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臺灣新文學》1:2,昭和 11(1936)年 3 月 3 日,頁 90-9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臺灣新文學》1:2,昭和 11(1936)年 3 月 3 日,頁 90-92) "

Copied!
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社會世代的一種典型

──

賴明弘其人與其時代

(2)

第二章 社會世代的一種典型:賴明弘其人其時代

最早對賴明弘其人加以介紹的,是同時代作家廖漢臣 1936 年以「毓文」發 表在《臺灣新文學》的文章〈同好者的面影〉1,寫臺灣作家的面影,為早逝且 資料不多的賴明弘,提供了很珍貴的訊息。後來先有宋宜靜做出賴明弘作品目錄 與相關資料表,2後由研究者陳淑容根據宋宜靜整理資料,加上賴明弘家人的口 述與影像資料,更正臺灣文學史書寫對賴明弘生卒年的基本錯誤,並作出〈賴明 弘先生略年譜〉3以下筆者將嘗試在有限的資料中,試著就有限的資料建構賴明 弘其人其時代。

第一節 尋找賴明弘

賴明弘(1915-1958)4,台中縣豐原鎮人,本名賴銘煌,雅號幼君,筆名賴 煌、明弘等。關於賴明弘的資料不多,由目前出土的資料,知道賴明弘出現在文 藝界最早的時間點是 1931 年 12 月,當時才 17 歲的賴明弘,在《臺灣新聞》發 表〈作個鄉土人的感想〉,以讀者投書方式參與文學•文化討論,之後投入《新 高新報》任記者工作,1933 年升為《新高新報》漢文編輯主任,以媒體工作者 身份,引爆第二次臺灣話文論爭。毓文說「起頭拜識了賴明弘先生的大名,是阿 拉和黃石輝先生正在打「鄉土文學」的筆墨官司的時候,後來又在臺灣新聞上看 見他和賴慶先生、陳鏡波先生在鬧「臺灣女性問題」,也因為在論爭中表述自己 的看法,被同時代人諷刺為「以年輕的馬克斯男孩、闘爭的理論家揚名」5。筆 者以為,從民族主義啟蒙之旅,到左傾為共產主義的階級鬥爭革命路線,行至由 政治形式轉為文化建構的1930 年代,以馬克斯主義闘爭理論家形象出現的賴明 弘,正是隨這段殖民地啟蒙之旅長成之殖民地社會世代的一種典型。以下筆者將 先循同時代對賴明弘的評價,尋找賴明弘的身影。

1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臺灣新文學》1:2,昭和 11(1936)年 3 月 3 日,頁 90-92)

2

宋宜靜《日治時期臺灣鄉土文學論爭之研究》(日本岐阜聖德學園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修士論 文,2000 年 2 月,頁 99-104)

3

陳淑容〈跨語、跨境、跨時代——賴明弘的漂泊與追尋〉(發表於「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 術研討會,2002 年 11 月 22 日~24 日)

4

研究者陳淑容曾經追究鄉土文學論爭,中國話文派豐原代表林越峰與賴明弘的祖籍,追究豐原 的族群系譜,指出豐原為近代因伐木而發達的新興都市,在 1907 年以前屬於客家區,質疑林越 峰與賴明弘可能是客家後裔。後來陳淑容曾當面就教林越峰先生,林越峰明確指稱其與賴明弘皆 為福佬人。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6 月,頁 114-115)

5

「文壇スゞメ」(《第一線》昭和 10(1935)年 1 月,頁 7。

(3)

一、賴明弘作家面影

毓文寫於 1936 年的作家面影,對賴明弘的印象不在寫作,而是身為臺灣新 文學運動的重要推手,毓文認為 1934 年賴明弘和張深切首唱全島文藝大會,整 合性的舉措讓內外文壇得知臺灣文學,與張深切、張星健確立臺灣文藝聯盟的基 礎,在本島文化運動史留下偉大足跡,並提到徐路先生稱賴明弘、賴慶與張深切 是文聯的「三羽烏」6,毓文也肯定賴明弘、張深切、張星健與徐玉書為支持文 聯的四大支柱。7

毓文眼中的賴明弘,樣子是「身體瘦長的白面書生」,屬於孱弱型書卷氣味 濃厚的知識分子,與鄉土文學論爭中激進左派的青年賴明弘有些不同,毓文附議 人們對賴明弘「是個机上的無產者前衛」的批評,他也覺得賴明弘與普羅兄弟隔 離地太遠,毓文且調侃地提到賴明弘的三大願望「吃漢餐、住洋樓、娶大和姑娘 作老婆」,這種說法出自中國作家林語堂,後來成為流行之語,吳濁流短篇小說

〈菠茨坦科長〉8的小說人物也曾引述此說法,以此反應男主角的投機與女主角 的虛榮。毓文提到《東亞新報》文藝攔也曾報導賴明弘的三大願望,雖然未見此 文,卻讓人對強調階級鬥爭的賴明弘,有了另類的認識。不論是「机上的無產者 前衛」那種書齋裡的左派,還是「吃漢餐、住洋樓、娶大和姑娘作老婆」的小布 爾喬亞根性,都讓人看見賴明弘比較階級性的一面。

對賴明弘的階級批判,早先出現在 1935 年左翼刊物《第一線》的「文壇スゞ メ(文壇雀語)9,語帶諷刺地提到賴明弘的近況「以年輕的馬克斯男孩、闘爭 的理論家揚名的賴明弘君,為了療養前進花都已是一個月前(?)的事了,不過 普羅可以是這樣奢侈者呀?真是羨煞不少人……」,研究者張文薰指出,「文壇 スゞメ」刊出關於賴慶與臺灣文藝絕交的小道消息,以及諷刺前進東京養病的賴 明弘,正是《第一線》與《臺灣文藝》兩陣營當時處於對立狀態的結果,10在臺

6

三羽烏(さんば-がらす)指「最傑出的三人」。

7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前揭文,頁 92。

8

「人家常說:中國菜、洋樓、日本太太。在祖國大家都說娶一個日本太太好,可是到了臺灣才 知道留學日本的學生所說的不是戲言,尤其是臺灣女性保留有祖國的優點,又受日本教育的薰 陶,越加倍嫻淑溫柔」,來自上海的小說人物,投機份子范漢智以此說法追求臺灣女孩,迅速收 服臺灣女孩的心,是個帶有布爾喬亞階級形象的人物。吳濁流〈菠茨坦科長〉(收錄在《吳濁流 集》,台北:前衛,1991 年 7 月初版,頁 145)

9

「原文:若きマルクスポーイとして、闘爭的理論家として名高い賴明弘君、病氣靜養の為、

花の都へ旅裝を解いたのはつい一ヶ月前(?)の事、だがプロて斯くて豪勢な者であるかなア!

と羨やむ者のなんと多いこと……」〈文壇スゞメ〉( 《第一線》昭和 10(1935)年 1 月,頁 7)

10

張文薰〈1930 年代臺灣文藝界發言權的爭奪──《福爾摩沙》再定位〉(《臺灣文學研究集

刊》創刊號,2006 年 2 月,頁 122)

(4)

灣文藝界被諷刺為「馬克斯男孩、闘爭的理論家」的賴明弘,身為一個左翼新聞 人的經歷,1934 年的思考似乎已不同前期,此時賴明弘轉將焦點鎖定文藝大眾 化,以知識分子啟蒙大眾的姿態,尋求島內外文藝的聯合陣線。始終關心殖民地 政治與階級問題的馬克斯主義信徒賴明弘,行至 1930 年代中期,由其文化活動 帶出的文學、政治議題,筆者將在下一章繼續論述。

從友人毓文的調侃,讓人窺見賴明弘想作少爺的小布爾喬亞根性,褪去理 想型左翼知識分子的激進色彩,讓賴明弘的面影更加有趣。毓文的生花妙筆,除 了寫出一位體型瘦弱書生氣味且帶有小布爾喬亞的根性的賴明弘,更進一步提到 賴明弘的性格是「有個怪癖性子很執拗,思想又很偏激一旦被他怨恨了,就永遠 不和他打話」的剛烈人物,從毓文使用的例子,便可窺知一二:「以前某々先生 在新民報上發表一篇文學理論,說「文學應當含有禪味」─賴明弘先生氣得撲跳 如雷,馬上在「新高新報」就怒罵某々先生說「你是生做某々的兒子,才會怎樣 々々……如生做賴明弘的兒子,就怎樣々々了」11,一生氣就馬上反擊,言詞直 接犀利不饒人,與孱弱般的外表形成對比,剛烈直接的個性不禁讓人想起在鄉土 文學論戰時,性格激烈的青年賴明弘,初生之犢不畏虎,才17 歲便是一位勇於 捍衛自己信仰的鬥士,這樣謎樣的人物,被毓文以「畏友」稱呼。

除了賴明弘的壞脾氣與偏激思想,賴明弘的向上心也令人佩服,毓文在〈同 好者的面影〉提及賴明弘的教育背景「因為賴明弘先生,和漢文都能寫且寫得非 常好!所以那時候的阿拉和點人先生克夫先生,也如黃石輝先生,猜疑阿拉和點 人先生克夫先生是大中國的學閥一樣,猜疑他是堂哉皇哉的日出國的留學生。直 至經過德音先生的介紹,才知道他是和阿拉等一樣,剛由公學校的正門,通過後 門出來了的不幸者的」12。賴明弘公學校沒有畢業,也不曾留學日本或中國,卻 是個能寫「和漢文」的雙語者,和黃石輝一樣,毓文、點人與克夫這些中國學閥,

都以為賴明弘應該曾經留學中國,後來才知道他只有公學校肄業,毓文甚至自嘲

「幸得阿拉等的面皮太厚,不然那時候就要愧在他跟前呢!」13後生可畏溢於言 表。賴明弘的向學心,可由創作語言的快速進步看出。賴明弘 1936 年發表處女 作小說〈夏〉14後,日語語法受到不少批評,15留日作家翁鬧更直言不諱地說「你

11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前揭文,頁 92。

12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前揭文,頁 92。

13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前揭文,頁 92。

14

賴明弘〈夏〉(《臺灣新文學》1:2,昭和 11(1936)年 3 月 3 日,頁 16-24)

15

《臺灣新文學》雜誌,有翁鬧、日人作家新垣宏一、葉渭水、莊培初等人對小說〈夏〉做出

評論。

(5)

弄錯了簡單的自動詞、他動詞與接續詞的用法」16,處女作發表後五個月,賴明 弘發表第二篇小說〈魔の力〉17,莊培初評論此篇小說「用語的謬誤變少,應為 作者感到高興」18,從日文顯著的進步可看出賴明弘積極的向學心。

〈同好者的面影〉曾經發表在《臺灣文藝》,因為遭到惡評而中止, 後來 應楊逵的邀稿,毓文重新寫作此一議題,讓後人可以瞥見當代賴明弘的面影,正 如毓文於文末所提及,賴明弘當時身體狀況不佳,寫作同好者面影雖有調侃,筆 觸卻多談到賴明弘可畏可敬的一面,作為雜誌《臺灣新文學》的餘白,給讀者帶 來趣味性的閱讀,讓躲在作品後的作家人物形象生動有趣,文末毓文以「畏友」

稱呼賴明弘,希望他能夠在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盡力下去,並祈願他身體健康,感 性言詞也讓讀者感受到他們的友誼,在戰爭前夕,這些殖民地同好者的情誼與對 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執著令人感懷。

二、「和漢文」並進的雙語年代

由〈同好者的面影〉一文可知賴明弘曾受過公學校教育,雖然沒有畢業,

但卻能寫「和漢文」,在鄉土文學論戰時,主張臺灣話文的黃石輝,曾一度以為 賴明弘也是和毓文、點人等主張中國白話文者一樣,是留學中國的臺灣人。在同 時代臺灣知識份子眼中,賴明弘具備不錯的「和、漢文」書寫能力,公學校肄業 且無留學經驗的賴明弘,究竟透過何種自學方式攝取近代文明?如何習得作為攝 取知識的語言工具?同是豐原鎮人的林越峰是一個重要線索。林越峰,和賴明弘 一樣是無產青年,曾任《新高新報》記者,也是 1934 年臺灣文藝聯盟籌備委員 之一,後來亦和賴明弘一起協力「臺灣新文學社」,同鄉與同事關係,加上同為 臺灣文學運動旗手,從林越峰身上或許可以找到同世代的痕跡。

林越峰(1909-),本名林海成,台中縣豐原鎮人,九歲入公學校就讀,卒業 後並未繼續升學,後在德育軒書房就讀漢文二年。對文學產生興趣是於十八歲以 後,從此就到處拜師學詩文。從 1920 年代起,已經開始看章回小說,曾由豐原

「大眾書局」19老闆介紹,參加「臺灣文化協會」豐原支部成立的「讀書會」,後

16

原文:君は簡單な自動詞と他動詞の區別、それから接續詞の使ひ方さへ間違つてゐるのだ。

《臺灣新文學》1:3,頁 56-58。

17

賴明弘〈魔の力〉 (《臺灣新文學》1:7,昭和 11(1936)年 8 月 15 日,頁 6-18。)

18

原文:用語の間違ひが少くなつたことだけでも作者のために喜ぶべきだ。 《臺灣新文學》 1:8,

頁 48。

19

豐原的大眾書局,為「臺灣文化協會」豐原支部所設立。

(6)

來加入文化協會,被推選為委員之一。20 林越峰提供了幾點自學的線索:1、私 塾漢書房;2、出版書籍、雜誌的思想傳播;3、非制式的教育途徑「讀書會」。

以下就此三點簡要闡述,試著找尋賴明弘、林越峰這一世代青年與其所處的時代 氛圍。

(一)私塾漢書房

小林越峰六歲的賴明弘,從公學校肄業後,若要尋求學問的精進,漢書房 絕對是一種選擇,同鄉林越峰因對文學產生興趣到處拜師學詩文,也顯示 1920 年代臺灣民間社會仍然盛行私下拜師與就讀漢書房。林越峰之外,鄉土文學論爭 中的中國白話文派代表,被稱為萬華地區的「三勇士」的廖毓文、林克夫、朱點 人,其學習漢文的路徑也值得參考,長賴明弘三歲的廖毓文,和賴明弘一樣公學 校肄業,21成長的地方「艋舺」文風鼎盛,書塾多,說書也盛,22可見賴明弘成長 的年代,各地仍有民間書塾,作為臺灣失學子弟進修的私人教育機構。朱點人則 在公學校畢業後任職醫專,工作結束後喜歡守在書室裡頌豔詩、寫情書,也熱衷 於書畫、學習書道,23朱點人深具漢學人素養,推測應與漢書房教育有深厚淵源。

雖然公學校的漢文科隨極端國語同化政策逐年遞減,但賴明弘生長的 1920 年 代,民間私塾應該還是臺灣人受教育的途徑之一。

(二)出版書籍、雜誌的思想傳播:郵務系統的購讀方式與書局等販賣通路 書局作為一個介質,為殖民地引進許多出版刊物、書籍,因而成為吸取殖 民地外部世界資訊的據點。如中部文化協會會員便以文化協會機關名義,設置中 央俱樂部,代售進口圖書,根據警察沿革誌記載,從 1926 年 6 月開始,有鹿港 莊華勝擔任專務董事,並代售當時出版的進口圖書,蔣渭水也開設文化書局,開 始販賣書籍,臺灣文化協會豐原支部開設的「大眾書局」,便在這個範疇內,目 的以書籍、報紙、雜誌作為啟蒙運動的一個機關,代理販賣以有關思想、政治及 社會問題的中國出版書籍佔大多數;除了透過書局引進中國刊物,還有向中國直 接「購讀」的方式,研究者李承機根據資料指出,當時輸入臺灣的中國報紙,以

20

宋宜靜根據廖漢臣〈日據時期臺灣小說家小傳〉(《廖漢臣編《重修臺灣省通誌》卷十 藝文志 文學篇第二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年 12 月);陳國富〈殖民地文化活動一章──訪日據 時代臺灣電影辯士林越峰〉 (《文季》2:1,1984 年 5 月)。請參考宋宜靜《日治時期臺灣鄉土文 學論爭之研究》,前揭書,2000 年 2 月,頁 17。

21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前揭文,頁 92。

22

黃武忠〈採風擷俗的廖漢臣〉(《臺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1984 年 5 月初版,頁 84)

23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前揭文,頁 90。

(7)

北京、天津、上海為主,1907 年《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廣告欄刊有專門輸入中 國新聞的「華報總派出所」訊息,利用臺灣到中國的郵務系統,向「經理人」購 讀中國的定期刊物,1910 年中國革命運動如火如荼推行之際,也能從臺灣直接 購讀來自中國的《革命報》,中台書籍交流可見一斑。24透過進口圖書的代售,封 閉的殖民地取得接觸外部世界的機會,掌握中國的動向之餘,還能啟發民智,也 能延續因政治而中斷的民族情感,有助於對抗日本的同化教育。當時洪棄生便是 中國定期刊物的購讀者,公學校畢業的王詩琅,也以習得的中日文為基礎,向上 海郵購中國三十年代的小說,同時也接觸日本新感覺派與普羅文學作品,並在閱 讀過程中思想左傾。25稍具語言基礎之後,藉初版書籍與文學刊物精進語言乃至 學術思想,於媒體通路漸開的1920 年代中期,也可能是公學校肄業的賴明弘自 學進修的途徑之一。

除了中國刊物,1910 年後半由內地輸入的報紙雜誌總量更有驚人之勢,如

《中央公論》《太陽》,或帶有左翼色的雜誌《改造》,以及「國民雜誌」如《講 談俱樂部》《婦人俱樂部》《雄弁》《キング(國王)》等,數量之多種類繁雜,

26比中國刊物更易取得,對日文解者而言,是藉由殖民母國接觸世界潮流乃至文 明進步思想的絕佳方式。

(三)非制式的教育途徑:圖書館、讀報社、讀書會等公領域之開架閱讀場所 民間非制式的教育途徑,如圖書館、讀報社、讀書會等公領域之開架閱讀 場所也值得注目。在消費力不高的殖民地,新聞雜誌的購讀有限,能夠重複閱讀 的公領域圖書設施,便成為取得知識的重要環節,1920 年代之後,臺灣社會興 起一波讀書熱,1935 年台北甚至出現因圖書館利用者激增,要求增設圖書館的 聲浪,也有「圖書館作為自學的重要施設,對於無法繼續升學的無產大眾而言,

是唯一的明燈」等意見的提出。27包括 1930 年代參與鄉土文學論戰的左翼分子黃 石輝,其閱讀論戰相關文章亦是取徑自圖書館,28可見當時臺灣人存在上圖書館

24

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 (東京大學大學院総和文化研 究科博士論文,2004 年 5 月,頁 255)

25

葉瓊霞《王詩琅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91 年 6 月,頁 8)

26

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前揭書,頁 252。

27

根據臺灣人的回顧錄,研究者李承機指出「利用圖書館的極端例子,也包括「惡思想」的取 得,如黃旺成正是透過在圖書館的閱讀,才得知可以採取「間接射擊」方式參加中國抗日。」其 他對於圖書館的設置情況與影響,可參考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 ディア》,前揭書,頁 227-230。

28

黃石輝〈我的幾句答辯〉(原刊於《昭和新報》,後收錄於中島利郎編《1930 年代臺灣鄉土文

學論戰資料彙編》,前揭書,頁 69)

(8)

閱讀的習慣。

再者,據警察嚴格誌記載,從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之初,便以設置「讀報社」

作為啟發島民的事業之一,讀報社內除了備有島內及內地新聞雜誌,更有十數種 中國的報紙與雜誌,讀報社還會對內容施「朱書圈點」為求喚起閱報者注意,開 設之初聚集便相當多的閱覽者;此外,民間有志之士亦組織「民眾讀報社」,同 樣也備有「島內內地中華各地新聞雜誌」29文協系的非制式教育途徑,還包括各 種「講習會」,內容有文化義塾開設計畫、臺灣通史講習會、通俗法律講習會、

通俗衛生講習會、通俗學術講座、台北學術講座、西洋歷史及經濟學講習會、夏 季講習會等,其中夏季講習會內容涵蓋宗教、歷史、哲學、法律、經濟、科學、

西洋文明、風俗衛生、政治等,還有文化協會最重視的啟蒙運動「講演會」,除 了有啟蒙一般智識較低大眾的「演講會」,另有讀報社之演講、留學生文化演講 等,講題包含政治哲學、群眾運動,或是世界局勢、宗教信仰、殖民地問題以及 各國文化比較等。30

文協的文化啟蒙運動促進島內青年旺盛的求知慾,隨日本與中國留學生的 增加,對民族問題與社會運動之關心異常高漲,文化協會著眼青年的理想主義傾 向與未來性,相當重視青年運動的指導,於是在殖民地分別成立各地的青年會,

黃石輝曾提及當時研究漢文的趨勢,主要是專用中國白話文的各地青年讀書會,

31隨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青年會也成了左翼思想的重要據點。以大正 12(1923)

年 7 月結成的台北青年會為例,表面雖以「地方文化之向上,體育獎勵會員相互 之親睦」為目的,實則謀求臺灣革命運動之發展。32當 8 月成立之總會慘遭治安 警察法第八條結社禁止後,再結成體育會,以相互親睦、文化研究設置讀書會,

借體育會與讀書會的合法路線,組織非法的台北無產青年會,聯絡各地同志,奔 走於黑色青年聯盟的結成,其中一部份則在共產主義強力的影響下,進入左傾的 臺灣文化協會任重要使命,33王詩琅屬於前者,林越峰則是後者。而被同時代人 指為馬克斯男孩與闘爭理論家的賴明弘,受到台共外圍組織「文化協會」影響的 可能性更是大大增加。

29

〈桃園有志組織民眾讀報社〉(《臺灣日日新報》夕刊,1927 年 7 月 3 日,頁 4)

30

〈第二 臺灣文化協會の活動──讀報社的設置〉(《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148-157)

31

黃石輝〈解剖明弘君的愚論〉(原刊《臺灣新民報》974-978 號,昭和 8(1933)年 11 月 5-9 日,後收錄於中島利郎編《1930 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市:春暉,2003 年 3 月初版,頁 432)

32

關於台北青年會結成經緯可參考〈第一 島內に於ける社會主義思想の浸潤〉(《警察沿革誌》

第二編中卷,頁 186-190)

33

〈四、青年運動的指導〉(《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16)

(9)

由上述三點加以考量,要習得近代知識乃至接觸世界思潮,自學的首要條 件必須身為日語解者或中國白話文解者,身為公學校肄業生的賴明弘,上課期間 至少應學會中、日文基礎,漢文素養則可由私塾予以補強,日文途徑更廣,除了 總督府開設的國語講習會,還有「文化協會」以啟蒙為名設置的青年讀書會,購 讀雜誌報紙,或是圖書館、讀報社等的開架閱讀,也都是選擇的途徑,因此當時 受過公學校教育,稍具和、漢文能力的臺灣青年,多少都具備雙語的基本能力,

當遇到自學心強烈如賴明弘,出色的「和、漢文」雙語書寫能力便成為可能。

「和漢文」並進的雙語年代,也可看見時代對社會世代的影響,筆者以為,

從民族主義啟蒙之旅,到左傾為共產主義的階級鬥爭革命路線,行至由政治形式 轉為文化建構的1930 年代,賴明弘正是隨這段殖民地啟蒙之旅長成之殖民地社 會世代的一種典型。賴明弘這類青年世代的形成有其原因,筆者以為,追究殖民 地這波文化啟蒙乃至政治運動的時代背景,可以幫助理解1930 年甫出文化界的 青年賴明弘之言論與思想。賴明弘主張中國白話文應可視為《臺灣青年》以來的 路線繼承;馬克斯男孩的形象,則與共產主義作為當時的進步思想有關,臺共與 文化協會的影響也不可看漏,由臺共作為一個接點,串起日共乃至共產國際的統 一戰線,為殖民地引入普羅文化運動,以文學•文化方式接續沒落的政治理念。

筆者認為賴明弘作為一種世代青年的縮影,受到前後期文化啟蒙乃至政治運動的 影響,是同時帶有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階級意識的左翼青年世代。

日本作為殖民地臺灣遭遇近代文明的一個重要介質,對台灣的影響遍佈文 化、政治、經濟各領域,1920 年代的臺灣文化啟蒙運動,正是由一批留日學生 揭開序幕,以下筆者將循此脈絡,先說明(1)殖民地臺灣的留日學生,與日本 同步接受世界思潮後,創立《臺灣青年》並著手推動殖民地的文化啟蒙運動,也 確立文學的社會任務及語言的工具性價值。(2)論述共產主義如何作為 1920 年 代中期之後的進步思想,對殖民地青年世代產生影響?又如何在政治社會運動沒 落後改弦更張,受日本普羅文化風潮影響,1930 年代改由文學•文化方式繼續 宣傳主義思想乃至啟蒙大眾。(3)最後結合社會對世代的影響,看前後期的殖民 地文化、政治社會運動如何作用在賴明弘身上,進一步分析1930 年代鄉土文學•

臺灣話文中,賴明弘的言論與主張。

(10)

第二節 從啟蒙運動發現文學的時代

1910 年代國際發生許多重要的事件,34國際上的變化也影響1912 年到 1926 年大正民主的發展。大正民主期,一般說法開始於明治38(1905)年的「日比 谷縱火事件」35,終於大正末(1925)年,或是滿州事變發生的 1931 年。大正民 主期是民主自由風潮高漲的時代,也是「大眾的年代」。這段期間民間運動頻發,

以「改造」作為時代的關鍵詞(keyword),推動政治、社會、文化運動。大正民 主只存在於日本本土,不存於殖民地,卻直接影響了身在帝都的朝鮮與臺灣知識 青年,以這些留日青年為介質,回流影響殖民地的抗日•民族運動。

受到世界思潮與日本大正民主的直接影響,自由主義者一派的日本知識人 與政治運動家,領導大正時期的社會運動,也支援來自殖民地的知識人,彼此互 有交流,1920 年代中期之後,則進一步由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為朝鮮、臺 灣、日本架起橋樑。

一、殖民地青年的帝都行腳:從文化啟蒙到社會革命之旅

日本社會運動的開花,主要成果有「勞働運動」與「女性解放運動」「勞 働運動」系譜可上推到1912 年的「友愛會」,日本史上第一個勞働工會,也是日 本勞働運動的開始,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慢慢改變組織的性格,1919 年改 名「大日本勞働總同盟友愛會」,設機關誌《勞働》,1920 年實施第一次的「五 一國際勞動節」,主張「八小時勞働制」,之後圍繞著勞動條件與待遇問題,勞働 者與資本家之間的勞働工潮頻發,活動背景為第一次大戰期間。大戰後「農民運 動」開始,佃農開始向地主要求地租減免與耕作權,工潮在1921 年後激化,1922 年日本農民組合成立,為日本最初以全國組織的「小作人工會(佃農工會),在 這一波的農民運動中,日本勞働農民黨(簡稱「勞農黨」)對朝鮮、臺灣問題也 抱持關心。與農民運動同一時間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勃興,1920 年「日 本社會主義同盟」成立,集結了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卻在 翌年遭到禁止,1922 年日本共產黨36成立,由山川均、堺利彥等社會主義者非法

34

1911 年 10 月辛亥革命爆發,1912 年元旦中華民國宣告成立,1917 俄國發生二月革命,1918 年美國威爾遜總統『十四點和平原則』,再加上 1919 年朝鮮三一獨立運動、中國五四運動,以 及 1919 年 3 月列寧領導下成立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

35

日比谷縱火事件為大眾運動,乃針對日本政府簽訂條約之不滿,繼而引發的民間暴動。

36 日本共產黨(Japanese Communist Party,縮寫為 JCP)

,成立於 1922 年 7 月 15 日,屬日本的左

翼政黨。日本共產黨是在政府宣佈非法的情況下成立,1923 年便被有關單位檢舉而於 1924 年解

(11)

組成,指導勞働工潮,之後則遭到嚴重彈壓。無產階級意識擡頭的國際潮流下,

受到日本直接的影響與指導,臺灣的農民運動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活動於 1920 年代後半,1926 年鳳山佃農組合成立(1927 年改為臺灣農民組合),1928 年則有臺灣共產黨的成立37。勞働運動外,大正期的女性解放運動成果不斐,最 早開始於1911 年,時至 1930 年仍繼續社會運動。38

1895 年臺灣被納入日本帝國的版圖開始,文化、政治、經濟各方面無不受 到日本直接的影響,宗主國與殖民地存在著連動的關係,隨日本國內勞働運動與 婦女運動的開展,帶出大正時期日本無產大眾與女性的解放運動,此時的社會運 動特徵是:(一)結成組織(二)刊行自己的機關誌。以組織團體凝聚力量,再 利用機關誌宣傳、啟蒙思想,帶動大正民主社會運動的開花,也將大正期帶入民 眾運動的時代,這種風氣雖不存於殖民地,卻衝擊著留日的殖民地青年,身在帝 都的臺灣留日生眼睛所見是澎湃的社會運動浪潮,加上與自由主義政治家時有往 來,39於是醞釀在京臺灣青年開始規劃策動一場民族文化運動。40

在林獻堂、蔡惠如等臺灣有力者的帶領下,大正8(1919)年糾合百餘名在 京臺灣留學生,以「啟發會」之名組成團體,不久後改為新民會,再由中學生的 新民會員另以「涵養愛鄉心,發揮自覺精神,促進臺灣文化的開發」為綱領結成

體。1926 年再成立,並且主張社會主義與民主主義的二階段革命,目標為「廢除絕對天皇制」

與「實現國民主權」 。1928 年再度被取締,不少重要領導人如德田球一等都被逮捕,而於 1935 年再度解體;直到 1945 年戰後才告合法化,並重建黨組織。

37

臺灣共產黨起源自 1928 年 4 月 15 日,由謝雪紅、林木順、翁澤生等人,在上海所創立的臺灣 左翼團體,屬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臺灣共產黨在上海綱領中提出,主張打倒總督專制政治、

臺灣人民獨立、建立臺灣共和國。但是臺灣共產黨建黨十日之後,便發生上海臺灣讀書會事件,

許多讀書會成員被在上海的日警逮捕,謝雪紅也在法國租界被日警逮捕。1928 年十月,臺灣共 產黨在東京組成臺灣共產黨東京支部繼續運作,同年年底主要成員回到臺灣。臺灣共產黨自從回 到臺灣以來,一直以謝雪紅為主要領導者,並且廣泛與其他農民運動與文化運動者聯合;但是謝 雪紅的作法卻受到翁澤生與王萬得一派的批評。1931 年 5 月,在中國共產黨所支持的王萬德一 派的鬥爭下,謝雪紅等接受日本共產黨指導的中央,遭到開除。而之後的臺灣共產黨,採取的路 線是「階級革命」優先於「殖民地革命」,此時的臺灣共產黨,也不再是日共的臺灣民族支部,

而改為第三國際的直屬支部。

38

大正期的女性解放運動成果不斐,最早在明治 44(1911)年,以平塚雷鳥為中心聚集的女性 文學者一派,創立機關誌《青踏》,發表評論與文藝作品,呼籲婦人的解放,並介紹鼓吹新思想,

由於青踏社的成立,推進了女性解放運動與女性參政權運動,新時代女性於焉誕生,1920 年由 平塚雷鳥、市川房枝等結成「新婦人協會」,設機關誌《女性同盟》,推動禁止女性政治運動的

「治安警察法第 5 條」撤廢運動,1922 年解散後,幾個團體繼續要求婦人參政權,1924 年結成

「婦女參政權獲得期成同盟會」,1925 年改名「婦選獲得同盟」,到 1930 年仍繼續社會運動。

39

例如,雜誌《臺灣青年》發行人蔡培火,留學東京期間受到東京富士見町教會著名的基督教 教師植村正九的介紹,與田川大吉郎等內地的自由民主主義政治家往來。而《臺灣青年》創刊號 也有大正民主主義者的祝詞,民本主義(Democracy)者吉野作造也囊括其中。

40

在林獻堂、蔡惠如的帶領下,於大正 8(1919)年糾合百餘名東京青年學生,以「啟發會」之

名組成團體組織,不久之後改為新民會。〈第二 新民會の結成と其の運動〉(《警察沿革誌》第

二編中卷,頁 25)

(12)

「臺灣青年會」,將新民會置於指導地位,爾後各種運動皆以青年會之名行之,

41大正9(1920)年 7 月發行新民會及「臺灣青年會」機關誌的《臺灣青年》,

並獲得各方面有力人士支持,42如吉野作造於祝辭所言「此次之創起,全由臺灣 人之力以成立,尤為有意義焉,蓋戰後世界各國,文化運動之潮流,正在澎湃流 行之際,臺灣諸君,亦不能晏如坐視以逆此潮流者,故不足怪已,為此種之運動,

若就個人之意識,或民族之意識而言,苟非出於自主的,決非真正之運動也」43 在世界潮流的催生下,此運動之意義乃是出於臺灣人自主且帶有民族意識之真正 的文化運動。

東京臺灣青年會立於民族自決的立場,扮演本島民族主義政治運動與啟蒙 運動之重要角色,然大正12(1923)年內地思想界共產主義顯著的擡頭,也帶 來學生對馬克斯主義的研究熱,受此影響的東京臺灣留學生,另外開展一條以社 會科學為主的馬克斯主義研究路線,以民族自決為統一路線的臺灣青年會內部,

便出現與傾向共產主義一派學生的對立,44這些熱中馬克斯主義研究的學生,後 來漸漸轉向共產主義實踐運動,大正15(1926)年 1 月以「臺灣新文化學會」

加以團結整合並持續研究,後逐漸擴大其組織,由指導者之帝大新生代會員在臺 灣青年會作小團體(group),昭和 2(1927)年 3 月 28 日利用召開之青年會季 例會,說服全青年會幹部,決議「在青年會內設置社會科學研究部」的方針,並 做成宣傳的檄文,與支那人與朝鮮人彼此聯絡,集思研究部組織的擴大。45隨上 述這些殖民地青年的帝都行腳,將臺灣人創辦的第一個機關誌《臺灣青年》視為 起點,揭開1920 年代初期殖民地社會運動的序幕,循以「改造」作為關鍵詞的 大正民主步伐,一場文化啟蒙到社會革命的啟蒙旅程就此展開。

大正8(1919)年末,在京臺灣留學生彼此團結,以島內有力者林獻堂為主,

欲喚起本島人的民族覺醒,揭「臺灣必須是臺灣人的臺灣」46為標語,組織啟發

41

〈第二 新民會の結成と其の運動〉(《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5-28)

42

在《臺灣青年》創刊號,除了在京臺灣青年發表文章,也刊有各方面有力人士的祝詞,有大 日本平和協會副會長阪谷芳郎、明治大學教授泉哲、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吉野作造、明治大學學長 木下友三郎、貴族院議員臺灣朝鮮留學生監督永田秀次郎、東京神學社校長牧師植村正久等。

43

吉野作造〈祝辭〉(《臺灣青年》創刊號,東京:臺灣青年社,頁 17)

44

以許乃昌(日大生)為首,有商滿生(帝大生)、高天成(帝大生)、楊貴(日大生)、楊 雲萍(日大生)、林朝宗(專修生)、林聰(專修生)等人。〈第一 東京留學生の社會科學研 究〉( 《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37-38)

45

〈第一 東京留學生の社會科學研究〉(《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38)

46

明治大學教授泉哲在《臺灣青年》創刊號以「臺灣は總督府の臺灣に非らずして、臺灣島民

の臺灣たる事を自覺するを要する」聲援此一民族文化運動,可見當時日本本土不乏一些支持臺

灣民族立場的人。泉哲〈臺灣島民に告ぐ〉( 《臺灣青年》創刊號,東京:臺灣青年社,頁 7)

(13)

會(後改稱新民會),協議運動方針為「行合法的啟蒙運動與政治運動」,於政 治運動實行「六三法撤廢運動」及「臺灣設置請願運動」,並於東京創設「臺灣 青年會」,以此作為啟蒙運動的團體,同時動員島內知識階級,促進島內團體結 成的機運,透過蔡惠如之手,又與北京、上海、廈門等各地留學生取的聯繫,致 力於所期運動的發展。島內運動先驅者蔣渭水,也積極奔走結成團體,計畫組織

「作為本島民族運動的指導團體,行本島人之啟蒙運動」的臺灣文化協會,大正 10(1921)年 7 月蔣渭水訪林獻堂,就此組織進行協議,後起草臺灣文化協會趣 意書及會則案,10 月 17 日舉行發會式,推林獻堂為總理,致力於招募會員。47 林獻堂等小資產階級暨人道主義者為代表,於1920 年代推動體制內的社會政治 運動,意圖尋梁啟超建議的愛爾蘭路線,以自治主義為取向,向殖民主要求設置 臺灣議會,最終目的在尋求臺灣人的「政治解放」,主張以民族主義路線對抗日 本資本帝國主義,並以殖民地大眾為基礎,意圖發展使他們能夠瞭解自身生活意 義的文化運動。不過1923 年出現接受共產主義思潮的臺灣留學生,與「民族自 決主義」的溫和路線派慢慢形成對立,這一批受左翼思潮影響的知識青年,再也 不能安於帶有妥協主義的體制內政治運動,發展到1927 年,體制外社會運動成 熟,48社會運動形成兩股對峙的潮流。

體制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主張臺灣人的解放,強調「階級闘爭」 對抗帝國資本主義,最終目的在尋求「殖民地的獨立」。1927 年「文化協會」

在連溫卿一派取得領導權後左傾,49民族主義派的文協舊幹部隨之寄發脫退書,

批評「今新文化協會一團所倡行的是階級闘爭,否認人道,所作的都是在破壞從 來的事業,反對我等的主張,所鼓勵的是同胞的相殘,以利漁夫」50,強調以臺 灣共產黨為主的社會運動所採取的階級闘爭罔顧人道且破壞團結,造成臺灣人內

47

〈第一 文化協會の創立〉(《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137-138)

48

在列寧領導下,1919 年 3 月成立的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 ,中國共產黨於 1919 年 3 月得到 第三國際幫助而成立,日本共產黨

48

則是在政府宣佈非法的情況下,成立於 1922 年 7 月 15 日。

這股左翼思想連帶影響到臺灣留中 留日學生,1926 年先有臺灣農民組合的設立,繼之在 1928 年 4 月 15 日,由謝雪紅、林木順、翁澤生等人,在上海創立臺灣共產黨,當時隸屬日本共產黨 臺灣民族支部。臺灣共產黨移回臺灣後,一直以謝雪紅為主要領導者,並廣泛與其他農民運動與 文化運動者聯合;但是謝雪紅的作法卻受到翁澤生與王萬得一派的批評,1931 年 5 月,在中國 共產黨所支持的王萬德一派的闘爭下,謝雪紅等接受日本共產黨指導的中央,遭到開除。之後的 臺灣共產黨,採取的路線是「階級革命」優先於「殖民地革命」,此時的臺灣共產黨,也不再是 日共的臺灣民族支部,而改為第三國際的直屬支部。

49

1927 年,山川均派的連溫卿取得領導權而造成文協左傾,而 1928 年以王敏川為中心的上大派 奪權後更進一歩深化文協作為台共的合法掩護組織,可以說到 1927 年文協已完成了啟蒙的運 動,隨左傾而轉化成更進一步的社會運動。

50

舊幹部於 1928 年 10 月 2 日的臺灣新民報發表〈文化協會脫退聲明書〉,〈臺灣文化協會の方

向轉換〉( 《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17)

(14)

部分裂。對於文協舊幹部,連溫卿則在題為「一九二七年的臺灣」之報告論文中,

對文協舊幹部一派的批評為「以小數的利害關係為根本要求,所以和當局標榜的 內地延長主義吻合一致,其限界是止於獲得政治上的獨立,換言之,他們所主張 的是以設立臺灣議會為其極限」51,強調以民族主義為路線的一派,是踩在內地 延長主義的陷阱上,連溫卿認為主張階級闘爭的一派,是以最大多數臺灣無產階 級的解放為目的,內容不同自然會導致此兩種潮流的對峙。52這兩種1920 年代崛 起的社會風潮,各有其價值與意義,後隨共產主義領導的社會政治運動漸次成 熟,前期的文化啟蒙完成階段性任務,殖民地臺灣集結工農大眾的力量,開始向 共產主義轉化,同時受到日共與中共的影響,1927 年文協左傾,文化啟蒙運動 暫告一段落,隨左傾進一步轉化成更激進的革命運動。

「左翼」作為一個時代的關鍵詞,泛指當代帶有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成 長於殖民地啟蒙運動到政治運動的1920 年代,除了文化母國的情感牽扯,接收 的共產主義思維也與日共有別,臺灣的社會革命既是反資本主義,也是反帝國主 義,因此台共必須進行民族與階級的革命,53隨 1927 年臺灣文化啟蒙運動向政治 運動轉化,1930 年臺灣文化界出現不少「帶有民族與階級意識的左翼論者」,賴 明弘亦是其中一員。

二、文學與職務

文化協會的啟蒙活動,有會報的發行、新聞雜誌閱覽所的開設、舉行各種 講習會等,例如以文化演講之名的各種講習會、電影、新劇運動、開設販賣書籍、

報紙雜誌為目的的文化書局等,活動由都市慢慢向地方村落延伸。54殖民地的小 眾知識圈,則受到「臺灣青年會」機關誌《臺灣青年》的影響,至於被列為禁書 的《臺灣青年》,究竟如何被知識圈的人所閱讀?謝春木在《臺灣人的要求》曾 言「1920 年 7 月東京創刊的《臺灣青年》雖被島內各校列為禁書,但在北師宿 舍寢室中,每號均有數十本瞞著舍監耳目秘密流傳著,他非但為共鳴者之一,更 是其中的活躍份子,後來以謝文達的家鄉訪問飛行為契機,受《臺灣青年》衝擊 有所自覺的各校學生們聯合組織歡迎會,開啟學運的起點」55,以秘密流傳的方

51

「一九二七年的臺灣」拔粹, 〈臺灣文化協會の方向轉換〉 (《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03)

52

「一九二七年的臺灣」拔粹, 〈臺灣文化協會の方向轉換〉 (《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03)

53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前揭書,頁 221。

54

〈第二 臺灣文化協會の活動〉(《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146-147)

55

謝南光《謝南光著作選(下)——臺灣人的要求》(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年 2 月初版,頁

290。)

(15)

式,在臺灣知識圈引發迴響,並啟蒙接受同化教育一代的殖民地青年。

《臺灣青年》創刊號於「本誌簡章」標明此刊物為和、漢並刊,刊物內容 寫著「學術及時事至於文藝詩賦亦得刊載」。據其1920 年 7 月發行趣意書的記載,

其主張欲廢除社會上、宗教上、藝術上、風習上為數不少的缺點,發揚優點,為 求島民彼此精神上的一致,「在一定的主義目標下,公平、冷靜、嚴正地考究批 評於過去種種事實,對於現在及未來,必須確立應取得的根本方針,唯其考究批 評絕不限於傳來的思想與因襲的見解,當然也一定是依據現代的判斷、世界的眼 光」56,明言《臺灣青年》作為我島之言論機關,是未曾有過的急先鋒,身在帝 都的青年並大聲疾呼「反抗世界的潮流者乃是文明的落伍者……必有許多想向大 眾發表各自日常經驗的感想、習得的內外文明學識,以及評論我島各種應該改善 的事項,與謀求我同胞彼此理解的觀點,呼籲在京諸君善用青年機關誌,基於各 自責任感,共同為臺灣奮鬥努力」57身處帝都的殖民地留日青年,進入帝國的學 術殿堂,站在世界潮流上,與日本同步接受近代文明知識的授與,影響逆向回流 臺灣,點燃殖民地文化啟蒙的烽火,無怪乎師範畢業後旋即留學東京的謝春木,

會在第一篇日文創作小說〈彼女は何処へ?〉58中,將東京設定為通往自由與新 生的座標。

殖民結構中,帝都「東京」扮演地理上與價值上的中心;攝取近代文明之 過程中,國語「日文」也具備近代文明知識受容的工具性價值。研究者陳培豐提 出日文雖屬「政治上的敵性語言」,在近代文明攝取時,卻常被視為「工具上的 友性語言」加以利用。591920 年代開始,透過取經日本後成形的刊物《臺灣青年》

回流島內,讓殖民地莘莘學子重新想像帝國與近代文明,隨自由新生座標的生 成,日文作為攝取近代文明的手段,燃起殖民地青年學子湧向帝國中心的熱望,

良性的循環關係讓殖民地文化啟蒙運動持續發酵,留日學生揮舞文化啟蒙的指導 大旗,展現在知識界的第一波思索,便是賦「文學」啟蒙的工具性價值。

《臺灣青年》創刊號,陳炘〈文學與職務〉60開頭便提到「凡有偉大之民族

56

〈第三 東京臺灣青年會の結成と其の運動〉(《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9)

57

〈第三 東京臺灣青年會の結成と其の運動〉(《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9)

58

追風(原名謝春木)〈彼女は何処へ?悩める若き姉妹へ〉,此作分別發表於《臺灣》第三年 第四∼七號,臺灣雜誌社,1922 年 7 月 10 日~1922 年 10 月 6 日。

59

陳培豐以林呈祿為例,舉出其於《臺灣青年》發表的 12 篇具有高度思想性、抽象性和專門性 要求的近代化議題文章,全數以日文完成,原因在於中文的近代化相關語彙不足以讓知識分子所 使用,當時臺灣知識青年必須以學術語言「日文」才能傳達專業領域的思想。陳培豐《「同化」

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 (台北市:麥田, 2006 年初版,頁 321)

60

陳炘〈文學與職務〉(《臺灣青年》創刊號,東京:臺灣青年社,頁 42-43)

(16)

察其裏面。必有健全之大文學在焉……故文學者。不可不以啟發文化、振興民族 為其職務也」,點出文學與民族的關係,將文學職務設定為啟發文化與振興民族,

為新文學定調,除了強調文學要有真摯情感與高遠思想外,更重大的職務是「蓋 文學者。不可僅以使人生有自然之興趣。純潔之情操。為責任已完。又當以傳播 文明思想。警醒愚蒙。鼓吹人道之感情。促社會之革新為己任。始可謂有自覺之 文學也」,即文學的工具性價值:改革社會。並以近來中國新學獎勵白話文為例,

強調文學此一職務。文末,陳炘雖就臺灣之情勢,提出文學語言的問題,提及白 話文的重要性,意識臺灣的鄉音語言與中國白話文「言文不一致」,卻沒有進一 步提出對於語言形式的改革方法,到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61才被具體提出。

陳端明於〈日用文鼓吹論〉開宗明義提到日用文的目的為「互相交換思想,

以明白簡易為要」,強調日用文的特色在藉由文字溝通,作為傳播或達到思想交 流之用。其檢討臺灣株守舊套的舊文學「第一、不得十分發表自己之思想。第二、

至今數千年間,古人所遺雜言巧語者不可勝數,學之既難,又不得普及,是文化 停滯之原因。第三、善守古事沒却進取之氣象,為國民元氣喪沮之本」,浮華故 典表意不誠的結果,造成人多不解致阻大眾之文化,提出語言所以必須改革的原 因。為開展臺灣的文化,文學作為改革社會的任務在創刊號被提出,檢討舊文學 的文體,正是意識到古典文體不足以作為大眾的語言,此際的知識青年必須解決 的難題,便是如何將文學從「雅」拉到「俗」。因此陳端明提出「語言」改革的 提案:使用「白文」,白文指的是同各文明國一樣,使用「言文一致」的文體,

並舉白文之利「第一可以速普及文化,啟發智能,同達文明之域。第二意義簡明,

又省時間,稚童亦能道信,自幼可養國民團結之觀念,其影響於國家不少」,此 見解其實已經帶出「國語」有助於國民想像共同體的凝聚,是近代國家形成的語 言概念。不過,和陳炘一樣,對「白話文」一詞界定不明,是否引介中國白話文,

這兩篇文章並並沒有進一步提出。

三、語言的思索:日語和中國白話文的工具性價值

將陳炘和陳端明所指的「白話文」與中國白話文作連結的,是黃呈聰發表 在《臺灣》時期的文章〈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62,和陳端明一樣,黃呈聰定 義白話文「就是將我們平常用的話……就是平民的,不像古典文那樣貴族的」

61

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 ( 《臺灣青年》 ,東京:臺灣青年雜誌社, 1922 年 1 月 20 日,頁 25-27。)

62

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臺灣》4:1,東京:臺灣青年社,1923 年 1 月 1 日,頁

16)

(17)

即使提出我手寫我口的理念,黃呈聰卻傾向直接引介中國白話文,並賦予中國白 話文的新使命,強調「我們的同胞若是曉得白話文,便可以向中國買現代的新書 和報紙雜誌來啟發我們鬱積沈迷的社會,喚醒我們同胞的大夢,這就是改造臺灣 的新使命」,賦予中國白話文作為連結中國、臺灣的工具性價值。

黃呈聰並解釋為何不提倡自創臺灣白話文的原因,先強調臺灣白話文的使 用範圍最多只有臺灣廈門、泉州、漳州等,再提到更重要的因素是「我們臺灣不 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背後沒有一個大勢力的文字來幫助我們保存我們的文字,不 久便就受他方面有勢力的文字來打消我們的文字了,如像我們社會文化不高,少 數人的社會更容易受多數人的社會推倒了」,指出沒有國家機器幫忙普及的臺灣 白話文,在當局「國語」同化政策巨大的陰影下,不容易成功,對於日本統治下 的臺灣來說,這個論點具有合理性。由《臺灣青年》帶出改革語言作為啟蒙文化 工具的思考,一開始便排除日文,猶記吉野作造在創刊號以「註記」強調的一句 話「夫欲見文化運動真正之成功,必根源千古來之歷史及民族性,是故他民族欲 指導其運動絕不可能也」63,可見這一波起於民族主義的文化運動,一開始就是 將日本民族排除在外的民族運動,更遑論帶有同化意涵的日文了。

對於學習中國白話文,黃呈聰不排斥加入一些臺灣人平常的語言,強調作 為一種折衷的語言,只要經過慢慢學習,將來便可寫完全的中國白話文,黃呈聰 淡化日文作為友性語言的工具性價值,強調民族路線的中國白話文,希望藉由中 國白話文的學習,進一步閱讀中國白話文的書籍雜誌,以此語言作為「文化普及 的急先鋒」,從文化母國定位民族文化運動,正是走在發刊當時吉野作造於祝辭 強調之「根源千古來之歷史及民族性」的路線上。

誠然如研究者若林正丈所言,黃呈聰提倡的白話文運動具有「抗日」和「中 國」兩個座標軸,64但是大正時期中國出版的西洋翻譯書籍,多是從日文轉譯為 中文,陳培豐指出「若依黃呈聰的構想透過這些中文書籍攝取近代文明,其實是 透過繞道三次之程序的近代化。這些現象說明當時臺灣社會接受近代化文明的效 率方面,中國白話文落後於日文;進行近代化時選擇日文,比中國白話文更具功

63

吉野作造〈祝辭〉(《臺灣青年》創刊號,東京:臺灣青年社,頁 17)

64

陳培豐歸納若林正丈所言,提到:若林正丈認為黃呈聰企圖以中國白話文作為與中國的基礎

媒介,培養臺灣人得以懷抱一個可以與「中國民族主義共振的精神」 ,存在著希望將來能與祖國

統合的「待機」意涵。若林正丈〈黃呈聰における「待機」の意味──日本統治下臺灣知識人の

抗日民族思想〉( 《臺灣近現代史研究》2,1979 年 8 月,頁 61-118。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

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前揭書,頁 329、332。

(18)

能性、大眾性和效率性」65。對於日文在亞洲的現代性,加上臺灣的日語語境,

《臺灣青年》創刊之時便無能避免地採和文並刊,民族主義是雜誌創刊的基本路 線,但是借用日文乃至日本方面的幫助,也是當時臺灣知識青年的權宜之計,從 1922 年謝春木以〈彼女は何処へ?〉將東京設定為通往自由與新生的座標,日 文作為一種「攝取近代文明」的工具性語言即被確認,不過,謝春木也意識到殖 民地同化教育帶有的欺瞞性,認為在思考文明程度時,應該關注臺灣人是否與日 本人一樣使用自己的母語,66直到 1923 年,黃呈聰進一步主張民族主義路線的中 國白話文,不支持有地域限制的臺灣話,建議使用折衷式的白話文,並強調中國 白話文可作為「聯絡母國文化」的工具性價值。一個是政治上的母國,一個是文 化上的母國,1920 年代以《臺灣青年》為首開展的社會文化運動,就如黃呈聰 所言「我們臺灣的文化,總要受中國和日本內地的影響」,突出日文與中國白話 文的工具價值,而談及「折衷文化」為社會所用,實乃殖民地的既定宿命。

1930 年代初期由黃石輝點燃臺灣文化界的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其中 支持中國白話文一派的知識青年,便是走在上述《臺灣青年》創刊以來,由黃呈 聰所揭示的語言路徑,並由此開展論點,賴明弘主張具有聯絡性價值的中國白話 文,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價值,也未脫出這個範疇。

65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前揭書,頁 371。

66

謝春木認為當局常視臺灣人理解事物和文明方面的能力較日本人弱薄,更以「本島人民度必

須使其和內地人同樣水準,才能真正施以一視同仁的政策」為藉口,謝春木強調這不過是國語「同

化」政策下,雙方立足點不同的比較結果,並暗指當局對台人施行的奴化教育。謝春木〈前川女

學校長も所論を讀む〉( (《臺灣》4:2,1923 年 3 月,頁 55)

(19)

第三節 向文化轉彎的年代:論日本普羅文化運動在台的繼承與開展

18 世紀以後知識分科的專業化,讓科學與工技業務逐漸擺脫「文學」,文學 注定無動機的性質,從此必須與群體建立全新的組織關係,而文學的「專業化和 傳播」特質在1800 年左右到達臨界點,而開始意識到自身的社會意義。67二十世 紀初,基於政治考量,蘇聯以及共產國際的文學批評也強調文學作品要以提供社 會見證為己任,1929 年「拉普(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合會,1922~1932)」提 出文藝指導理論──唯物辯證法之創作方法,企圖整編文學隊伍與統一文學思 想,這股普羅文化運動浪潮波及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日本與臺灣。此外,若分 析賴明弘在1930 年代初期的發表文章,也可清楚辨識賴氏受到這股普羅浪潮影 響的痕跡,因此,筆者將先從對臺灣有著直接影響的日本談起,看政治運動沒落 後,日本普羅文學•文化運動如何將影響帶至殖民地,致使臺灣普羅文化運動抬 頭,最後再將時代連接到賴明弘,看賴明弘如何體現一個世代青年的所思所想。

一、文學與社會:日本普羅文學運動的成熟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歐洲社會主義思想隨各種途徑傳播到日本,大正期日 本社會思潮從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變遷,文學批評也以提供社會見證的模式隨行 到日本,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思潮的勃興,繼承明治期的社會主義文學、大正期 的勞動文學,也帶動大正後期日本普羅文學〈プロレタリア,即無產階級〉全盛 期的來臨。681923 年關東大地震後,社會動盪、經濟不景氣、日本軍部擡頭等因 素,日本政府逐步向法西斯帝國主義轉彎,大正後期開始肅清赤化思想,政治壓 迫下深化文學的社會意義,隨普羅文學運動抬頭,成為繼明治期自由民權運動乃 至大正期社會運動以來,另一波廣泛的反體制的文化運動,文學作品開始走上提

67

Robert Escarpit 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市:遠流,1990 年初版)

68

日本普羅列塔文學(大正時代末期到昭和時代初期)否定個人主義式文學,為結合社会主義、

共産主義思想的文學,也是昭和文學與新感覺派相對的主流文學,繼承明治期的社會主義文學、

大正期的勞動文學,但其馬克斯主義之立場鮮明,和前期無產派文學性格卻大有不同。1921(大 正 10)年創刊的《播種人》雜誌是普羅列塔利亞文學的濫殤,從「民眾藝術論(指從各種觀點,

包括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和人道主義等觀點出發,提出新興階級問題,並創造民眾詩,從中可

以看出無產階級文學的幼芽在萌動,並開始衝破貴族、資產階級文學論一統文壇的局面,雖未形

成無產階級文學論,但意義仍重大。)」到「第四階級文學論(比民眾藝術論進一步觸及到無產

階級文學運動的幾個重要議題,一是文學的歷史性和階級性,二是文學與社會的關係,三是無產

階級文學自身的價值判斷)」,到《播種人》(此雜誌以法文報告國際共產組織,以小牧近江為

中心,結合當時的馬克斯主義的反體制藝術運動綜合發行。)的誕生,是工人文學發展到無產階

級文學的重大轉折。無產階級文學理論的確立者為青野季吉與藏原惟人,也與《文藝戰線》、《戰

期》無法分割。參見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近現代篇》,頁 428-4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康熙臺灣輿圖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 17、18 世紀臺灣西部豐富的歷史與人文訊息。圖 17

(A)新一代設計展創辦時間應為 1981 年非 1991 年。2020 年 2 月臺灣成立國 家級設計研究院「財團法人臺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局長 江文若 2021年3月12日..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2021年已成立15年,現由本館擔任召集館。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

• A2: 黑水指的是臺灣海峽,俗稱黑 水溝。以前的人要冒險渡過臺灣海

(不寄發口試通知)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5月11日(星期三) 口試日期

日本 UCC 在 3 年前決定與味全集團結束合作關係,把味全公司持有的臺灣優 仕咖啡股權買回,並且砸下將近 5 億元在雲林斗六興建烘豆廠。臺灣 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