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知識經濟談專業技術人才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由知識經濟談專業技術人才"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由知識經濟談專業技術人才

許牧彥*

摘 要

因著網際網路平台的普及以及全球化的趨勢使得知識經濟運作的速度及範圍大幅地增 進,呈現一種新的樣貌。本研究的動機就是要探討在這知識經濟時代裡,專業技術人才的證照 制度是否有該檢討及改進的地方。本研究先探討知識經濟的相關文獻,然後提出知識經濟的 基本原理作為後續探討的理論基礎。本研究認為「認證」的經濟意義乃是要解決「資訊不對 稱」的問題,需要證照制度介入的是專業技術人才內隱知識的品質認證。因此,不該以一次的 外顯性知識考試定終身。而認證制度提供人才一種信譽的保證,相對的也應該要求人才分享 部分的內隱知識。基於這些原則,本研究提出專業技術人才的證照制度若干改進的方向。 關鍵字:證照、專業技術人才、知識經濟

(2)

The Professional Technicia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Mu-Yen Hsu

Abstract

The spread of internet and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drive the knowledge economy into a new stage.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license regime of professional technician in this knowledge economy. After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 propose thre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economy as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my arguments. Then I argue that, fi rst, licensing is to solv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of technician market by giving technician’s tacit knowledge quality guarantee. Therefore, one test of explicit knowledge can not provide lifelong assurance. Second, after getting the credit from license regime, professional technician should disclose some implicit knowledge in return. All of my suggestions follow these arguments.

(3)

壹、前言

專業技術人才的證照制度早在中世 紀就已經存在,相關的例規(routines) 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甚至一直沿用到現 在。然而,在二十世紀末,「知識經濟」 的發展引起普遍的注意,有些學者更進一 步以「新經濟」這個名詞來強調我們所面 臨的是迴然迥異於以往的經濟型態。本 研究的動機就是要探討在這知識經濟時代 裡,專業技術人才的證照制度是否有該檢 討及改進的地方。 知識經濟雖是一個新名詞,也是未 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但是從知識社會史 (Burke, 2000)的考察,知識的重要性其實 早已被各方看重。然而,直到1620年培根 發表「新工具」一書,宣稱他發明了發明 的方法1,人們才開始後設地思考要如何 有系統地生產實用的知識。1891年德國的 拜耳公司成立中央科學研究室,標誌著發 明的工業化,知識的生產進入企業化的階 段。1960年代,Stigler(1961), Arrow(1962), Machlup(1962)先後反省到知識對經濟發展 的意義,代表學術界開始反省知識生產企 業化的經濟意涵。特別是Machlup(1962) 更是直接以「知識的生產與分配」為題來 探討相關的經濟議題。1990年代,網際網 路興起,知識在這個新興的平台上迅速地 生產、累積、流通、交易,「知識經濟」 這個名詞開始被普遍地使用(Neef,1998)。 20世紀末,許多知識型網路公司的泡沫化 卻又提醒我們,對於知識經濟的運作規則 我們事實上仍在摸索。 因此,本研究在第貳節將先探討知識 經濟的意義,分析知識的經濟特質、知識 經濟的基本原理以及新經濟的特點,作為 後續探討的理論基礎。接著,在第參節本 研究將討論專業技術人才作為知識載具的 特色,以及在知識經濟中的角色變化。第 肆節先指出「認證」的經濟意義乃是要解 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然後探討知識 經濟下的專業技術人才證照制度的改進方 向,同時總結本研究的論點及建議。

貳、何謂知識經濟

一、知識的經濟特質

知識經濟,簡言之,就是以「知識」 為主要投入因素的經濟。這些「知識」投 入因素事實上也都是在有計畫性的投資之 下所得到的產出,因此在這種經濟體系之 下,生產「知識」商品的經濟活動也就格 外的重要。「知識」作為一種商品,其生 產、交易與消費等經濟行為當與一般的商 品有異。本研究希望對這個重要的議題先 作些初步的探討。 本研究所要探討的「知識」指的是存 在於個體中的資料、資訊、智慧與技能 等。這個「個體」可以是一個人、─組 團隊、一家公司、一個國家。與個體相對 的是群體,群體是由個體組成。在這個簡 1 就是培根的經驗歸納法,這啟發了後續有關科學方法論以及科學哲學的討論。事實上,從知識論的角度,從古希臘哲 學就開始討論「我們如何知道所知道的是真的?」之類的議題。但我們這裡強調的是實用的工具性知識如何有系統地 去發掘、確認與累積。世界各地的工匠及學者或許都會用一些獨門的方法來增進技藝或知識,但培根無疑的是第一個 公開討論這種方法的人,標誌著一個時代的來臨。

(4)

化但一般的基礎上,我們要來探討個體 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知識是 如何流通、交易的。由於知識是無形的 (intangible)或說具無體性,知識就具有 兩方面的性質:一個是「使用不衝突性」 (Non-rival),另一個是必須要藉助於有 體性的載具來呈現因而具不同程度的可排 他性(Excludability),這兩個性質是一 體的兩面。 (一)知識具有使用不衝突性(Non-rival) 「Non-rival」這個概念是借用自公共 經濟學(Public Economics)中有關公共財的 討論,一般翻譯成「共享性」,表明該 財貨可由多人同時共同享用,這是一種 使用不衝突性。知識雖然可以具備共享性 這種性質,但卻未必真能夠讓多人同時共 同享用。因為,在該知識能夠從發明人轉 移至其他人之前,該知識是無法由他人共 享的。不過發明人卻只要生產一次就可以 無限次地利用它。例如只要做一次產品設 計,廠商不管生產多少個產品都可以使用 該設計知識作為投入,這是另一種使用不 衝突性,David(1993 )稱之為無限利用性 (Indefinitely Expansible)。這個性質是「知 識」投入能夠推動經濟持續成長的原因。 我們知道任何有形的投入都有規模報酬遞 減的情形,唯有知識投入由於具有無限的 可利用性而能夠有規模報酬遞增的效果。 也由於知識具有無限的可利用性,因此產 品的知識投入是一種固定成本,產品的銷 售量越大,利潤就越大。交易可擴大技術 知識的運用範圍及市場,因而增加了該知 識的經濟價值。因此,知識如果能有效地 從發明人轉移給其他人來共享,讓大家共 同來利用該知識,則效果將會倍增。這是 我們推動知識擴散與交易的用意,也是知 識經濟能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總之,因為知識具有使用不衝突性, 理論上某個知識可以共同擁有或使用的人 數是沒有限制的,本研究稱之為「無限共 享性」(Indefi nitely Sharable)。但是知識的 擁有者將知識分享出來的意願和能力,以 及複製及傳播的成本都會限制這個知識擴 散的範圍,因而也使得共享的程度受到限 制。 (二)知識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排他性 (Excludability) 前面提到,知識是無體性的,必須要 藉助於有體性的載具來呈現。 這些載具包括實體產品或設備、各式 各樣的文件、人及組織,其中最重要的是 人。因為,人是知識的生產者與消費者, 不管透過哪種載具轉移,知識都是由人發 出、由人接收。因著知識的無體性,知識 的共享性才成為可能;但也正是因為知識 的無體性,需要有體性的載具來呈現才能 從知識的擁有者身上傳遞出去,知識的共 享性將受限於知識的擁有者將之呈現出來 的意願及能力。 就意願來說,如果知識的擁有者不願 將他所知道的知識完整地呈現出來,其他 人是無從查知的。所以,真正擁有者(例 如研發人員,專利的發明人,或其他專業 技術人才)雖然未必擁有該知識的產權; 但他若沒有意願呈現,知識的法定擁有者 (例如研發的投資者,專利或營業秘密的 所有人)一定不能真正擁有該知識。而財 產是在真正擁有之後才能產生效益。這項

(5)

特性是我們在討論技術知識的交易時必須 要謹記在心的。 另一方面,就算發明人願意,如果他 沒有能力將所知道的知識完整地呈現出 來,其他人還是無從得知該知識。通常 我們將可以符碼化(codify)成語言、文字 符號及圖像模型者稱為「外顯」知識, 而無法符碼化者則稱為「內隱」(tacit)知 識。教育可以提高人們將知識符碼化的 能力,但各個知識領域的特性(Anand & Khanna,1996)及成熟度(Saviotti ,1998 )將 影響該領域知識能夠被符碼化的上限。個 人的知識要被符碼化之後,才能脫離「人 才」這個載具,以文件載具的形式被他人 傳播、解碼(decode)、吸收。 知識從擁有者身上傳遞出去的另一個 途徑是透過實體產品這個載具。個人的知 識會賦形(embody)在他所製造出來的產品 或製程設備上,他人可以經由還原工程 (Reverse Engineering)將這知識萃取部分 出來。有些技術知識,例如電腦的外型設 計,別人一看到產品就能將該知識還原出 來;但有些知識,例如可口可樂的配方及 製造技術,可樂喝再多也無法知道它是如 何被生產出來的。所以,一般而言,產品 技術容易還原,製程技術(只要工廠布置 及設備不要公開)不易還原。 因此,知識能共享的範圍受到能符碼 化程度及可還原程度的影響。也就是說, 儘管因著知識的無體性,知識的內容本質 上是可以容讓無限多人共同享用的;但是 無體性的知識要靠著有體性的載具來呈 現,符碼化程度及可還原程度將決定能夠 呈現多少可供共享的內容,而其他人接觸 到該載具的方式將決定該知識流通的速度 及範圍,如表一所示。反過來說,不願或 不能符碼化及還原的部分,以及載具所不 會接觸到的人,就是該知識可以排除他人 享用的地方。這就使得知識具有不同程度 的可排他性(Excludability)。

二、知識經濟基本定理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推得以下三 個「知識經濟基本定理」: 載具 代號 知識流通的限制 知識流通的速度 知識流通的範圍 人 H 符碼化的意願及能力 慢 狹窄 產品設備 K 可還原程度 中等 產品較廣, 製程設備較窄 文件資訊 A 可符碼化程度 極快 可以極廣大 表一 知識的載具 來源:許牧彥(2001)

(6)

1.知識經濟第一基本定理:

知識需要靠載具來呈現,經濟個體可 藉由控制載具的揭露程度(D)及普及率 (T)來排他。而知識的排他程度(E)決 定了知識的共享程度(S)

S = Degree of Knowledge Sharing = 知識共享程度

E = Degree of Knowledge Exclusivity =知識排他程度 = Excludability =可排他性 =知識排他程度的上限 D=載具揭露程度(Disclosure level) = 知識載具向接觸到之個體揭露知 識內涵的程度 D=D(可符碼化程度,可還原程度, 揭露意願及能力) T=載具普及率(Touch Rate) = 群體中接觸過該知識各種載具的 個體比例 T=T(載具數量Q,載具流通範圍) 這裡我們定義E和S都是小於等於1的 數,代表相對於一個總量的百分比。其 實,當我們提到「排他」或「共享」的時 候,就是指著某一個群體(公司,學會, 國家,或全人類)範圍內之個體間的關係 而言。在這個群體(例如公司)的系統疆 界之內的所有人都取得該知識之後,該知 識就是完全共享了,S=1=100%。但此 時,如果該知識只侷限在某公司內,相對 於國家這個層次的系統而言,共享程度是 很低的。 技術知識的擁有者在一定的範圍內 是可以排除他人去取得這項知識的,這 個範圍的上限就是該知識的可排他性。 排他的第一個選項是降低載具揭露程度 D (Disclosure level),也就是當其他個體 接觸到知識載具之後,該載具揭露知識內 涵的程度。如前所述,D和該知識的可符 碼化程度(文件載具),可還原程度(實 體載具),以及擁有人的揭露意願及能力 有關。排他的第二個選項是降低載具普及 率T (Touch Rate),減少群體中接觸到該知 識各種載具的個體比例T。顯然T和載具的 數量Q以及載具流通範圍有關。這些排他 行為所可能達到的最大效果,我們稱之為 可排他性。就算知識的可排他性很高(例 如 =1),如果發明人願意分享,不進 行排他的活動,那麼該知識的排他性程度 會很低(E 趨近 0),共享性程度很高(S 趨近1)。所以,可排他性是一個參數, 受到該技術知識的可符碼化程度、可還原 程度以及其他產業特性(產品或製程,原 件或系統)的影響。知識排他性程度E則 是由發明人控制的變數,發明人可斟酌他 願意誠實揭露的程度,也可限制文件以及 實體載具的流通範圍。共享指的是多個人 共同享有,唯獨發明人無法或不願排他的 部份才是其他人可以分享的範圍。因此, 知識雖然是具有共享性,卻未必就能共 享;共享程度是受制於排他程度的。 經濟學家通常將財貨依據「使用衝突 性」及「可排他性」分成:私有財、共 有財、俱樂部財、及公共財四類,如表 二所示,而將知識當作是公共財的一種。 Romer(1992)正確地指出知識也可以是 俱樂部財,而且排他性不能只做全有或全

(7)

無的二分,應當是一個程度問題(他用 degree of control or excludability來表示)。 本研究認為,表二中所說的使用不衝 突(Non-rival)也是一個程度性的議題。 眼鏡只有一副,我戴了你就無法共享; 但你我卻可以一起去看電影。電影院是 可以共享,但它有容量的限制,超過後就 不再能共享。網路是可以共享,但太多 人上網會塞車,速度效能會降低。無線 廣播幾乎無法排他,但是一定範圍之外 的人就收聽不到,無法共享了。這些財 貨都只有有限的共享性。而知識除了在 實體載具上有David(1993 )所謂的「無限 利用性」(Indefinitely Expansible)之外,在 「人」這個載具上也有無限共享的可能性 (Indefi nitely Sharable),如同表三所示。 表二 經濟財分類(一) 類別 使用衝突 Rival 使用不衝突 Non-rival 排他 Excludible ߏڶತPrivate Good ࠏΚณᢴ ଟᑗຝತ Club Good ࠏΚሽᐙೃΔױᑗ಻ֱ 不可排他 Non-excludible ٥ڶತCommon Good ࠏΚֆ௧ູᆢ ֆ٥ತ Public Good ࠏΚྤᒵᐖᐾ 來源:本研究修改自Romer(1992) 可能性類別 使用衝突 Rival 一次利用 無法共享 有限利用 有限共享 使用不衝突 Non-rival 無限利用 無限共享 排他 Excludible 例:ಂᜣ 例:Ⴌኈଲ 例:祖傳秘方 可樂製程 例:磁碟片 例:港口 馬路 網路 例:醫藥專利 工程設計 電腦軟體 服裝設計 不可排他 Non-excludible 例:ϵ੖നထ 例:ณጤኅክ 例:公民教育 政令宣導 表三 經濟財分類(二) 來源:本研究

(8)

不過知識雖有無限共享的可能性, 但是實際上的知識共享程度 S (Degree of Sharing)卻不會是無限的,而是受限於知 識的排他程度 E。因為知識要共享是需要 靠載具來傳播的,而從載具下手,知識擁 有者可影響載具的揭露程度以及普及率而 提高知識的排他程度 E,這就是知識經濟 第一基本定理的涵義。傳統上,共享性與 排他性被當作是獨立的兩個構面,因為所 探討的是共享的可能性以及排他的可能性 (如表三所示)。但是當我們要探討的是 一項知識在一個群體中被分享的程度時, 則共享程度 S和排他程度 E就是一個相對 的概念,彼此的關係是一體的兩面。我們 要強調的是知識需要載具呈現這件事實, 以及個體可藉由載具來排他的這種經濟行 為。隨著知識的可排他性 增加,知識 排他性程度 E 的可控制範圍(圖一中的右 上方三角區域)也會增加,而隨著知識主 體決定了E之後,知識的共享程度S=1-E 也同時被決定了。 2. 知識經濟第二基本定理: 知識的共享程度(S) 決定信譽的排他程度(C) P= Priority Credit=1=取得優先的認定 = 0 =未能取得優先認定 S = Degree of Knowledge Sharing

= 知識的共享程度

C = Degree of Credit Exclusivity = 信譽的排他程度 如果知識的內容為大家所共享能夠帶 給知識的發明人名譽的話,知識發明人的 排他行為就會減少。因為「信譽」也是有 排他性的。越完全的知識揭露,越廣泛的 知識分享,這個信譽的排他性就越完全, 因為別人越不可能宣稱他不知道這個知識 是誰先發明的。這就是「知識經濟第二基 本定理」的意涵。 這定理解釋了為什麼有些科學家對所 生產出來的知識不僅不排他,反而希望 以最快的時間(讓P=1)發表在期刊上(提高 T),並且詳盡地告知同儕(D=1),讓別人 也可以重複驗證他的研究。他是把E降到 極小,好把S升到極大,以極大化他的C。 對於可排他性很低( 趨近0)的技術知 識,例如服飾、外型設計、影音、畫作、 書籍等,知識發明人能夠排他的空間很 小。這時他反倒不做知識的排他,而是讓 人試穿、試看、試聽(網路上自由下載, 甚或放任盜版)來取得消費者的優先認定 (名牌服飾,明星,名作家等)。如果能 讓P等於1,則原先 趨近0,S趨近於1的 圖一 知識經濟財的分布 資料來源:本研究

(9)

劣勢,反而能成就極大的信譽排他性(C 趨近於1)。另外,由於S是相對於某一個 群體(公司、地區、國家)而言,P有可 能在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認定。學界常為 誰先發明某個理論而有所爭議,例如到底 是牛頓(英國)還是萊布尼茲(歐陸)先 發明了微積分?如果沒有個更超然的信譽 授與機制,那就要看各人推銷自己的功力 了,在科學史裡面這樣的例子多的是。如 果沒有統一的信譽授與機制,P也可以解 釋成「知道該知識的人中認定其優先性的 比例」,此時 。把這樣的概念 架構應用到商業界,我們一樣可看到,外 型設計(產品或建築)、影音、畫作、書 籍等知識商品常用許多比賽的獎項(甚至 是私人舉辦或自辦)來抬高P,並用許多 的行銷手法來拓展S。

Dasgupta and David(1987)曾對科學 與技術知識做出以下的定義: 「擁有科學知識的人,會希望在最短 的時間內讓最多的人知道這項知識;而 擁有技術知識的人,會希望在最長 的時間內讓最少的人知道這項知識。」 Dasgupta 和 David顯然是以知識發明 人處理知識的動機來做區別的判準,這項 判準很有管理的意涵,但是對科學知識擁 有者的行為描述卻是有個隱含的前提─存 在一個認定科學發現優先性的機制。科學 家並不是無私、慷慨的聖人,不然牛頓和 萊布尼茲也不必為了誰先發明微積分而暗 鬥了幾十年甚至撕破臉。直到科學學會正 式成立,期刊能定時地流通之後,這種制 度才扭轉科學家獨門藏私的行為成為爭先 公開知識的作法,以藉著知識的完全共享 來取得信譽的完全排他。專利制度也是以 優先性的考量來誘使技術發明人爭先公開 知識,然後再授與知識的排他權以及信譽 的排他權。人類排他的行為本質是一以貫 之的,群體的決策者若要促使群體內的個 體分享知識,設計一個提供排他性信譽的 機制是普遍的作法。 3、知識經濟第三基本定理: 知識的載具數量(Q)如果超過一定 的限度,知識的總價值(V)將減少 這個定理的直接意涵就是知識的擁有 者會限制知識的載具數量以極大化知識的 價值。知識具有無限次利用的可能性,而 且對於知識密集的產品而言變動成本近乎 0,一個直覺的想法就是知識載具的數量 應該盡可能地大以分攤掉研發的固定成 本。但是現實世界中,知識的擁有者卻 只會將知識賦形在有限數量的載具。因為 物以稀為貴,版畫、CD(實體)或書籍 (文件)會限量發行,而大家都會的技藝 (人)就無法表演來賣錢,也就不成為一 門專門技術。 深入來看,假設單個知識載具的平均 價值是P,總價值V=PQ 若沒有網路外部性, ,Q 到一定數量後。V就開始減少了。 所以,就算是新增載具的變動成本為 0,廠商也不會讓Q無限制的擴大。例如 廠商將軟體或MP3歌曲放在網站上供人下

(10)

載,廠商在定價時就不會訂一個讓所有的 人都願意來下載的價格(這樣的價格會非 常低)。 若有網路外部性, ,隨著 載 具 預 期 數 量 的 增 加 , P 會 增 加 ( 需 求 曲 線 向 外 移 動 ) 。 但 是 依 照 K a t z a n d Shapiro (1985),Economides (1994a,b) 以 及 Hsu(1998b) 的 研 究 , 將 網 路 外 部 性 考慮進來而設定的預期成全之需求函數 (Fulfi lled Expectations Demand Function, FEDF)會是Q的一個凸函數(Concave Function)。Q大到一定的數量後,預期成 全的均衡價格Pf 會開始下降;Q越大,Pf 降得越快,終至會使V減少。如同Givon, Mahajan and Muller (1995)指出的,軟體業 者一開始或許會放任盜版業者將載具數量 衝大,以發揮網路外部性來擴大市場,但 是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開始強力排除盜 版者了。 所以,雖然知識可以無限利用,別人 利用似乎不妨礙我的利用,但是由於以上 的定理,知識的擁有者為了控制載具的總 數量,必定要排除他人利用知識的行為。 就算知識擁有者願意分享知識讓其他人知 曉,以取得信譽的排他性,他還是不會放 棄對載具數量的控制權。 總 結 來 說 , 知 識 是 使 用 不 衝 突 的 (Non-Rival)的意思應該是表示知識可以 賦形在無限多個載體上,所以知識有無限 共享性及無限利用性。但是,若由擁有知 識的個體按著排他的經濟理性自行決定知 識的生產與分配,則運作的規則將依循知 識經濟的三大基本定理。使得: ● 知識雖有無限共享性,但實際的共 享程度可能是有限的, 取決於擁有者的知識排他程度(第一 基本定理,限制知識共享)以及 信譽排他程度(第二基本定理,促進 知識共享)。 ●知識雖有無限利用性,但實際的利 用程度(載具的數量)是有限的, 取決於擁有者的載具排他程度(第三 基本定理,限制利益共享)。

三、個體與群體的知識經濟行為

如果從每個人都是自利的經濟人這個 基本面來看,在資源限制之下的自利行 為就等同於排他行為。所以「排他」是 經濟個體的行為基模(micro-foundation of economic behavior),這在知識經濟裡也是 一樣。大多數的知識擁有者都是拿薪水的 專業技術人員。相對於以前純粹因興趣來 玩玩的業餘發明家,這些被雇用的專業技 術人員努力工作的動機是為了個人的名 利。依據第一基本定理,個人通常是不會 分享他賴以維生的獨門絕技,無論國家科 技制度的設計或是企業的研發管理都需要 正視這項人性的現實。但是,由於知識具 有使用不衝突性,對於一個群體(小組, 公司,國家等不同層次)而言,群體內的 個人知識最好能分享出來讓其他人知曉, 因為知識只需要生產一次就可以了,第二 次以後的生產對一個社會群體2來說就是 2 對私人來說未必是浪費。首先,別人已經生產的知識他未必能得到,所以有必要自己生產一次。其次,如同 Cohen and Levinthal(1990)所闡明的,自行研發的經驗有助於增加自己吸收外在科技的能耐(Absorptive Capacity)。

(11)

浪費了。這對一個社會群體有以下幾點意 涵: (1) 創新成果應儘速擴散 以避免重複的研發投入,並且使其他 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再接再厲,站在前人的 肩膀上開發出前人所無法預見或不能發展 的新方向。 (1) 應獎勵優先發明者 要獎勵知識的發明人將知識分享出 來,並因為他知識外溢的貢獻而給予補 助。然而重複的發明不值得獎勵,應該只 獎勵第一個發明者。 近來漸受重視的知識管理,主要的課 題之一就是如何建立適當的工作流程、 獎懲制度以及組織文化來提升員工分享 知識的意願。在這方面,最負盛名的就是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所提出的組織 知識創造的理論架構。他們認為知識的創 造是經由隱性(tacit)與顯性(explicit)知識 的交互作用與轉換而成。隱性知識通常難 以言傳與公式化(formalize),是一種情境 (context-specific)下、有關特定技藝的經驗 知識。專業技術人員所擁有的就是這種知 識,較容易排他。相對的,顯性知識可以 用系統化的方式來表達,成為符碼化的 知識。Nonaka and Takeuchi 認為知識的創 造通常會由四種不同的模式(亦即SECI 模 式,如圖二),使隱性與顯性知識交互的 作用與轉換,同時不斷地以類似螺旋狀反 覆進行來達到創造知識的目的。這四種模 式分別為: (1) 社會化 (Socialization):個體與個 體之間透過分享經驗、觀察模仿 而達到隱性知識的交流,例如非 正式的討論與聚會。 (2) 外化 (Externalization):個體將隱 性知識透過論述、類比或模型化 來加以表達,使得隱性知識能轉 變成顯性知識,例如組織要求成 員寫下操作程序或工作日誌。 (3) 結合化 (Combination):個體將顯 性知識有系統的整理、分類,並 且與其他相關顯性知識整合在一 起,成為新的知識。例如資料庫 中的文獻搜尋與交叉引用。 (4) 內化 (Internalization):個體經由 圖二 知識創造的四種模式

(12)

學習,將顯性知識轉化為隱性知 識,例如正式的教育訓練。 原本內隱在個體中的知識要外化出來 成為顯性知識,才能進一步做結合化。結 合已經外化出來的新知識,可再內化成為 個體的內隱知識。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社會 化可使群體內的個體知識趨同。這樣一個 知識的螺旋,使個體的知識互相交流,讓 新的知識不斷被創造出來,群體(組織) 知識在成長,而每個個體的知識也都增加 了。 然而,依據上一節所討論的知識經濟 第一基本定理,知識的分享與排他應是 一體的兩面,沒有分享的部分就是排他 的範圍。個人有動機盡力地排他,公司也 會伺機防範個體盜取公司的機密。因此, 本研究認為要將知識的創造與保護(分享 與排他)一起考慮,才是完整的知識管理 模式,如圖三所示:斜線部分是排他的部 份,旨在保護組織的機密;內部的空白部 分才分享出來,用來創造新的知識。 不過,群體(企業或協會)雖然對內鼓勵 知識的分享,對外卻仍要堅清僻野,盡力 排他以維護群體的利益。因此,公司的管 理者會希望員工彼此分享知識,卻會設法 排除其他公司取得該公司的知識。但是國 家的政府單位又會設立制度(例如專利制 度)來促使該國的公司之間能彼此分享知 識。這就能解釋不同層次之群體的決策者 是如何來彼此互動以及為何建立某些制度 了。本研究也將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知識經 濟時代的認證制度。

四、知識經濟的特點

以上所探討的知識經濟運作原理是一 個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定理,並不會隨著時 空的改變而改變。但是在二十世紀末,因 著網際網路平台的出現以及全球化的趨 勢,卻使知識經濟運作的速度及範圍大幅 地增進,使經濟發展呈現出一種新的樣 貌,對於專業技術人才也產生新的機會與 威脅。 (一)網際網路平台: 1. 外顯化知識的快速累積與分享 由於電腦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各方的專 業技術人員將他們的外顯知識放在網際網 路這個平台上,也從這個平台上能很方便 地取得其他專業領域的外顯知識進行知識 圖三 知識管理的四種模式 資料來源:本研究 內隱 內隱 外顯 外顯 社會化 (socialization) 內隱化 (internalization) 外顯化 (externalization) 組合 (combination)

(13)

的結合。這加速了知識螺旋的運轉,使得 各個層次的知識快速變遷,知識整合的範 圍也一直擴大。 2.遠距/低成本的資訊服務成為可能 由於網際網路是一個幾乎免費的溝通平 台,這使得通訊的成本大幅地降低,這使 得遠距的資訊服務成為可能,也延伸了專 家的服務範圍。如今加上雙向的視訊及語 音技術(例如Skype,MSN),在台灣要請美 國的醫生看診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也不是 貴族式的消費了。免費而且無遠弗屆的網 際網路不只是傳遞資訊、也是一個傳遞信 譽(credit)的機制,而且快速而廣泛。價 格及品質資訊的普及,大幅地降低買賣雙 方的交易成本。 (二)全球化的趨勢: 1. 運輸/通訊成本的降低,網路助長這個趨 勢 在網際網路普及之前,全球化的趨勢已 然展開。由於飛機、船運以及汽車等運 輸科技的進步,電話、衛星通訊定位等 技術的日新月異,長程運輸的成本持續 地降低。這使得貨物及人才的流動更加 便利,擴大市場的範圍,促使各區域進 行更細密的專業分工;分工越細,人貨 交流就更加地頻繁。網際網路的興起更 進一步地助長這個發展趨勢。 2. WTO成立,降低貿易障礙,增加潛在 市場 人貨頻繁交流的需求衝擊著國與國之 間的各種制度性貿易障礙。世界貿易 組織(WTO)的成立標誌著各國長期 努力降低貿易障礙的成果,也更進一 步助長這個全球化的趨勢。而當人與 產品的活動及接觸的範圍不斷擴大的 同時,知識藉由人與產品實體的流動 而擴散的機會也越發地擴大。這對專 業技術人才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與威 脅。

參、專業技術人才

一、人才作為知識的載具

如前所述,無形的知識必須要藉助於 有形的載具來呈現。這些載具(實體產品 或設備、文件、以及人)中最重要的就是 人。因為,人是知識的生產者與消費者, 不管透過哪種載具轉移,知識都是由人發 出、由人接收,人是決策者。由知識經濟 的第一基本定理,我們也知道知識的流通 也是控制在人的手上。人才分享知識的意 願及溝通的能力決定了有多少內隱在人身 上的知識能夠外顯出來,以及外顯後的知 識載具(文件或產品)流通的範圍。倒過 來講,人才「吸收」知識的意願及溝通的 能力也決定了有多少外顯出來的知識能夠 被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因此,人是知識 經濟中知識流通的重要「閥門」。 在產品或文件都能被大量生產的工業 時代,人這個載具的另一個重要特性也 被凸顯出來:人才是無法在短時間被大 量複製的。人才的總量受生育率的節制, 人作為一種動物也要經過最長的學習時間 才能脫離母體自立,之後又要經過各級的 教育過程,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堪用的人 才,這段時間可能長達20年。而且,一個 人的活動範圍受到時空的限制,他在甲 地、就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乙地。因此,在

(14)

Romer(1990)所設定的內生性經濟成長模 型3中,一個國家(或經濟體)所擁有的 人才總量H是決定經濟成長率最重要的參 數。例如,現在世界各國的技術專利資訊 大部分都已經上網了,這些技術文件是全 世界各國都可以取得的知識庫。關鍵是, 一個國家有多少專業技術人才能理解、吸 收、運用這些文件所含的知識。人才數量 及品質的差異將決定各國從這個技術資料 庫所能得到效益的差別。 當然,根據知識經濟的第三基本定 理,載具越稀有,價格就越高。因此就算 人口眾多,過去各個專業技術人才的同業 公會(Guilt)也會限制會員人數來形成寡 占的人才供給,並且嚴格限制專業技術的 外流。靠著控制這個閥門,特定的專業技 術人才成為一群既得利益者。 為了要克服人才有限這個難題,人類 其實也一直在設法運用產品或文件等其他 載具來取代人才的角色。舉凡自動化設 備、機器人、套裝軟體、專家服務軟體系 統等,都在一定程度內具備取代人才的功 能。特別是組織性的生產活動成為經濟活 動的主流之後,企業組織的經營者為了擴 大規模、確保品質或降低管理上的困難, 會逐步地以資本代替勞力。就算人才擁有 人力資本,經營者也會盡力將這些人力資 本轉換成為企業所能擁有的結構資本(鼓 勵員工發明專利,專利權歸公司所有;要 求員工寫下工作流程,成為技術文件或是 能自動執行的軟體)。當員工離職他就, 這些外化出來的結構資本仍然能留在企業 內。這個趨勢使得專業技術人才會盡力運 用排他4的手段來保有內隱知識,以提升自 己的身價。因此,專業技術人才就是賦形 (embodied)內隱知識、擁有人力資本的 人

二、知識經濟下的專業技術人才

一個僅擁有常識的人,不稱為專業技 術人才。一個沒有內隱知識、僅有外顯的 知識的人才,也很容易被取代。這個趨勢 在網際網路時代將會有更快速的變化。首 先,常識本來就是會隨時代、情境而變 化。網路是新經濟時代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建設,它也挑戰我們對常識看法。過去是 在圖書館的專業書籍資料,現在網路上一 般人都隨手可得,這算是常識嗎?過去需 要徵信代理人耗費精力去取得的情報,現 在一般人上網搜尋一下,馬上有成堆的資 料,這算是常識嗎?就取得資訊部分,這 已經是一般人都可做的了;但是就資料判 讀部分,可能還是需要專業技術人才。所 以,如果藥師的工作只是記得藥名以及避 免彼此的衝突作用,那麼這份專業將逐漸 由電腦取代。更重要的是,透過網路的頻 繁互動,本來內隱的知識逐漸變成外顯。 個別人才的排他行為可能因著其他人才的 3 這篇論文首先將知識的研發活動正式納入經濟成長的理論架構中,開啟了一系列關於技術創新的內生性經濟成長理論 的發展,被看好將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只是在知識可以持續推動經濟成長的情境下,最關鍵的限制因素竟然是產生 及吸收知識的人才數量。 4 英國在工業化的初期,有些因著自動紡織機而失業的紡織工人轉而攻擊工廠、破壞紡織機。這種「排他」行動雖有其 普遍性(大多暗暗地進行),但卻是犯法的,所以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而且這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隱藏他們的內隱 知識,而是技術進步超過他們的能力。

(15)

分享而失效。當大家預期排他的行為會失 敗時,因著第二基本定理,人才之間為了 爭奪信譽,甚至會爭相爆料,來顯示他是 知識最豐富的人才。當然,專業技術人才 無法以完全外顯的知識來獲利,他總還是 要設法保有一些別人也不易外顯的內隱知 識(整合性判斷或操作技藝),來配合這 些外化了的知識,以提供整套的服務。 因此,新知識經濟下的專業技術人才 必須要具備以下幾點核心能力: (1) 專業技術人才要比一般人有較快速與 廣泛的吸收能耐 雖然網路平台上的外顯知識是人人都 可取得(access)的,但是因著先前知識 與經驗的累積,專業技術人才要比一般人 較快吸收這些外顯知識,也能搜尋與理解 較廣泛的範圍(absorptive capacity)。 (2) 專業技術人才要比一般人有更好的專 業知識整合運用能力 專業技術有部分容易被其他載具(自 動化機器,專家系統)所取代,但是人的 整合、運用機器的能力卻不易被取代。現 在的人打手機、帶PDA、用筆記型電腦 NB,未來人類將配戴或內建5越來越多的 電腦/通訊組件及專業領域的設備;這是人 與機器兩種知識載具的結合。而人才的價 值就在於整合運用的能力。只是機器的發 展日新月異,專業人才不僅不能存心抵抗 排斥,還必須要有較一般人高的技術採用 (technology adoption)能力 (3) 專業且人性的服務的態度與品質 人之為人─能體貼、理解彼此的心 意,能建立感情、堅守承諾;這些是機器 無法取代的。就機器人的發展方向而言, 一直有擬人化與非擬人化兩種路線。非擬 人化的發展方向是為了充分發揮機械的特 性,不強求要模仿人類動作,而且可避免 機器人性化之後的倫理顧慮6。而擬人化的 發展方向則是刻意模仿人類動作(如雙腳 走路,雙手做事,以及用臉部表情表達情 緒),目的就是要讓人容易接納這些機器 人的服務。如果專業技術人才不能充分發 揮作為一個真人的優勢,而僅是提供機械 性的服務,那麼他很快就會被機械取代。 所以,藥師數點藥品的動作可以被取代, 但是提供病人用藥諮詢的親切服務卻不會 被取代。 知識經濟時代的另一個特點是全球化 的趨勢,交通的便利讓專業技術人才可以 在國際上移動,也讓消費者更方便移往人 才居住的地方接受其服務。近來歐美人士 流行到泰國進行觀光與醫療兼具的旅遊, 就是一個好例子。這對泰國的執業醫師是 一個好消息,但對歐美的執業醫師是一個 警訊。 網 路 的 普 及 更 進 一 步 助 長 這 個 趨 勢。由於遠距的資訊傳輸近乎免費,因 此Linux 及 Wikipedia可以集合業餘眾人之 力,與集中在微軟實驗室及大英百科全書 編輯室的專業技術人力相匹敵。低成本的 通訊技術也使得遠距的資訊服務成為可 能,大大延伸專家的服務範圍。因此,印 度的軟體人才及接電話的人才可以服務歐 美的市場,中國大連的日語人才可以提供 5 例如在星際爭霸戰中的DaTa,腦後有一光纖傳輸埠,腦內有極大硬碟容量,可快速傳輸大量的資訊。 6 例如在電影「AI人工智慧」中所討論的議題:對於極像真人又會愛人的機器人小孩,人類是否具有愛他的道德責任?

(16)

日本電話中心(Calling center) 的服務)。 這對印度或中國的人才而言是科技帶來的 機會,但是對於歐美及日本的人才而言, 這是極大的威脅。過去認為個人的服務受 到時空的限制,現在專業技術人才這個自 然的排他屏障卻在消解中。

肆、證照制度

一、證照是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工具

認證制度是為了解決「資訊不對稱」 的問題,使人力資本的買賣雙方之交易成 本得以降低。如果專業技術人才的服務品 質不易事先衡量,服務的效果事後也不容 易做客觀的評估時,當有些人濫竽充數, 消費者由於不易取得相關的品質資訊,常 使得劣幣逐良幣的情況發生。情況嚴重 時,甚至使得整體的市場成為檸檬市場─ 只有劣品存在,以致於消費者不敢再購 買,市場因而消失。資訊不對稱通常是買 賣雙方交易成本的主要來源。 當消費者的需求確實存在,但卻因為 資訊不對稱而無法取得適當的服務時,這 個資訊的需求就會引發供給。賣方會提供 買方各種品質保證的方案;但是如果市場 夠大,由第三方提供的認證服務通常較具 效力。第三方提供的認證服務賣的就是 「信譽」。如果它無法持守品質的信譽, 就像美國安隆案中的Arthur Anderson會計 師事務所,那不管有多大的規模、多久的 歷史,信譽一消失,事務所也就在一夜之 間蒸發了。提供認證的第三方未必是政府 部門,但是由國家出面認證當然有更高的 公信力。目前,我國的專業技術人才證照 的授與,大致有三種:一為考選部辦理之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二為行政院勞 工委員會辦理之技術士技能檢定;三為職 業主管機關委託財團法人辦理之測驗。 不過,如果認證的制度本身不健全, 品質無法確保,那麼國家認證的效力一樣 不彰;除非政府動用法令要求,不然這個 國家認證一樣沒市場。瞭解到認證制度的 終極目的是要藉著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來 促進市場的運作,本研究在反省現有制度 時也將以尊重市場機制為最高的指導原 則。

二、知識經濟下的專業技術人才證

照制度─代結論

總結以上的討論,本研究將對知識經 濟下的專業技術人才證照制度作以下的檢 討與建議。知識經濟下的外顯知識是極易 取得與驗證的,買賣雙方並不存在資訊不 對稱的問題。需要證照制度介入的是專業 技術人才內隱知識的品質認證。所以,單 以文字、記憶式的考試是不足以進行專 業技術人才的品質認證。考駕照,不只筆 試也要路考。醫生要先經醫學系畢業並經 實習通過,才可參加醫師考試。人才的內 隱知識需要在其施展實踐的過程中加以評 估,而且隨著實作的進程會有「用進廢 退」的現象。 所以,應該有實習、實作性的考試, 而且訂定期限,定期再考。這些年來,已 有部分職業法的立法,至少將定期換證納 入規範。如醫師法第8條第2項即規定: 「醫師執業,應接受繼續教育,並每六年 提出完成繼續教育證明文件,辦理執業執

(17)

照更新。」未來逐步建立共識後,一執一 照定終身的現象,將會陸續加以解決。考 試要以基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檢測為 主,鼓勵有基本專業知識能力者都能取得 資格,並配合信譽制度(公告實績及失敗 的案例)來對人才的內隱知識做合理的認 證。如果單單以一次的外顯性知識考試定 終身,事先又訂定極高的門檻,以保障少 數錄取者的利益,那麼證照制度極易淪為 既得利益集團的保護傘。而實質上該集團 所擁有的外顯性知識已成為常識,並不值 得國家保障。問題是他們「有牌」,「牌 照」成為一個收取經濟租的工具,借牌營 業成為普遍的現象。為何專業人才不在 場,借牌仍能營業呢?就是因為其他無牌 的人也已經能夠實施該知識。 國家若投入人力物力設立認證制度, 可以模仿「專利制度」─由知識擁有者藉 著公開資訊來交換一定期間的保護。國家 或同業執業公會(群體)以認證制度提供 人才(個體)一種信譽的保證,相對的也 要求人才分享部分的內隱知識。因此,資 深人才的實作考試或個案發表可以開放 給資淺者觀摩,成為教育訓練的機會。職 業公會的作用在此,不只是對外保護集團 的利益,也要對內做內隱知識的展示與傳 承。由於新知識快速變遷,證照的維持必 須伴隨著在職的教育訓練。專業技術人才 經由這個知識螺旋(特別是社會化)的過 程,在同儕的教學相長之下,將使得專業 的能力持續進步。 由於全球化的趨勢,市場擴大促使專 業分工細密,未來國際間專業能力的認證 業務將會不斷擴張。以我國加入WTO以後 為例,專技人員種類不斷增加,一方面要 考慮各種專技人員培育、考試、訓練及執 業管理等相關規定,要儘量和世界上先進 國家制度能夠接軌,另一方面則必須透過 和其他會員國間,經由協議相互認許執業 執照,甚至更進一步通過若干國際組織的 審核,使專技人員證照功能更加擴展(比 如符合APEC建築師資格,即可註冊成為 APEC建築師,在APEC會員國間皆可執 業)。這些均有賴國內產、官、學各界共 同攜手合作,積極採取相關配套措施,才 能克竟全功。

(18)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許牧彥(2001):從知識的經濟特質談台灣專利制度的演進,吳思華主編,台灣產業研 究,第4期,頁297-352. 許牧彥(2003):從知識的經濟本質談知識產權的原理,科技發展政策報導,SR9206, 442-455 http://www.stic.gov.tw/policy/sr/sr9206/sr9206002.pdf 二、英文部分

Anand, B.N. and T.Khanna (1996).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Contract Structure”, Working Paper,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Arrow, K. (1962).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 to Invention”, in R. Nelson (ed.),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Princeton: NBER.

Burke, P. (2000).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 Polity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Cohen, W.M. and D.A. Levinthal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35, No. 1, 128-152.

Dasgupta, P. and P.A.David (1987).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 Feiwel (ed.), Arrow and the Ascent of Modern Economic Theor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David, P.A. (1993).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ions and the Panda’s Thumb”, in Global Dimension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ational Academy Press.

Drucker, P. F. (1993). “From Capitalism to Knowledge Society”, Neef (ed.), The Knowledge Economy, p.15-34, Butterworth-Heinemann

Economides, N. (1994 a). “The Economics of Networks”, Working Paper EC-94-24, New York University.

Economides, N. and L.J. White (1994b). “Networks and Compatibility: Implications for Antitrus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 38, 651-62.

Givon, Mahajan and Muller (1995). “Software Piracy: Estimation of Lost Sales and the Impact on Software Diffu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Chicago; Jan Vol 59,No.1,

29-Grossman, G. and E. Helpman (1991).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

Hsu, M.Y. (1997). “One Size Fits All !?! – The Optimal Patent Policy for Deferent Technologies”,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Conference for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Taiwan.

Hsu, M.Y. (1998a).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echnology Policy—to Promote Pollution Abatement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東亞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研討會,中研院 經研所.

Hsu, M.Y. (1998 b). “The Optimal Patent Policy in the Presence of Network Externality”, 1998 全國科技管理研討會,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

Katz, M.L. and C. Shapiro (1985).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5, 424-40.

Levin, R. C., A.K. Klevorick, R.R. Nelson, and S.G. Winter (1987).“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Vol. 3, 783-833.

Machlup, F. (1962).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Press.

Mansfi eld, Edwin (1986). “Patents and Innov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2, No.2, 173-181.

Neef, D. (1998). The Knowledge Economy, Butterworth-Heinemann.

Nonaka, I. (1991).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9: (6) p.96-104.

Nonaka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1), 14-37.

Polanyi (1962).” Personal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mer, P. (199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8, No. 5, S71-102.

Romer, P. (1992). "Two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Using Ideas and Producing Idea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Saviotti, P.P. and G.S. Mani (1995). “ Competition, Variety and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Saviotti, P.P. (1998). "On the Dynamics of Appropriability, of Tacit and of Codifi ed Knowledge", Research Policy, 26, 1998, 843-856.

Stigler, G.J. (1961).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9, 213-225.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a stable structure the total strength of the bonds reaching an anion from all surrounding cations should be equal to the charge of the anion.. Pauling’ s rule-

二專 工業機械 二技 工業電子科技(高級技術員) 二專 汽車製造維修 二技 無塵室設備(高級技術員) 二專 紡織機械 二技 自動化科技電子(高級技術 二專 機電整合 二技

亞洲‧矽谷學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工業策進會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Step 3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bonding groups and the number of lone pairs around the central atom.. These should sum to your result from

“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PNET Scheme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ers, the centralised seminars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and their value should

 After a school term ends, schools shoul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 plans and all aspects of their work over the past year (Evaluation) before setting up

Different from services provided by retail banks that we normally enjoy, private banks provide a variety of services other than banking. These services include suggestions

Data from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will be made available quickly to the worldwid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rough freely accessible public databases... 幕後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