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rGGABBK[C 2.22.4 C g m)+70% s 194450%(43 g m)+50% AiF 183230%(225 jpvTAXFXgqMCPtFiIu{CGAUAoUnAOft@wXjptAnC`Go{ts b {qTOsxBM@quAbpTrpHPAP_AMTuPHCu{OTu~|j@A]Au{FTu~m@RQZAOMwtC iqhUAbTu~H`NOs}oPAYwGAoAQK[ Kn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rGGABBK[C 2.22.4 C g m)+70% s 194450%(43 g m)+50% AiF 183230%(225 jpvTAXFXgqMCPtFiIu{CGAUAoUnAOft@wXjptAnC`Go{ts b {qTOsxBM@quAbpTrpHPAP_AMTuPHCu{OTu~|j@A]Au{FTu~m@RQZAOMwtC iqhUAbTu~H`NOs}oPAYwGAoAQK[ Kn"

Copied!
9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3)
(4)
(5)

摘要

現今的民生交通方面汽車是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交通工具,而 其在行駛中汽車駕駛人與乘客乘坐的舒適與否,取決於汽車制振性能 的優與劣。振動工程是汽車工業的四大領域之一,因此,制振工程不 僅成了汽車工業搶奪市場的一個犀利武器,更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制振可從很多方面下手,最近在汽車工業受人注意的是新制振材 的開發與應用,本文即針對液態制振材之研發,探討改變添加物 b 顆 粒大小對制振材制振性的影響,並找出達到最符合經濟效益和最低成 本之防振材的成份與配方並達到可施工的程度。結果顯示,顆粒愈 細,制振性不見得愈好,反而是搭配一定組合之顆粒大小之配方時,

其制振性最好。總實驗結果發現配方為編號 1832 試片 30%粉狀(225 μm)+70%片狀及編號 1944 試片 50%粉狀(43μm)+50%片狀,其制振 性可達標準試片制振性的 2.2 倍∼2.4 倍。

關鍵字:液態制振材料、粉狀材料、添加物。

(6)

Abstract

Automotive is extensively used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oday.

Anti-vibration is crucial which affect the comfort of passengers during driving. Vibration and noise plays a vital role in vehicle industry, anti- vibration engineer has become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to decide to win or to lose in the vehicle market.

The anti-vibration can be done by many approaches , such as the new development liquid anti-vibration materials. This paper is then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characteristic of liquid anti-vibration materials, by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additives b to fulfill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lowest. Form results, It shows that anti-vibration was not necessarily improved as the additives gets finer. It was found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anti-vibration occurs at fixed combination of both fine and coarse additives. Form all the samples, NO. 1832 which consists of 30%

powdery(225μm)+70% slice and NO. 1944 which consists of 50%

Powdery(43μm)+50% slice reveals the best anti-vibr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anti-vibration can be approved to be 2.2∼2.4 times the standard value.

Keyword:liquid anti-vibration materials、powdery materials、additives

(7)

誌謝

在這段求學的時間,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 林育立博士,在 老師的諄諄教悔及不辭辛苦的細心指導下,讓研究能順利的進行,使 得今天得以順利完成我的論文。謹此致以最由衷的感謝。

再者,特別感謝竹昌橡膠公司老闆 傅碩林先生、竹隆橡膠公司 老闆 傅鈞軸先生,以及負責研發的沈先生、傅先生,不僅提供貴重 的實驗器材及材料,並不時給我熱心的建議,使我研究能順利進行。

在此致以由衷的感謝。

感謝工研院 陳豐彥博士及中華大學 葉明勳博士,兩位教授於口 試期間對於我的論文細心審閱和不吝指教,惠賜許多寶貴的建議,使 本論文更臻完善。

實驗期間,感謝同學吳詩雄、孫汶江以及學弟家賢、厚升等人熱 情地協助幫忙,還有其他的好朋友們,在此一併感謝。

最後,感謝我的父母親、弟弟、妹妹以及關心我的親友,在求學 過程中,因為你們的支持與鼓勵,得以順利完成現階段學業,願將完 成此論文的喜悅與榮耀與各位分享。

(8)

總目錄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誌謝... Ⅲ 總目錄... Ⅳ 表目錄... Ⅶ 圖目錄... Ⅸ

第一章 序論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動機 ... 1

1-3 研究目的 ...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3

2-1 制振材料之制振(防振)原理 ... 3

2-2 制振鋼板之特性及應用 ... 3

2-3 制振材之設計 ... 4

2-4 制振材之性能 ... 5

2-5 液態制振材料之一般性質 ... 6

2-6 制振材料之塗佈技術 ... 7

2-7 制振材之應用 ... 8

(9)

第三章 實驗設備與實驗步驟 ... 9

3-1 制振材材料之選擇 ... 9

3-2 實驗儀器設備 ... 10

3-3 實驗程序 ... 13

3-3-1 試片製作 ... 13

3-3-2 實驗步驟 ... 15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 17

4-1 添加物 b 為片狀+粉狀(225μm)之制振性 ... 18

4-1-1 添加物 b 使用片狀無機物對制振性之影響評估... 18

4-1-2 添加物 b 使用片狀搭配粉狀混合比例對制振性之影 響評估 ... 18

4-1-3 添加物 b 使用粉狀無機物(225μm)對制振性之影響 評估 ... 23

4-2 添加物 b 為片狀+粉狀(43μm)之制振性 ... 24

4-2-1 添加物 b 為片狀搭配粉狀無機物(43μm),比較粉狀 不同粗細材料對制振性之影響

...

24

4-2-2 添加物 b 使用粉狀無機物(43μm)對制振性之影響... 31

4-3 綜合比較 ... 32

第五章 結論 ... 33

(10)

參考文獻 ... 35

(11)

表 目 錄

表 3-1 制振材之厚度與標準損失係數 d2對照 ... 39

表 3-2 實驗所採用的試片成分與實驗條件參數... 40

表 4-1 添加物 b 使用片狀無機物之制振性... 41

表 4-2 試片編號 1826(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2

表 4-3 試片編號 1827(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2

表 4-4 試片編號 1828(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3

表 4-5 試片編號 1831(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3

表 4-6 試片編號 1832(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4

表 4-7 試片編號 1833(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4

表 4-8 試片編號 1836(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5

表 4-9 試片編號 1837(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5

表 4-10 試片編號 1838(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6

表 4-11 試片編號 1842(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6

表 4-12 試片編號 1843(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7

表 4-13 試片編號 1844(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7

表 4-14 試片編號 1848(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8

表 4-15 試片編號 1849(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8

表 4-16 試片編號 1850(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49

(12)

表 4-17 添加物 b 使用粉狀無機物(225μm)之制振性 ... 50

表 4-18 試片編號 1926(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1

表 4-19 試片編號 1927(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1

表 4-20 試片編號 1928(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2

表 4-21 試片編號 1931(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2

表 4-22 試片編號 1932(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3

表 4-23 試片編號 1933(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3

表 4-24 試片編號 1936(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4

表 4-25 試片編號 1937(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4

表 4-26 試片編號 1938(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5

表 4-27 試片編號 1942(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5

表 4-28 試片編號 1943(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6

表 4-29 試片編號 1944(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6

表 4-30 試片編號 1948(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7

表 4-31 試片編號 1949(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7

表 4-32 試片編號 1950(添加物 bf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 58

表 4-33 添加物 b 使用粉狀無機物(43μm)之制振性 ... 59

表 4-34 添加物 b 為片狀和粉狀(225μm)材料混合比例之制振性 ... 60

表 4-35 添加物 b 為片狀和粉狀(43μm)材料混合比例之制振性 ... 61

(13)

圖目錄

圖 2-1 制振鋼板構成原理... 62

圖 2-2 純鋼片與三明治型制振鋼板之振動衰減圖... 62

圖 2-3 拘束型制振鋼板材料與非拘束型制振鋼板材料的比較... 63

圖 2-4 片狀制振材料特性... 63

圖 3-1 燒杯、量筒、玻棒、湯匙... 64

圖 3-2 電子天秤... 64

圖 3-3 標準試片... 65

圖 3-4 模具... 65

圖 3-5 恆溫爐... 66

圖 3-6 A、振動儀,B、訊號放大器,C、訊號控制器... 67

圖 3-7 D、振動器 ... 67

圖 3-8 頻譜分析儀... 68

圖 4-1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26)之制振曲線圖 ... 69

圖 4-2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27)之制振曲線圖 ... 69

圖 4-3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28)之制振曲線圖 ... 69

圖 4-4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31)之制振曲線圖 ... 70

圖 4-5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32)之制振曲線圖 ... 70

圖 4-6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33)之制振曲線圖 ... 70

(14)

圖 4-7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36)之制振曲線圖 ... 71

圖 4-8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37)之制振曲線圖 ... 71

圖 4-9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38)之制振曲線圖 ... 71

圖 4-10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42)之制振曲線圖 ... 72

圖 4-11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43)之制振曲線圖 ... 72

圖 4-12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44)之制振曲線圖 ... 72

圖 4-13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48)之制振曲線圖 ... 73

圖 4-14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49)之制振曲線圖 ... 73

圖 4-15 添加物 bs 含量(試片編號 1850)之制振曲線圖 ... 73

圖 4-16 試片編號 1826、1926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4

圖 4-17 試片編號 1827、1927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4

圖 4-18 試片編號 1828、1928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4

圖 4-19 試片編號 1831、1931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5

圖 4-20 試片編號 1832、1932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5

圖 4-21 試片編號 1833、1933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5

圖 4-22 試片編號 1836、1936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6

圖 4-23 試片編號 1837、1937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6

圖 4-24 試片編號 1838、1938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6

圖 4-25 試片編號 1842、1942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7

(15)

圖 4-26 試片編號 1843、1943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7

圖 4-27 試片編號 1844、1944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7

圖 4-28 試片編號 1848、1948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8

圖 4-29 試片編號 1849、1949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8

圖 4-30 試片編號 1850、1950 不同粗細材料之制振曲線圖... 78

(16)

第一章 序論

§ 1-1 研究背景

近年來,由於消費者對汽車的品質要求提高,對汽車振動、噪音、

乘坐舒適等性能非常的講究。因而,各個汽車相關企業無不競相致力 於防振、制振與防音材料的開發,也促使了防振材料的專利申請案件 一明顯增加,各個汽車相關企業無不競相致力於防振、制振與防音材 料的開發。

§ 1-2 研究動機

目前汽車工業最常用的制振材料,以柏油板材料為最常使用之制 振材料,一般製作是採用固態柏油板,雖然固態柏油板在制振性上可 符合汽車廠之規範要求,但在製程上尚有許多缺點需克服,其中以不 規則且非平面之工件在製程上最花成本及時間,且無法大量塗佈於工 件上,因此目前研發改良的方向是將一般固態制振柏油板材料更改為 液態制振材料,其優點在於不但有高於固態制振材的制振性,更擁有 在自動化製程上更加有彈性且有效率,更可大量塗佈於工件上,也可 減少材料庫存空間等。汽車是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項交通工具,

而現在科技進步,及生活品質的提昇,汽車不在光是提供運輸功能,

更需具備快速、舒適及安全條件;為減低乘客乘坐的舒適性。因此,

(17)

汽車工業制振之液態材料研發是有其重要性及前瞻性。

§ 1-3 研究目的

本次實驗實為上一年度計畫之延伸,上年度計畫重點在於尋找最 佳液態制振材之配方,並使制振材達到可噴塗附著在鋼板上而不垂流 的程度,因此,較上年度不同的是改變添加物b 的配方,由原本片狀 添加物改變為片狀添加物混合粉狀添加物,依百分比例逐漸微細化且 達到完全粉末化之後,針對添加物b 的粗細對制振性之影響做進一步 的探討,並考慮到經濟因素來尋找最佳液態制振之配方,並使之可噴 塗附著在鋼板上而不垂流的程度以評估可否實際應用於汽車工業。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2-1 制振材料之制振(防振)原理

一般高分子黏彈阻尼材料,通常簡稱制振(阻尼)材料,它具可有 耗散振動能的特殊功能【1、2】,制振的原理即是利用高分子黏彈阻 尼材料,當受應力作用產生變形時,部分能量以位能的方式儲存起 來,另一部份能量則被耗散轉化成能量,耗散於周圍的環境中,從而 達到阻尼減振的作用。一般制振性之好壞,以損失係數(d 值)來衡量,

損失係數越大,表示材料的制振性越好【3】。

黏彈材料是一種具有某些黏性與彈性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眾所 周知,彈性材料雖然能儲存能量,但是它卻不能耗散能量。相反地,

黏性材料具有耗損能量的本能,然而卻不能儲存能量,因此只有介於 黏性與彈性之間的黏彈性材料才能二者兼具。再受到變應力作用產生 變形時,部分能量能以位能的方式儲存起來,另一部份能量則被耗散 轉化成熱能,這種能量耗損或轉化表現為機械阻尼,具有振動阻尼的 作用【4、5】。

§ 2-2 制振鋼板之特性及應用

制振鋼板乃是將制振貼片熱壓或貼合在二層鋼板之間,所製造出 的一種三明治型新複合材料(如圖 2-1)。當鋼板受到振動時,在鋼板

(19)

之間的制振材料產生了斷層的作用,並因產生剪切變形的摩擦作用而 將振動的能量轉換成熱能,使得鋼板的振動及噪音同時被減低。

圖2-2 是同樣厚度的鋼板與三明治型制振鋼板,兩者所做振動衰減的 比較圖;由圖表的曲線可明顯見其衰減的效果【6】。

制振鋼板區分為拘束型與非拘束型兩種(如圖 2-3),以下就分別 簡單敘述其不同【7】:

1. 拘束型: 貼合於基板上的制振材料表面,再貼合一薄金屬板作為 拘束板,於是制振材夾於基板與拘束板間,形成一個三 明治狀的構造而稱之。由於其與鋼板或不銹鋼板的緊密 共構結合,而使得此制振鋼板亦具有原始鋼材的優良特 質,可快速的適用於各種機體的機構,外殼,零件或建 材等多重領域的廣範應用。

2. 非拘束型:基板上貼合制振材料所形成的非拘束型制振材可藉由 長變形而將振動能量轉變為熱能,振動因而衰減。

§ 2-3 制振材之設計

制振材主要分為拘束型與非拘束型兩種,拘束型制振材的中間層

(20)

多,但為輕量、防銹之目的,使用鋁材或高鋼性樹脂層的情形日增。

非拘束型制振材使用聚合物主要為橡膠系、瀝青系、PVC 系、

環氧樹脂系等,選用這些高分子材料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在於 其黏彈性【8∼11】。共振板材上可藉由制振材料所具有的高黏性抵 抗,將振動能量轉換成熱量,以抑制共振產生,所以基板與制振材之 黏著性越佳,對於制振性的提高有絕對的正面影響。

制振材的材料設計之重要項目包括以下:

( 1 ) 損失係數:由聚合物、可塑劑、軟化劑、填充劑、加硫劑、架 構劑等來決定。

( 2 ) 耐環境性:包括耐熱性、耐候性、耐臭氧性、耐燃性、耐油性、

耐溶劑性、耐移行性、耐放射線性、耐電氣絕緣性。

( 3 ) 其他:接著劑與黏著劑的選擇【12∼15】。

§ 2-4 制振材之性能

制振材的制振性能可用損失係數d 來表示,損失係數 d 越大,表 示吸收振動的能力也越大,抑制共振的能力越高。如圖2-4 所示,片 狀非拘束型制振材之損失係數與共振頻率數、溫度及板厚比的關係。

由圖可以看出,共振頻率數對損失係數的影響不大,但溫度則對損失 係數有很大的影響,實際使用時須注意使用溫度範圍。基板與制振材

(21)

的厚度比也對損失係數有很大影響,通常橡膠類制振材厚度為基板厚 度1~3 倍時,制振效果最佳【3、16∼18】。

§ 2-5 液態制振材料之一般性質

防振橡膠(制振材料)是一種非金屬的彈簧,其定義為防止或緩和 振動、衝擊的傳達而使用的橡膠製品。將其與金屬彈簧做一比較即容 易理解,其特徵如下:

1. 形狀自由度

利用模具來成形,形狀自由度大。

2. 有 6 方向的彈簧作用

除 X、Y、Z 方向的振動外,再包括這三方向的旋轉,因此總共 可有 6 個方向的彈簧作用。

3. 適當的衰減性能

防振橡膠的內部摩擦,較彈簧鋼大幅提高,因此衰減作用在低 週波∼高週波均可用。

4. 多樣性

同一零件可兼有防振、緩衝及防音的性質。

5. 價格

防振橡膠的成本較金屬彈簧低,保養亦容易。

(22)

6. 耐環境性

對環境的抗性較金屬彈簧為劣。

7. 品質參差

防振橡膠的彈簧常數與金屬彈簧相比,常有品質參差的問題

【19∼21】。

§ 2-6 制振材料之塗佈技術

塗佈(coating)是在支撐體表面將物質形成薄膜的技術。塗佈的方 式有許多種,要依塗佈劑、支撐體(基材)、塗佈速度、塗佈量等條件 來選擇,基本的塗佈方式種類可分為單層塗佈、多層同時塗佈兩類。

其最主要是在基材表面將物質形成一薄膜,目前常見的有:塗裝技 術、電鍍技術、蒸鍍技術、濺鍍技術等【22∼25】。使塗料於被塗物 表面形成薄膜的作業稱塗裝,其方法從最原始的刷塗到最進步的真空 蒸著塗裝各有其不同的適用範圍,端視使用場合、產品形狀、使用塗 料種類而定。因本實驗採用的制振材料是高分子材料,基材是一般汽 車鋼板,為了兼顧到汽車工業使用時要考慮到加工方便、省成本及省 製程步驟等因素,因此,我們採用較簡單的塗裝技術,而塗裝的方式 又可依樹脂不同而分成手刷塗裝、噴霧塗裝、靜電噴塗、浸漬塗裝、

滾筒塗裝、簾幕式塗裝、粉體塗裝、真空蒸著塗裝等,本實驗之標準

(23)

試片採用手刷塗裝方式。

§ 2-7 制振材之應用

近年來,由於消費者對汽車品質的要求提高,因此汽車製造廠商 對所用橡膠零件,也要求有更高的耐熱性、耐油性、使用壽命及振動 衰減等特性,這使得汽車工業對特殊橡膠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橡膠材 料也稱彈性體材料,其本身的黏彈特性(visco-elastisity)具備某種特殊 的消能功能,若其材料能應用在阻擋振動所造成的破壞,就歸納稱為 防振橡膠;在一般工業及航空工業上用途極為廣泛,舉凡機器、汽車、

建築、航空、輪船、橋樑、家電等,均會使用它來隔除振動,而用於 汽車工業上的防振零件主要可分為底座、襯套、減震器、防撞器及驅 動系零件等,都是制振材料應用的範圍【26~33】。

(24)

第三章 實驗設備與實驗步驟

本實驗主要是改變添加物之配方,尋找最佳之液態制振材之配方 並且不會有垂流的現象,因業界目前尚無新材料之評估標準,因此有 關材料制振性之評估皆以汽車工業目前所常用的柏油板材料作為標 準,來加以驗證。防振材料的製作,完全依照業界車廠所提供的方式 與步驟逐步完成。包含製模、材料之配製、塗裝、烘烤、共振頻率之 測試,共振頻率之計算等六大部份。

§ 3-1 制振材材料之選擇

此次實驗所採用的防振材料是如表 3-2 所示的 15 組不同成分及 含量的基本配方,因廠商業務研究上之需求,因此配方之內容以添加 物a、b、c 等符號表示之,本實驗最主要是改變添加物 b 之成分,除 使用片狀無機物外亦添加粉狀之無機物,觀察其對制振性之影響,而 本次實驗會依試片混合比例是否會產生垂流而適當的會在實際操作 過程中另加入特殊添加物c ( 0.1∼0.5g)不等,以增加材料的黏稠度及 方便噴塗的操作。

(25)

基本配方簡介

(一) 液態樹脂:

液態樹脂:黏度:1000 cps/25℃,pH:8.0,密著性、耐鹼、耐 水、耐候、耐磨性。

(二)添加物:

添加物a:顆粒狀無機物

添加物b:使用片狀無機物搭配粉狀無機物(225μm、43μm)依不 同比例混合。

添加物c:粉狀無機物

§ 3-2 實驗儀器設備

(一) 燒杯、量筒、玻棒、湯匙

混合制振材所需的燒杯、量筒、玻棒、湯匙【圖 3-1】。

(二) 電子天秤

量取制振材重量的電子天秤【圖 3-2】, SHIMADZU 制 EB-4000H 型。

(三) 鋼板

(26)

承載制振材的底板,長度為 300mm,寬度為 30mm,固定厚度 為0.8mm,如【圖 3-3】所示,置於模具內;其設計之主要目的使制 振振材料附著於上面,不易脫落,做成非拘束型制振鋼板。

(四) 模具

模具如【圖 3-4】所示,模具材料為鋁條,加工銑出溝槽,兩端 利用鐵片螺絲鎖合,固定兩端,以方便乘載鋼板。其內模之長度為 300mm,寬度為 30mm,深度為 4mm。其設計之主要目的為方便製 作標準試片時能均勻塗裝防振材料,盡量避免材料外露,使其易於成 型。

(五) 恆溫爐

恆溫爐是採用駿諺精機公司所出品之 CHANNEL 型恆溫爐

【圖 3-5】,其主要加熱部分是依靠三組電熱器供應,再經由兩側風 扇引入氣流進入爐內與導出氣體,而使得內部的溫度較為均勻;另可 由面板控制其溫度於 150℃之恆溫下,加工製作試片。

(六) 游標卡尺

游標卡尺,日本 Mitutuyo 公司制,試片成型後,量取厚度,每

(27)

一試片量取五個點,取其平均值,以便紀錄。

(七) 振動測試設備

此振動測試設備包括五大部分:A、振動儀,B、訊號放大器,C、

訊號控制器,D、振動器,E、附件組,如【圖 3-6】及【圖 3-7】所 示,分別敘述如下:

A、振動儀

控制輸出力量大小的儀器。

B、訊號放大器

連接抗震腳座上力量與加速度兩條訊號線,接收試片振動時產生 力量與加速度的訊號,並將訊號傳輸到訊號控制器。

C、訊號控制器

可以將訊號放大器傳輸進來的訊號,輸入電腦分析軟體內,製成 頻率與振幅關係圖,並比對軟體設定的參數,控制振動儀輸出的力量 大小。

D、振動器

試片置於抗震腳座上測試時,振動儀輸入力量過大時,可產生一 相反力量吸收抗震腳座多餘的力量。

E、附件組包括:抗震腳座、抽風管、螺栓組、六角扳手。

(28)

(八) 頻譜分析儀

頻譜分析儀是採用威壢科技公司代理的,利用振動儀調查吸振塊 (Dynamic Damper)的共振頻率。使用 FFT 程式設定欲掃頻的範圍,進 行掃頻,如【圖 3-8】所示。

§ 3-3 實驗程序

3-3-1 試片製作

標準試片制振材的製作是配合車廠內各項製程條件而設計的。包 含製模、材料之配製、塗裝、烘烤、共振頻率之測試、損失係數 d2

值與d200值之計算等六大部份。其製程分述如下:

(1)製模:使用耐高溫金屬材料,加工銑出溝槽,兩端利用鐵片螺絲 鎖合固定兩端,以方便乘載鋼板。

(2)材料之配製:量取添加物 a、b、c 與液態樹脂,依據所需之配方,

將以混合並攪拌均勻而完成之。

(3)塗裝:將配製好之材料,均勻塗抹於鋼板上,以待烘烤。

(4)烘烤:將塗裝完成之試片,放入恆溫爐內,控制其溫度於 150℃恆

(29)

溫及時間 30 分鐘。

(5)共振頻率之測試:利用振動測試設備與電腦連接,配合頻譜分析 儀與使用 FFT 程式設定欲掃頻的範圍,進行掃 頻測試,求取數據並計算損失係數。

(6)損失係數 d2值與d200值之計算:

1. d2是由振動幅度與共振頻率關係圖中,第 2 個波峰所計算出 來的損失係數 d 值。

d2值之計算:

(30)

d2:第二個波峰之損失係數 d2= ∆f /f ∆f=f2-f1 f、f1、f2:共振頻率

∆f(半振幅):振幅為共振曲線最大值的

1 2時的共振頻率數,

此時能量為最大振幅時的1/2

2.d200 之計算: 由於汽車行駛時所產生之共振頻率,位在低頻 200Hz 左右,所以為配合汽車與車廠之需求,先經由測試之 圖形中算出損失係數d1與d2值,再經由內插公式求算 出d200值。

3.試片優劣之識別標準差 T﹪(d2)、T﹪(d200)之計算:

T﹪(d2) = 2 − ×100%

d d

d , T﹪(d200)= 200− ×100%

d d d

d:柏油板對照之厚度標準損失係數值,如【表3-1】

3-3-2 實驗步驟

(1) 利用電子天秤,量取所需添加物重量,並使用量筒量取所需定量 的樹脂與水溶劑含量。

(2) 將其添加物、樹脂與水溶劑混合於試杯中,並以玻棒攪拌均勻。

(3) 在模具與鋼板之間上油潤滑,將鋼板放置模具內來塗裝施工,此

(31)

步驟目的是使試片完成烘烤後可以較容易脫模,才不會因脫膜而 破壞到鋼材上的材料。

(4) 將混合好的防振材料均勻塗抹於鋼板上,並控制表面平整,讓整 個試片的厚度勻稱。

(5) 接著將模具試片送入恆溫爐中,控制恆溫 150℃,烘烤 30 分鐘。

(6) 完成預定烘烤時間後取出試片脫模置於室溫下冷卻,並放置 72 小時以上,其放置時間是經過實驗後得到的結果,如此才能將材 料的制振效果完全表現出來。

(7) 將試片架設於振動器上,並將周邊設備開啟與電腦連接,準備接 受訊號,以便做振動測試。

(8) 開啟頻譜分析儀(FFT 程式),設定欲掃頻的範圍及參數,進行掃 頻,開始做共振頻率之測試。

(9) 電腦擷取數值製成共振頻率圖。

(10) 利用所得數據來計算損失係數 d1、d2、d200及標準差 T﹪(d2)、T

﹪(d200)等數值,並依照試片編號記錄之。

(32)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本實驗最主要的目的是針對上一年度的制振材料配方做個改變,

上一年度的添加物b 所使用的是片狀無機物(顆粒較大),而本次實驗 是改變添加物b 顆粒大小,藉由片狀無機物跟粉狀無機物的混合之比 例,觀察其對液態制振材料制振性之影響,實驗的重點在於新配方制 振材之制振性量測;而本實驗所有試片之製作皆以符合垂流標準規範 之條件下施作。此次實驗試片配方係選用 15 組不同成分比例之配 方,改變其添加物b 之比例,並依該組試片是否產生垂流而適當的加 入添加物c,使用固定量(6ml)的水溶劑及液態樹脂混合,烘烤溫度設 定在 150℃,烘烤時間 30 分鐘,來測定試片的制振性與垂流程度,

如表3-2 所示,為本次實驗所採用之試片成分比例與實驗條件參數。

本實驗的添加物b 中之粉狀無機物,又可區分為大小粗細不同之 材料,一種粗細大小為225μm,另一種粗細大小為 43μm,分別使 用這兩種不同粗細之粉狀無機物與片狀無機物混合,並依照比例分析 添加物b 中材料之粗細對制振性之影響,最後並找出最佳之制振材配 方。(以下本文以符號bs 代表 225μm 之粉狀無機物,符號 bf 代表 43μm 之粉狀無機物,符號 bp 代表片狀無機物。編號 18**代表 225 μm 之粉狀無機物搭配片狀無機物,編號 19**代表 43μm 之粉狀無 機物搭配片狀無機物。)

(33)

§ 4-1 添加物 b 為片狀+粉狀(225μm)之制振性

4-1-1 添加物 b 使用片狀無機物對制振性之影響評估

表 4-1 所示為添加物 b 使用片狀無機物之制振性,由表中的數據

結果發現,d2與d200值都合乎標準且較標準值為高,因一般汽車在振 動時產生的低共振頻率(約 200Hz)時,所以測試之頻率以 200 為測試 所使用之標準。藉由試片與損失係數間的關係,可以知道損失係數值 越大其相對應之標準值愈小制振性也就越好。在此一系列中,表中顯 示最佳數據 d200值為 0.219,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0.11,可以達 到標準值的1.98 倍。在此系列中試片編號 1826、1827、1831、1836、

1842 由於添加物含量較少,故會有垂流現象所以加入添加物 c。在添 加物b 使用片狀無機物時,我們可以發現添加物 a 的含量愈多,對制 振性較無影響,無法明顯的增強制振效果,而歸納使用片狀無機物最 佳重量百分比為: 添加物 a : 52.2%wt,添加物 b : 15.7%wt,樹脂 D : 16.4%wt,水溶劑 : 15.7%wt。

4-1-2 添加物 b 使用片狀搭配粉狀混合比例對制振性之影響評估

(1) 試片編號 1826、1827、1828 之制振性

由實驗的數據結果得知,在添加物a 為 10g 時,添加物 b 在不同 含量及不同比例下,其制振效果皆有所不同,如表4-2 至表 4-4 所示。

(34)

分比例為40%(bs)+ 60%(bp)時,由表 4-4 中顯示最佳 d200值為0.26,

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d =0.125,可達到標準值的 2.08 倍。從本系列 數據得到之損失係數,所有成分比例都符合厚度所對照的標準值。圖 4-1 至圖 4-3 為此添加物 a 為 10g 系列之曲線圖,在此最佳值 1828 系 列中可發現,當添加物 bs 含量增加到 20%∼40%時其制振性最好,

比使用片狀材料時好,而超過40%時愈增加其含量其制振性也相對的 降低。

整合以上之數據,結果顯示固定添加物a 為 10g 時,其最佳制振 值成分重量百分比為:添加物 a: 35.71%wt,添加物 bs:8.57%wt,添加 物bp:12.86%wt,液態樹脂:21.43%wt,水溶劑: 21.43%wt。d200的值 可達到標準值的2.08 倍。由於 1826、1827 系列之所有成分比例會產 生垂流現象,為防止制振材垂流,特別加入添加物 c (0.5g),因此試 片制振效果大都介於標準值之1.2 倍∼1.5 倍之間。結果顯示 1828 系 列所有成分比例之制振性皆較1826、1827 系列好。

(2) 試片編號 1831、1832、1833 之制振性

在添加物a 為 12g 時,不論添加物 b 含量多少,其制振性明顯較 添加物 a 為 10g 時來的理想。表 4-5 至表 4-7 所示為添加物 a 為 12g 試片之制振性,表中顯示最佳d200值為0.257,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35)

添加物b 為 5g,其制振性最好,此系列的試片數據 d200標準差T﹪皆 達到 70%、80%以上,如表 4-5。由此可知,此系列之制振性普遍都 高出標準值許多,實為一不錯之配方。由於 1831 系列之所有成分比 例會產生垂流現象,因此特別加入添加物 c (0.5g),因此此系列之制 振性較差,如圖 4-4 所示。而此添加物 a 為 12g 時,由圖 4-4 至圖 4-6 中知道,添加物 b 不論含量在 4g、5g 或 6g,其最佳之比例介於 20

∼30%(bs),添加物 a 為 12g 時其最佳制振性成分重量百分比為:添加 物a: 41.38%wt,添加物 bs: 5.17%wt,添加物 bp: 12.07%wt,液態樹 脂:20.69%wt,水溶劑:20.69%wt。d200的值可達到標準值的2.23 倍。

(3) 試片編號 1836、1837、1838 之制振性

數據結果顯示,如表4-8 至表 4-10 所示,在固定添加物 a 為 15g,

添加物b 為 6g,成分比例為 40% (bs)+60%(bp)時,為此組中最佳值。

表中顯示最佳d200值為 0.32,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0.16,可達到 標準值的 2 倍。圖 4-7 顯示 1836 系列,添加粉狀無機物時,制振性 都不及片狀好。而 1837 系列在粉狀含量 30∼90%時,皆比添加片狀 無機物好,如圖 4-8。

整合此系列之數據,此系列添加物 bs 含量為 40%時其制振性最 好,如圖4-9 所示。其餘含量比例就沒有此比例的制振性來的好。大

(36)

都介於標準值之 1.5 倍∼1.8 倍之間。結果顯示固定添加物 a 為 15g 時,添加物 b 含量增加制振越好,而其最佳制振值成分重量百分比為:

添加物a: 45.46%wt,添加物 bs: 7.27%wt,添加物 bp: 10.91%wt,液 態樹脂:18.18%wt,水溶劑: 18.18%wt。d200的值可達到標準值的2 倍。

由於 1836 系列之所有成分比例會產生垂流現象,為防止制振材垂 流,因此特別加入添加物c (0.5g),增加其黏稠性,以方便加工。

(4) 試片編號 1842、1843、1844 之制振性

實驗結果顯示添加物a 為 18g 時,添加物 b 在不同含量及不同比 例下,添加物b 之粗細對制振性較無大影響。表 4-11 至表 4-13 為添 加物a 在 18g 系列的試片之制振性,從本系列數據得到之損失係數,

所有成分比例都符合厚度所對照的標準值。此系列表中顯示最佳d200

值為 0.307,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155,可達到標準值的 1.98 倍。

圖 4-10 顯示 1842 系列試片之制振曲線圖,當添加物 bs 含量越 增加時,其制振效果越好,不過由於此系列 bs 含量 80%以下皆有垂 流現象,故 80%以下的成分比例 d200標準差 T%皆在 40%以下,顯示 此系列之制振性不是很好。圖4-11 所示為 1843 系列試片之制振曲線 圖,添加物 bs 含量為 20%∼40%時其制振性最好,其餘含量大都介

(37)

於標準值之1.2 倍∼1.6 倍之間。由圖 4-12 中可發現此 1844 系列任何 比例之制振性皆沒有比前面兩個系列來的理想。

整合以上之數據,結果顯示固定添加物a 為 18g 時,添加物 b 不 論含量多少,其制振性普遍都不甚理想。由於 1842 系列中有些成分 比例會有垂流現象,因此特別加入添加物 c (0.2g),以防止制振材垂 流。其最佳制振值成分重量百分比為:添加物a: 51.43%wt,添加物 bs:

4.29%wt,添加物 bp:10%wt,液態樹脂:17.14%wt,水溶劑: 17.14%wt,

d200的值可達到標準值的 1.98 倍。

(5) 試片編號 1848、1849、1850 之制振性

此系列的數據結果,如表4-14 至表 4-16 所示,實驗結果顯示添 加物a 為 20g 時,添加物 b 之含量較少時其制振性在不同成分比例下 較為穩定。表 4-14 中顯示最佳 d200值為0.287,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145,達到標準值的 1.98 倍。結果顯示當添加物 a 為 20g 時,

添加物 b 為 4g,其制振性在任何含量比例下,皆比只添加片狀時來 的好,如圖 4-13 所示。此一系列之制振性皆滿穩定的,可見此系列 添加物b 之粗細較不影響其制振性。圖 4-14 可發現添加物 bs 含量只 有20%時,其制振性比片狀時好,不過也只達標準值之 1.7 倍而已,

其餘含量大都介於標準值之1.4 倍左右。由圖 4-15 的曲線圖所示,此

(38)

系列添加物 b 愈細其制振性愈差,因此可以說此材料添加物 a、b 含 量愈多時添加物 b 愈細反而對制振性愈不理想。

結果顯示當添加物a 為 20g 時,添加物 b 為 4g,其制振性最好,

添加物 a 為 20g 時,其最佳制振性成分重量百分比為,添加物 a:

55.56%wt,添加物 bs: 3.33%wt,添加物 bp: 7.78%wt,液態樹脂:

16.67%wt,水溶劑:16.67%wt。d200的值可達到標準值的 1.98 倍。

4-1-3 添加物 b 使用粉狀無機物(225μm)對制振性之影響評估

由實驗的結果得知,如表 4-17 所示,對照表 4-1 中,我們可以 發現添加物b 使用粉狀無機物(225μm)時,其制振效果皆不及使用片 狀無機物時來的好,其最佳制振性也只達到標準值之1.8 倍而已,其 餘的試片大都在標準值的1.2∼1.4 倍左右,因此可以知道的是在片狀 搭配粉狀時可以得到比單純使用片狀或粉狀時好。

綜合以上之所有數據,結果顯示添加物b 為片狀無機物混合粉狀 無機物(225μm)中,我們可以找到幾組制振性較好的試片,在試片編 號 1832 系列中,添加物 b 為粉狀無機物(225μm)含量 20%∼30%,

制振性可達到標準值的 2.23 倍。結果顯示不論固定添加物 a 含量,

改變添加物b 含量或固定添加物 b 含量,改變添加物 a 含量,此材料 的試片大略都在添加物 b 含粉狀無機物(225μm)20%∼50%時,制振

(39)

材的制振性最高,歸納此材料最佳之重量百分比為添加物a: 40∼50%

wt,添加物 bs: 5∼6%wt,添加物 bp: 12∼14%wt,液態樹脂:18∼20%

wt,水溶劑:18∼20%wt。

§ 4-2 添加物 b 為片狀+粉狀(43μm)之制振性

4-2-1 添加物 b 為片狀搭配粉狀無機物(43μm),比較粉狀不同粗細

材料對制振性之影響

此一系列配方之選用乃為更細之材料,藉由片狀與粉狀(43μm) 之材料相互混合比例,尋找出最佳之制振材配方。

此材料第一組數據結果,如表4-18 至表 4-20 所示,在固定添加 物a 為 10g 時,添加物 b 在 4g、5g、6g 時,其粉狀成分比例 bf 含量 分別為60%、70%、30%時,其 d2與d200為該系列中最佳值。

由表 4-18 中了解由於此系列之粉狀較細,所以厚度較薄,而最 佳之 d200值為 0.128,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07,數據 d200可達 到標準值的1.8 倍。由圖 4-16 的 2 種不同粗細材料制振曲線圖中可以 發現添加物 bs 含量只有在 10∼30%的時後,其制振性比添加物 bf 好,含量在高於 30%時,其制振性都比 bf 差,這說明了在添加物 a 為10g 時,較細的粉狀無機物(43μm)之材料與片狀混合比跟粉狀(225 μm)之材料混合來的理想。

(40)

由表4-19 及圖 4-17 中可發現添加物 a(10g)、添加物 b(5g)系列最 佳的數據 d200僅達到標準值的 1.5 倍,其餘都在 1.4 倍以下,顯示此 一系列之制振性不理想。在此系列不論哪一種材料其制振性皆不穩 定,且試片之制振效果普遍偏低。

表 4-20 為添加物 a(10g)、添加物 b(6g)之制振性,其最佳之 d200

值為 0.217,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1。此系列中明顯可以看出 添加物b 的粉狀含量超過 30%時,添加物 b 粉狀含量愈多,也就是愈 細時,制振性會愈來愈降低。由圖 4-18 了解雖然超過 30%∼40%時 添加物b 粉狀含量愈多制振性會愈來愈降低,但此系列之制振值皆可 達標準值的1.7∼1.8 倍以上,在固定添加物 a 為 10g 中,添加物 b 為 6g 制振性比 4g、5g 好。

由此一系列之結果發現,不論片狀混合的是較粗的或較細的材 料,其制振性皆呈一波峰,為其最佳制振值。由於 1926、1927 系列 之所有成分比例會產生垂流現象,為防止制振材垂流,因此特別加入 添加物 c (0.5g),增加其黏稠性,以方便加工。綜合以上在添加物 a 為 10g 時,愈細之材料粉狀(43μm)搭配片狀仍有較高之制振值,最 佳的重量百分比為添加物a: 30∼40% wt,添加物 bf: 5∼6%wt,添加 物bp: 13∼15%wt,液態樹脂:18∼20% wt,水溶劑:18∼20%wt。此

(41)

第二組數據結果,如表4-21 至表 4-23 所示,在固定添加物 a 為 12g 時,添加物 b 在 4g、5g、6g 時,其粉狀成分比例 bf 含量分別為 50%、80%、50%時,其 d2與d200為該系列中最佳值。

由表4-21 中之結果顯示 bf 含量 40∼50%,損失係數 d2與d200值 為最高,數據d200可達到標準值的 1.9 倍。由圖 4-19 的 2 種不同粗細 材料制振曲線圖中可以發現添加物 bs (225μm)含量,其制振性都比 bf (43μm)差,其含量為 30∼60%時,2 種材料的差異性明顯的可以 看出來。

表 4-22 為添加物 a(12g)、添加物 b(5g)之制振性,表中顯示最佳 之 d200值為 0.164,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0.09。此系列最佳的數 據d200達到標準值的 1.8 倍,由於此試片有添加物 c (0.5g),所以大部 分試片的制振性皆低於1.5 倍以下,顯示此一系列之制振性不理想。

圖4-20 顯示添加物 a 為 12g,添加物 b 為 5g,2 種材料之差異在圖中 可明顯差距,此一系列(225μm)比(43μm)制振性好,因為(43μm) 有加入添加物c(0.5g),所以說添加物 c 的含量多少對制振性有很大的 影響,此系列(225μm)的試片皆不會有垂流現象,所以此材料所有的 試片都有理想的制振性,是一很好之配方。

表 4-23 為添加物 a(12g)、添加物 b(6g)之制振性,其最佳之 d200

值為 0.212,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1。此系列中明顯可以看出

(42)

添加物b 的粉狀含量在 50%時,制振性最好,其餘比例只有 1.5、1.6 倍而已。由圖4-21 可以知道添加物 a 為 12g,添加物 b 為 6g 時,(43 μm)的材料還是比(225μm)的材料制振性好,而此系列的最佳值在 50%時,數據 d200可達到標準值的 2.12 倍。

整合以上之數據結果顯示,添加物a 為 12g,其制振效果較添加 物 a 為 10g 時來的優異,而添加物 b 為 5g 或 6g 時,比 4g 時好,整 體來說,在此系列中添加物b 含量愈多,制振性愈佳。

第三組數據結果,如表4-24 至表 4-26 所示,在固定添加物 a 為 15g 時,添加物 b 在 4g、5g、6g 時,其粉狀成分比例 bf 含量分別為 100%、40%、40%時,其 d2與d200為該系列中最佳值。

由表 4-24 中之結果顯示添加物 b 含有片狀材料存在時,其制振 性為標準值的 1.5 倍左右,而添加物 b 完全是粉狀(43μm),制振性 成長到標準值的 2.27 倍,由圖 4-22 的 2 種不同粗細材料制振曲線圖 中可以發現添加物 bf (43μm)與 bs (225μm)在不同比例下之制振值 極為接近。

表 4-25 為添加物 a(15g)、添加物 b(5g)之制振性,表中顯示最佳 之 d200值為 0.222,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11。此系列最佳的數 據 d200可達到標準值的 2 倍。圖 4-23 顯示 2 種材料在粉狀 40∼60%

(43)

的 1.7∼1.8 倍,其餘比例也有達標準值的 1.6 倍,此添加物 a、b 的 成分實為一良好之配方。

表 4-32 為添加物 a(15g)、添加物 b(6g)之制振性,其最佳之 d200

值為 0.278,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145。此系列跟前一系列一 樣,粉狀 40∼60%之比例時,其制振值也是該系列中最好的,數據 d200可達到標準的2 倍以上。圖 4-24 可以知道添加物 a 為 15g 時,(43 μm)的材料還是比(225μm)的材料制振性好。

整合以上之數據結果顯示,添加物a 為 15g,其制振效果又較添 加物 a 為 10g 及 12g 時來的優異,而添加物 b 為 5g 或 6g 時,比 4g 時好,其情形與添加物a 為 12g 時非常類似,整體來說,在此系列中 添加物 b 含量愈多,制振性愈佳。添加物 b 粉狀比例介於 40∼60%

時,制振性最佳。其最佳重量百分比為添加物a: 45∼47% wt,添加 物bf: 6∼10%wt,添加物 bp: 6∼10%wt,液態樹脂:18∼20% wt,水 溶劑:18∼20%wt。此系列中最佳之 d200值可達到標準值的 2.12 倍。

第四組數據結果,如表4-27 至表 4-29 所示,在固定添加物 a 為 18g 時,添加物 b 在 4g、5、6g 時,其粉狀成分比例 bf 含量分別為 100%、40%、50%時,其 d2與d200為該系列中最佳值。

由表 4-27 中之結果顯示此一系列之損失係數 d 值都在 0.2 左

(44)

右,圖 4-25 說明了添加物 a 含量多,添加物 b 含量少時,2 種不同粗 細材料中還是以較細(43μm)之材料好。

表 4-28 為添加物 a(18g)、添加物 b(5g)之制振性,表中顯示最佳 之 d200值為 0.286,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0.13。大部分比例之損 失係數 d200值都在 0.2 以上,此系列最佳的數據 d200可達到標準值的 2.21 倍。圖 4-26 顯示 2 種材料在粉狀 40∼70%之比例時,其制振值 皆為該系列中最好的,且制振性也可達到標準值的 2.0∼2.2 倍,其餘 比例也有達標準值的 1.8 倍,此添加物 a、b 的成分實為一良好之配 方。

表 4-29 為添加物 a(18g)、添加物 b(6g)之制振性,其最佳之 d200

值為 0.356,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145。在粉狀與片狀各佔一 半比例的情形下為此系列 d200 的最佳值,數據 d200 可達到標準值的 2.45 倍,而 bf 含量比例為 70%時,數據 d200也可達到標準值的 2.2 倍。圖 4-27 顯示 bs(225μm)的材料在比例為 20∼30%時,可以達到 標準值的1.8 倍以外,其餘含量則只為 1.5 倍而已,在添加物 a、b 含 量都較多的情形下不同比例含量愈細的材料制振性愈好。

整合添加物a 為 18g 之數據,可以發現添加物 a 固定為 18g,在 不同比例下,添加物 b 的含量愈多對制振愈有幫助。

第五組數據結果,如表4-30 至表 4-32 所示,在固定添加物 a 為

(45)

20g 時,添加物 b 在 4g、5g、6g 時,其粉狀成分比例 bf 含量皆為 50%

時,其d2與d200為該系列中最佳值。

表 4-30 中顯示最佳之 d200值為 0.251,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

=0.115。其餘比例的損失係數 d200值也在0.2 左右,試片之厚度皆控 制d 在0.11∼0.12 之間,由圖 4-28 的 2 種不同粗細材料制振曲線圖 中可以發現此成分材料的粗細對制振較無影響,2 種不同粗細材料之 制振性d200皆在標準值的 1.7∼2 倍之間,此一系列也為良好之配方。

表 4-31 為添加物 a(20g)、添加物 b(5g)之制振性,表中顯示最佳 之d200值為 0.308,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0.135。此系列最佳的數 據d200可達到標準值的 2.28 倍,添加物 b 的粉狀比例 50%∼70%,制 振性都高於標準值的2 倍。圖 4-29 顯示在添加物 a 為 20g,添加物 b 為5g 時,添加物 bf(43μm)的材料也是明顯比 bs(225μm)的材料制振 性好。

表 4-32 為添加物 a(20g)、添加物 b(6g)之制振性,其最佳之 d200

值為0.358,其相對應之標準值為 d=0.185。由於此試片厚度較厚,

數據 d200標準雖達到標準值的 1.9 倍,不過此系列中最佳之配方比例 為片狀、粉狀含量各為一半時,數據 d200可達標準值的2.03 倍,由圖 4-30 了解添加物 a、b 含量較多時,粉狀 bs(225μm)之制振性不見得 較好,而添加物 b 含粉狀 bf(43μm),其制振性都較為理想。

(46)

整合以上之數據結果知道添加物a 為 20g,添加物 b 含粉狀 bf(43 μm)的試片制振性都比含粉狀 bs(225μm)好,而在添加物 a 為 20g,

添加物b 不論是 4g、5g 或 6g,其最佳之制振比例為 50%+50%。

4-2-2 添加物 b 使用粉狀無機物(43μm)對制振性之影響

由表4-33 所示,添加物 b 使用粉狀無機物(43μm)時,其制振性 最佳值出現在試片編號 1936,數據 d200可達標準值的 2.27 倍,而其 餘大部分試片皆比使用粉狀無機物(225μm)時的制振性好,相較於使 用片狀無機物時,有幾組試片也比較好,雖然添加物b 使用粉狀無機 物(43μm)時,制振性不比跟片狀無機物搭配時好,但相較於使用完 全片狀跟完全粉狀無機物(225μm)的材料,其最佳之制振性皆比此兩 種材料好。

(47)

§ 4-3 綜合比較

綜合添加物b 在添加 2 種不同材料時的數據結果,結果顯示添加 物b 含粉狀無機物(225μm)混合片狀無機物時,其最佳值出現在 1832 系列,也就是添加物a 為 12g,添加物 b 為 5g ( 30%粉狀無機物 225 μm+70%片狀無機物)時,其制振性可達數據 d200標準值的 2.23 倍。

而添加物 a、b 的含量不論多少,其大部分都在粉狀無機物(225μm) 含量為 30%∼40%時其制振性最佳,如表 4-34 所示。添加物 b 含粉 狀無機物(43μm)混合片狀無機物時,其最佳值出現在 1944 系列,也 就是添加物a 為 18g,添加物 b 為 6g ( 50%粉狀無機物 43μm+50%片 狀無機物)時,其制振性可達數據 d200標準值的 2.45 倍。而添加物 a、

b 的含量不論多少,其大部分都在粉狀無機物(43μm)含量為 40%∼

50%時其制振性最佳,如表 4-35 所示。綜合以上所述,在添加物 b 中,其成份為原先的片狀無機物混合粉狀無機物時,其在某些比例 下,制振性都來的比原先只添加片狀無機物時來的好。

(48)

第五章 結論

本實驗研究主要對於微奈米液態防振材料之研發,經過實驗所得 結果比較分析添加物b 的粗細對制振性之影響,並找尋最佳防振材料 之配方。綜合了實驗的結果,可以歸納出下列幾點結論:

(1) 添加物 b 所含的成份愈細時,其制振性不見得愈好,而是到達一 定粗細的組合時,制振性最好。

(2) 當使用片狀無機物搭配粉狀無機物添加物 b 時的制振性會比完全 使用片狀或完全使用粉狀時好,而片狀無機物所搭配的粉狀無機 物愈細對制振性愈好,(即 43μm 的顆粒大小比 225μm 好)。

(3) 試片包含添加物 c 的話,會產生試片有裂開的現象,降低其制振 性。

(4) 實驗配方多量調製過程時,需特別注意,當多量添加物 a、b、c 與樹脂及水溶劑混合時,需先將添加物少量且充分均勻混合,再 漸漸加入樹脂及水溶劑。如此混合出來的制振材才會是均勻的且 能容易施工,不可一次將所有添加物與樹脂及水溶劑混合,這樣 的制振材會是不均勻的且無法後續的施工。

(5) 由實驗的結果顯示,有多組系列之制振材其制振效果達標準的 2.2 倍以上,如使用顆粒大小為 225μm 之添加物 b 材料的試片編號 1832 系列 30%粉狀+70%片狀,顆粒大小為 43μm 之添加物 b 材

(49)

料的試片編號 1936 系列 100%粉狀、試片編號 1943 系列 40%∼

50%粉狀+50%∼60%片狀、試片編號 1944 系列 50%粉狀+50%片 狀、試片編號1949 系列 50%粉狀+50%片狀。

(6) 為考慮到經濟性,愈細之粉末成本愈高、添加物 a、b 之含量愈多 成本也愈高,如未來要適用於汽車廠生產的話,而且也符合垂流 規範標準,上述之 225μm 材料的試片編號 1832 系列 30%粉狀 +70%片狀及 43μm 材料的試片編號 1944 系列 50%粉狀+50%片狀 是一適合選擇的配方。

(50)

參考文獻

1. 陳育玄 (民 82.06)。振動/噪音與複合材料之關聯性。材料與社 會,第 70 期,頁 57-62。

2. 曾志宏 (民 88.06)。高分子制振材料的特性。高分子工業,第 82 期,頁 74-81。

3. 唐新華 (民 87.10)。橡膠制振材的性能與設計。高分子工業,第 七卷第八期,頁 66-71。

4. 史瑞生 (民 87.07)。高分子制振材料的發展。化工技術,第六卷 第七期,頁 154-158。

5. 蕭瑞聖 (民 88.02)。制振材料與新衰減(材料)開發。機械技術 雜誌,頁 116-130。

6. 梁卓中、鄧作樑、余國維 (民 84)。制振鋼板型動態吸振器之研究。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學刊,第十四卷第一期,頁 15-31。

7. 楊長江 (民 77)。防振鋼板及其應用。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中心技 術資料,CMS-RP-008。

8. 邱顯堂、宋志堅 (民 83.12)。防振橡膠之基礎探討。橡膠工業,

第十八卷第二期,頁 8-17。

9. 謝立生 (民 82.04)。防振橡膠原理與應用。高分子工業,第 45 期,頁 40-44。

(51)

10. 范重敬 (民 84.10)。橡膠用增黏樹脂。高分子工業,第 60 期,

頁 45-50。

11. 徐秀瑾 (民 87.07)。橡膠成分分析。化工技術,第六卷第七期,

頁 160-165。

12. 馬振基、黃崇淦 (民 88)。高分子及複合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

強化塑膠,第 79 期,頁 44-56。

13. 文通 (民 89)。橡膠的材料設計技術。第二十四卷第二期,頁 15-19。

14. 謝立生 (民 83.08)。高性能橡膠在汽車上的應用。高分子工業,

第 53 期,頁 30-41。

15. Dvorak ( February,1996 )。Good Vibrations。Machine Design。

16. Azuyuki Nakazato、Hideki Fukudome,“Development of sprayable sound deadening material for the floor panel ” , Techncal Notes/JSAE Review 18,p401~421(1997)。

17. Wang, W. H, R. Sutton and B. Dobson,“Vibration reduction Behavior Simulation of Resilient Mount by Series Double Ends Treansfer Mobility” , Proceedings The 5th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Sound and Vibration,Hsin-Chu,ROC,p507~524

(52)

18. 王安民 (民 83.12)。高性能吸振材料的特徵與應用。高分子工 業,第 55 期,頁 78-84。

19. 薛陽俊 (民 89.12)。汽車用防振橡膠與其配方。高分子工業,

第 91 期,頁 79-86。

20. 陳世安 (民 84.12)。汽車用橡膠零件。高分子工業,頁 45-52。

21. 謝立生 (民 88.02)。汽車用橡膠零件。高分子工業,頁 64-68。

22. 曹祥恩 (民 89.08)。塑膠的塗佈加工技術。高分子工業,第 89 期,頁 87-93。

23. 翁徐得 (民 84.03)。各種材料表面塗裝介紹。塗料與塗裝技術,

第 50 期,頁 13-22。

24. 黃長澤 (民 86.07)。烘烤型水性塗料用樹脂介紹。塗料與塗裝 技術,頁 23-32。

25. 卓基坪 (民 86.03)。烘乾溫度對汽車塗裝之影響。節約能源技 術報導,頁 34-37。

26. 史瑞生 (民 88.11)。防振橡膠在建築與土木結構上之應用。化 工資訊,第十三卷第十一期,頁 53-62。

27. 許永茂 (民 80.08)。如何運用吸振器改善機械振動。機械工業 雜誌,第 101 期,頁 173-180。

28. 陳原振、謝國煌 (民 86.05)。防振材料的最新發展。化工技術,

(53)

第五卷第五期,頁 144-150。

29. 張化仁 (民 82.11)。未來汽車材料發展分析。臺灣經濟研究月 刊,第十六卷第十一期,頁 52-57。

30. J.Ormondoyd and J.P. Den Hartog,“Theory of the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Transac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50,p9~p22 (1928)。

31. F. Ohishi,A. Yokota,Y. Ogawa and S. Nakamura,Rubber World,

204 (6),(1991)。

32. J.J Dlubac,G. F. Lee,J. V. Duffy,R. J. Deigan and J. D. Lee in

“Sound and Vibration Damping with Polymers”ed. By R. D.

Cotsaro,and L. H. Sperling p49 (1990)。

33. Eisensten,P.A.,NVH:The New Battleground;Reducng Noise,

Vibration,And Harshness Can Make Your Vehicle Better Than Your Competitor's,Automotive Industries,February,p108~p112 (1994)。

34. 呂啟弘 (民 90.07)。應用於汽車工業液態制振材料之研發。中 華大學碩士論文。

35. 余右斌 (民 91.07)。應用於汽車工業液態制振塗層之可行性評 估。中華大學碩士論文。

(54)

表3-1 制振材之厚度與標準損失係數 d2對照

厚度(mm) 標準損失係數 d2值 厚度(mm) 標準損失係數 d2

0.8 0.040 2.5 0.125

0.9 0.045 2.6 0.130

1.0 0.050 2.7 0.135

1.1 0.055 2.8 0.140

1.2 0.060 2.9 0.145

1.3 0.065 3.0 0.150

1.4 0.070 3.1 0.155

1.5 0.075 3.2 0.160

1.6 0.080 3.3 0.165

1.7 0.085 3.4 0.170

1.8 0.090 3.5 0.175

1.9 0.095 3.6 0.180

2.0 0.100 3.7 0.185

2.1 0.105 3.8 0.190

2.2 0.110 3.9 0.195

2.3 0.115 4.0 0.200

2.4 0.120

(55)

表3-2 實驗所採用的試片成分與實驗條件參數 試片編號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b ( g )

液態樹脂 ( ml )

水溶劑 ( ml )

實驗溫度 ( ℃ )

時間 ( min )

1826 10 4 6 6 150 30

1827 10 5 6 6 150 30

1828 10 6 6 6 150 30

試片編號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b ( g )

液態樹脂 ( ml )

水溶劑 ( ml )

實驗溫度 ( ℃ )

時間 ( min )

1831 12 4 6 6 150 30

1832 12 5 6 6 150 30

1833 12 6 6 6 150 30

試片編號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b ( g )

液態樹脂 ( ml )

水溶劑 ( ml )

實驗溫度 ( ℃ )

時間 ( min )

1836 15 4 6 6 150 30

1837 15 5 6 6 150 30

1838 15 6 6 6 150 30

試片編號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b ( g )

液態樹脂 ( ml )

水溶劑 ( ml )

實驗溫度 ( ℃ )

時間 ( min )

1842 18 4 6 6 150 30

1843 18 5 6 6 150 30

1844 18 6 6 6 150 30

試片編號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b ( g )

液態樹脂 ( ml )

水溶劑 ( ml )

實驗溫度 ( ℃ )

時間 ( min )

1848 20 4 6 6 150 30

1849 20 5 6 6 150 30

1850 20 6 6 6 150 30

(56)

表4-1 添加物 b 使用片狀無機物之制振性

試片編號 制振材厚度mm d2 d200 d 標 T﹪(d2) T﹪(d200) 1826 1.8 0.154 0.154 0.090 58.7 % 58.7 % 1827 2.2 0.177 0.205 0.110 60.5 % 86.4 % 1828 2.1 0.197 0.200 0.105 87.6 % 96.0 % 試片編號 制振材厚度mm d2 d200 d 標 T﹪(d2) T﹪(d200)

1831 2.3 0.191 0.211 0.115 66.1 % 83.5 % 1832 2.4 0.187 0.187 0.120 56.7 % 56.7 % 1833 2.4 0.212 0.217 0.120 76.7 % 80.8 % 試片編號 制振材厚度mm d2 d200 d 標 T﹪(d2) T﹪(d200)

1836 2.0 0.159 0.177 0.100 59.4 % 77.0 % 1837 2.4 0.182 0.201 0.120 51.7 % 67.5 % 1838 2.7 0.185 0.196 0.135 37.0 % 45.2 % 試片編號 制振材厚度mm d2 d200 d 標 T﹪(d2) T﹪(d200)

1842 2.1 0.164 0.198 0.105 56.0 % 88.6 % 1843 2.4 0.167 0.189 0.120 39.2 % 57.5 % 1844 2.4 0.172 0.226 0.120 43.3 % 88.3 % 試片編號 制振材厚度mm d2 d200 d 標 T﹪(d2) T﹪(d200)

1848 2.5 0.168 0.218 0.125 34.4 % 74.4 % 1849 1.9 0.145 0.158 0.095 52.6 % 66.3 % 1850 2.2 0.210 0.219 0.110 90.9 % 98.1 %

(57)

表4-2 試片編號 1826 (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bs 含量

(%)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 bs ( g )

添加物 bp ( g )

添加物 c ( g )

厚度

mm d2 d200 d 標 T﹪

(d2)

T﹪

(d200) 10% 10 0.4 3.6 0.5 2.4 0.120 0.126 0.120 0 % 5.0 % 20% 10 0.8 3.2 0.5 1.8 0.123 0.131 0.090 36.7 % 45.6 % 30% 10 1.2 2.8 0.5 1.7 0.145 0.160 0.085 70.6 % 88.2 % 40% 10 1.6 2.4 0.5 1.8 0.155 0.155 0.090 72.2 % 72.2 % 50% 10 2.0 2.0 0.5 2.0 0.116 0.127 0.100 16.0 % 27.0 % 60% 10 2.4 1.6 0.5 1.9 0.108 0.112 0.095 13.7 % 17.9 % 70% 10 2.8 1.2 0.5 1.9 0.119 0.124 0.095 13.3 % 18.1 % 80% 10 3.2 0.8 0.5 1.9 0.114 0.118 0.095 20.0 % 24.2 % 90% 10 3.6 0.4 0.5 2.1 0.116 0.121 0.105 10.5 % 15.2 % 100% 10 4.0 0 0.5 1.8 0.097 0.101 0.090 7.8 % 12.2 %

表4-3 試片編號 1827 (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bs 含量

(%)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 bs ( g )

添加物 bp ( g )

添加物 c ( g )

厚度

mm d2 d200 d 標 T﹪

(d2)

T﹪

(d200) 10% 10 0.5 4.5 0.5 2.2 0.137 0.151 0.110 24.5 % 37.3 % 20% 10 1.0 4.0 0.5 2.2 0.128 0.132 0.110 16.4 % 20.0 % 30% 10 1.5 3.5 0.5 2.1 0.130 0.135 0.105 23.8 % 28.6 % 40% 10 2.0 3.0 0.5 2.4 0.137 0.151 0.120 14.2 % 25.8 % 50% 10 2.5 2.5 0.5 2.3 0.177 0.192 0.115 53.9 % 67.0 % 60% 10 3.0 2.0 0.5 2.6 0.145 0.150 0.130 11.5 % 15.4 % 70% 10 3.5 1.5 0.5 2.2 0.112 0.115 0.110 1.80 % 4.50 % 80% 10 4.0 1.0 0.5 2.2 0.119 0.124 0.110 8.20 % 12.7 % 90% 10 4.5 0.5 0.5 2.6 0.200 0.209 0.130 53.8 % 60.8 % 100% 10 5.0 0 0.5 2.6 0.187 0.190 0.130 43.8 % 46.2 %

(58)

表4-4 試片編號 1828 (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bs 含量

(%)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 bs ( g )

添加物 bp ( g )

添加物 c ( g )

厚度

mm d2 d200 d 標 T﹪

(d2)

T﹪

(d200) 10% 10 0.6 5.4 0 2.7 0.180 0.200 0.135 33.3 % 48.1 % 20% 10 1.2 4.8 0 2.8 0.253 0.271 0.140 80.7 % 93.6 % 30% 10 1.8 4.2 0 2.6 0.222 0.247 0.130 70.8 % 90.1 % 40% 10 2.4 3.6 0 2.5 0.259 0.260 0.125 107 % 108 % 50% 10 3.0 3.0 0 3.0 0.225 0.233 0.150 50.0 % 55.3 % 60% 10 3.6 2.4 0 2.8 0.228 0.240 0.140 62.9 % 71.4 % 70% 10 4.2 1.8 0 2.8 0.200 0.217 0.140 42.9 % 55.0 % 80% 10 4.8 1.2 0 3.1 0.231 0.242 0.155 49.0 % 56.1 % 90% 10 5.4 0.6 0 3.0 0.238 0.245 0.150 58.7 % 63.3 % 100% 10 6.0 0 0 3.0 0.233 0.238 0.150 55.3 % 58.7 %

表4-5 試片編號 1831 (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bs 含量

(%)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 bs ( g )

添加物 bp ( g )

添加物 c ( g )

厚度

mm d2 d200 d 標 T﹪

(d2)

T﹪

(d200) 10% 12 0.4 3.6 0.5 2.0 0.138 0.140 0.100 38.0 % 40.0 % 20% 12 0.8 3.2 0.5 2.1 0.166 0.171 0.105 58.1 % 62.9 % 30% 12 1.2 2.8 0.5 2.1 0.132 0.146 0.105 25.7 % 39.0 % 40% 12 1.6 2.4 0.5 2.2 0.143 0.151 0.110 30.0 % 37.3 % 50% 12 2.0 2.0 0.5 2.0 0.125 0.135 0.100 25.0 % 35.0 % 60% 12 2.4 1.6 0.5 2.1 0.120 0.130 0.105 14.3 % 23.8 % 70% 12 2.8 1.2 0.5 1.9 0.134 0.141 0.095 41.0 % 48.4 % 80% 12 3.2 0.8 0.5 2.0 0.135 0.139 0.100 35.0 % 39.0 % 90% 12 3.6 0.4 0.5 1.7 0.113 0.121 0.085 32.9 % 42.4 % 100% 12 4.0 0 0.5 2.3 0.131 0.139 0.115 13.9 % 20.9 %

(59)

表4-6 試片編號 1832 (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bs 含量

(%)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 bs ( g )

添加物 bp ( g )

添加物 c ( g )

厚度

mm d2 d200 d 標 T﹪

(d2)

T﹪

(d200) 10% 12 0.5 4.5 0 2.3 0.190 0.205 0.115 65.2 % 78.3 % 20% 12 1.0 4.0 0 2.3 0.228 0.243 0.115 98.3 % 111.3 % 30% 12 1.5 3.5 0 2.3 0.241 0.257 0.115 110.0 % 123.5 % 40% 12 2.0 3.0 0 2.5 0.220 0.236 0.125 76.0 % 88.8 % 50% 12 2.5 2.5 0 2.4 0.222 0.235 0.120 85.0 % 95.8 % 60% 12 3.0 2.0 0 2.4 0.232 0.235 0.120 90.0 % 95.8 % 70% 12 3.5 1.5 0 2.2 0.205 0.214 0.110 86.4 % 94.5 % 80% 12 4.0 1.0 0 2.4 0.192 0.202 0.120 60.0 % 68.3 % 90% 12 4.5 0.5 0 2.5 0.225 0.227 0.125 80.0 % 81.6 % 100% 12 5.0 0 0 2.8 0.230 0.230 0.140 64.3 % 64.3 %

表4-7 試片編號 1833 (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bs 含量

(%)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 bs ( g )

添加物 bp ( g )

添加物 c ( g )

厚度

mm d2 d200 d 標 T﹪

(d2)

T﹪

(d200) 10% 12 0.6 5.4 0 3.0 0.215 0.233 0.150 43.3 % 55.3 % 20% 12 1.2 4.8 0 3.0 0.261 0.279 0.150 74.0 % 86.0 % 30% 12 1.8 4.2 0 3.2 0.298 0.287 0.160 86.3 % 79.4 % 40% 12 2.4 3.6 0 3.2 0.258 0.269 0.160 61.3 % 68.1 % 50% 12 3.0 3.0 0 2.9 0.226 0.235 0.145 55.9 % 62.1 % 60% 12 3.6 2.4 0 3.4 0.221 0.221 0.170 30.0 % 30.0 % 70% 12 4.2 1.8 0 3.2 0.247 0.250 0.160 54.4 % 56.3 % 80% 12 4.8 1.2 0 3.2 0.201 0.217 0.160 25.6 % 35.6 % 90% 12 5.4 0.6 0 3.0 0.229 0.257 0.150 52.7 % 71.3 % 100% 12 6.0 0 0 3.1 0.229 0.253 0.155 47.7 % 63.2 %

(60)

表4-8 試片編號 1836 (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bs 含量

(%)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 bs ( g )

添加物 bp ( g )

添加物 c ( g )

厚度

mm d2 d200 d 標 T﹪

(d2)

T﹪

(d200) 10% 15 0.4 3.6 0.5 2.2 0.160 0.160 0.110 45.5 % 45.5 % 20% 15 0.8 3.2 0.5 2.2 0.159 0.168 0.110 44.5 % 52.7 % 30% 15 1.2 2.8 0.5 2.3 0.165 0.175 0.115 43.5 % 52.2 % 40% 15 1.6 2.4 0.5 2.1 0.156 0.165 0.105 48.6 % 57.1 % 50% 15 2.0 2.0 0.5 2.3 0.163 0.180 0.115 41.7 % 56.5 % 60% 15 2.4 1.6 0.5 2.2 0.161 0.181 0.110 46.4 % 64.5 % 70% 15 2.8 1.2 0.5 2.2 0.147 0.166 0.110 33.6 % 50.9 % 80% 15 3.2 0.8 0.5 2.3 0.132 0.143 0.115 14.8 % 24.3 % 90% 15 3.6 0.4 0.5 1.9 0.134 0.147 0.095 41.1 % 54.7 % 100% 15 4.0 0 0.5 2.1 0.152 0.164 0.105 44.8 % 56.2 %

表4-9 試片編號 1837 (添加物 bs + 添加物 bp)之制振性 bs 含量

(%)

添加物 a ( g )

添加物 bs ( g )

添加物 bp ( g )

添加物 c ( g )

厚度

mm d2 d200 d 標 T﹪

(d2)

T﹪

(d200) 10% 15 0.5 4.5 0 2.7 0.176 0.199 0.135 30.4 % 47.4 % 20% 15 1.0 4.0 0 2.9 0.239 0.240 0.145 64.8 % 65.5 % 30% 15 1.5 3.5 0 2.8 0.242 0.255 0.140 72.9 % 82.1 % 40% 15 2.0 3.0 0 2.7 0.228 0.245 0.135 68.9 % 81.5 % 50% 15 2.5 2.5 0 3.1 0.275 0.290 0.155 77.4 % 87.1 % 60% 15 3.0 2.0 0 2.8 0.245 0.256 0.140 75.0 % 82.9 % 70% 15 3.5 1.5 0 3.2 0.244 0.274 0.160 52.5 % 71.3 % 80% 15 4.0 1.0 0 3.2 0.285 0.299 0.160 78.1 % 86.9 % 90% 15 4.5 0.5 0 2.8 0.227 0.243 0.140 62.1 % 73.6 % 100% 15 5.0 0 0 3.4 0.188 0.207 0.170 10.6 % 21.8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Fully quantum many-body systems Quantum Field Theory Interactions are controllable Non-perturbative regime..

The entire moduli space M can exist in the perturbative regime and its dimension (∼ M 4 ) can be very large if the flavor number M is large, in contrast with the moduli space found

Nasu, M., and Tamura, T., “Vibration Test of the Underground Pipe With a Comparatively Large Cross-s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唇音 b巴 p趴 m媽 f花 舌尖音 d打 t它 n拿 l啦.. 舌葉音 z渣 c茶 s沙 j也 舌根音 g家

request even if the header is absent), O (optional), T (the header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request if a stream-based transport is used), C (the presence of the header depends on

„ Indicate the type and format of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e message body. „ Content-Length: the length of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