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澹歸《陽朔舟中看山》 (十首)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澹歸《陽朔舟中看山》 (十首)研究"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澹歸《陽朔舟中看山》

(十首)研究

黃夏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摘 要

今釋澹歸禪師是明末清初「逃禪」運動的大師。他通過山水 景物的描寫,寫作了《陽朔舟中看山》(十首)組詩,點出了人 生的無奈,承認了生命的隨緣。此組詩為「中年書」之作,沒有 收入在澹歸的《遍行堂集》及《續集》中。又因為被人誣陷,而 寫下了「黯然沈鬱」之組詩。經過370年的歷史,此組詩重新被 人認識。總之,澹歸的詩風是將山水與空間結合,對山水天雲的 描寫無不是他的心意流露,山不離水,水不離山,相見不同,卻 能作能容。以靜為主,唱出人生的道情。

關鍵詞:澹歸、逃禪、陽朔舟中看山、遍行堂集、禪詩

(2)

A Scrutiny of Ten Poems from Dan-Gui’s Savoring the Mountains from a Boat in Yangshuo

Xia-nian Huang

Graduate School of World Religio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bstract

Zen Master Dan-Gui Shih is one of the great masters who advocated the “Abandoning Zen” movement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His Savoring the Mountains from a Boat in Yangshuo is a poetry collection comprised of ten poems, whose subjects are placed on the depiction of scenarios of mountains, waters, and everything within them. The motif of his poems is a highlight of the inability when facing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and the acknowledgment of letting things develop in their own way. Dan-Gui finished Savoring the Mountains from a Boat in Yangshuo in middle age and therefore, the collection was not incorporated in his other two publications called Bian xing tang ji Hall and Sequel. Savoring the Mountains from a Boat in Yangshuo was written during the time he was

(3)

set up and framed,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e poems are “depressed and melancholy” to the core. It took 370 years for the poetry collection to be known by the public again. All in all, the style of Dan-Gui’s poems entails combining mountains, waters, and space. He illustrated mountains, waters, skies, and clouds in a way that unveiled his thoughts and feelings. Dan-Gui’s mountains were always accompanied by waters and vice versa; albeit their differences in men’s eyes, the author still managed to unite them and sent out the morality of life with his tranquil motif.

Keywords: Dan-Gui, abandoning Zen, Savoring the Mountains from a Boat in Yangshuo, Bian xing tang ji, Zen poem

(4)

明末清初是中國社會動盪時期,在一些漢人的眼裡,異族統 治建立,滿蒙軍隊鐵蹄征服了整個漢族地區,最終建立滿清政 府,愛新覺羅家族從此登上中國政治舞臺。漢族明朝政府垮臺,

對許多漢族士大夫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漢族正朔不再主控漢地 社會政壇,而且還要受到異族統治,這一心理落差使一些漢族意 識極強的人甚至感到絕望,有的人自殺,有的人隱居,還有很多 人出家進入佛門,掀開了明末清初佛教史上的「逃禪」運動,今 釋澹歸禪師就是這場運動裡的一位著名人物。

一、澹歸生平介紹

據今釋禪師的同門、番禺今辯禪師為師兄澹歸所做的「行狀」

說,澹歸,姓金,名堡,字道隱,諱今釋,出家後,字改為澹歸,

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氏子。他的父親號叔醇,曾經獲得朝廷 禮科給事中一職。「給事中」的工作是監察,掌侍從、規諫、補 闕、拾遺,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務。澹歸生而聰穎,

十歲時前輩方子春曾驚奇地預測:「此子他日當以文名世。」建議 他父親為他找一位好老師。澹歸奇思湧發,筆若游龍,整日恣情 詩酒,不信佛教。崇禎丙子年(AD.1636),澹歸寫的文稿傳到廣 東,千山剩禪師函可讀後,感慨地說:「此吾宗門種,草也。」1 庚辰年(AD.1640),澹歸考上進士,殿試二甲第九。朝廷將他外 放山東臨清,正值當年亢旱,由於催收租稅不得力,遭到上司參 糾,最後棄官歸隱,從此不再參與朝政。順治三年(AD.1646)

1 以上引文出自明.今釋說、今辯重編,《丹霞澹歸禪師語錄》卷三,同門辱 教弟、番禺今辯稽首謹述,〈丹霞澹歸釋禪師行狀〉,明版《嘉興大藏經》冊 38(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4月),頁311中。

(5)

軍攻破明魯王朱以海在紹興的防線,明軍退到浙東地區,朱以海 授澹歸官,他不接受。澹歸前往福建見明隆武帝,因言語不契,

除禮科。又以喪服未滿,只受職不赴任。又因奏議中多觸權貴,

差點為鄭鎮所殺,四次上疏乞終歸老,最後得到允許。之後,澹 歸居住在湖北辰州山下,受到當地鄉人的保護。一日,澹歸進入 寺院,閱讀《楞嚴經》、《圓覺經》等大乘經典,深感與佛教接觸 太晚,萌發了出家想法。戊子(AD.1648),江楚兩粵等地開展復 明運動,澹歸倍感鼓舞,披冠帶髮到端州面見永曆皇帝,被安排 在禮科,但他沒有接受。他痛恨權鎮跋扈,高位卑污,乃與袁彭 年、丁時魁、劉湘客、蒙養正等人號為「五虎」,糾劾貪官。永

(6)

曆帝擬前往雲南,澹歸作陪,至蒼梧(今廣西悟州)澹歸被人誣 告收贓款,下獄受到錦衣衛的嚴刑拷打,澹歸正氣凜然,內心無 惴,在酷刑面前心志不改。朝廷欲將他遣往清浪路,走到桂林 時,明朝已經滅亡。澹歸遂剃髮桂林北郭外之茅坪庵。澹歸與明 朝留守閣部瞿稼軒、督師大司馬張別山等人,相互見執,互相抗 節不服,在監獄和囚禁中悲歌倡和,與茅坪磬聲相互呼應。瞿稼 軒和張別山被戮,澹歸上書定藩,乞求收二人骸骨,文字語婉而 義正,體現他的不屈之心。壬辰(AD.1652),澹歸南下廣州雷峰 寺參謁天然禪師,在禪師手下受戒成為僧人。澹歸在寺院(編者 按:海幢寺)執役充作碗頭,每天按時勤參禪師。天然老人欲隱居 匡山(廬山),澹歸奉命先行開拔,他行乞常熟(今江蘇)、毘陵

(常州)一帶,又到廬山棲賢寺2充任書記。不久,澹歸回到了 廣東天然禪師身邊,居住在東莞篁溪之芥庵十年,期間致力於開 悟向上的事業,間有發明。壬寅(AD.1662),澹歸開法丹霞山別 傳寺,充任監寺,往來於官府州衙,經營建置,處境紛亂,身心 寂若,但他在於此閱藏五載。丙午(AD.1666),澹歸恭迎天然老 人前來丹霞主法,整日與師友嘯傲山水,評論古今。一日,澹歸 在方丈室言下盡忘從前所得,天然老人勘驗再三,印可悟證,乃 付偈云:「到雷峰十六年,掣風掣顛。今日丹霞捉敗,推向人 天,不教總靠著那邊。咦,直舉無遮,互回途絕,正偏休言,

2 清順治年間(AD.1644-1661),曹洞宗博山下二世函昰禪師自粵中來山入主 棲賢寺,力主振興,寺內香火方復為盛。其後其徒石鏗繼主法席,承師之 志,廣募外緣,鼎新寺宇。數年之後,棲賢寺「勝概殊增」。在此期間,石 鏗禪師等人在棲賢寺外三峽橋西麓掘得一舍利瓶,內裝舍利大如豆,小如 栗。外有瓦函相護,函上小石刻「皇宋咸平庚子歲建引舍利塔」12字。喜獲 五色瑩澈舍利,石鏗禪師等以為吉兆,特建銅塔奉藏,供四眾弟子景仰禮 拜。函昰禪師聞訊後,也很為高興,「作銘寄千里」,以表崇敬。棲賢寺也因 此而再度聲名遠播。

(7)

祇者是難賺豆皮禪要。」3這是稱讚澹歸經過多年苦修,終於成 道。澹歸在雷鋒住了十六年,掣風掣顛。今日在丹霞明心見性,

人天師表,弘範三界,舉出曹洞宗理,回互無路,正偏無言,這 真是一個難得的皮毛禪要。

戊申(AD.1608)元旦,澹歸被薦西堂任僧值。辛亥(AD.1611)

冬,天然老人欲回廣東,被迎請到丹霞山居住。甲寅(AD.1674)

春,澹歸從匡山回到丹霞,俯順眾情,住進別傳寺方丈室,爐韝 弘開,衲子圍繞,從此不慢眾僧,一心圍繞寺院。澹歸雖然為浙 江人,但他出家後兩至吳越,卻從未回到杭州家中,在許人的眼 裡他確為「矯情」之人。澹歸過家而不入,惟遨遊在姑蘇、嘉禾 等地,所到之處,僧俗眾人請他住持名剎,但他卻從不赴請。在 江南他辦完藏經之事準備回匡山,突然發病,只好寄住在無錫陸 孝山的當湖莊園。澹歸臨終前將生病消息遍發嶺南內外,又手書 遺囑附侍者,將來茶毘之後,要將他的骨灰投在大江裡面。身邊 的人請求澹歸作偈示別,乃舉筆書曰:「入俗入僧,幾番下火,

如今兩腳捎空,仍舊一場懡㦬。莫把是非來辨我,刀刀只砍無

3 明.今釋說、今辯重編,《丹霞澹歸禪師語錄》卷三,同門辱教弟、番禺今 辯稽首謹述,〈丹霞澹歸釋禪師行狀〉,頁311下。

(8)

花果。」4寫完投筆而逝,時在庚申(AD.1680)秋八月九日也。澹 歸荼毗後,侍者按照遺囑將靈骨送往匡山,準備在棲賢寺建塔供 奉,然而丹霞山的弟子對澹歸感情也很深厚,將骨灰請到了丹霞 山,九年後在丹霞山海螺峰下建塔供奉。

澹歸生於萬曆甲寅(AD.1614)之小除夕,世壽六十有七,僧 臘二十有九,生前著作等身,存世著作不少 。學者說:「澹歸

(俗名金堡)頗多才具,名重一時。其著述大致有《遍行堂 集》四十六卷(復有四十八卷本)、《遍行堂續集》十六卷、《菩 薩戒疏隨見錄》一卷、《丹霞初》二集、《臨青來去集》、《行部 奏議》、《粵中疏草》、《梧州詩》、《夢蝶庵詩》、《遍行堂雜劇》、

《今釋四書義》、《金堡時文》、《明文百家釋》、《嶺海焚餘》三 卷、《丹霞日記》一冊、《元功垂範》二卷等十數種以及逸詩若 干(據上海扶輪社本《遍行堂集》附錄三吳天任《澹歸禪師遺 著考略》),然遭清室禁毀,在社會上流傳不廣。」5其生前所著 的《遍行堂》前後集和《嶺海焚餘》,為他贏來了很高榮譽,有 人說超過了宋代的覺范洪禪師的《文字禪》和明代的憨山德清禪 師的《夢遊集》。澹歸不僅是一位文學成就者,也是一位道德模 範家,一生都在為維護社會正法和佛教正法而努力,品行高尚,

名節行高,給僧俗兩界樹立了榜樣!

二、《陽朔舟中看山》(十首)析

宋代蘇東坡曾經形容廬山景色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高

4 明.今釋說、今辯重編,《丹霞澹歸禪師語錄》卷三,同門辱教弟、番禺今 辯稽首謹述,〈丹霞澹歸釋禪師行狀〉,頁311下。

5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中國韻文學刊》第19卷 第3期(2005年9月),頁23。

(9)

低遠近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說廬 山景景不同,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有各自特色,可知不同距離見到 的是不同景觀。澹歸作詩取名《陽朔舟中看山》(十首),其意也 與蘇東坡一樣,就是從各個角度來看山,來描繪山,以此來寫出 自己的體會。「澹歸為詞,每喜用語錄體,不避口語俗語,簡樸 自然。」6他坐船看山看景,船行水流,人眼運觀,澹歸是在動 態中觀景,與蘇東坡又有不一樣的感受。《陽朔舟中看山》(十 首)如下:

(一)

面面俱相見,羣羣獨不同。尺峯皆能作,寸土莫能容。

突浪撐牙爪,虛聲落鼓鐘。何須留渾沌,刻畫想神功。

(二)

橫側來無盡,驅馳去欲填。大山先裂地,小阜漸窺天。

宿草季季疲,孤雲日日懸。縴夫休按劍,為爾破拘攣。

(三)

福地知何處,扁舟路轉迷。陰風離首尾,白日互東西。

人語猿來聽,山貧鳥不棲。向誰矜氣勢,頑冷絕端倪。

(四)

八陣7千年石,層城百尺樓。自能分長幼,不敢各沉浮。

遠邇如安覆,交侵類合謀。可憐灘上水,屈折過相求。

6 陳永正,〈澹歸詞略論〉,《嶺南文史》第1期(2005年),頁51。

7 相傳千年前諸葛亮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休、生、傷、杜、景、

死、驚、開」八門,給後人留下變化萬端,可擋十萬精兵的「八陣」。

(10)

廬山

陽朔

(五)

孤蓬行絕壁,死樹掛頹根。雨露憐枝葉,峰巒厭子孫。

寒煙排劍閣,落照度天門。似有山精出,忘言獨斂魂。

(六)

分瓣青蓮沼,連拳寶手台。虎牙深雪伏,鷹腦疾風回。

烈焰人頭散,驚濤海口開,浮漚還幾點,未許問從來。

(11)

(七)

野燒無高下,微風隕眾星。斷紋依錯繡,立影倒空春。

瘦不欹枯樹,危誰置小亭。一時雙黯澹,寒鐵凍雲屏。

(八)

坐立衣冠古,方員珪璧8蒼。天分米芾袖9,地入道君綱。

造物原多事,奇材信不祥。蠻煙浮粵水,愁絕伴荒唐。

(九)

厚重分千廩,玲瓏獨一時。同山偏失顧,異嶺又相思。

頭角零長避,根因水不知。迷離將斷處,髣髴為題詩。

(十)

不復悲岑寂,因之念轗軻。長脛來白鶴,圓頂出青螺。

眼見俱枝指,身經已爛柯。龍蛇紛欲定,虎豹爾何多。

澹歸的詩名「陽朔舟中」,「陽朔」者,即桂林市陽朔縣也。

人們經常形容「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說桂林風景如畫,山水傳 神,青翠綠藤,碧水蘭天,恍如人間仙境。然而桂林再美,終敵

8 明.王應電,《周禮傳》卷三上〈春官〉上:「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

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

以玄璜禮北方。」(編者按:此文出自《文淵閣四庫全書》冊96,台北:台 灣商務印書館,72年8月,頁135。)

9 古時得一案頭石視若珍寶,得一手玩石更是不易。宋代蔡京久居京城,交通 不便,見米芾袖中石,自是珍奇,不足為怪。

(12)

不過陽朔,因為「陽朔山水甲桂林」。陽朔的山水比桂林還要 美,不僅有美哉青山,而且還有綠哉深潭,萬千變化的山峰,在 聳擁的綠林中,不時地冒起頭來,白雲在頭上飄忽,腳下是深潭 碧水,一面心中洋溢遊蕩,又碰上了驚心動魄,感人歎也。從桂 林到陽朔的最佳觀景路線是坐船,六十里的水路行走半天,沿途 都是各種景色入你的眼簾,有高聳入天的巨峰,有低頭回轉的峻 嶺,有遠看連成的峰巒,有近看獨立的陡坡,就像變幻的萬花 筒,永遠讓你見到看不完,猜不透的景色,讓你為之傾倒,為之 迷戀,為之叫絕!

前人觀景,發心中之感歎,重在心靈的領悟。見山是山,見 水是水,看不見山水美景的寓意,只是觀景者的低層次也。見山 似山,見水似水,雖有不少感悟,但仍在山水中打轉,尚未脫離 似是而非的境界,不過就是多了一些感想而已。見山不是山,見 水不是水,猜透了山水後面的悟境,看到了綠樹鮮花的生機,

領悟了超越山水的生命真諦,這才是真正的山水之觀,是最後 的 大 徹大悟。澹歸坐舟中,行走在灕江上,眼觀兩岸的起伏山 巒,滿目的綠樹萬花叢中,田疇並排直行,農戶炊煙嫋嫋,只有 划船的漿聲劃破了靜謐的舟次,順江而下的速度打破了沉浸遐想 的感悟。

澹歸的詩是坐在船中後,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灕江邊上的山 水,由此生起了感悟,發出各種各樣的聯想。船行人在行,隨著

(13)

船行的角度和人的眼觀不同,在詩人眼中,沿途的山峰不同,羣 與羣不同,咫尺山峰能作畫,卻不能容得寸土。突然打來的浪頭 劈頭蓋臉,太虛中晨鐘暮鼓敲響。這一切都是本來面目,無須渾 沌,無非是撐船縴夫為了船行,不得已將自己的筋骨拘急攣縮拼 命向前。人們追求的福地在哪裡?一葉扁舟迷了路,因為首尾括 起了陰風,白天東西換了方向。靜謐的深山中,只有猿在諦聽人 聲,貧瘠的山巒,鳥都不去,此時能向誰自誇氣勢,只有頑固的 清冷,不可能有任何的氣勢。

以上是澹歸對山勢的描寫,以下是他對水勢的刻畫。舟船行 駛在千年八陣石中,重重山城似百尺高樓,能夠分辨長幼有序,

卻不能主宰沉浮。千年八陣石遠近重複排列,重重的山城如合謀 般迭相侵犯,可憐蜿蜒流淌的「灘上水」,迫使船隻在曲折的流 水中穿過。孤帆蓬船在水中和絕壁中穿行,枯死的樹上掛著頹 根,雨露點點灑在枝葉,峰巒像子孫接排。朦朧寒氣在崢嶸崔嵬

(14)

的劍閣中直上清煙,夕陽落日照在天門,似有山精出世,忘言獨 斂魂魄。

接下來是澹歸對人生的體悟。人生是變化無常與時間短暫,

就像沼澤之中青蓮瓣分明,寶手臺上連連出拳不斷,老虎在深雪 中潛伏,老鷹在大風中回轉,大火烈焰讓人各自散開,驚濤駭浪 讓大海開口,浮漚的泡沫還有多少?過去者已逝,無法問道重新 來。人生的命運是無法逆轉的,就像野火燒起來的時候沒有高 下,微風能夠吹滅火星,火燒之後出現交錯的斷紋,山倒影水中 的樣子猶如站立的影子倒映在空空的春天。枯樹雖瘦但不能欹 側,小亭險危而不知誰置,黃昏時天地都暗淡了,層巒像寒鐵凍 住一樣。人要順勢而出,一切的一切都是隨緣而現,應時而動。

澹歸又指出,坐立穿戴遵循古制,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 方。天分在米芾袖中(因為米芾是第一個創作《陽朔山圖》的 人,對後世有重要影響),入地則道出君子綱常。世界造物原是 多事之舉,相信奇特之材是為不祥。蠻夷之地的煙雲,浮游在粵 水之上,愚人愁絕伴隨著荒唐。千廩分出厚重,玲瓏獨佔一時。

同一座山蜿蜒而去,如同伴失去顧應,不同的山嶺相迎而來,

又如人相思而會。坐在船上頭角要注意避開,在水中更不可知。

在山迷離將斷的地方,仿佛就像畫上題詩一樣。不再為寂靜而 悲哀,因為想到了不得志。脛骨長的是白鶴,出圓頂的是青螺。

眼睛所見的是第六指,此身已隨歲月流逝,困厄之時欲將定,無 奈虎豹又太多。總之,澹歸遊走灕江,行船舟上,面對兩岸景 觀,抒發情感,通過山水景物的描寫,點出了人生無奈,承認了 生命的隨緣。

(15)

三、《陽朔舟中看山》(十首)撰寫背景

學者指出:「從現存完好的《遍行堂集》(以下簡稱正集)及《遍 行堂續集》(以下簡稱續集)看來,他在詩文創作上有豐富的實踐經 驗,各體兼善,對詩歌的創作實踐尤為重視。據不完全統計,

正集存詩12卷1700餘首,續集存詩4卷719首,合2500餘首,在 各種文體中所占比重很大。」10 澹歸傳世書跡較多,據廣東省博 物館朱萬章先生統計,約有67 件。「在這些存世的作品中,代表 性的作品有行書《請雷峰天然老人住丹霞啟》、行書《祭今錫 文》、行草《黃庭堅詩跋法帖》等。其中行書《請雷峰天然老人 住丹霞啟》(現藏廣東省博物館),應是其代表之作。從這幅作品中,

我們可以看出其書法受米董影響,而得李北海神韻,堪稱精品 之作。」11 在筆者所見的澹歸著、段曉華校《遍行堂集》(包括

《續集》)中,沒有見到《陽朔舟中看山》(十首)這篇詩作。

據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網站介紹,這組詩是寫在一幅水墨紙本 手卷上,尺寸為 27 x 217釐米或10-5/8 x 85-3/8英寸,為澹歸四 十四歲時用行書所書,故人稱為「中年書」。澹歸的書法一直是 學術界研究的物件,筆者在網上下載的《陽朔舟中看山》因像素 不夠,無法放大看清,只好借引用他人的研究對紙本書法特點做

10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頁23。

11 王若楓、肖紅,〈論澹歸的書法藝術〉,《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32卷 第9期(2011年9月),頁116-117。

(16)

一個借鑒。有人說:「對於他的書法成就,汪兆鏞在《載庵詩》

題云:澹歸『書法逼真米董』。馬國權認為澹歸書法得法于米南 宮,上可追溯至李北海。這無疑是中肯的。」12從澹歸存世的作 品看,其書法藝術可與同期書法名家張瑞圖、王鐸、傅山等媲 美。也有人說:「澹歸書法以運筆靈活多變見稱,處處表現古人 氣色。對於師古,澹歸有一說法:『學無師法,必不成家,然其 所師法亦必高妙,始能與其天姿之高妙相發。』甚為嚴謹,其 書法廣取宋四家之法,另帶硬朗特質。其晚年之作較為多見,

皆姿態飛動,自然成趣。」13 也有人說:「澹歸運筆靈動多變,

爽利中見力量,飛白勁健而又沉著,濕筆豐潤而不乏骨力,起 筆、收筆、提頓隨意而適,姿態飛動。既狂放不羈,又纏綿入 古而出新,造新於墨翰,將淹留之法與俊歷之氣化為一體。他 用筆凝煉韌健,過氣不俗,有些筆劃一掃而過,有些回環盤 屈,顯出『扭』勁。而筆勢則一脈流貫,于淹留中得暢正,『澀 與暢』相反相合,相輔相成,將力感與氣息貫結成一個奇妙的 整體。這種氣貫于字中的氣勢,極難駕馭,而澹歸將兩者巧妙 結合,以氣帶勢,因勢生形,正偏鋒兼用,且手法嚴緊,在法 度中求變化,自由隨意,氣脈連貫,隨意伸展,自然成趣。而 字通過體勢、大小、粗細、虛實的變化,達到豐富而又不失法 度的藝術效果。整幅作品通過用氣和結字的變化,很好地表現 了他的行書特點,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因此可以看出,澹歸 具有駕馭毛筆技巧的極高能力。」14當代學人岑學呂於紙本跋尾

12 王若楓、肖紅,〈論澹歸的書法藝術〉,頁116。

13 http://www.sothebys.com/zh/auctions/ecatalogue/2017/fine-classical-chinese-paint ings-hk0719/lot.2859.html。以下未見出處者,皆為此引。

14 王若楓、肖紅,〈論澹歸的書法藝術〉,頁117。

(17)

云:「(澹歸)師手卷多晚年作,字大三五寸,奇縱變化似懷素

《自敘》。今此卷為中年書,於規矩法度之中,而舉止自若,有 道味焉,研山寶之。」可見「澹歸書法用筆雖然有米芾的痕跡,

但並不一味株守,而是廣泛吸收各家所長,以求異中之同,蕭 散自然,此中高致,當非僅從臨池中來,這跟他在學問、禪理 等多方面的修養分不開。」15

紙本上有鈐印:「澹歸」、「入家今釋」、「借山」。鑒藏印有:

(張珩)「張蔥玉觀」、(鄭雲門)「侯官鄭雲門收藏印記」、「臣耤

15 王若楓、肖紅,〈論澹歸的書法藝術〉,頁117。

(18)

之印」、「心香閣鑒藏印」、「大廠念翁」、「行年八十」、「學呂」、

「長樂」等,說明此詩紙本經過多人收藏。由張珩及侯官鄭雲 門 之 鑒 藏 印 、 書 畫 家 兼 篆 刻 家 易 大 廠 和 岑 學 呂 等 人 題 詩 於 跋 尾,最後遞傳《大公報》副總編輯、《新晚報》總編輯羅孚先生 手中收藏。

紙本澹歸書詩後有題詞曰:「此戊子(AD.1648)冬下灕江時 所作,丁酉(AD.1657)二月過訶林,雨窗無事,書為雪盛師兄。

十年前俗漢詩與我無涉,不敢請削正也。同學弟今釋。」可知 此紙本距今已有370年時間了。澹歸始回嶺南,路過廣州光孝 寺,為雪盛書寫此卷紙本,距遊灕江看山景時恰好十年,距今有 360年時間。

《陽朔舟中看山》(十首)創作時,澹歸沒有出家,但在十 年後在廣州光孝寺書寫組詩時,已經出家。研究者認為這時他

「雖出三界宅,入法王家,而弦外之音,未忘君國。」似乎說 明這組詩創作,是澹歸仍然懷念舊君的「弦外之音」。又指出:

「本卷記《陽朔中看山詩》十首,為澹歸於戊子年(AD.1648)下 灘江時自作詩,描繪兩岸峰巒之日夜變化,不時帶點黯然沈 鬱,遂于丁酉年(AD.1657)為雪盛師兄書成此卷。據吳天任編

《澹歸禪師年譜》,此年『八月服闋,公自辰溪出山,至桂林,

以瞿式耜薦,赴肇慶謁行在,以舊官授兵科結事中。』與本卷 創作背景吻合。」

澹歸在書詩跋中自稱「十年前俗漢詩」,因為被人誣陷,對 他的打擊挺大,故寫這組詩時有「黯然沈鬱」之情可以理解,正 如筆者所分析的,「通過山水景物的描寫,點出了人生的無奈」。

澹歸體驗到人生變化無常,時間短暫,就像灕江洪流一蹭而過,

(19)

兩邊再好的景色也只能暫時留在眼底,放在心中。他又認為:

「人資山水,山水資人。」16 「有山水而無人,有人無詩,有 詩而唱酬寂寞,殊敗人意。」17 只有「山水」「人」「詩」三者 成為一體之後,才是最高的境界,可以充分表達人生。這時澹 歸剛受到打擊出來,身心仍然處在疲憊之中,既使貴如人間,

美如天國的桂林山水,在他的眼裡也只是低調的、灰色的,如同 浮漚的泡沫、蜿蜒流淌的「灘上水」、倒影的人生、吹滅的火星,

皆為人生失敗而作,如果說有「弦外之音」,就是佛家的人生無 常與世間的顛倒夢幻之學說在他的心裡引起共鳴,猶如坐在灕江 的船上,看見船隻被迫在曲折流水中蜿蜒穿過而無奈,萌生了出 家想法,故天然和尚說:「忠臣之文憂而遠,孝子之文柔以慕,

仁人之文恬而切,義士之文方以捨。得志者其詞壯,失運者其 詞悲,入理深者盡曲欵而弗誣,獲真悟者極淺易而絕人以無行 地。此言之可貴。」18《陽朔舟中看山》無疑就是「失運者其詞 悲」的寫照。

歷史上人們對澹歸的評價存在毀譽不一的情況。讚譽者說 他:「道德文章輝今映古,而立心制行純一精誠。在世間則忠君 愛國,秉正斥邪,身命不惜;出世間則全身為法,忠於事佛,

孝于事師。戮力叢林,無分麤細,一施一受,悉歸正命。以真 品行勉當世,匪名節之自矜。以第一義訓後昆,念法器之難 得。甘無紹續,懼授非人,竟以槌拂付之烈焰,其謹護法,城

16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十七,文部跋〈書香殿上梁文後〉,段曉華點 校(廣東旅遊出版社,2008年版),頁442。

17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七,文部序〈刻丹霞四浙客詩小序 〉,頁 196。

18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序〈曹洞三十四世住廬山歸宗天然昰和尚序〉,

頁2。

(20)

可謂嚴且切矣。」19 廖肇亨評論:「金堡強調的只是兼愛天下的 胸襟,反對那些置生民於不顧,徒以一己令名為念的自私心 態。」20 毀惡他的人也很多,如邵廷采《西南紀事》卷七「金 堡」條云:「(金)堡為僧後,嘗作《聖政詩》及《平南王年 譜》,以山人稱頌功德,士林訾之。余初未之信。問之長老,皆 云(邵武徐氏叢書初刻本)作為昔日友好的王夫之,後來在

《搔首問》中說:『道隱則以崇土木、飯髡徒之故,不擇人而屈 下之,與尚氏往還,稱頌之不怍。有金公絢者,無賴幕客之 長,持尚氏之權,漁獵嶺海。乃與聯族而兄事之,作海幢于廣 州,營丹霞於仁化,所費至數萬金,以此盡忘其本色。』(《船 山遺書》本)……這說明澹歸在生活的時代及後世,人們對他 的誤解是很深的。」21 紙本跋文中的題跋曰:「(一)《敬讀古溪 書屋主人珍藏澹歸上人陽朔看山詩卷奉和第九章韻題後》種族 原多恨,儒僧並痛時。奪朱誰不惡,守黑最堪思。寺是海幢 好,花應棉絮知。空庵豈無涉,猶寫入家詩。(二)澹歸陽朔舟 中看山詩十首,傷朝政也。時為永曆二年戊子(AD.1648),公僅 三 十 五 歲 耳 , 以 兵 科 給 事 中 直 言 極 諌 , 有 『 假 山 五 虎 』 之 稱。」

四、《陽朔舟中看山》(十首)與澹歸詩風

學者說:「採用『聯章』的形式來展開描述或議論。抒發複

19 明.今釋說、今辯重編,《丹霞澹歸禪師語錄》卷三,同門辱教弟、番禺今 辯稽首謹述,〈丹霞澹歸釋禪師行狀〉,頁311下-312上。

20

廖肇亨,〈金堡之節義觀與歷史評價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4 期(88年12月),頁114。

21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頁28。

(21)

雜感情,是澹歸詞又一特色。」22 十首一組的《陽朔舟中看山》

「聯章」,從不同的方面描寫了陽朔的山美水美,得到了人生的 體悟,正如學者所云:「澹歸特別留意於詩外功夫的修煉。他提 倡『親到一回』,強調『名山大川』與『吾之神理』相激蕩,人 生遊歷與詩興相發明(《正集卷七》江粵紀行序 )。」23澹歸說 過:「詩之道,以韻度勝。韻欲高,度欲遠,無不藉交遊以發 之。交與遊同乎?交因於人,遊因於地;地全於山水,人全于 友生。雖然,古之人於山水,皆以交友生之法交之。」24 人生 在世要唱道情,抒發山水,遊歷天下,遍行世間,故澹歸將他的 著作以「遍行」為名,而在遍行天下遊歷中,交往是最重要的成 果,也是山水帶來的另一種享受,所以澹歸又說:「天下有至樂 三:山水、友生、文章也。山水不能常遊,友生不能常聚,其 能離而不斷、散而不亡者,惟文章耳。此山水、友生攝神之 鏡,續命之丹也。」25山水雖不能常遊,但遊一次會終身難忘,

朋友雖不能常聚,但聚一次就會感動不忘,「遊」與「聚」的感 悟就是寫出來的文章,這篇文章將會把「遊」之歷,「聚」之情 而永載史冊,歷歷在目。《陽朔舟中看山》(十首)就是永傳的唱 道情,也是「在『遍行』理念的推動下,他要求達到自然、社 會與文學渾融無間的境界,這是他強調文人『交遊』的意義所 在。」26

澹歸的「遍行」,讓他取得了豐富閱歷,成為寫景高手,不

22 陳永正,〈澹歸詞略論〉,頁50。

23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頁25。

24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七,文部序〈黎堯民詩序〉,頁168。

25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六,文部序〈見聞隨筆序〉,頁144。

26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頁25。

(22)

桂林西山唐代雕刻

桂林漓江象鼻山

管是出家前還是出家後,他善於將景色寫得非常到位,使人讀之 感到身臨其境。他筆下描寫的山水,山不離水,水不離山,就像 陽朔到灕江水路的岸上山峰,腳下水波,相見不同,卻能作能容。

例如他描述廬山之山水:「群峰各吐氣,合離為角觝。離之重於 煙,合之輕於水。銀海未翻波,白虹先拭觜。初疑別有山,突 兀天外倚。久之信為雲,乃復是山耳。……高林沓溟濛,深谷 亂邐迤。匡廬真面目,轉眼迭成毀。下方有忽無,上方無益 詭。我以地觀雲,變現不可紀。若以天觀雲,素濤平若砥。天

(23)

地欲相觀,虛空隔一紙。若從旁側觀,昆侖蒸海底。當於七里 霧,一舐方寸匕。無盡兜羅綿,世界廣如是。落日透餘光,線 路窺錦綺。如來金色臂,屈指又伸指。頃之復黯然,肥墨幻為 豖。巧工姿盤薄,歲月得形似。而此百千幅,曾未移尺晷。我 非繪空手,太虛毋乃滓。」27先是氣于煙水,再是雲海翻波,山 外有山,天外相倚,以為是雲,乃是山爾。溟濛山林,邐迤深 谷,廬山真面目,轉眼就不見。上下觀廬山,皆為不可記,「虛 空隔一紙」。站在廬山裡觀山,地氣上升霧障,入天則為兜率 雲,傍晚太陽落山,光線穿透森林,猶如佛陀手臂伸縮自如,變 幻如化的廬山山水,在澹歸的筆下成為無窮幻景。正如他寫的廬 山〈東林寺〉云:「昨來水東遊,塵封一朝剖。山蒼秋露桐,江 明春月柳。」28之春漓幻化。

學者認為「他(澹歸)的詩文批評並非毫無原則的揄揚。

其詩文創作活動貫穿了他的一生,但詩文批評活動無疑以出家

27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詩部五古〈棲賢寺看雲〉,頁322。

28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詩部五古〈東林寺〉,頁333。

(24)

後為多。」29康熙九年的澹歸,「無論在形式上還是思想上都已 完成從永曆淨臣至嶺南高僧的轉變,所以《遍行堂》詞應是地 道的僧詞。」30 澹歸寫的〈孝山招同融谷遊芙蓉山〉云:「截流 登笋輿,數折盡墟市。坡陀類翔鴻,摩雲落健翅。歕薄走雙 江,峭宕爭一勢。……康以傳石室,峻壁但孤峙。絕頂懷飛 霞,地軒天忽輊。……紫色澹山椒,蒼煙輕水澨。……歸舟有 空翠,滿眼不可避。」31「笋輿」指的是竹製的交通工具,如轎 子。這裡則指的是水中竹排。用「截流」二字形容湍急水流,將 竹排截住更有氣勢。竹排在彎道曲折中順流而下,起伏山勢運動 猶如飛鳥展翅遨翔,洶湧激蕩奔騰洪濤與陡峭山岩互相爭勢,石 室中雪山聖花康仙與峻峭絕壁相互對峙。站在山頂,飛霞揣在懷 中,天地合為一體,紫色山椒在蒼煙中被水吞澨。坐在回來的船 上,滿目都是山間空翠。在〈凌江還山舟中,有懷蕭柔以,卻寄 孝山〉中,澹歸又將山水相長的勢態變成了紓緩恬靜的安然,

「雲水澹如畫,南風方北吹。凌江頻去來,僕僕將何為。」32 緩緩如畫的雲水與柔和的南風相配,試問一江春水何去為?

對澹歸來說,「山水、友生、文章」是天下至樂三事,「山、

水、雲」是他詩中的三原素,「俯視不見水,仰視不見山。乾坤 迷宿霧,巖溜徒潺潺。」33這三種原素被他描寫的恰到好處。例

29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頁24。

30 李舜臣,〈釋澹歸與《遍行堂》詞〉,《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2002年),頁 96。

31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詩部五古〈孝山招同融谷遊芙蓉山〉,

頁325。

32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詩部五古〈凌江還山舟中,有懷蕭柔 以,卻寄孝山〉,頁345。

33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詩部五古〈覺薰有冒雨行舟之作示 之〉,頁331。

(25)

如〈孝山、融谷來遊丹霞,余以仲冬二十日自相江同上,二日到 寺,即周海螺巖一匝而下,二十三日從錦石登舟,至瑤塘言別。

先是岱清入山,有七言近體十首,予驚其才豔,未敢步韻,二子 欲和之如數,輒亦效顰,得二十首〉云:「凝煙隱隱動難分,逝 水滔滔靜易聞。……好山自喜迎佳客,疏雨相驚落斷雲。說向赤 松休灑道,此中何得受塵氛。……雨斷雲疏曉勢開,嵐光無數鬬 船來。相呼舟子還如夢,獨立村翁忽見猜。……指點曾城鬱絳 霞,舟行雲駛又紛拏。望竆絕壁元通水,投至深林不是家。」34 從平面上看,水中獨舟難以撐隨,明月照影,舟影相隨,遠方森 林墨墨,唯有空山立錐,雲煙凝動難分,水動攪靜易聞。從空間 上看,好山、疏雨和斷雲總是如影相隨,好山如比迎來迎往的福 地,疏雨是感人驚心的福淚,斷雲是撥霧見晴的福光,到了「雨 斷雲疏」時候,「嵐光無數」吸引著鬬船前來,舟行雲駛,絕壁 通關。〈同首座訪王力臣明府,衙齋夜話,有作留別〉云:「江水 來時闊,山雲斷處高。鵝溪千尺影,披寫伴松濤。」35 水闊山 高 雲 斷 處 , 溪 影 對 松 濤 , 最 終 仍 是 「 可 憐 灘 上 水 , 屈 折 過 相 求」。

總之,澹歸的詩風是將山水與空間結合,對山水天雲的描寫 無不是他的心意流露,以靜為主,人生無奈就是他筆下的心情。

他寫〈泊胥江聞虎嘯〉云:「月影蕩寒沙,瑟瑟聞風濤。籠煙一

34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六,詩部七律〈孝山、融谷來遊丹霞,

余以仲冬二十日自相江同上,二日到寺,即周海螺巖一匝而下,二十三日從 錦石登舟,至瑤塘言別。先是岱清入山,有七言近體十首,予驚其才豔,未 敢步韻,二子欲和之如數,輒亦效顰,得二十首〉,頁39-40。

35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三,詩部五律〈同首座訪王力臣明府,

衙齋夜話,有作留別〉,頁411。

(26)

以息,眼根謝微勞。……畫瓜卜所知,隔水浮輕舠。」36輕舠 浮水,寒氣月影,瑟人風濤,困人籠煙,誘人入睡。〈相江舟次 柬侯筠庵文宗〉云:「天空雲落樹,石礙月窺池。夢入松風後,

心融鏡像時。」37雲落樹擋,池月石影,松風伴夢,鏡像回心。

〈是夜詩成,故友陳章侯入夢(予藏章侯山水,出與孝山、融穀 觀之。)〉云:「赤石憑陵碧水環,白雲終古未曾閑。」赤石環 碧水,白雲總不閑。世間就是「三千里外山中畫,二十年前畫 裏山。」38 可惜世人不珍惜,沉溺在空梁落月,皆因「老來不復 重提起,只為全身在此間。」39 最終落入「眼見俱枝指,身經已 爛柯」之中。

五、結語

明末清初是「逃禪」時代,漢族士大夫心理落差,被迫到出 世間佛教中去找一個心靈釋放出口。面對社會的改變,族性意識 弱位,佛家三世無常的思想印在了這些士大夫心裡。澹歸是有抱 負和有政治眼光之人,曾為隆武政權寫過《中興大計疏》,為永 曆政權寫過《上時政八疏》奏疏。他可以有一個美好前景,也許 能夠過自滿自足生活,但是社會變了,朝廷將他遣往清浪路,走 到桂林,明朝滅亡,「聖哲不留情于桑野,而四禪均利人天,胥

36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詩部五古〈泊胥江聞虎嘯〉,頁349。

37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二,詩部五律〈相江舟次柬侯筠庵文 宗〉,頁406。

38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六,詩部七律〈是夜詩成,故友陳章侯 入夢(予藏章侯山水,出與孝山、融穀觀之。)〉,頁43。

39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六,詩部七律〈是夜詩成,故友陳章侯 入夢(予藏章侯山水,出與孝山、融穀觀之。)〉,頁43。

(27)

有望于旃林」,40 只好遁入佛門,剃髮于桂林北郭外之茅坪庵,

做了一名禪者。

社會的變化,使澹當滿肚子學問只好旁落,最後用在了禪家 機鋒方面。雖然人們對他的褒貶不一,時人也評價他的學問說:

「師文字大抵自莊子來,自言小時每作文不為題所縛,故能發 昔人未發之理,道昔人未道之言。其犀利處于禪家機鋒,將近 宜諸方,謂覺范洪文字禪,憨山清夢遊集皆弗及也。詩篇口占 恒十數首,好用古事,聲采絢偉。」41但在今人看來,澹歸「作 為『遍行』說重要組成部分的詩文批評觀,是一個注重實踐、

立足當代、反對仿古、崇尚豁達的空前開放而開明的批評系 統。」42 甚至「把他的俗白文學作品譽為『中國近代新的文學 樣式的先驅』。澹歸的『遍行』說及其詩文批評觀,將給後世以 永久的啟發。」43

澹歸一生作詩數千首,流傳下來的有2500首,但是《陽朔舟 中看山》(十首)卻沒有被收入其中,此組詩系他在流放時其所 作,為人生低潮時期,此時他還沒有出家,但是後來他用「端妍 凝練、古淡蕭散的書風,形成了帶有烟霞氣的藝術風格」44 的 筆法,譽抄此組詩於紙本,請雪盛師兄「削正」時已在佛門,其 中的因緣還有待于未來再考。《陽朔舟中看山》(十首)以乘舟放

40 清.吳綺撰,《請澹歸大和尚住黃山啟》,載《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314,頁 234。

41 康熙二十九年秋八月賜進士及第資政大夫刑部尚書昆山徐乾學撰文〈丹霞澹 歸釋禪師塔銘〉,明.今釋說、今辯重編,《丹霞澹歸釋禪師語錄》卷三,頁 313上。

42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頁28。

43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頁28。

44 王若楓、肖紅,〈論澹歸的書法藝術〉,頁117。

(28)

水陽朔為由,寫出了沿途美景與心中感悟,表露了人生無奈。澹 歸曾作〈彈子磯〉云:「陽朔曾經看畫山,此圖不再落人間。晝 窺月影無增減,夜發雞聲絕往還。頻抹錦牋思好友,罷磨石鏡 慰衰顏。也愁狹路難回避,欲結重雲護一關。」45 澹歸經過陽 朔的舟行之後,就與俗世分離,出家為僧,故在陽朔舟中看到的 碧水山峰美景後,決定不再回到「人間」。然而地球始終運轉,

日月往復再還,整個世界就在不增不減之中存在,又在不一不二 之中迴圈,歲月的增加只好依靠寫信方式向朋友訴說,面對鏡子 只好自慰衰顏,感歎人生路窄無法回避,只好在重重雲霧中繼續 走下去吧。〈彈子磯〉一詩可以看作是澹歸在陽朔之後的人生道 路與心情寫照,符合澹歸一生的思想理路,是《陽朔舟中看山》

(十首)之續篇。

(收稿日期:民國107年7月12日;結審日期:民國107年11月8日)

45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卷三十七,詩部七律〈彈子磯〉,頁129。

(29)

引用文獻

一、原典文獻

1. 明.王應電,《周禮傳》,《文淵閣四庫全書》冊96,台北:台 灣商務印書館,72年8月。

2. 明.今釋說、今辯重編,《丹霞澹歸釋禪師語錄》,《嘉興大藏 經》冊38,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4月。

3. 清.吳綺撰,《請澹歸大和尚住黃山啟》,《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131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72年8月。

4. 清.澹歸和尚,《遍行堂集》,段曉華點校,廣東旅遊出版 社,2008年版。

二、期刊論文

1. 王若楓、肖紅,〈論澹歸的書法藝術〉,《韶關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第32卷第9期,2011年9月。

2. 李舜臣,〈釋澹歸與《遍行堂》詞〉,《中國韻文學刊》第 2 期,2002年。

3. 李福標,〈從《遍行堂集》看僧澹歸的詩文批評〉,《中國韻文 學刊》第19卷第3期,2005年9月。

4. 陳永正,〈澹歸詞略論〉,《嶺南文史》第1期,2005年。

5. 廖肇亨,〈金堡之節義觀與歷史評價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通 訊》第9卷第4期,88年12月。

三、網路資源

1. http://www.sothebys.com/zh/auctions/ecatalogue/2017/fine-classica l-chinese-paintings-hk0719/lot.2859.html。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irst Taiwan Geometry Symposium, NCTS South () The Isoperimetric Problem in the Heisenberg group Hn November 20, 2010 13 / 44.. The Euclidean Isoperimetric Problem... The proof

different spectral indices for large and small structures Several scintil- lation theories including the Phase Screen, Rytov, and Parabolic Equa- tion Method

Let us emancipate the student, and give him time and opportunit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s mind, so that in his pupilage he shall not be a puppet in the hands of others, but rather

8 The most pertin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texts that extoll the three pilgrims who traveled to India in search of the dharma and translat- ed sacred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