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系統化探析概念理解的可能通道-凱利方格法(RGT)

類比教學能否奏效,深受個體既有概念與類比理解之影響。因而,

尋找適當工具以探索構念系統內涵,應是探討類比教學的重要步驟!

多重類比教學系統,無論類比物或目標概念皆為多元集合,欲將所 有概念元素同時陳列已不容易,遑論將「類比理解」這個抽象變數具體 理析。臨床心理學家 G. Kelly 曾根據其所提之「個人建構論」(PCT)創立 一套可用以表徵(或引出)特定「構念系統」(construct system)的研究 進程,稱為「凱利方格法」﹙RGT﹚。雖然 RGT 的原始目的本在於探索個 體認知結構,但本研究經由較深入探討後發現其系統性表徵概念訊息的 能力實其它工具所難及;因此,應該是很值得用來做為探討類比教學訊 息管控的研究進程。

(一)RGT 應用實例說明

Fetherstonhaugh(1994)曾以「能量」為題應用 RGT 對個案學生 Arthur 進行構念系統探索並有具體成效,堪為進行概念探析之參考;以下茲以 此簡述 RGT 作業原理:

1.空白方格表-下列圖 2-4-1 在未評值之前即為 RGT 的空白方格;係為 由「元素」(element)為經(縱行)、「構念」(construct)為緯(橫列)

所構成的方格資料系統。前述 Fetherstonhaugh 之例,構成「空白方格 表」的組件為:「1 太陽能」(1 solar energy)、「2 電能」(2 electricity)…

等 9 項能量元素;及「1 人為的」(1 man made)、「2 不可見的」(2 invisible)… 等 8 項待評構念。

2. 評 值 方 格 表 - 上 述 的 空 白 方 格 表, 若 以 1~5 的 範 圍 做「評 值 」

(rating),則可獲得如圖 2-4-1 所示之具有 8×9 個方格訊息的「評值 方格表」;藉此方格表即可初步表徵(或解讀)個案學生對於太陽能、

電能、食物、核能、子彈動能、儲存能、化學能、熱能等能量概念的 認知(理解)。

圖 2-4-1 個案學生 Arthur 以「能量」為題的 RGT 評值表

(Fetherstonhaugh, 1994)

3.FOCUS 及 PrinCom 分析-除了方格評值之外,RGT 本身同時發展 了一系列的資料分析法;當中有用來探析單一構念系統者,也有用來 比較不同構念系統者。就以單一構念系統探析而言,前述個案學生 Arthur 以「能量」(Energy)為題所做之「評值方格表」,以「FOCUS 法」做群聚分析,則可獲取如圖 2-4-2 之具有層屬特徵的關係圖;倘 若進一步以 PrinCom 法做主成份分析則可獲得具有概念場位分佈的關 係圖。此二資料組合並可做為進一步探析「概念空間」的基礎。

N 個元素 M

圖 2-4-2 RGT 評值表經「FOCUS 法」分析的結果

(二)RGT 的系統性功能

由於 RGT 在形式上即為一組具有經緯的資料陣列,因此僅是原始評 值方格即已羅列豐富訊息;無疑地,若再能善用元素與構念交互參照、

彼此定義,則其對概念空間的表達必能收十百倍之效。譬如本例,原由 M=8 個構念(橫列)及 N=9 個元素(縱行)所構成之陣列;一旦資料建 置完成,僅是評值方格本身即可提供 72 筆初始訊息(M×N=8×9 個細格); 倘若,再輔以統計學中的群聚分析與主成份分析並配合適當的圖形來表 徵,則不僅概念間的上屬與下轄、整體與部分、主要與次要… … 等關係 皆能清楚展現,甚至思維動線、因果關係… ..等亦能分層理析、沿波討源。

RGT,可謂既能有綜觀全盤之效,亦可達抽絲剝繭之功;故而應是一種 極具「系統特性」的資料引出與處理之模式。

(三)RGT 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

RGT 之目的本在於探究個體在某知識領域之構念系統,然經由學者 們的延伸與精化,目前已發展成一種可兼行質性研究與量化分析的研究 進程。從相關文獻中可發現,科學教育領域亦有若干學者曾援引此一進 程以從事各項研究;至少,在國外即有下列不同面向的應用-例如:科

學本質理解(Bezzi, 1999)、學生對不同學科的知覺(Middleton, 1992;

Watson et al., 1994)、科學知識建構(Bezzi, 1996)、學生的科學概念理解

(Fetherstonhaugh, 1994; Winer & Vazquez, 1995; 陳雅芬,2001)等;在 國內,相關文獻固然仍待充實,但至少有以下不同的報導-例如:楊榮 祥和林陳涌(1998)以之做為訪談法探討個案教師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王心詠和黃台珠(1997)、李宜靜(1997)、賴萱和(1999)等人以之探 討教師的教學信念,翁敏婷(2000)以之探討國中生對於理化學習環境 的知覺,鄭斐娟(2000)以其實施方式製成「教師期望」的半結構式問 卷等。頗值得一提的是,楊文金(2000-2003 年期間)曾應用 RGT 的原 理,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進程,系統性地探討中學生之概念理解、概念 改變與同儕互動的歷程,可謂饒富趣味且有具體成效;同時,也替 RGT 在科教研究上之應用另闢了新境。本研究即嘗試以此為基礎,再將 RGT 的觸角伸向板塊構造學說多重類比教學系統的探討;亦即,以 RGT 做為 表述實徵研究訊息的工具和語言。期能有進一步成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