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招生對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招生對象】 "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主辦

國立台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協辦

[前言]

與其空洞而抽象地去界定各個素養名詞,不如直接思考如何「教出」那個素養;透過各種 教法的對比與探究,想像中的、或模糊感覺到的那個素養,做為一個可以追求的目標,它 的樣貌就會自然浮現了。(關於這一觀點的詳細論述,以及具體實例,請參閱附錄)

這其實是概念形成的正常過程:不是透過語言、或別人說過的語言去論述,而是透過實 踐、或關於實踐的思考去形塑。可是──要哪裡去找「教出素養」的教學方法呢?

(2)

從去年開始,在森林小學奮鬥卅年之後,我們就展開了「分享森小系列」;現在又適逢教 育界「素養來了」的焦慮,我們就想,應該辦「教出素養研習營」,把森小卅年來的教學 方法分享出來,讓大家可以──可以帶一片森林回去!

[語文領域]

這兒的重點,當然是在「教出」二字,如前所述,並不在研究抽象的素養概念。然而,一 旦鎖定教育的實務工作,就不能不考慮現實條件。以語文教學來說,森小可以從莊子到山 海經,從芥川龍之介到契訶夫,上窮碧落下黃泉,摘用任何材料來「教出素養」;但對於 很多老師來說,他們就只能被框在「課本」之中,無所遁逃於天地之外。所以,在「教出 素養研習營」中要分享給大家的,主要是森小教康軒或南一版的方法──要從這一片森林 中讓大家看到:即使是無聊的教材,也可以教得有意思;即使是充滿陳腐教訓的課文,也 可以讓小孩在思想上有所啟發。

有人說,就算你們真能把「那種」課本教活,你們仍然不是我們,不能了解我們在學校遇 到的困難(學生沒動機,行政不配合,家長找麻煩,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出素養 研習營」也有特別的設計:我們敦請多位在體制內任教的現職老師來現身說法,將他們多 年來在自己班上酌情採用森小教學的心得分享給大家──這些位老師的班級,我們私下戲 稱為「森小分班」:雖然並非隱身林中,但窗外早已佈滿翠綠的林蔭,開滿燦爛的花朵!

[數學領域]

至於數學方面呢?則委請在體制內採用「數學想想」的老師,針對小孩會感到困難或紛亂 的部分,摘取數想中的相關內容,做成一個一個的簡短好用的「數想隨身包」;在「教出 素養研習營」中,我們就來說明老師在教「課本」的時候,可以怎樣隨手取用這些能量小 包,以豐富自己的教學內涵。當然,這是要藉著為小孩在數學上排難解紛的機會,讓老師 可以透過數想的教學方法,間接逹成「教出素養」的目的;所以,不用說,這些絕不是什 麼「讓你秒懂」的「懶人包」,只怕恰恰相反,得要是相當勤快的老師,才能享有隨手的 方便、和樂趣!

(3)

孩;如何「教出」這樣的素養,則是教育上更大的挑戰。卅年來,森小在這方面做的更 多,走的更遠,而知道的人更少;尤其是對於還陷在獎勵與懲罰泥沼裡的台灣社會,這可 能更是難以想像的事。

在「教出素養研習營」裡,就像國語和數學領域一樣,我們要請森小和森小分班的老師們 一塊兒,分享他們在這一方面的具體經驗;不是什麼空洞的原理與原則,也不講什麼抽象 的人本主義,就直接告訴大家遇到小孩的什麼狀況,用了怎樣的方法,以及,得到的成功 與失敗。每一個小孩,都是上天應允的一個許諾;他的未來,不由我們妄臆;然而,我們 若以誠心與智慧待他,他必不使我們失悔。

[結語]

從一開始,我們就一直說:素養是虛的,教法才是實在;現在,我們要跟大家說:教法也 是虛的,老師才是實在。各位城裡的、鄉村的、學校的、家裡的老師們啊,等你們來,來 帶走一片森林,帶一片森林回去吧!

【招生對象】

‧教師,名額80名

‧不需研習時數,純粹個人進修者,名額20名。額滿可候補,營隊前兩週若未額滿,依序 遞補。

【研習時數】

全程參與將有18小時研習時數。教師進修研習網課程編號2660718

【線上簡章】http://bit.ly/forest_2019

【報名網頁】http://bit.ly/hefteachers2019s

(4)

[課程介紹]

國語一:掌握人間的密碼──拼音認字與閱讀理解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人間的密碼。但是,我們的孩子實際上從沒有學習密碼的感受。即 使只是ㄅㄆㄇㄈ,也要帶著孩子解碼,學會了以後進而編碼,才是正經事。森林小學的老 師們,琢磨研發著帶孩子在行走坐臥間理解聲韻與注音的學習方式,讓孩子不只記誦拼 音,而是藉著密碼掌握聲音、聲調。活學活用聲音的密碼,進而解鎖意義的密碼。

國語二:開啟心智的泉源──閱讀理解與寫作表達

言之有物的前提,可不是腹有詩書。有詩書,還要有理解,更要有批判,才會有反芻。看 似一個過程,實際上首尾連貫。要提升的,不是任何一環,而是整個眼界。森林小學中的 教案設計,帶著孩子去「讀」。讀字,讀句子。更重要的,讀言外之意,讀那「沒寫出 來」的意義,達到真正的閱讀理解。有了理解,才有孩子一己真正的意見。我們將要分享 與孩子工作所發現的眼界、想法,和說法。

數學一:由自己出發的數學

由小孩自己出發,就不是從課本、或從老師出發;說要由自己出發學數學,到底是什麼意 思呢?

要讓小孩面對一個又一個、意味深長、值得探究的好問題,才能激發他想一想的動力;然 後,他還需要受鼓勵,盡量去發揮直覺,大膽地想像和猜測,不怕犯錯;於是,一次又一 次,在他主動參與的討論中,經過澄清迷思、發現方法、克服難關、挖掘本質的過程──

不僅數學概念建立了,問題解決了,他也越來越愛想,越有能力想,而變得不一樣了。

在這一堂課,我們將提供許多具體的材料和實踐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如何帶小孩學得興 味盎然,讓數學和他自己很靠近。

數學二:數學能力的提升

(5)

麼是根據那樣的標準來區分?為什麼「1」不算是質數?……帶小孩瞭解「質數」的來龍去 脈,也就引他體會了「數學思維」是怎麼回事。

當然,要提升孩子真正的數學能力,關鍵還在於「怎麼教」。這堂課,我們同樣會從實務 說起;再請大家一起參詳討論,如何為數學課創造紮紮實實的新面貌。

生活一:解放老師的煎熬──陪孩子成為他自己

課室經營也是教學。教孩子適應規範,適應群體。教授學科知識的老師,為什麼要在教導 生活和規範時在吼叫,哨子,和藤條裡煎熬?每一個教學者,都期待著和孩子一起找到適 合自己也友善旁人的那個「好孩子」。森林小學的老師、與人本一起工作的老師,30年來 一面體貼、尊重孩子的樣貌,一面通過嚴格的試煉,力求課室經營觀念上和手法上的進 化。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讓孩子不必怕老師,老師不必兇孩子的新方法。讓我們一起來找對 方法,找到課室中學和教都自在而彼此疼惜的樣貌。

生活二:帶領孩子脫困──對成長的艱難伸出援手

說穿了,我們心中都有同一個問題,如何不讓孩子在經歷成長的困難是自我否定?孩子在 校園中,已經在面對一個社會。那個孩子的社會,總是模仿著他們的父母以及我們這個大 人的社會。甚至,那個小社會,比我們的大社會更容易失去分寸。如何在一開始就對懷疑 自己或飽受欺負的孩子伸出援手?其方法,想必是帶著孩子一起發現真正可以模仿的對 象,以及和孩子一同理解社會中人際運作的光明與陰暗。具體怎麼做?森林小學的老師們 期待和你分享他們的實務經驗和方法,帶孩子在他們之間營造一個溫柔體諒的小社會。

(6)

[ 課程表 ]

8月14日(週三) 8月15日(週四) 8月16日(週五)

9:00-10:00 報到 國語II開啟心智的泉源

報告:戴菀萱+吳仲堯 評論:張惠菁

生活II帶領孩子脫困 報告:周長誼+謝淑美 評論:林育聖

10:00-11:00 教出素養

11:00-12:00 -史英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

1:00-3:00

國語I掌握人間的密碼 報告:

何淑真+吳仲堯+黃毓杏 評論:廖振富

數學II數學能力的提升 報告:邱曉芬+林欣儒 評論:金仕起

老師的素養 -史英

3:30-5:30

數學I由自己出發的數學 報告:薛文哲+邱曉芬 評論:史英

生活I解放老師的煎熬 報告:黃毓杏+廖韋絜 評論:林青蘭

[講師、評論者及助理講員介紹]

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金仕起: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廖振富: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前台灣文學館館長

林育聖: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橄欖枝中心計畫協同主持人 張惠菁:小說家、散文家、衛城出版社總編輯

薛文哲:士敏國小校長

邱曉芬:人本教育基金會想想研發中心主任、數學想想國教學長 林青蘭:森林小學校務主任

謝淑美:森林小學生活主任 何淑真:森林小學教學主任 吳仲堯:宜蘭員山國小教師

(7)

行政及報名資訊

【線上簡章】http://bit.ly/forest_2019

【報名網址】http://bit.ly/hefteachers2019s

【招生對象】

1.教師,名額80名

2.不需研習時數,純粹個人進修者,名額20名。額滿可候補,營隊前兩週若未額滿,依序

遞補。

【營隊日期】

2019年8月14日-8月16日,上午9:00-下午5:30,8/16課程於3:00結束

【上課地點】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國民小學(桃園市蘆竹區吉林路160號)。

【課程費用】

2500元(含餐點)。

【研習時數】

研習時數申請中,預計程參與將有18小時研習時數

【報名及繳費方式】

線上報名網址 http://bit.ly/hefteachers2019s或掃上頁QRcode

ATM轉帳、便利商店付款、信用卡繳款請依線上報名網站說明進行。

報名繳費後如需退費,相關辦法請以報名網站為準。

【更多資訊】

電洽:02-23670151-173

或至FB「人本教育學院」專頁私訊或留言詢問,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hef1987

(8)

[附錄]

到底什麼是素養呢?各家論述汗牛充棟;總覽起來可以有一個結論:需要一種素養才能

「理解素養」,而這恰好是教育界所欠缺的。何以見得果然是這樣呢?看大家只討論「學 生」應該擁有哪些素養,卻總不肯面對「自己」在教學上怎麼落實,就可以知道了。

或曰:素養是目標,教學是手段;先釐清了目標,再來講究手段,也很合理。然而,這種 目標與手段的二元論,只適用於某些單純的事情;例如,可以先確定目標是哪根釘子,再 來考慮要用哪隻鎚子。而需要深度思考的情況則與此相反,目標和手段往往相互滲透,不 能分開;例如,是否可以用非民主的手段維護民主,必然涉及民主這個目標的本質。

至於教育,手段和目標的關係又更複雜:很多目標,根本要透過手段來定義;不談手段,

只談目標,就會淪為「作文比賽」。所謂素養,恰好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與其空洞而抽 象地去介定其中各種名詞的意涵,不如直接思考如何「教出」那個素養──透過各種教法 的對比與探究,想像中的、或模糊感覺到的那個素養,做為一個可以追求的目標,它的樣 貌就會自然浮現了。

這其實是概念形成的正常過程:不是透過語言、或別人說過的語言去論述,而是透過實 踐、或關於實踐的思考去形塑。

例如,在數學或科學領域中,不時提到「溝通互動」這項「素養」,對於很多人來說,這 不過是在理科的「硬功夫」之外,硬加上一些花俏的表演罷了,以致於對於這項素養的說 明,除了掌握「語言符號」、富有「同理心」外,竟然「淪落」到連「善用媒體」也要拿 出來講。但如果我們從「怎麼教」的方向切入,事情就會完全兩樣:這不止是說要用溝通 的方式(不能填鴨)教學而已(這是廢話),而是說,傳遞給學生的「硬知識」本身,就 必須是「對話式」的(不僅是傳遞的過程必須通過對話)。

(9)

量」距離不遠了(後續的教學手法暫時略過)──這整個的教學過程,就是讓學生透過

「和自己溝通」來掌握「硬知識」,而他所掌握到的硬知識,先天上就帶著強烈的「溝通 互動」的本質;其實,這也就是伽里略在他的「兩個世界的對話」中所展現的科學精神:

透過幾個不同角色的相互辯難,展現他的科學見解的思辯性──而不是權威性!

以上所描述的教學方法,在相當程度上「定義」了科學中所謂的「溝通」素養:如果不去 改變科學思維的內涵,只是拿著制式的材料去和別人「善意溝通」,那充其量只是一種溝 通技巧,不僅和科學搭不上,甚至也稱不上是一種「素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邱美虹教授 共同主持人: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周金城教授 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劉俞志教授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 湯偉君博士.. 工作坊內容: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已逐漸改變現在人的生活,也讓許多從前需要昂貴儀器才能做到的事,都可藉由這

二、非選擇:4 分 不論容貌好壞,帶給人的煩惱往往是一樣多的。 容貌美麗所帶來的煩惱,往往是容貌平平的人所體味不到的;容貌平平所帶來的煩惱,也是容貌美麗的人 所體味不到的。 美好的容貌,可能給你帶來幸運,卻不一定帶給你幸福。 人,大可不必為容貌平平而沮喪,如果你留意的話,就不難發現:在你周圍容貌不般配的戀人或夫妻,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