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Copied!
1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7

(2)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07 年度建築防火安全工程創新科技及應

用研發計畫協同研究計畫(一)

第 1 案「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

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內 政 部建 築研 究 所協 同 研 究 報告

中華民國 107 年 12 月

(本報告內容及建議,純屬研究小組意見,不代表本機關意見)

(3)

107 年度建築防火安全工程創新科技及應

用研發計畫協同研究計畫(一)

第 1 案「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

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研究主持人:蔡綽芳

協同主持人:楊欣潔

研 究 員:湯潔新

研 究 助 理 :陳建銘、張文耀

內 政 部建 築研 究 所協 同研 究 報告

中華民國 107 年 12 月

(本報告內容及建議,純屬研究小組意見,不代表本機關意見)

(4)
(5)

目次

目次

表次 ... I

圖次 ... III

摘 要 ... V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 一 節

研 究 緣 起 與 背 景 ...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內 容 ... 5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8

第 一 節

台 灣 建 築 及 消 防 之 相 關 規 定 ... 9

第 二 節

日 本 建 築 及 消 防 之 相 關 規 定 ... 12

第 三 節

防 火 避 難 安 全 及 管 理 ... 25

第 四 節

小 結 ... 28

第三章 現況調查 ... 33

第 一 節

調 查 計 畫 ... 33

第 二 節

調 查 結 果 與 分 析 ... 35

第 三 節

火 災 風 險 分 析 與 對 策 ... 80

第四章 火災動態模擬分析 ... 83

第 一 節

模 擬 方 法 與 內 容 ... 83

第 二 節

模 擬 前 提 條 件 說 明 ... 94

第 三 節

模 擬 結 果 與 分 析 ... 99

第 四 節

小 結 ... 123

(6)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6

第一節

論 ... 126

第二節

建議 ... 136

(7)

表次

表次

表 1-

1 台灣旅館及民宿之分類 ... 3

表 1-

2

日本旅館業法對旅館之分類 ... 4

表 2-

1

建築技術規則 B-4 旅館於防火避難相關規定 ... 10

表 2-

2 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之甲類場所(三)之相關規定 .... 11

表 2-

3 日本旅館業之消防設備相關規定 ... 13

表 2-

4 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相關用語定義 ... 13

表 2-

5 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床鋪類型 ... 14

表 2-

6 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相關規定 ... 15

表 2-

7 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類型區分說明 ... 19

表 2-

8 膠囊型床鋪設計之相關規定 ... 29

表 2-

9 設有膠囊型床鋪客房設計之相關規定 ... 30

表 2-

10 使用管理 ... 31

表 2-

11 台灣與日本之消防規定 ... 32

表 3-

1 調查對象 ... 34

表 3-

2 調查主要項目 ... 34

表 3-

3

PG 旅店之調查結果 ... 38

表 3-

4

BB 旅店之調查結果 ... 44

表 3-

5

SB 旅店之調查結果 ... 50

表 3-

6

HS 旅店之調查結果 ... 56

表 3-

7

HJ 旅館之調查結果 ... 62

表 3-

8

TY 旅舍之調查結果 ... 68

表 3-

9

TD 旅店之調查結果 ... 74

表 3-

10

調查結果彙整 ... 81

表 4-

1 煙遮光率所能承受的極限值 ... 86

表 4-

2 人體承受危害程度指標分析表 ... 86

表 4-

3 人體暴露在火災有害物質中所能承受的極限值 ... 87

表 4-

4 本案煙毒危害判定標準 ... 87

表 4-

5

S

IMULEX

不同人員步行速度表 ... 88

表 4-

6

S

IMULEX

不同人員群組百分比 ... 89

表 4-

7 避難安全判定標準 ... 89

(8)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表 4-

8 模擬情境說明 ... 93

表 4-

9

模擬結果彙整表(S

IMULEX

避難時間) ... 123

表 4-

10

模擬結果彙整表

(1 分鐘+S

IMULEX

模擬完成避難時間×150%) .... 124

表 5-

1 膠囊型床鋪防火避難安全之硬體設計確認表 ... 132

表 5-

2 膠囊型床鋪防火避難安全之使用管理確認表 ... 134

表 5-

3

消防安全法令執法疑義研討會決議事項之增修建議 ... 135

(9)

圖次

圖次

圖 1-

1

研究步驟流程圖...7

圖 2-

1 室內走道設置探測器例 ... 11

圖 2-

2 住宿室內的主要避難通道 ... 23

圖 2-

3 住宿室內的主要避難通道 ... 24

圖 2-

4 住宿室內的照片及床墊燃燒的狀況 ... 25

圖 4-

1

FDS 之架構 ... 84

圖 4-

2

FDS 之模擬流程 ... 85

圖 4-

3 步行速度受人員間距影響而減緩示意圖 ... 88

圖 4-

4

情境分類說明 ... 90

圖 4-

5

膠囊單元示意圖(5 床 10 人) ... 90

圖 4-

6

膠囊單元示意圖(10 床 20 人) ... 91

圖 4-

7

整層模擬示意圖... 92

圖 4-

8

FDS 膠囊單元模擬示意圖(5 床 10 人) ... 94

圖 4-

9

FDS 膠囊單元模擬示意圖(10 床 20 人) ... 95

圖 4-

10

FDS 膠囊整層模擬示意圖 ... 96

圖 4-

11

S

IMULEX

膠囊單元模擬示意圖(5 床 10 人) ... 97

圖 4-

12

S

IMULEX

膠囊單元模擬示意圖(10 床 20 人) ... 98

圖 4-

13

S

IMULEX

膠囊整層模擬示意圖 ... 98

圖 4-

14

情境 1-1 避難完成時間溫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99

圖 4-

15

情境 1-1 避難完成時間可視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0

圖 4-

16 情境 1-1 避難完成時間 CO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0

圖 4-

17

情境 1-1 避難完成時間 C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1

圖 4-

18

情境 1-1 避難完成時間 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1

圖 4-

19

情境 1-1 避難完成時間輻射量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2

圖 4-

20

情境 1-2 避難完成時間溫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03

圖 4-

21

情境 1-2 避難完成時間可視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104

圖 4-

22

情境 1-2 避難完成時間 CO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04

圖 4-

23

情境 1-2 避難完成時間 CO

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05

圖 4-

24

情境 1-2 避難完成時間 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05

圖 4-

25

情境 1-2 避難完成時間輻射量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106

圖 4-

26

情境 2-1 避難完成時間溫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7

(10)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圖 4-

27 情境 2-1 避難完成時間可視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8

圖 4-

28 情境 2-1 避難完成時間 CO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8

圖 4-

29 情境 2-1 避難完成時間 C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9

圖 4-

30 情境 2-1 避難完成時間 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09

圖 4-

31

情境 2-1 避難完成時間輻射量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10

圖 4-

32 情境 2-2 避難完成時間溫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11

圖 4-

33 情境 2-2 避難完成時間可視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112

圖 4-

34 情境 2-2 避難完成時間 CO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12

圖 4-

35

情境 2-2 避難完成時間 C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13

圖 4-

36

情境 2-2 避難完成時間 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13

圖 4-

37

情境 2-2 避難完成時間輻射量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114

圖 4-

38

情境 3-1 避難完成時間溫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15

圖 4-

39 情境 3-1 避難完成時間可視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16

圖 4-

40 情境 3-1 避難完成時間 CO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16

圖 4-

41

情境 3-1 避難完成時間 C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17

圖 4-

42

避難完成時間 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17

圖 4-

43

避難完成時間輻射量分析與模擬切面圖(耐燃一級) ... 118

圖 4-

44

情境 3-2 避難完成時間溫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19

圖 4-

45

情境 3-2 避難完成時間可視度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120

圖 4-

46

情境 3-2 避難完成時間 CO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20

圖 4-

47

情境 3-2 避難完成時間 CO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21

圖 4-

48

情境 3-2 避難完成時間 O

2

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 ... 121

圖 4-

49

情境 3-2 避難完成時間輻射量分析與模擬切面圖(非耐燃一級)122

(11)

摘要

摘 要

關鍵詞:膠囊型旅館、防火設計、避難安全 一 、 研 究 緣 起 近年隨著旅遊模式改變,背包客逐漸增加,發展出以床位計價的新形態經營模式,其中包含 新形態的膠囊型床鋪。膠囊型床鋪多為合成樹脂等高分子材料構成,如 FRP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ABS 樹脂材料等,床位密集設置於客房內,且為密閉式構造,當火災發生時,恐有初期不易察 覺、火災燃燒擴大、人員避難困難等問題,因此膠囊型床鋪為目前以床位計價的營業型態中火災 風險較高之住宿類型。 國內目前對於旅館業及民宿分為觀光旅館業、旅館業及民宿三種,旅館業及民宿用途於防火 設計、避難設施等規定則依據建築技術規則之 B-4 旅館:供不特定人士休息住宿之場所、H-1 民 宿(客房六間以上)、 H-2 民宿(客房五間以下);消防設備設置之規定則依據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 備設置標準之一、甲類場所之(三)觀光旅館、飯店、旅館、招待所(限有寢室客房者)之規 定。在消防法規部分目前於內政部 104 年 11 月消防安全法令執法疑義研討會決議事項中,對設 有膠囊型床鋪之旅館的火警自動警報設備、自動撒水設備、防焰物品等提出相關規定。但膠囊型 床鋪於防火避難上具有其特殊性,然國內目前對於膠囊型床鋪之建築等相關法規對其之規範與一 般飯店用途相同,對新形態的膠囊型床鋪而言,其所需的規範應與一般飯店應有所不同。 膠囊型床鋪在台灣為新型態之態經營模式,其為高人員密度之睡眠用途、床鋪具封閉性、不特 定使用者、床位之材質特殊等特性,與一般住宿型態截然不同,宜有不同層次之安全管理措施。國 內目前對於旅館業及民宿之分類係依據發展觀光條例之規定分為觀光旅館業、旅館業及民宿三種, 對於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尚未有較明確之規範,其中又以住宿人員密集、床鋪構造燃燒性較高 之膠囊型床鋪最為危險,因此本研究以膠囊型床鋪為對象進行防火避難安全性之探討。 由於國內目前對於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及膠囊型床鋪尚未有明確之定義,本研究參考日本 對於膠囊型床鋪之定義,將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分為小型隔間、膠囊型床鋪、層式床鋪、上下段 床鋪等四種類型。因此本研究參考日本之相關規範,將膠囊型床鋪定義如下:「睡眠空間除進出開 口外,其他三面牆體均為固定,睡眠空間大部分以合成樹脂或板狀材料所包覆組成之箱型床鋪,於 內部設有簡易床墊,且進出開口關閉後形成一封閉空間。」。

(12)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二 、 研 究 方 法 及 過 程 因膠囊型床位於防火避難安全上具有其特殊性,然國內目前對於膠囊型床位之建築等相關法 規尚未有明確之規範,為確保新型態之膠囊型旅館的防火避難安全,本研究擬蒐集分析國內外之 相關建築及消防之規定,並進行現況調查及火災動態模擬解析,以分析火災風險及研提對策,並 運用火災動態模擬解析探討膠囊型床鋪建築空間條件下人員安全避難時間。最後檢討相關法規, 並將研究成果整合出膠囊型床鋪防火避難安全之硬體設計確認表及膠囊型床鋪防火避難安全之使 用管理確認表,日後可供相關機關修正法規時之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蒐集分析國內外膠囊型床鋪設置相關建築及消防之規定。

(二)

進行現況調查,瞭解設有膠囊型床鋪的配置型態、客房大小、消防設備、避難通道大 小等,並調查膠囊型床鋪的尺寸、消防設備、開啟方式等狀況,以分析火災風險及研 提管控對策。

(三)

利用電腦模擬軟體探討膠囊型旅館建築空間火災成長之變化及人員避難安全,以瞭 解其防火避難之安全。

(四)

檢討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之規定,並提出適當之建議,日後可供相關機關修正法規時 之參考。 三 、 重 要 發 現

(一)

火災風險與對策 1. 延燒擴大上之問題 (1) 目前對於膠囊型床鋪使用之材料尚無明確之規範及適當的檢驗機制,火災發生時恐釋 放大量可燃性氣體,造成火勢快速成長。 ◼ 由於合成樹脂材料無法達到耐燃一級之標準,因此無法要求其具有耐燃一級之標 準,因此參考日本法規建議合成樹脂型膠囊床鋪應具有阻燃性且具耐燃三級以上 之防火性能,以確保火災初期的人員避難安全。

(13)

摘要 建議相關主管機關應對合成樹脂之膠囊型床鋪提出檢驗機制,對膠囊型床鋪的防 火性能進行規範。若使用合成樹脂之膠囊型床鋪,建議要求材料應具有阻燃性,並 具有耐燃三級以上之防火性能。 (2) 台灣目前大多為一般客房與膠囊型床鋪混合之經營模式,當合成樹脂膠囊型床鋪起火 時,即使初期火災時具有阻燃性,火勢擴大時仍有燃燒擴大之疑慮。 ◼ 建議當客房內設置合成樹脂材料之膠囊型床鋪時,客房設置獨立之防火區劃,以 避免火煙蔓延,影響其他客房之避難安全。 (3) 膠囊型床鋪為確保個人隱私之需求,通常於膠囊艙體設有可關閉之小門,形成密閉式 構造,床鋪內發生火災時,恐不易察覺火災,易造成初期滅火不易、延遲通報、人員避 難延遲等問題。 ◼ 建議膠囊內建議設置自動火災警報器,以避免延遲發現火災,設置自動撒水設備、 自來水連結型自動撒水設備或自主設置其他滅火設備,以有效進行初期滅火。 2. 人員避難問題 (1) 膠囊型床鋪通常設置於繁華之精華地段,高效率的空間利用設計易壓縮室內走道寬度, 且膠囊型床鋪客房人員密度較高,若無走道寬度之規定,易造成人員避難困難。 ◼ 建議應規範膠囊型床鋪的重疊層數限制、膠囊艙體淨空間的大小等,膠囊型床鋪 的設置為 10 個以上連續排列時,建議設置有效寬度 1.2m 以上之通道。 (2) 膠囊型床鋪客房人員密度較高,若客房出口寬度不足易增加人員避難時間,其客房出 口寬度應與一般旅館有所不同。 ◼ 當客房內設置膠囊型床鋪 10 個(20 床)以上時,建議客房出口寬度建議應大於 1.2m,並提供兩處以上之出口以減少避難所需時間,或增設排煙設備延長避難容 許時間。 (3) 膠囊型床鋪具不特定使用者、睡眠用途等不利於避難之特性。 ◼ 建議於各膠囊及客房內設置避難路徑指示圖,並強化膠囊型床鋪內的警報設備。 (4) 上層床鋪之人員避難需經由爬梯下降至室內通道,會影響走道上之人員避難形成避難

(14)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上之障礙,恐慌時易造成人員受傷。 ◼ 當客房內設置膠囊型床鋪 10 個(20 床)以上時,建議設置有效寬度 1.2m 以上之通 道,避免於主要避難通道上設置上層床鋪。 (5) 上層床鋪之人員避難需經由爬梯下降至室內通道,若上層床鋪的離地高度過高,於恐 慌時可能會造成人員受傷。 ◼ 應考量上層的膠囊可安全的上下及防止跌落之措施,並設置固定式爬梯。 (6) 膠囊型床鋪之門扇開啟方式若為向膠囊內部開啟時,於恐慌時可能會成為避難上之障 礙。 ◼ 建議應避免膠囊型床鋪之門扇開啟方式若為向膠囊內部開啟之設計。 (7) 設有膠囊床鋪之樓層因客房人員密度較高,若僅有單一避難路徑,避難路徑失效時恐 造成人員避難困難。 ◼ 設有膠囊床鋪之樓層應有兩方向避難之設計,以確保客房可有兩個以上不同之路 徑安全可供通達至避難層,並避免需通過膠囊客房進行避難之設計。 四 、 主 要 建 議 事 項 建議一 目前對於膠囊型床鋪使用之材料尚無明確之規範及適當的檢驗機制,建議相關主管機關應對 合成樹脂之膠囊型床鋪提出檢驗機制,對膠囊型床鋪的防火性能進行規範。建議可對合成樹脂之 膠囊型床鋪要求其材料應具有阻燃性,並具有耐燃三級以上之防火性能: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交通部觀光局 目前對於膠囊型床鋪使用之材料尚無明確之規範及適當的檢驗機制,火災發生時恐釋放大量可燃 性氣體,造成火勢快速成長。建議相關主管機關應對合成樹脂之膠囊型床鋪提出檢驗機制,對膠 囊型床鋪的防火性能進行規範。若使用合成樹脂之膠囊型床鋪,建議要求材料應具有阻燃性,並 參考日本法規定其應具有耐燃三級以上之防火性能。

(15)

摘要 建議二 因膠囊型旅館之使用型態等與傳統旅館不同,宜有不同層次之安全管理措施。建議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可參考日本之簡易宿所指導基準,將居住密度較高的旅宿用途和一般傳統之住宿型態進 行區隔,未來可依據不同之特性進行規範: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內政部營建署、內政部消防署 由於膠囊型旅館等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住宿者之使用型態等與傳統旅館不同,膠囊型旅館為 高人員密度之睡眠用途、床鋪具封閉性、不特定使用者、床位之材質特殊等特性,宜有不同層次 之安全管理措施。建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可參考日本之簡易宿所指導基準,將居住密度較高的旅 宿用途和一般傳統之住宿型態進行區隔,以利未來可依據不同之特性進行規範。 建議三 膠囊型床鋪因具有封閉性,床鋪內發生火災時,不易察覺火災。建議膠囊內設置自動火災警 報器及警示燈,以避免延遲發現火災,並設置自動撒水設備、自來水連結型自動撒水設備或自主 設置其他滅火設備,以有效進行初期滅火: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消防署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膠囊型床鋪為確保個人隱私之需求,通常於膠囊艙體設有可關閉之小門,形成密閉式構造,床鋪 內發生火災時,恐不易察覺火災,易造成初期滅火不易、延遲通報、人員避難延遲等問題。因此 若膠囊內設置自動火災警報器及警示燈,可避免延遲發現火災及避難;若膠囊內設置自動撒水設 備、自來水連結型自動撒水設備或自主設置其他滅火設備,則可有效進行初期滅火。

(16)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建議四 膠囊型床鋪的高效率空間利用設計易壓縮室內走道寬度,若無走廊寬度之限制,易造成人員 避難困難。因此建議膠囊型床鋪的設置為 10 個以上連續排列時,設置有效寬度 1.2m 以上之通 道,並建議將走道保持淨空納入公安檢查項目執行: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膠囊型床鋪客房人員密度較高,若客房走到寬度將影響人員避難,建議參考日本規定,當膠囊型 床鋪的設置為 10 個以上連續排列時,應設置有效寬度 1.2m 以上之通道。 建議五 膠囊型床鋪客房人員密度較高,當客房內設置膠囊型床鋪 20 床以上時,建議客房出口寬度建 議應大於 1.2m,並提供兩處以上之出口以減少避難所需時間,或增設排煙設備延長避難容許時 間: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交通部觀光局 膠囊型床鋪客房人員密度較高,若客房出口寬度不足將影響人員避難安全,因此其客房出口寬度 應與一般旅館有所不同。建議當客房內設置膠囊型床鋪 20 床以上時,建議客房出口寬度建議應大 於 1.2m,並提供兩處以上之出口以減少避難所需時間,或增設排煙設備延長避難容許時間。 建議六 合成樹脂膠囊型床鋪起火時,因材質特殊恐有燃燒擴大之疑慮,因此建議當客房內設置合成 樹脂材料之膠囊型床鋪時,客房應設置獨立之防火區劃: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交通部觀光局 台灣目前的膠囊型床鋪大多同時設有一般客房,多為一般客房與膠囊型床鋪混合之經營模式。當

(17)

摘要 合成樹脂膠囊型床鋪起火時,即使初期火災時具有阻燃性,火勢擴大時仍有燃燒擴大之疑慮,因 此建議當客房內設置合成樹脂材料之膠囊型床鋪時,客房設置獨立之防火區劃,以避免火煙蔓 延,影響其他客房之避難安全。

(18)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Abstract

Keywords: Capsule Hotels, Fire Safety, Evacuation Safety

1.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stead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backpackers, a new traveling mode, in recent

years has spurred the rise of a new type of hotel business: hotels offering capsule beds. Capsule beds are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and other polymer materials, such as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FRP) and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 In these hotels, capsule beds are tightly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individually enclosed. If there is a fire, it will be hard to detect at the beginning. Moreover, when the fire spreads, evacuating people may be difficult. Consequently, capsule hotels are a type of hotel business carrying a high fire risk.

In Taiwan, hotels and bed and breakfasts (B&B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ypes: tourist hotels, general hotels, and B&Bs. The fire prevention design and evacuation facilities for general hotels and B&Bs must meet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B-4 hotels, which are hotels with unspecific clienteles, H-1 B&Bs, which are B&Bs with more than six guest rooms, and H-2 B&Bs, which are B&Bs with five or fewer guest rooms. Fire equipment must comply with the standards of fire prevention and safety equipment for Subtype 3 tourist hotels, restaurants, general hotels, guest houses (with guest

rooms), Type A. In terms of fire preven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in November 2015 conducted a fire safety law enforcement solution workshop for setting up regulations on automatic fire alarm equipment, automatic water sprinklers, and flame-proof items for capsule hotels. Even though capsule beds have distinctive requirements for fire prevention and evacuation, currently in Taiwa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general restaurants are applied tn capsule hotels and beds, which is not proper. Capsule hotels should have distinct regulations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features.

Capsule hotels are a new type of hotel in Taiwan. Capsule hotels provide a place to sleep and have a high occupancy density but a non-specific clientele. Moreover, the beds are enclosed (in capsules), arranged tightly, and made of unique material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capsule hotels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hotels, and therefore, distinct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aiwan’s A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otels and B&B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19)

摘要 types: tourist hotels, general hotels, and B&Bs. Nonetheless, no definite regulations are available for those hotels charging their clients by bed occupancy,. Furthermore, capsule hotels, because of the high occupancy rate and the use of materials with a highly flammable nature in the manufacture of capsule beds, are at an especially high fire risk. As a result, this study will examine fire prevention and evacuation safety of capsule hotels and beds.

Currently, the government in Taiwan has defined neither the type of hotel business that charges by bed occupancy nor capsule beds. According to a definition from Japan,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hotel business that charge clients by bed occupancy: those offering a small compartment for sleep, capsule beds, multiple beds stacked up, and bunk beds. This study adopts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from Japan and defines capsule beds as a space for sleep that is surrounded by three walls and one opening for

entrance/exit, and on the floor, there is a mattress, and the enclosed compartment is created using synthetic resin or sheet materials.

2.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Procedure

Regarding fire prevention, capsule beds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but presently, there are no relevant laws or regulations on buildings housing capsule beds. This study will collect and analyze Taiwan’s current regulations on buildings and fire prevention as well as those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then carry out field investigation, perform the dynamic fir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fire risk,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in fire safety and evacuation. This study will also use the dynamic fire

simul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amount of time available for evacuating people from a capsule hotel building. Lastly, this study will review fire prevention and evacuation regulations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for amending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future.

The study objectives are as follows:

(1) This study will collect building and fire prevention regulations on buildings housing capsule beds from Taiwan as well as from around the world

(2) This study will perform field investigation to learn about the type of layout of capsule beds, the size of rooms housing capsule beds, fire prevention equipment, and the size of evacuation passages. The size of capsule beds, fire prevention equipment, and the types of compartment openings will be analyzed for fire risk.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will be proposed.

(20)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3)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will be used to explore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capsule hotel fires and the fire prevention and evacuation strategies to understand the fire prevention and evacuation safety of this type of venues.

(4) This study will review fire prevention and evacuation regulations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for amending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future.

3. Major Findings

Fire risks and strategies i. Fire spreading issues

a. Currently, there are neither definite regulations nor appropriate systems for inspecting the materials of capsule beds. Nonetheless, the burning of these materials in fire may release a lot of flammable gases, causing the fire to spread quickly.Because synthetic resin materials do not meet the level-1 flame-resistant standard, it is not feasible to request capsule beds to meet the level 1 flame-resistant standard. In this case, this study referred to Japan’s regulation requiring capsule beds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to have flame retardancy and level-3 fire resistance (or above) for evacuation safety when a fire starts.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should set up a system inspecting the fire prevention performance of capsule beds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If synthetic resin capsule beds are use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materials to have flame retardancy and level-3 flame resistance (or above).

b. In Taiwan, many hotels offer both general guest rooms and capsule beds, and when capsule beds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are on fire, though the materials at the beginning are fire retardant, fire may spread eventuall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n independent fire prevention zone be set up for the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made of synthetic materials to block the spread of fire and smoke, which can affect the safety and evacuation of other guests.

c. For personal privacy, each capsule bed compartment has a door. If a fire happens in the compartment, it will be hard to detect, which can hinder early reporting of the fire, fire extinguishment at the early stage, and evacuation.

(21)

摘要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n automatic fire alarm be installed in the capsule bed compartment to avoid delaying fire detection. In addition, it is important to set up an automatic water sprinkler, an automatic water sprinkler connected to tap water, or an automatic fire extinguisher in the compartment to effectively stop the fire at the early stage.

Evacuation issues

a. Capsule hotels are usually located in the most crowded part of a city, and in order to use the space effectively, the passages in these hotels are often very narrow. Moreover, because of the high

occupancy density of capsule hotels, evacuation may be hard to carry out if there is no regulation of the minimum width of these passage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regulate the maximum number of stacks of capsule beds and the size of the net space of the compartment. Moreover, if more than ten capsule beds are arranged in a row, make sure that the passages have an effective width of 1.2 m or more.

b. Because of the high occupancy density of capsule hotels, if the entrance/exit of a compartment is too small, more evacuation time will be needed. Therefore, the regulation on the width of the

entrance/exit of these compartments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n the guest rooms of general hotels.

When there are more than ten capsule beds arranged in a row (20 beds in total),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o reduce evacuation time there be at least two entrances/exits at least 1.2 m wide for each room housing these capsule beds. Another approach is to install an exhaust ventilator to increase the permitted evacuation time.

c. There are two main features of capsule hotels that are unfavorable for fire evacuation: One is having a non-specific clientele and the other is related to the function of these hotels —providing a place to sleep.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vide an evacuation plan in each compartment and in the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and to improve the alarm equipment in the compartments.

d. If evacuation is required, people staying in upper capsule beds need to come down using a ladder to go to the indoor passage. In this case, they may hinder the evacuation of other people by blocking the passage, and injury may occur if people in evacuation start to panic.

(22)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indoor passage should be 1.2 m or above.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avoid stacking capsule beds at major evacuation passages.

e. People evacuating the upper compartment need to come down to the indoor passage using a ladder. If their beds are too high, people may be injured if they are in a panic during the evacuation. Make sure that people staying in upper capsule beds can move up and down easily, 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em from falling off their beds. The ladders used should be fixed. f. If the doors of the compartments are opened inward toward the inside of the compartments, they

may block people from coming out when they are in a panic in evacuation.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avoid the use of a door that opens inward toward the inside of the compartment.

g. The floor for capsule beds has a higher occupancy density than that of other floors with regular guest rooms. In this case, it is dangerous to have only one evacuation route on the floor for capsule beds because evacuation may be hindered if this route becomes invalid.

Floors with capsule beds stacked up should have two evacuation direc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guests can safely reach the evacuation floor using more than two routes and without passing through other rooms housing capsule beds.

ii. Suggestions for capsule bed design

recommended to regulate the size, layout, materials, and evacuation safety of capsule beds. Moreover, the fire prevention equipment used should be regulated as well.

a. Size, layout, and materials

i. The number of levels of capsule beds should be no more than two. ii. The net height of capsule beds should be more than 1 m.

iii. The upper beds should be elevated to no more than 1.5m away from the floor.

iv. If synthetic resin capsule beds are used, the material should have flame retardancy and a level-3 flame resistance or above.

v. The door of each compartment should be made of flame-proof materials, and if synthetic resin materials are used, the materials should have the fire resistance level of the compartments (or better).

(23)

摘要 vi. The power outlets in the compartments should be safe outlets.

vii. Use cables for wiring of compartments, and the wiring should be at the outside of the compartment. b. Evacuation safety

i. Opening the door of rooms housing capsule beds should not hinder evacuation.

ii. A curtain can be used to separate the compartment from the passage, and the curtain should not be lockable.

iii. The opening of the compartment should not be toward the inside of the compartment.

iv. There should be no cabinet or table in the compartment, but simple devices fixed on the wall of the compartment are acceptable.

v. Inside each compartment, there should be an evacuation plan. c. Fire prevention equipment

i. Inside each compartment, an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an alert light should be installed.

ii. An automatic water sprinkler or an automatic fire extinguisher should be set up in the compartment to effectively stop the fire at the beginning.

iii. The regional sound device inside the compartment should have an acoustic pressure of 60 decibels or more.

iii. Suggestions for rooms housing capsule bed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assages, entrances/exits, and fire extinguishers in rooms housing capsule beds be regulated.

a. Structure, passages, and entrances/exits

i. If synthetic resin materials are used in the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it is important to set up an independent fire prevention zone.

ii. When there are more than ten capsule beds arranged in a row (twenty beds in total) in the room, it is recommended to have at least two entrances/exits at least 1.2 m wide per room to reduce the evacuation time. Another approach is to install an exhaust ventilator to increase the permitted evacuation time.

(24)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iii. If more than ten capsule beds are arranged in a row, make sure that the passages have an effective width of 1.2 m or above.

iv. For rooms housing capsule beds, there should be more than two evacuation routes from the

exit/entrance to the ground floor or the evacuation floor. If the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also has a balcony or other space valid for evacuation, then it is exempted from the above regulation. v. Inside the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there should be no partial steps or any void.

vi. Inside each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there should be an evacuation route plan. Fire prevention equipment

a. Inside each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a smoke detector should be installed. For passages inside the room, there should be more than one passage 15 m wide or wider.

b. The automatic fire alarm equipment should be set according to laws and regulations. c. The automatic sprinkler equipment should be set according to laws and regulations.

4. Use management sugges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capsule beds for fire prevention, arson prevention, and capsule bed use management.

a. Fire prevention

i. It is prohibited to smoke inside the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It is important to implement strict smoking management.

ii. It is prohibited to use any device generating fire or using gas inside the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iii. It is important to strictly manage the use of equipment generating fire in the kitchen and to apply equipment preventing over-heating.

iv. Before using any devices generating fire or using gas, check these devices before and after use for safety.

(25)

摘要 vi. Use fire-resistant bedding.

vii. For fabric furniture, use flame-resistant fabric.

viii. Post the no smoking sign on the walls in the compartment or in the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ix. Inside each room housing capsule beds and in each compartment, there should be an evacuation

plan.

x. It is important to check the electric appliances routinely. b. Arson prevention

i. Do not place flammable items around the building. Strictly implement arson prevention measures.

ii. Do not place flammable items at the dead end of corridors and staircases or in the bathrooms/washrooms.

iii. The storage rooms, rooms not in use, warehouses, and rooms for keeping bedding should be locked.

iv. The washrooms, bathrooms, and warehouses should be routinely patrolled. c. Use management

i. Do not store furniture or objects at the corridors, staircases, or passages.

ii. Do not store objects behind the doors of staircases and emergency exits. Avoid hindering the opening/closing of the doors.

iii. Do not place objects at the place blocking the fireproof rolling door from coming down. iv. Strictly manage the staircases, passages, evacuation routes, fire-proof doors, and fire-proof

zoning.

v. It is important to frequently check the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al key of the emergency exits. vi.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track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e hotel guests. Do not assign people with

mobility problems to an upper compartment.

vii. Authentically carry out the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staff can correctly guide the evacuation when there is a fire.

(26)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viii. When implementing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assign more than two people to be responsible for guiding evacuation.

(2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緣 起 與 背 景

壹 、 研 究 緣 起

近年隨著旅遊模式改變,背包客逐漸增加,發展出以床位計價的新形態經營模式,其中包含 新形態的膠囊型床鋪。膠囊型床鋪多為合成樹脂等高分子材料構成,如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ABS 樹脂材料等,床位密集設置於客房內,且為密閉式構造,當火災發生時,恐有初期 不易察覺、火災燃燒擴大、人員避難困難等問題,因此膠囊型床鋪為目前以床位計價的營業型態 中火災風險較高之住宿類型。 國內目前對於旅館業及民宿之分類如表 1-1 所示,分為觀光旅館業、旅館業及民宿三種,旅 館業及民宿用途於防火設計、避難設施等規定則依據建築技術規則之 B-4 旅館:供不特定人士休 息住宿之場所、H-1 民宿(客房六間以上)、 H-2 民宿(客房五間以下);消防設備設置之規定則依 據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之一、甲類場所之(三)觀光旅館、飯店、旅館、招待所(限 有寢室客房者)之規定。在消防法規部分目前於內政部 104 年 11 月消防安全法令執法疑義研討 會決議事項中,對設有膠囊型床鋪之旅館的火警自動警報設備、自動撒水設備、防焰物品等提出 相關規定。但膠囊型床鋪於防火避難上具有其特殊性,然國內目前對於膠囊型床鋪之建築等相關 法規對其之規範與一般飯店用途相同,對新形態的膠囊型床鋪而言,其所需的規範應與一般飯店 應有所不同。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為確保消費者權益,針對國內 25 家旅宿業者(含 2 家提供膠囊型床鋪業 者)進行聯合查核,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查核臺北市等 6 個直轄市、縣(市)之 25 家旅宿業之 建築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旅宿業經營管理及定型化契約等;並複查其中設有膠囊型床鋪之 旅館 2 家。 依據消費者保護處公布以床位計價旅宿業查核結果,不符合查核項目情形如下【1】: 一、 建築安全管理:9 家不符合規定,並以直通樓梯或安全梯未符相關建管法規者最多(如 於安全梯間堆置物品等)為最常見之缺失,有 5 家。

(28)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二、 消防安全管理:8 家不符合規定,並以未使用防燄標示物品及防火管理措施不符消防法 規(如未設置防火管理人等)為最常見之缺失,均為 4 家。 三、 旅宿業經營管理:8 家不符合查核項目,並以未辦理公共意外責任險為較嚴重之缺失, 有 3 家。 四、 定型化契約:18 家不符合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並以解除契約返還定金標準不符,及 未記載可歸責業者之事由至無法履行訂房契約條款,為較常見之缺失;前者有 14 家,後 者有 13 家。 查核結果發現,有以床位計價之旅宿業者提供新型態之膠囊型床鋪,並以個人休眠空間內設 備一應俱全之訴求吸引背包客消費,如設有電視、室內燈、充電設備、插座及 USB 插槽等設 備。因膠囊型床鋪的使用型態與傳統床型有別,床位材質又具各式材質態樣,且具人員密度高、 獨立封閉性等特色,屬新型使用性質,是關於建築物公共安全部分,應對其用途研擬適當之管理 措施。 膠囊型床鋪在台灣為新型態之態經營模式,其為高人員密度之睡眠用途、床鋪具封閉性、不 特定使用者、床位之材質特殊等特性,與一般住宿型態截然不同,宜有不同層次之安全管理措 施。因此,為確保設有膠囊型床鋪之建築物的防火避難安全,本研究擬蒐集分析國內外之相關建 築及消防之規定,並進行現況調查及火災動態模擬解析,以分析火災風險及研提風險管控對策及 探討膠囊型床鋪建築空間條件下人員安全避難時間。最後檢討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之規定,並提 出適當之建議,日後可供相關機關修正法規時之參考。

(29)

第一章 緒論

1- 1 台灣旅館及民宿之分類

觀光旅館業 旅館業 民宿 定義 指經營國際觀光旅館或一 般觀光旅館,對旅客提供 住宿及相關服務之營利事 業。 指觀光旅館業以外,以各 種方式名義提供不特定人 以日或週之住宿、休息並 收取費用及其他相關服務 之營利事業。 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 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 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 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 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 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法規 命令 觀光旅館建築及設備標準 旅館業管理規則 民宿管理辦法 面積 相關 規定 應有單人房、雙人房及套 房三十間以上。規定有客 房及浴廁之最小面積。 規定至少應有下列空間之 設置:旅客接待處、客 房、浴室。 經營規模,應為客房數八 間以下,且客房總樓地板 面積二百四十平方公尺以 下。

註:各類型之定義係依據發展觀光條例第 2 條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貳 、 研 究 背 景

國內目前對於旅館業及民宿之分類係依據發展觀光條例之規定分為觀光旅館業、旅館業 及民宿三種,對於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尚未有較明確之規範,其中又以住宿人員密集、床鋪 構造燃燒性較高之膠囊型床鋪最為危險,因此本研究以膠囊型床鋪為對象進行防火避難安全 性之探討。由於國內目前對於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及膠囊型床鋪尚未有明確之定義,參考 日本之定義,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中包含了小型隔間、膠囊型床鋪、層式床鋪、上下段床鋪 等四種類型,因此本研究參考日本之相關規範,本研究將膠囊型床鋪定義如下:「睡眠空間除 進出開口外,其他三面牆體均為固定,睡眠空間大部分以合成樹脂或板狀材料所包覆組成之 箱型床鋪,於內部設有簡易床墊,且進出開口關閉後形成一封閉空間。」

(30)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膠囊型床鋪起源於日本大阪市,日本對膠囊型床鋪的相關法規進行過許多檢討。日本旅 館業法對旅館之分類如表 1-2 所示,將旅館分為飯店營業、旅館營業、簡易宿所營業及宿舍營 業四種。由於膠囊型旅館等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住宿者之使用型態等與傳統旅館不同,因 此日本將居住密度較高的旅宿用途定義為「簡易宿所」,以和一般傳統之住宿型態進行區隔。 其中,大阪市發布之簡易宿所指導基準又將「簡易宿所」區分為小隔間型寢室、膠囊型床鋪、 層式床鋪、上下段床鋪四種,並依據其特性設有不同之規定,如表 1-2 所示。 國內目前對於旅館業及民宿之分類係依據發展觀光條例之規定分為觀光旅館業、旅館業 及民宿三種,對於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尚未有較明確之規範,其中對危險性較高之膠囊型 床鋪而言,其所需的規範應與一般飯店有所不同,顯示國內相關的火災安全規範尚有探討的 空間。 本研究對新型態之膠囊型床鋪進行防火避難安全及消防設備之調查,以分析火災風險及 研提風險管控對策,並檢討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之規定,提出適當之建議。日後相關主管機關 可透過研提之火災風險及管控對策,擬定相應的防火避難安全宣導策略,以提升相關業者及 住宿者的防火安全意識。另研究結果所提出之建議,未來亦可供建築及消防主管機關修訂法 規時之參考。

1- 2 日本旅館業法對旅館之分類

分類 說明 飯店營業 以洋式的構造及設備為主要設施,提供住宿者住宿之 場所。 旅館營業 以日式的構造及設備為主要設施,提供住宿者住宿之 場所。 簡易宿所營業 住宿場所為多人共用之構造及設備為主要設施,提供 住宿者住宿之場所。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1)

第一章 緒論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內 容

近年以床位計價的新形態經營模式興起,其中膠囊型床鋪多為塑膠材質構成,如玻璃纖維強 化塑膠(FRP)、ABS 樹脂材料等,且床位密集設置於客房內,膠囊型床鋪為密閉式構造,當火災 發生時,恐有初期不易察覺、火災燃燒擴大、人員避難困難等問題。因膠囊型床位於防火避難安 全上具有其特殊性,然國內目前對於膠囊型床位之建築等相關法規尚未有明確之規範,為確保新 型態之膠囊型旅館的防火避難安全,本研究進行文獻收集與案查調查,分析火災風險及研提管控 對策,並檢討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之規定,提出適當之建議。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蒐集分析國內外膠囊型床鋪設置相關建築及消防之規定。 二、進行現況調查,瞭解設有膠囊型床鋪的配置型態、客房大小、消防設備、避難通道大小 等,並調查膠囊型床鋪的尺寸、消防設備、開啟方式等狀況,以分析火災風險及研提管控 對策。 三、利用電腦模擬軟體探討膠囊型旅館建築空間火災成長之變化及人員避難安全,以瞭解其 防火避難之安全。 四、檢討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之規定,並提出適當之建議,日後可供相關機關修正法規時之 參考。

(32)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壹 、 研 究 方 法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檢討膠囊型旅館的現行之防火避難及消防之規定,並提出適當之建 議,日後可供相關機關修正法規時之參考。因此需運用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故本研究採用文獻 探討法及現況調查法進行火災風險分析及風險管控對策的探討。另為瞭解膠囊型旅館建築空 間火災成長之變化及人員避難安全,本研究擬運用電腦模擬軟體探討膠囊型床鋪之建築空間 火災成長之變化及人員避難安全,以瞭解其防火避難之安全。研究方法分項說明如下所示: 一、 文獻探討法: 收集國內外膠囊型旅館的建築防火設計、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等相關研究,瞭解膠囊型 旅館的火災問題與國內外之對策,作為研提火災風險分析及管控對策之參考依據。文獻 以建築、消防、使用管理三面向進行文獻探討,擬定之範圍如下: 1. 建築相關規定:如建築設計樣態、防火避難設施規定等 2. 消防相關規定:如消防設備規定等 3. 使用管理:如使用管理、緊急應變策略等 二、 現況調查法 為瞭解膠囊型旅館的之現況,以分析火災風險研提管控對策,本研究擬對選定之解膠囊 型旅館進行實地調查。 1. 調查範圍:以設有膠囊型床鋪之旅館為調查對象,透過網路蒐旅館的相關資訊 並進行調查。 2. 調查項目:包含建築物之基本資料,如建築平面、面積、區劃、避難設施、走廊 寬度、消防設備等;住宿單元之調查,如膠囊型床鋪的配置、走道寬度、出口寬 度、消防設備等;膠囊艙體調查,如膠囊艙體大小、關閉方式、消防設備等。

(33)

第一章 緒論 三、 電腦模擬分析法

膠囊型床鋪之建築空間火災成長變化之模擬工具選定由美國 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所開發之 FDS (Fire Dynamics Simulator) 火災動態模擬軟體進 行評估。FDS 火災動態模擬軟體為火災熱流之計算流體動力 CFD 模式並採用 LES 方程 式的火災模擬軟體,可利用於模擬三維空間的火災情境,可精確的預估火災發生時火場 的壓力、溫度、速度與煙流流動等火災的物理數據。本研究擬運用火災動態模擬軟體 FDS 分析危險設計樣態的火煙流動狀態,分析依法仍存在之危險,並對其進行改善設計,依 據模擬結果分析改善策略之成效。

貳 、 研 究 步 驟 流 程

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案例調查及電腦模擬軟體探討膠囊型床鋪之建築空間火災成長之變化 及人員避難安全,以瞭解其防火避難之安全,研究流程如圖1-1 所示。

1- 1 研究步驟流程圖

空間特性 國內外相關文獻收集 現況調查 消防設備 使用管理 樣態分析 可燃物 結論與建議 建築法規 消防法規 研提增修條文建議 律定問題 火災成長 人員避難 火災動態模擬分析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34)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檢討膠囊型床鋪的現行之防火避難及消防之規定,並提出適當之建議, 日後可供相關機關修正法規時之參考。首先收集國內外膠囊型床鋪的建築防火設計、避難設施及 消防設備等相關研究,瞭解膠囊型床鋪的火災問題與國內外之對策,作為研提火災風險分析及管 控對策之參考依據。文獻以建築、消防、使用管理三面向進行文獻探討,擬定之範圍如下: 一、建築法規相關規定:如建築設計樣態、防火避難設施等規定。 二、消防法規相關規定:如消防設備等規定。 三、避難安全及使用管理:如使用管理、緊急應變策略等。

(3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 一 節 台 灣 建 築 及 消 防 之 相 關 規 定

國內目前對於旅館業及民宿分為觀光旅館業、旅館業及民宿三種,旅館業及民宿用途於 防火設計、避難設施等規定則依據建築技術規則之B-4 旅館:供不特定人士休息住宿之場 所、H-1 民宿(客房六間以上)、 H-2 民宿(客房五間以下),其建築技術規則 B-4 旅館之防火避 難相關法規如表 2-1 所示。 消防設備設置之規定則依據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之一、甲類場所之(三)觀 光旅館、飯店、旅館、招待所(限有寢室客房者)之規定,相關消防法規部分如表 2-2 所 示。另一方面,內政部 104 年 11 月消防安全法令執法疑義研討會決議事項中,對膠囊型旅館 的火警自動警報設備、自動撒水設備、防焰物品等提出設置規定,其規定內容如下【2】: 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第 12 條第 1 款第 5 目觀光旅館、飯店、旅館、招待 所(限有寢室客房者)等場所,採膠囊式經營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

依上開設置標準需設置火警自動警報設備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旅館內走道每步行距離 15 公尺至少設置 1 個偵煙式探測器,且距離盡頭牆壁或出口 在 7.5 公尺以下,如圖 2-1。 2. 地區音響裝置之音壓於膠囊型之休眠空間內需達 60 分貝(dB)以上。 3. 每一個膠囊型之休眠空間內均需設置探測器(進出部分為常時開放者不在此限)。

二、

依上開設置標準需設置自動撒水設備者,膠囊型之休眠空間應設置撒水頭。

三、

膠囊艙體內有消防法第 11 條規定之窗簾、布幕時,應使用防焰物品。另建議寢具使用 具防焰性能之製品。

四、

依消防法第 13 條實施防火管理時,為迅速疏散住宿之旅客,其避難引導至少 2 人以 上。 民宿場所採膠囊式經營時,除應依民宿管理辦法規定設置消防安全設備外,每一個膠囊型之 休眠空間應依消防法第 6 條第 4 項設置住宅用火災警報器(進出部分為常時開放者不在此限), 走道並應比照前點(一)、1 設置偵煙式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36)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2- 1 建築技術規則 B-4 旅館於防火避難相關規定

第八十八條 內部裝修材料 居室或該使用部分-耐燃三級以上 通達地面之走廊及樓梯-耐燃二級以上 按其樓地板面積每一百平方公尺範圍內以具有一小時以上防火時效之牆壁、防火門窗等 防火設備與該層防火構造之樓地板區劃分隔者,或其設於地面層且樓地板面積在一百平 方公尺以下,不在此限。 第九十條 直通樓梯於避難層開向屋外之出入口 一、 六層以上,或樓地板面積合計超過五○○平方公尺者,除其直通樓梯於避難層之出 入口直接開向道路或避難用通路者外,應在避難層之適當位置,開設二處以上不同 方向之出入口。其中至少一處應直接通向道路,其他各處可開向寬一‧五公尺以上 之避難通路,通路設有頂蓋者,其淨高不得小於三公尺,並應接通道路。 二、 直通樓梯於避難層開向屋外之出入口,寬度不得小於一‧二公尺,高度不得小於 一‧八公尺。 第九十二條 走廊之設置 走廊二側有居室者一‧六○公尺以上 其他走廊一‧二○公尺以上 第九十三條 直通樓梯之設置 一、 任何建築物自避難層以外之各樓層均應設置一座以上之直通樓梯(包括坡道)通 達避難層或地面,樓梯位置應設於明顯處所。 二、 自樓面居室之任一點至樓梯口之步行距離(即隔間後之可行距離非直線距離)依 左列規定: (二)前目規定以外用途之建築物不得超過五十公尺。 (三)建築物第十五層以上之樓層依其使用應將前二目規定為三十公尺者減為二十 公尺,五十公尺者減為四十公尺。 第九十四條 避難層自樓梯口至屋外出入口 避難層自樓梯口至屋外出入口之步行距離不得超過前條規定。 第九十五條 設置二座以上之直通樓梯 八層以上之樓層及下列建築物,應自各該層設置二座以上之直通樓梯達避難層或地面: 一、主要構造屬防火構造或使用不燃材料所建造之建築物在避難層以外之樓層供下列使 用,或地下層樓地板面積在二百平方公尺以上者。(三)建築物使用類組為 H-1、B-4 組 及供集合住宅使用,且該樓層之樓地板面積超過二四○平方公尺者。 第九十六條 樓梯構造 一、 通達三層以上,五層以下之各樓層,直通樓梯應至少有一座為安全梯。 二、 通達六層以上,十四層以下或通達地下二層之各樓層,應設置安全梯;通達十五 層以上或地下三層以下之各樓層,應設置戶外安全梯或特別安全梯。但十五層以 上或地下三層以下各樓層之樓地板面積未超過一百平方公尺者,戶外安全梯或特 別安全梯改設為一般安全梯。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 2 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之甲類場所(三)之相關規定

消防設備 設置對象 滅火設備 滅火器 全部 室內消防栓設備 樓地板面積 500m2 以上(6F 以上 150 m2 ) 自動撒水設備 樓地板面積 1500m 2 以上(11F 以上 100 m2 )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 樓地板面積 300m2 以上 緊急警報器具、設備 同火警自動警報設備 避難設備 避難器具 11F 以下每層皆設置 誘導燈、標示設備 全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 1 室內走道設置探測器例

(資料來源: 【2】)

(38)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第 二 節 日 本 建 築 及 消 防 之 相 關 規 定

膠囊型旅館起源於日本大阪市,日本對膠囊型旅館的相關法規進行過許多檢討,現行之 消防設備設之相關規定如表 2-3 所示。日本旅館業法將旅館分為飯店營業、旅館營業、簡易 宿所營業及宿舍營業四種。其中,由於膠囊型旅館等以床位計價之營業形態、住宿者之使用 型態等與傳統旅館不同,因此日本將居住密度較高的旅宿用途,如學生型旅館、膠囊旅館等 定義為「簡易宿所」,以和一般傳統之住宿型態進行區隔,因此膠囊型旅館屬於簡易宿所之 分類。簡易宿所的構造設備基準如下【3】: 一、簡易宿所的營業設施之構造基準依據日本旅館業法施行令第 1 條第 3 項。 二、客房的總樓地板面積須達 33 m2 以上。 三、設有上下層式寢台時,上層和下層之間隔為 1m 以上。 四、設置適當之換氣、採光、照明、防潮和排水設備。 五、除了附近設有公共澡堂等被認可之設施外,應設置可滿足住宿人數之入浴設備。 六、應設置可滿足住宿人數之盥洗設備。 七、應設置適當數量之馬桶。 八、應符合其他道府縣設置之構造設備相關條例。 其中,膠囊型旅館起源之大阪市所發布之簡易宿所指導基準,為日本目前對於膠囊型旅 館目前最詳細之規定,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中,將「簡易宿所」區分為小隔間型寢室、 膠囊型床鋪、層式床鋪、上下段床鋪四種,依據其特性設有不同之規定,如表 2-4~表 2-7 所 示。大阪市之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規定內容如下【3】: 該基準適用建築基準法、消防法及旅館業法,建築基準法別表 1(い)欄(2)項之用途 (限於飯店及旅館)使用之建築物、且為旅館業法第 2 條第 4 項之「簡易宿所營業」經營設 施的構造設備等相關之共通規定。構造設備等相關規定適用於建築基準法、消防法及旅館業 法之外、「2.寢所寢台的區分」則依據下列之基準。

(3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 3 日本旅館業之消防設備相關規定

消防設備 設置對象 滅火設備 滅火器 樓地板面積 150m2 以上 室內消防栓設備 樓地板面積 700m2 以上 自動撒水設備 樓地板面積 6000m2 以上 室外消防栓設備 樓地板面積 3000m2 以上 警報設備 漏電火災警報器 樓地板面積 150m2 以上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 樓地板面積 300m2 以上 火災自動通報系統 樓地板面積 500m2 以上 緊急警報器具、設備 收容人員 20 人以上(300 人以上設置 緊急廣播設備) 避難設備 避難器具 位於 2 樓以上收容人數 30 人以上 誘導燈、標示設備 全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 4 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相關用語定義

1.用語定義 簡易宿所營業 多人共用之住宿場所(寢室內居住人員納入 2 人以上的營業型 態)構造及設備為主之設施,收取住宿費供人住宿之場所。 寢所 就寢用之空間。 (適用該基準寢所視為建築基準法之居室。) 寢台 為供鋪設就寢用之棉被等寢具的獨立構造(床位)。 寢床 為供鋪設就寢用之棉被等寢具的水平面部分(寢台的寢具鋪設 面)。 窗簾等 不可上鎖且可隨時開關之布製品(防焰物品)。 遮蔽材等 有視線遮蔽效果之櫃子等家具,或以玻璃等透明的材料分隔。 寢室內通道 由寢台的上下部分或寢所的出入口通達至寢室的出入口之路徑。 (資料來源: 【3】)

(40)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2- 5 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床鋪類型

2. 床鋪類型 不屬於下列之項目或符合複數的區分時,需和相關機關進行討論。 ①. 小隔間型寢室 寢所周圍設有遮蔽視線具一定隱私性之獨立小隔間。 ※1和建築物部分形成一體之遮蔽等視為建築物的一部分(牆)建築物 の一部。 ※2隔間型內設有複數之寢台時,該寢台之區分基準可併用。 ※3小隔間的深度或寬度,未滿寢床的寬(短邊)加上 30cm 時,且寢床 使用遮蔽材覆蓋時,適用於膠囊型床鋪。 ②. 膠囊床鋪 於獨立構造之箱型寢台內就寢 ③. 層式床鋪 寢床或其支撐材固定於建築物的一部分或使用建築物的一 部分形成之層狀寢床(包含寢台固定於建築物之層狀寢 床) ※1 寢室的床和另外設置之寢床不計入設施的樓地板面積。 ※2 寢床上下重疊時於旅館業法屬於上下段床鋪。 ④. 上下段床鋪 獨立構造之寢台,寢床上下重疊。 (資料來源: 【3】)

(4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 6 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相關規定

3. 寢所寢台的構造 ①. 小隔間型寢室 ②. 膠囊床鋪 ③. 層式床鋪 ④. 上下段床鋪 權責單位 1.開放 性 ˙ 一面以上可隨時開啟,進出部分 使用門簾等可開 啟連接至通道。 ˙ 寢室內通道設置 常時開啟之開 口。該開口的有 效面積為小隔間 面積的 1/7 以 上。 寢台構造應有隱私性,設有不易被 其他寢台看到之設備。 (大阪市旅館業法的施行等相關條 例第 5 條第 5 號之ア) 健康 局 小隔間牆面上方離 天花板面具有 50cm 以上之開放距離。 膠囊的出入口設置 門簾等可開啟連接 至通道,且為無法 上鎖之構造。 寢床的長邊為 可隨時開放連 接至寢室通道 寢台的出入口以 外的部分設有遮 蔽材時,個寢所 的上方 30cm 以上 為開放。(使用窗 簾等或固定又は 固定百葉(角度 45°以上、常開) 隔開者可視同開 放) 都市 計畫 局 2.寢所 寢台的 層數 膠囊的重疊層數為 2 層以下 寢床的層數為 2層以下 寢台的層數為 2層以下 健康局 小隔間層數為 1 層 都市 計畫 局 3.尺寸 等 1 寢台有效面積為1.6 ㎡以上 寢台寬為 0.9m 以上、長 1.8m以上(大阪市旅館業法的施行等相關條 例第 5 條第 5 號之イ) 健康 局 下層膠囊的底面高 度為寢室地板上方 20cm 以上 膠囊內的大小,有 效高度為 1m 以上 寢台的高度如下 ˙ 上層和下層的間隔為1m以上 ˙ 上述之間隔為就寢部分的有效高 度 連續排列為 10 個 以 內,10 個以上連續 排列時,設置通道 (有效寬度 1.2m 以上)或不燃材料 之牆壁。 都市 計畫 局 (資料來源: 【3】)

(42)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續上表)

3. 寢所寢台的構造 ①. 小隔間型寢室 ②. 膠囊床鋪 ③. 層式床鋪 ④. 上下段床鋪 權責 單位 4.防火 遮蔽材為不燃材 料、準不燃材料 或難燃材料。 ˙ 膠囊箱體為不燃 材料、準不燃材 料或難燃材料。 ˙ 上層膠囊的底面 距寢室地板上方 1.5m以下 同建築基準法的內 部裝修材限制 都市 計畫 局 小隔間內(寢所) 設置自動火災警 報器。但寢室內 的天花板設有可 更有效感知的火 災警報器時,則 不受此限。 膠囊內設置自動 火災警報器。(出 入部分為常時開 放者除外) 就寢空間(寢所)內 設置自動火災警報 器。但寢室內的天 花板設有可更有效 感知的火災警報器 時,則不受此限。 消防 局 依法設置自動撒 水設備,寢台如 會造成撒水障礙 時,寢所亦需設 置自動撒水設 備。 依法設置自動撒 水設備,膠囊內 部亦需設置自動 撒水設備。 依法設置自動撒水 設備,寢所如會造 成撒水障礙時,寢 所亦需設置自動撒 水設備。 5.安全 衛生 膠囊內部設置機 械換氣設備。(換 氣次數 1 小時 5 次以上) 都市 計畫 局 膠囊內部不可設 置櫃子、桌子等 設備。但設置於 牆面之簡易型設 備則不受此限。 寢所不可設置櫃 子、桌子等設備。 但設置於牆面之簡 易型設備則不受此 限。 寢台不可設置櫃 子、桌子等設 備。 寢所內應為禁菸 消防 局 寢所內應設置避難路徑圖之說明 應考量上層的膠 囊可安全的上下 及防止跌落之措 施,設置固定式 爬梯。 上層寢台應有防止跌落之設備 (大阪市旅館業法的施行等相關條例第 5 條第 5 號之ウ) 上層寢台之上下應有堅固的階梯或爬梯 (大阪市旅館業法的施行等相關條例第 5 條第 5 號之エ) 健康 局 (資料來源: 【3】)

(4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續上表)

4. 寢室基準 ①. 小隔間型寢室 ②. 膠囊床鋪 ③. 層式床鋪 ④. 上下段床鋪 權責 單位 1.防火 避難 小隔間的出入口 為單邊配置時寬 度為 90cm;雙面 配置時,應連接 寬度 1.2m 以上的 通道。 膠囊的出入口應 連接寬度 1.2m 以 上的寢室內通 道。 都市 計畫 局 為兩層式膠囊 時,上層膠囊不 可鄰接通道 為兩層式寢床 時,上層寢床不 可鄰接通道 上層寢台不可鄰 接通道 寢室內不可設置局部的階梯及挑空 寢所內應設置避難路徑圖之說明 消防 局 2.環境 衛生 寢室設有可有效採光之窗戶。另出入口為住宿者可自由開關之構造。 (大阪市旅館業法的施行等相關條例第 5 條第 4 號(同條例第 3 條第 2 號之 ア及イ) 健康 局 寢室的樓地板面積 4.9 ㎡以上。但、所有寢室的總樓地板面積未滿 33 ㎡時 不受此限。 (大阪市旅館業法的施行等相關條例第 5 條第 2 號) 寢室設有可換氣之窗戶,換氣有效面積為該寢室的面積的 1/20 以上。但設 有換氣設備者則不受此限。 都市 計畫 局 (資料來源: 【3】)

(44)

膠囊型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避難及消防規定檢討之研究

(續上表)

5. 寢室基準 ①. 小隔間型寢室 ②. 膠囊床鋪 ③. 層式床鋪 ④. 上下段床鋪 權責 單位 1.衛生 環境 ˙ 寢室的總面積 33 ㎡以上。但住宿人數未滿 10 人時,應確保每一人有 3.3 ㎡以上之面積。 (旅館業法施行令第 1 條第 3 項第 1 號) 健康 局 ˙ 該設施附近有公共澡堂或認定為不會造成洗澡上之困難者以外,設置規 模可滿足住宿者需要之浴室。 (旅館業法施行令第 1 條第 3 項第 4 號) ˙ 設置規模可滿足住宿者需要之洗手台􀀁􀀁 (旅館業法施行令第 1 條第 3 項第 5 號) ˙ 設置適當數量之廁所(旅館業法施行令第 1 條第 3 項第 6 號) 上述基準依據 「旅館業におけ る衛生等管理要 領」 ˙ 設有寢室之樓 層應設有洗手 台及廁所,至 少 1 處以上為 原則 ˙ 洗手台及小便 斗數量為 15 人以內 1 個; 馬桶為 20 人 以內 1 個 上述基準依據「旅館業における衛 生等管理要領」 その他、大阪市旅館業法の施行等に関する条例により、定められた基準 に適合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資料來源: 【3】)

(4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 7 大阪市簡易宿所指導基準之類型區分說明

①. 小隔間型寢室 不論小隔間是否有設置天花板,小隔間的周圍 3 面以遮蔽物圍束,因此具有 寢床以外之空間。 ②. 膠囊型床鋪 內部僅以棉被、床墊所鋪設之寢床。

數據

圖 2- 3 住宿室內的主要避難通道
圖 4- 1 FDS 之架構
表 4- 2 人體承受危害程度指標分析表
圖 4- 13 Simulex 膠囊整層模擬示意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