世界56國平均每人GDP 取自Maddison (1995),212。末三項平均成長率是由19001938 兩年之G D P計算而得。

期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約600元,如果我們能推測出17世紀中葉的平均每

人G D P ,即能算出淸國時期的長期平均成長率。那麼,17世紀中葉台灣的平

均 每 人G D P是多少?

台灣在淸國統治時期是一個傳統農業經濟。根據各國之國民所得統計,經 濟學家已了解傳統農業經濟的平均每人G D P大約是多少。首先,根 據Pritch­

ett: (1997)的推算,人類社會的最低存活水準(subsistence level) 大約是平均每 人GDP 300元。8如 果17世紀中葉台灣的經濟僅達最低存活水準,則當時的 平 均 每 人G D P大約就是300元。不過,由一般的文字描述來判斷,當時台灣 經濟發展的水準應高於此。

Lucas (2002)認爲西歐國家在工業革命(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之前的傳 統農業社會,平均每人所得水準約爲600元。9不過,Lucas認爲早期國民所得 統計之誤差甚大,把估算誤差列入考慮,他認爲傳統農業社會之平均每人所得

8Pritchett的估算是以1985年的幣値爲單位,最低存活水準是250;折算爲1990年幣値約 300元。

9Lucas的計算也是以1985international dollar爲單位,若改以1990年爲單位,此一估計 値會略高,但本文的分析不受影響。

(10)

水準應該介於400元與800元之間。Maddison (2001,頁90126)也有類似的 看法,譬如,他推測1700年 與1820年中國的平均每人G D P都是600元;日本 1820年的平均每人G D P669元,1500年爲500元,這些都是傳統農業社會 平均每人G D P水準之代表數字。

上一小節説明,由實際資料估算出日治初期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大約 = 是600元,若假設台灣在1700年之平均每人G D P爲500元,而1900年平均 每 人G D P約爲600元,因此在這200年當中,平均成長率爲0.09% 。若假設 s 1700年之平均每人G D P僅400元,則年成長率將爲0.20%。不管是0.09% 還

是0.20%,這都符合台灣是一個傳統農業經濟低成長率的特徴。綜合以上所述,

台灣在淸國統治時期是一個傳統農業經濟,平 均 每 人G D P水準約介於400- 600元之間;平均成長率可能不超過0.20%。日治初期開始,平均每人G D P成 長率上升至2.0%左右。

以上的推算方法與Perkins (1969)研究中國14-2 0世紀上半農業發展的 方法類似。Perkins仔細分析ー些農業調査資料之後,認爲在20世紀中葉前的 600年之間,中國的平均每人農業産出大約是固定的。此ー結論與本文平均每 人G D P大約維持不變的推論是相符的,底下第3節將作進一歩的分析。

2 人□變遷

上一節從平均每人G D P統計推論,台灣在淸國統治時期是一個傳統農業社 會,現代經濟成長出現在日本統治初期。國民所得統計需要大量的經濟調査 資料,因此越早期的國民所得越難精確估算。即使是日本統治時期,雖然原始 調査資料甚爲豐富,但估算國民所得時仍然必須作許多的假設與猜測,估算結 果有誤差在所難免。本節將利用人口變遷與身高調查數字,驗証或反証上一節 分析之結論。

2 . 1 出生率與死亡率之變動

Kuznets (1966,頁230)指出,現代經濟成長除了平均每人G D P有較高的成長 率之外,另一個特徵是人口成長率也較高。人口學家的研究則進一歩指出,一 a 個國家開始現代經濟成長之際,通常伴隨如下之人口變遷現象。一開始,人口 出生率會隨著國民所得上升而增加,故平均每人所得僅緩慢增加。隨後,人口

(11)

表2 :台灣人的出生率與死亡率:1906-1943

1906-09 1910-20 1921-25 1926-40 1941-43 平均出生率

平均死亡率%) 平均自然增加率(%)

40.25 33.35 6.90

41.40 29.37 12.03

42.08 24.61 17.47

45.24 21.20 24.04

41.10 18.23 22.83 資料來源:陳紹馨(1979a),頁103

出生率會達到一個最高點,之後即出現下降趨勢。1G在同一期間,死亡率是呈 現長期下降趨勢,故人ロ的自然增加率在現代經濟成長開始之後,將呈現先增 加 (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後 下 降 (出生率與死亡率皆下降)的變動。

在最早開始成長的西歐國家中,瑞典有相當完整的人口變遷統計。18世紀 中期,瑞典的死亡率大約是30% ;但呈長期下降趨勢,到了 20世紀初死亡率降 爲 約15%。瑞典的出生率在19世紀上半之前大約是35%,之後呈下降趨勢,到 了 20世紀初降爲約25%。18世紀中期,瑞典的其人口自然增加率呈現增加趨 勢,19世紀晩期開始則出現下降趨勢。11表2列出日治時期台灣人之出生率與 死亡率。日治時期,較精確的人口統計始於1906年。1906^43年間,台灣的死 亡率呈長期下降趨勢,其中,1906-09年之間的死亡率爲33.35%,比瑞典18世 紀中葉還高。因此,台灣在日治初期的經濟與社會的狀況可能與瑞典18世紀 中葉相當。不過,瑞典的死亡率從1750年約30% 下降至1880年 約18% ,歷經 130年時間。相對的,台灣人的死亡率由33.35%下降至18.23% (1942^43年),

大約只花了 35年時間。12日治時期,台灣人的出生率極高,13大約在1930年代 晩期開始有下降趨勢。由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台灣人口自然增加率自日治初期 開始上升,在1930年代中後期達到最高;之後則出現下降趨勢。

根據表2,日治時期台灣人口增加率具有現代經濟成長的特徴。不過,這並 不能証明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是在日治初期才開始的。台灣在I860年的開港 貿易與晚淸政府所推動的自強運動,有可能已經把台灣推進現代經濟成長的 途徑。Maddison (2001,頁18)認爲,過去一千年來各國產出與人口增加主要

10參見 Lucas (2002),陳紹馨(1979a),128-130,與 Maddison (2001)33-34 11見 Maddison (2001),33

12參見陳紹馨(1979b),42, 52

13陳紹馨(1979a,頁101)的分析指出,1920~40年之間,台灣人的出生率是全世界最高的。

(12)

得力於下列三項因素:⑴ 征 服 與 移 民(conquest and settlement),⑵國際貿易 與資本移動,與 (3 )技術進步與制度革新。對一個封閉且落後的社會而言,對 外貿易開啓接觸先進技術與制度的管道,是促成現代經濟成長的重要機會。

從1684年淸國統治台灣開始,台灣的唯一貿易對象是淸國。但是,1858年 淸國與英、法、美、俄四國簽訂天津條約,其中規定台灣開埠通商。1862年, ; 基隆與高雄兩港開埠,台灣的貿易型態逐漸轉變,這也影響了産業的發展;其 中,最重要的是台灣北部茶業的興起。晚淸時期另一個可能促進經濟發展的因 素是淸政府所推動的自強運動,在台灣負責自強運動的官員包括沈葆楨、丁曰 昌、劉銘傳等人。I4因此,若1860年的開港與晚淸自強運動在經濟發展上已有 具體成效,則表2中之數字可能只是淸末已開始的人口變遷之延續,而不是變 遷的起點。

雖然國際貿易的機會可能促進經濟發展,但多數的研究似乎都認爲,晚淸 之開港與自強運動並未對台灣的經濟產生大大的影響。譬如,Ho (1978) 即認 爲淸國時期的台灣是一個傳統經濟,他檢討1860年台灣的開港貿易與1884- 1891劉銘傳治台期間所推動的改革,結論是:“Although aggregate production increased,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per capita income rose significantly (頁 24)。上一節已經說明,由實際資料估算的G D P最早可上溯到日治初期,因此 我們不能利用長期經濟統計資料分析晚淸g強運動之影響,底下將由平均預 壽命與身高之變動探討此問題。

2 . 2 平均預期壽命

平均預期壽命(life expectation at birth)的高低與平均每人G D P水準有密切的 關係,是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根 據Maddison (2001,頁29-30)所整理的 統計資料,傳統社會之平均預期壽命最低者大約是25歳。譬如,英 國 在1301- 1425年間平均預期壽命約24.3歲,法國在1740-1749年間約24.8歲。一個國 家開始現代經濟成長之後,平均預期壽命也跟著上升。英國的平均預期壽命在

1726-51年間爲34.6歳,1820-1829間上升爲40.8歲。

表3比較台灣人、日本人、與中國人之平均預期壽命。1906年,台灣人之 平均預期壽命男性僅27.7歳,女性爲29.0歳;這與傳統農業社會之統計數字相,

當。不過,台灣人平均預期壽命在日治時期出現長足的進展,1921年男性增加 ^ 14有關於淸政府在台灣推動的自強運動之介紹,可參見許雪姬(1993)。

(13)

表3:平均預期壽命

性別 1906 1921 1926-1930 1936-1940 1956 台灣 男 27.7 34.5 38.8 41.1 60.2

29.0 38.6 43.1 45.7 64.2

中國 男 24.6* 46.1

23.7* 48.1

日本** 42.1 44.8 46.9 62.8 43.2 46.5 49.6 66.8 説明:*1929-31年間之農村人口調査資料推算。* * 日本之數 字1919年是以1920-25年統計數字計算;19230年是以1925- 30年數字計算;1936-40年是以1935-36年數字計算;1956年是以 1954-55年數字計算。

陳紹馨(1979a,頁165)尙有其他期間之台灣平均預期壽命。譬如,

以男性而言,1909-1911期間之平均預期壽命統計爲32.4歲,1910- 1914期間爲32.4歲,1914-1916期間爲28.4歳,1919年爲27.7歳,

1920-1927期間爲3 6 .8歲。以上1909-1911期間的預期壽命似乎 偏低,1919年則偏高。其中原因爲何,尙有待進一歩探討。資料 來源:台灣:Barclay (195 4,1 5 4)與陳紹馨1979a),16 5;中國:

Banister (1987,頁5-6);日本Taeuber (1958,288).

爲34.5歳,1936~40之間再增加到41.1歳。中國在二次大戰之前並無可靠的 平均預期壽命統計,表3所列是根據1929-31年間之農村人口統計間接推估,

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爲24.6歳,女性爲23.7歳,這與英國1301-1425年相當。

與西歐國家現代經濟發展之前的數字比較,台灣人在1906年之平均預期 壽 命 (男性27.7歳)已算是偏低。因此,若淸末的開港與自強運動對於平均預 期壽命有正面影響,這 表 示1860年之前台灣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低於27.7歳。

但是,有記錄可查的平均預期壽命最低大約是25歳,由此可推知,淸末的開港 與自強運動即使提升了台灣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其效果也不大。

2 . 3 身高增加

魏 凱 立 (2000)對於淸末日初台灣人身高變動之研究,提供另一項証據以了解 晚淸自強運動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根據日治時期之身高調査,他分析1854- 1910年間出生的台灣成年人(22歲以上)之平均身高。他發現出生於1899-

(14)

1901年間之台灣男人的身高比出生於1887-1889年間的人平均高1.40公分; 女人身高則增加0.74公分。若比較1908-1910年間與1887-1889年間出生的 人,男人身高增加了2.62公分,女人增加2.48公分。顯然,台灣人的身高在日 治初期出現「結構性變動」。

另外,從1850年代中期到19世紀末,台灣成年人的身高並無增加之趨勢。

事實上,台中州1854-1889出生的男性,其成年後(35-39歳)之身高略呈下降 趨勢,1890-1892年出生者之成年身高始出現上升趨勢。類似的,1854-1892 之間出生之女性,身高也略呈下降趨勢;1893-1895以後出生者身高開始出 現上升趨勢。不管是男性或女性,1893-1895年間出生者其成年後的身高與 1860年前後出生者相仿。因此,由身高之變動來看,1860年的開港貿易對於 經濟成長似乎沒有造成可見之影響。至 於1890年代開始出現身高上升之現象 是否與自強運動有關,則有待進一步的探討。但即使是有影響,相對於日治初 期之變動而言,也屬輕微。

綜合以上之分析,由人口變遷,平均預期壽命與身高之變動可知,台灣於 曰治初期已進入現代經濟成長的階段。進ー步而言,1860年的開港通商及晚 淸的自強運動對於經濟發展有多大的影響?因爲資料有限,我們不能完全確 認。不過,由平均預期壽命及身高變動的資料的來看,這兩項因素對於經濟發 展即使有正面影響,效果並不大。

3 農業技術進步與平均每人所得

前面第1節由日治時初期平均每人G D P約600元之推估値,推論淸國統治時 期的台灣是一個傳統農業經濟,並進一歩推論淸治時期平均每人G D P水準幾 乎長期維持不變。我們有沒有其他的統計資料可以直接驗証或反証此點?衆 所週知,淸國統治時期的統計資料相當匱乏,這正是我們須以間接方法推估

G D P成長率的原因。不過,本節仍試以零星的統計數字作驗証。

淸國統計時期,我們可以找到的統計資料包括米債、利率、進 出 ロ (晚淸)、

人口、耕地面積、單位面積産量等。本文的目的是了解平均每人G D P的變 動,就此一目的而言,人口、耕地面積、與單位面積産量統計最有相關。Perkins

(1969)對於中國農業之分析主要也是根據上述三項資料。但遺憾的是,底下

將會說明,這幾項調査資料都很不準確。

(15)

Perkins (1969,頁183-189)硏究中國1368-1968期間之農業發展,認爲此 期間中國農業生產增加一半靠新開墾土地,另一半是靠單位面積產量的增加。

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主要得力於農業技術進歩。包括引進新作物品種、水利建 設、肥料、單期作改變爲雙期作等。過 去600年間,中國農業生産技術的進歩 是緩慢而漸進的;土地的開墾則是由黃河流域向南延伸至長江流域。從這個推 論看来,台灣的開發可視爲是中國由北往南墾殖過程的延伸。淸國時期,來台 開墾之漢人主要來自福建、廣東一帯。因此,一個合理的推測是台灣的農業生 產技術應與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相同。從地理位置來看,台灣農業生産的條件與 福建、廣東應無大大的差異。因此,我們應該可以由中國東南沿海省份農業生 產的特徵來了解台灣的農業。

Perkins (1969)雖然沒有平均每人所得的估算數字,但他認爲14-20世紀 上半之間中國農民的平均每人產出可能是持平甚或下降(頁8)。此ー觀察結

論 與Malthusian傳統經濟的特徴相符,也是本文第1節所作之假設。每人產

出成長率等於零並不表示總產出固定不變。當生産技術進步或者耕地面積增 加時,農業産出即會增加。不過在傳統農業經濟中,產出增加時,人口將同幅 上升,使得平均每人所得維持不變。

王 世 慶 (1994,頁119)認爲淸國時期台灣米產之發達,「係隨稻田開墾面積 之增加而發達,並非因單位面積之產量增加而發達者」。厳格就字面意義來說,

此ー講法不可能正確,因爲農業技術的進步會提高單位面積産量。舉例來説, 淸國時期台灣的農田水利的開發程度雖然不如日治以後,但1903年埤圳灌概 面積占耕地面積已達28.2% 。15此ー數字反映淸國末期台灣農田水利發展的程 度。水田比旱田的生産力高,因此水利建設必然提升單位面積産量。

台灣在淸國時期僅有一些零星的單位面積産量、耕地面積、與人口統計,

本節試以這些資料與第1節的分析與推論比對。首先,我們推導平均每人GDP 與單位面積農業產値的關係。以 F代 表GDP,

Y

代表農業產値。在傳統農業 經濟中,農業產値遠大於工業與服務業,因 此G D P與農業產値之關係可表示 如下:

Y = ( p . V

<p> h

K

代表耕地面積,

N

代表總人口,平均每人G D P爲:

15見臺灣行政長官公署(1946),594

(16)

Y c/)Y 9 K N = ~N

= 1 7 7

イ ^ : ) = 柳 ) +イ ;I ) - イ ミ ) 。 ⑴ -

其中,g(-)代表成長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G D P對農業產値之比値長期上 升,因 此0 之成長率大於零。等號右邊第2項爲單位面積農業產値之成長率, 5 第3項爲人ロ /面積比例之成長率。

根 據 式 (1),欲計算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我們需取得等號右邊3項成長 率之數値。其中,單位面積農産値?/だ成長率之估計値最難取得,原因之一 是農家除了種植作物之外,通常還兼營其他生產活動。我們無法取得完整的資 料可估算淸國統治時期台灣農家各項生産活動之總產値,不過,在台灣稻米是 最重要的作物,故以下的分析將以單位面積稻穀產量代表f /尺。

3 . 1 單位面積之稻穀產量

日治之前,台灣並無有系統之單位面積稻穀產量統計。本節所將討論的是陳秋

坤 (1994)根據台灣中部岸裡社資料及其他零星資料所整理的數據。表4第1

列台灣中部水田數字爲陳秋坤(1994)所整理,這是由佃租資料間接計算而得。

原資料中,1742-1816年間的數字根據岸裡文書(10筆),之後則由其他資料補 充,全部樣本數爲19筆。由原表之資料可知,1816年以後之產量數字明顯高 於岸裡文書所記錄之數字,這可能反映農業生産技術隨著時間而有所進歩,但 也可能是資料來源不同所致。我們把岸裡文書的10筆數字另外整理於第2列 以資對照。

第1-2列之數字是否反映台灣全島之稻穀產量呢?我們可以拿日治初期的 普查資料作一比較。日治初期的土地調査中,日人調査全台農地的單位面積稻 米産量。台中廳水田稻米產量平均每甲23石,彰化廳平均25石。16取兩者之平 均,並假設1石米抵2石穀,則稻穀平均產量爲4 8日石/甲,列於表4第3列。爲 ュ 方便比較,表中所有産量之單位都轉換爲日石/甲。

比 較1-2列數字與臨時臺灣土地調査局之統計,不管是台灣中部水田或岸 裡文書,其記録之產量數字都高於臨時臺灣土地調査局之普查數字。表中第

16見臨時臺灣土地調査局(n.d.),219, 254

(17)

表4:單位面積之稻穀產量

1700-1799 1800-1899 平均年成長率 1.台灣中部水田 37.90 61.05 0.60%

2 .岸裡文書(1742-1816) 35.03 48.43 0.37%

3 .台灣土地調査(1903年) 48.00

4.廣東 19.66 46.08 0.86%

5 .中國5省平均 17.85 26.52 0.40%

單位:日石/甲。廣東與中國5省 (指浙江、江蘇、湖南、湖北、與廣東)之原 資料單位爲石/畝。在台灣,1= 11.3敏,見陳秋坤(1994),頁220;本表以 此數字轉換。(在中國,畝之大小因時因地而異,參見Perkins (1969,頁220) 之說明。)淸國時期之容量單位石= 1.036公石,見Perkins (1969),314。 而1公石= 0.55435日石,故1= 0.5743日石。若依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16,頁192),淸國時期台中通用之玄米用斗爲道斗,1石合0.597日石;葫 蘆墩則通用九三斗,1石合0.525日石。

資料來源:台灣中部水田與岸裡文書,陳秋坤(1994),頁177。第1列第2欄 之37.90日石/甲爲原表1720-77年共6筆資料之平均,第1列第3欄之61.05

日石/甲爲原表1801-9013筆資料之平均,原單位爲石/甲。

2列第235.03日石/甲爲17421753,及1766三年之平均,第2列第3 欄之48.43日石/甲爲18051810,1816三年之平均。第3列台灣土地調 查(1903) ,見正文説明。

廣東與中國5省平均,Perkins (1969),21324。此爲佃租資料與單位面積 産量(yield data)數字之平均。

計算平均成長率時,第1-2列則先對單位面積産量取對數値,再對年期作迴 歸。第4-5列之樣本並無年期記錄,因此係以簡單平均計算。

2列岸裡文書之48.43日石/甲雖然與臨時臺灣土地調査局之數字幾乎相同,但 這是1801-1816年5筆資料之平均。換言之,岸裡文書所記録之19世紀初的單 位面積產量與20世紀初的普查數宇大約相等;而台灣中部水田之産量則更高

出13.05日石。事實上,台中、彰化ー帶的土地是台灣水田品質較佳之所在,若

以全台各種等級之水稻平均計算,1901年平均每甲稻穀產量僅18.88日石。17 以上的比較分析指出,表中第1-2列 之1800-1899數字並不能代表台灣的 單位面積産量。不過,如果我們考慮的不是單位面積産量,而是其成長率,則 表4之數字或許仍有參考價値。換言之,若18與19世紀之單位面積産量都是

17見臺灣行政長官公署(1946),549。原資料所列為水稻收穫量,我們以2石稻穀等於1 米換算。

(18)

高估,則表中所計算之平均成長率也許還是能表現真正的成長率。不過,除非 有進一步的數字可資驗証,這仍然只是一項猜測。我們的結論是,由表4第1- 2列之數字,我們最多僅能說淸國時期台灣稻穀之單位面積産量可能呈上升趨 勢,但不能把這些數字作爲全台之平均。

零星的調査資料很難作爲時間數列分析的材料,這當然不是台灣特有的 - 問題。Perkins (1969,頁13-36) 仔細分析中國各項單位面積産量調查數字之 後,也得到類似的結論:零星的調査資料最多只能用於表現單位面積產量是長 $ 期上升或下降,無法用來代表真正的成長率。表4中第4-6列 數 字 爲Perkins

(1969)所整理,這些數字部分是根據産量調査,其餘也是由佃租資料間接推

估。Perkins的資料雖然涵蓋期間是18-19世紀,但樣本數其實很少,廣東省僅 56筆,中國5省合計之樣本數合計265筆。原資料包含廣東省及其他各省份,

廣東之地理位置較接近台灣,因此我們原則上應採用該省資料作比較。由表 4,1800-1899期間廣東省平均每甲稻穀產量爲46.08日石/甲,遠高於同一期 間中國5省平均。Perkins (1969,頁2 1 )將單位面積産量換算爲同一單位,發 現1800-1899期間廣東省之單位面積產量爲1,037市斤/市 畝(shih catties/shih mou),高達1957年調查數字(455市斤/市敏)的2.28倍。故前一數字顯然嚴重 高估。故下文之比較尙參考中國5省(浙江、江蘇、湖南、湖北、與廣東)平均 之數字。

淸治時期,台灣也好,中國其他省份也好,的確是有ー些單位面積産量的資 料存在。但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這些資料的偏誤太犬,無法作爲時間數列分析 的材料。底下我們將試以其他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3 . 2 人□對耕地面積比例

欲 利 用 式 (1 )推算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我們尙需人口對耕地面積比例之 成長率。表5列出荷蘭統治時期至1955年人口與耕地面積之變動。根據估計,

1684年台灣約有13萬人口,其中跟隨鄭成功與他兒子來台的軍隊與移民約占 30%。18以1684及1905兩年的數字計算,在221年間台灣的年平均人口增加

18據估計,鄭成功於1661年帶入3萬 人 (含軍隊約2萬人)1664年他的兒子鄭經又帶入 6,000-7,000人 (含軍隊4,000)。不過,167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報吿說,鄭經有登册士兵 7萬名,參見曹永和(2000),251。事實上,一直到日本人於1905年作人口普查之前,台灣 ' 並無精確的人口統計。中村孝志(1997,頁8 )估算1650年台灣的漢人與平埔族計有315村落,

15,249戶,人口 68,657人。此一時期中國大陸經常有大量的人民移入移出台灣,故人ロ數常有

(19)

表5: 台灣耕地面積與人口

耕地面積 人口 人口/面積

1645 2,486 ——

I660a 12,252 44,145 3.60

1684 32064b 130,000 4.05

1756c 78,187 660,147 8.44

1905 643,869 2,973,280 4.62

1920 772,661 3,757,838 4.86

1940 887,124 6,077,478 6.85

1955 900,076 9,577,643 10.64

説明:耕地面積單位,甲;人口單位,人。

a 16451660年之耕地面積僅指台南赤崁附近。原資料單位爲mor- gen,約等於1甲。1660年之人口係由中國人35,000人 加 上1955年 赤崁附近之原住民人數而得。原住民人數由中村孝志推估,本文轉 引自Shepherd (1993),頁40,表2 .1 ,5列數字。亦請參見冉福立 (Zandvliet, Kees) (1999),頁 70-6,之討論。

b 1684年若僅統計台灣府,面積爲18,454甲,其中田面積爲7,535甲,

園面積爲10,919甲。

c 1756年 (報稅)耕地面積爲1755年數字。人口/面積比例數字特別 高,反映所謂的「隱田」現象。若假設人口數字正確,並以人口/面積 比例爲4.20,則耕地面積應爲157178甲;而申報面積僅占總耕地面 積的40% 。

資料來源: 1660年耕地面積,曹永和(1979),頁6416841755年耕地 面積,陳秋坤(1980),170;人口,Shepherd (1993),86161。1756 年人口,Shepherd (1993),861 6 U關於18世紀中葉台灣人口之統 計,故宮檔案中有ー些記録,參見莊吉發(1993)1905-55年耕地面積 與人口數字,Taiwan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7 i- i 65 (1966)。

率 爲1.31%,同一期間之耕地面積成長率爲1フ5%。淸國統治時期,台灣人口 成長率遠高於中園。19人口的高成長率主要原因是來自福建、廣東的大量移 民。淸國統治時期,人口與耕地統計數字也有很多問題。表5所列之淸國時期

大幅起落。有關於荷蘭與淸國時期台灣人口之估計,請見Shepherd (1993),161

19利 用Maddison (1998,頁158)所估算之數字,1820-1913年間中國人口平均成長率爲 0.15%。

(20)

數字 是Shepherd (1993)認爲較可靠者。

根據表5,1684年台灣的人口/耕地面積比是4.05人,1905年則增加爲4.62 人。表 中1756年之人口/面積比率特別高,這反映所謂的隠田現象。換言之,當 年眞實的耕地面積遠高於表中所列之數字。依 Perkins (1969,頁16)之推估,

中國每甲耕地之人口數,1770年爲4.13人,1873年爲4.21人,1893年爲4.52 ? 人,1933年爲4.95人。2G其中,前三個數字與台灣1684與1905年之數字相差 不多。這加強了我們對於表5數字之信心。以1684及1905年之數字計算,在 此期間台灣的人口/耕地面積比例平均年增率爲0.060%。相對而言,以1770 及1893年之數字計算,中國的人口/耕地面積比例平均年增率爲0.073% 。

以上分析淸國時期單位面積産量及人ロ /耕地面積比例之成長率。根據式 (1),我們還需要G D P占農業產値比例之成長率,才能計算平均每人GDP 成長率。淸國時期並無的可靠數字,但不難推測其成長率不會太犬。Mad- dison (1991,頁109)以16個國家的資料畫出農業部門就業(employment) 比 率對平均每人G D P之圖形。當平均每人G D P爲1,000元 (1985年美元)時,

農業部門就業比率約65%。依 第1節之分析,1900年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約 600元,1906年台灣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爲64.2%。21我們由此推測,淸國末 期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大約爲65% 。我們沒有淸治時期農業人口比率之統 計,但 假 設1684年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爲75%, 1895年比率降爲65% ,應 該是合理的。我們進ー步假設農業人口比率即反映農業產値占G D P之比率,

則g (0) = 0.0675%。以 上 關 於 之 討 論 沒 有 進 ー 步 的 資 料 可 為 佐 証 ,但 因爲其平均成長率甚低,由下文的計算與討論可知,上述的假設數字即使有較 大的偏誤,對於最後的結論並不會有大大的影響。

3 . 3 推估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

前面3.1節已經說明,台灣的單位面積産量資料並不可靠。不過,我們還是先以 表4第1-2列之數字計算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結果列於表6第1-2列。利用 岸裡文書之單位面積産量資料,淸國時期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將爲0.378% 。 , 這個數字合理嗎?

2G以上數字爲全國平均,在福建、廣東ー帶,人口密度應該更高ー些。

21資料來源爲臺灣行政長官公署(1946)144, 513。計算農業人口比率時,總人口數不計 入原住民。

(21)

表6 :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推算値 農產値占GDP

比例成長率

單位面積農 産量成長率

人口對耕地面 積比例成長率

平均每人 G D P成長率 1.台灣中部水田 0.0675% 0.600% 0.060% 0.608%

2.岸裡文書 0.0675% 0.371% 0.060% 0.378%

3.廣東省 0.0675% 0.855% 0.060% 0.863%

4 .中國50.0675% 0.397% 0.060% 0.404%

5. Perkins 推算 0.0675% 0.225% 0.060% 0.233%

根據式⑴及表4,表5數字計算。第5列之“Perkins推算之數字是利用Perkim 所間接推估之單位面積産量成長率0.225%所計算之結果。

若 平 均 每 人G D P成長率爲0.378%,這表示在淸國統治台灣的212年之 間,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將增加爲2.23倍。由1900年台灣平均每人G D P約 等於600元反推,淸國統治初期台灣平均每人G D P將等於269元,顯著低於 Prircherr (1997)所推估的最低存活水準,這與常理不合。若以表6第2列數字 計算,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將爲0.608%。這是更不合理的數字。

台灣的地理位置接近福建、廣東,因此農業生産技術應該相同,如果福建 與廣東有較好的單位面積産量成長率數字,也許可以用來代表台灣的情況。表 6第3~4列即根據前面表4第3~4列之結果計算而来。舉例言之,第3列之計算 假設台灣的單位面積産出之成長率與廣東的調査資料(0.855%)相同,平均每 人G D P成長率將爲0.863%。若以中國5省之調查數字(0.397%)計算,結果

將爲0.404%。與上面岸裡文書的成長率比較,可知這些仍然都是不合理的偏

高數字。

前面曾介紹Perkins對於中國農業產量之分析。有鑑於調査資料的誤差過 大,他使用另一種方法推估單位面積米穀産量之成長率。Perkins假設中國平 均每人米穀產量是某一近乎固定之數値,則由人口數及耕地面積即可推算單 位面 積 産量 (頁14)。同理,由人口成長率及耕地面積成長率也可進ー步推算 單位面積産量之成長率。舉例來説,Perkins (1969,頁17)假設14-20世紀上 半,中國農民平均每人產穀爲570斤 (cauies)。22由人口與耕地面積統計,他

22依Shepherd (1993), p. xviii, 1 catty () = 0.597 公斤。

(22)

推算1770年之單位面積產量爲203斤/市畝,1850年增爲243斤/市畝。由此 推算,1770-1850年間中國平均單位面積米穀産量之平均年成長率爲0.225%

(表6第5列),這遠低於廣東省或中國5省平均,也遠低於台灣中部水田或岸裡 文書所計算之平均成長率。

Perkins之計算假設平均每人米穀產量爲固定値,這事實上相當於本文第1

節平均每人G D P近乎固定不變之假設。因此,我們不能用Perkins之計算結 果 「驗証」本文之假設。不過,這個0.225%成長率數字是Perkins仔細分析各 $ 項農業調査資料之後所作的推算。這雖然不是調査結果,但我們認爲專業學者 綜合各種資料所作之推測,應該比零星的調查數字之平均値更値得信頼。表6

第5列 以Perkins之推測値代表台灣的單位面積産量成長率,由此可算出平均

每 人G D P成長率爲0.233%。這仍然高於第1節間接推算的成長率0.20% ,但 在合理範圍内。若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爲0.233% ,淸國統治期間平均每人 G D P水準將增加爲1.638倍。根據 第1節之討論,曰治初期的平均每人GDP 爲600元,故淸國統治初期將爲366元。

4 結語

長期經濟成長研究的重點之ー是要理解全球所得分配之演變,並解釋現代經 濟成長的機制。從實証分析的角度來看,這需要有以共同的標準所估算之長 期G D P統計。本文整理日治時期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統計,並 銜接GGDC 的台 灣 戰 後G D P統計。根據本文的推算,日治初期台灣平均每人G D P約 600元,這大約是經濟學者所認定的傳統農業經濟之水準。我們由此進一歩推 論,淸國統治時期台灣的平均每人G D P成長率應該是接近於零。

目前,全世界僅有少數的已開發國家有涵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長期經 濟統計,開發中國家的長期經濟統計更爲少見。台灣的長期經濟統計雖然不若 已開發國家那麼完整,但少數的重要資料,如GDP,進出ロ,物價指數等,可上 溯到日治初期,而日本人在治台初期又作了許多清朝的舊慣調査。將這些資料 合併運用,研究者有機會透過客觀的統計數字與文字描述,觀察了解一個傳統 農業經濟蛻變成現代經濟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的長期經濟統計與 日治初期的經濟調査資料對於研究現代經濟成長的學者而言,是一項不可多 >

得的珍貴資料。本文主要整理日治時期的G D P統計,未来希望能進一步探討 台 灣1895年前後的經濟變遷。

數據

圖 1 : 平 均每人 GDP (1990 國際元) 除了台灣之外,其他各國之成長‘徑都是橫軸所標示之特定年期的平均每  人 G D P 水準連接而成。資料來源:台灣之外各國之資料都取自 Maddison  (2001) 。台灣平均每人 G D P 之統計,請見正文説明。本圖假設台灣 1700 年  之平均每人 G D P 爲 500 元。 均 每 人 G D P 成長率爲零; 1820-1913 年間更變成負値 : -0.08 % 。若以全球平  均來看, 1500-1820 之間平均每人 G D P 成
表 3 :平均預期壽命 性別 1906 1921 1926-1930 1936-1940 1956 台灣 男 27.7 34.5 38.8 41.1 60.2 女 29.0 38.6 43.1 45.7 64.2 中國 男 一 — 24.6* — 46.1 女 一 — 23.7* 一 48.1 日本 ** 男 — 42.1 44.8 46.9 62.8 女 — 43.2 46.5 49.6 66.8 説明: * 由 1929-31 年間之農村人口調査資料推算。* * 日本之數  字 1919 年是以 192
表 5 : 台灣耕地面積與人口 耕地面積 人口 人口/面積 1645 2,486 一 —— I660a 12,252 44,145 3.60 1684 32 , 064b 130,000 4.05 1756c 78,187 660,147 8.44 1905 643,869 2,973,280 4.62 1920 772,661 3,757,838 4.86 1940 887,124 6,077,478 6.85 1955 900,076 9,577,643 10.64 説明 : 耕地面積單位,甲 ; 人口
表 6 : 平均每人 G D P 成長率推算値 農產値占 GDP  比例成長率 單位面積農 産量成長率 人口對耕地面 積比例成長率 平均每人 G D P 成長率 1 .台灣中部水田 0.0675% 0.600% 0.060% 0.608% 2 .岸裡文書 0.0675% 0.371% 0.060% 0.378% 3 .廣東省 0.0675% 0.855% 0.060% 0.863%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section we investigat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at are used to model population growth: the law of natural growth, the logistic equation, and several others.... The Law

One model for the growth of a population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opulation grows at a rate proportional to the size of the population.. That is a reasonable

Secondly, processing religious surveys and drawing up religious laws during early colonial period had made a legal position and standard for future Taiwan religions

A Pioneer of the New Buddhist Movement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 Lin Te-lin: the “Martin Luther of Taiwanese Buddhism”.

It has been well-known that, if △ABC is a plane triangle, then there exists a unique point P (known as the Fermat point of the triangle △ABC) in the same plane such that it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Kiyozawa’s philosophy is deeply grounded in religious belief, which is fundamentally a philosophy of self-exertion. That is, Kiyozawa’s early philosophy i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ang Lin’ s Ming Bao Ji (Retribution after Death), which is written in the Early Tang period, to examin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animal since

Third, during period of DPP as ruling party, little evidience shows that connecting with DDP increases dividend, yet there is significanc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