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食品碳足跡教育成效評估 文獻探討
2.1碳足跡
2.1.1 我國碳標籤制度 2.1.2 我國碳標籤
2.1.3 各國產品碳標籤介紹 2.1.3.1 英國碳標籤
2.1.3.2 瑞典食品標籤 2.2低碳節能校園
2.2.1 校園碳足跡計算 2.2.2 校園溫室氣體盤查 2.3低碳飲食
2.3.1 食物里程 2.3.2 畜牧業碳足跡 2.3.3 蔬果碳足跡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1碳足跡介紹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Activity)或產品的 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一般大眾瞭 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做比較,碳足跡的差異之處在於其是從消費者端出 發,破除所謂『有煙囪才有污染』的觀念。企業及產業溫室氣體的排放,
一般是指製造產品部分相關的排放,但碳足跡的定義排放尚須包含產品 原物料的開採與製造、產品本身的製造與組裝,一直到產品使用時產生 的排放、產品廢棄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排放量。故上述之範圍是整個產品 的「生命週期」。目前產品碳足跡已廣泛成為各國政府及企業界達成目 標之工具,也成為一種新溝通的媒介。
從溫室氣體涵蓋範圍來看,溫室氣體盤查可分為三個範疇:
一、國家或地區的能源燃燒排放統計
二、針對企業或組織自身與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 三、針對個別產品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
其中第三個範疇是對各產品生命週期溫室氣體的排放作盤查,即 所謂的「碳足跡」。(行政院環保署 台灣產品碳足跡網2012)
2.1.1 我國碳標籤
目前世界各國,包括英國、日本、韓國、泰國、美國、加拿大、澳 洲等國家都積極地推動碳足跡相關政策。從已實施產品碳標籤國家的經 驗可知,許多國家正朝著低碳社會(low carbon society)的道路邁進,
碳標籤制度能為企業帶來碳排放減量機會,並強化公司品牌聲譽。為因 應此一國際潮流,我國行政院環保署也在2009 年12 月15 日公布「台灣 碳標籤圖示」,成為全球第11個推動產品碳標籤制度之國家。於2010 年6月4日舉行第一批台灣產品碳足跡標籤授證儀式,目前國內有30 家
企業共77 項產品獲得認證(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2011)。
我國碳標籤制度說明:
我國產品碳標籤制度將規劃分為二階段推動:
第一階段:推動產品碳標籤,協助消費者尋找低碳替代品。
目前世界各國發展產品碳標籤制度相關配套措施尚無國際統一規範
(如產品類別規則、計算標準或指引、公用係數及計算資料庫等),再 者,碳標籤制度推動初期取得碳標籤證書之產品較少,同類產品碳足跡 尚無法互相比較;因此,第一階段以鼓勵廠商分析產品碳足跡,並以產 品碳足跡揭露為目標。
對廠商而言,分析產品碳足跡可以瞭解該產品在各生命週期階段產 生溫室氣體之比例,可進一步檢討溫室氣體減量的對策,例如採用對環 境有益之原料、產品包裝減量或回收、提升運輸效率等,包括要求產品 上游供應商共同努力降低產品碳足跡,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形成綠色 供應鏈外,通常同時可以得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對消費者而言,可以瞭 解並優先選購碳排放量較低的替代品,達到間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目 的。
第二階段:發展低碳標章,提供消費者選購低碳產品。
待國際間產品碳足跡計算與標示制度發展出統一規範,且國內同類 產品已普遍揭露碳足跡後,對於低於或承諾減量至特定碳排放量產品納 入政府機關優先採購範圍。對廠商而言,低碳產品納入政府機關優先採 購範圍,致力改善產品碳足跡之誘因,達到實質溫室氣體減量與形成綠 色供應鏈之成效。 對消費者而言,可以優先選購低碳產品,民眾於購 物時即可為對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作出貢獻,同時達到全民綠色消費 之目的。(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2011)
2.1.2 我國碳標籤
碳足跡標籤(Carbon Footprint Label),又稱碳標籤
(CarbonLabel)或碳排放標籤(Carbon Emission Label),是一種用以 顯示公司、生產製程、產品(含服務)及個人碳排放量之標示方式,其 涵義是指一個產品從原料取得,經過工廠製造、配送銷售、消費者使用 到最後廢棄回收等生命週期各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經過換算成二氧 化碳當量的總和。英國政府於2001年所成立的Carbon Trust,於 2006年所推出之碳減量標籤(Carbon Reduction Label)是全球最早 推出的碳標籤。
透過碳標籤制度的施行,能使產品各階段的碳排放來源透明化,促 使企業調整其產品碳排放量較大的製程,也能促使消費者正確地使用產 品,以達到減低產品碳排放量的最大效益。目前包括英國、美國、加拿 大、日本、韓國、泰國、澳洲等國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碳足跡相關政策 與工作的建置,從已實施產品碳標籤的經驗可見,許多國家正朝著低碳
社會的道路邁進,並且也為企業帶來碳排放減量的機會與強化公司品牌 的聲譽。而我國也於2009年開始研議台灣碳標籤的機制,期望以我國 碳標籤政策,強化低碳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並提升消費者對於碳標籤產 品的購買意識,達成低碳經濟的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
圖片來源: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2011 2.1.3 各國產品碳標籤介紹
自從英國首先推動碳標籤之後,國際上有美國、加拿大、德國、
日本等陸續推動相關制度,本小節只介紹英國及瑞典兩個國家的制度及 推展。
一、 英國
Carbon Trust 是英國政府於2001年推動設置的公司,主要任務為 發展低碳經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發展商業低碳技術。為推動碳標 籤制度,Carbon Trust 在2007 年成立Carbon Label Company,協助企業 計算、查驗、降低和溝通其產品與服務的生命週期碳排放量
(BSI,2010)。為讓更多消費者能接觸到碳標籤產品,首批在英國上 市的碳標籤產品均為單價較低且暢銷的消費性用品。在2007 年3 月到
2008 年2 月間,陸續有20 家企業、75 件產品參與先導計畫,這些產品
皆為消費者耳熟能詳且暢銷的民生用品。
為建立一個可供比較的標準,Carbon Label Company 於2007 年6 月 與英國政府環境、糧食與鄉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DEFRA)共同委託英國標準協會(The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BSI)研擬一份可由公眾無償取得,使用於評估產 品生命週期排放之規格文件PAS 2050(PAS, Publical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以及溫室氣體排放與減量主張之守則(The Code of Good Practice on GHG emissions and reductions claims,簡稱The
Code),並於2008 年公告正式版本,成為各國學習的主要對象。
Carbon Label Company 透過 PAS 2050 及 The Code,搭配專屬數據資料,
以確保衡量範圍內的產品與服務類別皆能標準化,使消費者得以輕易地 比較不同產品的碳足跡。
此外,英國另有一個由政府主導的碳標示-碳抵銷品質保證計畫(
Quality Assurance Scheme for Carbon Offsetting ), 由
DECC(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委任 AEA Group 作 為認證機構,負責管理製程和程序中抵銷的認證。碳抵銷標籤之目的是 讓消費者識別已經過認證的碳抵銷,以協助消費者做出明確的購買選擇。
Carbon Label Company強調服務企業與消費者的需求,所謂企業需
求,是指幫助企業計算、查驗、減少和溝通其產品與服務的生命週期碳 排放量。Carbon Label Company試圖建立一個可供比較的標準,2007年 6月,Carbon Label Company與英國政府環境、糧食與鄉村事務部
(DEFRA)共同委託英國標準協會(BSI)研擬公共取得規格
(Publical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 PAS),命名為PAS 2050,一份可由 公眾無償取得、使用於評估產品生命週期排放之規格文件;以及另一份 溫室氣體排放與減量主張之守則(The Code of Good Practice on GHG emissions and reductions claims),亦命名為The Code。Carbon Label Company透過PAS 2050及The Code,搭配專屬之數據資料,以確保測 量範圍內的產品與服務類別皆能標準化,亦使得消費者可以相同的規則 下,輕鬆的比較各種不同產品的碳足跡。英國政府在制定碳足跡計算準 則的手法上,是採規劃與實驗性先導計畫並行的方式,也就是政府一方 面經由投資的Carbon Trust Company與BSi共同開發碳足跡計算準則
(PAS 2050);另方面由Carbon Label Company實施先導計畫,與民間 企業試行碳足跡計算與標示。期間先導計畫所遭遇的困難與突破,則適 時回饋予PAS 2050草案的開發單位,在PAS 2050於2008年10月正式 公布前,相關的碳標示產品早已陸續投入於市面。(行政院環保署 台灣 產品碳足跡網 2012)
其主張的碳標籤,稱為碳減量標籤(Carbon Reduction Label)。主 要是指產品或服務之碳足跡乃是以其生命週期(包括生產製造、消費使 用與廢棄處置等階段)所排出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之總合。該標籤 不但可用於包裝上的符號與文字說明,也可使用在網站、廣告、手冊、
文宣、名片及產品目錄等。然而,如果使用其碳標籤的企業,未能在兩 年內達到承諾的減量,則該產品將不能繼續使用碳標籤。
其主要的目的是讓企業傳達給消費者以下訊息:
1. 企業已經作出承諾,要降低其產品的碳足跡。
2. 如何在同一類別下,將其產品的碳足跡與其他產品相比。
3. 消費者如何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碳標籤的外觀上至少需包含四個核心要素 1.碳足跡的圖案。
2.碳足跡的計算數據。
3.Carbon Trust的認證。
4.生產者的承諾。
2.1.3.2 瑞典食品標籤
瑞典國家食品管理局(SNFA)與瑞典環境保護局合作, 在科學評 估的基礎上, 根據對健康和氣候環境影響同等重視的準則, 制定了瑞 典新飲食指南,將飲食分為六大類,並指明為促進個人健康和環境的可 持續性, 以及如何改變飲食行為。
六大類食品為:(1)肉類,包括牛肉、羊肉、猪肉和雞肉;
(2) 魚和貝類(3) 水果、漿果、蔬菜、豆科植物;(4)花生、穀 物等產品(5)烹调油脂類(6) 水。
食品氣候標籤瑞典食品認證機構KRAV和瑞典印章(Svenskt Sigill) 基於“食品氣候標籤”(KFM) 的項目, 為環境友好型產品 制定標籤, 這是一個综合性全國範圍的飲食和標籤計畫。KRAV 一直 是瑞典有機市場的主要参與者,在瑞典國内的有機標籤中占主導地位,
没有KRAV標識的有機產品很難上市。KRAV 和瑞典印章將氣候標籤纳 入認證體系, 此氣候標籤也被稱為碳足跡標籤認證制度。在新飲食指 南的指導下,透過降低温室氣體排放, 將大眾健康、無化學品的食品 和環境健康结合起来。而這種做法就是要求農民和生產者轉向低排放的 生產加工,才能獲得印章,意味着農民需要改變傳统的生產操作方法。
為了减少碳足跡, 建立各種標準規範,KFM 的規則涉及到很多領 域。根據 KFM 的倡導,食品氣候標籤的標準有兩種。第一種是為了測
量從生產、分配、使用到廢棄過程的碳排放量,在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礎 上準確的計算每一過程產出的氣體排放量。這種精確的計算方法存在很 大難度,不僅費時, 成本高,且需要具有對產品歷史的豐富知識,並 且在生產方法等發生變化時數據也要隨之不斷更新。
第二種是運用現有的知識, 在一般結論的基礎上建立通用的標準。
對某些具有较大的碳影響的物質,如大量消耗了化石燃料、人工肥料和 氮氧化物的產品濃缩大豆蛋白,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更迅速、簡單的制 定出標準,並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展和完善。KFM 已經為一些食 品創造了詳細的標籤規則, 除了有機認證外,它還制定了包括温室氣 體排放量的標籤系统。按照KFM 的要求,要想使用標籤制度以獲得一 定的質量認證,就必須考慮環保、動物福利和社會福利等。迄今為止,
KFM 已制定了農業操作、作物生產、牛奶生產、温室和漁業等方面的 規則。KFM 標籤認證的發展方向是把猪肉、牛肉和雞肉、禽蛋、魚類 的生產, 加工, 包装, 進口和一般運输都包括在内。KFM 標籤的目 標是: 在與其他可持續發展標籤的使用相结合的前提下, 通過創建新 的食品標籤制度, 讓消费者有意識地選擇氣候影響小的食品, 增强食 品企業競爭力。
2.2低碳節能校園
96年5月7日,立法院有條件一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正式 聲明我國進入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的時代。97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行 政院提出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再宣示全面實施節能減碳的決心。
我國依據97年6月5日行政院第3095次會議通過之「永續能源政 策綱領」有關政府部門節能減碳措施辦理。目的是藉由政府機關及學校 率先推動節約能源,以示範引導民間採行,落實全民節能減碳行動。行 政院暨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及學校。台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各縣市政 府暨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及學校。目標是機關及學校總體節能每年用電量 與用油量以負成長為原則,至104年累計總體節約能源以7%為目標。。
並規劃了學校用電、用油負成長,在相關的配套措施方面,則提出紮根 節能減碳環境教育,推動全民教育宣導及永續綠校園等願景。同年8月 6日,行政院核定實施政府機關及學校全面節能減碳措施,更具體地設 定學校節約能資源之目標與實施辦法。(校園節能減碳資訊平台)
2.2.1 校園碳足跡計算
各級學校透過計算校園碳足跡,就能得知學校在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多少,進而針對校內情形檢討及改進,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校園碳足
跡是指一段時間內,校園各項活動所直接產生及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總 量。學校溫室氣體排放可分為直接及間接兩種排放。間接排放即為電力 的使用;直接排放則表示溫室氣體由學校直接製造、產生或逸散,其中 來源包括如下表2.1:
表2.1 校園常見溫室氣體排放源
固定燃燒源 指燃燒化石燃料的固定式設備,如鍋爐、瓦 斯爐、焚化爐、發電機、酒精燈等。
移動燃燒源 指燃燒化石燃料的交通或移動工具,如汽 車、機車及船舶;除草機、吹草機等。
逸散排放源 指有意及無意的排放或洩漏,如從冷氣、冰 箱逸散的冷媒;二氧化碳滅火器逸散的二氧化 碳;化糞池、污水處理場逸散的甲烷;高壓電容 器逸散的六氟化硫等。
(來源:校園節能減碳資訊平台)
校園碳足跡的計算步驟如下:
(一)蒐集校園的活動數據:
「活動數據」指的是校園中所有可能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行為,經 量化後的強度數據。簡單的說,就是學校在過去的一年間,使用了多少 的電、油、瓦斯量;以及逸散了多少的溫室氣體。
1.電力(度數)
校園中使用電力的設備非常多,包括照明設備、空調設備,還有各 種插插頭的電器用品。好加在,校園裡通常只有一個電表,而每個月都 會有收到一張電費收據,告訴我們每月的用電度數,把12個月的度數 相加,就得到了電力的活動數據。
2.汽油、柴油(公升)
校園中使用汽柴油的常見設備有鍋爐、發電機、汽機車、農用機具、
除草機等。把一個年度的所有汽油、柴油用量分別加總,就得到了汽油 及柴油的活動數據。
3.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度數/公斤)
校園中使用天然氣,可以透過天然氣收據得到12個月的使用瓦斯 度數。如果使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則可以依使用桶數及每桶重 量相乘,來計算使用的公斤數。
4. 冷媒(公斤)
校園中常見的冷媒R22並非京都議定書管制的冷媒,不需計算。如
果發現冰箱、冷氣、冰水飲水機的冷媒種類為R134a,請洽詢維修廠商,
瞭解該設備於計算年度的填充量為多少。
蒐集校園的活動數據
(二)選擇正確的排放係數
「排放係數」是經由實際的量測結果或科學的實驗數據統計而得。
排放係數不是永久不變的,每當新的數據及研究成果產生,就會有更準 確的排放係數公佈,我們列舉的排放係數為97年度的公告排放係數。
表2.2 我國97年度公告排放系數
排放係數 單位
台電電力 0.636000 公斤/度
汽油 2.271307 公斤/公升
柴油 2.739194 公斤/公斤
天然
(NG)
2.92462 公斤/度
液化天然 氣(LNG)
2.671298 公斤/立方公尺
液化石油 氣(LPG)
3.189391 公斤/公斤
常見冷媒 排放係數 單位
R134a 1,300
(來源:教育部環保小組 校園碳足跡計算折頁)
(二) 應用簡單的四則運算
溫室氣體排放量(CO2e)=活動數據 X 排放係數
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單位是CO2e,讀做「二氧化碳當量」,它代表 已經將六種溫室氣體加權計算,以二氧化碳的方式表現。只要確認單位 正確,將每一個活動數據,乘上相對應的排放係數或GWP,就可以獲 得該項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依序計算出電力、汽油、柴油、天然氣、
液化石油氣及冷媒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然後加總,簡易的校園碳足跡計 算即可完成(如果蒐集的活動數據足夠完整、正確,而且運算過程都沒 有錯誤,那麼應可掌握了80%以上的校園溫室氣體排放量)。(教育部 環保小組 校園碳足跡計算折頁)
2.2.2 校園溫室氣體盤查
為了協助各級學校達成節能減碳之目標,以及因應未來溫室氣體減 量法之要求,對於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教育部於96 年起,透過執行「校園溫室氣體管理輔導計畫」,陸續輔導各級校園實 施溫室氣體之盤查、查證及登錄,辦理各類宣導活動及訓練課程等,其 中亦包含校園節能減碳資訊平台之建置,期藉由整合溫室氣體管理、電 力管理及節約能資源等重點項目,協助校園達到節能減碳目標。
一個嚴謹、完整的校園溫室氣體管理系統主要包含了「盤查」、
「查證」及「登錄」等階段。其功能分別如下:
.盤查 -鑑別溫室氣體排放源的來源、種類與數量
盤查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完成盤查清冊(可透過教育部提供之校園溫 室氣體盤查工具 完成)及盤查報告書。而溫室氣體的盤查與報告,皆需符
合ISO 14064標準要求之相關性、一致性、完整性、透明度與精確度等原
則。以下依序說明與盤查程序相關的11個步驟:
[01] 高階主管承諾
(1)承諾目的
a. 揭示執行GHG盤查的決心
b. 承諾提供相關資源以建立溫室氣體管理系統 c. 使教職員生瞭解高階主管的企圖心
d. 內部溝通,形成共識
(2)承諾方式
a. 由適當高階主管執行 b. 公開場合
c. 充分傳達 d. 訴諸文字
[02] 成立推動組織
成立「溫室氣體盤查與自願減量推行小組」,組織編制如圖所示(可依各 校情況修正),相關職務說明如下:
(1)召集人:監督溫室氣體減量小組運作,由校長或總務主任擔任。
(2)執行秘書:由溫室氣體管理人員擔任 a. 負責召集相關組長並組成內部查證小組。
b. 監督並提供執行溫室氣體減量之人力資源支援。
c. 規劃校內溫室氣體相關工作並協調相關部門進行配合一切溫室氣體相關 事務,為連絡主要窗口。
d. 製作溫室氣體盤查清冊及報告書。
(3)執行委員:於盤查報告書完成後進行查核之工作,人選為各部門
(處)主管代表之。
(4)各組成員:負責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數據蒐集、排放量計算、排放 量計算與製作文件與報告書。
[03] 組織營運邊界設定
(1)組織邊界之設定原則:參考ISO 14064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之要求 建議以控制權為組織邊界
之設定原則,其設定之依據為控制(權),對於其所管理或營運控制下之 設施,組織擁有百分之百溫室氣體排放與/或削減量。
(2)對於校園組織邊界設定則以學校地理邊界為主要組織邊界。
[04] 排放源鑑別
(1)公約列管之溫室氣體主要有6種,為二氧化碳(CO2)、甲烷
(CH4)、氧化亞氮(N2O)、氟化烴(HFCs)、全氟化烴(PFCs)以及 六氟化硫(SF6)等。
(2)溫室氣體排放源範疇界定:所有溫室氣體排放源之清查與範疇界定 原則如下。
a. 範疇一(Scope 1):溫室效應氣體的直接排放,主要針對直接來自於提 報單位所擁有或所控制的資產/設備(排放源)所產生的排放,範疇一針對 單位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亦可分成下列四類,包括下列活動:電力、熱 或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的能源產生的的溫室氣體排放;生物、物理或 化學等產生溫室氣體排放之製程(如實驗室);擁有控制權下的教職員工 生等交通運輸(如擁有控制權之交通運輸工具);逸散性溫室氣體排放源
(故意或非故意的釋放,如裂縫或密接觸之滲漏、化糞池所排出的沼氣、
空調設備所溢出之HFCs、或滅火器之滲漏)等。
b. 範疇二(Scope 2):來自於外購的電力、熱、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 能源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二是針對與進口/外購電力、熱或蒸汽的產 生所間接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來進行計算。為間接排放的一種,一般是指 單位因外購之電力、蒸汽、熱(自用部份),來自於別人所擁有的資產、
設備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c. 範疇三(Scope 3):其他間接排放,範疇三亦為間接排放,除了因外購 電力、蒸汽、熱等外,其他來自於他人之資產、設備所產生的排放,亦包 括任何與單位商業活動有關,但來自於他人資產、設備的排放。包括:員 工生的商務旅遊、廢棄物的委外運輸處理;外部支援的活動、單位廢棄物 掩埋處理所產生之沼氣、棄置所產生之排放;員工生之通勤等,都是以範
疇三來進行盤查。
(3)數據蒐集與資料管理:依「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活動數據品質 管理表」由各組進行校園所有溫室氣體排放源之數據資料品質狀況之填 寫,對於各項排放源之原始數據來源及資料存放單位進行文字描述,同一 種排放源若具第二種或以上數據來源時,亦需記錄數據量與其資料存放單 位。
[05] 排放量量化
依「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排放量試算表」進行各排放源之溫室氣體排 放量計算,於進行計算時宜注意以下要點。
a. 單位換算:原始數據在展開計算之前,宜先進行單位的換算,並應換算 為系統中所內定之單
位值如公斤或噸等。
b. 排放係數蒐集與篩選:對於排放係數的選用,須參照「校園溫室氣體盤 查工具-排放係數管理表」之第一來源進行計算,若該年度的排放係數數 據有變動時,亦應進行調整並記錄於該排放係數欄位中並應於排放係數對 照表中進行更新。
c. 計算模式之應用:目前排放量計算主要採用「排放係數法」,即燃料量 乘以排放係數而得出,對於其他溫室氣體如CH4與N2O之排放,除計算 出其排放量外,並應對照「IPCC全球暖化潛勢」(GWP值)乘以二氧化 碳當量(CO2-e)以二氧化碳排放量表示之(備註:全球暖化潛勢敘述在 一段期間內一質量單位的溫室氣體之輻射衝擊,相對於相等單位的二氧化 碳之係數)。
d. 排放量之加總與分開表列:對於各種範疇的排放量進行加總,而各項排 放源之排放量亦應分開表列出;於「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已設定完 成,可直接就計算所得結果引用。
[06] 擬定減量基準年
(1)基準年設定與調整
a. 基準年設定:以盤查作業開始之96年度為基準年。
b. 基準年調整原則:依據以下原則辦理。而基準年排放量的調整應溯及既 往,以允許學校進行
特殊的變動調整。
●當排放源的所有權∕控制權發生轉移時,基準年的排放量應進行調查。
●當計算方法有所改變,進而導致在計算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有重大變動 時,基準年排放量應隨之調整。
[07] 建立盤查清冊
將本年度「校園溫室氣體盤查工具」所清查而得排放量結果,依「校園溫 室氣體盤查工具」格式填入並製作該年度之溫室氣體盤查排放清冊,存檔 印出送交召集人核准簽核。
[08] 文件化與紀錄
(1)溫室氣體排放文件:依照「文件管制程序」登錄發行與保存。
(2)溫室氣體排放紀錄:依照「紀錄管制程序」實施辦理。
(3)為因應將來基準年設定之調整、計算方法之變更,各項相關之原始 數據/紀錄/單據/檔案資料等應規定適當之保存年限,妥善保存,以利追溯 應用。建立「盤查紀錄一覽表」(標明紀錄名稱
、保存年限與保存地點)。
(4)溫室氣體排放資訊流:依溫室氣體盤查表單及使用權限,繪製「資 訊流」(Information Flow)以利管理相關盤查資訊。
[09] 盤查報告書初稿
(1)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之製作:參照ISO 14064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 要求,其內容(目錄)項目如下。
a. 報告書之組織描述;
b. 報告書之責任;
c. 報告書涵蓋期間;
d. 組織邊界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e. 組織的總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噸數 量化;
f. 若已量化時,組織的總直接溫室氣體削減,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
(CO2-e)之噸數量化;
g. 排除監測與定量之任何溫室氣體排放源與匯的估算值之陳述與修正說 明;
h. 若已量化時,組織和進口或外購電力、熱、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 的能源產品關聯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 e)之噸數量化;
i. 若已量化時,組織的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分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
(CO2-e)之噸數量化
j. 於適當時,來自內部溫室氣體方案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或削減提昇,分 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
(CO2-e)之噸數量化;
k. 於適當時,來自外部溫室氣體方案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或削減提昇,分 別地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噸數量化;
l. 若已建立時,基準年的篩選或對於基準年篩選的任何改變之陳述與修正 說明;
m. 若已建立時,基準年的溫室氣體盤查清冊;
n. 任何對於基準年溫室氣體盤查清冊的調整之陳述與修正說明,包括基準 年溫室氣體盤查清冊
調整政策之須用;
o. 量化方法論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p. 任何先前使用量化方法論的改變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q. 排放係數的篩選之陳述與修正說明;
r. 此溫室氣體報告書係根據「ISO 14064-1:組織排放及削減的量化、監測 及報告規範」之宣告;
s. 陳述是否溫室氣體盤查清冊或報告書已被查證,包括查證種類與確認達 成等級之聲明。
(2)報告書之發行與分發、保存管理版本維持:「溫室氣體盤查報告
書」依據ISO 14064溫室氣體標準要求,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之製
作。盤查報告書之發行、保存管理、與版本維持則依據本校之「文件管制 程序」辦理。
[10] 內部查證及矯正
(1)第一者(內部查證)作業:由「溫室氣體盤查與自願減量推行小 組」依據「內部查證說明書」,進行內部查證計畫、執行、記錄及追蹤。
(2)外部查證作業:配合教育部規劃,經校長核准,得申請有公信之外 部驗證機構進行查證作業。
[11] 管理階層審查
於現有二階「管理審查程序」中增列溫室氣體議題為審查項目之一,並依 現有之管理審查程序要求辦理。
.查證 -確認溫室氣體盤查主張的執行過程是否正確
.登錄 -於指定網站上傳盤查清冊,以利學校彙整、統計及管理溫室氣 體資料
校園溫室氣體管理系統依執行順序可細分為13個步驟,原則上學 校(高級中學、職業學校及特殊學校)每年皆需針對上一個年度執行溫 室氣體盤查以及登錄工作,而查證工作則視實際需要或主管機關要求,
選擇執行內部或是外部查證即可。
「查證」是為了確保組織溫室氣體盤查清冊之設計、擬定、管理與 報告、排放邊界、組織之排放與削減量之量化等,皆符合要求。而查證 又可分為內部查證以及外部查證。進行內部查證作業,可協助校園確認
自我管理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的正確性,改善內部不良程序及作業模式,
降低未來於查證階段可能產生的問題點。學校可以透過成立任務型的溫 室氣體減量推動小組來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蒐集並彙整必要之憑 證與單據(掌握油、電、瓦斯的用量),掌握未來校園設施及人員變動 所造成的溫室氣體增減動態。而進行外部查證作業,最大好處是可藉由 第三者的公正性及專業性,系統化的檢視、計算及驗證校園所提報的排 放資訊與數據,達到增加數據使用者對於排放數據信心的目的,同時可 作為改善校園內部溫室氣體資訊、流程及數據管理方式的依據,而外部 查證作業在國內一般係由民間專業認證機構依循國際標準規範進行。
目前國內法令規範並無要求需進行內、外部查證,因此學校可自行決 定是否執行內、外部查證作業。以下就外部查證的目標與等級、工作內 容說明如下:
一、查證目標與等級
(一)查證目標:依規劃時程查證指定對象之溫室氣體排放量,並確保 盤查過程符合ISO 14064-1:2006之要求。
(二)查證準則:查證過程應符合 ISO 14064-3:2006 之要求
(三)實質性門檻:5 %
(四)保証等級:合理保證等級 二、查證工作內容:
(一)文件審查(Off-Site)
(1)由本計畫於查證開始前提交盤查相關系統文件,應包含下列文件:
1. 溫室氣體主張(可以報告形式提出)
2. 組織簡介
3. 溫室氣體盤查清冊
4. 盤查管理程序,必須至少包括 4.1資訊管理程序 (Part-1, 6.1)
4.2 文件保留及記錄保存程序(Part-1, 6.2)
4.3 基準年重新計算程序(Part-1, 5.3.2)
5. 廠區相關資訊
A. 學校配置圖(用以確認排放源位置)
B. 資訊彙總流向(盤查清冊中資訊經由哪些人員或電腦系統彙總)
6. 若可行的話,內部查證程序與其相關表單(判斷管理系統對實質性鑑 別狀況)
(2)查證員完成文件審查並澄清相關事項後,即可進行第一階段查證。
(二)第一階段查證(On-Site)
(1)執行策略審查與風險鑑別,以確保盤查過程符合ISO 14064-1:2006 相關要求。
(2)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查證,查證相關佐證資訊是否符合相關性、
完整性、一致性、準確
性與透明度之要求,以確保排放量之數據並無實質差異。
(3)若有資訊不足之情形將要求提供進一步資訊(New Information Request,NIR),若發現任何與 ISO 14064-1:2006 不符合之情形,將要 求進行矯正行動(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CAR),若發現對未來可能有造成實質性影響之事項,
將要求後續行動(Forward Action Request,FAR)。
(三)第二階段查證(Off-Site)
被查證單位應於此階段,以書面文件回覆查證發現,若被查證單位未能 於現場查證後5個工作天內簽結查證發現,該查證發現將作為查證聲明 書之保留意見,經評估查證結果已滿足合理保證等級與實質性門檻要求,
將依此發給合理保證等級(Reasonable Assurance)之查證聲明書
(Verification Statement)。
「登錄」:現行我國溫室氣體組織盤查登錄介面計有:94年經濟部 工業局所完成之「工業溫室氣體資訊中心」,及經濟部能源局於95年 所完成之「能源產業溫室氣體盤查暨申報資訊管理系統」。環保署顧及 產業可能需重複登錄之困擾,採兼容各界平台之登錄規範格式,以期減 少產業重複申報作業,於96年完成「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網站之 建置,並於同年7月正式公告啟動組織盤查試行登錄作業。
教育部特參考環保署、經濟部工業局、能源局等主管機關所建立之 溫室氣體登錄平台,建置專屬於教育體系之「溫室氣體登錄系統」,以 利學校彙整、統計及管理溫室氣體資料。
2.3低碳飲食
計算食物碳足跡主要在幫助農企業或農業管理者分析評估農產品生 產過程中所形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時尋找在農業生產和供應等過程 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機會,並藉此協助生產低碳足跡的農產品。例如 麵包製作使用的進口麵粉、砂糖,改用國內生產的米粉及砂糖製作,則 可降低麵包碳足跡。又如日本農業研究單位已計算出水稻、花卉生產及 銷售行為的碳足跡,甚至煮飯過程的碳足跡等,並且進一步開發碳足跡 標識,提供消費者選購環境友善商品。然而排碳數據均須要經過認證單
位盤查、確認後才具有公信力。未來,減碳議題將形成產業鏈中的新規 則,沒有碳標籤或碳標章的產品,將很難在市場上行銷。全球包括日本、
英國、美國、加拿大、泰國及澳洲等國相繼推動碳標籤執行計畫,我國 環保署也於2009年12月公布成為全球第11個推動產品碳標籤制度的 國家。
「低碳」不再只是一個與環境和氣候有關的議題,它對我們的生活 方式有新的影響,其中與我們有切身相關的,即是「低碳飲食」行為。
在2009 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會議(Copenhagen Accord)」中提出「低碳
生活」且引出了「低碳飲食」行為的概念。對於此概念有兩種解釋,第 一,是站在食材的角度來解讀,認為低碳飲食是攝取低碳水化合物的飲 食方式,注重攝取肉類等蛋白質飲食,減少穀物類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第二,則是站在環保的角度來看,認為低碳飲食是減少排碳量,著重多 吃蔬菜食材,減少肉類等食物的攝入。
「低碳飲食」行為,即是選擇在地、當季及對於環境友善的食材,
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多吃蔬菜食材、
少吃肉,不單是為了個人健康,也已成為最簡單的減碳救地球的方法(行 政院環境保護署溫減管理室,2010)。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所發行的「低碳飲食選擇參考手冊」中指 出,在食物生產不同階段可注意原則如下:
表2.3 食物不同階段選擇原則
階段 原則
生產 選當季食材種植當季食材可減少肥料及農藥的 施用,避免生產非當季食材時,需要額外的用水、
冷藏、保溫等所需能源
運輸 選在地食材,可縮短食物里程,降低交通運輸 的排放量
加工 選精簡包裝、少人工加工的食材,可減少加工 過程及未來處理廢棄物時所需消耗的能源;運用自 然加工(如日曬、風乾)則不在此限
販售 購買 購物時少使用交通工具 購買適當份量
食用 遵守節能原則烹調 廢棄 減少產生垃圾
2.3.1 食物里程
「食物里程」是1990年由英國提出,用來描述食物從生產地到消 費者的餐桌所經過的運輸距離。由於每個人每一天都需要消耗食物來維 持生命,而食物供給系統愈來愈全球化,因此可以用食物里程數的大小 來簡單地評估我們進食的選擇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衝擊。換句話說,不 論採用哪一種運輸方法,只要食物運輸的距離越遠(里程數越大),消耗 的化石燃料就越多,那麼就會製造較多的溫室氣體,當然就越不容易維 持地球的永續經營了。
近年來全球環境議題已成為人類不能逃避的重大問題,為了減碳救 地球,有識之士開始斤斤計較「食物里程」的大小,希望透過購買「在 地」的食物,減少遠距離跨國、跨洲際的運輸,降低對石油的依賴。鼓 勵人們向「當地」的農場購買「當令」的食物,一方面減少運輸所製造 的碳排放,更能夠活絡地區經濟,創造更自給自足的社群。
雖然「食物里程」概念的風行與永續地球有關,但購買在地的農漁 牧產品,回饋給消費者更多的好處。進口的食品通常需要較多的保存處 理,例如在外皮上蠟防止脫水、使用較多的殺菌劑避免發霉,甚至使用 保鮮劑或放射線處理來延長保存期限。長時間與長途運輸會降低食物本 身的新鮮度、風味與營養價值,花了錢卻買不到應有的品質,消費者應 該做更聰明的選擇。
2.3.2 畜牧業的碳足跡
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6年出版的《畜牧業的長遠陰影》中,依其 估計,畜牧業年溫室氣體(GHG)排放量佔全球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8%
…不過, 依據最新一期的看守世界雙月刊中的〈畜牧業與氣候變遷〉一 文的共同執筆Goodland與Anhang的研究,畜牧業及其副產品每年實際 排放的二氣化碳高達326億公噸,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51%!來自 畜牧業的主要溫室氣體來源為: (1) 伐除雨林以生產飼料 (2) 糞便廢棄物 所釋放的甲烷—甲烷的潛在暖化效應為二氣化碳的72倍 (3) 肉乳產品的 冷凍與全球運輸 (4) 動物的飼養、屠宰與加工。
肉乳產品也消耗了大量的水與其他資源, 這些資源與水若能用來供 養世界的飢民或缺水的人, 不是更好嗎?根據Goodland 與 Anhang的研究 結論, 以大豆與其他代替性食物來取代畜牧產品, 是反轉氣候變遷的最佳 策略。他們指出「此途徑無論在溫排減量與降低大氣中的溫室氣量濃度 二方面的效益, 都比以再生能源來取代石化燃料來得更為快速, 因此可更 快速地達成減緩氣候暖化的目的。」我們一直被告知人類消費正走在一 條大量依賴動物肉乳的險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