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考書目 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參考書目 1"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參考書目

1 王世慶,〈介紹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檔案〉,《台灣文獻》17:4,1996 年 12 月,頁 157-192,

收於氏著,《台灣史料論文集》(上),台北,稻鄉出版社,2004 年,頁 49-116。

2.王世慶,〈台灣史料的收藏與整理〉,收於氏著,《台灣史料論文集》(上),台北,稻鄉出版 社,2004 年,頁 157-195。

3.吳密察,〈鄭氏研究關係文獻〉,陳三井編《鄭成功全傳》,台北,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79 年,頁435-487。

4.吳密察等,《台灣史料集成提要(增訂本)》,台北,行政院文建會、遠流出版公司 2005 年。

5.李毓中,〈葡萄牙、西班牙兩國檔案館所藏有關台灣史料的概況與展望〉,《台灣史研究》5:

2,2000 年 4 月。

6.林玉茹,〈通論〉見林玉茹、李毓中,《戰後台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第七冊,台灣史,

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年,頁 45-53;58-65;75-119;201-238;289- 310。

7.林偉盛,〈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有關台灣史料介紹〉,《漢學研究通訊》19:3,2000 年 8 月。

8.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早期台灣歷史文獻研究書目》台北,南天書局,2006。

9.國史館,《國史館現藏重要史料概述》,新店,國史館,2000 年。

10.曹永和,〈荷蘭時期台灣史料介紹〉,收於張炎憲、林美容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

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年,頁 1-21。

11.莊吉發,〈故宮文獻檔案與清代台灣史研究〉,《台灣史研究》2:1,1997 年,頁 161-175。

12.莊吉發編,《故宮台灣史料概述》,台北,故宮博物院,1995 年。

13.許雪姬,〈清代的台灣檔案與史料〉,《近代中國》139,2000 年,頁 83-91。

14.黃秀政,〈論台灣史的分期與台灣史料的利用〉,收於氏著,《台灣史志論叢》,台北,五南 圖書公司,1999 年,頁 383-415。

15.蔡志展,《清代台灣三十三種地方志采訪冊記略人名索引》,台北,台灣分館,2000 年。

16.鄭維中,〈荷蘭時代相關檔案文書與文獻〉,收於鄭維中、韓家寶譯著,《荷蘭時代台灣告令 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台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05 年。

17.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文獻》 103 期,

1993 年 3 月。

18.Leonard Blusse 著,林偉盛譯,〈懲罰與悔恨:早期福爾摩沙的政教關係〉,《台灣文 獻》49:4,1998 年 12 月。

19.Tonio Andrade 著,白采蘋譯,〈最強大的部落:從福爾摩莎平原之地緣政治及外交論之

(1623-1636)〉,《台灣文獻》50:4,1999 年 12 月。

20.林偉盛〈荷蘭人據澎湖始末:1622-1624〉,《歷史學報》:政大 16 期,1999 年 5 月。

21.林偉盛〈二十年來荷據時期台灣史的研究介紹〉,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中華民國現代史 專題研究報告》第二十一輯,台北,該中心,2000 年年 9 月。

22.鄭維中〈略論荷蘭時代台灣法制史與社會控制〉,《台灣風物》52:1,2002 年 3 月。

23.韓家寶(Pol Heyns)〈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人在大員一帶的經濟關係(1625-1640)〉

《漢學研究》18︰1,2000 年 6 月。

(2)

24.韓家寶(Pol Heyns)著,鄭維中譯〈荷蘭治台時期--西方法制對中國人社群之影響〉,台灣 研究基金會,《海洋文化與歷史》,台北,該基金會,2003 年

25.鄭維中《荷蘭時代的台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台北,前衛,2004 年,頁 4-54〈荷蘭東印度公司治台行政與司法制度〉

26.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從村落戶口調查看荷蘭的台灣原住民統治〉,《台灣文獻》47:

1,1996 年 3 月

27.林昌華〈殖民背景下的宣教—十七世紀荷蘭改革宗教的宣教師與西拉雅族〉,收於潘英海、詹 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5 年。

28. 查 忻 譯 〈 政 治 奇 觀 與 殖 民 統 治 荷 蘭 台 灣 地 方 集 會 ( 1629-1648 ) 〉 , 《 暨 南 史 學》4/5,2002 年 7 月。

29.胡月涵(Huber Johnnes),林偉盛譯〈中國移民對抗荷蘭東印度公司:1652 年台灣的郭 懷一事件〉《台灣文獻》53:3,2001 年 9 月。

30.翁佳音〈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Quata(大肚番王)初考〉《台灣風物》42:4,1992 年 12 月。

31.康培德〈卑南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後山統治〉,《台灣文獻》57:2,2006 年 6 月 32.康培德〈荷蘭時代村落頭人制的設立與西拉雅社會權力結構的轉變〉,《台灣史蹟》36 期,

2000 年 6 月

33.康培德〈環境、空間與變遷: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台大文史 哲學報》59,2003 年 11 月,頁 97-115。

34.康培德、蔡明庭譯〈遭逢、忌疑與臣服—西拉雅族與荷蘭人的關係 1624-1636〉〉,《台灣風 物》50:1,2000 年 3 月

35.莊雅仲〈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下台灣的殖民主義與傳教工作〉,《台灣 社會研究》15 期,1993 年 11 月。

36.賀安娟〈荷蘭統治下的台灣教會語言學—荷蘭語言政策與原住民識字能力的引進:1624- 1662〉,《台北文獻》125,1998 年 9 月。

37.詹素娟〈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台大文史哲學報》59 期,2003 年 11 月 38.康培德〈親王旗與藤杖—殖民統治與土著挪用〉,《台灣史研究》13:2,2006 年 12 月,頁

33-55

39.歐陽泰《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7 年,頁 334-378,第 9 章

〈領主與封臣:公司對原住民的統治〉

40.孔立、陳在正、鄧孔昭,〈鄭成功評價的方法論問題〉,收於鄭成功學術討論會學術組編,《鄭 成功研究論文選續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年。

41.石弘毅〈鄭清和議的剃髮之爭〉,《南台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苑技術 學院通識中心,2004 年 11 月,頁 159-171

42.吳正龍《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年,頁 17-53(第二章鄭 清談判形成的背景與條件)。

43.吳正龍〈鄭成功在清史中的定位與評價〉,收於氏著,《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台北,

文津出版社,2000 年,頁 227-269。

(3)

44.李明仁〈另類的繼承—以明鄭海上利益集團之更迭為例〉,《史原》21 期,1999 年 2 月 45. 李 毓 中 〈 明 鄭 與 西 班 牙 帝 國 : 鄭 氏 家 族 與 菲 律 賓 關 係 初 探 〉 , 《 漢 學 言 究 》 16 :

2,1998.12,頁 29-58

46.陳在正〈一六五四—一六六 0 年鄭清之間的荷戰關係及其得失〉,收於鄭成功學術討論會學 術組編,《鄭成功研究論文選續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年。

47.陳在正〈評清政府與鄭成功之間和戰關係及其得失〉,收於氏著,《台灣海疆史研究》,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 年。

48.陳純瑩,〈明鄭對台灣的經營(1661-1683)〉,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年。

49.楊錦麟〈論鄭成功與南明宗室的關係〉,收於鄭成功學術討論會學術組編,《鄭成功研究論文 選續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年。

50.葉高樹〈明降將與清平定台灣〉,見氏著,《降清明將研究(一六一八—一六八三)》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3 年

51.鄧孔昭〈清政府對鄭氏集團的招降政策及其影響〉,收於氏著,《鄭成功與明鄭台灣史研究》,

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 年。

52.鄧孔昭〈論清政府與台灣鄭氏集團的談判和「援朝鮮例」問題〉,收於氏著,《鄭成功與明鄭台 灣史研究》,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 年。

53 葉高樹〈三藩之亂期間鄭經在東南沿海的軍事活動〉,《師大歷史學報》27,1999 年,頁 54.孔立〈康熙二十二年:台灣的歷史地位〉,《清代台灣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86 年

55.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9 年(第九~十一章)

56.石萬壽〈台灣棄留議新探〉,《台灣文獻》53:4,2002 年 12 月。

57.施添福〈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台灣風物》39:

2,頁 1-41

58.施添福〈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台灣風物》40:

1,頁 37-65

59.張世賢〈清代台灣道鎮關係(康熙二十三年至同治十三年)〉,《台灣風物》26:3,1976 9 月。

60.張勝彥〈清代台灣廳縣之建置與調整〉,《史聯雜誌》22 期,1993 年 6 月。

61.許雪姬〈由道鎮勢力的消長看清代台灣文武官員的關係〉,《高雄文獻》11 期,1982 年 6 月 62.許毓良〈清代台灣綠營的再析論〉,《台灣文獻》56:1,2005 年 3 月,頁 55-91。

63.陳在正〈論康熙統一台灣〉,收於氏著,《台灣海疆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 年。

64.陳韻竹〈從制度層面對清代台灣總兵官的再析論〉,《台灣文獻》57:3,2006 年 9 月,頁 163-193

65.陳祺助〈清代台灣縣丞與巡檢設置研究〉,《高市文獻》8:1,1995 年 9 月,頁 1-98。

66.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年(第一、二章)

67.廖風德〈清代台灣的吏治與營規〉,《歷史學報》(政大)7,1990 年,頁

68.許雪姬《清代台灣的綠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7 年,頁 225-255,第 6 章,〈由鎮道

(4)

勢力之消長看台灣文武官員間的關係〉

69.蔡淵洯〈清代台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11 期,

1983 年 6 月,頁 97-111。

70.戴炎輝〈鄉治組織及其運用〉、〈鄉莊組織之建立及其組織〉,見氏著,《清代台灣之鄉治》,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 年,頁 3-126、205-272。

71.陳世榮〈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近代社會菁英的研究典範與未來的研究趨勢〉,《近史所集 刊》54,2006 年 12 月,頁 129-168

72.Mark A. Allee 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台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台北,傳 播者文化公司,2003 年,頁 208-225

73.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政大歷史學報》18,2001 年 5 月,頁 203-242

74.朱昌峻〈劉銘傳與台灣近代化〉,《台北文獻》直字 6 期,1963 年 12 月;收入於中華文化復 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29 編,近代歷史上的台灣,台北,商務,

1986 年。

75.李文良〈晚清台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24:

1,2006 年 6 月,頁 387-416。

76.李時岳〈劉銘傳與台灣建省〉,收入《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中華書局,

1987 年。

77.李國祁〈清季台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1975 12 月;收入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 29 編,近代歷 史上的台灣,台北,商務,1986 年。

78.李國祁〈政治近代化的肇始〉,台灣省文獻會《台灣近代史:政治篇》,南投,該會,1995

79.張世賢〈丁日昌治台政策〉,《中山學術文化季刊》19 期;收入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 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29 編,近代歷史上的台灣,台北,商務,1986 年。

80.張世賢〈沈葆楨治台政策〉,《台灣風物》25:4,1975 年 12 月;收入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29 編,近代歷史上的台灣,台北,商務,1986 年。

81.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台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 期,1985 年。

82.許雪姬〈邵友濂與自強新政〉,《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7 年。83.黃秀政、黃文德,〈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去職研究〉,《台灣文獻》49:4,1998 年 12 月。

84.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台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台灣歷史轉型研究的再思考〉,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二冊,台北,國史館,1998 年。

85.許雪姬〈劉銘傳研究的評介——兼論自強新政的成敗〉,政大文學院,《中國近代文化的解釋 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台南市政府,2003 年。

86.黃富三〈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與清廷、地方官、台灣士紳之互動〉,收於《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 屆討論會──國史上的中央與地方研討會》,頁1161-1189。台北,國史館,2000 年。

87.黃富三〈清季台灣外患、新政與霧峰林家—林家之際遇與紳權性格之轉變〉,《故宮學術季

(5)

刊》19:1,2001 年 9 月,頁 21-37

88.鄧孔昭〈關於邵友濂「盡廢劉銘傳新政」的分析〉,收於蕭克非、仲沖、徐則浩主編,《劉銘傳 在台灣》,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87 年。

89.戴國煇〈晚清期台灣的社會經濟—並試論如何科學地認識日人治台史〉,收於氏著《台灣史研 究》,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5 年,頁 27-8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文模擬考大部分的考題都是 閱讀題 ,注重閱讀能力而非國學常識(佔極少 數)。如果在這方面的功力很淺,可以多買參考書的

5.非應試用品如教科書、參考書、補習班文宣品、計 算紙等,以及電子辭典、計算機、行動電話、呼叫 器、鬧鐘,及收音機、MP3、MP4

評分項目 2分 1分 0分 小組討論 1.認真參與討論.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面對國文這個科目,需破除以往熟讀 課本 ,就能考好的觀念。國文模擬考大部分的 考題都是 閱讀題 ,注重閱讀能力及理解而非國學常識 ( 佔極少數 )

註1 相關定義是參考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註1 相關定義是參考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The Seed project, REEL to REAL (R2R): Learning English and Developing 21st Century Skills through Film-making in Key Stage 2, aims to explore ways to use film-making as a m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