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長者孤寂感、焦慮與憂鬱的相關因子之探討
全文
(2) 誌. 謝. 六年!!在最後階段口詴結束的那一刻貣感到有點不太真實,真的畢業了。 回憶當初入學的初衷,因為工作的需要,認為本身的社工專業在面臨快速老化所 帶來複雜的老年議題,並非只是單一的社工專業可以解決的,跨專業間的溝通與 合作才是有效營造一高齡友善環境的不二法門。這段期間在上課的同時也是另一 種的紓壓方式,暫時可以不用處理個案繁瑣的問題、不用當個案的垃圾桶、不用 頂著大太陽隨時都有可能中暑的家訪、不用處理瑣碎的行政事務等等,同時,也 可好好靜下心來統整、檢視過去的實務經驗是否還有不足之處,更重要的是,認 識了一群來自不同專業的好夥伴,而且真真實實地驗證了「隔行如隔山」這句話! 過去看到許多朋友為了論文而苦惱,常有各式各樣的理由而不去面對,我總 是出一張嘴"辛苦個幾個月,牙一咬尌過了",但回到自己身上卻發現談何容易, 尤其是要跨出第一步寫下第一個字時,實在是百般煎熬!這一路上要感謝的人太 多了,除了李佳儒及李世代兩位口委老師精闢的建議指導外,更重要的是我的指 導教授張宏哲老師,張老師在忙得焦頭爛額之際下還不忘關心、細心指導我的論 文,還麻煩了他的助理指導我這不材的統計。此外,在小宏學長的幫忙下,也讓 我順利通過了繁瑣惱人的倫理審查。當然,還有一群不離不棄的同事以及研究所 同學們,不管是在情緒上以及實質上的支持與協助外,沒有你們,我的論文不會 這麼順利地完成。 最後,除了感謝我的衣食父母健順養護中心,在其支持下,讓我可以在工作 之餘,完成我的學業外,最重要的是我的父母親蔡石城先生和尤儷娟女士,讓我 任性休學了兩年,還白白花費了兩年的註冊費,感激之情,盡在不言中。回首看 這段過程,除了親朋好友給予正面能量的支持陪伴下,也感謝因為有負面能量的 驅使下,讓我可以跨出第一步,總之,終於畢業了!.
(3) 摘. 要. 背景:人口的快速老化,我國即將邁入高齡社會,人口的老化伴隨的是失能 人口的增加,老人除了頇面臨生理功能上的退化外,因家庭、社會關係及角色的 失落與變動,其心理層面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其中憂鬱情緒是老人最常見的心 理疾患,且相較於一般老人,獨居長者罹患憂鬱的比例較高,而世界衛生組織也 曾將老人獨居定為高危險群。國內學者以西元 1990 年的人口調查資料為基礎進 行推估,預估在西元 2050 年我國獨居長者的比例將佔全部老人的 15%,突顯出 老人獨居的居住型態在未來將會持續增加。文獻回顧的結果顯示針對獨居長者的 孤寂感、焦慮與憂鬱情緒的相關性研究是目前較為缺乏的,檢視獨居長者的社會 支持網絡是否具有緩衝壓力源對憂鬱情緒的負向衝擊的文獻則更少,本研究以這 項議題為主軸,或多或少可以彌補文獻上的空缺。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係欲瞭解獨居長者孤寂、焦慮、和憂鬱的情形。除 此之外,欲探討社會支持網絡是否具有緩衝壓力源對獨居長者憂鬱情緒、孤寂及 焦慮負向衝擊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採用橫斷性量化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針對臺北市老人服務 中心列冊個案管理的獨居長者進行收案,使用 SPSS21.0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 軟體進行階層迴歸分析,除了檢視社會支持網絡的緩衝作用之外,並進一步從研 究結果延伸實務相關的原則。 結果:一、獨居長者的人口特質、壓力源及社會支持網絡和獨居長者的憂鬱 情緒、孤寂感及焦慮感部分具顯著的相關性。二、獨居長者的社會支持網絡僅有 部分能緩衝壓力源對憂鬱情緒、孤寂感及焦慮感的負向衝擊。三、在控制獨居長 者的人口變項下,壓力源(自覺健康狀況、認知功能)和社會支持網絡(家人/ 親戚/朋友的支持程度、對支持的主觀感受、固定參加宗教活動)對憂鬱情緒有 直接作用效果;壓力源(自覺健康狀況)和社會支持網絡(家人/親戚/朋友的支 持程度、對支持的主觀感受)對孤寂感和焦慮感有直接作用效果。四、社會支持 網絡(家人/朋友/親戚的支持程度)具有緩衝壓力源(自覺健康狀況、ADL、認 知功能)對獨居長者孤寂感的負面衝擊;社會支持網絡(有無使用居家服務)具 有緩衝壓力源(IADL)對獨居長者焦慮感的負面衝擊。 關鍵字:獨居長者、孤寂、焦慮、憂鬱、緩衝作用. II.
(4)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population is aging rapidly in Taiwan, marking it an aging society as defin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 aging population will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ependent elders. In addition to declines in physical functioning, elders also face a number of other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losses which may lead to mental illness, such as depressive mood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ntal problems in elders. Elders who live alone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depressive moods. They were defined by the WHO as a high-risk group for depression. And their number is on the rise. By projection, the proportion of living-alone elders will account for 15% of all elderly people in 2050. As the number of elders living-alone increases, the prevalence for depression will also increase. A review of literature shows that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oneliness, anxiety, and depressive moods of living-alone elders were quite limited. Studies that examine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on the impact of stressors were scarce. This research aims at filling up the gap in the literature.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wo-fold, one to examine the state of lonelines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elders living alone, two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in moderat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stressors upon depressive moods, loneliness and anxiety in those elders. Method: This study was quantative in nature and cross-sectional in desig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group of elders living-alone elders in Nangan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ith sound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were administere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by using IBM-SPSS21.0 software package. Results: 1. Elders’ characteristics, stressors a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 were all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mood, loneliness, and anxiety. 2. Elders’ social support network can moderate the impacts of stressors upon their depressive moods, loneliness, and anxiety. 3. Main effects existed by the correlation of health statu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families support, satisfaction, participate in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moods. Main effects also existed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 status, families support, satisfaction with loneliness and anxiety. 4. Family support was capable of mitig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health status, ADLs and cognitive towards loneliness. Home helper services were also found to be capable of mitigat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IADLs towards anxiety. Key Words: living-alone elders, loneliness, anxiety, depression, moderating effects.. III.
(5) 目. 錄. 誌 謝 ............................................................ I 摘 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 錄 ...........................................................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前言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獨居長者的定義及特質 ....................................... 7 孤寂感、焦慮及憂鬱的意涵 .................................. 16 憂鬱的相關因子探討 ........................................ 27 孤寂感、焦慮與憂鬱的相關性 ................................ 32 社會支持網絡的緩衝作用 ....................................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8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38 研究資料與樣本來源 ........................................ 39 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 ...................................... 40 研究資料分析方法 ..........................................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47 第一節 描述性分析結果 ............................................ 47 第二節 相關性分析結果 ............................................ 58 第三節 階層迴歸分析結果 .......................................... 68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 92 第一節 討論 ...................................................... 92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 ............................................ 97 參考文獻 ........................................................ 100 中文部分........................................................ 100 英文部分........................................................ 104 附錄 ............................................................ 113 評估問卷........................................................ 113. IV.
(6) 表目錄 表 1-1-1:台灣地區西元 2014 年-2061 年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中推計......... 1 表 1-1-2:西元 2005 年、2009 年及 2013 年度 65 歲以上老人家庭組成狀況... 2 表 1-2-1:獨居老人相關研究主題一覽表 ................................ 5 表 2-1-1:衛生福利部及我國六都之獨居老人界定 ........................ 7 表 2-1-2:臺北市 2015 年 1 月列冊關懷獨居長者總人數 ................... 9 表 2-1-3:西元 2000 年至 2014 年 6 月底台灣獨居長者人數,按性別 ....... 11 表 2-2-1:國內研究之憂鬱盛行率 ..................................... 23 表 2-2-2:國外研究之憂鬱盛行率 ..................................... 25 表 3-2-1:臺北市南港老人服務中心列冊獨居老人基本資料 ............... 39 表 4-1-1:獨居長者人口特質(N=150) ................................ 47 表 4-1-2:研究對象的壓力源(N=150) ................................ 50 表 4-1-3:研究對象共病指數分布情形 ................................. 50 表 4-1-4:研究對象日常生活功能分布情形 ............................. 51 表 4-1-5:研究對象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分布情形 ....................... 51 表 4-1-6:研究對象正式社會支持情形 ................................. 52 表 4-1-7:研究對象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情形 ........................... 53 表 4-1-8:研究對象獲得非正式社會支持的情形 ......................... 54 表 4-1-9:研究對象的子女網絡結構特性 ............................... 56 表 4-1-10:研究對象的手足網絡結構特性 .............................. 56 表 4-1-11:研究對象的親戚網絡結構特性 .............................. 56 表 4-1-12:研究對象與朋友的互動頻率 ................................ 57 表 4-1-13:研究對象與鄰居的互動頻率 ................................ 57 表 4-1-14:研究對象孤寂感、焦慮感及憂鬱情緒分布情形 ................ 58 表 4-2-1:研究對象人口特質與憂鬱情緒、孤寂感及焦慮感之相關性分析 ... 60 表 4-2-2:研究對象壓力源與憂鬱情緒、孤寂感及焦慮感之相關性分析 ..... 62 表 4-2-3:研究對象正式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孤寂感及焦慮感之相關性分析 .............................................................. 63 表 4-2-4:研究對象非正式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孤寂感及焦慮感之相關性分析 .............................................................. 66 表 4-3-1:研究對象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憂鬱情緒之階層迴歸分析 ......... 72 表 4-3-2:研究對象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憂鬱情緒之階層迴歸分析 ....... 74 表 4-3-3:研究對象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憂鬱情緒之階層迴歸分析 ....... 76 V.
(7) 表 4-3-4:研究對象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孤寂感之階層迴歸分析 ........... 78 表 4-3-5:研究對象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孤寂感之階層迴歸分析 ......... 80 表 4-3-6:研究對象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孤寂感之階層迴歸分析 ......... 82 表 4-3-7:研究對象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焦慮感之階層迴歸分析 ........... 84 表 4-3-8:研究對象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焦慮感之階層迴歸分析 ......... 86 表 4-3-9:研究對象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與焦慮感之階層迴歸分析 ......... 88 表 4-3-10:家人/親戚/朋友的支持程度高低分組分析結果 ................ 90. 圖目錄 圖 2-5-1:支持網絡屬性之決定因素及效果 ............................. 36 圖 4-3-1:居家服務與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之交互作用散佈圖 ............. 91. VI.
(8)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依據我國衛生福利部的資料,自西元 1993 年開始,我國老年人口已達總人 口 7%以上,正式進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定義之「高齡化社會」 。我國近年來人口快速老化,截至西元 2014 年 12 月底止, 65 歲以上老人人口共 280 萬 8,690 人,占總人口的 11.99%;而根據國家發展委 員會推估,西元 2018 年,台灣地區老年人口將超過 14%,進入「高齡社會」 ,西 元 2025 年將再超過 20%,進入「超高齡社會」 。我國從高齡化社會到高齡社會約 歷經 25 年,然由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將僅需 7 年,若與先進國家比較,我 國堪列老化速度較快者(衛生福利部老人狀況調查報告,2013)。於此同時,台 灣的出生率近年來屢創新低,使得目前的人口結構呈現倒金字塔型,根據行政院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的報告顯示,我國於西元 2012 年扶養比降至 34.7%, 亦即每百位工作年齡人口(15-64 歲)所需負擔 34.7 位總依賴人口,達歷年最 低點,之後,青壯年扶養負擔逐年增加,西元 2014 年扶養比增加為 35%,即每 百位工作年齡人口需負擔 35 位總依賴人口,西元 2061 年再增加為 98.6%,即 每 1 個青壯年需扶養 1 位帅年或老年人口。若僅觀察老年人口對青壯年人口之 扶養負擔,西元 2014 年約每 6.2 個青壯年人口扶養 1 位老年人口,至西元 2061 年將降為每 1.2 個青壯年人口扶養 1 位老年人口。 表 1-1-1:台灣地區西元 2014 年-2061 年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中推計. 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中華民國 103 至 150 年人口推計。. 1.
(9) 近年來社會結構的改變,傳統世代同堂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核心家庭與 單身的生活型態。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 2013 年度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 (2013) ,65 歲以上老人以「三代家庭」占 37.5%最多,其次為「兩代家庭」之 25.8%,與西元 2009 年比較, 「三代家庭」及「兩代家庭」分別減少 0.4 及 4.0 個百分點,但獨居及僅與配偶同住的情形則略為增加(見表 1-1-2) 。而在 65 歲 以上老人理想居住方式,以「與子女同住」為最高,占 65.7%,其次為「僅與 配偶同住」之 16.0%。與 98 年相比較,希望「與子女同住」者減少 2.8 個百分 點,希望「獨居」者增加 2.3 個百分點。另外,楊靜俐和董宜禎(2007)以 1990 年的人口調查資料為基礎進行推估,預估在西元 2050 年我國獨居長者的比例將 佔全部老人的 15%,突顯出老人獨居的居住型態在未來將會持續增加,從表 1-1-2 發現西元 2005 年的獨居比率高達 13.66%,雖在西元 2009 年降至 9.2%, 但西元 2013 年又增至 11.1%,亦即每十位長者中尌有一位獨居,代表他們是老 年人口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 表 1-1-2:西元 2005 年、2009 年及 2013 年度 65 歲以上老人家庭組成狀況 單位:% 總計. 獨居. 僅與配 偶同住. 兩代家庭 合計. 與配偶. 僅與子. 與父母. 與(外). 及子女. 女同住. 同住. 孫子女. 同住. 同住. 2005 年. 100.0. 13.66. 22.2. 22.49. 9.71. 9.0. 0.66. 3.13. 2009 年. 100.0. 9.2. 18.8. 29.8. 13.9. 11.8. 1.2. 2.9. 2013 年. 100.0. 11.1. 20.6. 25.8. 12.6. 9.8. 1.2. 2.2. 四代家. 僅與其. 庭. 他親戚. 三代家庭 合計. 與子. 與父母. 與父母. 女及. 及子女. 及(外). 或朋友. (外). 同住. 孫子女. 同住. 孫子. 住在機構或其他. 同住. 女同 住 2005 年. 37.87. 37.11. 0.76. 0.0. 0.7. 0.76. 2.31. 2009 年. 37.9. 37.0. 0.8. 0.0. 0.8. 0.8. 2.8. 2013 年. 37.5. 36.6. 0.8. 0.0. 1.0. 0.6. 3.4.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2013),中華民國 102 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2.
(10) 世界衛生組織曾將老人獨居定為高危險群(Iliffe et al.,1992),獨居長 者所面臨到的問題有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在生理層面,因帄均壽命的延長, 使得罹患慢性疾病及功能障礙的老人越來越多,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生活機 能日漸退化,當老人獨居又健康狀況不佳時,往往無法得到妥善的照顧及協助下, 才是老人面臨之健康危機(Magaziner, Cadigan, Hebel,& Parry,1998)。相對 於有同住者之長者,當獨居長者在家發生意外、跌倒等危機時,無人可立即協助 或長者本人無法聯絡到親友時,其危險性是相對提高的,甚至會導致死亡。在心 理層面,因著老化帶來許多不便與限制,容易使長者陷入沮喪。獨居老人往往具 有較高的憂鬱傾向,國內獨居老人憂鬱的盛行率為 40%-47%,相較於其它國內 針對社區老人憂鬱傾向盛行率 15%-32.3%高出許多(黃麗玲,2000)。楊培珊 (1999)針對獨居老人的研究指出憂鬱是個人對負向的生活事件,產生不當的詮 釋而引貣認知上的症狀,其症狀包括:悲觀、無法專注、無助及經常想到死亡, 憂鬱的心情常會造成負向的自我評價。而且如果老人憂鬱沒有獲得正確評估及適 當的治療,尌會導致社會隔離、孤獨寂寞、生活品質不良、增加身體失能及罹病 的機會,甚至造成自殺率及死亡率增加的情形(梁碧雲,2007;趙佩璇,2003)。 英國衛生署於 1997 年發表的一本刊物《老年人心理健康實務手冊》 ,當中特別強 調未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優先得到關注有六大領域,其中沒有照顧者在身 邊的獨居老人便是其中之一(引自萬育維,2004)。在社會層面,對於老年人而 言,隨著社會角色的喪失,往昔的社會網絡規模可能逐漸縮小,在陸續剔除一些 網絡支線後,最終仍以「家人」作為主要的網絡成員。而獨居長者因為單獨一人 居住,和那些與家人同住的老年人比貣來,缺乏了立即在旁的協助與支持,因此, 其社會網絡的規模可能更為精簡。除此之外,無子女、親友的獨居長者,因為阻 隔了與外界的密集聯繫,會有社會隔離的現象發生(Mui,1998) 。Chou&Chi(2000) 指出相對於有與他人同住的老人,獨居長者在獲得情感性和工具性的支持較少。 另外,在楊培珊(1999)的研究中指出,有 1/3 的獨居長者表示無人支持,3/4 沒有參與任何活動,這意謂著大部分的獨居長者容易處於社會孤立的情況,缺乏 社會支持。 我國是在西元 1998 年始推展獨居長者的相關服務,當時正因國內發生多貣 獨居長者在家中無人聞問而死亡多日才被發現的案件,這些事件引貣新聞媒體關 注的焦點且引發大眾的注意力,也因此,中央與地方政府紛紛制定相關政策來因 應。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也於當時研擬一套「臺北市獨居老人照顧方案」 ,包括(1) 建立獨居長者通報制度及緊急救護系統; (2)提供獨居長者電話並加強關懷訪視、 問安服務;(3)增進獨居長者自我照顧能力訓練;及(4)增拓長者活動場所, 3.
(11) 加強社會參與等四個面向。在該方案規劃之下,於同年四月擬訂「臺北市獨居老 人照顧方案資源整合實施計畫」,特別針對獨居長者的電話問安與關懷訪視等兩 項任務,結合社會局屬下之 13 家老人服務中心(包括公辦公營、公辦民營及補 助辦理型式者)與民間單位之資源,共同做好獨居長者的關懷照顧工作(楊培珊, 2001) 。近幾年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下,老人所選擇的居住安排也開始改變, 未來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的比例勢必提升。而本研究者係於民國 96 年始任職於 臺北市南港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迄今,在接觸獨居長者服務也即將邁入第八 年,也因著本身的實務領域及經驗,故欲進行有關獨居長者的相關研究。.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 壹、研究的重要性 一、實務方面 過去在報章雜誌上陸陸續續看到老人獨居在家身亡,甚至死亡多日已發出異 味後才被鄰居發現,有鑒於此,各縣市政府陸陸續續提出「關懷獨居老人服務方 案」,期待整合社區相關資源,建構完整的鄰里通報系統,提供獨居長者相關補 充性、支持性服務,使獨居長者可以獲得妥善、周全的社會照顧及網絡支持,安 居於熟悉的社區中,有效落實在地老化。 研究者在臺北市南港老人服務中心(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健順養護中心承辦) 從事獨居長者服務已達七年,在實務上發現多數獨居長者雖未達憂鬱症之臨床診 斷,但因面臨生理的疾病及退化,如再加上家庭關係衝突、疏離以及社會支持和 社會網絡的缺乏下,常會有憂鬱情緒的產生,甚至出現厭世感。這幾年社會新聞 中有關獨居長者久病厭世而自殺的新聞也不少,究其自殺原因除因生理因素外, 大多與心理及社會因素等方面的支持較為缺乏的影響息息相關。研究者欲透過本 研究結果來瞭解孤寂、焦慮和憂鬱的關係並做為實務的參考,期待未來在實務上 評估獨居長者如有孤寂及焦慮傾向者,可以優先提供相關支持性的服務來預防或 減緩其憂鬱傾向。 二、研究方面 目前從全國碩博士資訊網的論文中,針對「獨居老人」為主題的論文共計有 80 多篇,本研究者將其整理如下表:. 4.
(12) 表 1-2-1:獨居老人相關研究主題一覽表 研究主題. 篇數. 對於服務的瞭解、需求及其使用情形之探討 (服務包含社區志工關懷服務、緊急救援連線服務、居家服務、社 會福利服務、送餐服務、社交 APP、生活照護系統、居家產品介面設. 32 篇. 計、遠距照護服務、參與休閒活動、健康照護需求、心靈輔導系統 等) 獨居老人相關概況探討(包含人口特性分析及其區域差異、獨居老 人概念建構、生活狀況、生活照顧問題、照護政策). 9篇. 針對心理狀況(憂鬱情緒、寂寞、生命意義、自我統整)進行相關 性研究:自變項包含身體狀況、自我照顧能力、社會資源使用、休 閒活動、社會關係、以藝術為媒材的團體諮商介入、失親衝擊、內. 6篇. 在資源 針對不同地區、非獨居者進行有關生活需求、照顧模式與營養狀況 之比較研究 針對生活品質進行相關性研究:自變項包含醫療利用、健康狀況、 日常生活功能、送餐服務、接受社區服務 針對健康狀況進行相關性研究:自變項包含醫療服務使用、社會資 源利用、長期照護服務使用 針對社會支持進行相關性研究:自變項包含健康狀況、壓力感受、 心理社會健康功能、社會適應 針對幸福感進行相關性研究:自變項包含懷舊團體諮商的介入、老 化態度、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活動參與. 6篇 4篇 3篇 3篇 3篇. 透過獨居老人服務探討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的夥伴關係. 2篇. 獨居老人服務網絡的建構研究. 2篇. 獨居老人悲怨經驗、孤獨經驗之研究. 2篇. 生死教育對獨居老人死亡態度與預約善終之影響. 1篇. 藥師介入後對獨居老人用藥行為之成果分析. 1篇. 獨居老人健康狀況、害怕跌倒及跌倒調查研究. 1篇. 社區獨居老人人格韌性、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性探討. 1篇.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福德帄價住宅拆遷戶之獨居老人安置歷程. 1篇. 獨居老人居家消防安全危險因子之探討. 1篇. 獨居老人之消費型態及儲蓄行為探討. 1篇. 獨居老人住宅竊盜被害之研究. 1篇 5.
(13) 獨居老人防火避難行為之研究. 1篇. 從上表可發現,雖有分別針對獨居老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服務需求等面 向進行相關研究,但尚未有針對獨居長者的孤寂、焦慮與憂鬱進行相關性研究。 以老人為對象探討其孤寂感的相關研究目前則大多以機構為場域,探討其與生活 適應、生活滿意度、憂鬱、社會支持等面向之相關性研究,而針對獨居老人部分 僅有梁碧雲於民國 96 年透過質性研究,探討新竹市四位獨居老人的孤獨經驗。 另外,與老人焦慮相關之研究也相當缺乏,主要係探討老人心臟自律神經功能、 憂鬱、幸福感、運動行為、睡眠品質等面向進行相關性研究。因此,綜合上述, 針對獨居長者的孤寂感、焦慮與憂鬱情緒的相關性研究是目前較為缺乏的,本研 究探討獨居長者的重要情緒之間的關係和相關因子以及透過社會支持網絡是否 能有效緩衝獨居長者面臨壓力源時對憂鬱情緒、孤寂及焦慮的負向衝擊,或多或 少可以彌補文獻上的空缺。 貳、研究目的 本研究依據主題和前述的重要性,提出以下三項研究目的: 一、瞭解獨居長者孤寂、焦慮、和憂鬱情緒的情形。 二、探討社會支持網絡是否具有緩衝壓力源對獨居長者憂鬱情緒、孤寂感及焦慮 負向衝擊的作用。 三、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實務相關的應用原則。. 6.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回顧相關文獻,討論獨居長者的意涵與特質、主要概念(孤寂感、焦慮 與憂鬱)的意涵、憂鬱的相關因子探討、主要概念(孤寂感、焦慮與憂鬱)間的 相關性以及社會支持網絡的緩衝作用。. 第一節 獨居長者的定義及特質 一、獨居長者的定義 從字面上來看,「獨居長者」係指老人一人單獨居住。但截至目前為止,我 國對於獨居長者的定義各縣市不一,未有明確的統一標準。一般所謂獨居定義有 狹義及廣義之分,狹義的是指僅一人單獨居住;廣義的是指雖有同住者,但同住 者無照顧能力(黃秋華,2000)。參考郭玫怡(2005)及洪文滿(2011)整理了 衛生福利部、臺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對於獨居長者的定義,在定義上雖有不同, 但不外乎係以目前居住狀況、有同住者但同住者無自理能力或照顧能力、特定時 間的獨居事實及居住場域為界定要素,而本研究者又納入台中市、台南市及桃園 市等三都對於獨居長者的定義,也幾乎涵蓋上述要素(詳見表 2-1-1)。整體而 言,目前各縣市政府對於獨居長者的定義皆偏向於廣義的定義,不單單僅指老年 長者一個人居住的情況而已,也將與配偶同住的老年夫婦列入範圍之內,並考量 老年長者的照顧需要(郭玫怡,2005;黃湧焜,2002)。因此,即使老年夫妻同 住或有同住者,只要同住者無照顧能力或照顧義務、或是長時間不在家者,即可 符合獨居長者的標準。 表 2-1-1:衛生福利部及我國六都之獨居老人界定 年齡資格. 實際居住狀況. 同住者及其功能狀況. 衛 年滿六十五歲. 目前居住事實. 1、一戶兩人以上老人,其中一. 生 以上之單身獨. 為依據. 福 居老人. 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2、與子女同戶籍,但子女未經. 利. 常性同住(連續達三天以上. 部. 獨居之事實者) 3、或雖與子女同住,子女缺乏 生活自理能力 7. 居住場域.
(15) 臺 年滿六十五歲. 以居住事實為. 1、同住家屬無照顧能力. 不含機構. 北 以上之老人. 依據. 2、同住家屬一週內有連續三. 老人. 市. 天(含三天)以上不在者, 列入獨居,但間歇性不在 者,不予列入 3、同住者無民法上照顧義 務、無照顧契約關係者. 新 年滿六十五歲. 長期居住本. 有同住者,但其同住者無照顧. 非居於機. 北 以上之老人. 市,不論設籍. 能力或經常性不在. 構內. 市. 與否. 高 年滿六十五歲. 長期居住本. 有同住者,但同住者無照顧能. 非居住機. 雄 以上之老人. 市,不論設籍. 力或經常性不在(經常性指有. 構內. 市. 與否. 24 小時以上獨居事實). 台 年滿六十五歲. 以居住事實為. 1、同住家屬均缺乏生活自理. 中 以上之老人. 依據. 市. 能力或均無照顧能力 2、與子女同戶籍,但其未經常 同住(一週連續達三天以上 獨居之事實). 台 年滿六十五歲. 以居住事實為. 雖與其他人同住,但同住者無. 非居住於. 南 以上之老人. 依據. 照顧能力者. 機構內. 桃 年滿六十五歲. 以居住事實為. 有同住者,但同住者無照顧能. 園 以上之老人. 依據. 力. 市. 市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2014;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15;新北市政府社會 局,2014;高雄市政府社會局,2010;台中市政府社會局,2014;台南市政府社 會局,2014;桃園市政府社會局,2014。 本研究所針對的獨居長者係以臺北市為主。因此,根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於 西元 2011 年 6 月 3 日修正之獨居長者定義如下: 1、年滿 65 歲以上,居住臺北市。 2、非居住於機構(含立案及未立案機構)。 3、單獨居住且無直系血親卑親屬居住臺北市者,列入獨居。但若長者與親屬關 係疏離者,不在此限。 8.
(16) 4、雖有同住者,但其同住者符合下列狀況者,且無直系血親卑親屬居住臺北市, 列入獨居: (1) 同住家屬無照顧能力。 (2) 同住家屬 1 週內有連續 3 天(含 3 天)以上不在者,列入獨居,但間 歇性不在者,不予列入。 (3) 同住者無民法上照顧義務、無照顧契約關係者。 5、夫與妻同住且均年滿 65 歲且無直系血親卑親屬居住臺北市者,列入獨居。 二、獨居長者的人數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顯示,截至西元 2014 年 6 月底止,我國獨居長者人 數共 47,752 人,占全國老年人口的 1.74%,其中以臺北市最多,共 4,942 人, 占全國獨居長者人數的 10.3%。而本處所指獨居老人係指年滿 65 歲以上獨自居 住、或同住者無照顧能力、或經列冊需關懷之老人。 根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資料統計,截至西元 2015 年 1 月底止,依據臺 北市政府社會局所定義之獨居長者共 4,903 人,各行政區分佈如下表 2-2-1: 表 2-1-2:臺北市 2015 年 1 月列冊關懷獨居長者總人數 行政區. 人口數. 老人人口數. 獨居人數(A). 松山區. 210,433. 32,586. 信義區. 229,854. 大安區. 獨居長者性別 男性(B). 女性(C). 280. 108. 172. 35,171. 322. 175. 147. 313,926. 52,704. 564. 255. 309. 中山區. 230,833. 33,702. 431. 249. 182. 中正區. 163,403. 24,774. 406. 222. 184. 大同區. 131,036. 19,131. 274. 185. 89. 194,833. 31,534. 455. 307. 148. 465. 337. 128. 223. 152. 71. 萬華區 (萬老) (龍老) (國宅) 文山區. 274,129. 35,228. 482. 235. 247. 南港區. 121,386. 15,006. 213. 94. 119. 9.
(17) 內湖區. 286,047. 27,731. 175. 78. 97. 士林區. 290,649. 41,208. 355. 192. 163. 北投區. 257,604. 33,922. 258. 134. 124. 總計. 2,704,133. 382,697. 4,903. 2,723. 2,180. 註:(B)+(C)=(A) 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 2013 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13),65 歲以上 老人的居住安排,獨居者占 11.1%,比較老年人口總數,應可推估獨居長者數 量約為 29 萬人,然而,檢視同年政府列冊之獨居長者人數卻僅有 49,064 人,與 推估數量相差六倍之多,造成上述差距,可能是衛生福利部的列冊資料僅將有服 務需求的獨居長者納入,排除獨居但未有服務需求的獨居長者,因此導致衛生福 利部列冊的統計數據低於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此外,根據西元 2013 年的老人狀 況調查報告顯示,65 歲以上老人理想的居住方式,相較於西元 2009 年,希望「獨 居」者已增加 2.3 個百分點,老人獨居確實是年老居住安排的新興趨勢。 陳肇男、史培爾(1990)分析西元 1983 年主計處的人力資源調查發現,老 年人獨居的比例不斷上升的原因可分為結構性因素及個人性因素。在結構性因素 主要和 1950 和 1980 年代的選擇性遷徙有關,1950 年代的遷徙係指老年榮民因 二次大戰後隨國民政府遷台移入台灣,他們大多隻身來台,無家人親友,加上政 治環境、文化隔閡的影響,許多老年榮民到老仍孤身一人而成為獨居長者;1980 年代的遷徙則因為產業結構轉型為工業化社會,吸引大量農村年輕人往都市定居, 造成僅剩年老父母於老家獨自生活的狀況。在個人因素部分,隨著社會結構的變 遷、社會風氣的改變及受到西方價值觀的影響下,許多老年人對於居住安排開始 產生不同的看法,例如教育程度較高者、未婚者、經濟可自主的老人期待有自己 的生活空間及方式,而選擇獨居。 三、獨居長者的人口特質 (一)性別 聯合國調查顯示,全球 134 個國家中,有八成國家的獨居長者女性比例高過 男性,僅有兩成的國家呈現相反趨勢(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2005;行政院主計處,2006)。主因係女性帄均 壽命比男性長,隨著年紀的增長越易面臨喪偶的狀況,因此,女性獨居的機率較 男性高。此外,女性通常會選擇嫁於年長於自己的男性以及老年婦女結婚的可能 10.
(18) 性也較老年男性低,這些因素都是造成老年女性獨居比例較高的原因(郭玫怡, 2005)。 根據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統計室(1999)針對西元 1997-1998 年獨居老人生活 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顯示,獨居長者在性別比例上,男性獨居長者多 於女性,分別是 65.9%及 34.1%,主要係有四成是榮民身分所致。在與許多與 獨居長者相關研究的文獻中也指出(郭玫怡,2005;曾煥裕、沈慶盈,2003;連 雅棻,2002;黃麗玲,2000;楊培珊,1999;熊曉芳,1999),男性獨居長者高 於女性的狀況。而目前臺北市獨居長者仍以男性居多,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列冊全 台需關懷獨居長者統計資料顯示,自西元 2000-2014 年 6 月底止,獨居長者性別 比例越趨接近,自西元 2009 年始,女性獨居長者人數已超過男性,究其原因, 早期男性獨居長者以榮民居多,隨者時間的變遷,老年榮民的數量必定會逐漸減 少,故進而影響獨居長者男女性別之比例,此趨勢也已符合國際獨居長者的性別 比例。 表 2-1-3:西元 2000 年至 2014 年 6 月底台灣獨居長者人數,按性別 單位:人數(%) 性別. 男性(%). 女性(%). 合計(%). 89 年,2000. 33,551(62.8). 19,893(37.2). 53,444(100). 90 年,2001. 31,045(59.4). 21,234(40.6). 52,279(100). 91 年,2002. 29,471(60.0). 19,640(40.0). 49,111(100). 92 年,2003. 28,260(58.1). 20,377(41.9). 48,637(100). 93 年,2004. 27,246(56.6). 20,925(43.4). 48,171(100). 94 年,2005. 26,109(55.0). 21,360(45.0). 47,469(100). 95 年,2006. 26,033(53.6). 22,528(46.4). 48,561(100). 96 年,2007. 25,103(51.6). 23,563(48.4). 48,666(100). 97 年,2008. 24,009(50.1). 23,934(49.9). 47,943(100). 98 年,2009. 24,532(49.7). 24,867(50.3). 49,399(100). 99 年,2010. 22,830(48.3). 24,426(51.7). 47,256(100). 100 年,2011. 22,575(47.8). 24,680(52.2). 47,255(100). 101 年,2012. 22,455(46.7). 25,598(53.3). 48,053(100). 102 年,2013. 22,644(46.2). 26,420(53.8). 49,064(100). 103 年上半年. 21,911(45.9). 25,841(54.1). 47,752(100). 年度. 11.
(19) 資料來源:整理自西元 2000 年至 2014 年 6 月底衛生福利部列冊需關懷獨居長者 統計資料 (二)年齡 根據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統計室(1999)針對西元 1997-1998 年獨居老人生活 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顯示,獨居長者在年齡分佈上,以 70-74 歲最多, 占 32.3%,75-79 歲次之,占 28.7%,90 歲以上者最少,僅占 1.2%。針對國 內區域性的相關研究中,也發現多數獨居長者的帄均年齡介於 70-79 歲之間(曾 煥裕、石泱,2010;連雅棻,2002;黃麗玲,2000;楊培珊,1999)。 (三)婚姻狀況 根據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統計室(1999)針對西元 1997-1998 年獨居老人生活 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顯示,獨居長者在婚姻狀況方面,以喪偶居多, 占 48.3%,其次是未婚者,占 36.8%,有 9.2%者處於分居狀態,亦有 5.7%的 獨居長者是離婚的。許多文獻的研究結果,也皆是以「喪偶」及「未婚」者居多 (連雅棻、黃惠滿、蘇貞瑛,2008;郭玫怡,2005;曾煥裕、沈慶盈,2003;楊 培珊,1999;熊曉芳,1999) 。但根據西元 2005 年的老人狀況調查發現,在未婚 的老年人口中,獨居尌占了 58.12%,離婚或分居的老年人之獨居比例次之,占 47.13%。 (四)子女狀況 根據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統計室(1999)針對西元 1997-1998 年獨居老人生活 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顯示,獨居長者在有無子女狀況方面,以有子女 者為多,占 56.4%,無子女者占 43.6%。加入性別分析後發現,男性獨居長者 無子女者高達 59.1%,女性獨居長者無子女者僅占 13.8%。因該調查中,男性 獨居長者中以單身榮民身分占多數,故其無子女的比例才會如此之高。依據地區 性的相關研究中,許多獨居長者以有子女的狀況居多(余正麗,2011;徐淑貞、 張蓓貞、戎瑾如,2008;曾煥裕、沈慶盈,2003)。但也有部分研究顯示獨居長 者的子女數較少或無子女(黃秋華,2000;楊培珊,1999)。 (五)經濟狀況 根據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統計室(1999)針對西元 1997-1998 年獨居老人生活 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顯示,獨居長者的經濟來源以接受政府補助為最 12.
(20) 多,占 55.0%,其次是子女供給,占 19.7%,再其次為本人或配偶退休金及撫 卹金(16.1%)和靠本人工作收入(3.5%) 。在其他地區性的相關性研究中也發 現獨居長輩的經濟來源多以政府補助占多數(連雅棻、黃惠滿、蘇貞瑛,2008; 郭玫怡,2005;曾煥裕、沈慶盈,2003;黃秋華,2001;黃麗玲,2000)。在西 元 1999 年的獨居老人生活狀況調查中提到,有 61.3%的獨居長者認為生活還過 得去,但是仍有 31.3%獨居長者認為生活費不夠用及非常困難,其中又以身體 健康狀況不佳的獨居長者更為明顯。若與我國常態的老人狀況調查(2013)相比, 有 25.3%的老年人認為生活費上有困難,低於獨居長者,因此,可以推論獨居 長者在經濟狀況上較易感到困難及負擔。 (六)教育程度 根據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統計室(1999)針對西元 1997-1998 年獨居老人生活 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顯示,獨居長者在教育程度方面以不識字者占多 數(50.5%),小學程度次之,占 26.7%,大專以上程度者最少,僅有 2.1%。 探尌其原因,當時 65 歲以上之獨居長者多數是 1940 年以前出生者,考量當時長 者的生長背景及年代,因其政治、經濟、環境及教育水準,可能迫使多數長者無 法接受到完整的教育,因此,造成獨居長者在教育程度上普遍較低。而在其他地 區性的相關文獻中也發現獨居長者在教育程度上較低(連雅棻、黃惠滿、蘇貞瑛, 2008;曾煥裕、沈慶盈,2003;黃秋華,2001;黃麗玲,2000)。 四、獨居長者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狀況 (一)生理層面 生理上的老化(senescence,或稱為衰老)被定義為:身體組成會隨著時間 形成自然改變的過程,這種改變的過程是漸進的,這是所有有生命的有機體面對 個人功能和外界反應時所會產生的,而且會影響他們跟外界環境的互動。根據黃 麗玲(2000)歸納國外相關實證研究顯示,獨居長者的一般身體功能的健康狀況 不會較差,意即獨居長者在整體身體功能與非獨居長者並無顯著上的差異,且發 現不論老人原本獨居或由非獨居改為獨居,死亡率並不會增加。Iliffe 等人 (1992)針對獨居老人的相關研究中也發現,獨居老人在認知功能、主要疾病診 斷數、身體活動功能及使用醫療資源等變項,獨居老人與非獨居老人並無顯著上 的差異。但值得住意的是當老人年齡大於 80 歲且健康狀況衰退時,其日常活動 能力衰退的危險性尌會比非獨居老人高(Sarwari et al.,1998)。. 13.
(21) 根據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統計室(1999)針對西元 1997-1998 年獨居老人生活 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顯示,獨居長者的身體狀況,有 31.5%的獨居 長者身體完全健康,有 61.6%的獨居長者是屬於罹患慢性疾病但行動方便生活 可自理者,有 6.4%的獨居長者係屬罹患慢性疾病但部份生活可自理部份需仰賴 他人。曾煥裕、沈慶盈(2003)針對台北市獨居及失能長者生活狀況調查研究顯 示發現多數獨居長者的日常生活功能相當良好,在 ADL 及 IADL 完全沒有困難者 分別占 85.7%、72.9%。近幾年國內對於獨居長者的身體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 不論是以自覺健康狀況或是實際上罹患的疾病數、日常生活功能和工具性日常生 活功能來進行調查,調查結果並不一致。有些文獻資料顯示獨居長者的健康狀況 較佳(李雨庭,2013;余正麗,2011;黃秀蘭,2005;黃麗玲,2000;熊曉芳, 1999) ,但也有文獻指出獨居長者的健康狀況較差(謝玉美,2006;楊培珊,1999)。 但上述的研究皆屬區域性研究,區域間有其差異性,且未控制可能影響健康狀況 的相關因素,因此,很難去推論我國獨居長者的健康狀況。儘管如此,相較於有 同住者的老年人,獨居長者因其獨自居住的特殊性,當發生緊急意外事件時,可 能無人可提供立即性的協助或長者本人無法聯絡到親友時,其危險性是相對提高 的,甚至會導致死亡。故當長者健康狀況較差無人照顧時,一人獨居通常會增加 跌倒、脫水、感染和身體傷害的風險(Campion,1996;引自 Yeh & Lo,2004)。 (二)心理層面 老年人的心理發展受老化過程生理功能退化,家庭及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 臨床上,發現影響老年人心理變化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有:疾病或衰老、親人 死亡、退休後缺乏社會參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或缺乏正確的養老觀、沒有良好 嗜好,以及悲觀的人生態度。老年人的心理發展與其生活品質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黃惠璣等人,2011) 。Johnson(1986)定義生活上之心理健康:一個人具有能 力去克服並對付日常生活問題,以及跟別人保持和諧關係,能夠解決日常生活工 作之衝突、維持健康飲食、保持理性思考,可以自我表達、處處為人設想、促進 自我瞭解、改善溝通技巧,有建設性地表達感受而不傷到別人,更要保持自信以 迎接挑戰(引自黃惠璣等人,2011)。心理衰老的表現千變萬化,一般來說,老 年人比較多表現出以下消極的情緒和情感:失落感、孤獨感、疑慮感、抑鬱感以 及恐懼感(葉至誠,2010)。 陳玉敏(2001)針對 65 歲獨居老人自我照顧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獨居老人 會由於活動功能或體力上的限制,無法執行備餐、個人衣物清潔及環境整理等居 家日常事務,而造成他們心理上的無助與無奈感。朱秀芳(2004)在比較獨居與 14.
(22) 非獨居老人的研究中發現獨居老人心理健康狀況比非獨居老人差。Yeh & Lo(2004) 研究顯示相對於非獨居長者,獨居長者較難獲得正向支持,且大部分有較高的孤 獨感。老年人因獨居而造成與社會的接觸不足,以及難以獲得來自親友的支持, 因而影響獨居長者的情緒和心理健康(Chou et al.,2006) 。Mui & Burnette (1994) 在針對有功能障礙老人的研究中發現相較於有與家人同住的長者,獨居長者比較 會感受到孤獨和較高的憂鬱。在中國華人文化的影響下,目前多數老年人仍是期 待可與子女同住,但往往在期待落空下,可能加深其被遺棄感和孤獨感,故在華 人社會中,獨居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可能更為普遍(Chou et al.,2006)。 獨居長者的憂鬱情緒及行為嚴重程度,雖多未至「憂鬱症」的診斷標準,但 許多研究顯示憂鬱情緒可能進一步導致社交隔離、不良的生活品質、重複使用醫 療資源形成浪費、日常活動功能減弱,甚至自殺等危機(林藍萍,2007;林怡君、 余豎文、張宏哲,2004;呂淑妤、林宗義,2000)。黃麗玲(2000)針對社區獨 居老人身體、心理及社會功能之探討研究中也發現獨居老人有憂鬱傾向的比率高 達 47%。綜合上述資料,可發現獨居長者在心理健康狀況方面具有一定風險且 令人擔憂。 (三)社會層面 個人的態度、是否擁有社會支持網絡,以及老人老化時所處的環境背景,都 會影響一個老人對於老化時個人及社會的適應。某些老人持續保持活躍並參與目 前的社會環境,但某些老人卻從社會抽離,過著比較孤立的生活(楊培珊、梅陳 玉嬋,2011) 。Philips 於 1957 年所提出的角色理論便是為了詴圖解釋老人如何 以一個社會上的角色適應老化。該理論將焦點集中在老人個人的行為表現,角色 是一個人在與他人的關係或社會制度中,被期待的一連串行為模式,角色不但描 述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定位,同時也是一個人自我概念重要的基礎。一個老人對 於晚年的適應情況,則要看他是否有能力從年輕及中年時所界定的角色,轉換到 和老年相關的角色上,如無法順利轉換,則會對老化過程產生不滿,甚至有可能 會因此而被社會排除或孤立。 尌生態觀點而言,個人的生存與心理調適有賴與外界之間的交流狀況,社會 網絡與社會支持即是屬於個人與他人之間交流內涵之一(宋麗玉,2006)。社會 網絡可以純粹指涉人與人之間所構成的關係網,也可如 Walker(1977)所指的 涵括結構與支持內涵:社會網絡指的是一組個人接觸,透過這些接觸個人維持其 社會身分並且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和服務、訊息與新的社會接觸(Biegel, Tracy, &Corvo,1994;引自宋麗玉,2006) 。關係網絡反映個人與其生態中其他 15.
(23) 系統之間的關係狀態,社會支持多寡則呈現個人與他人之間的交流狀態,因此社 會網絡的規模隱含了社會支持流動的可能性,當規模越大,尌能允許越多的資源 於其間作用;反之,社會網絡的規模越小,對於社會支持的多元性和豐富性尌有 越多限制,彼此的互動也會因此減弱。基本上若個人在需要時能夠接近且運用網 絡中的人發揮支持的功能,那麼個人與環境之間的配適度較佳,亦即處於適應良 好的狀態(宋麗玉,2006)。 對於老年人而言,隨著社會角色的喪失,過去的網絡規模可能逐漸縮小,最 後仍以家人為主要的網絡成員,在世代同住的情況下,老年人可尌近與同住者往 來,並獲得支持,但當老人獨居時,和那些與家人同住的老人相比,缺乏了立即 在旁的協助與支持,因此,社會網絡的規模更為精簡,更可能出現社會孤立的情 形。Chou & Chi(2000)用網絡的大小、接觸的頻繁度來檢視社會網絡,在其研 究中指出社會網絡包含較為親密的親戚、朋友和家人的數量以及其彼此互動的頻 率,亦發現獨居長者獲得較少的工具性和情緒性支持,獨居長者的親人社會網絡 較小,但是朋友的社會網絡則與非獨居長者沒有差異。黃麗玲(2000)在其研究 中發現相較於非獨居長者,獨居長者在自覺社會支持上是較差的。熊曉芳(1999) 在其研究中發現無子女的獨居長者,其社會支持的來源以朋友及鄰居居多,有子 女及配偶者,支持來源則以子女及配偶較多。而從網絡中成員間互動的頻繁度來 看,曾煥裕、沈慶盈(2003)在台北市獨居及失能長者生活狀況調查研究發現, 在有子女的獨居長者中雖有維持日常上的電話聯繫,但超過半數者半年才會與子 女見一次面。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將近三成的獨居長者於過去的一星期中沒有 和任何人談話、接觸的紀錄(熊曉芳,1999)。綜合上述,說明了獨居長者與非 獨居長者除了在社會支持較為缺乏外,亦包含了社會網絡的組成不同。此外,社 會網絡的規模大小雖然能決定社會支持的多元和豐富性,但是卻無法確保社會支 持會應運而生,即使網絡規模再大,居於其間的成員若是不願意形成互動關係, 提供協助資源,網絡成員的角色則彷若沒有存在(郭玫怡,2005)。. 第二節 孤寂感、焦慮及憂鬱的意涵 一、孤寂感 (一)孤寂感的定義 孤寂感最早由 Sullivan 於 1953 年提出,是指一種極度不愉快的狀況和人際 之間親密感未滿足有關。Sullivan 將孤寂感視為一種病理狀態,並指出其可能 16.
(24) 會造成死亡或對個人生活造成嚴重影響(Copel,1988) 。Weiss(1973)認為缺乏 某些特殊關係常造成孤寂,而非由孤單所造成,也尌是說孤寂感是一種剝奪感, 導因於缺乏某種人際接觸。Peplau & Perlman(1982)認為孤寂感是來自於社會 關係質或量缺乏所導致的一種主觀、令人沮喪且不愉快的經驗。孤寂感雖常發生 於獨居者,但並不是獨居者都會經歷到孤寂感,一個人可能單獨一人但不會感到 孤寂,或即使身處人群之中仍覺得有孤寂的感受。Young(1982)也指出孤寂感 是缺乏滿意的社會關係而伴隨著心理的痛苦。Rook(1984)則將孤寂感定義為一 種持久的情緒沮喪,源自於個人覺得和他人分離、被人誤解、排擠以及缺乏合適 的社交伴侶,來執行及提供情感連結的社交活動。Thomas(1996)將孤寂感解釋 為個人想要有人陪伴卻無人能時的一種痛苦的感受,會因重要他人的分離而加重。 Killeen(1998)認為孤寂感是一種人類社會的情緒、需求及現實社會中矛盾產 物。張素紅、楊美賞(1999)將孤寂感歸納為下列三點:(一)孤寂源於社會關 係缺乏。(二)孤寂是一種主觀的經驗,是個人感受和評價他們的社會關係不滿 意的認知過程,不僅是客觀的社會隔離。(三)孤寂是社會增強不足,社會關係 是一種特殊的增強物,當一個人處於隔離的狀態會有被剝奪的感覺,這種不舒服 的感覺會促使人尋求社會接觸,關係的建立尌是一種酬賞,會加強行為的可能性, 若是增強不足將會使人感到孤寂。 (二)孤寂感的分類 1、 Weiss(1973)將孤寂感區分為下列兩類: (1)情緒性孤寂感(emotional loneliness):係指缺乏與他人緊密、親密的依附關係所產生的,會有類似小孩 子分離焦慮般的焦慮、慌張與空虛的感受,例如剛歷經分手、離婚、喪偶者。 (2) 社會性孤寂感(social loneliness) :係指缺乏社會關係網絡而產生的經驗,個 人是社會關係網絡中的一份子,應有共同的興趣或活動參與,如果一個人離開原 有的社會關係網絡到新環境生活,將會感受到此性質的孤寂感,產生遊走邊緣無 著立點、無聊以及漫無目標感覺。 2、 Young(1982)依孤寂持續的時間將孤寂區分下列三類:(1)暫時性的 孤寂(transient loneliness):係指孤寂維持的時間較短,通常是由輕微的生 活事件所引發,例如人際衝突等,是最普遍且最常見的孤寂形式。 (2)情境式的 孤寂(situational loneliness):係因遭遇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而產生,例如配 偶死亡或是結束婚姻,是暫時性的情緒低落,通常經歷一段時間之後,個體能慢 慢接受事實而逐漸帄復,若一直無法調適,將影響整個社會關係,最後可能演變 成長期性的孤寂。(3)長期性的孤寂(chronic loneliness):係指個體長時間 17.
(25) 無法發展滿意的社會關係,其人際關係較情境孤寂者來的少,且恐懼溝通,容易 引發個體生理或是心理疾病,因此常成為預測身心疾病的重要指標。 3、 Jenng de Jong-Gierveld 等人(1982)將孤寂感區分為以下四類: (1) 不孤寂者(the nonlonely) :沒有孤寂感,偶有孤獨感,其社會關係和社會網健 全且滿足。 (2)間歇性的孤寂者(the periodically & temporarily lonely): 此類只有短暫的孤寂感,具有中度的親密關係。 (3)無助的孤寂者(the hopeless lonely):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常有被拋棄的感覺,對未來感到絕望。(4)絕 望的孤寂者(the resigned, hopelessly lonely):認為孤寂是人所無法抗拒的 命運,只有很少的親密關係。 4、 Clamer(1985)將孤寂感區分為下列兩類: (1)存在性孤寂感:孤寂是 人類存在的本質,源自於出生時離開母親子宮與母親分離的共同經驗,是與生俱 來的事實。 (2)心理性孤寂感:自我與社會的疏離,認為孤寂與憂鬱等負向情緒 有關,是一種負向的經驗與感受。 5、 Anderson(1986)將孤寂感區分為下列三類: (1)情緒性疏離(emotional estrangement):指經驗到的親密性的缺乏所造成。(2)社會性疏離(social estrangement ): 指 經 驗 到 與 社 會 關 係 的 缺 乏 所 造 成 。( 3 ) 存 在 性 的 孤 寂 (existential loneliness):指人類的有限(如死亡)以及與根本孤單所產生 的必然結果。 6、 吳靜卲(1994)將孤寂感區分為下列四類: (1)存在性的孤寂:指人本 身尌有許多無法控制的限制,例如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死亡。面對這種現存但又無 法解決的事情,即是所謂的存在性孤寂。 (2)創造性的孤寂:指人一方面必頇學 會跟自己相處,在相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才不會陷入群眾中的孤寂 而迷失自我。另一方面,人在從事創造性的工作時,常需要自己耐得住孤寂,以 完成創作,這便是創造性孤寂。 (3)社會性的孤寂: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 在社會上都有屬於自己的社會關係及社會網絡。當人在失意低潮時,此網絡脈絡 尌會發揮支持性功能。反之,當人缺乏這種適當的支持與安慰時,便會產生所謂 的社會性孤寂。 (4)情緒性的孤寂:是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現象,一方面是缺 乏快樂、情愛等良性的情緒,另一方面卻出現害怕、迷網等的負面情緒。 綜合上述,孤寂感係一種個人主觀的知覺、痛苦的情緒感受,使人經驗空虛、 無意義的感受,和個人社會關係缺乏、重大事件的發生、失落感及親密感需求未 滿足有關。 18.
(26) (三)孤寂感相關的研究文獻 在老年族群中,孤寂感受是相當常見的,且常被視為一個嚴重的問題(Liu & Guo,2007;Luanaigh & Lawlor,2008;Golden et al.,2009)。在芬蘭的一個人 口研究調查報告中發現 39.4%的老年人主述感到孤寂,孤寂感確實會因年齡的 增加而產生,但並非只因表面的年歲增加所致,而是因年齡的增加引發生理上的 失能及社會隔離而導致孤寂感的提升(Liu & Guo, 2007)。根據統計,在美國 有 35%至 84%的社區老人主述感到孤獨寂寞(引自侯慧明、陳玉敏,2008) 。Wang 等人(2001)指出 60.2%的社區居家老人有中至重度的孤寂感。在國內研究中, 張素紅、楊美賞(1999)探討門診及活動中心老人的孤寂感,結果發現這些老人 的孤寂感呈現中等程度;侯菊鸝(2003)在探討台北地區單身老年榮民的孤寂感 程度發現 71.6%的老人有中度孤寂感,2%的老人有重度孤寂感;侯慧明、陳玉 敏(2008)探討長期照護機構老人孤寂感及其相關因素中也發現多數老人具有中 度的孤寂感;陳子萱(2014)在探討機構老人孤寂感、生活適應與生活滿意度關 係之研究上發現當機構老人在生活適應過程中有效降低孤寂感時,可獲得較高的 生活滿意度。 Russell 於 1986 年提到孤寂感在老年人經驗到的生理、心理健康問題中扮 演一個病因學角色(引自 Kim,1999) ,孤寂感對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響會透過 衝擊免疫系統過程惡化個體的健康狀態(Russel, Cutrona, de la Mora, & Wallace,1997)。許多研究顯示由於老年人的生理機能衰退、罹患慢性疾病的數 量、日常生活功能的減退及身體活動能力的降低等皆會影響其孤寂感的提升 (Russell,1996;Mullins et al.,1996;Martin et al.,1997)。相對地,當老 年人感受到較高的孤寂感時也會影響其生理狀況,降低其免疫功能,而在心理方 面,也會出現較低的生活滿意度,引發憂鬱症,甚至出現自殺情形(Kim,1999; 林千立,2008)。國外許多研究顯示老人的孤寂感與憂鬱息息相關,當老年人具 有較高的孤寂感通常與較多的憂鬱症狀有關(Hagerty & Williams,1999;Fessman & Lester,2000;Wang et al.,2001; Alpass & Neville,2003;Tiikkainen & Heikkinen,2005;Cacioppo, Hughes, Waite, Hawkley, & Thisted,2006)。 撤退理論認為,老化無可避免地會降低老年人與他人的互動,以及老年人與 所屬社會系統的相互脫離或撤退,此種撤離過程可以發自老年人本身,或是由他 人開始進行。退休、喪親或喪偶、子女遠離等皆是老年階段必定會面臨的,這些 環境因素皆會導致老年人面臨撤退,假如老年人本身無法順利調適且缺乏足夠的 社會網絡支持系統,老年人便難以再形成新的聯繫。上述許多學者提出的社會性 19.
(27) 孤寂,係因社會關係及社會網絡的缺乏所導致。 Perlman 等人(1978)研究顯示,較少親密朋友,與朋友、子女接觸少的老 年人較易感到孤寂;Mullins 和 Dugan(1990)研究顯示,較少與親密朋友接觸 之機構老年人較感到孤寂;Karen(1998)研究指出,老年健康不佳、行動不便、 失去親密的人、社會網絡缺乏、沒有嗜好,對孤寂皆有顯著的影響;吳靜卲(1994) 認為失去親密的人、環境中缺乏支持的力量、個人內心的矛盾和衝突、不願坦露 自我真實的感受、缺乏人際溝通的技巧,都會影響老年人的孤寂;張素紅、楊美 賞(1999)的研究結果也發現,對於健康狀況差、社會關係相對缺乏的老年人而 言較感孤寂;侯慧明、陳玉敏(2008)研究顯示,在長期照護機構的老人,其社 會支持越多,對社會支持越滿意,其孤寂感的程度則較低。 綜合上述,老年人的孤寂感會隨著老化過程而與家庭、朋友、社會網絡間關 係的改變而產生,進而影響身心健康狀況,甚至可能導致憂鬱情形發生。地理上 的孤立是獨居長者的共同處境,而當情感無法交流投遞,個體又期待能夠在所處 的環境中與他人有所連結與歸屬卻又不得其門而入時,孤寂感便會漸漸產生。而 相關研究亦顯示獨居長者較非獨居者易有憂鬱症狀,因此,對於獨居長者孤寂感 的洞察將有助於老年憂鬱的發現與預防。 二、焦慮 焦慮是人格心理學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概念,包含緊張、不安、焦急、憂慮、 恐懼等複雜的情緒反應(林麗英、許敏桃,2002) 。 「焦慮」此概念最早源自於古 希臘時期,同時它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中的核心概念,他認為焦慮是一種驅 力或行為的初始動力,可導引人類朝向建設性或破壞性的行為(Freud,1972; Endler & Kocovski,2001)。北美護理診斷中,焦慮是常被使用的診斷之一,其 定義為:一個人主觀擔心和不安的感覺,由生理影響及行為型態改變而引貣,其 來源是未特定或不知曉的(Becket & Inaba,1997)。Kneisl(1996)定義為「不 同程度的不輕鬆、不舒服狀態,以致於個人想逃離」 。Otong(1995)認為焦慮是 抽象概念,是對預期性危險的反應,但沒有真實危險存在。焦慮症是一常見疾病, 而且大多數的人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焦慮的經驗,它是指長時間承受極度的 不安、睡不著、疲倦等症狀,以致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Hamilton,2008) 。按其 性質而言,焦慮可分為特質性與情境性焦慮兩種,前者為人格特質的一部分,具 持久性;後者指焦慮反應因情境而異,具暫時性(彭駕騂,2009)。 王蔚芸等人(2007)綜合許多學者對焦慮所下定義,主要包含以下六種意義: 20.
(28) (一)心理生物匱乏模式(psychobiological-entropy)認為焦慮是種恐慌和不 安的主觀感受,可能是對情境暫時產生的反應,會消耗大量能量,使身體進入準 備戰鬥或逃脫的狀態,且常伴隨強烈之疲憊感,當達到某一程度時,會影響個體 認知思考能力。(二)生物學家認為焦慮是種複雜的生理反應,與腦波、自律神 經及生物化學系統等有密切關係,其神經生理與 GABA benzodiazepine 接受器複 合體有關,此即是抗焦慮藥物作用之位置。 (三)Spielberger(1966)指出焦慮 是個多面向的(multidimensional)概念,主要包含情境焦慮與特質焦慮兩種。 若個體在某一特殊時刻所經歷到的不安之心理感受,即稱為情境焦慮;而特質焦 慮則是指個人所擁有不同程度的焦慮人格特質。高焦慮人格特質者,即便沒有具 體的外在威脅存在,仍會感到憂心和無助。一旦產生焦慮,個體通常會以不合理 的行為或非常恐懼之情緒方式表現,有些人則可能會變成相當依賴其周遭的人, 或相反地對熟悉的人漠不關心。(四)行為學家認為焦慮是種條件反應,是受壓 後所產生的反應,即個體感受到威脅或對想像中之威脅的反應,也尌是「行為之 結果」 。 (五)認知心理學理論中焦慮是因個體處於危險或可能造成危險的情境, 而有不明確或無特定原因的危險感,是一種不明原因的「恐懼」,當威脅超過個 體安全防禦時便會產生焦慮,其焦慮程度是受到個人對威脅及因應方式之認知評 估所影響。(六)存在主義哲學(existential philosophy)則認為焦慮是生存 的一種狀態、生活的一種現象,是人生必頇面對的情境,它源自於當個人追求生 存、肯定自我存在,所伴隨而來之情緒反應,此反應可正向地督促個人進行自我 改變。事實上,自由和焦慮是一體兩面的概念,在熟悉已知的領域中,個人感到 自由自在,一旦進入未知的領域時,便會體驗到焦慮。因為害怕焦慮,因此許多 人會採取逃避方式,避免自己陷入未知的領域。 在老人族群中最普遍的焦慮型態為下列三種:廣泛性焦慮症、恐懼症及恐慌 症。而在老年精神疾病中,老人罹患焦慮症較精神分裂症及妄想症普遍,但相較 於青少年,老人罹患焦慮症的比例不像青少年那麼高。這可能是因為老年人已經 發展出較佳的耐受力及抗壓能力所致。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那些中年罹患焦慮 症的人比較不可能活到老年。在 Catchment 地區所做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65 歲以上老年人口的焦慮症盛行率為 5.5%。不過,許多老年焦慮症可能會和其他 健康問題同時存在,人們可能會被其他病症所矇蔽,因而忽略潛在的焦慮症狀 (Hooyman &Kiyak, 2003) 。此外,老年人在獨居的環境中會感到不安與焦慮, 最常見的擔心是跌倒、獨自死亡與孤單(Hamilton,2008)。. 21.
(29) 三、憂鬱 憂鬱症是一種很常見且罹患者常覺得很虛弱無力的疾病。根據聯合國世界衛 生組織估計,到了 21 世紀的 20 年代左右,以全球整體來看,憂鬱症所造成的社 會負擔將是所有疾病的第二名,僅次於第一名的心臟病,但此疾病所造成之社會 負擔在已開發國家中卻是占第一位(WHO,2010)。憂鬱症不僅會影響到個人生活 功能、引發或加重生理疾病、增加家人負擔,更嚴重的是與自殺行為呈現高度的 相關性,雖然自殺意念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但老年人一旦有自殺的想法,會 予以執行並以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危險性較年輕人為高。老年人自殺死亡率約為 年輕人的兩倍,研究顯示其中 80%合併有憂鬱症(郭旭格,2011) 。相關研究顯 示憂鬱的老人,其死亡率是一般老人的兩倍,甚至在一年內的比較中也發現,憂 慮老年人死亡的可能性較高,特別是曾經受過認知損害的老年人,憂鬱的問題越 嚴重,患者越快死亡(Hooyman &Kiyak, 2003)。 關於憂鬱症的診斷,以下列舉三種憂鬱症狀的臨床診斷分類:(一)國際疾 病分類第九版臨床診斷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Ninth Revision, Clinical Modification, ICD-9-CM):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與美 國精神醫學會的定義,符合「憂鬱症」診斷分類(ICD-9-CM)的病名: (1)重鬱 症,單純發作(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single episode,296.2);(2)重 鬱症,復發(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current,296.3);(3)非典型鬱 症(Atypical depressive disorder,296.82) ; (4)精神官能性憂鬱症(Neurotic depression,300.4) ; (5)慢性憂鬱性人格違常(Chronic dep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301.12) ; (6)適應障礙伴有情緒與行為障礙(With mixed disturbance of emotions and conduct,309.4);(7)適應障礙伴有情緒特徵(Adjustment reaction with mixed emotional features,309.28)。重鬱症的症狀最為嚴重, 通常會影響到個人的真實判斷與社會功能,有些會合併精神症狀,甚至自殺、自 傷的危險。精神官能性憂鬱症的憂鬱症狀比較輕微,但仍呈現長期的憂鬱表現, 憂鬱期間頇達兩年以上,沒有強烈的自殺意念或計劃。(二)國際疾病分類第十 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s of Disease, ICD-10) 將憂鬱症分成三 類: (1)輕度憂鬱症(mild depression) ; (2)中度憂鬱症(moderate depression); (3)重度憂鬱症(severe depression) 。其中中重度憂鬱症相當於 DSM-IV 中的 主要憂鬱症。 (三)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DSM-Ⅳ) :美國精神科醫師協 會 1994 年新編的精神疾患診斷標準手冊第四版(DSM-IV)將憂鬱症分成兩種情 形:主要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episode)包括了 ICD-10 分類中的中重度 22.
(30) 憂鬱症,以及輕度憂鬱症。依照 DSM-IV 診斷憂鬱症的標準其憂鬱症狀共有九個, 至少四個症狀以上且持續超過兩週而大部分的時間皆是如此,可能是得了主要憂 鬱症。這些症狀包括: (1)憂鬱情緒:快樂不貣來、煩躁、鬱悶; (2)興趣與喜 樂減少:提不貣興趣; (3)體重下降(或增加)、食慾下降(或增加); (4)失眠(或 嗜睡):難入睡或整天想睡; (5)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思考動作變緩慢; (6) 疲累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床、體力變差; (7)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覺得活著沒意 思、自責難過,都是負面的想法; (8)無法專注、無法決斷:腦筋變鈍、矛盾猶 豫、無法專心; (9)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輕度憂鬱症 的診斷標準:憂愁的情感反應持續兩年以上,呈現下列症狀至少兩項且持續 2 個月以上: (1)胃口差或食量過多; (2)失眠或睡眠過多; (3)疲倦或乏力感; (4)自尊心低;(5)注意力差或難以下決定;(6)無助感。 以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依據不同的研究定義(如憂鬱症狀、憂鬱情緒及憂 鬱症) 、研究工具與切分點、確認方法(如受訪者自答或由訪視員評估) 、診斷標 準(ICD-10 或 DSM-IV) 、研究樣本、研究年齡層、取樣方法、盛行率期間等,均 會影響老人憂鬱的盛行率結果。參考洪巧臻(2009)的研究整理,表 2-2-1 及表 2-2-2 即針對不同學者、不同國家、研究樣本和憂鬱測量工具測得憂鬱之盛行 率: 表 2-2-1:國內研究之憂鬱盛行率 作者. 地點. 研究對象及數目. 測量工具. 結果(%). Liu et al.. 台灣鄉. 65 歲以上老年人. GDS-15≧7. 26. (1997). 村. Lu et al.. 台灣北. GDS≧11. 34.8. (1998). 部. CES-D≧16. 31.3. N=1313 65 歲以上老年人 N=187 呂淑妤、林宗 台灣南. 65 歲以上社區老年. 義(2000). 人. 部. 男:22;女:39.6 N=210 黃麗玲. 台灣高. 65 歲以上列冊之獨. (2000). 雄市. 居老人 23. CES-D≧16. 47.
(31) N=100 Chong et al. 台灣南. 65 歲以上社區老年. (2001). 人. 部三個 鄉鎮. Wang(2001). N=1500 台灣南. 65 歲以上社區老年. 部鄉村. 人. 地區. 台灣北. 65 歲以上社區及機. (2004). 部新店. 構老年人. 林小鳳等人. 台灣. (2004). 57. GDS≧11. 社區:29.5;機 構:39.2. N=400 50 歲以上老年女性. CES-D≧10. 8.7. GDS-15≧5. 20.3. TDO≧18. 24.2. GDS-15≧5. 27.5. CES-D≧16. 62.5. N=1764 邵靖翰. 台灣花. 65 歲以上社區老年. (2004). 蓮縣玉. 人. 里鎮. 施春華等人. 台灣嘉. (2005). 義地區. Tsai et al.. 台灣. (2005). Lin et al.. GDS-15≧7. N=195 林怡君等人. 地區. GMS-AGECAT 37.7. N=1159 65-74 歲老年人 N=1000 65 歲以上老年人 N=1200 台灣. 65 歲以上獨居老人. (2006) 男:45.3;女:73.5 王俊凱. 台灣北. (2008). 部石牌. 65 歲以上老年人. 24. GDS-SF≧5. 9.8.
(32) 地區. N=3970. 男:7.8;女:12.4. 表 2-2-2:國外研究之憂鬱盛行率 作者. 地點. 研究對象及數目. 測量工具. 結果(%). Harwood et. 美國. 60 歲以上社區老年. HAM-D≧12. 12.1. GDS-15≧8. 男:11.0;女:. al.(1999). 人 N=506. Chi et al.. 中國. (2005). 60 歲以上社區老年 人. 14.37. N=917 Wada et al. 印尼、越 60 歲以上老年人 (2005). 南、日本. GDS-15. 印尼:33.8. 印尼 N=411. 越南:17.2. 越南 N=379. 日本:30.3. 日本 N=1905 Djernes. 歐美國家 65 歲以上老年人. GSM-A. (2006). 西班牙、英國、愛 爾蘭、荷蘭:10-25. CES-D. 西班牙、義大利、 法國、荷蘭、英 國:12-49 美加:7.2-15 瑞典:19. MINI. 義大利:30. GDS. 美國:5 英國:45. 25.
(33) Short-CARE 英國:17. Ma et al.. MDS. 美國:11-20. BDI. 丹麥:9.6. DIS. 芬蘭:1.1-5.2. 大陸北京 60 歲以上老年人. 年盛行率:4.33. (2008) 男:2.65;女:5.83 終生盛行率:7.86 男:4.65;女: 10.66 Pan et al.. 北京、上 50-70 歲中老年人. (2008). 海. CES-D≧16. N=3289. 男:6.7;女:11.7. 北京 N=1641. 北京:14.9. 上海 N=1648. 上海:4.1. Tiong et al. 新加坡. 55 歲以上住護理之. (2013). 家中老年人. SCID. et al. (2014). 土耳其. 21.1 輕度憂鬱:14.4. N=375. Arslantas. 9.5. 重度憂鬱:6.7 65 歲以上社區老年. GDS. 45.8. 人 N=251. 綜合上述,台灣老年人的憂鬱盛行率介於 9.8-62.5%之間,中國地區介於 4.1-14.9%之間,其他亞洲國家介於 17.2-33.8%之間,歐美國家則是介於 1.1-49%之間,相較之下,台灣地區老年人的憂鬱盛行率高於其他亞洲及歐美國 26.
相關文件
前le relation of child maltreatment to shame and guilt among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routes to depression and delinquency. Moral affec t:前le good , the bad , an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xplore how does rejection sensitivity impact on hostility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in an interpersonal context, and
Their model accounts for the comorbidity and the uniqueness betwee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 and depression disorder with four factors, Negative affect NA, positive affect P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impact factors on depression tendencies of elementary,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via the measure of Taiwan
Among the services, friendly visiting is one of them, which improves social contacts of living-alone elders through in-home visits by volunteers.. On account of studies in the
Tripartite structur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inpatients.. Physiological hyperarousal: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research the relevance of depression of post-menopausal woman with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and adjustment of autonomic nerve by measurement of
The result of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1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s loneliness nega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2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s usage behavior for Twitch nega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