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的運動行為意向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的運動行為意向研究"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亞 東 技 術 學 院

大學生的運動行為意向研究

黃芬芬

*

楊雪華

**

江品翰

***

陳志忠

***

許澤鑫

***

彭詠盛

***

詹朝欽

***

摘要

由於科技快速發展,靜態的生活型態成為主流,加上飲食習慣西化,熱量攝取量增加,使得體脂肪提高, 造成了慢性疾病的發生率逐步上升;大學生規律運動人口比例約為 20.9%,大學生處於體能的顛峰期,絲毫沒 有感覺到身體健康正逐漸受損。有許多學者主張應有精確的理論,才足以瞭解運動行為,也才能夠提出適當的 介入計畫,本研究即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探討影響大學生運動的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結果發 現在控制了性別、運動經驗之後,該理論可解釋運動行為意向 27%的變異;其中,態度與主觀規範的影響力大 於知覺行為控制。很顯然的,應從態度與主觀規範著手以提升大學生的運動行為。 關鍵詞:大學生、運動行為、理性行動論、態度、主觀規範

壹、前言

由於科技快速發展,靜態的生活型態成為主流,加上飲食習慣西化,熱量攝取量增加,使得體脂肪提高, 造成了慢性疾病的發生率逐步上升;根據教育部(2009)對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的調查報告,大學生在學期 週間一天累積運動達 30 分鐘以上者的比例為 37.3%,在學期中的週末為 36.0%,到寒暑假則分別為 34.9%及 43.7%,與各級學校相比,學期週間的運動人口比率僅略高於高中生,學期中週末以及寒暑假期間的運動人口比 率則是最低的。大陸學者蘭偉強等(2008)以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指出有 52%的學生表示自己 有運動習慣,但是真正符合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的規律運動標準的僅 34.2%,顯示二岸大學生的運動人口比率 在伯仲之間。大學生處於體能的顛峰期,絲毫沒有感覺到身體健康正逐漸受損。根據美國一份權威的有關體力 活動與健康的報告《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指出,運動的好處包括:減少 肌肉萎縮、減緩骨質疏鬆、增加心肺活量、降低血中膽固醇、強心臟肌肉、擴大心臟容量、增加心臟 耐受力、 增大心臟最大血液輸出量、增加身體各器官對荷爾蒙的敏感度、增強體內免疫力、減緩智力退化速度、增強身 體的生理持續力、增強脂肪代謝使體型健美、降低血壓、降低基礎心搏率、降低血糖、減緩動脈硬化速度、減 低心肌缺氧再發率、減輕女性經前症候群症狀、降低大腸癌發生率,更能延長壽命。 有許多學者(Baranowski 等,1998;Sallis,2001)主張應有精確的理論,才足以瞭解運動行為,也才能夠提 出適當的介入計畫,最常被用來探索運動行為動機的理論是 Ajzen(1991)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因此,本研究 * 作者為亞東技術學院醫務管理系助理教授。 ** 作者為亞東技術學院醫務管理系教授。 ***作者為亞東技術學院醫務管理系學生。

(2)

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探討大學生對運動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運動行為意向之間的關 係。主要的研究目的包括: 一、 瞭解大學生對運動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以及行為意向,並分析性別、運動經驗等外部因 素所造成的差異。 二、 瞭解運動行為導致的結果信念、結果評價,與態度的關係,以及運動行為的規範信念、依從動機與主觀規 範的關係。 三、 探討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運動行為意向的關係,並在控制外部因素之後,分析這三個因素與 運動行為意向的關係。

貳、文獻探討

一、 運動行為的影響因素 運動不足非僅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更易造成家庭、社會甚至國家的負擔,是一嚴重的公共衛 生問題,雖然大家都知道要經常運動才可保持身體上的健康,但是想要持之以恆的規律運動,卻會因為一些個 人背景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而中斷,才使得運動人口比例卻都普遍不高(李淑惠、謝謨郁、洪國欽,2009)。 學生運動的參與、習慣的養成及身體健康的維持,影響的因素可能有生活的調適、環境的不熟悉、尚未結交一 起運動之同伴等等,根據計畫行為理論的觀點及許多行為研究的結果發現,外在環境是影響行為之重要因素, 甚至超過心理因素的影響(楊亮梅,2002)。大學生運動行為是不規律的,動機缺乏、低落是造成不規律的主因, 動機低自我決定者,運動意圖多處在無意圖期和意圖期間,動機高自我決定者,運動意圖多處在行動期和持續 期,若動機自我決定者自覺運動利益高於障礙,運動行為將往準備期和行動期改變,而動機高自我決定者如有 自我效能克服行為障礙,會維持規律狀態且不容易發生故態復萌的現象,自我決定高低對於運動行為的改變性 就隨之起伏(張志成,2010)。此外,性別也是影響運動的因素之一,Lei等學者(2004)探討運動行為改變過程影響 因素的性別差異,影響因素包括雙親支持、自我能力認知、對體育運動的態度及歡愉,並從區別分析發現每一 個行為階段都含有造成性別上特質差異的變項。

二、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計畫行為理論發展自理性行動論(Fishbein & Ajzen, 1975),主要是用來預測人們無法完全由意志所控制的 行為。理性行動論是一個社會認知的理論,主要目的是瞭解行為完成的過程,該理論發展於 1967 年,在加入知 覺行為控制變項之後,發展成計畫行為理論。理性行動論的基本前提是:人是「理性」的個體,因此在他們決 定是否採行某項行為之前,會先考慮他們的「行動」,此乃理論名稱的由來。故其有兩項基本假設:(1)人們大 部分的行為表現是在自己的意志控制下,而且合乎理性。(2)人們是否採行某項行為的行為意圖,是該行為發 生與否的立即決定因子(immediate determinant)。影響行為意圖的兩因素為:(1)源自個體本身,對從事某項 行為的態度,一個人的態度反映他(或她)個人對於目標行為的評價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2)源自外在,影響 個體從事某項行為的主觀規範,主觀規範是指一個人對於重要他人認為從事或不從事這個行為的信念。 然而,將理性行動論應用在不完全受到意志控制的行為,如:習慣性行為(吸菸、喝酒)或很難達成的行 為(成為電影明星)時,就可能出現問題。因為行為能否成功,不只決定於個人的行為意圖,有一部分也會受 到超出個人控制之外的因素影響(Ajzen,1985,1988)。「行為必須在意志控制之下」的假設對理論應用範圍強 加上嚴格的限制,故每逢非意志因素(如:機會、技術、與他人合作等)對行為有很強烈的影響時,理性行動 論對於行為的預測、解釋能力就顯著降低。因此,Ajzen 等學者(1986,1991)為擴展理性行動論的適用性,加入知

(3)

覺行為控制,並發展成為計畫行為理論,這幾位學者認為當個人知覺到行為是可以自行控制時,即願意付出較 多的努力去完成這項行為。 計畫行為理論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健康行為中,Arti (1998)就相關研究所作的事後研究指出,知覺行為控制 如果採用概括式的測量,則對行為意向具有很強的預測力;知覺行為控制的概念主要是指對個人內在的控制, 適用於學生樣本,且是熟悉的行為。另有學者 Armitage(2001)也以事後分析研究指出計畫行為理論可以解釋行 為意向的 39%,亦可解釋行為的 27%,並指出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向預測的重要性,主觀規範的預測 力則較小。之後,有學者不僅研究行為意向,更進一步觀察之後的行為,如:Paul 等(2007)學者以研究大學生 的酗酒行為,計畫行為理論對酗酒行為意向可以解釋 58%的變異,對一星期後的行為可以解釋 22%的變異。至 於,其它外在變項的研究,如:Ryan, Kerry, & Lee (2004)於計畫行為理論加入個人活動特質,研究運動行為意 向,結果發現個人活動性特質對運動意向具極佳的預測力;Renske 等(2004)研究青少年的吸菸飲酒行為,結果 發現吸菸、飲酒行為的類型在迴歸模式可以顯著的解釋行為意向的變異量;Martin 等(2007)學者在計畫行為理論 的變項之外,加入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比較它們對運動、飲食、酗酒三種行為的影響,結果發現個人認同在 三種行為中會影響知覺行為控制,在運動行為中對態度與主觀規範的影響是正向的,在酗酒行為中對態度與主 觀規範的影響則是負向的;社會認同則只有對酗酒行為有影響;Hoyt 等(2009)以內外向以及自律人格特質作為 外在變項,結果發現人格特質可以解釋運動行為 46%的變異,對運動行為意向變異的解釋力高達 70%,並建議 在介入時應考量人格特質的影響。

參、研究方法

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計畫行為理論提出研究架構,如圖一所示。

圖一、研究架構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針對台北地區某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以方便取樣的方式,共邀請 360 位同學填 答問卷。

對運動的

態度

對運動的

主觀規範

對運動的

知覺行為控制

運動的

行為意向

(4)

三、 研究工具 根據計畫行為理論,研究工具的設計有二個階段,先以開放式引導問卷,收集相關的信念,並篩選顯著信 念作為編製結構式問卷的內容。運動結果相關的信念包括增進心肺功能、體能增加、增加新陳代謝、防止老化、 增加抵抗力、維持好的身材,及影響生活等七項;重要他人包括父母親、朋友、同學、兄弟姐妹、醫護專業人 員,及健檢中心等六項,此外,並以下雨天、腳受傷,及工作忙碌三項情境作為知覺行為控制的變項。經信度 檢測,結果信念與結果評價量表的Cronbach’s α 分別為 0.90 及 0.91;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量表的 Cronbach’s α 分別為 0.90 及 0.92;知覺行為控制量表的 Cronbach’s α 為 0.85。 四、 資料蒐集過程 確認研究工具後,即透過同學介紹到各個學校發放問卷,總共發出 360 份問卷,收回 300 份問卷,回收率 為 83.3%。 五、資料分析

本研究使用 SPSS.14 軟體進行各項統計分析,利用描述性統計描述研究對象,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性別、 運動習慣等變項與各研究變項的關係,並以線性迴歸分析行為意向的影響因素。

肆、研究結果

一、 研究對象描述 研究對象共有 300 位,如表一,男性有 202 人,女性有 98 人,有運動經驗的人數有 192 人,無運動經驗的 人數有 108 人。態度、主觀規範,以及行為意向的平均值均大於 3,表示研究對象的態度、主觀規範均是正向 的,且有意願採取運動行為;知覺行為控制的平均值小於 3,表示在某些因素無法配合的情況下,如:天候不 佳、腳受傷,及工作忙碌時,運動是有困難的。 表一、研究對象描述 研究變項 平均值 標準差 研究變項 人數 % 行為意向 3.60 0.88 性別 態度 3.88 0.66 男 202 67.3 主觀規範 3.77 0.86 女 98 32.7 知覺行為控制 2.82 1.06 運動經驗 Σ 結果信念*結 果評價 105.84 33.32 有 192 64.0 無 108 36.0 Σ 規範信念 98.31 32.43 *依從動機 研究對象的重要信念包括增進心肺功能、使我體能增加、增進新陳代謝、防止老化、增加抵抗力、維持好 身材、影響生活品質等七項,如表二;其中使我體能增加、增進新陳代謝、防止老化,與增加抵抗力四項信念的 平均值大於 4,其他三項的平均值則小於 4。對這七項信念的評價平均值也都介於 3 和 4 之間,使我體能增加、 增進新陳代謝二項的結果評價平均值大於 4,其餘各項則小於 4。

(5)

表二、研究對象的結果信念與結果評價 結果信念 Mean SD 結果評價 Mean SD 增進心肺功能 3.96 0.84 3.89 0.87 使我體能增加 4.09 0.78 4.07 0.76 增進新陳代謝 4.04 0.82 4.08 0.78 防止老化 4.03 0.84 3.94 0.83 增加抵抗力 4.03 0.86 3.96 0.83 維持好身材 3.90 0.86 3.94 0.83 影響生活品質 3.79 0.92 3.80 0.91 研究對象的重要他人包括父母親、朋友、同學、醫護專業人員、兄弟姊妹,及健檢中心六項,如表三;其 中醫護專業人員與健檢中心的規範信念得分大於 4,,而父母親、朋友、同學、兄弟姊妹的規範信念介於 3.83-3.98 之間,表示重要參考對象都極為支持運動行為。至於依從動機的平均值介於 3.99-4.13,表示對所有參考對象的 依從動機都很高,值得關心的是對父母親的依從動機是最低的。 表三、研究對象的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 規範信念 Mean SD 依從動機 Mean SD 父母親 3.94 0.81 3.99 0.97 朋友 3.77 0.85 4.13 0.97 同學 3.83 0.86 4.12 1.04 醫護專業人員 4.06 0.81 4.09 0.94 兄弟姊妹 3.98 0.84 4.09 0.91 健檢中心 4.02 0.83 4.02 0.85 二、 性別、運動經驗,及運動量對運動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以及行為意向所造成的差異

如表四,性別與運動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均有關係,但與行為意向無關;女性的態度 較為正向,女性的主觀規範也大於男性,然而,男性有較高的知覺行為控制,二性對運動所抱持的行為意向則 不分軒輊。至於運動習慣的有無,與行為意向與知覺行為控制有顯著相關,有運動習慣者有較強的行為意向, 也有較高的知覺行為控制。 表四、研究對象的性別、運動經驗與行為意向、態度、主觀規範 行為意向 Mean(SD) t 值 態度 Mean(SD) t 值 主觀規範 Mean(SD) t 值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Mean(SD) t 值 性別 0.34 2.86** 4.63*** 6.20***

(6)

男 3.52(0.88) 3.80(0.60) 3.62(0.79) 3.09(0.89) 女 3.48(1.19) 4.05(0.76) 4.09(0.91) 2.26(1.17) 運動經驗 5.22*** 1.34 0.71 3.00** 有 3.72(0.93) 3.92(0.62) 3.74(0.77) 2.96(0.97) 無 3.13(0.98) 3.81(0.74) 3.82(1.00) 1.17(0.11) **p<.01 ***p<.001 三、 運動行為導致的結果信念、評價,與態度的關係,以及運動行為的規範信念、依從動機與主觀規範的關係 研究對象對運動行為導致的結果信念與結果評價的乘積,與態度為顯著的正相關,相關值為 0.554,如表五, 表示當結果信念愈強且評價愈好時,態度也愈正向。研究對象的重要參考對象之規範信念及依從動機的乘積, 與主觀規範之間的相關性為 0.41,如表五,表示規範信念愈高與依從動機愈強,則主觀規範亦愈正向。 表五、運動行為的結果信念與評價的乘積總和、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的乘積總和、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意 向間的相關 結果信念與評 價的乘積總和 規範信念與依 從動機的乘積 總和 態度 主觀規範 行為意向 結果信念與評 價的乘積總和 1 - - - - 規範信念與依 從動機的乘積 總和 0.60** 1 - - - 態度 0.55** 0.56** 1 - - 主觀規範 0.42** 0.41** 0.30** 1 - 行為意向 0.14* 0.20** 0.10 0.30** 1

*p<0.05 **p<0.01

四、 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運動行為意向的關係 為瞭解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向的關系,應用迴歸分析,行為意向當作依變項,態度、 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當作自變項,結果如表六。以公式表示如下: 行為意向=0.31+0.38*態度+0.35*主觀規範+0.15*知覺行為控制 當態度增加一個單位時,行為意向可增加 0.38 個單位,主觀規範增加一個單位時,行為意向可以增加 0.35 個單位,當知覺行為控制增加一個單位時,行為意向可以增加 0.15 個單位;很顯然的,態度是較重要的影響因 素,其次是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相較之下則效果較弱。R平方值為 0.20,表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

(7)

為控制對於運動行為意向的解釋力達 20%。 控制性別與運動經驗,分析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意向的關係,應用迴歸分析,行為意向當作依變項,態 度和主觀規範當自變項,結果如表六。以公式表示如下: 行為意向=1.50-0.22*性別+0.55*運動經驗+0.34*態度+0.38*主觀規範+0.07*知覺行為控制 男性的行為意向較強,較女性多 0.22 個單位,有運動經驗者的行為意向亦較強,約多出 0.55 個單位;當態 度增加一個單位時,行為意向增加 0.34 個單位,當主觀規範增加一個單位時,行為意向可以增加 0.38 個單位; 表示主觀規範仍然是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至於 R 平方為 0.27,表示在控制性別及運動經驗等外部因素之後, 態度與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向的解釋力為 27%。 表六、運動行為意向的迴歸分析 模 式 一 係數 標準誤 顯著性 模 式 二 係數 標準誤 顯著性 常數 0.31 0.40 0.443 0.50 0.41 0.22 態度 0.38 0.08 0.000 0.34 0.08 0.00 主觀規範 0.35 0.06 0.000 0.38 0.06 0.00 知覺行為控制 0.15 0.05 0.004 0.07 0.05 0.20 性別(女/男) -0.22 0.12 0.06 運動經驗(有/無) 0.55 0.11 0.00 R 0.44 0.52 R2 0.20 0.27

伍、討論與結論

研究結果支持計畫行為理論,運動行為的態度與主觀規範可以有效的解釋運動行為意向達 20%,控制外部 因素後,即加入性別與運動經驗後,解釋力增加為 27%。以下分別就影響運動行為的相關因素進行討論: 一、沒有運動經驗者約有三分之一,值得關切。 本研究結果顯示沒有運動經驗者約有三分之一,與教育部的調查報告極為接近;然而該報告指出,各級學 生在學期中週間規律運動的比率是 41.9%,週末是 48.4%,而大學生在學期間規律運動的比率為 37.3%,週末為 36.0%,顯示大學生的運動情形較不理想,值得關切。 二、女性對運動的態度與主觀規範均超越男性,為何男性的運動經驗多於女性,值得進一步探討。 女性運動人口較少,似乎是小學、國中、高中及大學等各級學校學生普遍的現象(教育部,2009);然而, 有關運動的態度、主觀規範,本研究資料顯示,女性均超過男性,唯知覺行為控制較男性差,因此,為普遍提 升運動人口,應進一步就女性內在控制因素,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三、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運動行為的影響力具有差異性。 態度與主觀規範對運動行為的影響力明顯的高於知覺行為控制,與 Armitage(2001)的事後分析結果相同。 然而,Arti(1998)的事後研究指出知覺行為控制較適用於熟悉的行為,運動行為被視為是一個極為普遍的、大家 很熟悉的行為,為何知覺行為控制未出現預期的影響力,有二個可能的原因,一是測量的問題,本研究以下雨

(8)

天、腳受傷及工作忙碌三個情境量測知覺行為控制,在這三個情況之外,是否有更佳的測量,值得探討;另一 個原因,推測在三分之一的有運動經驗的研究對象中,的確有人對運動行為不熟悉。 四、理論的適用性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運動行為的解釋力為 20%,若加入外在變項,則解 釋力提升至 27%;顯示該理論所強調的外在變項是必須考慮的變項。然而,外在變項應包含那些項目,有加入 行為類型、自我認同、社會認同、或人格特質者,在本研究中性別與運運動經驗被視為重要的變項,是因為這 二個變項與其它研究變項之間具有相關性,因而有助於解釋力的提升,因此,在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時,應就研 究的行為項目有足夠的瞭解,才能建立最佳的解釋模型。

(9)

參考文獻

1. 李淑惠、謝謨郁、洪國欽(2009)。高屏地區大專院校進修部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運動健康 與休閒學刊,12:21-38。 2. 美國疾病防制局:身體活動與健康。http://www.cdc.gov/physicalactivity/everyone/health/index.html。引用 2010/5/12。 3. 張志成(2010)。大學生行為調節與運動階段改變之關係。大學體育學刊,12(1):53-63。 4. 楊亮梅(2005)。彰化師大學生運動行為與體適能之比較。彰化師大體育學報,4:101-106。 5. 蘭偉強、陳欽(2008)。大學生運動行為與其相關因素分析。体育成人教育學刊,24(6),32-34。 6. 教 育 部 (2009) 。 98 年 度 各 級 學 校 學 生 運 動 參 與 情 形 調 查 報 告 。 Available at : http://140.122.72.62/Census/980330B.pdf,引用2011/07/27。

7.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s :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s.),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1-39). Heidelberg: Springer.

8.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50, 179-211.

9. Ajzen, I., and Driver, B. L. (1991).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al,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 185-204.

10. Ajzen, I., and Madden, T. 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453-474.

11. Ajzen, I., and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2. Armitage, C. J., & Conner, M. (2001).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 meta-analy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 471–499.

13. Arti, S.N. (1998). Moderators of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s predictivenes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7(3), 247-271.

14. Baranowski, T., Anderson, C., & Carmack, C. (1998). Mediating variable framework in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How are we doing? How might we do better?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5(4), 266–297.

15. Hoyt, A.L., Rhodes, R.E., Hausenblas, H.A., Giacobbi, P.R. (2009). Integrating five-factor model facet-level traits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0, 565-572.

16. Lei, W.-g., & Braithwaite, R. (2004). Gender Differences within the Stages of Exercise Chang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nu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17-33.

17. Martin, S. H., Melissa, A., Maria, K., & Sandra, D. (2007). Aspects of identity and their influence on intentional behavior: Comparing effects for three health behavi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355–367.

18. Paul, N., Christopher, J.A., Catherine Q. (2007).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binge drinking: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binge drinker prototypes, Additive Behaviors, 32, 1753-1768.

19. Renske, S., Regina, J.J.M. van den E., Salvatore, V., Rutger, C.M.E.E. (2004), Explaining adolescents’ smoking and drinking behavior: The concept of smoker and drinker prototypes in relation to variables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dditive Behaviors, 29, 1615-1622.

(10)

20. Ryan, E.R., Kerry, S.C., Lee, W.J. (2004). Personality and social cognitive influences on exercise behavior: adding the activity trait to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5, 243-254.

(11)

The Exercise Inten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en-Fen Huang

*

Hsieh-Hua Yang

**

Pin-Han Chiang

***

Chih-Chung Chen

***

Tse-Hsin Hu

***

Yung-Cheng Peng

***

Chao-Chin Chan

***

Abstract

As the technology developing rapidly, static lifestyle becomes into the mainstream. The energy intake and the body fat are increased with westernized dietary habits. As a result, the chronic disease incidence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rat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have regular exercise is about 20.9%.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at its peak in physical fitness, they do not feel that good health is gradually damaged. Many scholars suggested the theory should be accurate for understanding the exercise behavior and being able to mak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program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explore the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f exercise behavior inten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der, exercise experience, the theory can explain 27% of the variance in exercise behavior intention, which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s have more influence than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bviously, attitudes and subjective norm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to promote the exercise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 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 Using the remainder estimate for the Integral Test, answer this question (posed at the end of Group Exercise 2 in Section 12.2): If you had started adding up the harmonic series at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 After the graph is constructed, we can realize that for all

According to analysis results, the system satisfaction have nearly 43% variance explained by system quality, information quality, training experienc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ackaging of products which reflects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as a direct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consumers’ purch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