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彩虹」團體在運動競技裡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彩虹」團體在運動競技裡的影響"

Copied!
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彩虹」團體在運動競技裡的影響. 研 究 生:林孟旻 指導教授:林德隆.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 中華民國台北市.

(2)

(3) 「彩虹」團體在運動競技裡的影響 2013 年 6 月 研究生:林孟旻 指導教授:林德隆 摘要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以及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之半結構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 現,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女同性戀運動選手比例高達56%。 訪談對象為國內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且自我認同為Tomboy為受訪者,研究結果發 現:一、「彩虹」團體在運動競技裡,教練與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在 運動環境下所造成的正面影響居多,教練主要以成績為主,在對待球員方式與態度是一 致平等對待,不管是場上或場下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把情緒帶到球場上,影響他人。隊 友相處的方式與態度,不管是對待同性戀或異性戀的隊友,在相處方式是一樣的,並不 會因性向的不同而排擠對方,大多表現出的是彼此互相關心、支持與認同,以實際行動 來表現真誠的對待。 二、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的好處為:球隊裡的歸屬感和情感上的寄託,以 及在運動競技場上能吸引或擁有更多球迷及支持者來提升自信心,其他部份為,增加責 任感、自我要求及運動能力的表現與想法觀念的成長。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的限 制:則以家人的因素居多也最具影響,因父母在觀念、想法還存留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 不太能接受性傾向的改變,另外,語言歧視/語言暴力也是常見之一,希望以上結果可 提供體育相關領域人員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之參考。. 關鍵詞:女同志、球類運動. iii.

(4) The Influence of Lesbians in Sports Date: June, 2013 Student: Lin, Meng-Min Adviser: Lin, Der-Lung Abstract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with semi-structured way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depth interview. The result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s that the percentage of lesbian athletes in collegiate Women’s Level I ball teams is 56% high. The interviewees are the athletes of Level I ball teams wh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tomboys. Our research result found out that: first, in sports, the way and attitude that coaches and teammates used to treat lesbian athletes have more positive effect under the athletic environment. Coach mainly focuses on achievement, and treats every athlete equally. The only demand of coach is never bring the emotions to the court to affect others. On the other hand, teammates have no difference in getting along with heterosexual or homosexual teammates. Instead of discriminating one another due to different sexual orientation, they care, support, and recognize each other, showing their sincerity in action. Second, the advantage in sports for lesbian athletes is that their belongingness, emotional commitment, attraction to more fans and supporters in athletic fields could bring them more confidence, raise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lf-disciplinary, and improve their athletic performance. However, for lesbian athletes, the main and the most affective limit to sports is the family factor. Owing to the past, traditional image of gender stereotype, it is not simple for some parents to accept the change of sexual orientation. Moreover, the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and verbal violence are also common. I iv.

(5) hope the above result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sports-related personnel when they treat lesbian athletes.. Key words: lesbian, ball games/sports. v.

(6) 謝誌 回顧兩年前的我,雖已步入社會走向教職之路,但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發現自己有 很多需要學習與努力的地方。以前是職業選手,除了練球、休息以外還是練球,使自己 在學科方面落後許多。而當在重新思考人生方向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便決定回來學校再 度進修,希望藉此能更上層樓並開拓視野。抱著虛心學習的心態去做每件事情使我從中 成長更多。感謝梁佳音老師給予我擔任學校女子乙組籃球隊教練的這個機會,除了增進 自己的專長知識外,也給了我相當多的教導與經驗傳承。女籃隊上的球員各個來自不同 科系,有專屬自己的專長與背景,從她們身上學習到每個人優點。非專長生參加籃球隊 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了,除了要學習籃球相關知識與技巧外,更要維持學業成績, 除此之外,有時還得犧牲週末或是寒暑假的時間來練習,只為了讓自己在球技上更進 步。每當看到她們努力的樣子,我總是會對自己說: 「成功的人總是不畏辛勞」 ,而最能 讓我深刻體驗到這一點的便是:她們在今年的木鐸盃拿下近年來最佳成績! 最後,真誠地感謝系上每位老師的教導與諄諄教誨,尤其是我的指導教授林德隆老 師。每當我徬徨時,他總會不厭其煩的給我方向與指導,不只在學業,在待人處事的教 導上,老師都令我受益良多。另外,口委姚漢禱老師與蔡虔祿老師對於論文也提供了許 多寶貴的建議,讓我更能釐清研究問題及找尋合適的受訪者。並且在論文修改方向及結 果呈現上都給我確切且務實的建議,使得論文的呈現更加完整,最後感謝這兩年來許許 多多、不計其數幫助我的每一個人。 林孟旻. 謹誌. 102 年 5 月 vi.

(7)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 i 論文授權書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誌 ........................................................................ vi 表次 ......................................................................... x 圖次 ........................................................................ x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及操作性定義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同性愛的過程/世界 ...................................................6. 第二節. 自由女性主義到女同志運動 ............................................7. 第三節. 奧運場上的彩虹團體 ..................................................9. 第四節. 本章節語 ...........................................................10. 第叁章. 研究方法 ......................................................... 12. 第一節. 研究流程 ...........................................................1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1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15 vii.

(8) 第四節. 資料收集 ...........................................................1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17. 第一節. 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性向為女同志所佔的比例....................17. 第二節. 教練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20. 第三節. 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22. 第四節.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獲得的好處............................25. 第五節.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受到的限制............................27. 第伍章. 結論與分析. ...................................................... 30. 第一節. 結論 ...............................................................30. 第二節. 建議 ...............................................................30. viii.

(9) 參考文獻 ..................................................................................................................................... 32 中文部分 ........................................................................................................................................ 32 英文部分 ........................................................................................................................................ 34 附件一. 女性運動員在性別角色的實際狀況調查問卷 ......................................................... 36. 附件二. 訪談大綱........................................................................................................................ 37. 附件三. 訪談同意書 ................................................................................................................... 38. ix.

(10) 表. 次. 表 1-1. 國內近年(1994-2009)探討女同志運動員的相關論文研究 ................................. 2. 表 4-1. 調查女性運動員在性別角色的實際狀況................................................................... 19. 表 4-2. 教練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之訪談內容 .............................................. 20. 表 4-3. 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之訪談內容 .............................................. 22. 表 4-4.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獲得的好處之訪談內容 ..................................... 25. 表 4-5.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受到的限制之訪談內容 ..................................... 27. x.

(11) 圖. 次. 圖 3-1. 研究流程圖..................................................................................................................... 13. 圖 4-1. 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性傾向實際狀況 .......................................................... 19. xi.

(12) 1. 「彩虹」團體在運動競技裡的影響 第壹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問題的形成,內容共分為三節: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 的;第三節名詞解釋及操作性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隨著時代的進步,兩性平等的觀念逐漸上升,「同性戀」(homosexuality)的名 詞也更為明朗化,社會大眾對於同性戀的接受度逐漸增加,尤其近幾年在台灣,同志大 遊行已成為具國際化文化之一的活動,更加顯示台灣地區對於性別議題討論的開放; 2012第十屆台灣同志遊行活動也突破以往的人數,且不單單在台灣部分地區,還有來自 不同國家的彩虹團體一起從南台灣出發,帶著彩虹旗,踏入台灣各處尋找一起共襄盛舉 的夥伴們,可見隨著時代變遷,同志的身分現身機會越來越高;以往過去的兩性平等, 也已經進步到「多元性別」的世界,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慢慢的發展更多的友善空間,認 同同性戀也是一種愛情,而不是把「同性戀」界定在框線中。事實上,同志們在社會的 接受與支持裡出櫃(come out)情況是大幅度的提升,社會中慢慢的培養出更多的多元 文化環境,創造更多的友善空間。 儘管觀念更加開放,但對於探討過女同志運動競技選手在練習或比賽中相關的研究 少之又少,僅有少數幾篇女同志與運動相關研究,參見表1-1。對女同志選手所曾遭遇 到的困境或是對其有幫助的研究,更是一無斬獲,而目前國內碩博士論文在探討同性戀 大多以文學作品分析及個案情慾或適應問題為研究主題為最多(如,李忠翰,民84;林 宜正,民91;張銘峰,民90;許劍橋,民91;謝宜純,民91;莊惠婷,民92;陳佩甄, 民94),沒有確切探討運動表現之相關議題,故更強化探究本研究的動機。.

(13) 2. 表1-1 年份. 國內近年(1994-2009)探討女同志運動員的相關論文研究 研究主題. 1994. 運動同志與同志運動:台灣男女同志運動團體興起. 2003. 運動場上的彩虹足跡:以女同志球聚與「雷斯杯」為例. 2004. 女同志運動參與考量因素、身分認同、現身情形對運動參與意願之研究. 2006. 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 2009. 汙名感的桃花源?--運動場域女同志特有經驗之探討. 2009. 國內女同志體育教師在家庭∕職場∕運動場的現身∕隱身經驗研究 Jim Buzinski(2012)報導指出,今年奧運一萬名選手中只有22名選手願意出櫃表. 示自己是同志,認為這數字低的驚人:「體壇仍是社會上最後一個櫃子」。 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現象呢?因運動情境中不同項目所展現的行為、氣質也會有所差 異,以球類項目為例其所具備的條件是:快、狠、準。男生團體球類運動比賽情境中包 含以上三個條件:快、狠、準,就會得到熱烈的回應,有時觀眾更是不管勝負的結果, 也都會給予掌聲與支持。以 Bem(1974)發展出的性別角色量表來看,男性氣概項目裡 有:個性堅強(strong personality)積極(aggressive)、好勝(ambitious)、果 斷(assertive)、競爭性(competitive)、獨立自主(independent)等;反之,女 生團體球類運動比賽情境中如果包含了以上三點,便會被說成:粗俗、粗魯、野蠻,甚 至是刻板印象的名詞:男人婆,以 Bem(1974)的女性特質項目裡的是,溫柔親切的 (affectionate)、害羞的(shy)、語氣輕柔(soft spoken)、柔順體貼的(tender)、 能讓步的(yielding)。另外,國外學者曾明確指出外界對女性運動員的偏見,例如, Blinde and Taub (1992) 也曾指出,女同性戀使許多在運動上的女性害怕與這驚人 的污名牽連上,社會不了解這真實的實際情境,令這些刺激的言語不斷的侵襲女性。全 都來自在美貌神話的主流社會裡,女生被要求的是一具婀娜多姿、雕琢精細的美體,女 性應該是美麗的、被觀看的,而非競爭的參與者,但在競爭的運動競技場上這都只是競 技選手最基本的首要條件。很明顯的社會大眾對女性做為運動員通常多為負面的評價,.

(14) 3. 並給予較少的支持 (Coakley, 2007; Dworkin & Messner, 2002)。字裡行間無形中 透露了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肌肉較發達的就被稱為男人婆,身材姣好或外貌出眾者, 就是媒體寵兒,可以多美言幾句。但社會大眾與媒體對女性運動員的期待,似乎不只如 此,「溫柔」、「美」更是無法脫離的角色期待。女性運動員必須透過堅強的意志力鍛 鍊自己的身體之餘,還要承受外界的言語壓力,接受那些不公平的待遇,原本應該為辛 苦鍛鍊之肌肉成果感到欣慰的女性運動員,卻因為害怕成為擁有壯碩肌肉的「女人」, 而一直存活在過去,他人幫她們框架好的世界裡, 只因為大家腦海中都還存留過去性 別刻板印象 (gender stereotype),但不能根據這些信念來判斷男女兩性在性格、能 力、社會角色、外型等各方面的表現(陳皎眉、王叢桂、孫倩如, 2002)。過去的父 權天下已被推翻了,不再適用於現今兩性平等的社會裡,現今要努力的方向是創造更多 的友善空間,不受性別的牽絆,影響到自我發展。依照Troiden (1993) 的同志認定 階段,同志的認定約略可分為四個階段:(一)察覺(sensitization),感覺到自己 與眾不同,會被同性吸引。(二)認同困惑(identity confusion), 即一般人都是 異性戀,而自己有可能是同性戀的困惑。為澄清困惑、更了解自己,同時會有同性戀的 或異性戀的探索經驗。(三)認同假定(identity assumption),開始對外暴露自己 的同性戀傾向,尋求與同性之間的交往互動來進一步瞭解自己,當個人完全接受自己的 同志身份時,就進入到最後階段。(四)承諾(commitment),接納並認同自己是同性 戀,把同性戀身份當作是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有其他學者從社會建構的角度切入,他 們認為同志身分的認同是經由與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所建構出來的。社會在很早以前就幫 我們男性、女性訂定了應該有的社會行為標準,依循社會大眾所設定的評量方式過生 活,故性別刻板印象男女不平等是習俗與兩性差別教育所造成的,為了消弭人為不平 等,應給予女性同質的教育與平等的機會做選擇。 現今社會的女性運動在比賽或練習的穿著、體態、裝扮上都有著很明顯的改變,在 訓練的過程中展現的是耐操、好勝、毅力、抗壓性高、獨立與專注,在心理層面更是認 為獲勝的野心不輸於男性,漸漸的在運動場上的中性形象就產生了,中性形象現身在運 動場域,等於女同志的身份「現身」了(陳瑾葶,民98),.

(15) 4. 故臺灣的女性運動團隊中,儘管女同志現象存在,也因此鮮少被提及與重視(呂建宏, 2006)。 在台灣的運動競技團體項目中女同志的比例卻也不在少數(陳瑾葶,民98),僅有 部分選手曾對自己的隊友坦承自己的性傾向,讓研究者想深入探究目前台灣的運動競技 情境有多少人願意「現身」在這社會上,對於這些運動競技選手在練習中或其他環境裡 曾受到哪些限制或是貢獻?首先會做問卷調查,推究女同志在運動場上所佔的比例為何? 畢竟在台灣,目前為止是沒有運動競技選手「出櫃」的,體壇仍是社會上最後一個櫃子, 結果會是什麼,我想這是值得等待的。 現今社會對於多元性別的接受度逐漸上升,若有一天運動競技員能夠公開的、自由 的表示自己的性向,必然會引起一陣旋風,此旋風將會帶來甚麼樣的結果令人期待,我 期待的是可以提升選手各方面的運動技能,在心理方面發展更健全,並能夠學會設定明 確的目標、提升自信心,以及壓力管理,甚至學習如何藉由得到更多的正面力量,在運 動競技場上發揮得更淋漓盡致;「等待雨過天晴,綻放彩虹未來」這終究是「彩虹團體」 的宗旨,如果「出櫃」能使選手在運動競技場上發揮得更優秀並表現突出,放開心胸的 坦然面對且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及支持將會是運動場上的大邁進,希望正向的力量能讓 大眾社會不再以異樣眼光把同志身分框架、並以不友善的言詞對待他們,對彩虹團體多 付出同理心,理解他們心理最真實的想法、以及尊重與包容,這是社會各個領域皆必須 有所培養的氛圍,創造更多的友善環境,包容尊重各式各樣的族群,讓運動競技場上的 彩虹團體得到有價值的存在感及創造更好的佳績,我想這將是大家最想看到的結果。.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一、. 調查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性向為女同志所佔的比例為何?. 二、. 探討教練與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為何?. 三、. 探討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的好處與限制為何?.

(16) 5. 第三節 一、. 名詞解釋及操作性定義. 女同性戀:本研究為女性運動競技選手對女性朋友產生愛與性的慾 望或想占為己有。. 一、. 彩虹團體:指的是同性戀的代稱 。. 二、. Lesbian:指女同性戀、拉子或拉拉、酷兒。. 三、. T(Tomboy):指裝扮、行為、氣質較陽剛的女同志。. 四、. P/婆(Femme):指裝扮、行為、氣質較陰柔的女同志。(台灣女同志文 化中有T/婆之分,相當於西方的Butch/Femme。). 五、. 現身/出櫃(come out):本研究指的現身或出櫃是女同志運動競技選手 在校園、運動競技場對教練、隊友、家人、或朋友坦承自己的性傾向。. 六、. 隱身(Closeted):本研究指的隱身是女同志運動競技選手在校園、運動 競技場對教練、隊友、家人、或朋友隱瞞自己的性傾向。. 七、. Gay:同性戀者,通常指男同性戀。此外(gay)這個字也被用來形容所有 的同性戀團體。. 八、. 「同志」本為革命用語,1991年香港人林奕華首先使用,成為同性戀的代 稱。. 九、. 彩虹旗:紅、橙、黃、綠、藍、紫,象徵生命、復原、太陽、自然與寧靜、 和諧、靈魂的旗幟。同志平權運動常使用的符號,代表同志社群多彩多姿。.

(17) 6. 十、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同性愛的過程/世界. 1973年12月15日,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宣佈將 同性戀從心理異常的名單中移除, 美國心理學會(APA)亦在1975 年時正式宣告:「同 性戀的性取向並無損於個人的判斷力、穩定度和一般的社會職業能力,應將同性戀性取 向從心理疾病的烙印中除名。」(Herek, Kimmel, Amaro & Melton, 1991)。同性戀 者雖然擺脫了病態與偏差的污名,但社會上還是有部分少許的人們不能接受同性戀而排 斥同性戀,人們應該接納一種「割裂而混亂」的歷史,堅持同性愛也是一種過程,而不 是把自我界定在某個框框中(周華山,1995),如果說同性戀是歷史,那我們用的是哪 種角度來看這「同性戀歷史」!現今新世代的人們喜歡追求多元文化的社會,對於同性 戀環境與氛圍接受度較高,社會對同性戀的接受度也大幅度提升,人數一年一年的創新 高,今年台灣首次在桃園弘誓學院舉辦 「同志佛化婚禮」,更突顯出台灣對同志的聲 音不再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了。全球目前已有11個國家保障同性婚姻,並有高達四十 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陸續立法承認異性戀婚姻以外的多元家庭形式(張永安,2012)。 這些國家正視多元家庭的存在、重視其生命需求,給予更多更舒適的空間,確實是接納 了「同性戀歷史」。 過去屬於保守時期,同性戀這詞是一個不能搬上檯面的話題,在過去社會所框架裡 的性別是處於兩性不平等,Cass(1979)認為女同志的認定發展,是一種持續進行的再 認知和接受的過程,而要完成這種認知發展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其中的過程也備極艱 辛。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如影隨形的伴隨在生活中,傳統男性為主的父權社會文化下, 男性表現陽剛的行為獲得讚賞,女性在表現陰柔的行為上獲得讚賞,要求男性要勇敢、 獨立、理性、果斷、堅毅、主動,要求女性要溫柔、整潔、文靜、被動、同情、依賴、.

(18) 7. 委婉,久而久之逐漸形成男性就是要陽剛,女性就是要陰柔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就是 在這樣的社會風氣逐漸把兩性框架起來,社會塑造的情境讓大家陷入性別混亂的困境, 同性戀就不能追求自己所想要的愛,只能在父權的權威下默默的接受異性戀的宰割,即 使是違背自己心理最深層的聲音儘管愛的是同性(男性/女性),卻也只能黯然接受, 女性更被視為性愛客體、延續人類生命的生育者、家務照顧的從事者,但1972年台灣出 現了一位讓女性可以從新抬頭,不在繼續受父權的霸權意識牽絆,那便是2000年台灣第 一位女性副總統「呂秀蓮」女士,她提倡了「新女性主義」,新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 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讓 台灣從新認識女性的開始,讓女性們做自己,同時爭取原本就屬於她們的權利及福利, 不依賴男人也可以在社會上生存,在職場上必定會有競爭和壓力的現象,女性並不是大 眾所想的這麼懦弱、不堪一擊、無法勝任每件事,但也不妨將這競爭壓力的磨擦視為一 種互相激勵與成長的過程,如女性的崛起對社會是有正面的幫助,藉由男女相互尊重相 互成長創造社會價值,打造「所有各方互相尊重、互為主客」的倫理架構,確實的從根 本改造社會,成為真正友善女人以及大自然的社會才是女性主義崛起最大的意義(婦女 政策白書)。經過混亂的過程,塑造出更和善的社會,希望社會給女性多些同理心,多 些理解、尊重與包容,讓他們能更有自信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繼續走下去。. 第二節. 自由女性主義到女同志運動. 自由女性主義(liberal feminism)是女性主義的主要流派之一,其理論來源是十 七世紀興起的自由主義思潮發展而來,女性主義者將自由主義的理念加以延伸,擴張到 女性及其私領域的性別角色與關係上。 在談論自由女性主義前,要先了解自由主義的內涵。自由主義興起於十七世紀的西 歐,本是為抗衡君主專制的政治情境,以英國政治哲學家洛克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John Locke,1632-1704)。「自由主義」認為人生出來就有完全自由的權利,其基本理念有 三:(一)理性─為人類共通之本質,使我們異於禽獸使用理智的能力。(二)自由─ 不受他人干涉,自己決定自己的生存目標,追求自我利益與慾望的滿足。(三)平等─.

(19) 8. 個人必須尊重他人自由的權利,克制自己不要侵犯他人,在法律所允許的規範之內追求 自我利益與慾望的滿足。接受束縛與機會的平等,每個人都有均等的機會追求自我發 展,發揮自己的潛能。 十八世紀啟蒙世代,女性主義者將自由主義思潮發展延伸後,形成了自由女性主義 流派,強調人性不分性別,女人亦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女性存在不應只是作為一個妻子 或母親,不只是依附在男性地位之下,而因有自主、自我決定的權利追求自我實現及自 我潛能發展。(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有一句名言:「如今應該將女性氣 質加以一番革命,讓她們恢復失去的尊嚴成為人類的一份子,為全世界改革做出一番貢 獻」。十七世紀末的自由女性主義思想家藉這句話將自由女性主義思想一語道破。Mary Wollstonecraft強調女性要發展理性,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並批判當時社會環境所提 供給女性的教育,將女性塑造成為形象柔弱、需要男性保護、服從、貞節、整齊修飾並 傾向男性崇拜,使得女性視野狹隘、自私諂媚、從小受到束縛,並自尊低落,將自己視 為男性及家庭附屬品,經濟無法獨立,又缺乏公民權。自由女性主義極力爭取女性在教 育上的資源,基於兩性平等原則,使得男女皆能獲得相同受教權,並著重女性思考能力 和人格的塑造。自由女性主義的發展一直到十九世紀初期,Betty Freidan(1921-2006) 承繼十八世紀以來自由女性主義思想家的概念,但加強了女性在公共領域的參與權力, 並著作對女性的家庭角色做銳利的解析與批評。Betty Freidan(1921-2006)指出女性 從小即被父權機制的運作灌輸一種家庭主婦的形象,使得女性自小就嚮往幸福美滿的家 庭,並將自己的一生幸福繫於家庭與婚姻關係。然而,這個形象只是個迷思,由於家庭 結構本質上缺乏有形的結構以及酬賞制度,女性在日復一日的瑣碎事物中度過,並不能 得到自我成長,也無從獲得自我成就及自我實現的機會。為了發揮女性的潛能,女性應 該和男性一樣從事公共領域的活動。她鼓勵女性以放棄家庭主婦的形象做為自我認同, 但是並不表示提倡女性在實質上放棄家庭生活,而是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點。自由女性主義的思潮一直延續至今各個女權運動的核心,特別在爭取男女不平等的 職場及教育中。男女不平等是習俗及性別教育所造成,女性在男性的社會文化霸權下被 壓抑與限制,法律部分同樣應不分性別一律平等,在此部份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訴求是.

(20) 9. 從中性、無性、無視於性而走向以女性為主體,一步步擴大政府的職權,利用法律來主 導平等的實現。 而自由女性主義又是如何影響女同志運動?自由女性主義在現代將討論議題更擴 展至性別角色、性別認同與性傾向。自由女性主義學者認為這些性別角色、性別認同與 性傾向皆是社會建構,也就是傳統異性戀規則(heteronormativity)所限制,而自由 女性主義所強調之自由、自主、自我決定的原則,則被用來解放這些「性別角色、性別 認同、性傾向」,也促成了女同志運動的發展,跳脫性別角色的束縛,自由自主地尋求 個人真正的性別認同,追求不同性傾向的平等對待。. 第三節. 奧運場上的彩虹團體. Jim Buzinski(2012)報導指出,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的賽場上總共出現22名公 開出櫃的同志(homosexuality)運動員。這標題一語驚人,我想台灣眾多的運動競技 選手一定也很好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為何這些頂尖的運動員能放開心胸的坦承自的性 向,隨著各國的文化差異、運動風情的意識不同,在同性戀環境已展開更多不一樣的方 式呈現在這社會上,似乎已經有少許部分的男同志(Gay)或女同志(Lesbian)漸漸有 足夠的勇氣、有自信的坦誠公開自己的性向,但在台灣一篇類似的報導都曾不出現,證 明了台灣的同志風氣還未到達這樣的地步。說穿了台灣競技運動選手是比較保守、內向 的,在現身/出櫃(come out)這方面的價值觀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洛加尼斯(Greg Louganis),是曾獲得四塊奧林匹克(Olympic)金牌的跳水運動 員他選擇在退役之後正式「出櫃」。Jim Buzinski(2012)分析了運動員們為什麼仍然 不願選擇公開「出櫃」的原因是害怕來自隊友、教練、粉絲的消極反應。更說明了大眾 會知道洛加尼斯(Greg Louganis)都是來自於跳水這項運動,而不是先由於了解他的 性向才選擇性支持,他想要更專注於自己的專業,而不是讓大家探討他的性向,運動對 他而言就是單純的運動,他更不想被掛上所謂的「同志跳水運動員」,他也曾在受訪當 中說:今天,在性取向這個問題上,我們在媒體上有了更加正面的代表和話題:我們只 是很普通的人,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更加有利的環境。由以上的言詞可以看出他們對自.

(21) 10. 己是同性戀有正確的觀念、正面的想法與態度,且擁有足夠的自信認為在媒體上的「現 身」能有加分作用、給社會大眾正確的同性戀知識以及了解性向問題,在這幾句話中得 知,他們的友善空間、接納度都很足夠。 現今台灣的運動選手以及教練是否應該揮別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role stereotype),社會大眾也應該提升文化素養,接收更多元的知識、深入瞭解性別議題 的意義,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立法院通過了《性別平等教育法》,此被視為正式宣告 校園應破除文化中性別態度刻板的懸殊謬誤價值,更何況學生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在學 校教育中成長,教練、教師在性別平等教育方面的認知與引導上,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 色,研究兒童性別刻板印象的學者發現,學校中到處都充滿著性別刻板印象,舉凡課程、 教科書、教師態度、師生互動以及諮商輔導員都會影響兒童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陳怡 如,2003)學校教育環境基於是養成個體性別角色印象態度的重要場所,因此教育部近 年來極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期待藉由教育的方式消除校園中的性別歧視以及種種刻 板印象,冀求落實性別平等理想。再來是社會環境的影響,依據社會角色理論強調性別 角色的形成,主要來自於社會、文化的影響(Basow,1992)。由此可知,社會環境是 影響個體的性別角色印象態度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社會中包含各式傳播媒體如報紙、 雜誌、電視節目和廣告都反映出性別角色態度,而個體在觀察學習之下,就會將社會環 境中性別角色態度內化為自己的性別角色態度。因此,也須賦予在社會環境中性別角色 態度教育之責任。就運動競技來看教練不再只是單純的給予選手場上的運動技能技巧, 也應該多給予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包容、尊重各式各樣的友善環境,更是社會各個領域 所必須培養的氛圍,選手如果能更瞭解理解「兩性關係」、「同性戀」(homosexuality) 真實的意義所在,我想教練、隊友之間的感情一定會更加緊密,溝通上能得到彼此最真 誠的想法,讓這樣的友善環境逐漸提升,協助選手在運動成績表現上有更大的突破。. 第四節. 本章結語. 女同志平權發展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在這過程當中也很艱辛,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 如影隨形在生活中,媒體報導也佔很大的一部分,在報章雜誌裡的言語用詞所傳遞的訊.

(22) 11. 息皆會影響他人,也會在無形中留下一些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之所以媒體會影響是因 為,如果報導的運動員從事得比較中性的運動,記者的文字會影響讀者閱讀文章時對於 運動員的觀感,例如:女生從事體操;男生從事籃球,這種運動大家對於性向的想法, 普遍會覺得是異性戀,但如果從事的運動項目改變例如:女生從事舉重;男生從事水上 芭蕾,這種比較違反性別刻板印象的內容,大部分的讀者會把這些運動選手認為是同性 戀。 自由女性主義學者認為這些性別角色、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皆是社會建構,也就是傳 統異性戀規則(heteronormativity)所限制,而自由女性主義所強調之自由、自主、 自我決定的原則,則被用來解放這些「性別角色、性別認同、性傾向」,進而促成了女 同志運動的發展,追求不同性傾向的平等對待。在2012年倫敦奧運裡就有22名公開出櫃 的同志運動員,到底國內女同性戀運動競技選手,在運動環境裡佔了多少比例?教練與 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為何?其本身在運動競技環境下有哪些好處或是 限制,實有必要做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23) 12. 第叁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先經前導性問卷調查後,採用深入訪談法之半結構方式進行研究,一般來 說,各種研究所關注的焦點以及使用方法都不同,從不同的角度對事物的不同面像進行 探究。質性研究具有適合在微觀層面觀察事物進行動態與細微的描述與分析陳向明 (2004);量的方法比較適合在宏觀層面對事物進行大規模的調查與預測。因此,當一 個研究項目中使用兩種不同的研究方法時,實可藉不同面向和角度對問題進行探討。. 第一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流程參見圖3-1步驟進行,首先針對問題背景蒐集相關文獻,引發此次研究 之問題;先調查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性向為女同志的百分比;再探討教練與隊 友的對待方式與態度對於女同志本身在運動環境下所造成的影響;最後針對女同志身 分,探討其本身在性傾向上運動競技的好處與限制。 確認研究目的之後,經由各校隊教練與球員本身同意,利用問卷調查(如附件1)確 認女同志在各團體中所佔的比例,再展開深入訪談完成資料的收集(如附件2)。訪談 前研究者主動和參與者聯繫,並向對方進一步的說明研究的主題、目的與在研究進行中 所採的保護措施,再一次確定受訪意願。 最後依據訪談過程與蒐集之資料,進一步針對資料做統整分析,針對欲了解之問題 做探討,並完成結論。.

(24) 13. 圖3-1 研究流程. 第二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方法主要採用面對面的直接訪談方式,由於訪談方式上又分類為結構性訪談 (structured interviews)、非結構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及半結構訪談.

(25) 14.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三種(袁方,2002),本研究將採用半結構訪談方式。. 一、. 半結構訪談方法 半結構訪談方法特點為:一、有一定主題,提問問題的結構雖然鬆散,但仍有重點. 和焦點,不是漫無邊際的;二、訪問前擬定訪談大綱或訪談要點,但所提問題可以在訪 問過程中隨時邊談邊形成,提問的方式和順序也可依受訪者的回答隨時提出,有相當彈 性;三、訪談者不需使用特定文字或語意進行訪問,但訪問過程以受訪者的回答為主(袁 方,2002)此研究方法是一種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面對面的社會互動過程,訪問資料正 是社會互動的產物(袁方,2002)。 二、. 問卷調查的實施. (一)聯繫與協調: 在正式實施問卷調查前須先與各隊教練聯絡,取得教練同意,確定可受測之人數。 (二)正式實施: 施測工作全部由研究者親自發放問卷,並當場親自回收。 三、. 訪談前的準備. (一). 在進行訪談之前, 研究者蒐集並閱讀相關文獻、編擬訪談大綱、研究者依研 究問題及前導性研究訪談三位現身女同志經驗,並請三位對質性研究有相關領 域博士提供修正意見。. (二). 研究者主動和參與者聯繫,進一步的說明研究的主題、目的、在研究進行中所 有資料會達到最高的保護措施,然後再一次確定受訪意願。. 四、. 訪談時主要研究工具如下:. (一) 由研究者擔任訪談員 (二) 參與研究同意書 (三) 訪談大綱 (四) 錄音筆及充電器 (五) 訪談札記以及筆。.

(26) 15. (六) 訪談時間約為30至60分鐘 研究者在研究參與者的同意下,針對研究問題依訪談大綱進行訪問,避免訪談資料疏漏 及遺失以錄音方式紀錄。真實記錄訪談內容,在每次訪問之前,先取得研究參與者的同 意,以錄音方式完整記錄訪談內容。詳細記錄當日訪談參與者的實際狀況內容以及特殊 性。. 第三節 研究對象 一、. 問卷調查. 以國內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為受試者,共計一百名選手。 二、. 深入訪談對象 對象為國內甲一級女生團體球類運動競技選手,由於研究者從文獻發現,台灣女子. 運動競技選手從未在社會大眾上出櫃,只在屬於自己的隊友、或者是較熟悉的朋友裡現 身,在社會大眾之下多是拒絕公開自己的同志身分。因此找尋研究參與者是以「立意取 樣」與「滾雪球取樣」的方式再利用研究者自身的人際關係找尋更多合適、有意願的研 究對象,因此需要限定研究參與者的條件,條件如下: (一). 以國內運動競技項目為甲一級女生團體球類運動競技選手為對象。. (二). 自我認定為女同志者,且角色為 Tomboy。. (三). 看過研究訪談同意書,並同意在不公開個人身分以及隱私資料的前提下接受研 究者訪談,並同意研究者得以利用訪談內容作為撰寫論文,仔細考量後簽名以 示同意參與本研究。. 第四節. 資料收集. 一、資料收集之工具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錄音筆、訪談大綱、訪談札記進行資料收集。 (一). 問卷調查. 探討國內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女同志約占多少比例。 (二) 訪談同意書 基於研究倫理的考量,在研究參與者口頭同意之前,研究者有義務先前告知受試者.

(27) 16. 研究的目的與研究方法,了解整個研究流程;且如果研究者所提問題牽涉到洩漏個人身 分或隱私資料,受試者隨時可以中斷或拒絕回答相關問題。研究參與者在仔細考量之後 填寫訪談同意書(如附件3)。 (三) 訪談大綱 本研究以半結構的方式進行訪談,訪談大綱主要是依據研究目的而撰寫,主要是協助研 究者在訪談時可以深入了解受試者真正內心的想法與感受,使得訪談進行更加順利。而 在訪談過程中,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充分想像力、和親和力將會決定研究的成功與否 (Strauss and Corbin, 1990)。因此在擬訂訪談大綱時,透過基本問題去發掘研究者 尚未發現的面向或概念。訪談者在訪談過程不會逐條宣讀,訪談大綱只是提醒研究者掌 握住主要訪談內容並不至於偏離主題。 (四)訪談後的資料整理 訪談結束後,由研究者進行錄音逐字稿謄寫。逐字稿完成後,研究者親自送交研究參與 者,邀請她們對訪談逐字稿做進一步的確認或修正。.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問卷調查結果只限用於國內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為限,不能推論到其他女 子組球類項目。 (二) 深入訪談的對象是以全國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的選手且自我認同為T (Tomboy)者,研究結果不能推論到全國女同志。.

(28) 1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是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所得的研究結果加以說明及討論,全章分為五節: 第一節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性向為女同志所佔的比例為多少;第二節教練對待 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在運動環境下所造成的影響;第三節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 動員的方式與態度對於本身在運動環境下所造成的影響;第四節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 競技上,所獲得的好處;第五節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的限制。分別於以下各 節詳細探討、論述與分析。 本章之研究,主要以深入訪談法之半結構方式訪談六位受試者,為了維護保密原則 清楚呈現受訪者資料清楚以 A、B、C、D、E、F 進行編號,在訪談前即事先告知受訪者 研究之目的及重要性,在訪談過程中盡量讓受訪者了解問題的真正涵義以便回答,在訪 談後將錄音檔謄寫為逐字稿交由受訪者審閱,最後呈現受訪者最真實的內在想法與感 受。. 第一節. 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性向為女同志所佔的比例. 問卷調查以 100 名受試者為限,以不記名方式做調查,調查結果如圖 4-1 跟表 4-1, 由數據顯示同性戀佔(56%)異性戀佔(44%)在陳建文(2004)的研究以及 Nixon & Frey (1998)裡曾提到:運動場上女同志的人數不在少數。由這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大 專運動競技環境裡女同性戀是存在的,且所佔比例為 56%。表示女同性戀者在球類競技 團體中已非少數團體,而且明顯超越異性戀者的一般「主流」現況,有鑒於此,筆者呼 籲各競技團體應正視這樣的趨勢,開始關注多元性別的議題,才能夠了解運動員們的需 求以增進運動表現。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只是社會,在學校各個角落都必須以關愛的角.

(29) 18. 度與「彩虹團體」一起相處了解他們的需求及存在的意義,希望社會是真正落實多元平 等友善的環境,創造一個處處都是愛的環境。 在訪談過程中,受訪者 Case-E 就有談到曾經在大學部修一門通識課,老師在課堂 上能以公平的態度來探討到同性戀,不管是同性戀跟異性戀都是一樣的,尤其是老師在 傳達這些語意的過程中是否是真正了解或是真正的願意接受這多元的學生,學生可以從 老師的言行舉止裡,看出老師是否為真心的在對待彩虹團體。 也在另一位受訪者 Case-C 談論過程中,老師的態度與行為舉止是與上一位相反的, 教師強烈的傳遞同性戀是一種病態,且是在課堂上公開主張,這樣的現況清楚呈現學校 當局與社會大眾在看待不符合性別刻板角色他人時的負面態度與對待方式 Bih, H.-D. (2006)讓受試者覺得很不好受,覺得老師是真的了解同性戀嗎?怎麼會完全沒顧慮到在 場的同學是否有些是同性戀者,就這樣評論起同性戀的事非,令她覺得非常不舒服,有 些教師仍在不經意間使用不當言詞傷及同志學生(例如,斥責學生「不男不女」或「女 生就該有女生的樣子!」宋子愷、陳秋良(2003)這樣的言行舉止對她們來說都是一個 傷害,她期許,老師在談論同性戀這部分的議題,可以事先了解整個來龍去脈再來評斷, 不然在課堂上惡性循環的訴說同性戀是病態,只會讓同性戀者更無地自容、不知所措, 無法與社會繼續生存。 筆者希望社會、學校、媒體在傳遞性別之訊息要好好的三思,必免造成不必要的傷 害,因為不被社會上接納而有輕生的念頭或是觀念扭曲、行為偏差而造成遺憾,願誰都 不想看見。.

(30) 19. 圖 4-1 表 4-1. 女子組甲一級團體球類項目性傾向實際狀況 調查女性運動員在性別角色的實際狀況. 調查女性運動員在性別角色的實際狀況. 勾選人數. 1:完全異性戀. 14人. 2:大部份為異性戀,約佔〈異性戀80%;同性戀20%〉. 13人. 3:部份為異性戀,約佔〈異性戀60%,同性戀40%〉. 17人. 4:完全同性戀. 22人. 5:大部份為同性戀,約佔〈同性戀80%,異性戀20%〉. 20人. 6:部份為同性戀,約佔〈同性戀60%,異性戀40%〉. 14人.

(31) 20. 第二節. 教練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 筆者將Tomboy在訪談過程中所陳述的內容,以條列式整理為表4-2 表4-2 受訪者編號. 教練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之訪談內容 對待方式與態度 一致平等對待。. Case A 主要還是以成績為主。 主要還是以成績為主。 Case B. 不要把情緒帶到球場上,以致影響她人。 要求留長頭髮,這會影響球員的心理狀態/唯一負面。 主要還是以成績為主。. Case C. 給予滿滿的關心,不管是場上或場下。 不要把情緒帶到球場上,以致影響她人。 一致平等對待。. Case D 性向問題,頂多勸說。 一致平等對待。 支持,歡迎,和善,開放。 Case E 給予滿滿的關心,不管是場上或場下。 主要還是以成績為主。 主要還是以成績為主。 Case F. 給予滿滿的關心,不管是場上或場下。 性向問題,頂多勸說。. 由表4-2教練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依其所占的比例依序為:(一) 成績為主(二)一致平等對待(三)給予滿滿的關心,不管是場上或場下(四)不要把 情緒帶到球場上,以致影響他人;性向問題,頂多勸說(五)要求留長頭髮,這會影響 球員的心理狀態。.

(32) 21. 綜合以上六位受試者所談到教練對於她們的方式與態度,主要還是以「成績」為主, 競技運動場上不外乎的就是享受亮眼的成績,即辛苦付出後的成果,這必然是教練跟選 手一起努力最後想看的結果,並不因為她們的性向而教練對待她們有所改變,筆者認為 這次的研究對象是大學生,但卻有受訪者回憶起高中時期教練有不一樣的回饋,其中 Case-B在訪談過程中表示:. 在高中時期,教練要求每個人都要留長頭髮綁馬 尾,因為在比賽的時候別人常常會分不清楚到底是 男生還是女生在比賽。 但其實她們一致認為,不管教練想怎麼改變她們的外表,那都只是表面的,無法真 正改變她們內心想法;留長髮綁馬尾這樣的舉動,反而會讓她們在運動競技表現上更有 約束,覺得不自在。 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可以自行處理自己在性別角色上的任何問題,教練對於她們的性 別角色情況是不參予干涉的,畢竟那是自己的人生,既然是自己所選擇的就必須繼續往 前走,教練只希望她們在運動競技場上能發揮的更好,展現出更亮眼的成績。 在訪談多位受訪者裡就有三位(50%)受訪者的教練是很清楚了解甚麼是同性戀, 在跟球員接觸當中給球員的態度會讓球員很放心,讓球員願意更貼近教練,任何人在相 處的過程裡總是會希望彼此坦然面對、互相關心以增進彼此的感情,教練當然也不例 外,如教練在與選手的關係是親密的,這對她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除了在運動場上遇 到困難找教練,在私下的問題也都能與教練溝通討論,達成互相信任的效果,這在運動 競技場上絕對是有幫助的。 呂建宏(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教練是同志選手最難「現身」,卻也是希望得到 支持的對象;經過時間的改變在本研究裡,多位選手在自己的教練面前已能坦然的公開 自己的性別,在運動競技場上,教練也鼓勵球員帶自己的女朋友到場加油,因為教練覺 得,如女朋友到場為她加油,是可以提升女同志運動員在運動競技場上的表現或是幫助 那有何不可呢?甚至是球隊裡的聚餐或是活動教練都會邀約球員的女朋友一起來參 與,用行動表示,真心的接納同性戀。.

(33) 22. 教練對選手的期望主要都還是以「成績」為主,心理層面為輔,在態度上展現一致 公平對待,不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出現,甚至是出現接納、接受、關愛的態度對待女同志 運動員,這對她們來說是很欣慰的地方,對於外在環境因素已經困擾著她們,現況卻可 以跟她們最親近的教練,產生良好的互動關係是她們覺得很開心的一件事,並期盼其他 教練能一起創造出更多女同志友善運動環境,繼續邁進。. 第三節. 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 筆者將Tomboy在訪談過程中所陳述的內容,以條列式整理為表4-3 表4-3 受訪者編號. 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之訪談內容 對待方式與態度 互相坦然面對。. Case A 分享情感上的問題,給予關心。 相處都很和樂、和善。 較常聚集在一起(Tomboy)有相同話題可聊,也較 Case B 親近。 對待方式一樣,並不會因為性向不同而遭到排擠。 關心、支持、認同。 Case C 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實際行動的表現。 關心、支持、認同。 Case D 對待方式一樣,並不會因為性向不同而遭到排擠。 和善。 Case E 對待方式一樣,並不會因為性向不同而遭到排擠。 支持、傾聽。 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實際行動的表現。 Case F 頂多勸說以異性戀戀情為主/負面的,因為他們根 本不了解真實的我們。.

(34) 23. 由表4-3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依其所占的比例依序為:(一)對 待方式一樣,並不會因為性向不同而遭到排擠,彼此互相關心、支持與認同。(二)精 神上的支持以及實際行動的和善表現。(三)互相坦然面對,Tomboy們較常聚集在一起, 有相同話題可以聊,因較親近能分享情感上的問題,給予關心和傾聽。 綜合以上六位受試者所談到隊友對於她們的方式與態度,主要是以「對待方式一 樣,並不會因為性向不同而遭到排擠,彼此互相關心、支持與認同」為主,商雅婷(2006) 針對大專院校代表隊對於同性戀選手之態度的研究也發現, 球隊的教練、同儕過去對 同性戀接觸經驗感覺愈好,就愈能接受球隊中同性戀選手。 青少年在接受多元性別的資訊是來的較快,隨手可得。現今的網路、社會活動(同 志大遊行)更是不避諱的侃侃而談性別關係,因為這樣的關係讓大多數的學生都早已適 應了同性戀的存在,且中性形象裝扮在運動場域,也等於女同志的身份「現身」了(陳 瑾葶,民98),隊友們對於自己的同伴的性別傾向是不會干涉的,顯現出的是更多的關 心、支持與認同,讓他們在運動環境裡並不用擔心遭受到排擠;反而是過得更自在。不 只是語言上的表達關心,隊友們也實際付諸行動,在球隊訓練時不會形成小團體,刻意 孤立性傾向為女同性戀的隊友,球隊裡的凝聚力極高,隊友間感情皆融洽。筆者從中觀 察到,女性球類運動競技團體成員從未將「性傾向」作為議題來看,從未想過可能因性 傾向的不同而影響到運動競技場上的表現,才能真正塑造出如此「平等」對待不同性傾 向者的團體。如同Pendleton (2001)所提的「相處和諧的球隊,才是她們想要的」, 讓女性運動員彼此感受到像家庭一樣 (family-like) 自在的氛圍,藉由對團體的凝聚 力、榮譽心,才能帶起所有球員一同關注自己及團體的運動競技表現,進而提升個人及 整體的運動競技成績。 球隊就像是個生命共同體,不管是上課、下課、吃飯、睡覺、練習、生活起居都是 在一起,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最親密不過的就是隊友了,隊友對於多元性別的接受度幾乎 將近百分之百,在相處的過程中並不會因為性別角色的不同而歧視,或是在練習、比賽 中去影響到運動競技成績表現,更不影響隊友彼此之間的感情。 隊友之間頂多會勸說希望她們以後也能與異性戀結婚,但現階段的她們,還是想做.

(35) 24. 自己,Case-E在訪談中也特別提到:. 不管性別、性向如何,我都有能力去扮演好自己該 做好的角色,不管是運動競技場上或是課業我都會 盡最大力量去做到最好。 由此可見,在女同性運動員裡,性向並不會影響到她個人在自我要求上或是其他, 反而是增強自我要求及學習的態度,更多的友善環境是需要大夥一起去創造的,不單單 只侷限在運動環境裡或是學校。.

(36) 25. 第四節.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獲得的好處. 筆者將Tomboy在訪談過程中所陳述的內容,以條列式整理為表4-4 表4-4 受訪者編號.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獲得的好處之訪談內容 所獲得的好處 增加自我要求的提高─加強訓練自己,覺得自己有保護別人 的能力。. Case A. 情感的寄託─與一般戀情都是一樣的(同性戀或異性戀)。 吸引或擁有更多的球迷及支持者。 提升自信心。 增加責任感─更有能力去照顧別人。. Case B. 自信心─體態、行為。 球隊裡的歸屬感。 情感的寄託─分享彼此的心情,或是運動場上的事。. Case C. 球隊裡的歸屬感。 凝聚力─較常聚集在一起(Tomboy),互相了解彼此。 增加運動能力的表現。. Case D. 情感上的寄託─情緒上較為正面、開心。 吸引或擁有更多的球迷及支持者(陽剛外表擁有更多球迷) 。 情感的寄託─與一般戀情都是一樣的(同性戀或異性戀)。. Case E. 吸引或擁有更多的球迷及支持者(陽剛外表擁有更多球迷) 。 球隊裡的歸屬感。 在想法或觀念思想上會有所成長。. Case F. 吸引或擁有更多的球迷及支持者。 球隊裡的歸屬感。.

(37) 26. 由表4-4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獲得的好處依其所占的比例依序為: (一) 球隊裡的歸屬與感情感上的寄託(二)吸引或擁有更多球迷及支持者(三)提升自信心 (四)其他:增加責任感;自我要求;運動能力的表現與想法觀念的成長。 綜合以上六位受訪者所談到在運動競技成績裡,所獲得什麼,主要還是以「球隊裡 的歸屬」為主,其中有四名受訪者(67%)特別強調球隊裡的歸屬的重要,特別是在所 屬的運動競技團體中,有越多同性戀友善的隊友、教練,抑或是同為同性戀的隊友,都 能大大的增加其對團體的熱忱及投入,進而間接增進其運動競技表現。 另外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多數受訪者也提到能夠吸引或擁有更多的球迷及支持者, 似乎反映出多數參與關注此運動競技團體的球迷及支持者,傾向喜歡外型較陽剛的運動 員,球風較像男生,有侵略性、攻擊性的女性運動員也比較常受到讚美。 畢竟團隊裡高競技能力的球員,在競技場上的表現總是會受到較多的關注,而本身 是同性戀者的話又會接收到許多愛慕,會使隊上的球員產生崇拜或是效仿,久而之會有 許多想像她一樣有這樣的外型及男性氣概的模樣來達到一樣的注目,另一推論則是對此 類運動競技團體感興趣的球迷及支持者,可能性傾向為女同性戀的比率較高,因此會被 外型與自己相似的球員吸引。 有四名受訪者(67%)表示在該競技運動團隊獲得的「情感上的寄託」,因長時間 在同性的運動環境裡,對於同性長時間相處,會更加習慣同性間的相處,並且也說明同 性戀與異性戀無異的,顯示現今對於多元性別議題的關注,在這些運動競技團隊中,多 數皆是友善且平等對待的,在與女同性戀球員的相處上,全無表現出歧視或排擠的情 形,甚至可公開談論其感情上的問題,此現象似乎給了同性戀追求平等無歧視眼光的一 道曙光。 最後少數受訪者所提到的提升自信心,推測是其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其身體意象使 得他們追求精壯、結實的體態,此目標與運動競技的力與美相符,因此這樣的外表身材 能提升他們對自我的肯定。包括增加自我要求、責任感、想法及觀念上的改變,都可推 估至受訪者對於自我的定向及概念,使得這些外在的表現能使他們獲得上述的利益,在 此則跳脫本研究所討論的範圍,故只簡略提之。.

(38) 27. 第五節.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受到的限制. 筆者將Tomboy在訪談過程中所陳述的內容,以條列式整理為表4-5 表4-5.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受到的限制之訪談內容. 受訪者編號 Case A. 運動競技裡的限制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 Case B. 缺少歸屬感的環境─在交友方面擔心會被拒絕。 外在環境的壓力(語言暴力)。. Case C.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 Case D 語言歧視─外界以不雅的言詞做批評。 缺少歸屬感的環境─在交友方面擔心會被拒絕。 語言歧視─男性反應多為不友善態度,取笑女同性 Case E 戀者怪裡怪氣;女性反應則為讚美居多。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 Case F 語言歧視。 由表4-5女同性戀運動員在運動競技裡所受到的限制,其所占的比例依序為:(一) 家庭因素(二)語言歧視/語言暴力(三)缺少歸屬感的環境。 綜合以上六位受試者所談到在運動競技裡的限制,主要還是以「家庭因素」為主, 而彭懷真(1996)則是認為家庭的功能分為七種: 社會化、情感分享、性的規範、生 育子女、社會地位的安排、經濟安全的提供與保護年幼及年長者。 無論是哪種功能,家庭對個人的發展, 都佔了很重要的一環,然而對於許多同性戀者 來說,都是非常渴望獲得家人的支持 。 家庭都還存留著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無法接受同性戀這樣的性傾向,造成兒女在.

(39) 28. 家人身上無法得到完整的安全感及信任感,只能與隊友之間或學校同學互相訴說本身的 近況,導致她們慢慢脫離家人之間的親密感。家庭,不在是第一線安全的地方;學生也 忽略了可以善用的學校輔導室資源,有些卻選擇了大家最不想看到的結果,而造成一些 遺憾。(管仁健,2010)曾經在1994年7月25日北一女中的兩位學生因為承受不了社會 習俗的眼光,社會大眾不認同、不接受女同性戀情,最後她們選擇離開這世上,在遺書 上寫著:. 「......當人是很辛苦的......社會生存的本質不 適合我們......我們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 她們只是單純的學生,便無法承受這些種種的壓力來源,更以一句:社會生存的本 質不適合我們,點出了這社會的冷漠。環境一直在改變,地球一直在繞,唯一不變的就 是「變」- 社會環境的改變。筆者認為每個人的心態也應該不斷地成長,接收新的訊息 及資訊,來了解適應這現實社會的情況。 在運動競技場裡的彩虹團體,必須要接受更多人的眼光,例如:教練、球迷、隊友、 媒體之類等等,更多的外在因素都圍繞著她們身旁,有時候僅僅是幾句謠言,也足以毀 掉一個女同性戀運動員的前程,即便是擁有優秀的運動競技成績表現的女同性戀運動員 也無可避免。目前大多數的女同性戀運動員都是向隊友表明自己的性向居多,即使在球 隊裡生活的她們,有時想公開自己的身份,還是會對於「出櫃」一事猶豫再三,對於女 性運動競技球員來說,在性向問題裡被歧視,社會大眾扭曲的價值觀是大夥需要努力一 起改進的。最後,稍稍令人欣慰的是,在2000年富士車隊簽約Martina Navratilova這位網 球選手代言,她是公開向外出櫃的網球女選手之一,其實多數的代言廠商是不願找同性 戀者為代言人,考量如此可能有損企業形象,而富士車隊這樣的行為,即顯示出社會是 一點一點的在改變,女同性戀運動競技選手在公眾接受度的提昇確是一個好兆頭,這會 讓她們找到更多屬於她們的地方,創造出更多的友善空間,使她們安心、自在、勇敢的 走下去,最後也能在自己專屬的運動競技場上表現得更亮眼,得到更多人的認同與支持。 接著是「語言歧視/語言暴力」的侵襲。世俗眼光的不同竟靠著語言不斷的攻擊女 同性戀運動員,這裡分為兩部分,第一,男生的語言歧視/語言暴力都是非常不友善的,.

(40) 29. 例如:怪裡怪氣、男人婆,些許部分會以本身擁有陽具而態度傲慢,自以為有陽具,才 能給予真正的愛情與幸福,這些言詞都是令女同性戀者感到非常不舒服的,因為這樣的 關係令很多女性在各方面都想展現出自已有能力的一面。第二,女生在語言歧視/語言 暴力這方面是完全的相反,以讚美語言居多,例如:陽剛帥氣、美男子、風度翩翩之類 等等…所以在性別態度上,男生與女生在看女同性戀運動員的角度是大大的不同,因為 女同性戀運動員在女性身上得到讚美而增強了自我對性別角色的想法,不只增加了自信 且更積極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中在訪談Case-F與Case-B中,受訪者表示:. 語言歧視的過程裡,自己一開始是生氣的→接著是反駁→之後是不予理會→到好好 相處→結果做最真實的自己。 現在無論別人用那些言詞惡意中傷她們,她們最終都已學會了不予理會,最重要的 還是做自己。.

(41) 30. 第伍章. 結論與分析. 前一章綜合討論的結果,本章提出最後的結論,並對實際應用與未來做進一步的研 究方向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專注於多元性別議題中「性傾向」的概念,以球類運動競技團體女同性戀選 手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性傾向」對於其運動競技表現之影響。本研究透過初步的抽樣 調查發現,國內女子組甲一級球類競技團隊中,女同性戀所佔比例超過50%,而在運動 競技裡教練與隊友對待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方式與態度是友善的,教練主要還是以運動競 技成績表現為主;至於隊友的態度與行為,傾向彼此互相關心、支持與認同;女同性戀 運動員在運動競技上,獲得最大的好處是:球隊裡的歸屬感以及情感上的寄託,在運動 競技裡的限制,與文獻相符,因家庭因素依然是佔最大部分,因父母在觀念、想法還存 留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不太能接受性傾向的改變,所以女同性戀運動員的最大限制還 是家裡因素。. 第二節. 建議. 友善環境不再只是口號,希望透過研究結果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運動競技中女同性戀 的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二點建議。 一、體育專業學校或相關科系 學校教育是改善社會對同志社群偏見的重要方式,在多元性別的教育過程中,讓學 童知道並學會面對不同性別的尊重與包容,進而才能將此觀念擴展到家庭與社會,使大 眾能給予多元環境並以友善態度對待女同性戀者。對學校教職員工不定時的舉辦同志議.

(42) 31. 題的講座或演講,在「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裡,他們有在幫社會大眾做一些免費的經驗 分享。如果學校為異性戀者提供各種生活適應的課程與活動(如:婚姻與家庭、兩性關 係等等),學校也應該提供有關同志的課程,協助同志學生生活適應。 二、社會方面 傳播媒體工作者在媒體與報章雜誌的報導中,應給予正面資訊、屏除傳統性別刻板 印象與偏見,重新了解同性戀。史倩玲(2012-11-19)目前以台北市政府為積極營 造同志友善環境,但光只是台北市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台灣各個角落, 打造 對同志友善的環境,受益者不只有同志,而是整個社會。 希望有機會看到本論文的運動代表隊教練、隊友、球團、球迷或是社會大眾,透過 本研究的結果,去正視並了解女同性戀運動競技選手之需要與因其性傾向所面對的困 境。透過了解與接納,使她們能自信、快樂的展現自我,進而增進其運動競技表現。.

(43) 32.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小意〈譯〉(2007)。第二階段(原作者:Betty Freidan)。江蘇省:江蘇人民出 版社。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原作者:Nixon, H. L., & Frey, J. H.)。 臺北市:紅葉。(原著出版年,1998) 北一女高三良班(1994年8月3日)。青慧、濟雅同學的心聲:她們不是同性戀。聯合報, 11版。 史倩玲(2012年11月19日)。友善同志 地方政府身負重任。台灣立報。取自 http://www.lihpao.com 呂建宏(2006)。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即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宋子愷、陳秋良(2003)。同志教育座談會。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65-87。 林宜正(2002)。白先勇《孽子》中人物的倫理之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 大學文學研究所,嘉義。 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同志研究社。 李忠翰(1996)。 大學男同性戀者生活形態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 工 作學系,台中。 陳佩甄(2006)。台灣同志論述中的文化翻譯與酷兒生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 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新竹。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 陳皎眉、王叢桂、孫倩如(2002)。社會心理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陳瑾葶(2009)。污名感的桃花源?-運動場域女同志特有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臺中市。.

(44) 33. 陳怡如(2003)。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陳建文(2004)。女同志運動參與考量因素、身份認同、現身情形對運動參與意 願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許劍橋(2003)。九○年代台灣女同志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中國 文學系,嘉義。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徐宗國(譯)(1990)。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Strauss A. & Corbin J.)。台 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莊惠婷(2004)。論莫里森<蘇拉>: 次文本之女同性戀議題(碩士論文)。國立中 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台中。 彭懷真(1996)。男性角色的變遷與困境。現代化研究,7,16-26。 張永安(2012年8月11日)。首次同志佛化婚禮 親友感動見證。新頭殼newtalk。 取 自http://newtalk.tw 張銘峰(2002)。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商雅婷(2006)。運動性別意識、過去接觸經驗與對同性戀運動選手態度之預測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原作者:Basow, Susan A.)。台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蔡鵑如(2012年8月13日)。選手多隱瞞性向 體壇,最後一櫃。中時電子報。 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謝宜純(2003)。跨越女男的愛情界線--從女同志生命敘說看到雙性戀女同志 (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 韓青秀(2006年10月8日)。校園斷背山難以承受的憂鬱?。聯合新聞網。取 自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取.

(45) 34. 英文部份 Bem, Sandra L.(1974).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62. Blinde E.M., & Taub, D.E.(1992).Women athletes as falsely accused deviants: Managing the lesbian stigma.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3,. 521-533. Bih, H.-D.(2006).Women and public facilities in Taiwan: Revising policies on public spaces. Women &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Magazine, 70/71, 28-30. Basow, S.A.(1992).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oakley, J.(2007). Sports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Boston: McGraw-Hill. Cass, V.(1979).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 219-235. Dworkin, S, L., & Messner, M. A. (2002). Just do …what? Sport, bodies, gender. In S. Scraton, & A. Flintoff (Eds.), Gender and Sport. London: Routledge. Herek, G. M., kimmel, D. C., Amaro, H. & Melton, G. B.(1991). Avoiding heterosexist bia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 957 - 963 Jim Buzinski(2012 年 7 月 30 日)。2012 倫敦夏季奧運會:22 名公開出櫃的 志運動員。愛白網電子報。取自 http://www.aibai.com/. 同. Nixon Ⅱ, H. L., & Frey, J. H. (2000). 運動社會學(王宗吉、蔡雅菁、 林 慈郁、李育純、許珮琦、王嘉蘭、陳惠君、趙恆玉)。台北市:洪葉文化。 (原著 於 1998 出版).

(46) 35. Pendleton, S.(2001). Motivating female athletes for success in basketball. Coach and Athletic Director,70(7), 96-97.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Troiden, R. R.(1993).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ies. In L.D.. Garnets & D. C. Kimmel(Eds.)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sbian and gay male experienc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47) 36. 附件一. 女性運動員在性別角色的實際狀況調查問卷 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立法院通過了《性別平等教育法》,此被視為正式宣告校園 應破除文化中性別態度刻板的懸殊謬誤價值,教師、教練在性別平等教育方面的性別認 知與引導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卻常會在教學過程中,不經意灌輸一些不當的觀 念在學童身上,尤其是一些傳統刻板的印象更是直接複製在學童身上(韓青秀,2006)。 調查數據顯示「女同志大學生的性傾向讓父親知道者僅26%,母親知道者為33%,但朋友 知道者則高達81.8%。」。本研究想了解女性運動員在性別角色上的實際狀況,事實上 無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早已被現今社會所認同,他們之間是沒有差異的。. 本研究「女同性戀」的定義為:指女性對女性朋友產生愛與性的慾望或想將女性朋友 占為己有。 以下有六個選項,請問您是哪一個選項,並在□內打√ □1:完全異性戀. □2:大部份為異性戀,約佔〈異性戀80%;同性戀20%〉. □3:部份為異性戀,約佔〈異性戀60%,同性戀40%〉. □4:完全同性戀. □5:大部份為同性戀,約佔〈同性戀80%,異性戀20%〉. □6:部份為同性戀,約佔〈同性戀60%,異性戀40%〉.

(48) 37. 附件二 訪談大綱 1.. 你認為女同志在運動競技裡,教練的態度、行為,為何?有哪些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2.. 你認為在女同志在運動競技裡,隊友的態度、行為,為何?有哪些正面或負面的影 響?. 3.. 身為<女同志>在增進運動競技成績表現上,你曾獲得甚麼好處?. . 情感的寄託. . 增加勝任感. . 自信心. . 凝聚力. . 歸屬感. . 吸引或擁有更多的球迷及支持者. . 代言活動等等. . 其他. 4.. 身為<女同志>在降低運動競技成績表現上,你遭遇到哪些限制?. . 同儕的排斥. . 缺少歸屬感的環境. . 言行舉止. . 外在環境因素、內在心理需求. . 不一致的訓練模式,或要求較高. . 其他.

(49) 38. 附件三. 訪談同意書 您好! 感謝您撥冗參與這次研究,相信在您寶貴經驗的分享之下,更能突顯出本研究獨一 無二的研究價值與意義。在接受訪談前要先請您仔細閱讀以下的內容,以了解本研究的 相關要點,也歡迎您隨時提出相關問題,以利訪談的進行。本研究的主題為「彩虹」團 體在運動競技裡的影響,主要是探討在運動競技情境中所遇到的真實狀況與情形,而這 樣子的經驗或經歷對於您而言是否受到哪些限制或是貢獻。透過訪談的方式分享您在運 動競技環境中所經歷的過程與感受。本研究為正式論文,每次訪談時間約為三十至六十 分鐘。而為了日後資料分析的真實性與便利性,訪談後的錄音檔將會轉謄為逐字稿,而 您的個人資料採取匿名處理,以盡最高保密之原則及義務。 在這次研究過程中,可能會觸及您深層內心的感受,也可能會有不愉快的經驗,如 果在訪談過程之中,有任何不想要觸及的問題與議題,您亦可隨著中斷或停止訪談。而 本次研究因為有您的投入,才能真實地將本次主題的內容與意義呈現出來,研究者由衷 感激,並再一次感謝您的參與。對於您所提供的所有訪談資料,研究者將會遵守研究之 保密原則,不會任意公開,而在論文撰寫與研究結果的呈現時,研究者會將您的個人資 料採取匿名處理,以盡保密之義務。 感謝您的參與。 敬祝 平安快樂 本人了解上述說明並同意接受訪談. 受訪者:.

(5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