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初期交通建設的經濟效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初期交通建設的經濟效益"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日治初期交通建設的經濟效益

吳聰敏.慮佳慧

日治初期是台灣現代經濟成長的起點。 許多學者推測,交通建設是 啟動台灣現代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 但其中的機制為何,則尚無實 証分析。 本文的分析發現,縱貫鐵路通車與基隆高雄兩港整建之後, 運輸成本下降,貿易增加,台灣形成一個整合市場。 貿易機會提升農 民增產的誘因。 實証分析顯示,縱貫鐵路通車後,車站地稻作的平均 每甲產量上升大於非車站地。 此外,車站地之地價上升幅度也大於 非車站地,這反映運輸量上升所產生的聚集經濟與外部利益。 因此, 日治初期的交通建設的確有提升生產力之效果。

關鍵詞:基礎建設,鐵路,生產力,聚集經濟 JEL分類代號: N15, N75, O47

清朝統治台灣的212年期間,台灣的土地不斷開墾, GDP也持續增加。 但是,矢 內原忠雄(1929),張漢裕(1951), Ho (1978)等學者均指出,清治末期台灣依然 是傳統農業經濟;到了日治初期台灣的經濟才出現結構性轉變。 晚近的研究者 提出進一步的証據支持結構性轉變的說法。 例如,魏凱立(2000)發現,日治初 期出生的台灣人,長大後的身高顯著高於清末出生者。 吳聰敏(2004a)則由平 均每人GDP統計推論,台灣的平均每人GDP成長率在清治時幾乎等於零, 日 治初期則轉變為持續大於零。

Kuznets (1966, 頁1)指出, 傳統農業經濟的特徵之一是平均每人產出或者 平均每單位勞動投入之產出 (output per capita or per worker)幾乎維持不變。

作者分別為台大經濟系教授與博士班研究生。 兩位審查人的批評與建議促使我們大幅 修正本文,作者由衷感謝。 本文初稿曾在台大經濟系與政大經濟系研討會上發表,與會者提 供許多修正意見,作者在此一併致謝。

(2)

換言之,產出可能增加,但人口或勞動力大約也是以相同比率成長。 Kuznets將 平均每人產出成長率由零變成大於零之轉變, 稱之為現代經濟成長 (modern economic growth)。 依此定義,全世界最早出現現代經濟成長的地區是在西歐。

Maddison (2001)認為西歐國家現代經濟成長的起點是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 日本的現代經濟成長則發生於1860年代的明治維新。 而依前述學者之研究,台 灣現代經濟成長的起點是在日治初期。

那一些因素促成日治初期的現代經濟成長?對此問題,幾乎所有的學者都認 為,首要因素之一是基礎建設,包括治安改善,交通建設,土地調查,度量衡與貨 幣制度改革,財產權的確立與保障等 (張漢裕, 1951)。 不過,關於基礎建設如何 促成現代經濟成長,卻很少有實証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日治初期的交通建 設之經濟效益。

以下第1節首先扼要說明日治初期的鐵路與港口建設。 第2節說明,縱貫鐵 路通車以及基隆與高雄兩港疏浚之後,運輸成本下降,套利機會出現,貿易因而 增加。 以稻米為例,貿易使台灣南北的米價趨於均一,並使中南部的米作面積增 加,但北部的米作面積則稍減。 第3節進一步比較中南部之車站地與非車站地 米作面積之變動,我們發現兩者並無顯著不同。 這可能表示,車站地之工商業發 展的效果大約抵消了米作面積增加之誘因。

交通建設使米作面積與稻米產量增加, 但這並不表示米作的勞動生產力一 定會上升。 如果勞動投入與產出同比例上升, 勞動生產力將維持不變。 本文的 目的是在分析交通建設是否提升每單位勞動之產出,因此,我們接下來在第4節 裡分析交通建設是否有提升生產力之效果。 我們發現車站地稻作的平均每甲產 量高於非車站地,這表示上述的效果的確存在。

除了農業之外,工商業也可能受益於交通建設。 第5節分析鐵路通車前後市 街地之地價變動, 我們發現車站地之地價在縱貫鐵路興建之後大幅上升, 這表 示鐵路通車對於工商業也有相當大的經濟效益。 綜合以上的分析,交通建設不 僅使產出增加,還有提升生產力之效果。 台灣第一條鐵路是劉銘傳在清末所興 建。 如果交通建設能提升生產力,為何清末的鐵路建設沒有產生類似的效果?第 6節的結語中對此問題略作討論。

1 日治初期的交通建設

清治末期,臺灣的交通相當落後。 當時駐台的外國人的觀察是: 「南台灣沒有歐

(3)

洲人所稱的馬路,人行小徑和乾枯的河床就是路,他們沒有任何整修,未鋪設柏 油,也沒有加高和排水設備」。 商品運輸方法相當原始,「. . . 產品用牛車直接運 到港口或小的河港, 再由小筏帶出去。 到內地的貨品也是用同樣方法運送。 . . . 西岸入海的許多小河又太淺不能航行,只有很小的船能航行很短程的距離。」1

清末英國駐台商務領事之報告指出, 1887年居住離打狗15哩之糖廠居民, 要將12擔 (1,200) 之8袋糖運至打狗港需花費2圓30分。 他們先利用手推 車運至離打狗13哩之小港, 再等待其他貨物集合一起送至打狗 (BPP, 1971,頁 664)。 若全程都是水路, 同樣的運費可送至較遠距離, 例如, 離臺灣府約2天路 程之港口利用水運也只需2圓30分。 北台灣的交通也同樣落後。 英國Times報 社的通訊記者Colquhoun於1884年來台,造訪基隆與淡水。 他指出,從淡水到 艋舺,水運需3–4小時。 從淡水到基隆,從水路逆流而上需18小時(Colquhoun, 1885)。 若天氣良好,從淡水到台南經由陸路約需10天。若天氣不好,則根本不

可能。Colquhoun認為台灣的產業之所以未能發展,主要原因是陸地交通困難,

以及缺乏良好港口。

在日治前夕,台灣交通落後之狀況並無改善。1895年日本人來台之後,對於 台灣道路的印象是 「所到之處,未見有堪稱為道路者」,「管內道路之困難,實出 於意料之外」。2

1.1

鐵路

台灣第一條鐵路是清末劉銘傳所興建。 事實上,在更早之前,福建巡撫丁日昌基 於國防的需求, 早在1876年就向清廷提議興建一條從基隆至恆春的鐵路。3 19 世紀末期,列強覬覦台灣,清廷警覺台灣地位的重要性,陸續任命幾位較能幹的 官員治理台灣,並於1885年下詔成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與台灣建省,以強化海 防。4 在此背景下, 台灣在清治末期的許多建設幾乎都是著眼於國防,經濟發展 並非主要的考量因素。5

1887年4月劉銘傳奏請允准在台灣興建鐵路,同年6月開築基隆臺北段, 1891 年10月完工。 不過,劉銘傳早於18916月就辭職返鄉。 劉銘傳去職之後,邵友

1參見馬若孟(1979),156

2參見蔡龍保(2006),91

3參見張世賢(1978),165–70

4參見張世賢(1978),142 關於台灣建省的日期尚有爭議,另一種講法是1887年。 請見許雪姬 (1993),35–36

5參見Speidel (1976), Chu (1963),與張世賢(1978)

(4)

1:

西部縱貫線通車時間表

時間 北部路段

(

基隆到臺中

)

南部路段

(

高雄到臺中

)

1899

基隆到臺北

(

修清末路段

)

淡水線到大湖口

1900

臺北到新竹

(

修清末路段

)

打狗到臺南

1901

臺北到淡水

(

淡水線

)

臺南到新豐

1902

新竹到中港 新豐到嘉義

1903

中港到三叉河 嘉義到斗六

1904

三叉河到伯公坑 斗六到彰化

1905

伯公坑到葫蘆墩之輕便線 彰化到葫蘆墩

1908

三叉河到葫蘆墩 打狗到九曲堂

各路段通車時間取自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 (1897–1942),各期。 中 港為今日竹南,三叉河為今日苗栗三義鄉,伯公坑為今日苗栗三義鄉 西湖村,葫蘆墩為今日豐原,九曲堂位於高雄縣大樹鄉。

濂接任台灣巡撫,接續興建台北到新竹路段, 並於1893年11月竣工。 新竹以南 路段之興建計畫則因為經費拮据而暫時中止。 清末雖然興建了基隆至新竹的鐵 路,但施工品質不良,營運管理也差, 到最後變成只載運旅客, 幾乎完全沒有運 送貨物之功能。6

1895年日本人來台之後,發現台灣交通系統落後,民間企業隨即籌設台灣鐵 道株式會社。 但後來因募款失敗,未能成立,總督府因此決定由政府出資興建鐵 路。1899年5,西部縱貫鐵路開築。 清末所完成的基隆到新竹線路,由於設計 不良,再加上戰爭及天災破壞,無法發揮運輸功能。 總督府首先重建此段, 並同 時分別由基隆往南以及高雄往北建築。 縱貫鐵路全線於1908年4月竣工,開築 及通車日期如表1。 台北到淡水線路段則早於1901年8月完成。

1.2

基隆港與高雄港

除了興建鐵路之外,劉銘傳也注意到海上運輸的重要性。 不過,他關心的是台灣 對外交通是否順暢, 港口的疏浚並非主要考慮。7 依據英國駐台領事館之報告, 一直到日本統治前夕,基隆港之疏浚仍然只是紙上談兵而已。8

基隆港真正邁入近代化是在日治期間。 總督府開築鐵路時,同時疏浚基隆與

6關於清末台灣鐵路之興建與營運, Davidson (1903),248–252,有第一手的觀察與生動的描述。

張世賢(1978),170–71,說明劉銘傳籌措經費之困難。 關於劉銘傳在台灣的建設及所遭遇的困難,

請見Gardella (1999)

7關於劉銘傳設置招商局及購買輪船之過程,參見Chu (1963)與張世賢(1978),154–59

8參見Jarman (1997),4,253, 404, 472

(5)

高雄兩大港。 基隆港築港工程由1900年起持續至日本戰敗為止,分為四期逐步 推行。 第一期築港工程(1900–03)因預算關係成效有限。 1906年實施第二期築 港工程,大規模整頓內港。 完成後基隆港內港海岸碼頭全數建設完畢,具有先進 的運輸及倉儲設備, 加上流經市區的三條河川整頓成可供運載貨物的運河, 基 隆港取代淡水港成為全台第一。9

高雄港是依1858年之中英天津條約開放為國際貿易港。1863年,高雄海關 成立, 外國商人來此設商館、 建倉庫使高雄港貿易量日益增加。 為因應國際貿 易之需求,清末雖然歷任海關稅務司奏請開鑿高雄港,但清廷並無任何建設。 日 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於1900年著手蒐集高雄港建設計劃資料。1904年進行 海岸線倉庫地基打樁工程, 疏浚港外沙洲, 挖泥填築大港埔一帶鐵路用地四萬 餘坪。1905年4,設立浚港機構。 1906年研議興築高雄港計劃,此建設計畫一 直持續到日本戰敗離臺為止。 第一期工程於1912年完成,此時高雄港已可進出 三千噸之船隻,並建有可靠泊七艘船舶的碼頭,和四艘繫船的浮筒。10

縱貫鐵路逐段通車之後,加上基隆與高雄兩港之建設,臺灣西部之運輸系統 完全改變。 清治末期,因為路上交通不便,西部各地區之進出口都是經由各地區 之小型港口。 北部港口以淡水最重要,中南部則為鹿港與安平。 鐵路通車之後, 西部各地方商品之出口先由鐵路運至基隆或高雄,再由大型輪船運送出國。 商 品進口則經由反向之途徑。 因此,鐵路通車之後,西部各中小型港口之運輸功能 逐漸沒落。

清治末期,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是茶葉與砂糖。 鐵路通車之前,北部所產 茶葉主要由淡水出口。 圖1為1896–1920年間主要港口輸移出品之價額, 其中, 移出是指出口到日本,輸出則指出口到外國。 1901年基隆的輸移出首度超越淡

; 1904年之後,則是年年都超過淡水。 砂糖是台灣另一項重要的出口商品,主

要生產於台中以南地區,南部港口也出現類似的改變。 1903年, 高雄港的出口 首度超越安平, 1905年開始則是年年都超越, 而且差距日漸擴大。 輸移入也出 現同樣的趨勢,集中於高雄與基隆兩港。

9總督府建設基隆港時,同時也整治基隆市街。 由於基隆港運載之貨物量激增,原本以服務戎克船 為主的傳統基隆市街已不符合使用,需要有快速的陸上運輸系統來進行貨物的接駁,故於1907年實 施了第一次的基隆市區改正計畫。 基隆港之建設,請參考林東辰(1932),271–282,與台灣總督府交 通局(1930)

10高雄港之沿革及建設,請見林東辰(1932),293–301,與台灣總督府交通局(1930)

(6)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1896 1898 1900 1902 1904 1906 1908 1910 1912 1914 1916 1918 1920

基隆 淡水 安平

高雄

其他港口

1: 1896–1920

年間各港口輸出與移出總價額

單位:千圓。 輸出港包括基隆,高雄,淡水,安平,舊港(竹塹)、 後龍、 梧棲(臺中) 鹿港、 下湖口(斗六)、 東石(斗六)與東港(阿緱) 移出港包含:基隆,淡水, ,高雄,東港,布袋,北門,與大板埒。 圖中之其他港口即為上述港口去除基隆, ,淡水,及安平港。 各港之出口包括輸出至外國以及移出至日本之總價額,資料 來源,《臺灣貿易二十五年對照表》(1922)。 各年之價額已經過物價平減,由於日治 初期台灣各地物價差異頗大,故各港運輸總價額依其所在位置分北中南區分開計 , 1902年以後之物價指數取自吳聰敏 (2004b),基期為1914年。1896–1901無物 價指數,以米價替代物價指數推算,資料來源,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c,5 ),以及臺灣銀行調查課(1919)

2 運輸成本與貿易

縱貫鐵路逐段通車與基隆高雄兩港疏浚之後, 運輸成本大幅下降, 產生促進貿 易的效果。 相較於日本而言,台灣的自然條件在農業生產上有比較利益,但運輸 成本太高時,套利的機會有限(Hummels and Skiba, 2004)。 因此,運輸成本下 降使得套利機會增加,台灣農產品與農產加工之出口也增加。 本節將說明運輸 成本下降對島內外貿易之影響。

2.1

島內貿易

稻米,砂糖,與茶葉是清末台灣三大產品。 茶葉主要生產於北部,製糖用的甘蔗 主要生長於中南部,稻米則是全台灣各地都有種植。 到了清治末期,台灣北部的 稻米已無法自足。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上卷,489)指出,日治初期台 北廳的產米不足以供本地之消費需求, 須從宜蘭,中台灣,或外國輸入稻米。 因 為運輸成本太高,台灣南北各地之米價差異頗大。

在現代化的交通系統建立之前, 稻米收割之後是由苦力或牛車搬運到最近

(7)

5.5 6.0 6.5 7.0 7.5 8.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898-1902

1909-1912

2:

各地區米價

單位:/石。 橫軸之數字代表地名: 1–5分別為台北,宜蘭,基隆,桃園, 新竹; 6–10分別為苗栗,葫蘆墩,台中,沙鹿,彰化; 11–15分別為鹿港, ,北斗, 草鞋墩,嘉義; 16–21分別為斗六,台南,打狗, 阿緱,東港, 恆春。 在圖中所示期間,台灣的物價上漲。 1898–1902之米價平均為6.71 , 1909–12平均米價為9.72,為前一期間之1.45倍。 除了稻米之外, 一般物價也上漲,故此為貨幣供給增加所引起的物價膨脹現象。 為便於 比較南北米價之變動,後一期間之米價以1.45平減,使其平均值與前一期 相同。 資料來源: 1898–1902,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c),附表第5; 1909–12,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16),附屬第5號表之1

的市場,再以船隻運出。 利用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上卷)之調查資料,我 們可以了解日治初期運輸費用之變動。 縱貫鐵路通車之前,總督府與民間已先 在台灣各地興建輕便鐵道。 在輕便鐵路之前,台中的稻米運至基隆銷售是先以 苦力搬到鹿港,再以船隻運送北上。 台中至鹿港之運費為每百斤0.50圓(36), 鹿港至基隆水運每百斤也是0.50圓(39),兩者合計每百斤運費1.00圓。 縱貫 鐵路通車之後,台中至基隆之運費降為約0.474圓/百斤。11

運輸成本下降使貿易機會增加,各地之米價趨於均一。 圖2為1898–1902年

與1909–12年稻米價格之比較, 前一期間代表鐵路通車前, 後一期間則為通車

後。 1898–1902年間,台北與苗栗間之米價平均為7.73圓/石, 台中以南之米價 平均為6.30圓/石。 1909–12年之間, 北部之米價降為6.97圓, 中南部米價則上 升為6.60圓。

米價的變動進而影響農民種稻之意願。 中南部的米價上升應該會提升農民

11鐵路運費依貨物分類而異,其中,稻米應屬第一級。1908,一級貨物運送100哩以上,每百斤哩 運費為0.4錢。 基隆至台中之距離為118.6,故每百斤運費為22.5錢。 關於鐵路運費之討論,請見蔡 龍保(2004),90–107

(8)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902 1903 1904 1907 1909 1910 1911

新竹 台北

嘉義 南投

桃園 台南

阿緱

台中

3:

稻米種植面積

單位:甲。 行政區域歷經改變,本圖以1909年之堡地名為準,調整1902–

07年之行政區域,再計算各廳之面積。 圖中之 「台中」 約對應今日之台中 與彰化。 資料來源,《總督府統計書》,各期。

種稻的誘因,因此預期米作面積會增加。 反之,北部地區之米價下降使生產誘因 下降,若其他條件不變,米作面積應該會減少。 依據圖2,中南部米價上升幅度較 大的地區包括:台中與彰化,嘉義,打狗與阿緱(分別為今日之高雄與屏東)。 圖

3畫出1902–11年間各地區稻米種植面積之變動,資料來源是各期之 《總督府統

計書》。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的土地普查到1904年中才完成,因此,台灣較可靠 的耕地面積與生產量統計應該是以1904年為起點。

比較1904年與1909年, 台中與嘉義米作面積之增加最為明顯 (圖3之 「台 中」 對應圖2中之台中與彰化一帶)。 此外,台南與阿緱(對應圖2中之打狗與阿 緱一帶)之種植面積也增加,但幅度較台中與嘉義為小。12相反的,台北到桃園 一帶之稻米種植面積在1904–11年之間都下降,其中,新竹之降幅最為明顯。 桃 園與新竹之米作面積減少,可能有一部分改為種茶。1904–09年之間,桃園與新 竹之茶作面積由19,923甲增加為22,181甲。

以上之分析顯示, 鐵路通車使縱貫鐵路沿線形成一個整合市場(integrated

market),各地方之物價趨於均一。 中南部之米價上升使其稻作面積增加;反之,

北部米價下降則使耕作面積減少。 但就全台灣而言,米作總面積與稻米產量是

12台南與阿緱米作面積增加較少,部分原因可能是1900年代台灣南部新設許多糖廠。 在糖廠的獎 勵政策下,農民的植蔗意願上升。 這是文獻上所稱之 「米糖相剋」 問題。 此外, 1902–09年之間嘉義, 台南,與阿緱三地之甘蔗種植面積從18,995甲增加為30,961甲。 其中, 1903–04兩年因為連續遭受暴 風災害之緣故,種植面積曾大幅下降。

(9)

上升的。 米作總面積之增加除了受島內貿易增加之影響外,另一個原因是台灣 的稻米出口增加。

2.2

對外貿易

清治末期,台灣的稻米產量並無可靠之統計。 依據英國駐台官員之報告, 1870年 經由外國商船出口之稻米約10,000噸。13晚清時期,台灣人口增加,稻米出口越 來越少,台北甚至須進口稻米。 依據海關統計, 1890–91兩年南部之稻米出口分 別為32噸與10噸, 但淡水之稻米進口分別為2,210噸與2,658噸。 1893年因為 受旱災影響,北部地區晚稻收成不佳,淡水港進口稻米304,000擔(約合18,240 噸)14日治初期,稻米出口開始增加。 1896年稻米之出口23,231噸, 1900年增 加為46,976, 1905年再增為100,499噸。15

台灣以往的稻米出口都是運往中國東南沿海省份,並無出口到日本的記錄。

依據台灣省政府(1950), 1897年台灣的稻米首度出口到日本。 日本國內的稻米 生產本來就無法自給自足,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之後, 很快變成日本稻米進口 的重要來源。 以出口金額計算, 1899年對日本出口占總出口僅4.53%, 翌年為 3.93%。 但1901年增加為47.49%。 之後, 對日本出口之比率呈上升趨勢, 1910 年增至98.26%。

對出口商而言,台灣的稻米出口從福建轉向日本,利潤應該是主要的考量因 素,而運輸成本的高低影響出口利潤。 福建距離台灣較近,但是縱貫鐵路通車以 及基隆港疏浚之後,台灣稻米運送到日本之成本反而比運到廈門低。 依據臨時 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上卷,頁36),台中生產的稻米要出口到福建銷售, 首先 由苦力搬至鹿港,每百斤運費0.50圓,由鹿港運到廈門(戎克船)之運費每百斤 約0.26圓。16陸路與水路合計,運費為每百斤0.76圓。 台中至鹿港的後半段若改 以輕便鐵道運送,每百斤之陸路運費從0.50圓降為0.39(36),總運費降為 0.65圓/百斤。

13參見Jarman (1997),4,536, 605

14參見Jarman (1997),4,605。 海關統計只含由外國商船運輸之數量,傳統戎克船所運輸之 數量並未包括在內。 不過,一般認為到了晚清時期,戎克船所運輸之數量越來越少。

15參見台灣省政府(1950) 1896–1901之間,稻米出口逐年增加,但部分年期之進口也相當可觀。

譬如, 1898年之米穀出口為3,314,828,進口則1,206,282圓。 根據佚名(1901), 1898年第1期作豐 ,但第2期作欠收,因為南北交通不便,豐收地區之稻米直接出口,欠收地區也直接由外國進口稻米。

16依據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上卷,46),鹿港至廈門的運費每石0.40圓。 同書頁41說明, 1 石折合152,故每百斤運費為0,26圓。 或者,依同書下卷(374)所載1903年之調查,從鹿港到對 岸米1包之運費為0.34圓。1包約140餘斤,故每百斤約0.24圓。

(10)

日治初期開始, 台灣稻米出口到日本主要經由基隆港。 依上一小節之估算, 縱貫線通車之後台中至基隆之鐵路運費,每百斤約0.474圓;而基隆港至日本長 崎之運費每百斤約0.14圓。17 因此, 台中的稻米出口至日本, 運費合計為0.614 圓/百斤,低於出口至廈門之運費。

除了稻米的出口地轉變之外,更重要的是出口量及產量顯著增加。 圖4為茶, 糖,與稻米之產量與淨出口量之變動。 從清治末期到1910年代,茶葉出口雖然 增加, 但幅度有限; 稻米產量與出口之增加較為明顯, 但增加最大的是砂糖。18 1870–1893年之間,砂糖(赤糖與白糖合計)出口數量大約維持穩定,平均成長 率等於零。191900–15之間,年成長率劇增為13.6%。1900–15年之間,米穀淨出 口之成長率為6.4%。雖然清治末期並無稻米出口統計,但由海關年報之描述可 知,晚清時期米穀淨出口之成長率可能為零或負值。

稻米與砂糖產量增加時, 耕地面積也隨之而增加。 清治初期,台灣之耕地面 積約30,000甲(Shepherd, 1993,頁169), 1900年面積約430,000甲。 以1700年 代表清治初期, 則200年間台灣耕地面積長期年平均成長率為0.13%。 相對而 言, 1904年台灣的耕地面積為625,298公頃, 1920年增為749,419公頃,年平均 成長率為1.14%。

台灣的耕地面積在日治初期顯著增加, 此一變動雖然與交通建設之預期經 濟效益相符,但我們不能因此下結論說,交通建設導致耕地面積增加。 矢內原忠

(1929)指出, 促成日治初期經濟結構改變的因素包括: 消滅大租權, 調整土

地稅,貨幣制度改革,治安安定等因素。 欲了解交通建設是否增加稻作面積, 我 們需要有更直接之証據。 下一節將進一步比較車站地與非車站地耕作面積之變 動,以了解交通建設之影響。

3 交通建設與耕作面積

縱貫鐵路通車之後, 車站間的運輸成本雖然大幅下降, 但是村落與車站間之運 輸成本仍然很高。Moses and Williamson (1967,頁212–13)分析美國早期鐵路 系統之運作時, 即指出類似的現象, 並認為運輸成本是形成大型都市的主要原

17依據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上卷,47),基隆港至長崎之運費每百日石為35圓。 依同書頁 46之單位換算, 0,64日石約合160, 100日石折合25,000,故每百斤運費為0.14圓。

18圖中, 1912–13兩年砂糖的產量與出口較1911年少,原因是1911–12兩年連續受到超級大暴風雨 的影響,使甘蔗的收穫劇減。

19平均成長率的計算是先對產量取對數,再對年期作迴歸。

(11)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890 1892 1894 1896 1898 1900 1902 1904 1906 1908 1910 1912 1914

米產量 米淨出口

糖產量 糖出口

茶出口

4:

主要商品產量與出口量

: 1890–1915

各產品之產量與出口量之原始統計是以重量為單位,為方便比較,圖中各 變數以自身1900年之數額標準化。 資料來源:, 1866–1898: Davidson (1903),395 [原始資料來源為 《海關年報》],與台灣省政府(1950) 產量,古慧雯.吳聰敏(2003);糖出口,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上卷, 132–134)與台灣省政府 (1950) 米產量,臺灣行政長官公署 (1946);

米出口, 台灣省政府 (1950) 1897–1899並無米穀出口量統計, 我們以

「對外省及其他外國」 之統計算出平均單價,再由出口金額間接估算出口 量。1897–1900缺米穀進口量統計,以同樣方法推估。

因。20因此,在車站與村落之間的公路交通系統尚未建立之前,靠近車站之村落 可能受益於鐵路系統較多。

前面圖3顯示, 鐵路通車之後中南部之米作面積增加。 若依以上之推論, 距 離車站越近之村庄,農民增加生產的的誘因較高。 農民增產可能透過兩種方式, 一是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一是增加耕作面積, 後者可能透過新開墾土地或由其 他作物改種。 本節先比較車站地與非車站地耕作面積之變動,單位面積產量的 變動將於下一節討論。

3.1

車站對田面積之影響

交通系統建立之後, 農民有增加耕地面積的誘因。 不過, 鐵路通車之後, 車站 地變成貨物集散地與旅客出入中心,車站地可能逐漸由農業轉變成以工商業為 主。若是如此,鐵路通車之後車站地之米作面積可能反而下降。 舉例來說,兩次 土地普查之間,台北大加蚋堡之田面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52甲,基隆堡則 減少26甲。

世界各國許多大都市的發展是由市中心往外擴散,關於此一現象之研究,可

20亦參見Anas et al. (1998),1428,之分析。

(12)

參見Anas et al. (1998)之文獻回顧。 不過,鄉鎮農業發展之空間形態則未見討 論。 仿照都市區域發展之推論,假設每一堡里有一經濟中心作為農產品集散地, 土地開墾是由中心向外發展。 離經濟中心越遠之土地,因為運輸成本較高,開墾 之邊際收益越低。 由此可知,若某堡里經濟中心之運輸系統較有效率,該堡里之 開墾面積會比較大, 原因是從堡里最外沿到經濟中心之距離雖然遠, 但有效率 的運輸系統使其運輸成本相對較低。

在以上的假設下,我們推論初始面積較大的堡里,其新開墾之面積會大於初 始面積較小的堡里,理由如下。 台灣在清朝統治時期持續開墾200餘年, 各堡里 土地進一步開墾之淨收益應該大約相等。 換言之, 開墾者選擇任一堡里開墾1 甲土地之淨收益相同。 現若堡里A之初始面積大於B,則前者從經濟中心到已 開墾區域邊緣之距離會大於後者。 堡里A之已開墾地較大,其外沿可供進一步 開墾之面積也較大。 因此,初始面積較大的堡里,新開墾面積會增加較多。

綜合以上所述,迴歸分析之設定如下:

ai −ai001Di2ai0i, (1) 其中, ai 為鐵路通車後的田面積, ai0 為通車前之面積。 Di 為虛擬變數, 車站為 1,非車站為0; β1可能大於零或小於零, 視工商業發展之程度而定。 變數a0i 代 表初始面積,由前述推論,預測β2 >0。

日治初期,台灣最基層的行政單位為庄。 在1898–1904年的土地普查中,台 北廳到鹽水港廳,庄以上為堡;台南廳以南到恆春廳,庄以上為里;堡里以上為 廳。 一般而言,苗栗以北的堡面積較大。 譬如,新竹廳下只有3個堡;彰化廳下則 有13個堡。 因為苗栗以北的堡面積較大,各堡距離車站之遠近難以區別。 而且, 台北至苗栗各堡幾乎都有車站經過, 因此, 本小節只取苗栗廳 (只含苗栗三堡, 其在1909年後改屬台中)到恆春廳的堡里作分析。 只取苗栗廳以南的堡里作分 析的另一個原因是,圖3顯示鐵路通車對稻米增產的影響主要是在台中以南。

各堡里之耕作面積有兩項統計可資利用, 第一是土地普查的田園面積統計, 第二是 《總督府統計書》 之米作面積統計。 日治時期第一次土地普查是臨時台 灣土地調查局於1898–1904年所作,第二次土地普查是總督府財務局於1915–

17年所作,結果刊載於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20)。 土地普查資料包括田與園面 積,田是指灌溉充分之土地,主要作物是稻米; 園指的是灌溉較不足的土地。 中 南部之園主要用於種植甘蔗與甘薯,其中,甘蔗是製糖的原料。 台灣的砂糖主要

(13)

2:

車站對田面積之影響

常數項

D

i

a

0i

11.687 − 47.339 0.136

(0.514) (−0.685) (7.313)

∗∗

R ¯

2

= 0.398, n = 136

迴歸估計軟體為EViews,並使用White covariance estimator 以處理變異數不齊一的問題。 括號內為t統計, **代表1% 統計顯著性。 面積單位:甲。鐵路通車前資料取自臨時臺灣土 地調查局(1905a),通車後資料取自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20), 5冊。 實証分析之樣本只含苗栗三堡以南之堡里。 堡里之範 圍有所改變時,以通車後資料之行政區域為調整之基準。

出口至日本,為了降低運輸成本, 日治初期所興建之新式糖廠幾乎都位於縱貫 鐵路沿線。 因為新式糖廠之產能很高,每一糖廠之原料採集區域面積相當大,農 民所種植的甘蔗是由小火車運至糖廠, 因此蔗園與縱貫線車站並無必然關係。

就甘薯而言,其單價較低,而且相對較重,下一節的分析也顯示,甘薯很少經由 縱貫鐵路運送。 因此,本小節的分析只取田面積,園不列入。

1904年時,苗粟廳到恆春廳之間共有136個堡里, 其中28個設有車站。 表2 為迴歸結果。 車站地之係數估計值為47.339,但並不顯著(p value = 0.494)。 亦即,車站地田面積之變動與非車站地並無不同。 依上文之分析,這表示交通建 設對於工商業發展之效果,大約抵消農業面積增加之誘因。

除此之外,初始面積的大小對於面積增加有顯著影響。1904年,設有車站之 堡里的田面積平均為2,386.7甲,非車站堡里的田面積平均為1,097.7甲,前者為 後者的2.17倍。 由初始面積平均與表2之估計結果可算出,兩次土地普查之間, 車站所在堡里之田面積平均增加了288.6甲, 非車站地則平均增加160.8甲。 車 站地面積增加較多,主要原因是初始面積較大。21

3.2

車站對米作面積之影響

除了土地普查資料外,早期之 《總督府統計書》 刊載各堡里之米作面積統計,米 作面積是指實際耕種之面積。 台灣某些地區之稻作, 一年有兩次收穫。 在兩作 地區,米作面積將為田面積的2倍。1904年第一次土地普查完成之後,台灣才有 較可靠的田園面積統計。 我們猜測米作面積與產量統計也是從1904年開始才

21我們也使用園面積作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各係數都不顯著異於零。 這印証前面的推論,交通建設 對園作物之影響不大。

(14)

較為可靠,因此,我們取用1904–05年米作面積之平均作為通車前數字。 通車後 之情況則以1909–10年之平均代表。22

日本統治初期,台灣的行政區域經過數次調整,在以上兩段期間,每一個廳 所轄之堡里不盡相同。 譬如, 1909年臺中廳下之貓羅堡在1904年是分為兩區, 分屬於臺中廳與彰化廳,我們將1904–05年之資料以1909年之行政區域重新調 整後再行比較。 以1909年之行政區域畫分為準,台中廳以南(含台中,南投,嘉 義,台南,阿緱)合計有144個堡里。 其中,有28個堡里設有車站, 26個堡里有港 口, 5個堡里則兼有車站與港口。23

同樣以式(1)之設定進行分析,迴歸結果與表2類似:初始面積之係數估計 顯著大於零,代表車站之虛擬變數之係數則不顯著異於零。 此外,我們在迴歸式 中還多加入代表港口之虛擬變數。 鐵路通車之後, 港口之功能逐漸沒落,因此, 港口地米作面積之變動應該與一般堡里相同。 不過,迴歸結果發現,港口地之米 作面積增加顯著大於零。 此一結果如何解釋尚有待未來進一步探討。24

3.3

港口對田園面積之影響

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之前,港口是產品運輸的樞鈕。 若日治初期之交通建設有 經濟效益, 則清治時期鐵路尚未興建之前, 類似的效果應出現在附有港口之堡 里。 總督府的土地普查之前,劉銘傳曾在1888年進行土地清丈。 臨時土地調查 局在測量土地面積時,首先確認劉銘傳清丈的田園面積,稱之為舊甲數;土地調 查局之測量結果則稱為新甲數。 總督府的普查結果發現, 舊甲數為361,446, 新甲數則高達619,287甲。25

22本文初稿是以1903–05年平均代表通車前, 1909–11年之平均代表通車後。 不過, 1911–12兩年, 台灣連續遭受大風暴侵襲,農業產出大幅下降。 依審查人之一的建議,我們改用1909–10平均代表通 車後。 經此調整,實証結果更符合理論之預測。 我們非常感謝審查人之建議。 關於1911–12兩年大風 暴對製糖業之影響,請參考許松根(2002)

23車站之認定依據 《總督府統計書》,港口之認定依據林玉茹(1995)。 林玉茹(1994)研究清領時期 台灣各類港口,並依照港口之泊船條件、 交通、 貿易、 商業、 腹地發展以及行政軍事配置分級,港口條 件最佳為1級港,最差為5級港。 本文所採用資料為清末1861–95年之港口,林玉茹(1995)列出此段 期間苗栗至恆春共有76個港口,本文再與 《臺灣堡圖》(1996)交叉比對,得出1904年之港口共57個。

兩者之差異可能是清末到日初期間該港口之功能消失.以致未列入後一資料內。 未列入之港口多屬5 級港,運輸功能不高,對本文之結果應無太大的影響。

24可能的解釋是,港口沒落之後,原先的工商用地改為農地。 不過,我們尚無資料可驗証此一說法。

25劉銘傳清丈時所登錄之甲數是431,892,高於臨時土地調查區所清查出來的舊甲數。 臨時土地 調查局歸入舊甲數之依據是地主是否交土地稅,參見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c),97

(15)

田園新舊甲數之差異至少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劉銘傳的清丈多所遺漏,例如, 清丈時並未納入茶園面積。 第二個原因是清丈之後又有新的土地開墾。 目前的 資料無法區分以上兩項因素之比重。 不過,若假設清丈時各堡里遺漏之比例相 同,我們仍可據以分析港口地之田園面積是否較非港口地增加較多。

清治末期港口系統之作用與日治初期的鐵路與港口系統略有不同, 後者同 時提升島內貿易與國際貿易,前者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國際貿易(包括台灣與中 國沿海省份之貿易)。 晚清時期,台灣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是砂糖,砂糖的原料 是甘蔗,主要種植於中南部的旱田。 基於運輸成本的考量,中南部的糖S多設於 港口附近,26故本小節以田園面積合計進行分析。

以ai0代表清丈時(1888年)田園之實際甲數, ai代表1904年之田園新甲數。

若港口地之田園面積增加較多,迴歸式可設定如下:

ai −ai001Di2ai0i, (2) 其中, Di 為虛擬變數,港口為1,非港口為0。 上式中還加入初始面積, a0i, 其解 釋與式(1)相同。 因為ai0並無可靠統計,我們只好以臨時土地調查局所清查之 舊甲數間接推估。 以a¯0代表舊甲數,並假設a¯0 =(1 − φ)a0, φ值介於0與1之 間,代表清丈時各堡里之遺漏比例。 經過整理,式(2)可寫為:

1 ¯ai ≡ai− ¯ai001Di+ β2

1 − φ a¯i0i, (3) 1 ¯ai 為新舊甲數之差異。

表3為迴歸結果,各變數之係數估計值皆顯著大於零。 港口所在堡里之舊甲 數平均為2,117甲,高於非港口堡里之1,546甲。 根據表3,從清丈到土地普查之 間,在控制初始面積之後,非港口堡里之田園面積平均增加499甲,而附有港口 之堡里的田園面積平均比非港口之堡里更多了823甲。 依本節前面的推論, 港 口使耕地面積增加,但同時也促進工商業的發展,這反而使耕地面積減少。 表3 的結果顯示,前一效果較大,因此耕地面積增加。

以上是比較新舊甲數, 實際上,清丈時之田園面積應高於舊甲數。 但因為φ 值無法確定,故β2之值無法算出。 若假設舊甲數為實際甲數的65%,亦即, φ = 0.35,則實際之港口與非港口堡里的初始面積分別為3,256甲與2,379甲。 由迴

26參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上卷,180

(16)

3:

港口對田園面積之影響

常數項

D

i

a ¯

i0

0.499 0.823 0.328

(3.704)

∗∗

(2.886)

∗∗

(3.712)

∗∗

R ¯

2

= 0.222, n = 157

估計方法請見表2說明。 括號內為t 統計, **符號代表1%

之統計顯著性。 面積單位:千甲。 田園面積取自臨時臺灣土 地調查局 (1904, 1905b), 其中載有苗栗廳以南各堡里之新 舊甲數。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3)載有台北廳與新竹廳 之統計,但只有廳之總計,無堡之細節數字,故迴歸分析只納 入苗栗廳以南地區。

歸之結果可算出β2 = −0.137。綜合以上之數字, 1888–1904年之間,港口地所 在堡里之田園面積平均增加876甲,非港口地則增加173甲。27

綜合本節之分析,清末之港口有促進耕地面積之作用,但日治初期之交通建 設對於耕作面積並無顯著影響。 我們猜測,這可能是因為車站地的工商業發展 所致。 不過, 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資料才能確認此一解釋是否正確。28 上面說 明,交通建設可能增加耕地面積,也可能提升農業生產力,下一節即分析生產力 之變動。

4 運輸成本與農業生產力

本文的目的是要分析,交通建設是否是啟動台灣現代經濟成長的因素之一。 現 代經濟成長的特徵是勞動生產力(平均每單位勞動投入之產出)之成長率由零 上升為大於零。 上面說明,鐵路通車與港口疏浚之後,車站地之農業生產的誘因 上升,這可能使稻作面積增加以及勞動生產力上升。 稻作面積增加將使產量增 加,但是若勞動投入也同比例增加, 勞動生產力將維持不變, 成長率仍然為零。

若是如此,交通建設提升產量, 但並無促成現代經濟成長之效果。 由此可見,就 現代經濟成長而言,我們必須驗証的是,交通建設與勞動生產力的關係。 本節將 首先討論農業部門生產力之變動,下一節則討論工商業。

27以上之計算假設φ =0.35。 換言之,清丈時田園之實際甲數為361,446/0.65 = 556,071甲。 因此, 1888–1904之間,田園面積增加63,126甲。 相對而言,依據 《總督府統計書》,16,262, 1905–12 間田園面積增加66,591甲。若假設φ =0.38,1888–1904之間,田園面積增加36,310甲。 港口地之 田園面積平均增加718.9,非港口地則增加58.5甲。

28譬如,如果有各堡里之農業與工商業產值之比率,即可作進一步的驗証。

(17)

4.1

稻作生產力

根據定義, 勞動生產力是指產出除以勞動投入。 不過, 日治初期並無可靠的農 業勞動投入統計,因此,我們只能使用其他的指標來分析。29根據Ho (1978,頁 56–57,註33), 1906–20年之間台灣的耕地面積與農業人口比率約維持不變。 若 進一步假設農業人口與農業勞動投入為固定比率,則我們可以用平均每甲產量 來代表農業生產力。 本小節之分析即以平均每甲產量代表勞動生產力。

3.2節之作法,我們以1904–05代表通車前, 1909–10代表通車後。 直接由 各堡里之平均每甲產量計算總平均, 1904–05之稻作平均每甲產量為16.86石, 1909–10為16.64石。 進一步觀察各堡里之資料可知,某些堡里之平均每甲產量 上升, 某些則下降。 平均每甲產量增加並不必然表示這是鐵路通車的結果。 生 產力的上升也可能是因為日治初期治安改善,財產權保障加強所引起。 以下我 們進一步分析兩者之因果關係。

上面已經說明,交通建設可能使車站地之耕作面積增加,也可能提升其平均 每甲產量。 不過,耕作面積增加反過來可能使堡里之平均每甲產量下降,原因是 新開墾田園 (或者原栽種其他作物, 現改種稻米) 之平均每甲產量一般而言低 於現有之田園。 舉例來說,總督府財務局以平均每甲生產額課徵地租(土地稅)。 1904年課稅之田面積為312,022甲, 1915年增加為333,069甲,而前者之平均每 甲地租為6.91元,後者略降為6.82元。 平均每甲地租之降幅雖然不大,但顯示此 一影響力的確存在。

因此,平均每甲產量之變動可以表示如下:

1yi01Di21ai3yi0i, (4) 其中, 1yi1909–10年平均每甲產量減去1904–05年平均每甲產量, Di 為虛 擬變數,有車站之堡里為1,非車站之堡里為0; 1ai則代表面積之變動。 根據以 上的推論, β1 > 0, β2 < 0。除以上變數外, 式(4) 右邊尚加入變數 yi0, 此為 1904–05年平均每甲產量,下文將說明之意義。

迴歸結果列於表4。Di 之係數大於零(p值為0.018),顯示鐵路通車對車站 地之影響大於非車站。β2之估計值不顯著異於零,因此稻作面積增加對於平均 每甲產量之影響並不顯著。 除了以上兩項變數,迴歸分析時我們發現,期初之平

29關於日治初期農業勞動投入之定義以及統計之困難,請見Ho (1978),51,之討論。

(18)

4:

車站對稻米平均每甲產量之影響

常數項

D

i

1a

i

y

i0

13.097 1.761 0.000 − 0.812

(13.469)

∗∗

(2.389)

(0.446) (−14.623)

∗∗

R ¯

2

= 0.60, n = 144

估計方法請見表2說明。 括號內為t 統計, ***分別代表1%5% 統計顯著性。 迴歸分析中只分析台中廳 (含苗栗三堡) 以南地區。 單位: /甲。 《總督府統計書》 中, 1910年之產量是以稻米計,1904–05年以 1909年資料是以稻穀計。 大體而言, 2石穀約可轉換出1石米。 本文利 用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20,239)之各廳平均稻穀製米比率(上忙、 下 忙兩期平均)1910年各堡里之米產量轉換成稻穀單位。

均每甲產量yi0對於每甲產量變動有負向影響。 亦即,期初平均每甲產量較高的 堡里,其每甲產量之增加幅度較小。 我們對此現象之解釋如下。

Ho (1978, 頁49–56)綜合文獻的結果指出, 在1920年代中期之前, 農業產 出之成長率並不高, 而產出增加主要決定於: 耕地面積, 勞動投入, 肥料, 與灌 溉。 以耕地面積代表固定資本,並假設生產函數為 Cobb-Douglas,則平均每甲 產量決定於勞動投入/資本比率與技術水準,而化學肥料之引進以及水利建設可 解釋技術水準之進步。 上面已說明,日治初期之勞動投入/資本比率大約維持固 定。 而且, 化學肥料主要用於蔗作, 米作要到1920年代中期蓬萊米普及之後才 廣泛使用(張漢裕, 1957)。 相反的,總督府從日治初期開始,即積極推動水利建 設。30因此,平均每甲產量若上升,水利建設應該是主要原因。

水利灌溉使稻田之生產力上升。 根據報酬遞減之特性,同樣的水利建設在生 產力較低之土地上會產生較高的邊際報酬。 因此,土地生產力較低的堡里,農民 投資水利建設之誘因較強。 清國統治時期,台灣的水利建設幾乎全部是民間自 行興建。31日治初期開始,總督府積極管理原有的水利建設,並大量補助農田水 利之開發。 從資源運用效率的角度來看,其他條件相同時,總督府也會優先補助 平均每甲產量較低地區之水利建設。 因此,式(4)β3應小於零。 表4中, y0

i 係 數之估計值為−0.812, p值為0.00

綜合言之,在控制1ai 與yi0變數之後,車站地之平均每甲產量比非車站地 高1.761石/甲。這表示,交通建設的確有促進農業生產力之效果。

30關於日治初期之水利政策與建設,請見惜遺(1950)

31參見王世慶(1994)

(19)

5:

車站對甘藷平均每甲產量之影響

常數項

D

i

1a

i

y

0i

− 462.375 145.604 − 4.807 0.263

(−0.324) (0.094) (−1.413) (0.168)

R ¯

2

= − 0.01, n = 145

估計方法請見表2說明,括號內為t統計值。 單位:/甲。 本表之樣本較表41, 原因是台南廳效忠里只種甘藷,無法種稻。

4.2

甘藷

除了稻米外,甘藷亦是全台皆有種植之產物。 縱貫線通車雖使運輸成本降低,但 與稻米不同的是,甘藷較重,運輸成本較稻米高. 而且價格較低廉。 因此, 車站 所在堡里之農民增產甘藷之誘因應該不如稻米強烈。32同樣以式(4)作迴歸,結 果記於表5。

迴歸結果顯示,車站虛擬變數之係數不顯著異於零,表示交通建設對車站地 與非車站地之生產力並無不同影響。 此一結果與以上之預測相符。 此外, 種植 面積之變動對於生產力也無顯著影響(p值為0.160)。 最後,我們也在迴歸分析 式中加入期初平均每甲產量yi0,但其係數並不顯著異於零。 上一小節由水利建 設解釋yi0 之影響。 但甘藷是旱田作物, 因此,水利建設對於甘藷之生產力並無 影響。

綜合以上之分析結果,鐵路通車之後,車站地之米作平均每甲產量顯著高於 非車站地,表示交通建設的確有提升米作生產力之誘因。 除了農業之外,交通建 設也可能提升工商業之生產力。 下一節即分析此一問題。

5 聚集經濟

由各國交通系統發展的過程來看, 在鐵路尚未興建之前, 都市通常依港口而發 展,美國的紐約是一個例子,清治時期的安平與鹿港是另一個例子。 鐵路系統建 立之後,車站取代港口,成為都市發展的中心。 當然,在興建鐵路時,原先的港口 都市也有機會變成車站。 紐約是美國東岸的港口都市,也是鐵路運輸系統中心。

32依照 《臺灣貿易二十五年對照表》(1922),日治初期並無甘藷或其澱粉類的出口,顯示此類物品 除國內食用外,並無出口價值。

(20)

Anas et al. (1998)的文獻回顧指出, 都市興起的原因是所謂的 「聚集經濟」

(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 若某特定區域內聚集較多的廠商,生產的平均 成本會下降。 Moses and Williamson (1967)與Hummels and Skiba (2004)的 分析指出,運輸服務之平均成本會隨著運輸量之增加而下降。 因此,企業若設於 大車站與大港口,運輸量較大,規模經濟之特性使其平均成本下降。 都市興起的 另一個原因是企業聚集所產生的 「外部性」。 在企業與人口密集的都市裡,個別 企業更容易獲得知識外溢(knowledge spillovers)的好處, Lucas (2001)即探討 土地租金與人力資本外部性之關係。

平均運輸成本下降促成大都市的興起,同時也帶動都市地價的上升。 文獻上 的monocentric city模型假設地租由競標決定,而交通成本是決定地租的主要 因素(Anas et al., 1998,頁1434–1436)。Atack and Margo (1996)以此模型分析 紐約市的地價,發現市中心之地價最高,距離市中心越遠,地價逐漸下降; 而都 會區交通系統之改善會改變地價之變動率。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或工廠設 於都市中心有規模經濟與外部性之利,故企業願付較高的價格購買或租賃土地, 這使得都市中心的地價高於郊區。 因此,都市中心的地價隨著鐵路通車而上升, 反映的是運輸成本下降(聚集經濟)與外部利益。 因此,鐵路通車對工商業的經 濟效益可用地價之變動來衡量。

縱貫鐵路逐段通車之後, 重要車站地之地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臺灣總督府

財務局(1916, 附屬表第6號)載有日治初期台灣市街地建物用地之地價調查。

建物用地依地價之高低區分為上中下三等則。 以上等則土地為例, 1897年鐵路 開築之前, 台南市地價最高 (10圓/), 大稻埕其次 (8/), 台北城內排名 第3 (7圓/坪)。 1907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的前一年,台南市地價仍然最高,但台 北城內之地價變成全台第二, 大稻埕第三(50圓/坪)。 但到了1912年鐵路全線 通車四年之後, 台北城內的地價已躍居全台第一 (100圓/坪), 大稻埕第二 (70 圓/), 台南市, 艋舺與基隆市並列第三。 相反的, 安平街在1897年之地價為6 圓/,僅略低於台北城內。鐵路通車後,港口地沒落, 1912年安平街之地價降為 1.5圓/坪。 鹿港街的地價也有類似的變動, 1897年為2.5/, 1912年變為4.0 圓/坪。 如果把物價上漲的因素納入考慮,鹿港街之地價不升反降。33

33此一期間並無消費者物價指數,故以米價平減。 依臺灣銀行調查課(1919), 1897年米價為5.61 /, 1912年為14.61/,亦即,米價上漲為2.60,而鹿港之名目地價僅上漲為1.6倍。

數據

表 1: 西部縱貫線通車時間表 時間 北部路段 ( 基隆到臺中 ) 南部路段 ( 高雄到臺中 ) 1899 基隆到臺北 ( 修清末路段 ) 淡水線到大湖口 1900 臺北到新竹 ( 修清末路段 ) 打狗到臺南 1901 臺北到淡水 ( 淡水線 ) 臺南到新豐 1902 新竹到中港 新豐到嘉義 1903 中港到三叉河 嘉義到斗六 1904 三叉河到伯公坑 斗六到彰化 1905 伯公坑到葫蘆墩之輕便線 彰化到葫蘆墩 1908 三叉河到葫蘆墩 打狗到九曲堂 各路段通車時間取自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 (1897–1
表 3: 港口對田園面積之影響 常數項 D i a¯ i 0 0.499 0.823 0.328 (3.704) ∗∗ (2.886) ∗∗ (3.712) ∗∗ R¯ 2 = 0.222, n = 157 。 估計方法請見表 2 說明。 括號內為 t 統計 , ** 符號代表 1% 之統計顯著性。 面積單位 : 千甲。 田園面積取自臨時臺灣土 地調查局 (1904, 1905b), 其中載有苗栗廳以南各堡里之新 舊甲數。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3) 載有台北廳與新竹廳 之統計 , 但只有廳之總計 ,
表 4: 車站對稻米平均每甲產量之影響 常數項 D i 1a i y i 0 13.097 1.761 0.000 − 0.812 (13.469) ∗∗ (2.389) ∗ (0.446) (−14.623) ∗∗ R¯ 2 = 0.60, n = 144 。 估計方法請見表 2 說明。 括號內為 t 統計 , ** 與 * 分別代表 1% 與 5% 之 統計顯著性。 迴歸分析中只分析台中廳 ( 含苗栗三堡 ) 以南地區。 單位 : 石 / 甲。 《總督府統計書》 中 , 1910 年之產量是以稻米計 ,
表 5: 車站對甘藷平均每甲產量之影響 常數項 D i 1a i y 0 i − 462.375 145.604 − 4.807 0.263 (−0.324) (0.094) (−1.413) (0.168) R¯ 2 = − 0.01, n = 145 。 估計方法請見表 2 說明 , 括號內為 t 統計值。 單位 : 斤 / 甲。 本表之樣本較表 4 多 1, 原因是台南廳效忠里只種甘藷 , 無法種稻。 4.2 甘藷 除了稻米外 , 甘藷亦是全台皆有種植之產物。 縱貫線通車雖使運輸成本降低 , 但 與稻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is class of merit functions to the second-order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SOCCP) and show analogous properties as in NCP and SDCP cases.. In ad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