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此族群型結構中小徑木之物種個體數量仍屬較多,但在較大徑 級內之物種個體數又會出現高峰,並呈現波動現象,出現此波動類 型的原因可能是植物的結實繁殖不連續或在某些特定徑級,曾遭受 嚴重的天然干擾而出現較高的死亡率,主要干擾以天然災害為主(如 颱風、季風等),出現此族群結構出現於邊吉岩集水區,此型類似於 南橫中之關暖溫帶闊葉林研究分出第三型(周盈杉,2004),台灣楠 櫧林帶研究中之第二型(陳子英,1994)及樂培山所分出之第三型(徐 月美,1991)。

y = 7E-06x6-0.0006x5+0.024x4-0.4542x3+4.4936x2-22.389x+53.692 R2=0.8553

0 50 100 150 200 25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徑級(cm)

株 數

圖 33 邊吉岩集水區中坡台灣扁柏之徑級

綜合上述各集水區之族群分布類型,發現各集水區之林分結構 皆有相當大的差異。由於各集水區上層優勢種皆以台灣扁柏為主,

若以區域多樣性的角度來看,上層優勢種之族群結構則影響著該區 域物種多樣性的高低。以更新的角度來看,由鴛鴦湖集水區與 160-170 集水區的族群結構即可發現,兩區域內的台灣扁柏天然下種 更新數量極高,但小徑木的生長數量則與下種更新苗之數量成反 比,主要由於上層成熟木移除數量較少,造成下層小徑木無法得到 適度空間與養分。反觀 120-130 集水區之台灣扁柏族群天然下種數 量多,但其小徑木生長狀況卻比鴛鴦湖集水區與160-170 集水區佳,

且也都能夠順利形成中徑木與大徑木,顯示 120-130 集水區之台灣

扁柏更新狀況極佳且優於其他集水區。在邊吉岩集水區之台灣扁柏 族群結構呈現波動型分布,顯示該區域台灣扁柏族群呈現不穩定狀 態,可能天然災害的影響有關,此現象有待後續相關研究做深入探 討。

六、各集水區之林分結構

棲蘭山地區各集水區雖然皆屬於植物氣候區之西北區,在海拔方面除 邊吉岩集水區海拔在1200-2700 m 範圍較為廣泛外,其他各集水區之海拔皆 很相近,本研究以各集水區內所設置之樣區綜合相互比較發現,鴛鴦湖集 水區在林分組成結構上並無出現櫟林帶常見之殼斗科與樟科物種,如木 荷、毽子櫟與猪腳楠等,此外常出現於櫟林帶中層之闊葉樹種也鮮少出現 如木荷與烏心石等(表 30),由圖 34-37 各集水區之植群結構剖面圖,可由植 群外觀清楚了解各集水區在植群組成結構上有明顯的差異。

表 31 棲蘭山地區各集水區之主要木本植物組成一覽表

物種 120-130 集水區 鴛鴦湖集水區 160-170 集水區 邊吉岩集水區

樣區數 13 11 14 16

台灣杉 0 × 22.26 0

香桂 3.75 × 0.10 2.08

錐果櫟 2.17 × 2.66 7.17

假長葉楠 1.07 × 4.29 0

木荷 1.35 × 3.48 3.46

猪腳楠 2.63 × 0.39 1.61

毽子櫟 0.01 × 2.45 0.04

烏心石 0.90 × 0.19 2.29

小葉赤楠 1.36 × 0 0.43

長葉木薑子 0.95 0.05* 1.98 1.27

昆欄樹 2.06 0.07* 1.31 5.21

台灣扁柏 44.00 83.85 50.94 128.84

台灣鐵杉 0.01 20.76 26.58 41.37

台灣杜鵑 6.85 6.40 2.82 4.13

紅檜 33.50 4.57 54.54 0

高山新木薑子 0.02 0.81 0.58 2.84

薯豆 4.44 0.04 0.12 2.81

巒大杉 0 2.46 0.01 0.48

白花八角 0.18 2.48 1.49 0

厚葉柃木 0.01 0.77 0.27 0.69

太平紅淡比 0.61 0.65 0.04 0.09

西施花 0 0.42 0.92 1.82

台灣五葉松 0 0.07 0.53 2.27

註:木本植物胸高斷面積介量為 m

2

:×代表該物種其他集水區有出現,但鴛鴦湖從不出現;*代表鴛鴦

湖集水區比其他集水區少;本研究僅列出各集水區前 10 名之優勢樹種進行比較

稜線 中坡 溪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