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冊講義學用.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冊講義學用.pdf"

Copied!
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

一、台灣歷史分期及發展特色

(一)歷史分期 史前時代 國際競爭時代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戰後台灣 ~今 舊時器時代 荷據(1624~1662) 前期:消極 無方針主義 新石器時代 西據北部(1626~1642) 後期:積極 內地延長主義 金屬器時代 鄭氏治台(1662~1683) 皇民化運動 (二)台灣歷史發展特色:移民社會、政權更迭、海洋性格、多元文化

二、台灣史前文化

(一般指人類沒有文字的時代叫做「史前時代」;有文字的時代叫做「歷 史時代」) 分期 文化特徵 代表文化 說 明 ( 距 今 五 萬 到 五 千 年 前 ) 舊 石 器 時 代 晚 期 1. 使用打製石 器、骨角器 2. 以採集、狩獵 和漁撈為生 3. 已知用火 4. 住在洞穴或 岩蔭中 長濱文化 1.地點: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 2.意義:目前台灣所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化 生活方式 網形文化 地點:苗栗的丘陵、台地 左鎮人 地點:台南縣左鎮 新 石 器 時 代 1. 磨製石器 2. 燒製陶器 3. 農業的出現 4. 聚落的出現 早期: (7000~5000 年前) 大坌坑文化 1.地點: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 2.分布:北部、西南部、東部等海岸、澎湖 群島都有發現 3.農耕:以火耕方式,種植根莖植物的原始農業 4.工藝:會製陶器,屬粗繩紋陶 5.聚落:有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

(2)

1.磨製石器 2.燒製陶器 3.農業的出現 4.部落的出現 中期: (5000~3500 年前) 北—圓山文化、 芝山岩文化 中—牛罵頭文化 南—牛稠子文化 1. 地點:生活在沿岸(從沿海到內陸河谷發展) 2. 工藝:慢輪整修,技術進步,屬細繩紋陶 3. 聚落:規模較大,可能已步入部落社會 4. 葬禮:出現不同的埋葬方式,顯示對於喪葬 儀式的重視 5. 農耕:已出現榖類作物的農耕 Ex.墾丁遺址,是台灣最早有稻米栽種 的紀錄(發現稻米、小米痕跡的陶片) 1.工藝進步 2.農耕的普及. 3.聚落的出現 晚期: (3500~2000 年前) 北—植物園文化 中—營埔文化 南—大湖文化 東—卑南文化、 麒 麟 文 化 ( 巨 石) 1.農耕:稻作農業普及 2.工藝:出現精美的彩陶、黑陶 3.聚落:由沿海向內地發展 4.社會:陪葬品的種類以及數量的多寡,顯示已 有階級分化、社會地位的分級 5.交通:卑南文化與圓山文化出現風格相近的人 獸形玉玦,可見各文化已有往來 6.戰爭:出現無頭葬,顯示部落間有小型戰爭 與資源爭奪的現象 ( 距 今 二 千 年 前 到 四 百 年 前 ) 金 屬 器 時 代 開始使用銅器、 鐵器等金屬器 北—十三行文化 中—番仔園文化 南—蔦松文化 東-靜浦文化 1.工藝:十三行文化吸收大陸東南沿海的煉鐵、 燒陶技術 2.農耕:使用鐵器,促使生產力提高 3.交通:區域交易頻繁,十三行文化出土許多東 南亞、中國的器物,且沿海地區遺址出 現來自中國各朝代的瓷器、燒陶 4.聚落:規模擴大,可能出現多社聯盟 5.戰爭:戰況慘烈,如十三行文化出現無頭葬 6.原住民族群的祖型文化: (1)十三行文化-噶瑪蘭、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2)蔦松文化-西拉雅族 (3)靜浦文化-阿美族

三、臺灣原住民文化

(一)原住民的稱呼 明代 稱「東番」或「夷人」 荷蘭 依各社所在地名稱呼

(3)

日治時期 稱為「蕃族」,分為平埔族與高砂族 中華民國 遷台初期 分為高山族與平埔族,稱之為「山胞」,並依居住區分為「平地山胞」 與「山地山胞」 1994 年起 統稱之為「原住民」 (二)早期原住民文獻 《東番記》 1603 明朝陳第隨沈有容入台寫下,記載西拉雅族社會文化 概況:母系、男獵女耕 《蕭壠城記》 1623 荷蘭人記載台南西拉雅族蕭壠社(佳里)的概況 《台灣島志略》 1627 荷蘭牧師康第紐斯記載西拉雅族新港社的文化概況 《台灣事務報告》 1630 西班牙神父艾斯奇維記載馬賽族「大雞籠社與金包里社」的鬥爭 1.其他:清康熙郁永河的《裨海紀遊》,記載清初北部平埔族概況;乾隆年間的《番社采風圖》 2.新港文書:荷蘭傳教士以羅馬字母拼新港社語,後推廣到南部各社 (三)平埔族與高山族比較 項 目 平 埔 族 高 山 族 居 住 地 台灣西部及東北部平原、丘陵一帶 台灣山區、東部、蘭嶼 文化特色 與漢人接觸較早,往來頻繁,漢化 已深 仍相當程度保留其原有文化和族群認同 族 群 馬賽、凱達格蘭、噶瑪蘭、道卡斯、 巴則海、巴布拉、貓霧捒(巴布薩)、 洪雅、西拉雅,共 9 族 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阿美族、 魯凱族、卑南族、排灣族、達悟族(雅美)、 邵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 共 13 族 社會組織 母系社會:行贅婚制,老年級男子 才可以參與部落公共事務 家庭制度:母系、父系、雙系社會 社會組織:氏族社會、貴族社會 宗教信仰 (泛靈信仰) 西拉雅族、洪雅族:拜壺儀式 (公廨、阿立祖祭) 其他各族:祖靈祭 1. 歲時祭儀: (1)阿美、泰雅、鄒族:豐年祭 (2)達悟族:飛魚祭 (3)賽夏族:矮靈祭 (4)排灣族:五年祭 2. 少年成年禮: (1)布農族:打耳祭、拔齒 (2)卑南族:猴祭 (3)泰雅族:紋面 所屬語系 南島語族 特 色 沒有文字系統、國家組織 ※2008 年官方明定的原住民增至 14 族,即高山族 13 族+ 噶瑪蘭族

(4)

(四)原住民的社會組織 政治組織 以部落為自治單位,沒有出現過國家組織 (17 世紀中部平埔族的大肚番王,為跨部落聯盟) 家族制度 父系社會 家產由男子繼承 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等 母系社會 家產由女子繼承,行贅婚制 阿美族、卑南族、平埔族多屬之 雙系社會 不分男女,家產由長嗣繼承 魯凱族、排灣族 社會組織 貴族社會 (酋長制) 權力世襲,明顯的階級制度,土地為貴族所有,平民皆須向貴族服勞 役和繳租稅 魯凱族、排灣族、鄒族等 氏族社會 (大人物制) 推選而來,部落公共事務由氏族族長(長老)會議領導,部落首長負 責執行決議的事務 布農族、泰雅族、達悟族 漁團組織 成員一起造船、結網、管船,並且一起祭祀、乘船出海,在同一個漁 區捕魚,平分漁獲(意義:象徵原始社會中的互助精神與共享制度) 達悟族 祭團組織 祭團以部落首領的近親為核心,加上部分姻親、友人組成的泛血緣祭 團。彼此共同祭祀、耕種、打獵,並要遵守同樣的禁忌與道德規範(祭 團稱為「嘎嘎(Gaga)」) 泰雅族、太魯閣族 【歷屆大考試題】 ( )1.下表為 1995 年臺灣四個縣某一原住民族群的人數,以及所占該族群全臺總人數的百 分比,請問它應該屬於哪一族的原住民? 臺北縣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縣 450(9.6%) 1380(29.4%) 1939(41.4%) 123(2.7%) (A)泰雅族 (B)布農族 (C)賽夏族 (D)排灣族 【98 指考】

(5)

第二章 荷西統治及鄭氏政權

一、歐人東來前漢人、日人、原住民的活動

(一)漢人 元朝(13 世紀末) 在澎湖設「巡檢司」(是中國最早設官治理台澎地區的紀錄) 明朝初年(14 世紀) 為了防備海盜騷擾大陸東南沿海,實施海禁、墟澎,下令澎湖居民 全部遷回褔建 明朝後期(16 世紀末) 倭寇與中國海盜興起,使澎湖成為海上走私中心 明朝末期(17 世紀初) 1.明朝加強澎湖海防,使台灣成為走私中心。 2.鄭芝龍 1628 年被招安 (二)日人 16 世紀末(豐臣秀吉) 派人招諭台灣的高山國,無功而返 17 世紀初(德川家康) 兩度攻台,仍無結果。朱印船來台貿易。 1635~1853(鎖國時代) 嚴禁船隻外航,停止在台活動。此舉促使荷人得利。

二、16 世紀歐人東來

背景 1. 15 世紀末,葡萄牙、西班牙人發現新航路,16~17 世紀,世界史進入「大航 海時代」 2. 歐洲人為了獲取亞洲的物品,在新航路發現後紛紛東來 貿易 據點 葡萄牙人 澳門(1557 年) 西班牙人 呂宋(今菲律賓)(1571 年) 荷 蘭 人 爪哇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1619 年)

三、荷蘭人治台

背 景 1. 荷蘭人曾兩度進佔澎湖,與明朝政府發生衝突(1604、1622 年) 2. 最後雙方達成協議,荷蘭人退出澎湖,轉往台灣 (澎湖馬公存有一石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據台時間 1624~1662(共 38 年) 統治機構 1.荷屬東印度公司(VOC) 2.在大員(今臺南安平)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軍事、貿易、墾殖中心 3.在赤崁建「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商務中心

(6)

統治方式 原住民 1.鎮壓:大肚番王、原住民 2.安撫:各社長老授予荷蘭東印度公司標誌的權杖,治理各社,並參 加「地方會議」 3.教化:以基督教為手段協助文教工作,如 1627 年建立新港社學校 傳教士以羅馬字母拼當地語言,又稱「新港文書」(番仔契)。 漢人 1. 招撫漢人開墾「王田」 2. 1652 年爆發「郭懷一事件」,抗拒荷人的壓迫。 經濟 貿易 海外貿易:以台灣為轉口貿易中心,進而與日本、中國(生絲、陶 器、藥材)、南洋(香料)貿易。出口台灣的稻米、蔗糖、鹿皮等至 日本、歐洲與東南亞大陸。 招墾 1.王田制:土地為荷屬東印度公司所有,稱為王田,漢人以佃農身份 承租土地,並定期繳納稅賦、勞役。 2.贌社制:挑選漢人承包原住民村社進行交易,並交稅給荷人。 3.引進新作物:引進芒果、釋迦、豌豆、辣椒等,並引進黃牛。 與日本人 的關係 貿易競爭 1. 「濱田彌兵衛事件」(1626~1632):荷人要求日本人繳交貨物稅 2. 後日本實施「鎖國政策」,嚴禁商人到海外活動,荷蘭人遂獨占 南臺灣的商業利益。 新辭彙:紅毛番(西洋人)、紅毛土(水泥)、番婆(西洋女人)、番仔火(火柴)、番仔煙 (香煙)…

四、西班牙人治台

據台時間 1626~1642 年(共 16 年) 佔領地區 雞籠(今基隆)、滬尾(今淡水)、蛤仔難(今宜蘭) 佔領目的 1. 貿易:向中、日進行貿易 2. 傳教:天主教 建 城 1. 基隆和平島:聖薩爾瓦多城 2. 在淡水建「聖多明哥城」(後被荷蘭人改建,即今紅毛城的前身) 發 展 貿 易 受到中國海禁、日本「鎖國政策」的影響,使貿易受阻,加上菲律賓 動亂,徵調軍隊入菲。 傳 教 在北臺灣積極傳布天主教,頗具成效 結束在台經營 荷蘭人乘虛而入,於 1642 年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獨占全臺灣的國際貿易 有關地名:三貂角→西班牙人登陸此地,稱之為「Santiago」,譯為三貂角。

(7)

五、鄭氏治台(1662-1683)

(一)鄭氏父子在台政教措施的比較 項 目 鄭 成 功 時 期 鄭 經 時 期 政 治 1.在台南設「承天府」,以北設「天興 縣」;以南設「萬年縣」 2.稱台灣為「東都」;改熱蘭遮城為「安 平鎮」 3.在澎湖設安撫司 1.天興縣、萬年縣改為州 2.東都改為「東寧」 3.增設南路、北路安撫司(處理原住民事 務) 文 教 少有作為 1.陳永華的建議: a.在台南設首座孔廟,並設學校 b.舉辦科舉 2.荷蘭時期已來台的士人沈光文,在南部 推動教化,並成立詩社「東吟社」。 意 義 漢人的典章制度從此移殖台灣 1.漢人文化在台灣的發展奠定基礎 2.原住民文化的發展受到限制 與清朝對抗 1.擁立南明唐王抗清,唐王賜姓朱, 桂王加封為延平王。 2.鄭芝龍降清,鄭成功以金門、廈門 為基地北伐失敗後,接受荷蘭通事 何斌建議,攻取台灣。 1.響應三藩之亂:1674 年,鄭經出兵,後 退守台灣。 2.清廷和談未有結果:鄭經堅持不薙髮、世 守台灣。 3.納入清朝版圖:鄭經死後,鄭克塽繼位, 康熙 22 年(1683)施琅攻下台灣。康熙 23 年(1684),將台灣納入版圖。 (二)鄭氏治台時期的拓墾 類 別 開 墾 者 說 明 營盤田 軍隊(寓兵於農) 因軍屯所在而得名之地:如高雄左營、台南左鎮 官 田 農民 承襲荷蘭王田,農民只能佃耕 私 田 文武官員 宗室、文武官員等人招佃開墾 (三)鄭經時期海外貿易 重 要 性 「貿易」為鄭氏興起的憑藉 清廷政策 經濟封鎖 實施海禁與遷界政策,斷絕中國商品來源 結 果 鄭經透過走私,恢復與大陸的走私貿易 輸 出 以蔗糖、鹿皮為主 輸 入 布帛等生活用品以及槍炮、硫磺等軍火用品 貿易對象 1. 日本、英國及南洋地區(呂宋、暹羅(今泰國)) 2. 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簽訂通商協定,設立商館

(8)

【歷屆大考試題】 ( ) 1 . 公 元 1 6 4 0 年 , 一 名 荷 蘭 軍 官 向 某 地 西 班 牙 軍 隊 的 指 揮 官 提 出 最 後 通 牒 , 限 期 退 出 該 地 , 遭 西 班 牙 軍 官 拒 絕 。 雙 方 開 戰 , 西 班 牙 軍 隊 戰 敗 投 降 , 許多教士也被俘,並遭遣受出境。這樣的故事最可能發生在何處? (A)巴達維亞 (B)基隆 (C)好望角 (D)馬尼拉 【93 學測】 ( )2.某書記載:「康熙初年,閩、浙、粵三省沿海郡縣,遷民內居,築界牆、嚴海禁,洋 舶自此不得入。」下列何者解釋最合理? (A)閩浙粵地區受到騷擾,應當是日本倭寇引起的糾紛 (B)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國人出海,與清初三藩之亂有關 (C)外國船隻不得入,應是針對來自歐洲各國的貿易商 (D)當時鄭成功攻打各省沿海,這個政策應是針對臺灣 【96 學測】 ( )3. 有本臺灣地方志提及某地的築城:「他們蓋的城很小,根本就不能算是城……但他 們有好的船隻,也善用火砲,所以雖然軍隊數量不多,但各地的原住民都聽命於他 們。他們又在城外設立市場,福建沿海商人頻繁前來和他們貿易」。這應是哪一次 的築城活動? (A)西班牙人在基隆地區築城貿易 (B)荷蘭人據臺時在安平地區築城 (C)鄭成功復臺後修築的承天府城 (D)英國人在淡水地區修築紅毛城 【98學測】 ( ) 4. 某時期中,臺灣當局對入港船隻課徵關稅,來臺漢人除繳納田租外, 還須申請執照,繳交費用後才可打獵、捕魚;年滿7 歲者,均須繳交 人頭稅。發布這個命令的人應是: (A)荷屬東印度公司總督 (B)鄭氏時期的承天知府 (C)康熙年間的臺灣知府 (D)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 【100學測】 ( )5.十六世紀中後期,臺灣西南部地區出現了一個日本聚落。這個聚落出現的最可能原 因是: (A)日本長期和平,以致人口過剩,必須向外移民 (B)日本缺乏蔗糖,以此地為據點,從事甘蔗種植 (C)日本入華的僧人,在此地學習,引入中國文化 (D)日本倭寇當時以此為據點,騷擾中國東南沿海 【94指考】 ( )6. 1624 年到 1661 年間,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佔有臺灣,以之為基地進行東亞貿易。 當時,臺灣那一種出口商品最具國際競爭力和知名度? (A)蔗糖 (B)樟腦 (C)稻 米 (D)茶葉。 【95 指考】 ( )7.一份文獻記載:這位軍事領導人抵臺不久,即召開軍事會議,並宣布:除了留下少 數部隊負責防守外,其他的戰士都以部隊為單位,配給土地,進行開墾。這位軍事 領導人應是下列何者? (A)施琅 (B)鄭成功 (C)樺山資紀 (D)蔣介石。【95指考】 ( )8.一位來臺的官員觀察到:某些地方居民「將鵝毛管削尖,沾取小筒貯存的墨汁,自 左而右橫向書寫,登記政府的文告以及稅收數量」。下列那一種文獻的形成與這位

(9)

( )9.一份西方的航海日記記載來臺貿易的情景,指出:海岸多沙丘,叢林散布。如能取 得木材,適於在港口南側築城,以便控制船舶出入。據漢人言,每年有日船二、三 艘來此,向土人購買鹿皮。也有中國船隻載來綢緞織物,與日人交易。這份日記最 可能是 (A)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探勘蘇澳所寫 (B)十七世紀荷蘭人探勘安平時所寫 (C)十八世紀英國人探勘淡水時所寫 (D)十九世紀法國人探勘基隆時所寫 【96 指考】 ( )10.在一份官文書中提到「(本藩)已手闢草昩,與爾文武各官,及各鎮大小將領,官 兵家眷,盡來胥宇,總必創建田宅等項,以遺子孫計。但一勞永逸,當以己力經營, 不准混侵土民及百姓現耕物業。茲將條開列於後,咸使遵依。如有違越,法在必究, 著戶官刻板頒行。」請問這份資料是誰提出來的?主要是實施哪項政策? (A)鄭成功到臺灣後,為了要解決軍民糧食問題所發的文書 (B)施琅平定臺灣後,為了解決駐臺官兵糧食問題發的文書 (C)沈葆楨為推動新政建設,鼓勵官兵開墾土地所發的文書 (D)劉銘傳於臺灣建省後,鼓勵開墾,並保障原住民的地權 【97 指考】 ( )11.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曾 1624 到 1662 年間占領臺灣,建立殖民政權。1662 年,鄭 成功才驅逐荷蘭人,建立明鄭政權。這兩個政權經營臺灣時,有何相似之處? (A)為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均將土地收歸公有 (B)均對原住民採安撫政策,不採武力征服策略 (C)均重視對外貿易,尤其對日本、南洋之貿易 (D)為充裕府庫,均在臺灣各地開港,並抽重稅 【97 指考】 ( )12.荷蘭占領臺灣南部初期的競爭對象有三:西班牙人、日本人、鄭芝龍等漢人海盜與 官商。請問荷蘭人對付這三個競爭對手的策略何者為是? (A)對三者都是一律逐出 (B)對西班牙人逐出 (C)對鄭芝龍等漢人抽稅 (D)對日本人攻擊 【98 指考】 ( )13.據報導:被魯凱族部落大頭目世家視為傳家寶的青陶瓷,是十七世紀初荷蘭人用它 裝棕櫚油,運到臺灣後與魯凱族部落「以物易物」,再運銷到日本。請問荷蘭人是以 棕櫚油交換臺灣魯凱族的哪種物品?再運銷到日本哪個港口? (A)硫磺,橫濱 (B)蔗糖,神戶 (C)鹿皮,長崎 (D)稻米,大阪 【99 指考】 ( )14.清廷為了對付鄭成功,實施「沿海居民盡徙內地,設立邊界,布置防守」及「寸板 不許下水,貨物不許越界,違者無赦」兩個政策,請問這兩個政策造成最大的影響 為何? (A)鄭成功因物資短缺開始實施專賣 (B)鄭成功轉向日本、南洋購買米糧 (C)沿海居民變成流民而投靠鄭成功 (D)沿海居民謀生從漁業轉變成農業 【99 指考】

(10)

( )15.1840 年代末期,荷蘭某學院圖書館發現了《福爾摩沙語彙》 (Woordenlijst der Formosaansche taal)一書。這是十七世紀荷蘭來臺傳教士使用的語言用書,他們用 這種語言來從事教育、宣道和主持禮拜。此「福爾摩沙語」是指: (A)古荷蘭語 (B)閩南方言 (C)北京官話 (D)西拉雅語 【100 指考】 ( )16.「鄭成功」,一個幾乎神化的英雄,其事蹟不同時代強調之處有所不同,下列哪些 解釋是合理的?(多重選擇題) (A)為感謝鄭氏收復失土,清領初期官方文獻都稱鄭氏為「民族英雄」 (B)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奏請建「延平郡王祠」,表彰鄭氏的「忠君」 (C)孫中山推行革命,以鄭氏的「反清復明」來呼應他的「驅除韃虜」 (D)國府遷臺後,國民黨推崇鄭氏的「反清復明」,希望能「反攻大陸」 (E)中共初期強調鄭氏「抗荷」的角色,希望能「抗美帝」以「解放臺灣」 【98 指考】

(11)

第三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一、清領前期(消極治台,1683-1874)

(一)政治發展

1.台灣棄留爭議 主張理論 成員 論點 棄台論 康熙 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主張遷其人棄其地。 留台論 施琅 「恭陳台灣棄留疏」:台灣土地豐饒,且治安、戰略地位重要。 ★ 結論:1684 年康熙裁決留台,但採消極政策。 2.消極治台政策(為防台而治台) 限制移民 (渡台禁令) 1.「渡臺證照」:只准單身男子來臺,禁止攜眷。 2. 限制大陸渡台航線 3. 成效差:閩、粵人民偷渡來臺者依然不斷,漢人的墾拓範圍持續擴張,遠 達臺灣北部。 4. 廢止:雍正 10 年(1732),允許在台者得搬其眷口 光緒元年(1875),沈葆楨奏准廢除禁令 5. 影響: (1)台灣延遲發展:康熙時人口銳減,人去業荒現象 (2)男女比例失衡:娶妻不易,有重聘金、童養媳出現 (3)平埔族人口減少:「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番老無妻」 (4)治安惡化:單身無業遊民(羅漢腳)充斥 ★渡台悲歌俗諺:「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勸君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 門關」,「紅柿若出頭,羅漢腳目屎流」,「日頭赤焱焱,隨人顧性命」以及「放 生」、「種芋」、「餌魚」的譬喻出現 漢番隔離 1.劃界封山:畫定界線,不許漢人侵入原住民住地(土牛溝、土牛紅線) 2.結果:因執行不夠徹底,原住民土地不斷被漢人所侵占。 班兵制 1.三年輪調換班 2.影響: (1)多為弱兵來台,其武力不堪一擊,所以叛亂事件需依賴內地援兵、義民等 (2)軍中不同省份的械鬥 防範官吏 文官迴避本籍制度,福建人無法在台任職,且在台官吏三年輪調,不許攜眷。 不許築城 避免城垣為叛軍所佔 限制鐵器輸入 防止人民私鑄及私藏武器 ★ 台灣建省前屬福建省,使得在台的行政體制為三級制(道→府→縣) ★ 吏治特色:吏治不良、以武抑文(台灣鎮總兵)

(12)

3.行政區的演變(因變亂或開墾才增設) 時間 隸屬 設府 增設縣、廳 原因 康熙二十三年 (1684) 福 建 省 台灣府 台灣、鳳山、諸羅三縣 納入版圖 雍正五年 (1727) 台灣府 增設彰化縣、淡水廳、澎湖 廳(四縣二廳) 朱一貴事件 乾隆五十二年 (1787) 台灣府 改諸羅縣為嘉義縣 林爽文事件 嘉慶十七年 (1812) 台灣府 增設噶瑪蘭廳(四縣三廳) 宜蘭移墾漢人日 多;海盜蔡牽 光緒元年 (1875) 台灣府、台北府 增設淡水縣、新竹縣、宜蘭 縣、恆春縣、埔里社廳、卑 南廳、基隆廳(八縣四廳) 牡丹社事件 光緒十四年 (1888) 台 灣 省 台灣府、台北府、 台南府 增設雲林縣、苗栗縣、安平 縣、台東直隸州(十一縣三 廳一州) 清法戰爭,台灣 建省

(二)經濟建設

1.土地拓墾 拓 墾 方 式 官有地 1. 向官府申請墾照,成為「墾戶(墾首)」,經官府核准之後,招募佃戶共同 開墾,開水圳、將旱田變為水田。經常是採「合股開墾」。 2. 結果:一田二主或一田多主 番地 1. 墾首與平埔族原住民訂定契約,向原住民繳納番大租 2. 巧取豪奪,強行占有原住民的土地 3. 結果:(1)使原住民喪失土地 →1731 年中部平埔族「大甲西社」抗官事件。 →19 世紀平埔族有四次大遷徙,帶動內山、後山開發的動力之ㄧ (2)平埔族漢化,逐漸喪失自身的傳統文化 開 拓 區 域 1. 康熙末年:西部地區開拓飽和,使區域由南向北延伸 Ex.18 世紀初「陳賴章墾號」大規模的開墾台北盆地;施世榜開墾彰化 2. 18 世紀末以後:向內山、後山開墾 Ex.18 世紀末吳沙入墾蘭陽平原 19 世紀中「金廣福墾號」進入新竹山區 ★漢人在台拓墾的趨勢:南→北;西→東;平原→丘陵、山地

(13)

開 墾 與 地 名 1.「股」、「份」:土地分配所得的股、份,如:五股、七股、頭份 2.「結」:結首制,取得政府墾照後,各結首編號;多集中蘭陽平原,如:五結、金六結 3.「甲」、「張」、「張犁」:荷治以來的土地面積計算單位,五甲=一張犁,如:三張犁、六 張犁、七張,六甲 ◎清代台灣租佃關係圖 2.水利設施 重要性 土地拓墾通常伴隨著水利開發 著名水圳 1.臺北—瑠公圳(郭錫瑠父子,娶泰雅族女子) 2.板橋、土城—大安圳(林成祖) 3.台中—貓霧拺圳(張達京,岸里社的割地換水) 4.彰化—八堡圳(施世榜) 5.高雄—曹公圳(曹瑾) 成效 1. 灌溉面積大增:往往多達幾千甲,帶來相當大的效益 2. 農作物產量提高:稻米一年可二穫到三穫,可提供貿易、及養活增多的人口 3. 可收水租 3.農業生產與區域分工 (1)農作物 農業 產地 加工 出口 稻米 中北部 土壟間 中國華南 甘蔗 南部 傳統糖廍 中國、日本,以及轉銷香港、澳洲、北美等 (2)區域分工 ★台灣:米、糖 V.S 中國:日常用品 ★影響:男耕女不織 4.行郊與港口發展 貿易對象 中國大陸(最盛)、日本、南洋 貿易種類 出 口 蔗糖和稻米

(14)

進 口 日用品 商業組織 隨著商業興盛,十八世紀起,由商人組成的同業公會(行郊)相繼成立 以貿易地點分 「南郊」:由貿易地區在廈門、漳州和泉州的商人所組成 「北郊」:由貿易地區在江浙以北的商人所組成 「港郊」:以台灣島內港埠為範圍 以貿易貨品分 「米郊」:由米商組成 「糖郊」:由糖商組成 港口發展 1.島內:依靠各港口的海上運輸 2.兩岸:先後開放三個對口的港口(正港),即台灣府城、鹿港、八里坌 ★俗諺:「ㄧ府二鹿三艋舺」,「頂港有名聲,下港真出名」 (北部人稱從南部坐船來的人為「下港人」,南部人稱從北部坐船來的人為「頂港 人」)

(三)社會與文化

1.民變與械鬥 原因 1. 社會因素:羅漢腳很多、男女人口比例失衡、族群複雜、祕密結盟盛行 2. 經濟因素:爭地、爭水、商業利益 3. 政治因素:吏治不良、軍紀不佳 種類 民變 性質 反政府的叛亂 事件 1. 朱一貴事件:康熙 60 年(1721)→唯一閩客合作者,雍正 時增設彰化縣及淡水廳 2. 林爽文事件:乾隆 51 年(1786)→規模最大民變,乾隆將 諸羅縣改名為嘉義縣 3. 戴潮春事件:同治元年(1862)→時間最久,清廷首次以臺 勇平定 分類械鬥 定義 打群架的動亂 種類 1. 祖籍別:閩粵械鬥、漳泉械鬥 2. 姓氏別:西螺七崁的李、鍾、廖三姓械鬥;新竹蘇、黃械鬥 3. 職業別:宜蘭的挑夫械鬥及樂工械鬥 4. 商業利益:頂下郊拼(爭奪艋舺的商業利益) 現象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情況 影響 1. 民變與械鬥常互相激盪,清代民變中起事為首者多為閩人,清廷多半徵召粵人 為協助平亂的義民,今日客家庄內還留有不少的義民廟。 2. 械鬥造成臺灣社會呈現高度不安,且常成為統治者利用的因素之一 ★俗諺:「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分類械鬥

(15)

2.清領時代台灣漢人的社會組織 類 別 組成依據 特 色 祭祀組織 地緣關係 漳州移民供奉—開漳聖王 泉州移民供奉—保生大帝 客家移民供奉—三山國王、義民廟 ◎漢人移民共同信仰—媽祖、土地公、關帝等 宗族組織 血緣關係 唐山祖 不一定有血緣關係的同姓者 以原鄉顯赫的同姓人物為祭祀對象 祖公會(祖嘗):以自願入股的方式組成 開台祖 有血緣關係的同姓者 以來台第一代祖先為為祭祀對象 祭祀公業:由祖產中一部分資產做為祭祀 費用 3.文教發展 教育 機構 性 質 演 變 儒學 官立學校,依府、縣區劃設置 ○1 清初臺灣儒學的設置並不積極 ○2 通過考試者成為學校生員,俗稱秀才 社學 在鄉堡里坊設置官塾 朱一貴事件後,為義學所取代 義學 亦稱義塾,官方或私人都能設立 除澎湖、噶瑪蘭兩地外,各地多設義學, 亦常與書院並立 書院 乾隆以前幾全為地方官吏所建 乾隆後漸由地方紳民辦理 書房 私塾,基礎教育之場所 私人設立 ★ 清領前期:設儒學且有科舉保障名額(臺字號、至字號),但仍文風不盛,武舉人士較多 ★ 清領後期:因經濟改善,使就學人數增加,促使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臺灣逐漸由「移墾社 會」轉型成為「文治社會」,士紳階級形成,有利社會穩定。 4.社會變遷 移墾社會(武治社會) 定居社會(文治社會) 時間 清領前期 清領後期 社會領導階層 官吏、地主、豪強、郊商 士紳階級(科舉、捐納、軍功),如 鄭用錫、施世榜、姜秀鑾 買辦(開港後),如李春生、陳中和 社會階級 無明顯賤民階層 社會階層明顯、賤民階層,文教興 盛,推展漢化儒學,使分類意識減弱 婦女地位 參與勞動生產,禮教束縛較少,自主 性較強 道咸以後,因儒家傳統普及,形成男 尊女卑

(16)

人口結構 移民增加,性別比例失衡 自然增加,人口結構逐漸正常 職業結構 羅漢腳多,分類械鬥多 遊民減少,職業多元化,茶、糖、樟 腦業興起 宗族組織 唐山祖 開台祖 祖籍意識 濃厚的原鄉意識,區分漳州人、泉州 人、客家人等 原鄉意識淡薄,形成「下港人」、「頂 港人」,祭祀圈跨越祖籍 ★ 內地化(李國祁):向中國學習 V.S. 土著化(陳其南):向本土認同 5.上層精緻文化 文學 1685 年沈光文成立「東吟社」(臺灣最早的詩社) 著名文人:新竹鄭用錫、林占梅,台北陳維英 清領前期:採風文學,郁永河《裨海紀遊》 清領後期:民族文學 書法繪畫 以講究文學意味和書法墨韻的「文人畫」為主流,著名畫家 謝琯樵、林朝英 花鳥畫占大宗,人物畫居次,山水畫最少 學術 以史學發展最早、成就較高,以編纂地方志為盛 開港後受外力刺激,引進「新學」,李春生被譽為「臺灣第 一洋務思想家」 園林建築 板橋林家:林家花園 新竹鄭用錫:北郭園;林占梅:潛園 霧峰林家:萊園

(17)

二、清領後期(積極治台,1874-1895)

(一)涉外事件 (受歐人 19 世紀新帝國主義發展影響)

1.列強對台灣的興趣:通商、傳教、戰略地位 2.相關戰爭 戰 爭 時 間 國家 紀 要 影 響 鴉片戰爭 道光 20-22 年 (1840-1842) 英 侵犯雞籠 清朝警覺台灣地位之重要 英法聯軍 咸豐 8-10 年 (1858-1860) 英法 天津、北京條約,開放淡 水、安平為通商口岸,之 後加開雞籠、打狗為子港 開港通商使台灣納入近代 國際貿易體系 羅發號事件 (羅妹號) 同治 6 年 (1867) 美 美船於台灣南端沉沒,且 全員為生番殺害,廈門領 事李仙得與番人訂約。 番地無主論 1.後來日本出兵台灣即以 番地無主論為藉口 2.外國要求台灣興建鵝鑾 鼻燈塔 樟腦事件 同治 7 年 (1868) 英 英國商人必麒麟違反台灣 樟腦專賣制度與清朝起衝 突 台灣官府取消樟腦專賣 傳教自由 牡丹社事件 同治 13 年 (1874) 日 琉球漁民在台被殺害,日 本借機攻打台灣 1.簽訂北京專約,斷送清廷 對琉球的宗主權 2.促使清廷對於台灣及海 防的重視→積極建設台灣 清法戰爭 光緒 10~11 年 (1883-1884) 法 法軍曾占基隆、滬尾、澎 湖 1885 年台灣設省,並以劉 銘傳為首任巡撫 3.影響:促使台灣地位的提升

(二)經濟發展

1.臺灣的開港通商 背 景 戰略價值 臺灣居西太平洋沿岸地區交通的樞紐,有其戰略價值 經濟利益 盛產稻米、蔗糖,煤藏豐富,具有經濟利益 航路安全 臺灣海峽具有風濤之險,常發生船難,有航路安全之需 時 間 1860 年 原 因 英法聯軍之役,清廷戰敗 開放港口 開放安平、淡水、打狗(今高雄)、雞籠作為通商口岸 設立洋行 外國商人在這四個港口陸續設立許多洋行,從事貿易(如怡和、德記等)

(18)

設領事館 各國紛紛設立領事館,以保護僑民與商業利益(淡水紅毛城即為當時英國駐台 領事館所在地) 成立海關 第一個海關在淡水成立(1862 年,同治元年) 傳教 (基督教長老 教會,屬新教 喀爾文教派) 傳教方式 傳教士以醫療、教育開啟傳道的大門,並引進西方文明 代表人物 北部:馬偕,引進拔牙技術,創「理學堂大書院」(最早新式學校) 南部:馬雅各,在府城創辦第一所西醫館; 甘為霖,創訓瞽堂(盲人教育); 巴克禮,完成第一部台灣白話文聖經、發行「台灣府城教會 報」 對台灣經 濟、社會影響 1. 增加就業機會民變、械鬥減少 2. 政府稅收增加 3. 買辦興起 4. 靠山市鎮及港市變遷 5. 山區開發(茶、樟腦)使水土遭破壞 6. 客家人經濟地位提昇 7. 原住民東移,漢番關係更趨緊張 8. 政經中心北移 歷史意義 1. 開港後,臺灣貿易形態由「行郊」的轉口貿易,轉變為「洋行」主導的國際 貿易 2. 列強侵略臺灣的野心日益熾盛,外患接踵而至,如牡丹社事件,迫使清廷轉 而積極治臺 3. 基督教傳教士來臺從事傳教、醫療、教育工作,西方宗教和文化漸次在臺傳 開 2.國際貿易的成長 進口商品 商 品 鴉片 紡織品 進口順位 1 2 進口地區 中國大陸、印度 英國 出口商品 商 品 蔗糖 樟腦 出口順位 1(50%) 2(36%) 3(4%) 主要產地 北部丘陵 南部平原 中、北部山區 出 口 港 淡水 安平、打狗 淡水 外銷地區 美國、南洋 中國大陸、日本、澳洲 發 展 重心北移 1. 經濟重心北移:隨著北臺灣茶的增產與外銷,經濟重心逐漸由南向 北移 2. 臺北府城建立:臺北漸取代臺南,成為臺灣新的政經重心

(19)

擴大貿 易範圍 1.臺灣開港通商後,不僅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依然興盛 2.因「臺灣三寶」茶、糖、樟腦的大量出口,擴大了臺灣對外的貿易範 圍 3.「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區)因為是進行茶葉的加工與集散地,成 為北部的商業要鎮。 經濟成 長快速 1. 甲午戰前(1894 年)的二十餘年間,臺灣對外貿易總值年平均成長 率超越同時期的中國大陸 2. 對外貿易持續「出超」:自 1878 年後,臺灣對外貿易額一直是出超 3.台灣開港前後比較 項 目 開 港 前 開 港 後 主要港口 一府二鹿三艋舺 安平、打狗、淡水、雞籠 港市型態 河港居多 海港更繁榮 主要市場 中國大陸 國際市場 貿易組織 行郊 洋行 社會上層 官員、地主、郊商 買辦、士紳 經濟型態 台灣與大陸區域分工,輸出米糖,輸 入生活必需品。 台灣進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出口 茶、糖、樟腦,進口鴉片、紡織品、 金屬品等。 政經中心 南部 北部 漢番關係 屢有衝突 更趨緊張 涉外事件 少 多 清朝治台政策 消極 積極

(20)

4.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治台比較 項目 沈葆楨 丁日昌 劉銘傳 來台背景 牡丹社事件 清法戰爭 來台身份 欽差大臣 福建巡撫 督辦軍務台灣建省首 任巡撫 停留時間 年餘(同治十三年、光緒 元年兩次) 五個多月(光緒二到三 年) 六年(光緒十年~十七 年) 重要措施 1.建議福建巡撫每半年 移駐台灣 2.開山撫番,化番為民 (開三路) 3.廢除渡台禁令 4.推行新政:機器採煤、 新式輪船、新式砲台(億 載金城) 5.建延平郡王祠 1.錄取首位原住民秀才 2.清理賦稅 3.提倡開礦、種茶 4.架設安平到旗後電報 5.加強海防 1.整頓財政:清賦、改 賦、大租「減四留六」 2.安撫原住民:剿撫兼 施,台北設番學堂,開山 撫番,大嵙崁設全台撫墾 總局 3.交通建設:北基鐵路、 電線、海底電纜、台北郵 政總局 4.重視國防 5.新式學校:中西學堂、 電報學堂 增設府縣 擴為二府(台灣府、台北 府)、八縣、四廳 增為三府(台南府、台灣 府、台北府)、一州、十 一縣、三廳 共同點 均撫番、均發展交通、均重防務、均鼓勵屯墾

(21)

【歷屆大考試題】 ( )1. 有一段資料記載:道光十年以後,因為閩、浙地區連年豐收,一年之中,好幾個月 沒有廈門商船到臺灣收購稻米,「臺人苦穀有餘而乏日用」。有關此一資料的解釋 何者較為適當? (A)臺灣需從大陸進口日用品,大陸日用品價格上漲,臺人無力負擔 (B)臺灣與大陸的經濟分工關係,臺灣出售糧食,從大陸購入日用品 (C)大陸引進新作物,糧食已可自給,此後不再需要由臺灣進口糧食 (D)臺地已無餘糧可供輸出,以致引起島內物價上漲,人民生活窮困 【92學測】 ( )2. 港口邊的大街上,人群熙來攘往,偶而夾雜幾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他們走進街旁 的商行裡,和商行裡等待交易的茶商討論該地生產即將上巿的春茶價格。對面的商 家陳列著剛剛由洋船運抵的紡織品,吸引了大批逛街的民眾,爭相詢問款式與價格。 這個場景最可能出現在何時何地? (A)1800 年,廣州 (B)1840 年,上海 (C)1880 年,淡水 (D)1940 年,天津 【93 學測】 ( )3. 撰於清康熙年間的某一古籍,對臺灣某一河川岸邊的景觀,有如下的記載:「旱田 百餘里,夾道蔗林。… 臺民以蔗為生,糖貨之利上資江浙。」該文記述的,最可能 是下列哪一條河川的河岸景觀? (A)蘭陽溪 (B)花蓮溪 (C)高屏溪 (D)濁水溪 【93 學測】 題組題(第4-5題為題組)【94學測】 ◎ 圖6及圖7分別是臺灣在兩個不同時期的行政區域示意圖。請問: ( )4.臺灣的行政區劃由圖6演變至圖7,是受到哪一事件衝擊的結果?

(22)

(A)1856年的英法聯軍 (B)1874年的日本侵臺 (C)1884年的中法戰爭 (D)1894年的甲午戰爭 ( )5.臺灣的行政區劃由圖6演變至圖7,顯示出臺灣歷史的哪一種發展? (A)漢人移墾的禁令已告廢除 (B)建省後統治政策轉趨積極 (C)蓬勃發展的地方自治運動 (D)日本殖民統治的基礎穩固 ( )6. 某人翻閱古書,看到一位任職臺灣的官員在1820年提出一份有關當地的報告。這份 報告的主旨最可能包括下列何者? (A)彰化地區發生了兩派人馬的集體衝突 (B)魚塭養殖的鰻魚豐收,外銷成果良好 (C)當地父老聯名,請求官府改建火車站 (D)糖廠安裝新式的蒸汽鍋爐以提高產能 【95學測】 ( )7. 朱一貴之亂後,康熙皇帝在上諭裡指稱:「臺灣止一海島,本地所產不敷所用,仰 賴閩省錢糧養生。」關於這份上諭,以下哪一項說明較為合理? (A)當時臺灣生產力落後,人民生活窮困,需要福建接濟 (B)當時國家控制下繳納賦稅的戶口不多,財政收入不足 (C)這是清廷為了安撫鄭氏餘黨,給予大量物資作為酬庸 (D)這是清初加強臺灣的建設,不足的經費由福建來支援 【95學測】 ( )8. 學者根據清代兩次戶口統計資料,計算出清代臺灣北、中、南、東四個區域人口數 如表一,其中哪一個是北部地區? 表一 嘉慶16年(1811) 光緒19年(1893) 甲 無資料 6,000 人 乙 258,000人 767,000 人 丙 1,305,000 人 1,101,000 人 丁 342,000 人 622,000 人 (A)甲 (B)乙 (C)丙 (D)丁 【95學測】 ( )9. 某官員批評:「自從決議要開山以後,蕃亂不止,已有十多年了,剿也無功,撫也 無效。提到開墾,也沒有新增任何土地可以增加政府稅收。至於防守,只是為了富紳 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止『兇蕃』出草,每年浪費許多軍費。」這位 官員批評的是哪個事件? (A)清朝初期,施琅禁止粵移民來臺 (B)清朝後期,劉銘傳主張開闢山地 (C)日據初期,日本總督要征討山地 (D)國府遷臺,要開發山地增加糧產 【96 學測】

(23)

及澎湖兩地,以確保東南數省之安全。這種想法的背景是: (A)鄭成功被清軍打敗,轉移到臺灣的構想 (B)施琅攻下臺灣之後強化臺灣防務的建議 (C)劉銘傳於臺灣建省之後有關軍備的設計 (D)甲午戰爭後日軍希望在臺灣殖民的想法 【97 學測】 ( )11.《嘉義縣採訪冊》記載了嘉義縣各地的開發過程、人口和田畝數、廟宇和風景名勝 等資料,這是我們認識清代統治時期較精確的數字資料。這本書中出現的數據與下 列何者有關: (A)施琅計畫攻打明鄭政權,調查南臺灣的地理環境 (B)沈葆楨為了阻止日軍進攻,調查該地的軍事地形 (C)劉銘傳為統治臺灣,改善財政,先進行相關調查 (D)臺灣民主國唐景崧為了抵抗日本,從事國力調查 【97 學測】 ( )12. 一塊碑文寫道:「勘定朴仔籬處,南北計長二百八十五丈五尺,共堆土牛一十九 個,每土牛長二丈,底闊一丈,高八尺,頂寬六尺;每溝長一十五丈,闊一丈二尺, 深六尺。永禁民人逾越私墾。」這塊石碑最有可能是為確立何種地界而立? (A)荷治時期王田地界 (B)明鄭時期屯田地界 (C)清治時期漢番地界 (D)日治時期蕃地地界 【98學測】 ( )13. 一名臺灣官員向朝廷報告:「臺地無源可開,但通其流,而源自裕。米穀不流通, 日積日多……蓋由內地食洋米而不食臺米也。不食臺米, 則臺米無去處,而無內 渡之米船。無內渡之米船,則無外來之貨船。」依據你對東亞歷史的瞭解,文中的 「洋」指何而言?「洋米」自何地輸入? (A)指南洋,由東南亞輸入 (B)指東洋, 係由日本輸入 (C)指西洋,係由歐洲輸入 (D)指印度洋, 由印度輸入 【98學測】 ( )14. 監察御史來臺考察後,上奏建議:應在臺灣府以木為柵,保護官署,並在要衝處 設置砲位,加強防守,相關工程交由臺灣縣知縣辦理。朝廷批示:實屬妥當,同意 辦理,並嘉獎相關人員。這個事件的背景是: (A)鄭成功企圖攻打臺灣,荷蘭管理當局的計畫 (B)施琅攻下臺灣之後,為加強臺灣防務的處置 (C)朱一貴事件平息以後,雍正皇帝的治臺措施 (D)日軍借牡丹社事件攻臺後,福建巡撫的作為 【99 學測】 ( )15. 1830 年左右,臺灣的官員為了因應局勢,開始推動「聯莊」政策。他們編造「閑 民冊」,又結合數個村莊,加以編組,實施「清莊聯甲」之法。這個政策的目的是: (A)防範遊民擾亂秩序 (B)抵抗西方國家進犯 (C)防範日本入侵臺灣 (D)削弱本地地主勢力 【99 學測】 ( ) 16.某地方志記載:此地製茶工房林立,茶葉產期,茶行必須僱用許多女工,多則五六 十人,少則二三十人,甚至有漳、泉婦女來此短期工作,每日工資四五錢不等。這本 地方志最可能是: (A)諸羅縣志 (B)彰化縣志 (C)臺東州志 (D)臺北府志 【100學測】

(24)

( ) 17. 圖七是根據1907 年前後臺灣某項統計資料所作的空間分布圖,這個地 圖的主題最可能是: (A)稻作與甘蔗的分布 (B)閩粵各族群的分布 (C)瘧疾發生率的分布 (D)都巿化程度的分布 【100學測】 ( )18.有一座海港城市,1774 年的文獻中記載:「煙火數千家,帆墻麇集,牙儈居奇,竟 成通津矣。」1831 年編的地方志則記曰:「街衢縱橫,皆有大街,長三里許,泉廈郊 商居多。舟車輻湊,百貨充盈。」到了二十世紀初年,這座城市已告衰落,盛況不 再。這是指下列哪一個城市﹖ (A)福州 (B)泉州 (C)鹿港 (D)艋舺 【91 指考】 ( )19.一項記載指出某地:「居民七十九家,計二百五十七人,無土著。中有女眷者一人, 年六十以上者六人,十六以下者無一人。皆丁壯力農,無妻室,無老耆幼童。」根據 你對漢人移民入臺開發過程的知識,這類居民結構最可能出現在以下何時何地(注: 地名為今地名)? (A)明鄭時期的新竹 (B)康熙中期的嘉義 (C)雍正時期的臺南 (D)乾隆晚期的鹿港 【92指考】 第20-22題為題組【92指考】 資料一:學者指出:臺灣昔日游民,非釀亂不可為生。同治以後,有業可執。此後貧不能生 者及牟重利者,已不在農村著眼。率趨於都市,以取成倍之利。故百餘年來械鬥之 風,至同治以降,一時頓絕。 資料二:學者統計1721~1870年間臺灣以原鄉祖籍為依據、大規模的分類械鬥發 生之次數與地區分布如下: 年代 次數 發生地區與次數 1721~1725 2 高雄1、屏東1 1726~1750 0

(25)

1801~1825 6 新竹2、宜蘭2、淡水1、彰化1 1826~1850 9 彰化2、淡水6、高雄1 1851~1865 8 淡水7、宜蘭1 1866~1870 0 ( )20.資料一作者所謂的「同治以後,有業可執」,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判斷可能與那個事 件後的發展最直接相關?(單一選擇題) (A)五口通商 (B)臺灣開山撫番 (C)臺灣開港通商 (D)牡丹社事件 ( )21.資料二所提的分類械鬥往往導致族群的移動或聚合,在考察「某村莊最早移民來自 何處」這項課題時,以下那一項資料最足以作為判斷的依據?(單一選擇題) (A)文獻記載該村最早的廟宇 (B)該村居民目前使用的方言 (C)戶籍資料上登記的出生地 (D)墓葬區墓碑上記載的堂號 ( )22.請根據資料二以及你的歷史知識,指出下列有關資料一的各項討論,那些較為合理? (多重選擇題) (A)資料一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可視為解釋械鬥發生與擴大的理由之一 (B)資料一指出經濟是械鬥的主因,與商業發展有關,與開發方向無關 (C)械鬥發展的趨勢與漢人開發的方向大致相符,資料一之說應屬可信 (D)械鬥為族群間的衝突,但多屬於偶發事件,未必能指出具體的趨勢 (E)械鬥大多發生在開發中的農村地區,資料一所敘述的趨勢大致可信 【92指考】 ( ) 23.清代臺灣某地方志記錄南部平埔族社會,將「某個現象」的出現視為平埔族公有制 社會解體的迹象。此處「某個現象」最可能是以下何者: (A)乞丐的出現 (B)保甲的設置 (C)頭目的選舉 (D)各社間的衝突 【93指考】 ( ) 24.一份文契上說:「郭土火因與妻玉娘不和,願將玉娘退還娘家,由玉娘之父交付身價 銀二百圓正,此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關於這件文書,我們應有何認識? (A)婚姻可以買與贖,顯見這是一種買賣婚姻,普遍存在於父權社會中 (B)這種情形常見於男多女少的華人移民社會,如清代臺灣與南洋地區 (C)從文書中得知女性可以改嫁,顯示女性意識抬頭與社會對女性的尊重 (D)這份文書顯示明確的交易觀念,應該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 【93指考】 ( )25.老師介紹俗稱「番仔火」的火柴,其成分為黃磷等化學原料,一摩擦即可引火。幾 位同學對其名稱的來源熱烈討論,下列何種說法最為可信? (A)名為番仔火,應與蕃薯、蕃麥一樣,源於十七世紀的荷蘭及西班牙商人 (B)十七世紀尚無火柴,這名稱應當是十八世紀初期的傳教士引進中國及臺灣 (C)十八世紀的化學技術還不能製造火柴原料,這應是十九世紀西洋商人傳入 (D)應當是日本殖民者在臺灣設廠製造,但使用進口原料,才稱為番仔火 【94指考】

(26)

( )26. 牡丹社事件發生時,日本某報刊登了一幅臺灣地圖,如圖。這一幅地圖應如何解 讀,最為合理? (A)橫畫臺灣地圖,顯示明治維新初期,日人地理知識不足 (B)日人擅劃漢、番疆界,刻意挑動兩者矛盾,冀從中漁利 (C)強調清朝主權不及於臺灣東部,意圖合理化其侵臺行動 (D)日軍刻意披露對臺軍事計畫,以爭取日人支持政府決策。 【95指考】 ( )27.清代一位官員報告:臺灣南北各廳縣生產的米穀,首先要用牛車載運至沿海港口, 再用舢舨等小船,沿著海岸運到府城鹿耳門,才能裝載於橫洋大船,轉運至廈門。 下列敘述何者最能全面性地解釋此種現象? (A)臺南不生產米穀,仰賴南北供應 (B)臺灣島內南北向的長途陸運困難 (C)臺灣僅鹿耳門港深足以停靠大船 (D)臺灣 的沿海航運比遠洋還要發達。 【95指考】 ( )28.1860 年代以後,臺灣政治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轉移至北部,其主要原因為何? (A)南部米糖生產下降,經濟蕭條,造成人口往北移動 (B)南部多颱風與地層下陷,天災頻傳,迫使人口外移 (C)北部移民來源複雜,經常發生變亂,必須駐兵鎮壓 (D)北部發展茶與樟腦,山區大舉開發,經濟發展快速 【96 指考】 ( )29.一位地方官員約束粵莊人民,不准參與漳、泉械鬥,並要求他們自備武器糧食,操 演軍備,以防守粵莊。這最可能是臺灣何時的情況? (A)鄭氏時期 (B)清領前期 (C)清領後期 (D)日治初期 【96 指考】 ( )30.1880 年代,一位臺灣官員向政府指陳:為達「方便商務,振興經濟,貫穿南北,裨 於海防,輸送兵員,防止變亂」之目的,希望能進行此一重大建設。請問:此重大 建設所指為何? (A)興建貫穿南北的公路系統 (B)廣建港口以建立環島航運

(27)

( )31.上課時,老師希望同學對十九世紀英國怡和洋行淡水分行的歷史做一小論文,要求 同學自行蒐集材料,以便閱讀。有四位同學各自提出選擇材料的構想。下列哪位同 學的構想應最能掌握怡和洋行的歷史? (A)甲生想以該洋行的檔案為主要材料,因為這些檔案最能說明當時公司 的營運 (B)乙生想利用該洋行職員的回憶錄,因為這是當事人留下的一手報導,最可信 (C)丙生想訪談淡水地區的耆老,因為這些人目睹洋行營運,所做的口述最翔實 (D)丁生想以當時各種報章雜誌為主要材料,藉以了解並掌握該公司的不同風貌 【97 指考】 ( )32.文人賴雨若回想一場激烈的戰役,寫下:「南陲陸戰未停烽,海上旋聞警報重;煙 鎖基隆橫艦艇,砲轟淡水伏魚龍。」請問該詩句所指之事為何? (A)鴉片戰爭 (B)牡丹社事件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98 指考】 ( )33.兩位清朝官員談到臺灣的械鬥。熊一本說:「兩類肇端,每在連塍(土溝)爭水、 強割占耕、毫釐口角,致成大衅。」福康安說:「因閩庄、粵庄彼此交錯,田業毗連, 遂有構衅相爭之事。」就兩人的說法來看, 分類械鬥的起因是: (A)利益競爭 (B)習慣不同 (C)官員放縱 (D)語言隔閡 【98 指考】 ( )34.施琅在〈恭陳臺灣棄留疏〉中提及:「且海氛既靖,內地溢設之官兵,盡可陸續汰 減,以之分防臺灣、澎湖兩處。臺灣設總兵一員……又無添兵增餉之費。其防守總 兵、副、參、游等官,定以三年或二年轉陞內地,無致久任,永為成例。」請問施 琅這個建議後來演變成: (A)渡臺禁令 (B)團練制度 (C)班兵制度 (D)保甲制度 【98 指考】 ( )35.一位學生計畫撰寫一篇小論文,到圖書館借閱了《巴達維亞城日記》、《裨海紀遊》、 《馬偕日記》三本書。這位學生想要研究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平埔族社會的變遷 (B)長老教會來臺傳教 (C)東印度公司的貿易 (D)行郊的成立和興衰 【99 指考】 ( )36.1893 年時值全球經濟蕭條,《淡水海關報告》:「幸運之神沒有比今年更照顧北部臺 灣了」,但臺南《英國領事報告》:「南部比其他口岸更令外商失望,原是一個極為富 庶的地區,卻無任何發展的跡象,貿易一直停滯。」會造成此一現象最有可能的原 因是什麼? (A)安平港海關官員仇視洋行,洋行裹足不前 (B)淡水港海關為招商,提出優沃的貿易條件 (C)蔗糖的利潤和國際競爭力遠不如茶和樟腦 (D)南部開發早已飽和且「米糖相剋」的問題嚴重 【99 指考】 ( )37.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來臺善後,沈氏為避免「番地」和外人的衝突再次發生,重新 調整行政區劃,加強地方治理。以下哪些行政區是在此考量下增設而成的?(多 重選擇題) (A)卑南廳 (B)臺北府 (C)恆春縣 (D)基隆廳 (E)埔里社廳 【99 指考】

(28)

( )38.十八世紀末漳州人林某欲前往臺灣謀生時,四處打聽臺灣情況,但說法不一,下列 何種說法較符合當時實情? (A)荷蘭商人在鹿港設立許多商行,經營鹿皮生意,需要人工,就業容易 (B)臺南安平一帶有許多西方傳教士及外商,商業活絡,但民教衝突頻傳 (C)朝廷正式在臺北設府,計畫開發瑠公圳,農業前景可期,有發展潛力 (D)漳州人吳沙召募大量同鄉,前往噶瑪蘭地區開墾荒地,較有謀生機會 【100 指考】 ( )39.清代中期,臺灣漢人為獲得某種經濟利益,必須深入山區,經常引發與原住民的衝 突。此種經濟利益主要是指: (A)煤礦,漢人採煤經常破壞風水,侵擾原住民的祖靈 (B)樟腦,漢人入山砍伐樟木,破壞原住民的居住環境 (C)茶葉,種植茶葉的緯度愈來愈高,引起原住民不滿 (D)稻米,水稻需大量用水,漢人入山引水,引發衝突 【100 指考】

(29)

第四章 日治時期的台灣

ㄧ、日治初期(1895-1919)

(一)初期統治政策:漸進主義、無方針主義(武官統治)

1.台灣民主國與乙未割台 背 景 1. 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開始維新運動(明治維新),並逐漸向外擴張 2. 擴張政策:北進朝鮮、中國;南進台灣、南洋 臺灣由於經濟與戰略地位重要,成為日本侵略的目標 割讓台灣 1. 1894 年,清廷與日本為了朝鮮問題爆發甲午戰爭 2. 中國戰敗,於 1895 年馬關條約中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 台灣民主國 抗日 成立 丘逢甲等人共組「台灣民主國」,推唐景崧為總統 年號「永清」,以「藍地黃虎」為旗誌 時間 1895 年 5 月~10 月 日軍登陸 日軍從澳底(今台北縣貢寮鄉)登陸,守軍潰敗,唐景崧、丘逢甲 等官員紛紛潛逃 日軍進城 1. 6/7,部分紳商(如辜顯榮)迎日軍進入台北城 2. 6/17,臺灣總督府辦始政典禮 日軍南下 1. 桃竹苗:客家義軍反抗 2. 八月下旬,彰化八卦山戰役:客家義軍與劉永福黑旗軍結合抗 日,姜紹祖、吳湯興戰死,日本能久親王亦傷重不治 結 果 1. 10/20,鎮守台南的劉永褔也離台而去 2. 10/21,台南人士請託巴克禮神父遊說日軍和平進城,臺灣民主 國抗日完全瓦解,抗日失敗,台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第一 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宣布全台平定。 2.台人武裝抗日 前期 時 間 1895~1902 年 原 因 1. 台民「反日復清」、保衛鄉土情懷 2. 日治初期行政、軍紀不良 3. 總督府財經政策剝削台民利益 方 式 大多採游擊戰,各區自舉 反日事件 北 部 簡大獅 中 部 柯鐵(虎) 南 部 林少貓

(30)

後期 時 間 1902~1915 年 原 因 1. 總督府林野調查,掠奪土地林野 2. 受中國辛亥革命成功的鼓舞 方 式 1. 多以自立為王為企圖 2. 規模不大,多在籌備階段就被查獲(西來庵事件除外) 北埔事件 1907 年 蔡清琳領導 林圯埔事件 1912 年 又稱「竹林事件」,劉乾領導 東勢事件 1913 年 賴來領導 苗栗事件 1913 年 1. 特色:具有民族革命性質 2. 人物:羅褔星 西來庵事件 (臺南) 1915 年 1. 特色:和宗教結社有關(事後日本展開對台灣的宗教調查) 2. 人物:余清芳、羅俊、江定 3. 別稱:噍吧哖事件、余清芳事件、玉井事件 4. 影響:漢人的武裝抗日結束,轉而以政治社會運動爭取權利 日本 策略 嚴厲鎮壓 初期採取嚴厲鎮壓手段,1896 年,總督乃木希典採「三段警備制」,但成 效不佳 鎮撫兼施 1898 年,兒玉源太郎總督時,後藤新平改採「鎮撫兼施」策略,制定「匪 徒刑罰令」、「土匪招降策」,抗日勢力全數瓦解,日本統治基礎漸趨穩固 3. 武官總督統治 統治機構 最高機關 臺灣總督府(即今日的總統府) 最高長官 臺灣總督 權 力 擁有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大權(根據《六三法》) 控制方式 警察制度 1. 不斷擴大警察的職權,掌管所有事務 2. 日人在全台各地普設派出所 3. 台灣人民對之懼怕萬分,稱之為「大人」,台灣成為「警察社會」 保甲制度 組 織 1. 十戶為一甲,甲設「甲長」;十甲為一保,保設「保正」(相當 於今日的鄰、里長) 2. 男女老幼都編入保甲,彼此互相監督,負連帶責任 職 責 1. 保甲配合警察(巡查)執行的工作,成為基層行政的輔導機關: 負責一般行政事務、協助推展改良風俗、推廣日語等運動 2. 青壯男子組成「壯丁團」:負責防範匪徒,因應災害、維持治 安

(31)

理 論 後藤新平的「生物學統治原理」、「無方針主義」 內 容 1. 人口調查:1896 首度進行,之後五年一次 2. 土地調查:1898~1904,清查隱田→廢大租戶(給予債券,成 立彰化銀行),確立小租戶為土地所有權人 3. 林野調查:1910,缺乏憑據的林地收歸國有,再轉售給日本資 本家林圯埔事件 4. 舊慣調查:1901~1919,調查台灣文化、經濟、法律、風俗習 慣等,作為施政的參考 文化懷柔 內 容 1. 籠絡士紳,舉辦揚文會、饗老典、紳章制度 2. 實施近代化學校教育(注重日語教育、初等教育),日人新式教 育最早於台北芝山巖成立「國語傳習所」,1898 年起設立公學 校,但採隔離政策與差別待遇。 Ex.初等教育:日人→小學校;台人→公學校;原住民→番人公 學校(教育所) 成 效 1. 瓦解可能存在的反抗勢力,有效進行社會控制 2. 確實掌握了台灣的戶口,奠定堅實的統治基礎 其 他 引進西方的司法制度,設法院審查刑事和民事案件(西來庵事件時)

(二)基礎建設

背 景 1. 領臺初期,軍事費用龐大,財政收支不平衡,需仰賴國庫補助 2. 1898 年,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積極推動臺灣基礎建設 調查事業 人口調查、土地調查、林野調查、舊慣調查→清出隱田,增加稅收 統一貨幣 1. 1899 成立臺灣銀行 2. 1911 台灣、日本貨幣統一 統一度量衡 1900 公布「台灣度量衡條例」:十進位制 交通建設 1. 1908 完成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 2. 開闢公路 3. 整建基隆港和高雄港 4. 廣設郵局 5. 電話:1897 設於澎湖的軍用電話最早,後在台各地建「電話交換局」 6. 設電報 農 業 1. 確定「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 台灣成為日本的米糖王國 2. 新式製糖業成為帶動台灣產業之頭 →日本資本家的糖業投資,造成台灣人被剝削 3. 興建大型水利設施(桃園大圳、嘉南大圳) 能 源 1. 設置水力、火力發電廠 Ex.1934 年完成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

(32)

二、日治中期(1919-1936)

(一)中期統治政策:同化主義、內地延長主義(文官統治)

1.文官總督統治 背景 1. 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風潮 2. 日本殖民地朝鮮爆發「三一運動」 3. 中國的「五四運動」 4. 日本國內正值「大正民主時期」 政策 同化主義、內地延長主義,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強調「日台融合、一視同仁」 實施 方法 教育 1. 1919「台灣教育令」,1922「新台灣教育令」:中學以上日台共學,但仍 存在差別待遇 2. 1928設立台北帝國大學 法律 1. 六三法:1896 年,總督得頒布律令 三一法:1906 年,總督命令不得違背法律和敕令 法三號:1921 年,總督律令為補充性質 2. 1923 台灣開始適用日本的民法、刑法、商法 地方 制度 1. 1920 改行州廳、郡市、街庄三級制(五州二廳) 2. 有限度的地方自治:總督府設評議會,州、市、街、庄設協議會(1935 年和 1939 年實施地方自治選舉,地方議員半官派半民選) 2.台人非武裝抗日—政治社會運動(由新台灣本土菁英領導) 背 景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及民主自由思潮所影響 時 間 1920 年代開始 方 式 採合法手段,如:集會、演講、請願、抗議 目 標 要求改革不合理的殖民政治,爭取平等待遇 政 治 文 化 台灣議會設置 請願運動 時 間 1921~1934 年(共有 15 次的連署請願) 目 的 1920 台人在東京發起「新民會」,由撤廢六三法體制, 改為主張設置臺灣議會,呼籲日本承認台人的參政權, 要求臺灣人自治的權利 領導人 林獻堂

(33)

運 動 發 展 1.治警事件:1923 年,蔣渭水、蔡培火組成「臺灣議 會期成同盟會」,引發臺灣總督府進行大逮捕。 2.刊物:1920「台灣青年」→1922 改為「台灣」(1924 停刊) 1923「台灣民報」→1930 改為「台灣新民報」 (日治時期台灣人創辦第一份報紙) 台灣文化協會 時 間 1921~1931 年 領導人 由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成立 活 動 刊行「台灣民報」,舉辦文化演講、文化劇、讀報社、 夏季學校等 目 的 啟迪民智,提高台灣文化,批判殖民統治 分 裂 1927 年,連溫卿採激進的「農工運動」,稱「新文協」, 蔣渭水等人另組「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時 間 1927~1931 年(為台灣人組成的第一個合法政黨) 領導人 蔣渭水 目 的 確定民主政治,革除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分 裂 因推行勞工運動→1930 年,林獻堂、楊肇嘉另組「台 灣地方自治聯盟」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時 間 1930~1937 年 領導人 林獻堂、楊肇嘉 目 的 主張公民普選,落實地方自治,議會職權改革等 結 果 1935、1939 兩度舉行有限度的選舉(州、市會議員) 農 工 運 動 二林蔗農組合 時 間 1925 年 發 展 彰化蔗農發生「二林事件」:要求林本源製糖會社提高 甘蔗收購價1926 年,簡吉成立「台灣農民組合」 意 義 第一個農運團體,表示農運的開始 台灣農民組合 時 間 1926~1931 年 目 的 組合各團體以爭取農民最大權益 台灣工友總聯盟 時 間 1928~1931 年 領導人 蔣渭水(臺灣民眾黨的外圍組織) 目 的 介入勞資爭議 發 展 淺野水泥會社事件:工人罷工(失敗) 台灣共產黨 時 間 1928-1931 年(上海成立) 領導人 謝雪紅等 目 的 提出台灣民族論,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 結 果 1. 1929 台灣文化協會再分裂,由台共成員蘇新主導 2. 社運方式:請願→大型激進示威

(34)

發展 1930 年代初期,隨著日本積極侵華,這些政治運動都在殖民政府的高壓手段下消失 影響 將自治、普選、參政權的民主政治基本觀念普及於社會 ★ 林獻堂:1915 年創辦台中中學(今台中一中),推動議會設置請願活動,被稱為「台灣議會之父」 蔣渭水:認為台灣患有「知識營養不良症」,有「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的第一指導者」的美譽 賴 和:用台灣語彙創作白話文,霧社事件後寫<南國哀歌>新詩,被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3. 原住民抗日:霧社事件 (1) 日治初期,對原住民採取綏撫政策,沿用清代隘勇制度。 (2) 1906 年,佐久間左馬太總督 展開「理蕃政策」,以有效控制原住民。 (3) 霧社事件: 時 間 1930 年 領導者 莫那魯道 (賽德克族) 地 點 霧社地區(今南投縣仁愛鄉) 原 因 1. 日本資本家掠奪山地資源 2. 山地警察的強徵勞役 經 過 1. 突襲參加學校運動會的 134 位日人,奪取武器彈藥,退入山中 2. 總督府出動大批軍警,並以飛機施放毒氣,強力鎮壓 結 果 1. 原住民抗日失敗,族人多被屠殺(被殺九百餘人),並遷徙至「川中島」(今 清流部落) 2. 總督石塚英藏為此下台 影 響 迫使總督府重新檢討對原住民的統治政策

(二)經濟建設

★農業發展-推動以米、糖為中心的商品化經濟 政 策 「農業臺灣、工業日本」 目 的 將臺灣當作稻米和蔗糖的生產地,以供應日本國內的需要 改 革 綠色革命 設立農業試驗場 改良耕作技術,培養優良品種 (1922 年蓬萊米培植成功,磯永吉被稱為「臺灣蓬 萊米之父」) 成立農會 將研究成果推廣實施,主辦農業講習,辦理農業貸款 興修水利 1.桃園大圳 2.嘉南大圳: 八田與一設計、督建嘉南大圳(被稱為「嘉南大圳

(35)

新式糖業 現代化糖廠 1900 年(明治 33 年)在高雄橋仔頭建立新式製糖廠 糖業保護政策 1. 1901 年新渡戶稻造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1902 年「糖業獎勵規則」:資金援助、原料採取區制、市 場保護等政策,保護日本糖業資本家,規定採收區 域,收購價格完全由會社決定,影響農民生計,造成 農民抗爭(二林事件),並展開農民運動 2. 俗諺:「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成 果 1.蔗糖、稻米產量大增,成為當時台灣產業的主體 2.衝突:1930 年代「米糖相剋」問題→政府推動稻米、甘蔗、雜糧三年輪作制度; 施行米穀統制政策

(三)日治時期的社會文化變遷

1.社會結構 ★地主、豪強(清領前期)→士紳、買辦(清領後期)→紳商地主、新本土菁英(日治時期) 2. 教育事業—同化教育 目 的 總督府建立西式新教育制度,作為貫徹殖民政策的工具 原 則 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初等教育 設 立 在台日人→小學校;台人→公學校;原住民→蕃人公學校 教學內容 教授日語及現代生活知識 目 標 使台人成為日本忠順的臣民 結 果 1. 日語普及:日治末期懂日語的人超過 75% 2. 日語成為臺人吸收現代知識的工具,促進臺灣社會的現代化 發 展 1. 1941 年將公學校、小學校改稱為國民學校(日台共學,但仍實施 不同課表) 2. 1943 年,正式實施六年義務教育 3. 1945 年,入學率達 80% 中等教育 原 則 1. 培養公學校教師及醫師 2. 注重實用,偏重職業教育 學 校 1. 設立師範學校、醫學校、職業講習所,培養初級技術人員 2. 1915 年,台灣士紳設立台中州立中學校(台中一中),專收台人子 弟 3. 1919 年以後,各地陸續設立普通中學 高等教育 目 的 1. 滿足在台日人升學需求 2. 培養高級專業人才

(36)

學 校 1. 1919 年以後,設農林、工、商專科學校 2. 1928 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 (配合殖民政策,使台北帝國大學成為南進政策的研究中心) 3. 限制報考法政科目,台人菁英只得留日深造 成 效 獨厚在台日人,臺人學生入學極為不易,所占比例甚低 留學教育 學 校 留日最多 重 心 習醫最多 ★俗諺:「第一好作冰,第二好作醫生」 三師:醫師、律師、教師 3.社會變遷 日常生活改變 食、衣、住、行、休閒雜揉日本化、現代化 守時觀念的養成 採用陽曆,引進星期制和標準時間制 守法觀念的建立 以警察和保甲制度,有效地達成社會控制,使民眾不敢輕易觸犯法律; 引進西式司法制度 現代衛生觀念建立 加強公共衛生、施行清潔活動、建造自來水以及下水道,設立公立醫 院和公醫制度 風俗習慣的改變 (三大陋習:纏足、 辮髮、吸食鴉片) 放足斷髮 鼓 吹 1900 年,黃玉階倡立「台北天然足會」 總督府 1915 年,利用警察和保甲全面配合 結 果 使台灣告別了纏足辮髮的舊時代 影 響 1. 形成易服改裝風氣,衣服鞋帽漸改為歐美或日 式 2. 增進了婦女的生產力,有助於婦女地位的提高 鴉片問題 鴉片收為政府專賣,只允許有許可証的人可購買 ★改善台灣衛生環境時的俗諺:「打棉被,拼灶腳」,「不識字擱兼無衛生」 4.文學藝術 臺灣新文化運動 1.1920 年代,受民族自決和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2.由「臺灣文化協會」提倡文化啟蒙、新文學、新美術和新音樂等。 新文學運動 刊物 1.《臺灣民報》為臺灣新文學的搖籃 2.《臺灣文學》,台日作家組成「臺灣文藝作家協會」 3.《臺灣文藝》,台灣作家組成「臺灣文藝聯盟」 論戰 1. 「新舊文學論戰」:1924年,張我軍批評臺灣舊文學 2. 「鄉土文學論戰」:張我軍主張用中國白話文創作;黃石輝 主張用台語創作,建立「言文一致」的鄉土文學,獲賴和 支持 新文學

(37)

2. 楊逵:《送報伕》 3.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4. 呂赫若:《牛車》 5. 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舊文學 1. 三大詩社:北部—瀛社、中部—櫟社(霧峰林家、林獻堂, 最具批判性格)、南部—南社 2. 連橫,《臺灣語典》:整理臺灣民間文學,提倡臺灣語文 結果 因中日戰爭爆發,1937 年總督府下令報刊禁用漢文並倡導皇 民文學,臺灣新文學受到壓制 新美術 淵源 來台的日籍美術教師引進西洋藝術 臺展 1. 1927 年總督府創辦「臺灣美術展覽會」 2. 臺展三少年:陳進、林玉山、郭雪湖 代表 1. 黃土水的雕塑「水牛群像」以寫實表現鄉土情懷 2. 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李梅樹等繪畫以寫實主義描寫 本土景色 新音樂 代表 1. 江文也:以管弦樂創作「臺灣舞曲」,曾獲國際音樂獎項 2. 鄧雨賢:193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開始蓬勃發展,鄧雨賢創 作「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歌曲 3. 呂泉生:採編「丟丟銅仔」、「一隻鳥仔哮啾啾」等民間歌 謠 戲劇 1. 1920 年代後本土歌仔戲團紛紛成立 2. 新劇(文化劇):張維賢「星光劇團」、「民烽劇團」,林博秋「厚生 演劇研究會」 3. 電影的傳入,「臺灣文化協會」曾利用它啟迪民智 4. 1930 年代後廣播逐漸普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縮影,也是認識一座

24 南懷瑾《禪宗與道家》,《南懷瑾著作珍藏本》卷 4,頁 48,上海:復旦大 學出版社 2000 年 9 月第一版。. 25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文學 文學 文學 文學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學習 學習 學習.. 學習 過程 過程

校本文化 文化 文化及 文化 及 及文學課程 及 文學課程 文學課程整體規畫 文學課程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第一學習階段 學習範疇六: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33 驗及觀點. 欣賞世界上存在著的不同

社會 文化 意圖 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