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在文檔中 第四冊講義學用.pdf (頁 39-45)

2. 極權政治比較

蘇聯 義大利 德國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 經濟蕭條、共產黨擾亂 經濟蕭條、共產黨擾亂 時間 1917-1991 1922-1943 1933-1945

方式 1917 十月革命 1922 武力威脅 1933 合法選舉

◎二次大戰時的歐洲

(四)結局:

1. 戰後和約:

(1) 義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1947 年巴黎五國和約,賠款較不嚴苛,

少數領土調整向蘇俄讓步

(2) 日本—1945-1951 年美國佔領,1951 年舊金山對日和約,日本恢復主權,承認朝鮮獨立、

放棄臺灣主權

(3) 奧國—美英法蘇分區佔領;1955 年奧國條約,賠償蘇聯,恢復獨立,並成為永久中立國 (4) 德國—1945 年紐倫堡大審;由美英法蘇分區佔領,1949 年分裂為東西德

◎二次大戰後的歐洲

2. 聯合國成立

聯 合 國 倡導者 美國總統羅斯福

成立 1945 年舊金山成立大會,通過聯合國憲章,1946 年召開第一屆聯合國大會(現 有 192 會員國)

總部 美國紐約

目的 制止侵略、以民族平等和人民自決為原則增進各民族友誼、經國際合作處理經 濟社會文化問題、促進人性尊嚴自由人權

主要機構 大會:最高權力機構,重要問題需 2/3 會員國通過 秘書處:負責行政工作

安全理事會:中美英法蘇有否決權

經濟社會理事會:國際勞工組織、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衛生組織 國際法庭:荷蘭海牙

託管理事會

優點 軍事強國有參加、可用武力、對經濟社會問題貢獻大 缺點 俄國濫用否決權

3. 新興國家與第三世界 (1) 新興國家獨立方式:

A.聯合國協助:1952 北非利比亞(義大利殖民地)

B.和平談判:1946 菲律賓脫離美國獨立(1898 美西戰爭,西班牙割地)

1947 印度、巴基斯坦(1971 孟加拉)、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獨立

※蒙兀兒帝國的瓦解與印度獨立之路

項目 內容

蒙兀兒帝國國勢 1526年, 巴布爾 建立蒙兀兒帝國,國勢於十七世紀達到鼎盛。

蒙兀兒帝國的瓦解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後,印度交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經營。1850年 開始,東印度公司推動西化政策,引發嚴重反抗事件。1858年,英國 政府接管印度,蒙兀兒帝國滅亡。

印度獨立自治運動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反英運動昂揚。國民大會黨領袖甘地呼籲以非 暴力的不合作手段,抵制英國。英國政府不得不頒布新憲法,讓印度 逐步發展自治體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遂獲得獨立。

印度分治 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爆發大仇殺,伊斯蘭教徒脫離印度建立巴基斯 坦,其後東巴基斯坦再獨立為孟加拉共和國。

(2) 第三世界

開始 1955 年在印尼萬隆舉行亞非會議,外交不與美蘇結盟,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外 形成第三勢力,在聯合國影響大

成員 亞、非國家(二次大戰後獨立)、拉丁美洲國家(19 世紀初獨立)

分布 赤道附近及赤道以南

政治 已獨立,但不民主,多是軍人獨裁

經濟 停留在殖民時代被剝削,提供廉價的勞力及原料 特色 農業為主,國民所得低,文盲比率高,人口成長率高

產石油富有國:1960 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南北對抗:貧(第三世界)、富(工業發達國家)對抗

4. 區域統合

中東 1945 阿拉伯聯盟(LAS)

1948 以色列建國

1960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美洲 1948 美洲國家組織(OAS)

1994 北美洲自由貿易協定(美、加、墨)

非洲 1963 非洲團結組織(OAU)2002 改名非洲聯盟

亞洲 1967 東南亞國協(ASEAN):東協十加三(中國、南韓、日本)

1989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歐洲 1951 歐洲煤鋼組織

1958 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共同市場)

1965 歐洲共同體

1993 歐洲聯盟(EU):2013 年有 28 國

◎二次大戰後殖民地的獨立建國

在文檔中 第四冊講義學用.pdf (頁 39-4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