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日治時期的社會文化變遷 1.社會結構

在文檔中 第一冊講義學用.pdf (頁 35-38)

新式糖業

現代化糖廠 1900 年(明治 33 年)在高雄橋仔頭建立新式製糖廠

糖業保護政策

1. 1901 年新渡戶稻造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1902 年「糖業獎勵規則」:資金援助、原料採取區制、市 場保護等政策,保護日本糖業資本家,規定採收區 域,收購價格完全由會社決定,影響農民生計,造成 農民抗爭(二林事件),並展開農民運動

2. 俗諺:「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成 果

1.蔗糖、稻米產量大增,成為當時台灣產業的主體

2.衝突:1930 年代「米糖相剋」問題→政府推動稻米、甘蔗、雜糧三年輪作制度;

施行米穀統制政策

(三)日治時期的社會文化變遷

1.社會結構

★地主、豪強(清領前期)→士紳、買辦(清領後期)→紳商地主、新本土菁英(日治時期) 2. 教育事業—同化教育

目 的 總督府建立西式新教育制度,作為貫徹殖民政策的工具 原 則 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初等教育

設 立 在台日人→小學校;台人→公學校;原住民→蕃人公學校 教學內容 教授日語及現代生活知識

目 標 使台人成為日本忠順的臣民

結 果 1. 日語普及:日治末期懂日語的人超過 75%

2. 日語成為臺人吸收現代知識的工具,促進臺灣社會的現代化

發 展

1. 1941 年將公學校、小學校改稱為國民學校(日台共學,但仍實施 不同課表)

2. 1943 年,正式實施六年義務教育 3. 1945 年,入學率達 80%

中等教育

原 則 1. 培養公學校教師及醫師 2. 注重實用,偏重職業教育

學 校

1. 設立師範學校、醫學校、職業講習所,培養初級技術人員

2. 1915 年,台灣士紳設立台中州立中學校(台中一中),專收台人子 弟

3. 1919 年以後,各地陸續設立普通中學 高等教育 目 的 1. 滿足在台日人升學需求

2. 培養高級專業人才

學 校

1. 1919 年以後,設農林、工、商專科學校 2. 1928 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

(配合殖民政策,使台北帝國大學成為南進政策的研究中心)

3. 限制報考法政科目,台人菁英只得留日深造

成 效 獨厚在台日人,臺人學生入學極為不易,所占比例甚低 留學教育 學 校 留日最多

重 心 習醫最多

★俗諺:「第一好作冰,第二好作醫生」

三師:醫師、律師、教師 3.社會變遷

日常生活改變 食、衣、住、行、休閒雜揉日本化、現代化 守時觀念的養成 採用陽曆,引進星期制和標準時間制

守法觀念的建立 以警察和保甲制度,有效地達成社會控制,使民眾不敢輕易觸犯法律;

引進西式司法制度

現代衛生觀念建立 加強公共衛生、施行清潔活動、建造自來水以及下水道,設立公立醫 院和公醫制度

風俗習慣的改變

(三大陋習:纏足、

辮髮、吸食鴉片)

放足斷髮

鼓 吹 1900 年,黃玉階倡立「台北天然足會」

總督府 1915 年,利用警察和保甲全面配合 結 果 使台灣告別了纏足辮髮的舊時代 影 響

1. 形成易服改裝風氣,衣服鞋帽漸改為歐美或日 式

2. 增進了婦女的生產力,有助於婦女地位的提高 鴉片問題 鴉片收為政府專賣,只允許有許可証的人可購買

★改善台灣衛生環境時的俗諺:「打棉被,拼灶腳」,「不識字擱兼無衛生」

4.文學藝術

臺灣新文化運動 1.1920 年代,受民族自決和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2.由「臺灣文化協會」提倡文化啟蒙、新文學、新美術和新音樂等。

新文學運動 刊物 1.《臺灣民報》為臺灣新文學的搖籃

2.《臺灣文學》,台日作家組成「臺灣文藝作家協會」

3.《臺灣文藝》,台灣作家組成「臺灣文藝聯盟」

論戰 1. 「新舊文學論戰」:1924年,張我軍批評臺灣舊文學 2. 「鄉土文學論戰」:張我軍主張用中國白話文創作;黃石輝

主張用台語創作,建立「言文一致」的鄉土文學,獲賴和 支持

新文學

2. 楊逵:《送報伕》

3.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4. 呂赫若:《牛車》

5. 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舊文學 1. 三大詩社:北部—瀛社、中部—櫟社(霧峰林家、林獻堂,

最具批判性格)、南部—南社

2. 連橫,《臺灣語典》:整理臺灣民間文學,提倡臺灣語文 結果 因中日戰爭爆發,1937 年總督府下令報刊禁用漢文並倡導皇

民文學,臺灣新文學受到壓制 新美術 淵源 來台的日籍美術教師引進西洋藝術

臺展 1. 1927 年總督府創辦「臺灣美術展覽會」

2. 臺展三少年:陳進、林玉山、郭雪湖

代表 1. 黃土水的雕塑「水牛群像」以寫實表現鄉土情懷

2. 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李梅樹等繪畫以寫實主義描寫 本土景色

新音樂 代表 1. 江文也:以管弦樂創作「臺灣舞曲」,曾獲國際音樂獎項 2. 鄧雨賢:193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開始蓬勃發展,鄧雨賢創

作「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歌曲

3. 呂泉生:採編「丟丟銅仔」、「一隻鳥仔哮啾啾」等民間歌 謠

戲劇 1. 1920 年代後本土歌仔戲團紛紛成立

2. 新劇(文化劇):張維賢「星光劇團」、「民烽劇團」,林博秋「厚生 演劇研究會」

3. 電影的傳入,「臺灣文化協會」曾利用它啟迪民智 4. 1930 年代後廣播逐漸普及

在文檔中 第一冊講義學用.pdf (頁 35-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