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國家力量以法律政治為社會運行原則進入部落社會後,迫使部落原有政治體 系之管理產生變化,在象徵會所制度的實體建築物—Sfi(男子會所)被拆除、土地 被徵收後,族人對於年齡組織的運行模式轉化為無形的概念性運作。以往男子強制 性的被要求集體居住於會所的限制,也因為學校教育機制的出現而被取代,這勢必 讓當代青年族人無法接受與祖先同樣的生活環境,整體社會經濟結構變化也導致人 口大量外移,尋求就業升學機會而讓文化產生斷層。族人們在憂心之餘產生重建文 化的訴求,刻意推動的文化運動正如 Anthony Wallace(1956: 265)對於文化復振運 動的定義一般,是「一個蓄意、有組織性、有意義的努力,以創造更滿意的文化。」

訓練營計畫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機會,首要步驟在於重建失去青年人參與的年齡組 織,利用傳統制度建立起適合當代發展的模式。傳統年齡組織征戰、集體勞力的性 質轉換之後,成為族人凝聚情感及建立族群自信的功能,在強勢文化影響傳統價值 觀的同時,文化認同是當代原住民普遍面臨的課題,透過文化再生產的方式延續族 群文化的命脈則能夠強化內部文化意識,使其掌握母體文化詮釋權。

Pakalungay 訓練營是一個文化重建的關鍵,讓部落能夠建立起穩固的年齡組織 基礎,同時也是結合當代思維以及傳統文化的產物,利用傳統年齡組織制度為架構,

有計畫性的培養 Pakalungay 成為年齡組織人力資源。在接受訓練營教育的學童晉 級成為青年組後,年齡組織空洞於是出現修補的機會,這個機會使得過去擁有傳統 年齡組織生命經驗的老人家最為感動,能夠以類似過去生命經驗給予後代文化養成 的機會,不但增進自己孩子加入訓練營的意願,也積極擔任訓練營傳授教育的角色。

文化重建過程獲得族人們的大量認同,是訓練營得以順利延續的重要關鍵。然而,

除了文化重建之於部落的重要性,參與文化訓練,甚至是加入年齡組織對於當代都 蘭阿美族人的意義在於延續族群精神的命脈,當傳統年齡組織的功能性不再,都蘭 阿美族人的獵場已經漸漸從山邊、海岸,轉戰至與主流文化並行的社會事務,年齡 組織的對外功能亦轉化成為在都會區族人們的情感凝聚指標,利用各組別成員之間 的聯繫與互助,給與離鄉背井的族人相互扶持的機會。從小就被灌輸的年齡組織長 幼秩序觀念,也能夠從年齡組織對內的功能性落實,在尊重長輩、善待晚輩的互動 當中,造就一個社群內部情感交流和諧的因素。

部落事務的推動並不只侷限於族人本身的運作,我們可以在歷屆策劃者與外力 合作的經驗中得知訓練營與學生單位、政府機關的合作;再到後期傳統民間團體、

藝文組織中發現,由原本政策性介入影響文化教育層面的現象轉變為部落主動向外 尋求合作對象,舉辦藝文活動獲得舉行活動的實質效應。在文化重建「看與被看」

的過程中,部落族人可以從中獲得來自內部與外部的意見,作為未來處理部落公眾 事務時的參考。40以部落對外聯繫窗口的改變可以感受到文化重建後所產生的影響 力,族人在文化重建階段不斷學習母體文化所賦予的觀念態度,同時也在與外界合 作的過程大量吸取來自其他地區推動文化事業的例子成為參考,化被動為主動,部 落事務的運作轉變為自行推動規劃,再藉由外力傳播平台推廣至整體社會。

然而文化事業的推動,目前仍處於有心人士主動參與的現象,我們無法估計此 現象會繼續以既有形式運作或者改變成為制度化,或者透過年齡組織功能性運作、

成為具有固定任期的循環體系。過度依賴特定人士承擔文化事業,從過去的例子中 可以發現,策劃者會因為活動經費的運用遭受質疑,產生疲倦心態,這是一個眾所 周知的現象,但目前部落對此尚未表態後續解決之道,此情形有待部落政治領袖與 其幹部的討論。姑且不論因為利益關係帶來的糾紛,文化訓練營不僅帶給青少年族 群意識、集體記憶的加強,同時也讓參與活動的年長者在發現母體文化的內涵與知 識性,喚醒本身對於母體文化的潛在意識,再發現一個既存的宇宙觀、社會觀與人 生觀(王嵩山,2005:112)。

文化的流傳是因為適合當代人群的運用,面對不同文化元素進入部落,族人長 久以來一直是利用當代適合族群生存的方法加以融合原有型態。我們無法準確認定

40 王嵩山認為在「看」與「被看」的辯證過程中學得許多外來的經驗與知識,並且重塑社會關係,衍 生一套在傳統文化價值與社會結構的基礎上運作,使當代鄒族的社會來自於過去部落生活的思考方式,

以部落關係為基礎的適應方式。

所謂「傳統文化」的定義應該要訴諸於何種紀年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都蘭阿美族 人對於本身文化的精神,是透過自己與長輩的生命經驗交融而成,延續長久的族群 觀念,即便形式略為更改,但主要原則仍不間斷的隨著時代更迭而傳承。族群認同、

團體凝聚力在持續發生的共同經驗中,不斷產生集體記憶,這些共同的回憶便不停 增強族群認同感與凝聚力,集體記憶因此成為「可使用的、捍衛不同目的及議題的 工具」以及「特殊又普遍,可以對大部分人有普遍意涵,亦為特定團體對過去的獨 特再現」的條件。當集體記憶增進族群認同,並且在文化脈絡中以「層疊」方式進 行,透過團體內部成員結構性失憶(structural amnesia)以達成弭除彼此差異;凝聚 共識產生共同之想像,將原本遙遠的群眾串連一起。換言之,集體記憶同時是團體 經驗的產品,也是增加團體情感與凝聚力的要素,而且時間愈久這股無形的力量就 愈強大。

拉千禧於二○○○年的成立是都蘭進行文化重建的第一座指標,也提供後續年 齡組織運作的新進成員,符合傳統制度中「最年輕之青年組教育 Pakalungay」的觀 念。二○○○年的訓練營,除了參加之 Pakalungay 對於本身團體活動產生群體凝 聚力,也有機會與擔任訓練營幹部的青年組成員進行互動,此時年齡組織的倫理觀 念再度被青年們重視且發揮在對應關係上。這個效應不僅是學童在訓練營或者祭典 過程的學習,同時也是青年組成員的再教育,因為可以從與下級對應關係去檢視本 身面對上級青年組的態度。當青少年進入年齡組織傳統社會身分之際,一次次的互 動過程中所建立起的集體記憶是凝聚團體情感的重要依據,時而可以在青年組聚會 現場聽到相互調侃過去發生趣事的情形。歷史、社會記憶或人群間一種共同起源想 像,常被認為是凝聚族群認同的情感連繫,透過結構性的失憶,弭除彼此存在的認 知差異,在眾人成長經驗中都會特別記得某些事情而忽略或遺忘某些事情,這情形 對於接受文化教育後培養被賦予的社會責任與身分有強化的效果。

當代年齡組織的約束力已不同於以往,目前參與部落活動者皆為自願性質,後 續因為祭典氣氛、年齡組織互動情感吸引而參與的族人,經過若干年與群體的相處 後,即便起初沒有共同參與訓練營的機會,也能在持續與團體互動的成長經驗中了 解深層部落文化意識,如此就從原本的他者(Outsider)轉變成為我群(Insider)。

以青年組拉千禧為例,目前固定出現於團體聚會場合的組員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數 並不是一開始就參與訓練營,然而他們都在往後的相處中取得共識,被接納團體的 一份子。一旦進入了群體活動的範疇當中,伴隨而來的長時間相處就會成為個人與

團體的集體記憶,以及族群認同和凝聚力。這些現象都是部落文化得以延續的條件。

在凝聚情感的因素正當且明顯存在後,文化學習轉變成為一種生活模式,對於長期 習慣於此文化模式的都蘭阿美族人而言,訓練營不再是刻意培養或者單純的授課活 動,而是一種都蘭阿美族文化的再實踐。

新一代都蘭阿美族人的生命經驗就在當下完整的呈現,訓練營所提供的文化課 程即便功能性質範圍屬於「部落內」,離開部落後不見得有機會可以使用的到,但文 化學習過程中所遭遇困難的忍耐與同儕互助,則是訓練營所提供的另一附加價值,

在孩童受訓的階段就培養出能夠吃苦、能夠接受長輩意見的習慣,此舉對於族人未 來在社會上競爭時能提供較具有優勢的精神觀念。傳統價值觀透過與當代思維融合 後逐漸轉換,構成一個適合當代族群使用的集體文化面貌,都蘭阿美族的「傳統」

即在不停的集體實踐中創造出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