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般沉船:Mombasa, Kenya

第 3 章 各國水下考古調查案例分析

3.4 歷史沉船

3.4.1 一般沉船:Mombasa, Kenya

Mombasa(圖 3- 23)由於地處非洲、阿拉伯及印度的中間地帶,自古就是海 上貿易的交通樞紐,具有十分悠久的港灣城市歷史,也保存了非洲濱海Swahili 文化的典型特徵。該地從11 世紀開始出現密集的海外貿易紀錄,進出口交易對 象包括印度、中國、波斯灣諸國等,歐洲方面則主要出現於16 世紀葡萄牙人抵 達Mombasa 港之後。

過去在Mombasa 港及近岸區域實施的調查紀錄中,已經發現為數不少且有 歷史保存價值的沉船案例。Quinn et al. (2007)因此於當地施行詳細的水下地球物 理調查,希望建構詳細的海床地貌資料及自然環境演進歷程,並對水下沉船與文 化遺跡進行量化、觀察與評估工作。

doi:10.6342/NTU202100344

54

3- 23:Mombasa 地理位置。(Quinn et al., 2007) 調查目標為Mombasa Harbour 及周邊區域。

3- 24:Mombasa 調查區域示意圖。(Quinn et al., 2007)

(a)為不同調查工具的測線規畫,(b)為側掃聲納嵌合影像合併調查地理位置示意圖。

調查範圍如圖3- 24 (a)所示,虛線為單音束測深調查測線,實線為側掃聲納 地貌調查測線,這個區域也包含過去已確認有沉船遺跡的地點。此外另有實施磁 力調查,但受限於該地磁場較弱,使磁力測量效果不彰,故相關結果並未呈現於

doi:10.6342/NTU202100344

55

已發表的文章中。側掃聲納資料經處理及辨識後,總共找出49 處在影像上呈現 異常的位置,並挑選其中幾處實施潛水調查。

3- 25:Mombasa Harbour 水道地形分布及部分河床地貌。(Quinn et al., 2007) (a)、(b)為單音束測得之水深地形圖,(c)為側掃聲納取得的凹陷 OPB 至 FJB 間地貌影像,除了海

床表面特徵,也可藉由影像變形程度觀察地形起伏的趨勢。

此次調查的主要成果為單音束測深及側掃聲納資料。測深資料用於建構該區 域的水下地形,找出較明顯的地形特徵,並可藉此推論其流體動力及沉積環境的 大致樣貌。圖3- 25 為鄰 Ras Kiberamini (RKB)、Old Port (OPB)至 Fort Jesus(FJB) 水底地形測繪結果, (a)、(b)分別為 2D、3D 地形模型,其中觀察到三處明顯的 凹陷,這些凹陷的成因與周圍底質、潮流的流速與流向、沉積與侵蝕速率等環境 因子相關,在水下考古調查中主要用於後期進行遺跡保存難易度評估或環境長期 監測的參考資料。圖3- 25 (c)為側掃聲納在其中兩處凹陷之間紀錄到的影像,作 為判斷海床地貌與底質的輔助資料。

doi:10.6342/NTU202100344

56

3- 26:Santo Anto´nio de Tanna´沉船影像。(Quinn et al., 2007)

該沉船於先前的調查中判斷為1697 年沉沒於此的船隻,遺址位置鄰近 Fort Jesus。

圖3- 26 為該區域其中一處沉船遺址 Santo Anto´nio de Tanna´的側掃聲納影 像,為原先已有調查紀錄並於1980 年曾初步挖掘過的遺址。此次再調查除了監 測其結構完整程度,也希望了解該處遺址的形成模式。圖3- 26 (a)為此調查取得 的影像,可大致辨別出船體的部份輪廓,其他部份則可能受到沉積物掩埋無法觀 察,是典型的歷史沉船側掃聲納影像。圖3- 26 (a)左側為沉船的歷史資料圖像,

方框標示出1980 年挖掘的部份,但沉船實際的姿態應為該圖像垂直旋轉 180 度 後呈現的姿態,如圖3- 26 (c)所示。由於影像中出現兩個明顯的 V 字形,推測船 體可能有部份受重力作用坍塌。

此案例為目前較常見的沉船遺跡調查,兼具研究遺跡形成模式與環境監測目 的。遺跡搜索以側掃聲納為主要工具,配合測深系統觀察當遺跡存在時地形會如

doi:10.6342/NTU202100344

57

何改變,最後透過水下驗證確認目標及其狀態。大致的工作流程如圖3- 27,可視 為一般沉船調查較常採用的作業程序。

3- 27:Mombasa 水下文化遺產調查(一般沉船類型)工作流程簡述。

doi:10.6342/NTU202100344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