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的探討與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的探討與應用"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的探討與應用

沈緯鈞、廖主民/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摘 要

社 會 情 緒 選 擇 理 論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強 調 了 未 來 時 間 透 視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對於參與社會活動的影響,為身體活動參與的研究提供新的詮釋。本文探討社會情緒 選擇理論的基本內涵、研究典範與研究發現,並指出該理論應用在身體活動與休閒活動研究之可行 性,以期能為身體活動的相關議題提供不同的研究觀點。

關鍵詞:動機、未來時間透視、身體活動

壹、前 言

2008 年美國聖地牙哥市,美國應用運動心理 學會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AASP) 年會中,任教於史丹佛大學專研老化與社 會行為的Carstensen 教授正在進行主題演說,題目 是”時間轉移對於人類老化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shifting time horizons on human aging)”,她的一 席論點引起在場學者的熱烈討論。

「時間的透視是影響個體從事活動的主要因 素」(Carstensen, 2008)。顯然地,Carstensen (2008) 認為一個人參與活動的動機 (motivation) 受到個 體對於時間的看法所影響,這是過去運動心理學 研究鮮少採取的理論觀點。動機一向是參與身體 活動研究的主要議題之一,在過去的研究中,研 究者多採取勝任感 (perceived competence)、成就目 標取向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自我決定感 (self-determination) 與期望價值信念 (expectance / value belief) 等概念,詮釋與探討個體在身體活動中 的認知、情意與行為結果 (Cury, Elliot, Foseca, &

Moller, 2006; Deci & Ryan, 1985; Duda, 1989; Eccles

& Harold, 1991),而這些概念的共通點在於,以個

體對於能力的評價描述參與活動的動機歷程。有 別於此,Carstensen 與研究同儕提出社會情緒選擇 理論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SST),從人 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行為切入,探討個體參與活 動的動機歷程,並且強調未來時間透視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與社會目標 (social goal) 在動機 歷 程 中 所 扮 演 的 重 要 角 色 (Carstensen, 1995;

Carstensen, Issacowitz, & Charles, 1999)。

從現象來判斷,個體參與活動的動機 (motive) 並不僅只侷限於追求成功、展現能力或提升自尊 (self-esteem) 等與勝任感相關的因素,體驗嘗試以 及情意感受也常是影響做與不做的重要因素。

Carstensen 等 (1999) 認為,一個人對於未來所剩 時間的長短會造成不同的活動參與及活動選擇,

而這些行為皆是在滿足個體情緒或體驗事物的需 求,換言之,時間知覺造成個體產生不同的需求,

並且以不同的活動參與及選擇來滿足需求。倘若 如此,個體對於時間的看法如何影響活動的選擇 以及參與的動機呢?社會情緒選擇理論即在描述 與詮釋此現象。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第26 卷第 3 期,頁 313~320 (2012. 9.)

主要聯絡人:廖主民 333 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一路 250 號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2)

貳、社會情緒選擇理論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是由 Carstensen 與研究同 儕於近10 年內所發展的動機理論,主要應用在老 化 (aging) 與生命發展的研究領域上,近年來,該 理論的核心精神逐漸被應用於探討動機議題的研 究中。本文依其理論架構、重要概念與研究典範 介紹如下:

一、基本假定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是一個描述個體在整個生 命歷程中 (life-span),參與社會活動的動機理論。

該理論主張,個體隨著年齡漸增,知覺到的未來 時間越為有限,對於社會活動以及互動友伴的優 先 性 (priority) 也 會 產 生 變 化 (Charles &

Cartensen, 1999; Carstensen et. al., 1999; Mather &

Carstensen, 2005)。Carstensen 等指出,社會情緒 選 擇 理 論 的 理 論 架 構 中 , 存 在 3 個 假 定 (assumption),第一,人類生存的核心意義在於社 會互動,個體藉由與他人互動發展社會興趣以及 情感依附;第二,實現目標的預期驅動人類的行 為,個體存有許多期待,所產出的行為皆是在滿 足目標與期待;第三,人類有許多的目標,充裕 或有限的時間知覺影響目標的選擇。

二、社會目標

如同許多以基本需求或目標為核心的動機理 論一樣 (如自我決定理論、勝任需求理論、成就目 標理論等),社會情緒選擇理論同樣以需求的觀點 來探討人類行為的動機,強調與社會的互動、追 求目標的滿足是個體的基本需求;但不同之處在 於,該理論並未著墨於需求或目標的本質,而是 強調社會目標與社會行為的連結,而滿足社會目 標即為個體產生行為的動機。Carstensen 等 (1999) 指出,個體在與社會互動的歷程中持有許多社會 目標,依其特性大致可區分為 2 大類,分別為知 識 獲 得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與情緒調節 (regulation of emotion)。知識獲得目標係指個體以 獲得知識為目的,此類型的動機反映出訊息追 求、社會比較、獲得成就、拓展社交生活、學習

社會規範等行為,而這些行為都是個體以社會互 動的形式所產生,個體在與社會的互動中觀察學 習訊息、學會社會技能也發展出個人興趣,因此 整合來說,知識獲得目標所對應的行為就是個體 學習社會與物理世界的行為。另外一方面,情緒 調節目標是指個體以控制情緒狀態為目的,這類 型的動機反映出追求情緒滿足、建立親密關係、

確認自我與找尋人生意義,換言之,情緒調節目 標所對應的行為就是個體追求情感依附與關切生 命意涵的行為。

在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中,2 種型態社會目標對 於活動選擇的影響是互斥的。個體在從事活動的 選擇上會受到此 2 種社會目標相互競爭所牽制,

當個體比較想滿足某一種社會目標時,也就較會 產出所對應的行為。舉例來說,當一個人想要滿 足情緒調節目標時 (相較於知識獲得目標),則面 對語言學習課程 (追求新知的行為) 以及與球友 打球 (情感依附的行為) 2 種活動,選擇上以後者 的優先性較高,藉以滿足社會目標。再者,社會 情緒選擇理論亦主張,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個體 的兩種型態的社會目標隨著年齡 (age) 彼此消 長,個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於兩種社會目標的 需求皆不同,以程度來說,知識獲得目標的顯要 性 (salience) 從兒童階段、青少年階段至中年階段 呈現倒 U 字型的分布,在青少年階段顯要程度最 高;反之,情緒調節目標的分佈則呈現正U 字型,

在青少年階段顯要程度最低,兩種目標在兒童與 中年階段顯要程度相當,一旦通過中年階段,情 緒調節的需求逐漸提升,知識獲得的需求則逐漸 降低,至老年階段達到差異極致。雖然,社會目 標顯要性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變化與年齡有關,但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強調,造成社會目標改變的主 要原因並非是絕對的年紀,而是未來時間透視 (Charles & Cartensen, 1999; Carstensen et. al., 1999;

Mather & Carstensen, 2005)。

三、未來時間透視

有關未來時間的探討,許多研究者採取生活 機會與限制 (個體知覺從事社交活動、身體活動、

(3)

或達到學業成就、職場發展等之可能性或受限之 處) 的觀點切入,探討個體看待未來生活機會多寡 之 前 置 因 素 與 行 為 結 果 (Cate & John, 2007;

Cozzonlino & Snyder, 2008; McInerney, 2004;

Zacher & de Lange, 2011),相較於此,社會情緒選 擇理論將未來時間透視定位在個體對未來所剩餘 時間的覺察,雖然與個人覺察未來生活的機會及 限制有關,但在理論中指的是單純的時間查覺,

量尺則是時間的長短。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主張,

個體在評估未來時間時,會參照一個時間的起點 與某一個時間的終點,時間的起點就是個體現階 段所處的時空,在最初的理論架構中,終點指的 是死亡,但在理論的後續討論中,也將個體評估 改變穩定現況的時間點視為是時間的終點,如生 命結束、搬家、出國定居等社會及心理事件的終 止 與 改 變 等 時 間 上 的 期 限 (Carstensen, 1992;

Carstensen & Turk-Charles, 1994; Fung, Carstensen,

& Lutz, 1999; Löckenhoff & Carstensen, 2007)。

當個體知覺未來時間是長期、充裕的,則個 體會優先選擇獲得知識的社會目標,並從事所對 應的活動;反觀,若個體知覺未來時間為短暫、

有限的,個體則會將情緒調節的社會目標作為優 先考量,而進行相符合的活動,換言之,充裕或 是受限的未來時間透視影響社會目標的顯要性,

進而造成選擇社會活動的優先順序。一般而言,

個體的未來時間透視通常伴隨著發展階段演變而 有所不同,個體在兒童至青少年階段感受未來時 間很長,知識獲得的目標在此階段最為重要,因 此青少年喜歡從事新穎、有趣的事物、結交新朋 友拓展社交生活,青少年階段之後,經過了中年 至老年階段,個體感受未來所剩餘的時間非常有 限,此時滿足情緒調節的需求便非常迫切需要,

因此長者喜愛與老朋友同聚、反覆執行自己熟悉 的 事 物 來 提 升 情 感 依 附 與 確 認 自 我 價 值 (Carstensen, 1992, 1995)。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雖然未來時間透視與年齡 及發展階段有關,但未來時間透視長短並非僅決定 於年齡多寡之上,而是時間的起點與終點。相關的 實證研究發現,經操弄後,青少年的未來時間透視

變為有限時,社會活動與社會伴侶的選擇會以熟悉 的朋友為主,反之,年長者拓展未來時間知覺為充 裕時,社會活動與伴侶的選擇不會再侷限於老朋 友 , 亦 即 優 先 選 擇 熟 悉 友 伴 的 現 象 不 復 存 在 (Fredrickson & Carstensen, 1990; Fung & Carstensen, 2004; Fung et al., 1999; Lang & Carstensen, 2002)。

四、研究典範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主要建構於老化與社會活 動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在設計上大致形 成可區分為2 類。第一,以調查法為設計的研究中,

主要的研究議題為年齡對於社會活動的影響,研究 者發現相較於年輕人,年長者較偏愛選擇與熟識老 友一起從事活動、較容易覺察與正向情緒相關的訊 息 (Carstensen, 1992, 1995; Carstensen &

Turk-Charles, 1994);第二,實驗法的研究則多應用 於探討未來時間知覺對社會活動選擇的影響,實驗 設計上以2 (年長者與青壯年) × 2 (充裕與受限時 間知覺) 的二因子混合設計為主,研究者以劇本閱 讀 (scenario reading) 的設計操弄個體的未來時間 透視,使研究參與者想像自己處於特定年齡,改變 其未來時間感,進而選擇社會活動與友伴。研究結 果發現,知覺未來時間充裕比起知覺未來時間受限 的年長者,選擇較多拓展新知的活動,且知覺未來 時間充裕的年長者,選擇拓展新知的活動顯著多於 調節情緒的活動,另一方面,知覺未來時間受限的 青壯年比起知覺未來時間充裕者,選擇較多的滿足 情緒的活動,且選擇的程度高於選擇拓展新知活動 (Carstensen et al., 1999; Fung et al., 1999; Löckenhoff

& Carstensen, 2007)。

經一系列相關的研究後可歸納出,個體的年 齡以及選擇社會活動與友伴的情形有關,但透過 實驗發現,年齡並非決定選擇活動的主要因素,

而是未來時間透視,且此種透視的知覺是可被改 變的,換言之,實證資料驗證了社會情緒選擇理 論的論述。

(4)

參、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與相

關學理

本質上,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為探討動機的理 論,其核心在於未來時間透視與社會行為之間的 關係。在運動心理學領域中,動機向來是研究者 感興趣的議題,許多發展自社會心理學領域的動 機理論亦備受青睞,並成為探討身體活動相關議 題 的 基 礎 架 構 , 其 中 , 自 我 決 定 理 論(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Deci & Ryan, 1985;

Ryan & Deci, 2000) 與 恐 懼 管 理 理 論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 (Greenberg, Pyszczynski,

& Solomon, 1986; Greenberg et al., 1990; Greenberg, Simon, Pyszczynski, Solomon, & Chatel, 1992) 包 含了社會關係與時間感受的探討,與社會情緒選 擇理論最為相關。

自我決定理論的基本核心為 3 種基本心理需 求 (psychological need 與 自 我 決 定 動 機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Deci 與 Ryan (1985) 指出,個體持有勝任感 (competence)、自主感 (autonomy) 與關係感 (relatedness) 3 種基本心理 需求,勝任感是指個體覺察自己能做好一件事的 知覺,自主感是指個體能自主決定參與一件事的 知覺,關係感則是個體與他人的情感依附與社會 連結。當個體在從事某項活動時越能獲得這些需 求的滿足,則個體有越高程度的自我決定動機,

當個體的自我決定程度動機越高,表示個體從事 該活動的動機越趨向內在 (internal),亦即個體參 與活動的理由就越是希望從參與活動的歷程中感 受到樂趣、體驗與獲得知識;反之,當基本心理 需 求 越 無 法 滿 足 時 , 個 體 的 動 機 越 趨 向 外 在 (external),從事活動的主要理由是受到外在壓力的 驅使。

自我決定論主張人際之間的情感依附影響個 體參與活動的動機型態,有別於此,社會情緒選 擇理論強調個體的人際互動本身就一種動機型 態,且形成此動機型態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與時間 有關的知覺,故兩個理論詮釋動機的角度不盡相

同。然而兩個理論之間的連結在於未來時間透視 與 3 種心理基本需求之間的關係,概念上,未來 時間透視可能影響個體對於 3 種基本心理需求滿 足的顯要程度。3 種心理基本需求對個體而言都是 重要的,但不同的未來時間透視可能造成滿足需 求顯要性的不同,當個體持有限未來時間感時會 形成情緒調節目標,表示個體在追尋社會活動時 會以關係感的滿足為首要考量;反之,當個體持 充裕的未來時間感時,個體形成獲得新知目標,

在活動的選擇上會以滿足勝任感與自主感需求為 優先。整體而言,不同的未來時間透視造成不同 需求滿足的顯要程度,影響個體參與活動的動機 型態。

另一個與社會情緒選擇理論有關的理論是由 Greenberg 與 研 究同 儕所 發 展的 恐懼 管 理理 論 (Greenberg, et al., 1986; Greenberg et al., 1990;

Greenberg et al., 1992)。該理論主張,人類終其一 生不斷地覺察到死亡的必然性,且因此產生恐懼 與焦慮,為了紓緩死亡顯要性 (mortality salience) 所帶來的慌恐,個體會以執行符合文化世界觀 (cultural worldview) 的行為來提升自尊並降低焦 慮,其中,死亡顯要性是指個體覺察到死亡必然 性的程度,文化世界觀是由個體所屬群體所形成 的共同知覺,一種使生命具存在感、生活意義與 永恆感受的價值觀,自尊則是指個體對自我價值 的評價。

恐懼管理理論與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皆以時間 感受的觀點來詮釋個體的動機與行為,2 理論間相 近的概念是時間知覺、文化世界觀與情緒調節目 標。本質上,死亡知覺與有限時間感相似,與死 亡或事件終止的時間覺察有關,恐懼管理理論主 張有限的生命時間所帶來的焦慮使個體從事更多 能符合文化世界觀的行為,這些行為的內涵是幫 助個體確認生命意義、提升自我價值以減緩負向 情 緒 (Greenberg et al., 1986; Greenberg et al., 1990),社會情緒理論同樣主張有限的未來時間喚 起個體對於情緒調節的需求,並且從事提升生命 意義與自我價值的活動,以滿足正向情緒的需 求。兩者不同之處在於,恐懼管理理論對時間知

(5)

覺的描述是以「死亡」為基準,而社會情緒選擇 理論則是以較為廣義的「穩定現況的破壞」(包含 死亡) 來詮釋。此外,2 理論聚焦的重點也不同,

恐懼管理理論主張個體從事某活動的動機是為了 減緩知覺死亡所致的焦慮,且以捍衛文化世界觀 與從事符合文化世界觀活動的行為來實踐,僅將 探討重點置於死亡、受限的時間感受與其效應;

相較於此,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主張個體並非消極 地以減少負向情緒的策略來提升生命意義,而是 積極地以增加正向情緒的原則來產出行為,其主 要核心是將社會目標視為個體的基本需求,依據 未來時間多寡影響知識獲或與情緒調節兩種需求 的顯要程度,同時考量充裕與受限時間透視所造 成的行為反應。

整體而言,3 種理論所描述與關切的現象相近 但不完全相同,且以各自獨特的概念來詮釋個體 參與活動的動機,其中,社會情緒選擇理論對於 個體的時間感受、參與活動的動機以及社會行為 提供了適切的描述,此理論核心應該可以應用於 身體活動的探討。

肆、 應用於身體活動研究的

可行性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的重要核心在於未來時間 透視與社會互動的關係,此關係與身體活動的參 與歷程是相近的。本質上,身體性的休閒活動與 健身活動是一種伴隨社會互動歷程的身體活動,

個體在從事的過程中除了體驗活動本身之外,也 與他人產生互動,因此個體選擇持續從事該活動 的動機很有可能源自於社會互動。許多研究者亦 認為社會情緒選擇理論適合用來描述健身與休閒 活動的參與過程,如Burnett-Wolle 與 Godbey (2007) 就指出,有關休閒活動 (包含身體性) 的參與,過 去研究多以個體評價從事活動後所得的價值進行 探討,但不同發展階段的個體對於同一種活動的 價值評價不盡相同,個體評價同一件活動價值的

高低程度受到本身的需求所影響,且形成不同需 求的主要因素即與未來時間透視有關,換言之,

未來時間長短才是影響動機的最重要因素。故整 體而言,在社會互動的範疇下,以社會情緒選擇 理論的架構為基礎有助於釐清個體從事休閒與健 身活動的動機歷程。

概念上,發展階段、年齡與未來時間透視為 連動關係,年長者的未來時間透視較為有限,青 壯年則較為充裕,故在研究應用上,社會情緒選 擇理論的框架適於探討不同發展階段個體參與身 體活動的過程。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主張不同發展 階段的個體持有不同的活動參與動機,持有限時 間感的個體希望的是尋求穩定與滿足情緒,反 之,認為未來時間充裕的個體則喜歡追求新知、

嘗試不同活動與拓展社交生活。同樣地,應用身 體活動上,不同未來時間透視的人可能都會參與 休閒與健身活動,但是參與的動機是不同的,年 長者想要的是做自己熟悉的、可以和老朋友一起 的運動,而青壯年則喜歡新奇、能交新朋友的運 動。這表示,當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多參與身體 活動時,應該考量的是個體的不同發展階段與未 來時間透視,以提供符合需求的身體活動,然此 論述需實證研究加以檢驗,才能對運動推廣的策 略研擬與發展有所貢獻。

近年來,已經有研究者開始以社會情緒選擇 理論為基礎探討老化與身體活動的關係 (如: Stahl

& Patrick, 2011; Ziegelmann, Lippke, & Schwarzer, 2006),但這些研究多關切的是未來時間透視對與 身體活動強度的影響,並未以未來時間透視、參 與動機與活動型態選擇的觀點切入,未來的研究 可以將重點聚焦於此,應更能了解老化與參與身 體活動之間的運作機制。整體而言,社會情緒選 擇理論適合用於身體活動的探討,其研究成果也 能做為運動推廣的重要基石,特別是在休閒與健 身活動這些包含高程度社會互動的身體活動上,

社會情緒理論具有高度的應用價值。

(6)

伍、結

有 別 於 以 勝 任 感 為 核 心 的 動 機 理 論 , Carstensen 與研究同儕以未來時間透視和社會互 動的關係為核心來探討社會行為,為參與休閒與 健身運動的動機歷程提供了新的詮釋,特別是在 探討不同發展階段者參與身體活動的情形,社會 情緒選擇理論更能周延地描述其動機歷程。

雖然研究者曾指出未來時間透視缺乏明確的 操作型定義,且受限與以社會互動為主的脈絡 (Burnett-Wolle & Godbey, 2007),但綜觀來說,社 會情緒選擇理論的核心內涵還是適於描述休閒與 健身活動的參與歷程,因此未來研究除了可以探 討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時間知覺與身體活動參與 的關係外,亦可在身體活動的脈絡下,精煉社會 情緒選擇理論,建立明確的定義並且發展適切的 研究設計。

整體而言,以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為基礎探討 身體活動的參與,能釐清個體參與活動的動機歷 程,亦能為運動推廣提供策略發展上的資訊,在 研究取向與應用的層面皆能有所貢獻。

引用文獻

Burnett-Wolle, S., & Godbey, G. (2007). Refining research on older adults’ leisure: Implications of 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and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3), 498-513.

Carstensen, L. L. (1992). Social and emotional patterns in adulthood: Support for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Psychology &

Aging, 7(3), 331-338.

Carstensen, L. L. (1995). Evidence for a life-span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5), 151-156.

Carstensen, L. L. (2008, June). The influence of shifting time horizons on human aging. Keynote speech at the 2008 Annual Conference of Association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San Diego, CA, USA.

Carstensen, L. L., & Turk-Charles, S. (1994). The salience of emotion across the adult life course.

Psychology & Aging, 9(2), 259-264.

Carstensen, L. L., Isaacowitz, D. M., & Charles, S. T.

(1999). Taking time seriously: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3), 165-181.

Cate, R. A., & John, O. P. (2007). Testing models of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Maintaining a focus on

opportunities in middle age. Psychology &

Aging, 22(1), 186-201.

Charles, S. T., & Carstensen, L. L. (1999). The role of time in the setting if social goals across the life span. In F. Blanchard-Fields & T. Hess (Eds.), Social cognitive and aging (pp. 319-34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ozzonlino, P. J., & Snyder, M. (2008). Good times, bad times: How personal disadvantage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dominance and efforts to win.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0), 1420-1433.

Cury, F., Elliot, A. J., Fonseca, D. D., & Moller, A.

C. (2006). The social-cognitive model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he 2×2 achievement goal framewor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0(4), 666-679.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Duda, J. L. (198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perceived purpose of sport among male and female high school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1(3), 318-335.

Eccles, J., & Harold, R. (1991).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ort involvement: Applying the Eccles’

expectancy-value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3(1), 7-35.

Fredrickson, B. L., & Carstensen, L. L. (1990).

Choosing social partners: How old age and anticipated endings make people more selective.

Psychology & Aging, 5(3), 335-347.

Fung, H. H., Carstensen, L. L. (2004). Motivational changes in response to blocked goals and foreshortened time: Testing alternatives to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Psychology &

Aging, 19(1), 68-78.

(7)

Fung, H. H., Carstensen, L. L., & Lutz, A. M. (1999).

Influence of time on social preferences:

Implications for life-spa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 Aging, 14(4), 595-604.

Greenberg, J., Pyszczynski, T., & Solomon, S.

(1986).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 need for self-esteem: A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In R. F. Baumeister (Ed.), Public self and private self (pp. 188-212). New York: Spring-Verlag.

Greenberg, J., Pyszczynski, T., Solomon, S., Rosenblatt, A., Veeder, M., Kirkland, S., &

Lyon, D. (1990). Evidence for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II: The effects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reactions to those who threaten or bolster the cultural worldview.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8(2), 308-318.

Greenberg, J., Simon, L., Pyszczynski, T., Solomon, S., & Chatel, D. (1992). Terror management and tolerance: Does mortality salience always intensify negative reactions to others who threaten one’s worldview?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3(2), 212-220.

Lang, F. R., & Carstensen, L. L. (2002). Time counts: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goal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 Aging, 17(1), 125-139.

Löckenhoff, C. E., & Carstensen, L. L. (2007).

Aging, emotion, and health-related decision strategies: Motivational manipulations can reduce age differences. Psychology & Aging, 22(1), 134-146.

Mather, M., & Carstensen, L. L. (2005). Aging and motivated cognition: The positivity effect in attention and memo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10), 496-502.

McInerney, D. M. (2004). A discussion of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6(2), 141-151.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Stahl, S. T., & Patrick J. H. (2011). Adult’s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predicts engagement in physical activity. The Journal of C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 Social Sciences, 10, 1-4.

Zacher, H., & de Lange, A. H. (2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regulatory focus and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Results of a cross-lagg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8), 1255-1260.

Ziegelmann, J. P., Lippke, S., & Schwarzer, R.

(2006). Subjective residual life expectancy in health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61(4), 195-201.

(8)

The discu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Wei-Jiun Shen and Chu-Min Liao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core tenet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SST), which argues the individual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has an impact on soci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provides a new interpretation for the physical activity research. The present article put insight into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 for physical activity relevant research by discussing the nature, research paradigm and empirical findings of SST as well as the feasibility of its application.

Key words: motivation,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physical activety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pei, Taiwan

Vol. 26, No. 3, pp. 313~320 (2012. 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Key words: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the Buddha nature, one who possesses a gotra, non-resultant activity which is neither positive nor negative and is able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Sustainable tourism is tourism attempting to make a low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local culture, while helping to generate future employment for local people.. The

• Since the term structure has been upward sloping about 80% of the time, the theory would imply that investors have expected interest rates to rise 80% of the time.. • Riskless

Bost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The Nature of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When an algorithm contains a recursive call to itself, we can often describe its running time by a recurrenceequation or recurrence, which describes the overall running ti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