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初期臺灣地區的瘧疾防治(1945-195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戰後初期臺灣地區的瘧疾防治(1945-1952)"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戰後初期臺灣地區的瘧疾防治(1945-1952)

許峰源

論文摘要

長久以來,瘧疾一直是嚴重危害臺灣的傳染病,先民深受其擾,苦不堪言。日 治時期,瘧疾漸漸被控制住,但是仍難完全消弭是項威脅。戰後初期,瘧疾大流行,

危害民眾甚深。本文探討1945 年至 1952 年間臺灣防治瘧疾的情形,藉此勾勒戰後 臺灣公共衛生發展的樣貌。其間,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政府致力瘧疾的防 治工作,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以及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 會等外援機構,亦投入臺灣瘧疾防治的行列,供應大量抗瘧藥物、各項實驗器材,

協助訓練防瘧技能,以及選送臺灣省瘧疾研究所人員赴外進修,厚實臺灣防治瘧 疾的根基。1952 年之後,臺灣在是項基礎之上,落實全省防瘧作業,至 1965 年成 功根除瘧疾。

關鍵字:臺灣、瘧疾、公共衛生、瘧疾研究所、DDT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本文承蒙《臺灣學研究》兩位審查人寶貴的審查意見,得以進行修改,特致謝忱。

國立臺灣圖書館

(2)

壹、 前言

貳、 1945 年以前臺灣地區的瘧疾防治 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的防瘧 肆、 臺灣省政府時期的防瘧

伍、 結論

壹、前言

戰後臺灣公共衛生發展經歷建立期(1945-1970)、擴張期(1971-1985)、整合 期(1985 至今)三個時期,1建立期始於戰爭結束之際,終至行政院衛生署成立,傳 染病防治是為主要工作,並以1965 年獲頒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簡作世衛)瘧疾根除證明書為各界樂道。許多研究臺灣公衛史論著,記錄臺灣成功 抗瘧事蹟,並喻此為傳染病防治的卓越成就。2

20 世紀之交,日本領有臺灣後深受瘧疾威脅,為鞏固統治地位,正視抗瘧工作,

生產藥劑並免費提供患者服用,將每年染瘧人數控制在3 千人左右,大大降低瘧疾 的危害。3自 1943 年起,美軍開始轟炸臺灣,地方環境惡劣、蚊蟲孳生,加上治瘧 藥品供應不足,致使瘧疾復燃。待戰爭結束後,全臺600 萬人口有 100 萬人感染,

即為「大亂之後,必有凶年」的時代背景。

瘧疾的流行對臺灣造成莫大威脅,不僅是家庭重大負擔,亦是社會發展的絆腳

1 行政院衛生署編,《衛生白皮書》(臺北:行政院衛生署,1993),頁 6。

2 相關成果可參考詹建富,〈根除瘧疾:傳染病防治史最卓越的成就〉,收於陳拱北預防 醫學基金會編著,《發現臺灣公衛行腳:臺灣十大公衛計畫紀實》(臺北:玉樹圖書,

2001),頁 17-36。張淑卿,〈防瘧與防癆:一九五○年代的公共衛生〉,收於經典雜誌 編著,《臺灣醫療400 年》(臺北:經典雜誌社,2006),頁 152-159。〈臺灣除瘧記〉,

收於行政院衛生署、臺灣公共衛生學會編,《臺灣公衛百年記事》(臺北:衛生署,2011),

頁87-108。葉金川,〈瘧疾防治〉,收於葉金川等著,《光陰迴廊:臺灣百年公衛紀實》

(臺北:五南書局,2013),頁 63-69。另外,也有網站專門記述臺灣撲瘧成就。瘧疾 研究所在潮州:http://www.teldap-tkriver20.npust.edu.tw/mosquito/(2015 年 1 月 6 日下 載)。

3 日治時期抗瘧藥物開發,可參見顧雅文,〈日治時期臺灣的金雞納樹栽培與奎寧製藥〉,

《臺灣史研究》,第18 卷第 3 期(2011 年 9 月),頁 47-91。

(3)

石。41945 年,政府接收臺灣之際,即著手對抗瘧疾。1949 年,政府遷臺後甫獲美 援支助,亦受惠聯合國(United Nations)會員國之姿,參與其專門機構世衛的全球防 瘧計畫,進行全島滅蚊作業,阻斷傳染途徑,降低瘧疾流行。1965 年 12 月,世衛 頒給臺灣瘧疾根除登錄證書,見證抗瘧卓然有成。5

臺灣係世衛認定全球8 個瘧疾根除國之一,亦為西太平洋地區唯一成功特例,

在根除國家中實為少數保持這項成就者。許多國家疏忽後續作業而功虧一簣,如 1963 年斯里蘭卡(錫蘭)杜絕瘧疾威脅,全國僅剩 10 餘名患者,不再注意後續作 業,將抗瘧人力、物資轉作他用,致使瘧疾復發。1968 年,斯里蘭卡全國 12,000,000 人,有近2,000,000 人罹患瘧疾,慘重的災情引發社會驚慌,並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6

根據世衛最近幾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年全球約略有2 億人口感染瘧疾,超 過百萬人命喪於此。由此足見,瘧疾是全球防疫的重大工程,許多國家正疲於奔命 對抗瘧疾。臺灣有別斯里蘭卡,撲滅瘧蚊之際,建置鄉鎮監視小組,推展社區衛生 教育,強化醫師就診網絡找尋瘧患,7 這些經驗可供他國取法,作為世衛會員國之 範例。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成立指揮防瘧政策機構:臺灣省瘧疾研究所(簡稱瘧研 所),負責各項聯繫,規劃防瘧訓練,奠定根除基礎。1955 年,世衛在全球抗瘧計 畫中,明定各國成立統籌、規劃防的指揮機構,然而瘧研所早在1948 年即已成立。

臺灣省政府(簡稱省政府)設立瘧研所的緣由及機構職掌為何?

對此,蔡篤堅、梁妃儀、朱真一討論瘧研所前輩的抗瘧事蹟,述明10餘位畢業

4 筆者探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檔案》,記錄當時臺北縣、臺南縣、花蓮港警 員人事調動,有甚多警務人員感染瘧疾無法工作,必須有家人照護,而龐大醫療費用 頓時成為家庭負擔。另外,當瘧患請長假或是被迫離開工作崗位,造成人力損耗,延 遲讓戰後復原作業。「案據本所巡查許淑南報告稱竊因胃炎瘧疾復發,懇鈞長給予三 十五天假」,〈臺北縣警察人事任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檔案》,檔案管理 局藏,檔號:0035/03235/0013/1。「為警員陳耀明因瘧疾連續請假已超規定期限予以留 職停薪電」,〈臺南縣警察人事任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檔案》,檔案管理 局藏,檔號:0035/03235/0018/1。「據鳳林區署呈報警員劉邦枝因水土不合患瘧疾乞調 他縣服務等情」,〈花蓮港警察人事任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檔案》,檔案 管理局藏,檔號:0035/03235/0019/01。

5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編,《臺灣瘧疾根除四十週年紀念展【導覽手冊】》(臺北: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5),頁 21。

6 周欽賢,〈瘧疾防治的發展與新策略〉,《疫情報導》,第9 卷第 7 期(1993 年 10 月),

頁136。

7 莊國實,《社區衛生教育理論與實務》(屏東:臺灣撲瘧雜誌社,1964),頁 16、42。

(4)

於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臺灣大學醫學院的年輕醫生加入瘧研所,負責研究工作,

實地摸索滅瘧方法,而由於他們默默耕耘、奉獻,奠定1965年完成瘧疾根除的根基。

當年,這些醫界前輩放棄高薪,投入抗瘧的行動。8除了這些前輩之外,在臺灣撲瘧 網絡是否尚有其他非臺大醫學體系成員,投身抗瘧行列中呢?

有關戰後初期臺灣醫療史、公衛史討論,陳淑芬《戰後之疫:臺灣的公共衛生 問題與建置(1945-1954)》將臺灣傳染病復起,歸咎政府接收疏忽檢疫,未落實疫 病防治,致使人心思變,間接引起二二八事件。鄭志敏〈「二二八」前夕雲嘉南地 區的傳染病防治〉及〈二二八事件前高屏地區的傳染病防治〉,強調二二八事件前 夕政府消極處理傳染病,南部爆發疫情,埋下省籍對立與衝突危機。9葉永文《臺 灣醫療發展史:醫政關係》,批判國民政府、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簡稱行政長官 公署)輕視疫病威脅,導致疫情流竄全省而民心丕變,終爆發二二八事件。10

反觀,葉龍彥〈臺灣光復初期的防疫工作(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引用資料 佐證,肯定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衛生局(以下簡稱衛生局)防疫措施見,有效 控 制 疫情 ,杜 絕傳 染病 之 再 起。11張 淑 卿〈 戰後臺 灣 地區 傳染 病防 治之研 究

(1945-1971)〉,梳理政府撲滅瘧疾、結核病、砂眼等,訓練人員投入衛生工作,

8 瘧研所成員防疫活動中,周聯彬、彭瑞雲(1921-2003)、陳萬益(1925-2004)、莊徵 華(1926-2008)事蹟,可參見梁妃儀等編著,《臺灣中部醫療人物誌》第一集,(臺中:

中國醫藥大學,2009)。謝獻臣(1924-2000)防疫作為,請見梁妃儀等編著,《臺灣中 部醫療人物誌》第三集,(臺中:中國醫藥大學,2009)。梁鑛琪事蹟,請參見梁妃儀、

蔡篤堅,〈梁鑛琪口述歷史〉,《臺灣風物》,第59 卷第 2 期(2009 年 6 月),頁 9-40。

另外,亦可參考蔡篤堅、梁妃儀,〈瘧疾研究所代表的臺灣醫學倫理發展意涵〉,收於 余玉眉、蔡篤堅主編,《臺灣醫療道德之演變:若干歷程及個案探討》(臺北:國家衛 生研究院,2003),頁 101-132。朱真一,《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 先驅》(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朱真一,〈瘧疾研究所及早期服務的前輩(上)〉,

《臺灣醫界》第52 期(2009 年 5 月),頁 56-59。

9 陳淑芬,《戰後之疫:臺灣公共衛生問題與建制(1945-1954)》(臺北:稻鄉出版社,2000)。

鄭志敏,〈「二二八」前夕雲嘉南地區的傳染病防治〉,《臺南文化》,第56 期(2004 年 4 月),頁 89-170。鄭志敏,〈二二八事件前高屏地區的傳染病防治〉,《臺灣文獻》,第 55 卷第 2 期(2004 年 6 月),頁 249-288。

10 葉永文,《臺灣醫療發展史:醫政關係》(臺北:洪葉文化,2006),頁 91-94。

11 葉龍彥,〈臺灣光復初期的防疫工作(一九四五-一九四九)〉,《臺北文獻》,直字第 100 期(1992 年 6 月),頁 53-57。另外,可參見葉龍彥,〈臺灣光復初期衛生行政組 織之沿革〉,《臺北文獻》,總第103 期(1993 年 3 月),頁 45-86。葉龍彥,〈臺灣光 復初期的衛生保健工作(1945-1949)〉,《臺灣文獻》,第42 卷第 3 期(1991 年 9 月),

頁101-116。

(5)

獲得功效。12那麼,在瘧疾防治過程中,行政長官公署及省政府,究竟有哪些重要 舉措呢?

研究戰後初期臺灣防治瘧疾的專文,有范燕秋〈戰後臺灣瘧疾之根除:以宜 蘭地區為例(1945-1965)〉,從區域史角度考察戰後宜蘭瘧疾防治演變,歸結宜蘭 根除瘧疾乃得力瘧研所前輩領導地域性防瘧策略,以及地方瘧疾防治措施完善,

得以完成艱鉅工作。13蔡姿儀〈戰後臺灣瘧疾防治之研究(1945-1965)〉以美援為 論述主線,強調臺灣獲得美援,部分資源投注公衛,加強瘧疾防治以減輕傷亡。14郭 文華〈如何看待美援下的衛生:一個歷史書寫的反思與展望〉、林宜平〈對蚊子宣 戰:二次戰後根除瘧疾的科技與社會發展〉,主張超越國家單位書寫方式,從國際 史觀察角度,考察戰後臺灣醫療衛生樣貌。15林宜平、劉士永〈被遺忘的戰爭:臺 灣瘧疾的根除,1905-1965〉,也分析戰後臺灣根除瘧疾因素,除DDT運用與社會動 員之外,亦強調國際援助的重要性。16另外,劉士永〈延續或斷裂?1940-50年代 臺灣的公共衛生〉,梳理臺灣與DDT連結關係,關切南京中央衛生實驗院與中國農 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復會)對臺灣在撲瘧工作的影響力。17

1945 年是歷史變動的關鍵時刻,而臺灣的抗瘧方法亦面臨重要的轉變。日治時

12 張淑卿,〈戰後臺灣地區傳染病防治之研究(1945-1971)〉(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 系碩士論文,1997),頁 49-50。

13 范燕秋,〈戰後臺灣瘧疾之根除:以宜蘭地區為例(1945-1965)〉,收於宜蘭縣立文化 中心編,《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5),

頁134-144。

14 蔡姿儀,〈戰後臺灣瘧疾防治之研究(1945-196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7)。

15 郭文華,〈如何看待美援下的衛生?一個歷史書寫的反思與展望〉,《臺灣史研究》,第 17 期第 1 卷,(2010 年 3 月),頁 175-210。林宜平,〈對蚊子宣戰:二次戰後臺灣根 除瘧疾科技與社會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1 期(2011 年 3 月),頁 187-235。

相關的研究與討論,可參見楊翠華,〈美援對臺灣的衛生計畫與醫療體制之形塑〉,《中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2 期,(2008 年 12 月),頁91-139。Ka-Che Yip ed., Disease,Colonialism, and the State: Malaria in Modern East Asian History(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 , pp. 11-30, 61-70.

16 Yi-Ping Lin and Shiyng Liu,“ A Forgotten War: Malaria Eradication in Taiwan, 1905-65.”

in Angela Ki Che Leung and Charlotte Furth (eds.), 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 (Durham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183-203.

17 劉士永,〈延續或斷裂?1940-50 年臺灣的公共衛生〉,收於范燕秋主編,《多元鑲嵌與 創造轉化:臺灣公共衛生百年史》(臺北:遠流出版社,2012),頁 362-366。

(6)

期透過「對人法」,尋找瘧疾患者施藥治療,抑制瘧疾流行。181955 年,世衛頒佈全 球瘧疾根除計畫,採「對蚊法」,即透過 DDT 家屋噴射撲殺瘧蚊,消滅傳染媒介,

此方式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有許多國家進行試驗。20 世紀初,科學發達和預 防醫學的強化,許多國家重視「對蚊法」,試驗各類抗瘧辦法。日治時期曾引進「對 蚊法」,經試驗後仍採「對人法」。19換言之,日治時期臺灣瘧疾主要透過藥物治療 瘧患,降低流行。戰後臺灣百廢待舉,遭戰火破壞的醫療院所亟待復原,政府面對 百萬名瘧患採用「對人法」抑制疫情之餘,是否也試行 DDT 噴射,阻斷傳染途徑?

在這部分,尚未得見戰後初期臺灣防治瘧疾的情況為何,值得進一步討論。

目前,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簡稱檔案管理局)典藏的國家檔案中,有 1945-1949 年《臺灣省政府檔案》與各縣市政府留存的檔案,這些資料中有衛生機 關組織、衛生人員活動等紀錄,尤其瘧研所組成,以及防瘧人員防疫舉措亦在其中。

另外,在《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檔案》裡,有瘧研所雇員任免、職員出國的紀錄。

這些國家檔案,實為探索戰後初期臺灣瘧疾防治沿革的重要參考資料。本文運用歷 史研究法,梳理檔案管理局典藏的國家檔案,輔以剖析相關的檔案與資料,探討 1945-1952 年間臺灣地區瘧疾防治的實際情況。

貳、1945年以前臺灣地區的瘧疾防治

臺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利於蚊蟲繁衍,以蚊蟲為媒介而傳染的疾病盛行。

自古以降,臺灣住民生活在蚊蟲孳生的環境,飽受瘧疾威脅,一旦疫情失控將引 起社會恐慌。20劉翠溶、劉士永〈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蒐羅歷史文獻,歸 結早期臺灣環境惡劣,經常被使用的「瘴」、「瘴氣」、「瘴癘」,應該就是瘧疾。21杜 聰明《中西醫學史略》將臺灣醫療發展史分為原始醫學時期、瘧疾流行時期、傳

18 日治時期臺灣採取「對人法」與「對蚊法」的折衝,可參見顧雅文,〈日治時期臺灣 瘧疾防遏政策:「對人法」?「對蚊法」?〉,《臺灣史研究》,第11 卷第 2 期(2004 年 12 月),頁 185-222。相關討論,亦可參見范燕秋,〈醫學與殖民的擴張:以日治 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第7 卷第 3 期(1998 年 9 月),頁 133-173。

19 Yuwen Ku, “ Anti-malaria Policy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Colonial Taiwan. ”in Ka-Che Yip ed., Disease,Colonialism, and the State: Malaria in Modern East Asian History, pp.

31-48.

20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頁 138。

21 劉翠溶、劉士永,〈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第4 卷第 2 期(1999 年6 月),頁 90。

(7)

教士時期、日據臺灣時期、中華民國醫藥時期等五個時期。瘧疾流行期從1544年 至1865年,民眾感染瘧疾身亡不計其數。221865-1895年是傳教士醫療時期,仍隨 處可見瘧疾災情。

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士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 1836-1921)至 臺南傳教,因當地住民反西方宗教運動而被迫遷往高雄,尋求英國領事館庇護,23 並設立旗後醫館落實醫療傳教事務。之後,再重返臺南開設看西街醫館,深入內 地感受瘧疾長期流行,為破除民眾求神問卜、迷信巫術的偏差舉動,引入奎寧

(Quinine)救治傷患。其間,馬雅各推薦畢業蘇格蘭亞伯丁大學醫學院的萬巴德

(Patrick Manson, 1844-1922)擔任高雄海關醫生,負責檢疫船隻與治療病人,投 注熱帶醫學研究。1871年,萬巴德轉往廈門服務,鑽研絲蟲病、瘧疾、登革熱、

象皮病等熱帶性疾病,發現絲蟲病經由蚊蟲傳染,推論瘧疾可能源自瘧蚊傳播,

促成了1897年英國軍醫官羅斯(Ronald Ross,1857-1932)解開「瘧疾帶原宿主→

瘧蚊→新感染者」傳播鏈,為瘧疾防治工作揭開新頁。24

1872年底,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落 腳淡水傳教,翌年感染瘧疫,在服用奎寧後遠離苦痛。馬偕發現瘧疾是臺灣頗具 威脅的地方性傳染病,傳統中醫對其束手無策,民眾只好求神問卜,治療方法充 滿著怪力亂神流於迷信。馬階進口奎寧,提供患者服用,很多民眾聽聞奎寧療效 後,即前往淡水尋求診治。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兩國軍隊在基隆、淡水短 兵相接,雙方軍隊受困瘴癘凶猛而遭瘧疾嚴厲襲擊。清軍在基隆難敵法軍攻擊,

退至淡水補充物資、兵力,並獲得馬偕奎寧藥水,降低傷亡程度。反觀,法軍後 援補給不足,染疫士兵趨多,最終無法突破防線而伏下敗績。25

在此之前,牡丹社事件亦是一場關乎瘧疾的戰疫。261874年,日軍登陸瑯橋(恆

22 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高雄:高雄醫學院,1959),頁 487-505。

23 賴永祥,《教會史話》(臺南:人光出版社,1990),頁 244。

24 1883 年,萬巴德離開廈門,前往香港開業。1887 年,治癒李鴻章舌下濃瘡後聲名大 噪。1889 年,退休返回英國,創立倫敦大學熱帶醫學院,開拓英國熱帶醫學研究,

引領全球熱帶醫學發展,被譽為熱帶醫學之父。參見李尚仁,《帝國的醫師:萬巴德 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見》(臺北:允晨文化,2012),頁 55-158、207-242。

25 戴文鋒,〈《海關醫報》與清末臺灣開港地區的疾病〉,《思與言》,第33 卷第 2 期(1995 年6 月),頁200-202。藍啟文,〈風土病影響下的清法戰爭臺灣戰場(1884-1885)〉,

《洄瀾春秋》,第8 期(2010 年 8 月),頁 91-132。

26 牡丹社事件原委可見梁伯華,《近代中國外交的巨變:外交制度與中外關係變化的研 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90),頁 62-78。

(8)

春),征服原住民,但對瘴癘、瘧疾卻難以招架。日軍5,990人出征208天,感染瘧 疾罹難者561人,接受治療人數難以計數。在這場戰疫,日本士兵必須服用奎寧抑 制高燒,隨著瘧疾迫害日深,奎寧呈現短缺現象,27最終日本匆匆結束軍事行動,

將染疫士兵送回國內治療。1895年,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獲得臺灣,派軍隊登 陸接收,過程中飽嚐傳染病迫害。此時,西方醫療技術已獲長足,瘧疾研究已釐 清「瘧疾帶原宿主→瘧蚊→新的感染者」傳播鏈,防瘧方法除依賴服用奎寧的「對 人法」,也開始摸索撲滅瘧蚊、阻斷傳染媒介、中斷傳染鏈的「對蚊法」。

日本為維繫統治地位,減少人員傷亡,正視瘧疾防治工作。1899年,為了解 各地瘧疾流行情形,設置地方傳染病調查委員會,針對瘧疾與傳染病詳細調查、

紀錄。1906年,該委員會完成初步工作,以瘧疾位居死因首位,每年命喪於此少 者數千人,多者高達萬餘人。臺灣總督府(簡作總督府)為保障在臺灣活動的日 本人,設法防範瘧疾流行。據資料顯示,以鄰近中央山脈村落的瘧疾情勢最嚴重,

總督府先針對這些區域民眾採血、檢驗,施予藥物治療,輔以預防性投藥,以杜 絕疫情。28這項方法,後來也運用到其他瘧疾流行區域。

日本採「對人法」,也透過「對蚊法」阻斷傳播鏈。1911年,總督府頒布「瘧 疾撲滅計畫」,整理環境、減少瘧蚊,擴大採血範圍,並施以檢驗、隔離與治療規 範。1913年,各地廣設瘧疾防遏所,結合地方保甲督導瘧疾診察、治療與環境整 潔等事項。1919年,總督府在國際抗瘧潮流下,重點轉為「對蚊法」,施行滅蚊作 業,惟諸多技術受限、民眾不願配合,未收實效,再以「對人法」為主。29瘧疾在 臺灣原住民部落大流行,總督府透過瘧疾治療作為理蕃工作,其間防瘧由理蕃警 察掌理驗血檢查作業,待發現瘧患即投藥治療與追蹤,同時訂立部落滅瘧辦法,

防止瘧蚊孳生。30

1931年至1941年經瘧疾防遏所檢驗,每年約有3,000多名瘧患透過藥物控制,

27 行政院衛生署編,《臺灣撲瘧紀實》(臺北: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5,頁 6。

2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編,《マラリア防遏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

1932),頁 230-35。

29 日治時期,臺灣對抗瘧疾最初採取「對人法」,後來引入國際聯盟推行的「對蚊法」。 在實際執行上,「對蚊法」遭挑戰而調整,主要採用「對人法」。請見顧雅文,〈日治 時期臺灣瘧疾防遏策略:「對人法」?「對蚊法」?〉,頁199-204。劉翠溶、劉士永,

〈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頁113。

30 范燕秋,〈疾病、邊緣族群與文明化的身體:以 1895-1945 宜蘭泰雅族為例〉,《臺灣 史研究》,第5 卷第 1 期(1999 年 1 月),頁 166。

(9)

每萬人死亡比率約6-7人之間。這與1905年罹患瘧疾死亡率相比,已降至1/5弱,足 見防瘧措施發揮作用。31然而,經歷十餘年努力,仍舊無法壓低瘧患人數,顯示「對 人法」能抑制疫情,卻難徹底消滅瘧疾。

1941年底,日本襲擊珍珠港後,美國向日本、德國、義大利等軸心國集團宣 戰,全球陷入激烈戰火。日本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舉兵攻占菲律賓、馬來西亞、

印尼、關島、英屬婆羅洲、香港,及東南亞等地,並得設法克服瘴癘之氣防範瘧 疾侵襲。日本為確保戰場優勢,將臺灣生產的奎寧運往南洋供士兵服用,致使每 年3,000多名瘧患漸無法獲得藥物支援,預示瘧疾的流行。自1943年底起,美國轟 炸臺灣以阻斷日本後勤補給,諸多大型建築物應聲倒塌,各地衛生狀況惡劣,尤 其蚊蟲大量繁殖,隱伏瘧疾侵襲危機。32 總督府面對美國轟炸,命令民眾疏散至 鄉村避難,並儲蓄水源共體時艱。孰料,儲水有助瘧蚊迅速孳生,待瘧蚊叮咬瘧 患,再叮咬他人後,疫情難以控制。33

有研究指出戰後臺灣因行政長官公署疏忽傳染病防治,導致大陸地區疫病紛 至沓來,引發社會動盪。34其間,染瘧人數飆升1百萬人,占總人口1/6強。此驚人 數據雖難查證,卻證實瘧疾之嚴重。然而,當學者專家多認為日治時期透過藥物 治療,抑制瘧疾疫情,指謫政府接收之際,漠視傳染病防治,疏忽公共衛生管理,

導致瘧疾大流行。這樣的推論是否符合事實,應有待商榷。

從前揭文獻資料,可得見1942年起抗瘧藥物多運往南洋戰場,1943年美軍轟 炸臺灣,衛生環境惡劣、醫療院所倒塌,可以推測早在政府接收之前,臺灣瘧疾 已經失控。檔案管理局典藏的國家檔案,透露1945年臺灣瘧疾大流行的訊息,臺 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特別提醒前來接收軍隊,務必攜帶奎寧防範。35換言之,政府接 收臺灣之前已掌握島上瘧疾失控,提醒接收軍隊對此提高警覺。有趣的是,政府

31 白榮熙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事志衛生篇(第二冊)》(臺北: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1995),頁 850-852。

32 魏永竹主編,《抗戰與臺灣光復史料輯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頁 66。

黃撐旗,《烽火南國的少年:臺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學生的戰爭筆記》(臺北:心 鼓手出版社,2008),頁 55。梁妃儀等編著,〈彭瑞雲傳〉,《臺灣中部醫療人物誌》,

第一集,頁60-61。

33 連秀美,《蚊子博士連日清》(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頁 55。

34 相關批判亦可見賴進祥,《傳染病與二二八》(臺北:新文豐,2005)。鍾逸人,《此心 不沉:陳纂地與二戰末期臺灣人醫生》(臺北:玉山社,2014)。

35 「接收臺灣注意事項」,〈臺灣光復專輯〉,《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案》,檔案管理局藏,

檔號:0034/002.6/4010.2/1

(10)

接收之後,又如何防範是項傳染病?

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的防瘧

1945年8月,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然而承戰爭無情破壞,各處斷垣殘壁,

亟待復原。10月25日,行政長官公署奉令接收臺灣,觀察衛生環境不佳,在民政 處下設立衛生局,統籌全省衛生事宜。筆者梳理相關檔案,迄今尚未得見行政長 官公署設立瘧疾防治機構,然而南京中央政府已注意臺灣瘧疾情勢危急,轉將聯 合 國 善 後 救 濟 總 署 ( 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UNRRA, 以下簡稱「聯總」)提供治療瘧疾的藥物投注於此,實為戰後臺灣接受國 際援助的濫觴。其後,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援助設 立瘧疾研究中心,透過科學試驗奠定往後抗瘧的基礎。下文,將針對聯總、洛克 斐勒基金會與臺灣撲瘧網絡進行討論。

一、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提供抗瘧物資

1941年底,美國對日德義三國宣戰,展開軍事反擊,其間許多國家淪為戰區,

苦受戰火陰霾,遍地瘡痍。1943年,英美兩國鑒於戰爭殘酷,冀望戰後協助受創 國家展開復原作業,為此邀集許多國家簽訂《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基本協定》,設 立「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中華民國簽訂協定,成為「聯總」會員國,立即請求 援助。36 聯總同情其處境,決議在戰後提供2年救濟物資,並且派遣國際衛生專家 赴華考查,展開各項復原工作。

1945年1月21日,行政院擬定《善後救濟總署組織法》,成立行政院善後救濟 總署(Chinese National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CNRRA,簡稱「行 總」),由蔣廷黻(1895-1965)擔任行總署長,統籌「聯總」物資的接收。後來,

美國以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逼迫日本投降,結束亞洲戰事。1945年8月,日本 宣布投降,中華民國即按照《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的規定接收臺灣。與此 同時,行總展開實務工作,鑒於中國幅員廣大,依據《善後救濟總署組織法》設 立15個分署,加速復原作業。11月1日,臺灣分署成立,錢宗起擔任署長,依照規 章設置賑務組、儲運組、衛生組、總務組,其中衛生組負責公衛事務,著重醫療

36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編,《善後救濟重要章則彙編》,第 1 輯(臺北:善後救濟總署 臺灣分署,1946),頁 1。

(11)

院所整修、傳染病防治,管理醫藥分配事項。37

臺灣分署成立之際,「聯總」救濟物資尚未運抵,錢宗起先調查工廠、房舍、

學校、醫院、自來水、電力災損情形,作為參考資料。38從這些紀錄可得見臺灣街 頭巷尾髒亂不堪、垃圾堆積如山、蚊蠅四處叢生,而在日治時期已控制霍亂、鼠 疫、天花紛紛捲土重來,考驗著行政長官公署的防疫能力。八年抗戰期間,中華 民國耗盡物資,治療傳染病藥物早已捉襟見肘。1946年4月6日,聯總首批供救助 物資抵臺,衛生局依據《傳染病防治條例》,為防範霍亂、天花與鼠疫等法定傳染 病,在臺灣分署的協助下分配救濟藥物,並派DDT工作隊前往疫區,消滅蝨、蚤 病源,防堵疫情擴散。39

DDT在1940年代已被許多國家用於滅蚊試驗,臺灣瘧疾疫情嚴重,卻未見DDT 用於滅蚊作業。事實上,臺灣大規模噴射DDT以撲殺瘧蚊,乃1950年代政府與世 衛推展撲瘧事務的景象。在此之前,DDT噴射尚屬試驗階段,加上聯總供應的DDT 數量並未充裕,僅能暫時應急。行政長官公署面對疫勢緊張,向「聯總」爭取治 瘧特效新藥「瘧滌平」救助患者。根據資料,1946年9月臺北中和地區八成村民感 染瘧疾,死傷情形嚴重。衛生局偕同臺灣分署探查後,撥發「瘧滌平」5,000粒交 付中和鄉長保管,凡是民眾求診確認感染瘧疾,即可持證明單至鄉公所免費領取

37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編,《善後救濟重要章則彙編》,第1 輯,頁 16、22。〈善後救 濟總署組織法〉、〈善後救濟分署組織條例〉,收於殷夢霞、李強選編,《民國善後救 濟史料匯編》,第1 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頁 51-65。〈任命錢宗起 為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署長〉,《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第1 卷第 1 期(1945 年12 月 1 日),頁 1。行總以錢宗起擔任擔臺灣分署署長,這主要源於 1944 年 5 月 中華民國中央設計局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負責從事臺灣調查,作為收復臺灣的籌 備機構。調查委員會以陳儀(1883-1950)為主任委員,錢宗起等人擔任委員,展開 各項工作。由此可見,錢宗起對於臺灣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參見張瑞成編,《光復臺灣之籌劃及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90),

頁42。

38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善後救濟總署在臺北成立分署,推進本省善救工作〉、〈本 省戰災情形初步調查完畢〉、〈光復後之社會經濟〉,收於《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月 報》,第1 期(1946 年 1 月 31 日),頁 1-2。

39 行政院衛生署編輯,《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一)》,頁185。衛生處統計室編,《臺 灣省衛生統計要覽:三十六年度》(臺北:臺灣省衛生處統計室,1948),頁 36。George W. Woodbridge, UNRRA: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vol.2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50) , p. 146. 陳淑芬,《戰後之 疫:臺灣的公共衛生問題與建置(1945-1951)》,頁 43-47、83-85。

(12)

「瘧滌平」服用。40另外,臺北縣太平鄉(今宜蘭縣大同)寒溪村的原住民,男女 老幼多已染瘧臥榻,衛生局與臺灣分署人員緊急提供「瘧滌平」5,000粒,以為治 療。之後,臺灣分署又獲得聯總援助「瘧滌平」1,000,000片,經衛生局分發縣市 衛生院、所衛生機關,提供病患服用。 41這批藥物用罄後,諸多鄉鎮仍苦於缺乏 藥物治療,臺灣分署再將庫存4,000,000餘片「瘧滌平」全數撥放,以降低傷亡(見 表1)。

表1:1946年聯總提供臺灣各縣市「瘧滌平」一覽表

縣市別 瘧滌平 縣市別 瘧滌平 縣市別 瘧滌平 基隆市衛生院 150,000 彰 化 市 衛 生

院 50,000 屏東市衛生院 50,000 臺北縣衛生院 750,000 嘉 義 市 衛 生

股 50,000 花蓮縣衛生股 300,000 臺北市衛生院 201,000 臺 南 市 衛 生

股 50,000 臺東縣衛生股 200,000 新竹縣衛生院 510,000 臺 南 縣 衛 生

院 600,000 澎湖縣衛生股 100,000 臺中縣衛生院 600,000 高 雄 縣 衛 生

院 400,000 新竹市衛生院 100,000 臺中市衛生院 150,000 高 雄 市 衛 生

股 50,000 總計 4,311,000 資料來源: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1946年各月份工作報告 (1946年1-12月)〉,收於陳雲林主編,《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匯編》,第51冊(北京:九洲 出版社,2007),頁301。

臺灣分署將「瘧滌平」交由衛生局轉至縣市衛生院、股分配,然而鄉鎮衛生 所尚未設立,這些藥物如何按照瘧疾流行情況,提供最需要者服用呢?在檔案管 理局典藏的國家檔案,其中〈高雄縣瘧疾防治所組織規程〉透露高雄縣政府在衛生

40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臺北中和鄉民什九患瘧疾,本分署發配「阿的平」〉,《善後 救濟總署臺灣分署月報》,第9 期(1946 年 9 月),頁 8-9。

41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1946 年各月份工作報告(1946 年 1-12 月)〉,頁 269-270。

(13)

院下設立瘧疾防治所,職掌為:1、調查瘧疾侵襲地方之情況,並且負責治療患者。

2、治療時僅收最低的醫藥費用,若對貧苦者施藥則酌情收取費用。3、指導地方的 防治瘧疾的工作,4、指導環境衛生根絕瘧疾,5、調查並統計瘧疾之發生即死亡情 況。42簡言之,高雄縣政府衛生院將抗瘧藥物轉交瘧疾防治所,該所再針對患者病 情分配,並將瘧患服用情形、概況紀錄,回報高雄縣衛生院、衛生局進行資料彙 整,由此可推測臺灣全省瘧疾防治所的工作梗概。

再從諸項人事資料中,可掌握瘧疾防治所人員甚少有防瘧經驗,僅一兩位同仁 曾在日治時期參加瘧疾防治講習會,大部分主要從事衛生相關作業,如海港檢疫工 作、衛生檢疫作業,或醫療衛生行政庶務等。43日治時期瘧疾防治多由日本出任的 衛生警察負責,臺灣民眾極少接觸是項工作。戰後高雄縣政府就近安排地方衛生人 員,充任瘧疾防治所工作,以因應時局的變遷。

1946至1947年臺灣瘧疾防治過程中,聯總雖提供「瘧滌平」治療瘧患,然DDT 尚未用於滅蚊作業。1947年,聯總功成身退走入歷史,其維繫人類健康的宗旨,

轉由1948年成立的世衛承接。1951年,臺灣與世衛《中華民國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 間有關防治瘧疾及昆蟲計畫協定》,國際防瘧專家亦在隔年來到臺灣,與瘧研所同仁 展開抗瘧事務。實際上,世衛與臺灣開展防瘧合作實務之前,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 在臺灣設立瘧疾研究中心,試驗撲滅瘧蚊辦法,並且在南、北各處投藥試驗,奠 定瘧疾研究作業的基礎。

二、洛克斐勒基金會推展瘧疾研究

繼聯總之後,臺灣又獲得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援助,引進國際撲瘧知識,

並透過人才訓練,掌握防瘧技能。1913年,洛克斐勒基金會成立,以提升全球人 類健康為宗旨,在各地推展慈善救助事業。有趣的是,戰後臺灣與洛克斐勒基金 會的防瘧作業究竟如何展開呢?

事實上,洛克斐勒基金會協助臺灣防治瘧疾,乃順應政府接收臺灣而來。20 世紀以降,洛克斐勒基金會在中國逐漸發揮影響力,1917年在北京創辦協和醫學 院;1920年代協助設立協和醫院,在中國推展西式醫學教育卓然有成:1930年代

42 「擬送本縣瘧疾防治所組織規程等請核示」,〈衛生機關組織〉,《高雄市政府檔案》, 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5/012.1.10/1/1。

43 「高仁宗委代高雄縣衛生院瘧疾防治所技術員」、「林井、陳金木委代高雄縣衛生院瘧 疾防治所檢驗員」、「派陳松華暫代高雄縣衛生院附屬瘧疾防治所技術員」,〈各瘧疾 防治所人員任免〉,《高雄市政府檔案》,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6/032.31.35/01/1。

(14)

在中國開展社會改造行動,協助農村建設,並且強化農村醫療、改善農村衛生。44 洛克斐勒基金會協助農村重建過程中,觀察民眾死於瘧疾不亞於中日戰場上的犧 牲人數,於1939年開始提供抗瘧藥物,傳授預防觀念,展開抗瘧行動,45並且在瘧 疾最嚴重的雲南省設立遮放瘧疾研究所,派專家赴當地調查瘧蚊種類、習性,並 且研擬相關的防治辦法。46

洛克斐勒基金會在雲南進行瘧疾試驗辦法,獲得美國背後支持,此主要是當 時中國東南沿海與內陸多被日本控制,物資輸往國外僅能仰賴1938年底打通的滇 緬公路。美國關切中國桐油是否能順利輸往國外轉賣款項,以清償貸款,鑒於滇 緬公路沿途瘧疾猛烈,人員折損無數,因此對洛克斐勒基金會在雲南研究撲瘧方 法是樂觀其成的。47

1940年,洛克斐勒基金會鑒於雲南遭日軍襲擊,為躲避戰火遷往重慶近郊,

繼續瘧疾研究工作,然後來重慶亦遭日軍轟炸,情勢緊急,憂慮在華瘧疾專家遭 戰爭波及,遂停止重慶瘧疾研究所的作業。48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中央政府 與諸多機關欲還都南京,而1941年在重慶成立的國立中央衛生實驗院,是國家醫 療衛生最高研究機構,隸屬於衛生部,也隨之遷往南京。待1946年3月,重慶瘧疾 研究所遷往南京,併入中央衛生實驗院之瘧疾室,在湯山展開瘧疾研究,即進行 DDT噴射訓練。中央衛生實驗院將重慶瘧疾研究所併入,可獲得洛克斐勒基金會 資金與技術援助,落實瘧疾防治實務。洛克斐勒基金會在華推展瘧疾防治作業,

每年提供36,000美元支援瘧疾室,作為調查瘧疾、研究瘧蚊及人員訓練之用。1946

44 馬秋莎,《改變中國:洛克斐勒基金會在華百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頁167-218。

45 John Farley, To Cast Out Disease: A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Division Rockefeller Foundation (1913-195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269-270.

46 〈瘧疾關係一個國家盛衰成敗:嚴副總統在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委員會致詞聆後〉,

《臺灣防瘧》,革新第4 期(1967 年 9 月),頁 3-4。

47 Darwin H. Stapleton, “Malaria Eradication and the Technological Model: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nd Public Health in East Asia”, Ka-che Yip ed., Disease, Colonialism, and the State: Malaria in Modern East Asian History(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2009),p.80.

48 Darwin H. Stapleton, “Malaria Eradication and the Technological Model: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nd Public Health in East Asia”, p.81.又 1942 年,美國宣布參戰後,派遣哈 斯(Dr. Vietar Hars)前往滇緬鐵路沿線協助抗瘧工作,請見「外交部電駐河內總領事館:

美國流行病調查專家前往海防」,〈美派專家來華調查防禦惡性瘧疾〉,《外交部檔案》, 國史館藏,典藏號:020-000002-850A。

(15)

年中葉,中央衛生實驗院調查全國瘧疾流行情形,發現臺灣瘧疾吃緊,尋求洛克 斐勒基金會的支持,招集專家前往考察。10月1日,專家來到臺灣即感受瘧疾的威 勢,認為當地防瘧技術落後,在徵得洛克斐勒基金會援助後,將每年援助瘧疾室 的部分經費,挪用於臺灣瘧疾防治作業。49

洛克斐勒基金會冀望臺灣能成立一個瘧疾研究中心,統籌各項事務。1946年 11月,洛克斐勒基金會駐中國代表團團長華生(R. B. Watson)與中央衛生實驗院 研究員許世鉅赴臺北,與衛生局長經利彬洽商後,決定在瘧疾疫情最嚴重的高雄 潮州成立瘧疾研究中心。隨之,基金會選派華生、臺灣地區負責人保羅(J. H. Paul)

以及衛生工程師卡達(J. C. Carrter)3人駐留臺灣,50協助相關作業。瘧疾研究中 心成立後,號召本地人員加入,組織有志公衛事務團隊,展開瘧疾防治事宜。51 瘧疾研究中心有洛克斐勒基金會資金的挹注,薪資待遇優渥,加上學術研究 風氣自由,又可前往國外進修學業,立刻吸引一批畢業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臺 灣大學醫學系的年輕學子加入,如黃雲裳、周聯彬、52彭瑞雲、陳錫舟、梁鑛琪等 人,即投入瘧疾防治行列。透過國家檔案的紀錄,可掌握梁鑛琪個人經驗,其於 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擔任臺灣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擔任小兒科無給助 教,並無薪資配給。531946年6月,他擔任衛生局第三課課員,負責防疫工作,每 月支領舊臺幣160元。1947年3月,又轉赴瘧疾研究中心服務,並擔任瘧研所南部 分區主任,每月領有320元舊臺幣。這份穩定薪資讓他無後顧之憂,專心投注於瘧

49 John Farley, To Cast Out Disease: A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Division Rockefeller Foundation(1913-1951), p. 270.

50 據梁鑛琪回憶,顧問團團長 Dr. Watson 駐上海,每年差不多到臺灣 3-4 次,每次大約 停留1-2 個月。每次來到臺灣,都帶來新資訊,尤其是希臘與委內瑞拉之成功防瘧經 驗。Dr. Paul 則是長期駐留臺灣,至 1949 年返國。Carter 負責衛生工程設計,也是一 年來臺灣幾次並未久留。參見梁妃儀、蔡篤堅,〈梁鑛琪口述歷史〉,頁25。

51 許世鉅,〈瘧疾研究所十年有成〉,《防瘧特輯:臺灣省瘧疾研究所時十週年紀念》(屏 東:臺灣省瘧疾研究所,1957),頁 13。

52 洛克斐勒基金會設立瘧疾研究中心後,請衛生局長經利彬派員參與活動。經利彬接受 建言,指派周聯彬前往。參見盧忻謐、梁妃儀、蔡篤堅主筆,《臺灣家庭計畫之奠基 啟航:以周聯彬教授口述訪談為主軸的探索》(臺中: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

頁23。

53 當時,光復初期的臺大醫院仍舊採行德、日式的講座制度,助教為無給制。直至 1950 年,臺大醫院改行美式醫院制度,廢除助教與無給助教制度,改住院醫生制度,解 決無薪資問題。歐素瑛,《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臺 北:臺灣書房,2012),頁 40。

(16)

蚊研究與防治作業。除此之外,瘧疾在全省大流行,這批年輕同仁多曾感染瘧疾,

飽受疫疾纏身苦痛,希望能貢獻己力,讓臺灣遠離瘧疾肆虐的陰霾。54

瘧疾研究中心蒐集日治時期瘧疾調查資料,外籍瘧疾專家根據這些資料,認 為日本防瘧僅止於抑制病患,未能斬斷瘧蚊傳輸路徑。551946年底,瘧疾研究中心 開始觀察瘧蚊,而為瞭解瘧蚊習性,在潮州近郊設立野外研究站,由華生、卡達 與周欽賢3人帶領年輕技術員、調查員實地觀察瘧蚊。根據梁鑛琪的個人回憶,這 批外籍專家指導瘧疾原蟲與瘧蚊觀察時,畢業於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的學生對前 者並不陌生,因為學校寄生蟲學課程都有學習相關課程,然而學員對瘧蚊知識薄 弱。因此,專家們仔細教導他們認識蚊子的構造,訓練捕捉蚊子、解剖蚊子技巧,

以及觀察瘧蚊要點等。56從此處即可觀察戰後臺灣防瘧方法,不再謹守日治時期的

「對人法」,也逐步展開「對蚊法」的試驗。

1947年,瘧疾研究中心為比較各地瘧蚊種類、分布狀態、習性異同,在臺中 水里坑、基隆設立野外研究站,調派潮州醫官帶領3至4名技術人員,前往觀察瘧 蚊習性,並以研究站為中心,統計附近村里人口感染瘧疾數據。57瘧疾研究中心進 行上述作業之際,除了與日治時期一樣針對瘧患投藥外,也開始試驗抗瘧新藥。

根據《臺灣撲瘧紀實》記載,南部的試驗從是年6月底開始,在距離潮州1公里、

人口417人的三星里測試1945年新發明的「白樂君」(Paludrine)效能,民眾服用後 瘧原蟲率與脾腫率有明顯下降,惟仍難治癒,必須服用「瘧滌平」才能有效控制。

58

中部方面,根據周聯彬的個人經歷,他在潮州接受半年的撲瘧訓練之後,與

54 臺灣省瘧疾研究所,〈本省離職職員動態〉,《防瘧特輯:臺灣省瘧疾研究所時十週年 紀念》(屏東:臺灣省瘧疾研究所,1957),頁 68。

55 Darwin H. Stapleton, “Malaria Eradication and the Technological Model: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nd Public Health in East Asia”, p.81

56 梁妃儀、蔡篤堅,〈梁鑛琪口述歷史〉,頁25。梁妃儀等編著,〈陳萬益傳〉,《臺灣中 部醫療人物誌》,第一集,頁96。

57 行政院衛生署編輯,《臺灣撲瘧紀實》,頁13。

58 瘧疾因瘧原蟲共有熱帶瘧原蟲、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以及卵型瘧原蟲的差異,

而有所不同。它們的繁殖分為無性生殖、有性生殖兩種,前者循環於人體的紅血球 之內,後者則在蚊子的體內進行。一般而言,無性生殖所需要的時間各有不同,間 日瘧與卵型瘧原蟲需要48 個小時,三日瘧 72 個小時,惡性瘧則需要 36-48 個小時。

因此,瘧疾發作的間隔,也因瘧原蟲的差異而有所變化。參見趙慰先、金錦仁編著,

《瘧疾及其預防》(上海:正中書局,1946),頁 15-21。

(17)

保羅一同前往臺中水里坑進行實地試驗。水里坑的居民主要是發電所員工及其眷 屬,由於瘧疾的傳染,這些居民多已罹患瘧疾。周聯彬與保羅二人在水里坑針對 瘧患投予抗瘧新藥「氯奎寧」(Chloroquine,俗稱克羅奎因,即SN-7618),紀錄瘧 患服藥後的狀況,並觀察藥物的效用。59在過程中,周聯彬、保羅在彭瑞雲醫師的 協助下,以門牌潭與水里坑居民進行試驗,60兩地民眾全力配合服藥,並證實氯奎 寧的療效。61

由此可見,白樂君與氯奎寧是全球新式的抗瘧藥物,惟這些藥物尚缺實際的 人體試驗。因此,透過洛克斐勒基金會的引介,在臺灣南部與中部分別試驗「白 樂君」、「氯奎寧」等科學新藥。除此之外,洛克斐勒基金會也趁機引進DDT殘餘 家屋噴射、野外幼蟲噴射,自動沖流法等「對蚊法」,以試驗這些防瘧法的功效,

62使臺灣與國際治療瘧疾與防治瘧疾的技能互相接軌。當洛克斐勒基金會在臺灣試 行不同類別的「對人法」、「對蚊法」,後來亦因受國共戰爭衝突的影響,被迫調整 防瘧作業。

肆、臺灣省政府時期的防瘧

1947年5月16日,中央政府設立省政府接替行政長官公署掌理臺灣事務,省政 府下轄衛生處,由顏春輝(1906-2001)出任處長,掌管全省醫療公衛作業,成立瘧 研所,專責瘧疾防治事務。值此之際,洛克斐勒基金會面對國共戰火四起,為保 障外籍在華人員安全,決定撤離上海辦事處,並表示不再提供資助,致使瘧疾研 究中心岌岌可危。在各方努力下,洛克斐勒基金會決定繼續提供5年資金,協助瘧 研所推展防瘧試驗。1949年,農復會遷往臺灣,加強農村衛生建設,挹注瘧研所

59 梁妃儀等編著,〈周聯彬傳〉,《臺灣中部醫療人物誌》,第一集,頁39-40。

60 彭瑞雲負責門牌潭實驗工作,每日按時投藥,親自看瘧患服下藥物後才離開。後來,

他在周聯彬邀請下,加入瘧疾研究中心,成為臺灣防瘧一員。參見梁妃儀等編著,〈彭 瑞雲傳〉,《臺灣中部醫療人物誌》,第一集,頁63。

61 在預防用藥方面,每週一次抑制藥量,成人方面每公斤 5 毫克,嬰兒或兒童每公斤少 於2.5 毫克,對醫治瘧原蟲有良好效果。若兩週用藥一次,若減少藥量,未能達到抑 制瘧疾原蟲效果。治療瘧患,用兩天總藥量為每公斤體重40 毫克實在大部分病例便 於24 小時內,可消退原蟲血症(Parasitaemia)。至於幼兒及兒童每公斤體重低至 12 毫 克的劑量就有效果。行政院衛生署編,《臺灣撲瘧紀實》,頁21。

62 陳政德,〈本所十年〉,《防瘧特輯:臺灣省瘧疾研究所時十週年紀念》(屏東:臺灣省 瘧疾研究所,1957),頁 9-10。

(18)

資金對抗瘧疾。是以,1948-1949年間,瘧研所從成立、運轉至政府遷臺之際,透 過省政府挹注資金外,也獲得洛克斐勒基金會、農復會等外援機構協助。下文,

針對洛克斐勒基金會、農復會在臺灣形塑的撲瘧網絡進行討論。

一、爭取洛克斐勒基金會繼續援助

1948年4月瘧研所成立,由衛生處長顏春輝兼任瘧該所所長,其出身加拿大多 倫多大學公衛博士,關切傳染病防治作業,於是擬定《臺灣省瘧疾研究所組織規 章》,展開各項瘧疾防治作業,以抑制疫情發展。瘧研所承繼瘧疾研究中心之調查 研究、人員訓練,方法實驗等任務,肩負全省瘧疾防治實務,而為了節省開支,

將總部設在臺北市福州街的衛生處舊址,借用辦公室,並在基隆、臺中、潮州設 立分所,以掌握臺灣北、中、南瘧疾動態。63

除了顏春輝的個人角色,瘧研所成立緣由,及其與洛克斐勒基金會關係為何?

國家檔案記錄瘧研所的設立,係源起南京衛生部觀察中央衛生研究院與洛克斐勒 基金會在臺灣抗瘧有成,希望設立專責機構以研究瘧疾,遂請洛克斐勒基金會繼 續提供資金援助。瘧研所成立計畫,實由洛克斐勒基金會扶植,該項計畫前後五 年,在經費分配上,洛克斐勒基金會首年提供全部的4/5,第2年提供3/5,並依此 比例逐年遞減;其餘經費,由省政府設法籌措。換言之,到了第5年便由省政府完 全負擔。64

瘧研所成立後,衛生處為穩固洛克斐勒基金會之合作關係,聘請保羅擔任副 所長,襄理相關事務。其間,華生向洛克斐勒基金會保證臺灣絕不受大陸戰事影 響,能持續推展瘧疾之研究,方獲得洛克斐勒基金會繼續提供5年資金。65 瘧研所

63 顏春輝,〈勉全省各級防瘧工作同仁:為臺灣省瘧疾研究所成立十週年紀念〉,《防瘧 特輯:臺灣省瘧疾研究所時十週年紀念》(屏東:臺灣省瘧疾研究所,1957),頁 8。

〈一百八十個月:本所成立十五週年回顧與前瞻〉,《臺灣撲瘧》,第2 卷第 8 期(1963 年8 月),頁 8。1945 年,臺灣光復後,日本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已成歷史,臺灣省 行政院長官公署在民政處下設立衛生局,主管全省衛生行政事務,由留法醫學博士 經利彬出任局長。1946 年,顏春輝返回臺灣,投入公共衛生行列。翌年,二二八事 件後,臺灣省政府設立,並且設置臺灣省衛生處統籌全省衛生事務,由顏春輝出任 該處處長,處址設於臺北市福州街。朱真一,〈權威的「國家文化資料庫」的錯誤資 訊:顏春輝博士小傳為例〉,《臺灣醫界》,第54 卷第 11 期(2001 年 11 月),頁57-62。

64 「臺灣省瘧疾研究所組織章程草案」,〈瘧疾研究所組織規章程〉,《臺灣省政府檔案》, 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7/0012/0066/1。

65 「臺灣省政府衛生處收臺灣省政府咨文:咨送本省瘧疾研究所組織規程」,〈臺灣省瘧

(19)

獲得援助,延續瘧疾研究中心各項調查實驗,讓瘧疾防治事務不致中斷。然而,

瘧研所成立之際,深受國共軍事影響,其組織規程草案擬定後,送往南京衛生部、

行政院審核。直至8月初,行政院修正後,交由省政府對外公布。66 從〈修正臺灣 省瘧疾研究所組織規程〉,規定瘧研所所長由顏春輝兼任。為何顏氏兼任所長?應 有幾項可能:第一,臺灣南、北瘧疾流行情況嚴重,由公衛專家顏春輝領導,可 透過西方思維模式對抗瘧疾。第二,顏春輝接受國際公衛教育,其兼任所長易與 洛克斐勒基金會保持聯繫。當時,國共戰事激烈,臺灣與外界保持聯繫,方能爭 取有力援助。第三,顏春輝出身臺灣,活躍於中國醫學界與公共衛生學界,這些 經驗成為二二八事變後省政府倚重臺灣地方人才。

除了顏春輝,最耳熟能詳的便是先後畢業於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

戰後初期臺灣大學醫學院等10 餘名年輕學子。如前文所示,許多論述或口述歷史 特別針對這批抗瘧人員進行研究。當時,臺灣承戰事結束後未久,許多日籍人士 被迫遣返回國,可以推測瘧研所缺乏人才,對各項技術人員求才若渴。尤其當時 政治環境與公共衛生惡劣,感染瘧疾者眾,因此許多畢業於臺北大國大學、臺灣 大學的學子,放棄行醫而投入對抗瘧疾的行列。有趣的是,除了畢業於臺北大國 大學、臺灣大學醫學系統等青年學子外,是否還有其他人員投入抗瘧的行列?

筆者從國家檔案整理下表 2、圖 1,廓清 1949 年瘧研所人員至少 32 名,除臺 北衛生處辦公人員外,也在基隆、臺中、屏東分頭展開作業,有些人員因故離職,

亦有人員獲洛克斐勒基金會獎學金赴海外進修,總人數略有減少。至1950 年,瘧 研所添增生力軍,畢業臺大醫學院的陳萬益、莊徵華、吳耀津、曾柏村、葉盛吉等 人,及林能弘、黃淑惠等多位職員先受加入。另外,倪榮貴、許清泉、王清河、黃 錫銘、李明德、劉建達等非臺大醫學體系的人亦也陸續加入,67總人數計有40 餘人。

由此可推知,瘧研所成員尚有許多並非出自臺灣醫界的人士,一同參與抗瘧行動。

疾研究所組織規程〉,《行政院衛生署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28-000003-010A。

66 「臺灣省瘧疾研究所組織章程」,〈瘧疾研究所組織規章程〉,《臺灣省政府檔案》,檔 案管理局藏,檔號:0037/0012/0066/1。

67 陳柏賓以南洋家務繁重,辭去職務,後來由尤秀真補任。鄭木來是基隆分所職員,因 家務缺乏人力管理而辭去職務,後來由該分所主任陳錫煊遴選雇用人員李明德充補,

自12 月 1 日起,負責昆蟲工作。「據報該雇用尤秀真為雇員做核備由」,〈雇員任免〉,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檔案》,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8/1212/1/1。

(20)

表2:1949年瘧研所人員一覽表

職別 姓名 學歷

兼所長 顏春輝 協和醫學院年畢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 副所長 保 羅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技正兼第一組、基隆 分所主任

陳錫舟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1945 年 10 月畢業

技正兼第二組、潮州 分所主任

梁鑛琪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1945 年 10 月畢業

第三組主任 梁景煇68 復旦大學文學士

技正 彭瑞雲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 技正 陳政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畢業 技正 陳錫煊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畢業 技正 謝獻臣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畢業

技正 粘地發 埔里第一國校畢業南方協會瘧疾調查組畢 業

技正 林和木 臺灣省訓練團衛生組畢業

技正 孫守義 私立淡水中學校高中組民國30 年畢業 技正 黃雲瑟 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五年制畢業 技正 陳田金 熱帶醫學研究所病學科民國31 年畢業 科員 阮友基 福建省立閩侯師範學校畢業,福建省訓練團

畢業

科員 周世昌 私立開南商業學校商科畢業

技佐 郭兆溪 私立淡江中學高級科民國33 年畢業 技佐 何守全 嘉義市中學校民國31 年畢業 技佐 蔡郭抬 省立基隆醫院護士班民國33 年畢業

68 1949 年春,該職原由陳江流擔任,因陳氏久病而在是年夏季由梁景煇取代之。「該員 自本年 12 月停薪留職」,〈任免核薪〉,《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檔案》,檔案管理 局藏,檔號:0038/1211/1/1。在國家檔案裡亦指出,梁景煇當時不支薪水,至 1950 年春該職由東吳大學政經系畢業的卓景贄代之。請另外參見「臺灣省瘧疾研究所職 員錄」,〈職員錄〉,《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檔案》,檔案管理局藏,檔號:

0038/1222/1/1。

(21)

技佐 黃文進 私立成淵中學肄業

技佐 林鉛嘉 省立屏東農業職業學校獸醫科畢業

技佐 廖豐芳 屏東醫院護士班畢業

技佐 李鳳雛 高雄潮州初中畢業

技佐 許萬發 成淵中學畢業

技佐 張騰朝 基隆高工學校商科畢業

技佐 陳顯浩 高雄工業技術學校機械科畢業 技佐 王雪娥 臺南縣北港實踐女學校畢業 辦事員 林有旺 日本大學文科專門部畢業 辦事員 周佳文 臺灣省訓練團社會班畢業 辦事員 蔡振臣 潮州國民學校畢業 雇員 鄭 木 來 (11

月30 日離職)

基隆市壽國民學校畢業

雇員 尤秀真 省立屏東醫院護士科畢業

資料來源:「瘧疾研究所職員薪資」,〈職員錄〉,《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檔案》,檔案 管理局藏,檔號:0038/1222/1/1。

圖1:1949 年瘧疾研究所薪資表

檔號:「1949 年瘧疾研究所薪資表」,〈經常費收支〉,《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檔案》, 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8/32.1D/1/1。

(22)

值得一提的是,顏春輝任用技佐人員之際,亦曾破格任用張朝騰、陳顯浩,

他們二人的學歷並未符合任用標準,但對瘧蚊幼蟲調查工作甚具經驗,又曾服務 瘧疾研究中心,在瘧研所成立初期,在高雄縣潮州鎮從事瘧疾幼蟲調查工作,因 而破格任用為技術人員。69由此可掌握瘧研所舉才之際,能拔擢長期沈浸於瘧疾研 究人員,充實團隊陣容。除此之外,瘧研所在基隆、臺中、潮州設立分所,展開瘧 原蟲觀察、瘧蚊研究、藥物人體試驗、DDT噴射訓練等,隨著業務不斷擴展,人力 已感不足,尤其富有瘧蚊知識、撲瘧技能的高級研究人員,最為短缺。隨著國共戰 爭激烈,洛克斐勒基金會將上海外籍人士遷往他國,不再提供人力支援,對於臺灣 研究人員短缺現象,建議中央衛生研究院提供中國籍專家協助,以持續開展瘧疾研 究工作。1949年4月,中央衛生研究院指派曾赴美留學深造、專門攻讀昆蟲學,對瘧 疾研究尤為專長的章德齡、周欽賢二人前來臺灣,在臺北與顏春輝會面後,掌握南 北瘧疾流行狀況,便前往基隆、潮洲分所提供協助,指導瘧研所成員瘧蚊知識,並 且身試驗捕瘧與各類滅蚊法,70而疾研所也為二人編製經費追加預算書,增加人事 經費,在國家檔案裡亦記錄二人1949年來到臺灣,協助瘧研所展開瘧疾研究與試驗 工作。71當時,中央衛生研究院加派助理員黃道正前來臺灣,協助瘧研所之防瘧事 務。5月,衛生處也派陳鳳梧、常川至瘧研所協助防瘧工作,並且派檢疫總所技正施 毅軒協助瘧研所潮州分所工作3個月。72這些人員加入瘧研所的工作團隊,相互觀 摩、學習,讓各類瘧蚊知識與撲瘧技術得以互相交流。

至於,這些人員負責哪些工作?瘧研所成立後,這些專業人員延續瘧疾研究中 作業,在調查方面,主要針對學童瘧原蟲率與瘧蚊傳染力進行考察。1948 年 3 月 瘧疾研究中心曾對潮州附近25 個月大以下的嬰兒和兒童展開瘧原蟲陽性百分率的 調查。4 月,瘧研所成立後,持續每月進行這項調查,直至 1950 年 3 月。根據研 究結果顯示,三種常見瘧原蟲在每個月都有出現病例,並以5 月、12 月至 1 月為 高峰期。中部方面,瘧疾研究中心從1947 年 6 月即選定水里國小,每個月進行學 童瘧原蟲率調查,瘧研所成立後亦展開是項調查,至1948 年 5 月可能因資金尚未

69 「臺灣省瘧疾研究所人員任免及核薪請示單」,〈瘧疾研究所任免〉,《臺灣省政府檔 案》,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7/0032.31/0199/1。

70 1949 年底,周欽賢受聘擔任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後,便離開瘧研所臺中分所。

71 「臺灣省瘧疾研究所人員任免及核薪請示單」,〈聘用人員〉,《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 制局檔案》,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8/21.3D/1/1。

72 「電派本處科員陳鳳梧常川在該所工作由」,〈聘用人員〉,《「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 局檔案》,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8/21.3D/1/1。

(23)

到位,無法獲得充裕人力而停止作業。在瘧蚊調查方面,偏重潮州瘧蚊採集和調 查。從 1947 年 1 月起,瘧研中心針對潮州瘧蚊採行三種方法,即牛欄每周採集、

夜間捕捉叮咬水牛的蚊子,以及人工挖掘坑洞捕捉蚊子。從1948 年 4 月起,瘧研 所潮州分所繼續該項調查,歸納當地全年皆有中華瘧蚊出現,兩次孳生高峰期與 兩次稻作生長期有密切關係。當時,普遍相信中華瘧蚊是臺灣南部平原傳染瘧疾 的主要病媒,矮小黑蚊數量較少,是傳播瘧疾的次要角色。經解剖捕獲的蚊子,

並確定只有中華瘧蚊與矮小黑蚊有感染跡象,具有傳染瘧疾威脅性,其它蚊子未 有陽性反應,尚無威脅性。73

在抗瘧實務,瘧研所延續瘧疾研究中心「對人法」與「對蚊法」。「對人法」

方面,從1947年6月底開始,瘧疾研究中心在潮州鎮三星里進行為期55週「白樂君」

試驗,觀察紀錄成果。1948年4月與1949年3月,瘧研所繼續進行該項作業,在潮 州鎮附近選定2個里,人口數分別為1,100人及1,400人,透過服用「白樂君」進行 第二次藥物試驗。除此之外,再以一個人口約有400人的第3里,不提供治療以作 為對照參考組。該次觀察重點,在考察抑制瘧疾用藥劑量多寡之影響,結果每週 投藥1次,與2週投藥1次獲得成果大致相同,歸結這些新合成藥物應用於治療新病 患,而非作為抑制瘧疾再發的預防用藥。在中部地區,瘧疾研究中心曾在水里地 區投藥,但從《臺灣撲瘧紀實》未見瘧研所試行該項事務,除當地服用氯奎寧出 現副作用導致接受度不大外,亦可能是人力缺乏之故。

「對蚊法」方面,洛克斐勒基金會引進溪流自動冲流法,減低瘧蚊孳生。1947 年7月,瘧疾研究中心在北部山區溪溝上游,建立水壩與自動沖流設備,進行觀察。

1948年4月起,瘧研所延續是項作業,並擴大範圍,先後完成5座水壩與8組自動沖 流設備,進行試驗與紀錄結果,最終顯示自動冲流法並未有效減少瘧群生長,加 上水壩建設成本與維護費用高昂,容易受到豪雨破壞、阻斷,表示這種方法未能 控制北臺灣瘧疾流行。另一方面,DDT噴射滅蚊方面,1948年1月瘧疾研究中心曾 在潮州展開DDT家屋殘留噴射,每1平方公尺分別施用DDT 0.5毫克、1.0公克、2.0 公克等藥量以觀察結果。1948年10月,瘧研所選定基隆附近村落,以DDT0.5毫克、

1.0公克、2.0公克分別進家屋殘留噴射作業,1年中進行了2次DDT噴灑作業,觀察 與比較結果。其後,1950年5月瘧研所又選定村落,進行DDT家屋噴射,觀察不同 時間、不同DDT劑量的效果。在《臺灣撲瘧紀實》記載瘧研所在1950年1月30日至 4月19日;1950年8月22日至11月3日;1951年2月26日至5月5日,前後3次在潮州附

73 行政院衛生署編,《臺灣撲瘧紀實》,頁15-19。

(24)

近稻田及有水地方使用DDT大範圍撲殺瘧蚊幼蟲。74這些試驗所得數據值得參考,

也成為1950年代臺灣撲瘧行動展開前的重要參考資訊。

從上述資料,可得知洛克斐勒基金會提供資金與技術援助,讓瘧研所接續瘧 疾研究中心,推展抗瘧試驗。國家檔案裡亦有紀錄,可茲佐證。如1948年瘧研所成 立後,洛克斐勒基金會立刻提供防疫物資、抗瘧藥品供以抑制瘧疾流行。這些物資 不乏藥品、DDT與器械,經省政府裁示,決定以友邦捐贈衛生器材,再按輸入管制 委員會認定品名、數量乃用於救濟之用而免徵港口稅捐。75 這些進口藥品器材純屬 救濟性質,瘧研所提報財政部,獲准貨品豁免關稅。1949年,洛克斐勒基金會除提 供瘧研所經費外,從紐約運送小型卡車、吉普車以及文具、救濟藥物和實驗器材至 基隆,另外也從香港調用車輛輪胎及零件運至臺灣,供瘧研究調撥使用。76 是年7 月,瘧研所臺北總所的財產目錄,有洛克斐勒基金會供應的提噴霧器1臺,及各型交 通工具。從基隆分所財產目錄,也見到洛克斐勒基金會支助多臺顯微鏡、解剖針、

小型噴霧器1臺,以及大型噴霧器20餘臺,除傳統手動噴霧器,也出現動力噴射器。

是年,臺中分所財產清冊,亦發現各類日常用品,和觀察瘧蚊顯微鏡、昆蟲箱、解 剖針等器具,都來自洛克斐勒基金會。77 由此得見,洛克斐勒基金會施予藥物給作 治療患者外,亦提供各類實驗器具、觀察器具、噴霧器等供瘧研究使用。

瘧研所資金多來自洛克斐勒基金會,依協定該會提供 1948 年瘧研所整體經費 4/5,其餘 1/5 由省政府負責籌措。從表 3 的數據,可掌握是年上半年洛克斐勒基金 會提供30,030,000 元,支助瘧研所修建建築、購置材料、土木工程、人員訓練、旅 運費用、特別費用等等。這筆龐大費用用於人員技術訓練,以及觀察瘧疾支出,也 用於瘧研所及其分所建置作業,以利業務開展。1948 年,省政府上半年供應經常費 956,800 元、生活津貼 6,016,920 元,下半年經常費 724,800 元、生活津貼 6,016,920 元。78誠如雙方簽下的協定,首年洛克斐勒基金會負責瘧疾研究中心4/5 經費,省政

74 行政院衛生署編,《臺灣撲瘧紀實》,頁19-24。臺灣省瘧疾研究所編,《臺灣省瘧疾及 血絲蟲防治概況》(屏東:臺灣省瘧疾防治中心,1960),頁 2。

75 「電為美國運到甲醇廿四瓶專供本所化驗使用情,查照會給許可進口證以便提貨由」,

〈友邦捐贈藥品器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檔案》,檔案管理局藏,檔號:

0037/1423/1/1。

76 「電為美國捐贈本所卡車物資請查照輸入許可證」,〈輸出入物資〉,《行政院衛生署疾 病管制局檔案》,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8/1424/1/1。

77 「本所財產表示希三月均查填報所」,〈本所財產〉,《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檔案》, 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8/1146/1/1。

78 「臺灣省瘧疾研究所卅七年經費決算表」,〈經費決算〉,《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et f being a Morse function on a smooth compact manifold M (In his paper, the result can be generalized to non-compact cases in certain ways, but we assume the compactness

To stimulate creativity, smart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logical reasoning in students, drama and ar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earning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Like the governments of many advanced economies which have formulated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Re-run) 2 30 3 hr 2 Workshop on the Language Arts Modules: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Re-run) 2 30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