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冊講義學用.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冊講義學用.pdf"

Copied!
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3 學年度第二學期

歷史課の遊戲規則

★ 學期平時成績計算方式:共占學期總成績 40%

1. 學期作業(占學期總成績 20%) 2. 課堂筆記(上課自行做筆記)暨課堂表現 3. 平時小考成績平均(若因請假未考者,務必在兩日內向小老師補考完成,補考成績 以九折計算,未補考者以零分計算)

 學期作業: 報紙製作 (占學期總成績 20%)

1.

作業方式:

各小組依照主題製作一份報紙。 2.

報紙規格:

四開紙張(545 X 393mm),對折成二個版面 3.

作業內容:

(1) 封面:寫上小組成員班別、座號、姓名與主題名稱 (2) 內容: 依一般報紙格式,製作二個版面之內容 必須包含:小組主題、新聞標題與內文,適度美工 可包含漫畫、廣告…等 4.

繳交方式:

以紙本繳交 5.

交作業日:05 月 26 日(二)15:15 之前

。遲交一天 9 折,遲交二天 8 折,遲交三 天 7 折;其餘,一律 0 分。

組別

主題

組別

主題

1

法國大革命

5

1920 年代的文化

2

工業革命

6

1960 年代的文化

3

共產革命

7

冷戰

4

新帝國主義

8

反殖民運動

(2)

第一章 十七、十八世紀的思想與統治型態

一、歐洲的科學革命(17 世紀;天才的世紀)

項目 內 容 背景 1. 文藝復興的影響:質疑與探討的精神,不再迷信過去的權威。 2. 印刷術的傳入:知識交流迅速。 3. 精密科學儀器製造技術的進步:為科學研究提供方便的工具。如:望遠鏡、 顯微鏡、鐘擺、天平等。 4. 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天文學 1. 中古時期宇宙觀:由亞里斯多德物理學、托勒密天文學、基督教神學組成→ 地球中心論(地心說)。 2. 哥白尼(波蘭):16 世紀中期,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提出太陽中心說 (日心說),與羅馬教會說法不同,引起震撼,被稱為「哥白尼革命」。 3. 克卜勒(日耳曼):17 世紀初,提出行星運轉三大定律、行星繞太陽的軌道是 橢圓形,使哥白尼的日心說更加精確化。 4. 伽利略(義大利):證實哥白尼與克卜勒的學說,1632 年發表《關 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遭羅馬教會的迫害,被軟禁 8 年。 人體生物 學 1. 16 世紀中,凡沙理斯(今比利時)寫下《人體之構造》,被稱為「近代解剖學之 父」。 2. 17 世紀,哈維(英國)發現人體血液循環與心臟功能的關係。 科學方法 1. 培根(英):提出歸納法,1620 年發表《新論理學》。名言「知識就是力量」。 1660 年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成立宗旨之一即在推廣培根的科學方法。 2. 笛卡兒(法):提出演繹法。1637 年發表《方法論》,主張懷疑一切可疑的事 物。名言「我思故我在」。 3. 牛頓(英): (1)科學革命集大成者。 (2)1687 年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萬有引力和運動三大定律。 (3)發明微積分。 (4)宇宙觀:大機械宇宙觀,認為宇宙是機械的、有規律的、可被征服的。相 信人類可以依據理性發現自然的法則。 影響 1. 近代科學的興起:歐洲陸續組成以鑽研科學為目標的機構。如英國「皇家學 會(1660)」、法國「科學院」(1666)。 2. 科學的人生觀:改變人們對宇宙世界的看法,可藉由人類的理性來探討宇宙 的規律與秩序。 3. 削弱傳統基督教思想,以理性取代迷信與偏見,不再因宗教而發動戰爭。

(3)

二、啟蒙運動(18 世紀、卓越的哲學世紀、光的世紀)

項 目 內 容 背景 科學革命的延續。 淵源 牛頓的科學觀念、洛克(英)的天賦人權思想。 ※洛克:著有《政府論》,批判專制政體。提出「天賦人權」(生命、自由、財產)。 重心 法國巴黎(貴族名媛主持的沙龍聚會談辯,孕育啟蒙文化)。 理念 1. 理性主義:理性可以了解自然,人生奧秘。 2. 自然與自然律:世間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 3. 反教士主義:反對宗教迷信,主張「自然神論」,建立「理性的基督宗教」。 4. 樂觀精神:進步史觀。 推動者 哲 士 主 張 1.狄德羅 1.《百科全書》,是由狄德羅、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等 205 人撰寫,歷時 20 多年,1722 年出版。 2. 內容是科學技術和歷史知識的摘要,對現代社會、組織的強 烈批判。攻擊專制特權、宗教迷信,遭政府阻撓。 3. 要人們在思想上不再持有偏見。 2.孟德斯鳩 名著《法意》,主張「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彼此分 權且制衡,影響美國憲法。 3.伏爾泰 出身中產階級,反專制王權及封建制度,被關入法國巴士底獄, 後來流居英國兩年多。 (1)《哲學書簡》,強調理性,抨擊政治專制,批評教會迷信。 (2)宗教寬容、自然宗教(自然神論) (3)君主開明專制 (4)欣賞孔子的人文主義 (5)被稱為「啟蒙之父」、「時代的最高睿者」。 (6)名言:「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維護你有說話 的權利。」 ◎伏爾泰對儒家文化的認同 17 世紀的歐洲流行中國風,許多中國的典籍被傳教士譯介至歐 洲,伏爾泰認為儒家思想是合乎理性的自然神論,而中國的考試 制度可以瓦解封建與教會所造成的階級陋規。 4.盧梭 (1)1762 年《社會契約論》(《民約論》),主張「主權在民」, 透過社會契約、依公意形成政府。成為法國大革命的指導 思想。 (2)《愛彌兒》(兒童教育理論) (3)《懺悔錄》(自傳,相信本能與情感,反理性,肯定宗教有

(4)

影響 1. 追求個人自由和解放,鼓吹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為美國獨立革命、法國 大革命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 2. 運用理性、自由和進步等觀念,影響 18 世紀出現「開明專制」君主,如:普魯 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國的凱薩琳大帝、奧地利約瑟夫二世,由專制君主由上而 下推動的政治改革與善政。 3. 社會科學:以科學觀點研究社會,找出人事運作的通則定律。如:英國亞當斯 密 1776 年的國富論,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馬爾薩斯 1798 年的人口論, 提出人口數量增減的科學定律。

三、17 世紀法英兩國政體變化

國 家 大 事 法 國 專制 王權 1. 十六世紀後期,法國波旁王室以鐵腕手段,壓制國內各種妨礙王權的勢力 2. 十七世紀,路易十四當政時,主張君權神授,法國王權到達頂峰,為各國君主所 欣羨 英 國 國會 政治 1. 發展出君主立憲制度 2. 斯圖亞特王室宣揚「君權神授」論,國會(圓顱黨)乃與國王(騎士黨)發生 衝突 3. 清教徒革命:1640年,英國爆發內戰,史稱「清教徒革命」。清教徒主導的國會, 擊敗了國王查理一世,並將其處死,改立共和,由克倫威爾建立軍事獨裁統治 4. 克倫威爾死後不久,共和政權隨告瓦解,斯圖亞特王室復辟,但王權已遭削弱 5. 光榮革命:1688年,詹姆士二世又想推行專制,並恢復天主教。國會敦請荷蘭 威廉三世與妻子瑪麗公主入主英國,1689年簽署權利法案,使國會掌握最高的統 治權,是為「光榮革命」 6. 十七世紀英國政治變動: 君主專制→清教徒革命(1640)→短暫共和→王室復辟→光榮革命(1688) →確立君主立憲

(5)

四、俄羅斯的發展

名稱 時間 重要發展 基輔公國 9-13 世紀 希臘正教(東正教)傳入 欽察汗國 (金帳汗國) 13-15 世紀末 1. 蒙古西征建立 2. 國家重心北移,莫斯科公國興起 3. 東正教成精神支柱 莫斯科公國 13-16 世紀末 1. 1480 年推翻蒙古統治,形成中央集權專制統治 2. 領土約今日歐俄部分,16th 伊凡四世兼併烏克蘭(基輔), 並鼓勵商人開發西伯利亞。 3. 奠定近代化規模體制 (1)政治:君主專制(沙皇) (2)宗教:莫斯科成宗教中心 (3)社會:農奴制 俄羅斯帝國 17 世紀-1917 1. 17th 設立「西伯利亞部」,俄人擴張東至鄂霍次克海。1685 年俄羅斯人攻占雅克薩城,與清朝發生衝突。1689 年清俄簽 訂《尼布楚條約》(清朝對外簽訂的第一個條約),劃分邊界。 2. 17th 彼得大帝厲行專制王權,並推動西化政策 3. 18th 凱薩琳大帝受啟蒙運動影響,實施開明專制統治 3. 19th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4. 尼古拉二世 共和政府 1917.2 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遭推翻,民主共和 蘇維埃政府 1917.10-1991 十月革命,列寧建立共產政權 獨立國協 1991 蘇聯瓦解,獨立國協

(6)

第二章 十八世紀後期以來的政治遽變

2-1 美國的革命與建國

一、英國人的北美殖民運動 (一)「五月花號」的出航 年代 大 事 17 世紀 1607 年,英國人成功抵達北美東岸,建立 詹姆斯鎮 ,開始英國的北美殖民運動 1620 年,英國清教徒(屬喀爾文教派)因反對英國國教的迫害,搭乘「五月花號」 在 普利茅斯 登陸 1630 年,清教徒成立 麻薩諸塞灣 (其本意是指大型山坡地)殖民地。 18 世紀 前期 建東岸十三州殖民地,北起緬因,南到喬治亞,東北部六州又稱「新英格蘭」 (二)初期的殖民地社會 項目 內 容 主要居民 主要殖民者是 清教徒 ,大都務農,靠土地與森林為生。(向印第安人學種玉米、 馬鈴薯、菸草) 經濟活動 除了農業,隨著人口的成長,殖民地也發展出工商、捕漁、航運等行業,並逐 漸能跟英國本土的業者競爭。 生活方式 把英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北美,後發展為十三個殖民地。 社會階層 殖民地沒有國王、英國國教會與世襲貴族,大多是自耕農,社會上充滿平等精 神。 英國態度 法理上是由英王直接統治,以商業利益為重,政治上採放任態度。 政治運作 英王雖設有總督作為代表,派官員監督《航海法》的執行,但殖民地內部事務 則任由自治,殖民地都設立了民選的政府與議會。 二、美國革命的醞釀 項 目 內 容 十三殖民地與英國 (1)航海法的頒佈:十七世紀中期,英國採「重商主義」,與荷蘭競 爭,發布「航海法」,妨礙了殖民地的商業利益。初期因受印第 安人與法國的威脅,北美人民只能忍氣吞聲。 (2)航海法的執行:英國政府最初也未嚴格執行《航海法》,放任殖 民地人民從事走私活動。因此,雙方一直保持和諧的關係。 (3)「七年戰爭」:1756 年,歐洲爆發「七年戰爭」,英法互爭海外領 土;1763 年,英國擊敗法國,奪得印度及北起加拿大,南到墨 西哥灣大片土地。戰後,北美殖民地卻與英國發生「課稅」問題 爭議。

(7)

沒有代表,不納稅 (導火線:徵稅問題) (1)徵稅問題:七年戰爭後,英國政府債臺高築,國會擬向北美殖民 地課稅,卻引發激烈抗爭。 (2)徵稅項目:1764年,英國國會通過「糖稅法」。1765年,又通過 「印花稅法」,引發殖民地的激烈反對。 (3) 憲政慣例:殖民地堅持他們是英國人,理應受英國憲政慣例中 「沒有代表,不納稅」之精神的保障。 (4)保留茶稅:1766 年,英國撤銷糖稅與印花稅。1770 年,英國政 府盡廢各稅,但象徵性的保留「茶稅」,以示母國有徵稅之權。 走向獨立戰爭 (1)波士頓茶葉黨事件:177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陷入經營危機,英 國為助其脫困,准許公司將茶葉低價傾銷到北美,引起反英人士 不滿。1773年12月16日深夜,爆發此事件。 (2)高壓政策:英國政府決定採強硬手段,遂通過多項高壓的法律來 懲罰殖民地人民。 (3)兩次大陸會議:1774 年、1775 年,北美各殖民地派代表集會於 費城,是謂「大陸會議」。 兩次大陸會議比較 項 目 第一次 第二次 時 間 1774 年 1775 年 地 點 費城 費城 內 容 希望與英國保持和平關係 ○1 決定成立「大陸軍」,並 任命 華盛頓 為總司令 ○2 1776 年 7 月 4 日,決議脫 離英國,並通過《獨立宣言》 三、「獨立宣言」與獨立戰爭 項 目 內 容 「獨立宣言」的理想 1. 鼓吹獨立:1776年初,英國人潘恩出版一本小冊子《常識》,譴責 英國的作為是「暴政」,支持北美的獨立與聲援殖民地的抗爭行 動。 2. 思想淵源:源於啟蒙運動時期的天賦人權思想。 3. 「獨立宣言」:由傑佛遜起草,7/4 通過,主張天賦人權(洛克)、 主權在民(盧梭),政府的權力源自被統治者的同意,其建立是為 了保障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等權利,任何政府若破壞這些目的, 人民有權將它改變。 獨立戰爭過程 1. 大陸軍在開戰後處於劣勢 2. 1777 年 10 月,薩拉托加一役大勝 3. 法國將領拉法葉及各國的支援

(8)

5. 1783 年,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割密士失必河以 東給美國。 四、新國家的誕生(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項目 內 容 美國制憲 (1)邦聯體制:1781年,十三州根據「邦聯條款」,成立「美利堅合眾國」。 但是各州各自為政,中央政府勢弱無力。 (2)制憲會議:1787年,各州代表再度集會於費城,召開「制憲會議」,以 制訂憲法。採取 孟德斯鳩 主張的制衡精神,建立一個「三權分立」的 共和政體。 (3)國家運作:總統掌握行政權;國會擁有立法權,分為參、眾兩院,兩院 負責通過法律,但也互相制衡;司法權則由獨立的法院行使,法官為終 身職,按期接受薪俸,以確保其獨立性。強化了中央政府的權限,把美 國從「邦聯制」改為「 聯邦制 」。 (4)○1 漢彌爾頓、 麥迪森 等人鼓吹新憲,出版《聯邦主義論集》 ○2 1789 年,《美國憲法》正式生效,是世界第一部三權分立的成文憲 法。華盛頓為第一任總統。 (5)1796 年,通過十項「憲法修正案」,明文確保對個人自由的保障,通稱 為「 權利法案 」 ○1 保障自由:保障美國人民有宗教、言論、出版、集會和上書政府的自 由。 ○2 持有武器的權利;不受非法逮捕、搜查、沒收財物。 ③司法上:享有公開審訊、陪審團陪審的權利。 ④軍隊上:各州得設民兵,軍隊不得占住民房。 民主政治的 成長 (1)1829年,美國確立成男普選原則,白種成年男子都獲得選舉權。 (2)1829年,平民出身的 傑克遜 就職第七任總統,象徵美國政治上普通人 時代的開始。 (3)政黨政治:約在 1850 年代形成兩黨政治。 建國初期的 政治派別 派 別 聯 邦 派 共 和 派 支 持 者 沿海各州商人、銀行家與 工業家 內陸農民 主 張 主張強化中央權限 希望地方分權 十九世紀初 逐漸沒落 共和派聲勢日上,社會基礎 擴大至勞工與南方地主 分 合 (1)民主黨:1824年,傑 克遜從共和派分裂出 來,組織民主黨 (2)自由黨:共和派其他

(9)

成員則與南方人士結為 自由黨 (3)共和黨:1850年代, 自由黨因 黑奴 問題而 告分裂,北方自由黨人吸 收部分理念接近的民主 黨人,組成共和黨 ※美國獨立革命總整理 17 世紀 北美 13 洲殖民地〈新英格蘭區〉 遠 因 政治:移入英國議會政治〈擁有地方議會、官員民選〉 思想:吸收歐洲啟蒙思想〈洛克的《政府論》〉 經濟:不滿英國經濟剝削〈頒「航海法」限制外貿〉 近 因 新稅問題:獨立戰爭導火線〈無代表就不納稅〉 波士頓茶葉黨事件:英國改採高壓政策 1774 第一次大陸會議〈費城〉→談判失敗 1775 第二次大陸會議→戰爭已起,推華盛頓為民兵總司令 1776 7 月 4 日獨立宣言→美利堅合眾國為國名,內容有天賦人權〈洛克〉、主權在民〈盧 梭〉、革命民權〈傑佛遜〉之精神,由富蘭克林、傑佛遜起草;湯瑪斯‧潘恩著《常 識》鼓吹獨立 外力助戰→法、西、荷→為維持歐洲各國勢力均衡 1781 戰爭結束 1783 英美簽約、美國獨立、英割密士失必河以東予美 1787 聯邦憲法→首部成文憲法,採孟德斯鳩三權分立〈行政→總統、立法→國會參眾兩院、 司法→最高法院〉 1789 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首任總統 意義:1‧拋棄殖民地域觀念→合眾國人民自居 2‧新社會:沒有君主,宗教自由 五、美國的南北戰爭(1861-1865) 原因 北方 南方 經濟 以工業為主,主張保護關稅,抵制歐 洲工業產品 以農業為主,主張自由貿易,進口廉 價的工業品 政治 加強中央集權:聯邦權高於州權 主張地方分權:加強各州的自治權 黑奴 工業不需黑奴,主張解放黑奴, 1860 年共和黨林肯當選總統,主張廢 棉田需要黑奴,主張蓄奴

(10)

經過 1861 林肯就職 南方七州退出聯邦政府,另組「美洲 邦聯」,由李將軍對北方作戰,至 1865 年終告失敗 1863 林肯發表「解放宣言」,宣布所有黑 奴獲得自由 結果 ○1 內戰結束後,廢除奴隸制度,美國進入「重建時代」,美國民主政治與國家統一 得以鞏固 ○2 政治參與:1830 年代,美國白種成年人已有投票權。1869 年,憲法修正案規定不 可因「種族、膚色或曾為奴隸」而剝奪其投票權。 ○3 經濟:戰後進入工業起飛階段,工業實力逐漸凌駕歐洲國家。 影響 ○1 全力開發西部,完成橫貫東西的四大鐵路,且大量使用華工 ○2 吸引移民潮,文化走向多元的色彩:美國成為「世界民族的熔爐」 ○3 大資本家出現:石油大王洛克斐勒、鋼鐵大王卡內基、金融業鉅子摩根、汽車鉅 子福特 ※美國領土的擴張:由東向西 時間 得自 手段 土地 1783 年 英國 獨立戰爭 密士失必河以東 1803 年 法國 購買 路易斯安那 1819 年 西班牙 購買 佛羅里達 1848 年 墨西哥 美墨戰爭 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 1867 年 俄國 購買 阿拉斯加 1898 年 夏威夷 併吞 夏威夷 西班牙 美西戰爭 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古巴〉 ☆美國奪得菲律賓後,勢力進入遠東,1899 年國務卿海約翰發表「門戶開放」政策, 成為傳統對華外交政策 ◎美國領土的擴張(本土)

(11)

(12)

2-2 法國大革命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原因 政治 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行政缺乏效率。路易十六優柔寡斷,無力應付變局。 社會 封建特權,社會階級不平等: 1. 教士:享特權(免稅) 2. 貴族:享特權(免稅) 3. 平民:農民(重稅)、中產階級(有財富無特權) 思想 法國是啟蒙運動中心,重理性、自由、法治、進步、寬容、人道主義,反 專制王權及教會。 財政 1. 法國十七~十八世紀中期的對外戰爭造成財政負擔: 路易十四:戰爭頻繁、領土擴張 路易十五:七年戰爭後失敗割地 路易十六:參加美國獨立戰爭 2. 財政不健全,稅制不公平,包稅商替政府收稅中飽私囊 導火線 徵稅 問題 因財政困難,路易十六不得不重新召開「三級會議」(1302 年因英法百年 戰爭徵稅而開始召開,每一階級只有一張投票權,1614 年後停開) 爆發 1789 年 5/5,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 教士西野發表「什麼是第三階級?」支持改革 6/20,第三階級發表「網球場誓言」,要求擴大為「國民會議」,每人一張投票權 7/14,巴黎群眾攻陷「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口號:平等、自由、博愛 10/5,因缺麵包,巴黎婦女走向凡爾賽宮,將國王挾持到巴黎。 二、法國大革命的經過 (1)國民會議 (1789-1791) 1. 廢除封建制度及貴族、教士特權 2. 1789.8.26 發表「人權宣言」,主張天賦人權、主權在民 政治 1791 年制定新憲法,採君主立憲、三權分立, 行政權-國王、立法權-立法會議、司法權-各級法院 財政 沒收教會財產,發行紙幣,清償國債,制定公平新稅則,取消免 稅特權 經濟 採自由放任政策,廢除國內關稅,取消行會制度,統一度量衡 宗教 信仰自由,頒布「教士法」:教士民選,由國家支薪→政權高於 教權 教育 世俗化,不再由教會控制

(13)

(2)立法會議 (1791-1792) 內憂 1791 年 4 月,路易十六逃亡失敗 1792 年 8 月,激進派雅各賓黨煽動巴黎群眾,高唱「馬賽曲」攻 入皇宮,成立「國民公會」 外患 1792 年普魯士、奧地利聯軍對法出兵 (3)國民公會 (1792-1795) 改制為共和(第一共和:1792-1804) 結束 專制 1793 年將路易十六以叛國罪處死 恐怖 統治 由激進的雅各賓黨掌權,組成「公安委員會」負責執政,設立「革 命法庭」鎮壓反革命,發佈「最高物價法」穩定物價,通過「全 國皆兵令」徵兵,瓦解聯軍對法國攻勢 1794 熱月 反動 雅各賓黨領袖羅伯斯比爾意圖建立一「美德共和國」,以恐怖手 段鎮壓異己,個人獨裁統治,1794 年 7 月因「熱月反動」政變被 送上斷頭臺,結束恐怖統治。 (4)督政府 (1795-1799) 由中產階級主導,因無能,造成拿破崙崛起 (5)拿破崙時期 (1799-1814) 戰功 1795 平定國內叛亂,1796 征義大利,1797 征奧地利,1798 征埃 及(為打擊英國),1799 回法國建立「執政府」,擔任第一執政 內政 改革 1. 內政:中央集權,改革司法,法官不再民選 2. 財政:整頓財政,設「法蘭西銀行」 3. 教育:成立「帝國大學」,並推廣中等教育 4. 宗教:與教廷和解,解決政教衝突 5. 法律:完成《拿破崙法典》: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繼承啟蒙理 想,廢除嫡長子繼承制 稱帝 1. 1804 年稱帝(法蘭西人的皇帝),建第一帝國(1804-1814) 2. 軍事上擊敗奧國、俄國、普魯士,進佔西班牙、義大利 3. 1806 年取消神聖羅馬帝國,把日耳曼改組為「萊因邦聯」與「西 發里亞王國」,在波蘭成立「華沙大公國」,將義大利北部合併成 「義大利王國」 影響 將法國大革命成果推展到歐洲(廢除封建制度、推行拿破崙法典) 失敗 1. 1806 對英國的「大陸系統」政策失敗:經濟封鎖英國,反而導 致歐陸經濟蕭條 2. 1808 進佔西班牙,「半島戰爭」失策(中南美洲趁機獨立) 3. 1812 攻俄國失敗 4. 1814 歐洲聯盟發動「解放戰爭」,拿破崙被打敗,囚於地中海 的厄爾巴島。1815 年復辟,再敗於滑鐵盧,被放逐於大西洋的聖 赫勒拿島,卒於 1821 年。

(14)

◎拿破崙帝國 三、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項目 內 容 維也納會議 1815年,由奧國首相梅特涅主導的維也納會議決定依「正統主義」與「補償 原則」,讓歐洲各正統王室復辟,以重建歐洲「均勢原則」。 思想 革命建立新社會政治秩序,傳布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成為世人普遍接 受的理念。 政治 建立群眾革命的模式 刺激民族主義 刺激各國民族主義的發展 ※維也納會議補償原則事例 國 家 補 償 所 得 領 土 備 註 荷 蘭 奧地利所屬的尼德蘭(今日比利時) 由於英國趁著反法戰爭,占領荷蘭殖民 地錫蘭、南非等地,拿破崙下臺後又不 願歸還,因此獲得補償 奧 地 利 ○1 義大利北部(倫巴底等地) ○2 義大利中部增設三小國,由奧國王室 親戚治理 補償奧國割予荷蘭所造成的損失

(15)

◎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局勢 ※法國大革命的政體演變與過程 1789-1814 年 法國政體的 演變 君主專制 君主立憲(1789-1792) 第一共和(1792-1804):國民公會→督政府→臨時執政府 第一帝國(1804-1814) 法國大革命 的過程 時間 過 程 國 體 1789 5 月三級會議召開 君主專制 6 月國民會議成立 君主立憲(1789-1792) 7.14 攻陷巴士底獄 1791 立法會議成立 1792 國民公會成立 第一共和(1792-1804) 1793 雅各賓黨專政,行恐怖統治 1794 熱月反動(羅伯斯比爾被處死) 1795 成立督政府 1799 拿破崙霧月政變建立臨時執政府 1804 拿破崙稱帝 第一帝國(1804-1814)

(16)

第三章 十八世紀以來的經濟鉅變

3-1 英國工業革命及影響

一、工業革命的意義 項 目 內 容 名稱由來 根據英人湯恩比著《十八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一書而來 背景 (1) 商業革命:封建莊園瓦解,工商業發達 (2) 農業革命:農業進步,人口增加,提供勞動力,對商品需要量增加 (3) 科學革命:實驗精神、對機械的興趣 工業革命 (1) 時間:十八世紀後半葉,英國最先發生「工業革命」。 (2) 特徵:「機械化」與「動力化」。 (3) 生產規模:從家庭式、區域性,走向全國性、國際化。 (4) 結果:造成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化,進而引發激烈的政治變革。 十八到二十世紀 工業發展趨勢 十八世紀後期: 英 國 十九世紀前半期:法國、比利時 十九世紀中後期:美、德、義、俄、奧、匈 二十世紀初:日本 特色 不同於政治革命,並無革命家奔走呼號,比政治革命影響深遠,新機器不 斷出現,工業革命永無停止 二、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的原因 項 目 內 容 農業革命 (1) 十七世紀「圈地運動」:地主將原有農地整併以利大規模農業耕作→失業的 農民投入工業生產,勞動力充足 (2) 農技改良:新作物的引進與新耕作方式的推廣,「 四 年輪耕法」成為主要 耕作方式 (3) 農業的資本化:許多地主獲利增加,累積可供投資的資本 資本充足 (1) 十七世紀中期後,英國積極發展海外貿易,累積可觀的商業資本,而農業 革命也創造了豐富的農業資本。 (2) 1694 年政府成立英格蘭銀行、1698 年股票交易所的成立,都讓資金的調節 更形便利 資源豐富 (1) 英國盛產煤、鐵,美洲殖民地又生產 棉花 (2) 人力資源豐富:1700 到 1850 年間,英國人口增至 1,800 萬,勞力不缺 市場廣大 十八世紀英國人口增長,加上緊鄰的歐洲大陸與英國海外殖民地,皆擴大了英 國產品的市場

(17)

技術進步 英國政府鼓勵創新,1624 年國會通過 專利法 ,頒發專利證書;1660 年,英國 學者成立 皇家學會 推動科學研究。 交通便利 國內水、陸交通便利,又有強大海軍與商船隊 社會開放 社會開放,鼓勵工商企業投資; 政治自由,人民權利及資金受到保障,願意投資企業 三、工業革命的發展 項 目 內 容 煤、鐵與蒸汽機 (1) 三大產業:採煤、煉鐵與 棉紡織 是英國工業革命的三大產業。 (2) 煤礦業:刺激工業技術的改進,如早期蒸汽機的改良。 (3) 煉鐵:十八世紀初,達比發現可用焦炭來煉鐵、1780年代,柯特發明 「攪煉法」。 (4) 蒸汽機:1769 年,蘇格蘭人 瓦特 改良蒸氣機提高了效能。 棉紡織業 (1) 重要性: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火車頭,是第一項作業程序全部工廠化與 機械化的產業。 (2) 英國棉布:原由印度進口棉布,後改在英國設廠生產。 (3) 紡織機的改良: ○1 自1733年 飛梭 發明後(約翰揆發明),織布速度加快。 ○2 新紡紗機的研發。 ○3 動力織布機因運而生。 交通革命 (1) 汽船:1807美國人富爾頓發明 (2) 火車:1825英國人史蒂文生發明 1825英國建世界最早的一條鐵路→火車與鐵路有助於工業革命的擴散 英國的工業化 1780-1850 (1) 到1830年,英國生產了全歐洲四分之三的煤,半數以上的棉織品;1860 年時,英國生產的鐵占世界總產量的54%,成為不折不扣的「世界的 工廠」。 (2) 1850年時,英國大致完成了初期的工業化,成為史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 1851年,倫敦舉辦「萬國博覽會」,興建 水晶 宮,以展示數十年來工 業發展的成果(維多利亞女王時期1837-1901,英國最強盛時期)

(18)

四、19 世紀工業社會的來臨(工業革命的影響) 特 徵 概 要 人 口 的 成 長 (1) 生產增加、醫藥進步,使死亡率下降,人口增加,如:十九世紀, 歐洲人口從一億九千萬增長到四億二千多萬 (2) 工業人口漸增,農業人口減少 (3)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形成移民潮,歐洲人口移往北美洲、澳洲 都 市 化 的 普 及 人口遷往城市,大城市興起: 十九世紀以後,工業的興起促成城市的增長,帶來都市化 階 級 的 變 動 (1) 中產階級壯大,他們反對特權、不滿現狀,成為政治改革的動力。 (2) 工人階級興起,資本主義工廠制度使工人無產階級成為被壓榨對 象,工人組織工會、工黨爭取權益,1824 年英國最早讓工會合法。 女 性 地 位 的 升 降 女性意識產生,女權運動展開: (1) 女性工作機會增多,漸能走出家庭 (2) 中產階級家庭,男性收入足供養家,成為經濟支柱,女性則照顧 家務,形成典型「男主外、女主內」的型態。中產階級婦女反而 與生產脫節,而淪為「家庭的囚犯」 (3) 十八世紀後期,英國 瑪麗‧伍史東克拉芙特 在法國革命期間曾 出書為女權辯護,主張男女應有相同行為標準,女性應享工作、 教育與政治權。十九世紀中期,政治思想家 約翰‧彌爾 強調男 女能力的差別並非先天註定,而是後天教育造成 (4) 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歐洲女性運動進入實踐階段,而以英國婦女 最積極 大 眾 文 化 的 出 現 走向大眾化、休閒化,通俗化: (1) 工業革命以後,社會財富普遍增加,生活水準提高,各階層都有 較多的餘錢與閒暇,投入文化消費。「大眾文化」因應而生 (2) 十九世紀, 中產 階級是最富消費力的一群 (3) 在中產階級消費的吸引下,近代文化藝術的展演,遂從宮廷、教 堂、貴族宅第,走進公共的大眾展演場所之中,如:咖啡館、音 樂廳、歌劇院、博物館 ※人類歷經三次重要的革命: 1‧新石器時代:農業革命,城市革命。 2‧十八世紀後期:第一次工業革命;十九世紀後期:第二次工業革命 3‧二十世紀中期~今:資訊革命

(19)

3-2 資本主義的成長與社會主義的興起

一、商業資本主義的形成(16-18 世紀) ※資本主義的定義:是一種經濟制度,主張私有財產、市場自由競爭、個人追求利益。 項 目 大 事 定 義 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中期,歐洲資本主義以商人投資為主,故有此稱。 原 因 遠洋航路開通以後,配合人口成長與物價上漲的刺激,歐洲的海外貿易快速擴 張,加速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本累積 1. 交易商品 2. 放貸:形成銀行業 3. 採礦:可鑄幣 生產轉變 商人資本家主導手工業生產,形成初步分工,是為家庭代工制,可利用農村閒 置的勞力,打破中古時城市行會的限制。 圈地運動 1450~1640 年,英國「圈地運動」,地主進行圈地形成大農場,以作為牧羊場(毛 紡織業)或進行大規模耕作。農民被迫離開農村,流入城市謀生。 重商主義 1. 歐洲各國認為金銀是代表國力的象徵,政府積極介入經濟活動 2. 具有明顯的侵略性。十七世紀中期,英國數度宣布「航海法」,意圖打擊荷蘭 商業,導致英荷兩國發生多次海上貿易戰爭 3. 沒落:1776 年,英國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提出「自由放任」理論,批 評重商主義,認為政府無須干涉經濟活動。 二、工業資本主義的形成(18 世紀工業革命後) 內 容 (1)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資本家投資工業使資金不斷累積,以機器製造生產使產品走向標 準化、規格化與大量製造,但為追求最大利潤,產生貧富差距與勞資對立的社會問題。 (2) 十九世紀中葉,工業革命進入第二階段,工業化範圍擴大。 (3) 動力方面: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明發電機,1882年美國發明家 愛迪生 研發出 中央傳輸系統。1870年代,內燃機發明。 (4) 煉鋼業:十九世紀中葉,煉鋼技術經過改良,鋼的產量大增,品質也提升。 (5) 化學工業:德國居於領先,以合成化學為代表。 (6) 各國發展 ○1 英國持續進行工業化。 ○2 統一後的德國與內戰後的美國急起直追。 ○3 亞洲的日本明治維新後,積極進行工業化。

(20)

※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 商業資本主義 工業資本主義 時 間 萌芽 13 世紀 形成 16-18 世紀 中 第一階段 1769-1850 第二階段 19 世紀中葉 背 景 十字軍東征→ 東西貿易恢復 地理大發現→ 遠洋貿易,世界 市場的形成 工業革命→工廠制 度出現 科學與工業結合 代 表 義大利的城市 荷蘭、西班牙、 葡萄牙、英國 英國 美國、德國、英國等 特 色 紙幣、支票、匯 票、銀行出現 股份公司、特許 公司、交易所、 股票市場 工廠制度 動力:蒸氣機 火車、輪船 動力:電力、內燃機 煉鋼業、化學工業 生產型態 中古行會的型 態 家庭代工制 工廠制度 工廠制度 經濟理論 重商主義 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新帝國主義 三、社會主義興起(19 世紀後) 社會主義 1‧目的:解決勞資對立,貧富不均 2‧主張:廢除私有財產,主要財產由社會集體控制 3‧烏托邦社會主義: 〈1〉代表:英國的歐文,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白朗 〈2〉主張:提出理想社會組織、新制度及環境來解決社會問題 4‧馬克思社會主義:〈又稱為共產主義〉 〈1〉代表:馬克思、恩格斯 〈2〉主張:階級鬥爭、世界革命、以暴力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5‧費邊社會主義: 〈1〉代表:英國的蕭伯納、韋伯夫婦 〈2〉主張:研究社會現況,主張以溫和漸進的方式透過選舉來解決問題 無政府主義 1‧代表:法國的蒲魯東,俄國的巴枯寧、克魯泡特金 2‧主張: 〈1〉不相信社會主義,唯有廢除私有財產和政府 〈2〉反對壓制任何個人的制度,要求回到個人自主或平民組織的團體 〈3〉甚至有宣傳恐怖暴力暗殺,如巴枯寧 3‧結果:對窮人、理想主義者有很大吸引力 4‧工團主義:主張由工人組成「工團」來取代政府,如梭萊爾 5‧影響:二者在俄國、中國大革命之前曾流行一時

(21)

第四章 十九世紀的民主、民族風潮

※十九世紀前期形成的意識型態 主義派別 思想要旨 代表人物 主要見解 自由主義 源自啟蒙思想,重視個人 自由,反對特權,反對保 守主義,相信改革與進步 19 世紀的中產階級 ○1 制訂憲法 ○2 設立議會 ○3 經濟自由放任 保守主義 回歸歷史、傳統、社群與 宗教的價值 梅特涅 反對革命,反對自由主義 浪漫主義 是對啟蒙時代的反動 ○1 英國作家拜倫 ○2 日耳曼作家歌德 ○3 日耳曼音樂家貝多芬 強調人的感情和個性的 解放,以感性代替理性。 反對啟蒙理性與保守主 義契合,頌揚民族歷史文 化則助長了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 受 法國 革命激發,宣揚 「主權在民」與「普遍意 志」 拿破崙; 日耳曼的赫德、費希特 常與自由主義結合,成為 衝撞正統秩序的力量 社會主義 為解決工業革命後 貧富 不均的問題,主張分配財 富、廢除私有財產、財產 公有,與自由主義對立 ○1 聖西門、傅立葉、歐文 ○2 馬克思 ○1 烏托邦社會主義:設想 一種理想的社會組織,解 決弱勢階層困難 ○2 馬克斯社會主義:馬克 思宣揚「共產主義」,主 張以暴力建立無產階級 專政 ※19 世紀,中產階級與工人階級成為促進歐洲變革的主要力量

一、維也納會議以後的歐洲:保守主義抬頭

時間 1814-1815 年,由奧、普、俄、英四強策劃 原則 1. 正統:被拿破崙廢掉的原有王室復辟,如:法國波旁王朝路易十八復辟 2. 補償: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占有荷蘭的錫蘭、南非殖民地,戰後不用歸還 →奧地利割尼德蘭(比利時)給荷蘭;割義大利北部給奧地利 影響 (十九 世紀 前期) 1. 奧相梅特涅掌權,重新劃分歐洲均勢,建構「歐洲協調」機制 2. 保守主義抬頭,奧、普、俄、英成立「四國同盟」用武力撲滅革命 3. 革命浪潮: (1)失敗:A. 1820 年西班牙馬德里革命,1823 年被法軍平定

(22)

(2)成功:A. 1828 年希臘獨立(脫離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英國浪漫詩人拜倫協 助,英法俄支持 B. 1831 年比利時獨立(脫離荷蘭) C. 拉丁美洲趁拿破崙戰爭時脫離西班牙、葡萄牙獨立,得到英國(反 對梅特涅干預)、美國(1823 年「門羅宣言」-美洲孤立主義)支 持才成功 ※美國「 門羅 」宣言:1823 年門羅總統提出,美國不干涉歐洲的事務,同時希望歐洲也不 要干涉美洲的事務。雖此宣言保障中南美洲的獨立,卻使中南美洲獨立的各國成為美國的勢 力範圍,而美國也因門羅宣言逐漸走向 孤立主義 的外交政策。

二、自由主義的浪潮

(一)法國:從「七月革命」到「二月革命」 革命事件 七月革命 二月革命 年 代 1830年7月 1848年2月 背 景 ○1 路易十八頒布「1814年憲章」 ○2 查理十世 繼位後,主張君權神授, 政治措施趨於保守,引發自由派的不 安 ○1 1836年後,路易腓力又企圖專制獨 裁 ○2 1848年初,反對勢力要求改革選舉 制度,立法禁止政府收買議員 導 火 線 1830年7月,查理十世頒布「七月詔令」, 引起反彈 1848年2月28日群眾在巴黎集會,遭政 府禁止 影 響 ○1 查理十世退位,法國自由派擁立路易 腓力繼位,稱為「七月王朝」,建立 一個君主立憲的議會政府,注重中產 階級利益 ○2 工人階層的勢力與要求日增 ○3 刺激英國國會改革 ○1 路易腓力 被迫退位 ○2 進入第二共和(1848-1852),路易‧ 拿破崙當選總統,1852年後又改回 帝制,自稱拿破崙三世,進入第二 帝國(1852-1870) ○3 引爆一波歐洲革命浪潮,梅特涅下 臺逃亡英國、奧皇頒布憲法、日耳 曼各邦代表在法蘭克福召開國民會 議,欲建立聯邦、義大利西西里發 生革命

(23)

※法國政體整理 法國 時間 原因 第一共和 1792-1804 法國大革命 第一帝國 1804-1814 拿破崙建立 第二共和 1848-1852 1848 年二月革命:路易拿破崙總統 第二帝國 1852-1870 拿破崙三世建立 第三共和 1870-1940 1870-1871 普法戰爭建立 第四共和 1946-1958 二次大戰後 第五共和 1958-今 戴高樂總統頒布新憲法 (二)英國的國會改革 項目 內 容 背景 ○1 拿破崙戰爭後,英國經濟蕭條 ○2 1815年《穀物法》使糧價居高不下→1819年8月,曼徹斯特聖彼得廣場事件 ○3 國會不民主:席次分配不公(衰廢市鎮仍有代表權,新興工業城市無代表權)、 選民人數太少(選舉有財產限制) ○4 法國七月革命爆發的影響 1832年 惠格黨 主導「改革法案」獲得通過,擴大選民人數(使中產階級有選舉權),取 消衰廢市鎮的代表權。 1838年 工人發起「憲章運動」,主張成年男子普選,祕密投票、廢除財產限制等。 1850 年代 擴大選民人數法案未獲通過。 1867年 保守黨 通過「第二改革法案」,城市工人獲得參政權。 1884年 國會立法讓除婦女與無業遊民外,成年男子大體都有選舉權(法國1848世界最早) 1918年 成年婦女獲得選舉權(紐西蘭1893,是世界最早) ※英國政黨演變 王黨→托利黨→保守黨 貴族地主階級,主張保護貿易 民黨→惠格黨→自由黨→工黨 產業資本家,主張自由貿易

(24)

三、民族主義的昂揚

(一)義大利的統一 1814-1815 維也納會議:奧地利勢力入侵。長期四分五裂,被譏為只是個「地理名 詞」。 統一領導者 薩丁尼亞王國:伊曼紐二世 燒炭黨 最早鼓吹統一,1820 年在那不勒斯起事被奧軍擊敗 義大利建國三傑 馬志尼 組織「青年義大利黨」(以恢復古羅馬光榮為號召),共和主 義者,統一運動思想導師,喚醒義大利民族意識 加里波底 原是共和主義者,1860 年組「紅衫軍」攻下兩西西里王國, 在加富爾勸說下獻地給伊曼紐二世 加富爾 1852 年任薩丁尼亞王國首相,採富國強兵,希望經由外交手 段得到法國協助 1855 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英、法、薩、土 vs 俄),以 拉攏法國拿破崙三世 統一經過 1859 奧薩戰爭 法王拿破崙三世先協助後停戰,派兵進駐教宗國。 薩丁尼亞取得倫巴底,割尼斯、薩伏依酬勞法國。 1860 薩丁尼亞統一北義大利,加里波底亦將兩西西里等南義 大利交出。 1861 成立「義大利王國」 1866 普奧戰爭 利用普奧戰爭,乘機收回威尼西亞 1870-1871 普法戰爭 1870 年乘普法戰爭收回羅馬城,完成統一。教皇僅保有梵蒂 岡作為教廷。 ※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俄國為了向東南歐擴張向土耳其開戰,引發英法等國的反對, 1856 年俄國戰敗後簽訂巴黎和約,俄國放棄所有佔領地區。克里米亞戰爭是工業革命後第一 次大規模的戰爭,首次使用鐵甲船和現代的爆炸性的炮彈;首次在戰爭中使用電報;首次用 火車來運送補給和增援;首次有隨軍記者參加,並可以在同日將戰況報告給家鄉的報紙;英 國南丁格爾創辦世界最早的護士學校;促成了軍醫制度的發展。

(25)

(二)德意志的統一 拿破崙 1806 年,拿破崙廢除神聖羅馬帝國,組為「萊因邦聯」 1814-1815 維也納會議:組「日耳曼邦聯」 主席奧地利:大日耳曼主義(統一障礙) 副主席普魯士:小日耳曼主義 統一領導者 普魯士王國:威廉一世(1861 即位) 1818 普魯士組「關稅同盟」,奠定經濟統一基礎 1848 受法國二月革命影響,日耳曼邦聯召開「法蘭克福會議」,商討統一但 失敗 統一有功者 赫德 哲學家赫德提倡文化民族主義 費希特 費希特發表《告日耳曼民族書》以喚起日耳曼人的民族自尊 俾斯麥 鐵血宰相,保守主義,現實主義者,主張富國強兵,輕視議會 政治,採取外交手腕(使法俄中立,孤立奧地利) 統一經過 1864 丹麥戰爭 普奧聯合出兵丹麥,收回什列斯威、好斯敦→埋下普奧戰爭的 導火線 1866 普奧戰爭 普魯士七週之內擊敗奧地利,1867 組「北日耳曼聯邦」,完成北 部統一 ※1867 奧地利與匈牙利組「奧匈雙元帝國」 1870-1871 普法戰爭 1. 導火線:普魯士不滿法國阻撓統一,以西班牙革命王位問題 為藉口引發戰爭。 2. 1870 法皇拿破崙三世於「色當之役」被俘虜,法國組第三共 和 3. 1871 法國投降,普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宣布成立「德 意志帝國」,完成統一 (三)奧匈雙元帝國的建立(1867) 奧地利 民族問 題 1. 日耳曼領袖:數百年來奧王(哈布斯堡王朝)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2. 多民族國家:有日耳曼人、馬扎爾人〈匈牙利人〉、斯拉夫人,靠君主專制 維持秩序 3. 保守主義大本營:19 世紀前期流行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均遭奧相梅特涅鎮 壓 4. 民族運動興起:因普奧戰爭失敗而引起 5. 奧匈帝國出現:1867 年奧地利與匈牙利人合組「雙元帝國」 6. 一次戰後:匈牙利脫離奧國獨立,斯拉夫人也脫離奧國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 和國

(26)

第五章 新帝國主義爭霸

一、新帝國主義

新帝國主義的興起 (1871-1914) (1) 十九世紀後期,歐美各國形成有侵略性的工業資本主義,政府與 企業都支持,成為十九世紀歐洲帝國擴張的動力。 (2) 十九世紀後期,歐洲已無擴張的空間,各國只好前往海外(亞洲、 中南美洲、非洲)建立勢力。 (3) 各國發展 ○1 德國:希望提高對世界政治的影響。 ○2 法國:希望恢復聲望。 ○3 英國:為防衛「日不落帝國」,需維持其帝國生命線的安全。 (4) 新帝國主義:1870年代以後,民族主義和工業資本主義結合而 成,歐美工業強國以武力為後盾侵略全球。 ※舊帝國主義與新帝國主義比較 舊帝國主義 新帝國主義 時 間 十六~十九世紀初 1871~1914 年 興起背景 新航路、新大陸發現 德、義建國後,國際競爭激烈 特 色 透過海外貿易增加財富 奪取原料生產地與市場 列強國力 農業國家,尚未能獨大 工業化國家,軍力、國力強 代表國家 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 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未參加 非洲大獵)等 目 的 經濟掠奪 有領土野心和政治目的 領土需求 小 大

二、日本崛起

日本明 治維新 1‧幕府時代:12 到 19 世紀中,「大將軍」掌政,天皇形同傀儡〈鎌倉幕府→ 室町幕府→江戶幕府〉 2‧鎖國時代:十七世紀時,江戶幕府嚴禁日人與外界往來,只准中、荷船隻 到長崎貿易 3‧外力入侵:1854 年美首先叩關,西方列強援例進入,簽訂條約 4‧大政奉還:西方勢力入侵→民族意識高漲→倒幕運動→1867 年取消幕府, 還政天皇,開啟明治維新

(27)

5‧明治維新:「破除舊日陋習,求知識於世界」〈西化〉 〈1〉廢除封建制度、階級制度 〈2〉建立新式工業,實施徵兵制 〈3〉推動義務教育:設中、小學,創東京帝國大學 〈4〉君主立憲政體:1889 年頒行憲法,設議會制度 6‧強盛:甲午戰爭〈中敗〉→日俄戰爭〈俄敗〉,亞洲唯一殖民帝國 ※日本明治維新 項 目 內 容 鎖國政策與外力 衝擊 (1) 鎖國令:德川幕府1633年起,數次頒布「鎖國令」。 (2) 美艦叩關(黑船事件):1853年,美國准將 培理 率艦入江戶灣,要求 開關通商。 (3) 不平等條約:1854 年,德川幕府被迫與美國簽訂「神奈川條約」,此後 各國跟進,日本從此結束鎖國狀態。 明治維新的展開 (1) 尊王攘夷運動。 (2) 大政奉還:1867年, 德川慶喜 大將軍宣布還政於明治天皇,稱為「王 政復古」。 (3) 明治天皇的宣誓:1868 年,明治天皇宣誓日本近代化之意向,史稱「明 治維新」。 明治維新內容 政府體制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政策方針 1871年派出使節團出訪歐美,後制定三大政策: 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 殖產興業 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積極發展國營企業,大力扶植 和發展私人企業 文明開化 主要是學習西方的科技、文化教育乃至生活方式 富國強兵 實行徵兵制,聘請德國教官訓練,對官兵灌輸武士道精 神和忠君愛國思想 憲 政 上 1889年,仿照德國憲法,頒布憲法,採行君主立憲 明治維新成功的 原因 (1) 政策:一旦形成決策,則全力以赴,意圖反對者,則立即受到不同形式 的鎮壓。 (2) 社會:日本社會士農工商習於安分盡責,民族主義鼓舞下,頗能恪守本 位,團結一致。 (3) 文化思想:日本一向是文化輸入國,此時福澤諭吉等人積極鼓吹「開 化」。 (4) 地理:日本為一島國,消息傳遞快速,維新思想較易傳播;同時,日本 地處亞洲東北,得以避開西方列強的武力攻擊。

(28)

中日改革運動比 較 項 目 中國自強運動 日本明治維新 政 策 執 行 督撫各自為政 以明治天皇為中心,一旦形 成決策,則全力以赴 新 政 機 構 缺乏具有效率的領導中 心 完全具備 主持新政人才 缺乏強而有力領袖人物 不缺乏 運 動 目 標 缺乏積極而長遠性的目 標 具備明顯的步驟與方向 向外侵略 南侵 北侵 1874 首先侵犯台灣(牡丹社 事件) 1875 朝鮮江華島事件 1879 併吞琉球 1894-1895 甲午戰爭:朝鮮問題 1895-1945 統治台灣 1904-1905 日俄戰爭後統有東北 的南滿 1898 福建為勢力範圍 1910 合併朝鮮 1940 占越南 1914-1918 一次大戰:佔領山東 1941 珍珠港事變後占菲律 賓、新加坡、泰國、印 尼 1931 1932 1937 九一八事變 東北組滿州國 七七事變:中日八年戰 爭

三、南半球從被「發現」到被「殖民」

歐美 各國 非 洲 中 南 美 洲 亞 太 地 區 德國 ○1 普法戰爭後,德相俾斯麥 恐懼法國報復,因此藉口 協調各國在非洲的爭奪, 於 1884至1885 年召開柏 林西非會議,瓜分非洲 ○2 起步較晚,所占領區域以 西南非與東非為主,剛好 阻擋了英國貫穿非洲南北 的企圖 強租中國膠州灣 英國 以貫穿非洲南北為主線,南 非與埃及成為首要目標 1870年代,英國成為中南美 洲的主要投資國 ○1 印度:英法七年戰爭後, 英國排除歐洲其他國家的

(29)

勢力,1858年後,由英王 另派總督治理,印度實際 上已成為英王的直轄地 ○2 東南亞:取得緬甸、馬來 半島、北婆羅洲、新加坡 等地 ○3 紐澳:1769年,英國庫克 船長宣稱英國王室對紐西 蘭擁有主權。1840年,毛 利酋長與英國簽訂《懷唐 基條約》 法國 以東西走向發展,主要占領 區是北非地中海沿岸與西北 非,馬達加斯加也於1896年 被兼併 越南: ○1 十八世紀時,在越南已擁 有相當大的勢力 ○2 1883年,法國強迫越南簽 訂條約,取得對越南的保 護權和外交監督權 ○3 1885年清法戰爭後,越南 成為法國殖民地 ○4 除占領越南外,並控有柬 埔寨、寮國等地 美國 19世紀前期美國北方解放的 黑奴,支持他們至西非成立 獨立國家「賴比瑞亞」(與東 非的「衣索比亞」成為非洲 唯二未被瓜分的國家) ○1 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 發表宣言 ○2 1846 年美國發動美墨戰爭 取得德州、加州、新墨西哥 等地 ○3 1898年,美西戰爭後取得 波多黎各、古巴等地 ○4 1903年又取得巴拿馬運河 區 ○5 20世紀初,採行「巨棒外 交」、「金元外交」 ※「巨棒外交」是以強大軍 事武力為後盾,威嚇鎮壓反 對勢力;「金元外交」是指美 國在中南美洲國家財政混 亂、外債甚多時介入,使其 變成美國財務、經貿的保護 1898年,美西戰爭後,取得 菲律賓

(30)

荷蘭 ○1 印尼: A. 1619年,荷蘭東印度 公司占領巴達維亞,逐漸 擊退葡國勢力 B. 1870年後,荷蘭為確保 物資供應來源無慮,在印 尼推行「土地法」 C. 二十世紀初,「至善社」 提倡民族主義,為日後印 尼獨立奠基 ○2 紐西蘭:1642年時荷蘭人 發現紐西蘭但未登陸 ※英、法在亞、非殖民地的分佈 英國 法國 亞洲 1.印度 2.緬甸 3.馬來半島 4.北婆羅洲 5.新加坡 1.越南 2.柬埔寨 3.寮國 非洲 南北走向為主,北起埃及,南到南非 東西走向為主,包括北非地中海沿 岸,西北非及馬達加斯加等地

(31)

◎非洲領土瓜分

(32)

專題:兩次世界大戰

範圍:第六章第一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七章 戰間期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 世紀後期的思潮

(一)理性思潮 1. 進步史觀:受到科學革命、啟蒙運動、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對未來充滿樂觀和自信。 ※ 社會達爾文主義—史賓賽(英)將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應用到社會生活上,成為資本主 義和新帝國主義的學理根據。 ※達爾文(英)的進化論 項 目 內 容 (一)著作 1859 年《物種原始》,說明生物進化論的觀點。 (二)內容 1. 生物普遍具有變異現象。 2. 每種生物必須為生存而奮鬥。 3. 物競天擇或適者生存。 4. 生物為了適應環境,從簡單進化至複雜,從低級進化至高級。 (三)影響 衝擊基督教的思想,支配了 20 世紀的科學思想。 2. 科學主義、實證主義:1850 年代後影響文學上產生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風格。 (1) 現實主義(寫實主義)—用冷靜客觀的科學精神,自然而忠實地描繪現實世界,如社會 變遷、貧富差距、現實人生等。 代表作品:法國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英國狄更斯《雙城記》 俄國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2) 自然主義—更強調文學需用科學的方法,鉅細靡遺地描繪現實社會,給人一種實錄生活 和照相式的印象,深刻描寫社會人性,影響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 代表作品:法國左拉《酒店》《娜娜》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 (二)反理性思潮:世紀末心態(1880 年~至今) 1. 1880 年代後,因為經濟不景氣引發勞工運動,社會主義(包括馬克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 盛行。 2. 質疑理性、進步史觀、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從樂觀轉而悲觀,使非理性思想盛行。

(33)

3. 代表人物: 愛爾蘭王爾德—為藝術而藝術、唯美主義 美國亨利‧喬治—1870 年代,寫《進步與貧困》,鼓吹土地改革,改善貧富不。 均。 英國費邊社—1884 年成立,溫和改革的社會主義(19 世紀末演變為工黨),蕭 伯納與碧翠絲˙衛布(創立倫敦政經學院)皆是費邊社成員。 德國尼采—強調人類本能和意志,主張上帝已死、超人哲學。 奧國佛洛依德—1900 年著作《夢的解析》,提出潛意識理論,把人性分為本我、 自我、超我。影響一次大戰後的社會學、文學、藝術。 ※尼采(德)的超人哲學 項 目 內 容 (一)反理性 強調本能和意志才是人類的主要力量→權力意志論。 (二)超人哲學 1.重視意志和奮鬥,以意志戰勝外在環境→聖戰論。 2.超人是指以道德、勇氣及人格力量超越普通人類之上的種族。 3.反對叔本華(德)的悲觀主義哲學。 (三)反基督教 宣稱上帝已死(無神論),以自我的創造力,建立一個全新的世界。 (四)影響 希特勒納粹政權。 ※佛洛依德(奧)的潛意識理論 項 目 內 容 理論 潛意識的重要性,人和本能之間常處於不斷鬥爭的狀態。 1. 人性可分為: (1)本我(id):人的本能儲藏所。 (2)自我(ego):人的理性或思維能力,是人性中最屬於自己的部分。 (3)超我(superego):嚴厲督察本我的機制,常使人產生緊張的心理。 2. 本我受超我抑制,本能處於潛意識狀態→夢中呈現。 3. 1900 年《夢的解析》:夢為人類潛意識的反映,夢可以滿足受挫的願望。 影響 人類學、社會學、文學(意識流小說)、藝術(超現實主義)。

(34)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一)背景:新帝國主義競爭之下,歐洲各國為爭奪殖民地及維持歐洲均勢 1. 俾斯麥體制—1871 年普法戰爭後,德國欲孤立法國。 2. 1877 年俄土戰爭,土耳其戰敗簽訂「聖斯泰法諾條約」。 1878 年俾斯麥召開柏林會議,犧牲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之利益,俄、奧的介入使巴爾幹半 島成為「歐洲的火藥庫」。 ◎1878 年柏林會議後的巴爾幹半島 3. 從結盟走向戰爭: (1)三國同盟(1882):德、奧、義 A. 1879 年,德奧結盟 B. 1882 年,義大利因與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加入德奧同盟 (2)三國協約(1907):英、法、俄 A. 1894 年,俄國不滿德國偏袒奧國,法國則乘機與俄國結盟。 B. 1890 年德皇威廉二世迫俾斯麥下台,改採「世界政策」和「大海軍主義」圖謀積極向 海外擴張,使英國放棄過去光榮的孤立外交,1904 年英國與法國結盟,1907 年英國再與 俄國結盟。 (二)導火線:1914 年,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被塞爾維亞人殺害,奧 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

(35)

(三)大戰經過: 1. 1914 奧、塞戰爭爆發 2. 同盟國:德、奧、保加利亞、土耳其 3. 協約國:英、法、俄、塞、義(1915 背叛同盟國)等國; 1917 年,俄國因為共產革命 而宣布退出,美國因為不滿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政策」而加入戰局。 4. 戰爭方式:動員海陸軍、工業化和科技實力的總體作戰(武器:機關槍、坦克、毒氣、潛 艇)、壕溝戰 ◎一次大戰時的歐洲局勢 (四)結局: 1. 巴黎和會和凡爾賽和約(1919) (1)三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計畫,影響民族自決、國際聯盟) 法國總理克里蒙梭(主張嚴懲德國)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2)影響: A. 規定戰敗國割讓領土、削除軍備外,還要承擔發動戰禍的責任,並負擔天文數字的賠款。

(36)

B. 四大帝國瓦解:德、奧匈、俄、土 C. 新興國家:波蘭、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瓦解與民族復興運動 項目 內容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國勢 1299年,奧斯曼建立此帝國。1453年,滅亡拜占庭帝國。十六 世紀起,國勢鼎盛,但在十七至十八世紀之間,勢力轉衰。 一次大戰後 一次大戰時加入德奧陣營,成為戰敗國家,被迫瓦解。喪權辱 國的戰敗條款(色佛爾條約),引起土耳其人忿恨,凱末爾發起 救亡圖存運動。 改制共和 英國鼓動希臘派兵進攻,凱末爾將入侵的希臘軍隊驅逐境外。 後迫使列強重新訂立「洛桑條約」,使土耳其在國際上獲得平等 的地位。1922年,土耳其國會廢黜蘇丹穆罕默德六世,改國體 為共和,選舉凱末爾為第一任總統。 凱末爾推動近代化改革 (1)推動政教分離。 (2)參考西方法典,編訂新的法律。 (3)提倡教育,提升全國識字率,並以羅馬拼音文字取代阿拉 伯文字。 (4)興建大型公共工程、提倡農工生產事業。 被尊稱為「土耳其之父」 ◎一次大戰後的歐洲局勢

(37)

2. 國際聯盟(1920-1945) (1) 組織:設於瑞士日內瓦,包括大會、理事會、秘書處、國際法庭(設於荷蘭海牙)、國 際勞工組織(成果較大,美國有參加) (2) 失敗原因:美國因孤立主義未參加、無武力制裁侵略國(日、德、義)、蘇聯第三國際 敵對

二、戰間期的西方

(一)政治與社會 1. 美國:躍為世界強國,成為最大的債權國 1920 年代「滾動的二十」、「金色二十」、「爵士時代」 外交上重返保守的孤立主義(回復常態) 道茲計畫(1923)—協助德國重組銀行以償還賠款 2. 法國:大戰耗損、國力式微 3. 英國:工業喪失國際競爭優勢、海外殖民地瓦解、愛爾蘭獨立問題 4. 德國:民主的威瑪共和國(1918-1933)無法挽救經濟危機,使右派保守主義崛起 (二)文化與思想 1. 循環史觀取代進步史觀,德國史賓格勒 1918 年出版《西方的沒落》,打破「西方中心論」 的觀點。 2. 反傳統的思潮: (1)達達主義—虛無主義的藝術運動,對「人」或「文化」的全面省思,顛覆傳統 例:法國的杜象,為「物體藝術」觀念者 (2)超現實主義—受佛洛依德潛意識理論影響。例:西班牙達利的繪畫 (3)現代主義文學—受佛洛依德潛意識理論影響,形成「意識流小說」 鼓吹非理性主義,宣揚個人主義、悲觀主義、虛無主義 注重描寫個人的內心生活,使用內心獨白技巧 例:捷克卡夫卡《變形記》、愛爾蘭喬埃斯《尤利西斯》、美國艾略特《荒原》 (三)經濟大恐慌 1. 背景:一次大戰後美國成為經濟強國,提高關稅以保護國內工商業,各國紛起效尤,造成 國際市場停滯 2. 開始:1929 年美國紐約股票大跌 3. 盛行:1930 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工廠公司銀行倒閉,失業嚴重 4. 影響: (1)政府權力擴大:採取經濟控制與社會福利措施 (2)顯現資本主義的弊病,蘇聯因史達林的五年經濟計畫成功,未受經濟大恐慌影響,導

(38)

(3)右派勢力走向極端,如德國、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崛起,日本的軍國主義抬頭。 5. 解決:美國小羅斯福總統執政(1933-1945) (1)對內:「新政」,採凱因斯經濟理論,政府主導經濟發展,推動公共工程,建立社會安 全體系(照顧弱勢族群),透過收音機廣播「爐邊談話」宣揚政策 (2)對外:睦鄰政策(拉丁美洲)、孤立主義(美洲以外) ※各國對經濟大恐慌的應對與影響 國家 措施 影響 美國 1.實施「新政」,克服經濟蕭條 2.大規模的公共投資、建立社會安全體系, 加強政府對農業與商業活動的管理 3.外交上實施睦鄰政策 英國 1.保護貿易 2.加強與自制領土、殖民地間的連結,以促 成自給自足的經濟 法國 1.保護貿易 2.加強與殖民地的連結 無法平息社會不安,造成為保衛 民主機制、防禦法西斯的內閣產 生 德國 1.以公共事業與統制經濟等方法,解決失業 問題。 2.國家全體的利益比個人的人權優先 造成法西斯主義的納粹黨興起 蘇聯 1.因實施五年計畫未受經濟大恐慌影響 2.資源由政府所擁有,並由政府的指令來分 配資源,不受市場影響 使史達林的獨裁更加穩固 日本 1.日本內閣恢復金本位制。 2.對黃金的出口和兌換解禁。但政策失敗, 使得大量黃金流到海外 使軍國主義抬頭 (四)法西斯主義和極權政府 1. 極權政治興起 背景 一次大戰後,因協約國勝利,歐洲一度盛行民主政治,如德國成立「威瑪共和國」, 但因經濟大恐慌,德國轉向獨裁政治,使歐洲產生反資本主義、反民主體制。 性質 極權(獨裁):一人一黨專政 左派極權:共產黨 右派極權:法西斯黨、納粹黨

(39)

2. 極權政治比較 蘇聯 義大利 德國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 經濟蕭條、共產黨擾亂 經濟蕭條、共產黨擾亂 時間 1917-1991 1922-1943 1933-1945 方式 1917 十月革命 1922 武力威脅 1933 合法選舉 政黨 共產黨 法西斯黨 納粹黨 建立者 列寧 墨索里尼 希特勒 主張 1919 成立共產國際,發動 世界革命。 1921 因共產主義改革失 敗,改行「新經濟政策」。 1928-1953 史達林推動「五 年經濟計畫」,使蘇聯成為 工業強國。 主張「恢復古羅馬光榮」 法西斯主義(極權政府) 國家至上、軍國主義、鼓 吹「信仰、服從、戰鬥」 恢復秩序,撲滅共產黨 祕密警察:蓋世太保 重整經濟:政府管制工商 業,失業工人組成「志願 勞動隊」 1935 撕毀凡爾賽和約, 「大砲重於奶油」口號, 發展國防工業 反猶太人的種族主義 相同 強調民族(愛國)主義,提倡效忠領袖 反對共產主義,對外擴張侵略 ※西班牙法西斯黨人佛朗哥(德、義支持)1936 年發動政變,蘇聯和英、法、美成立國際義 勇軍反法西斯(包括海明威、歐威爾、聶魯達等文人參加,畢卡索則繪畫「格爾尼卡」反映 西班牙內戰)。1939 年佛朗哥法西斯政權獲勝,獨裁統治直到 1975 年為止。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一)背景:國際秩序破壞—三國軸心(以反共為名結合) 1919 年 巴黎和會「山東問題」引發中國「五四運動」; 受威爾遜民族自決影響,改採文官總督治台,行同化政策、內地延長主 義 1920 年代 1925 五卅慘案(上海);1928 年「五三慘案」出兵山東濟南阻北伐 侵略 受經濟大恐慌影響,軍國主義抬頭 1931 年 九一八事變(東北),國際聯盟不承認,1933 退出國聯 1932 年 一二八事變(上海);在東北成立傀儡政權溥儀「滿州國」 1937 年 七七蘆溝橋事變(北平),中國全面抗戰,亞洲戰場開始; 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 1940 年 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傀儡政權 1941 年 珍珠港事件,美國參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對日宣戰

(40)

義 大 1935 年 出兵東非的衣索比亞,國聯對義大利採經濟制裁,但未貫徹 1936 年 併吞衣索比亞 醉心於 古羅馬的光榮 德 1933 年 退出國聯 1935 年 撕毀凡爾賽和約 1937 年 占萊因非武裝區 1938 年 兼併奧國; 慕尼黑會議:法、義、德、英國首相張伯倫採姑息政策,犧牲捷克(割 蘇臺德區) 1939 年 兼併捷克; 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欲建立 歐洲新秩序 美 國 孤立主義:1935-1937 年通過「中立法案」禁止提供軍火給交戰國 英 法 姑息主義:1931 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姑息,1938 年慕尼黑會議達姑息高峰 (二)導火線:1939 年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歐洲戰場正式爆發 (三)大戰經過: 1940 德國以閃電戰席捲歐陸,法國投降,空襲英國、英相邱吉爾抵抗 1941 1. 德國進攻蘇聯 2. 美國通過「租借法案」軍火協助英、法、俄、中國(美國成為民主國家兵工廠) 3. 12 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參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形成中、美、英、蘇 同盟國對抗軸心國。 1942 同盟國反攻,英美在北非登陸,蘇俄在史達林格勒突破德軍包圍,中國進入緬甸作 戰,戰局反轉 1943 1. 英美占西西里島,義大利罷黜墨索里尼並投降 2. 中美英「開羅會議」討論亞洲問題,聲明日本將臺、澎、東北交還中國,朝鮮 獨立 3. 美英蘇「德黑蘭會議」討論歐洲問題,決定開闢第二戰場 1944 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第登陸,與蘇聯會師進攻德國 1945 1. 2 月,美英蘇「雅爾達會議」,蘇聯獲益最大,影響:德國分裂、共產勢力在亞 洲、東歐擴張,出賣中國權利(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中國東北、外蒙獨立)換 取蘇聯對日宣戰。 2. 5 月,德國投降。 3. 7 月,美英蘇「波茨坦會議」,重申雅爾達會議,由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宣言,要 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4. 美軍麥克阿瑟將軍在太平洋反攻,占菲律賓、琉球,轟炸臺灣、東京,8 月美國 杜魯門總統下令投下兩顆原子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41)

◎二次大戰時的歐洲 (四)結局: 1. 戰後和約: (1) 義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1947 年巴黎五國和約,賠款較不嚴苛, 少數領土調整向蘇俄讓步 (2) 日本—1945-1951 年美國佔領,1951 年舊金山對日和約,日本恢復主權,承認朝鮮獨立、 放棄臺灣主權 (3) 奧國—美英法蘇分區佔領;1955 年奧國條約,賠償蘇聯,恢復獨立,並成為永久中立國 (4) 德國—1945 年紐倫堡大審;由美英法蘇分區佔領,1949 年分裂為東西德

(42)

◎二次大戰後的歐洲 2. 聯合國成立 聯 合 國 倡導者 美國總統羅斯福 成立 1945 年舊金山成立大會,通過聯合國憲章,1946 年召開第一屆聯合國大會(現 有 192 會員國) 總部 美國紐約 目的 制止侵略、以民族平等和人民自決為原則增進各民族友誼、經國際合作處理經 濟社會文化問題、促進人性尊嚴自由人權 主要機構 大會:最高權力機構,重要問題需 2/3 會員國通過 秘書處:負責行政工作 安全理事會:中美英法蘇有否決權 經濟社會理事會:國際勞工組織、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衛生組織 國際法庭:荷蘭海牙 託管理事會 優點 軍事強國有參加、可用武力、對經濟社會問題貢獻大 缺點 俄國濫用否決權 3. 新興國家與第三世界 (1) 新興國家獨立方式: A.聯合國協助:1952 北非利比亞(義大利殖民地) B.和平談判:1946 菲律賓脫離美國獨立(1898 美西戰爭,西班牙割地) 1947 印度、巴基斯坦(1971 孟加拉)、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獨立

(43)

※蒙兀兒帝國的瓦解與印度獨立之路 項目 內容 蒙兀兒帝國國勢 1526年, 巴布爾 建立蒙兀兒帝國,國勢於十七世紀達到鼎盛。 蒙兀兒帝國的瓦解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後,印度交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經營。1850年 開始,東印度公司推動西化政策,引發嚴重反抗事件。1858年,英國 政府接管印度,蒙兀兒帝國滅亡。 印度獨立自治運動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反英運動昂揚。國民大會黨領袖甘地呼籲以非 暴力的不合作手段,抵制英國。英國政府不得不頒布新憲法,讓印度 逐步發展自治體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遂獲得獨立。 印度分治 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爆發大仇殺,伊斯蘭教徒脫離印度建立巴基斯 坦,其後東巴基斯坦再獨立為孟加拉共和國。 (2) 第三世界 開始 1955 年在印尼萬隆舉行亞非會議,外交不與美蘇結盟,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外 形成第三勢力,在聯合國影響大 成員 亞、非國家(二次大戰後獨立)、拉丁美洲國家(19 世紀初獨立) 分布 赤道附近及赤道以南 政治 已獨立,但不民主,多是軍人獨裁 經濟 停留在殖民時代被剝削,提供廉價的勞力及原料 特色 農業為主,國民所得低,文盲比率高,人口成長率高 產石油富有國:1960 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南北對抗:貧(第三世界)、富(工業發達國家)對抗 4. 區域統合 中東 1945 阿拉伯聯盟(LAS) 1948 以色列建國 1960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美洲 1948 美洲國家組織(OAS) 1994 北美洲自由貿易協定(美、加、墨) 非洲 1963 非洲團結組織(OAU)2002 改名非洲聯盟 亞洲 1967 東南亞國協(ASEAN):東協十加三(中國、南韓、日本) 1989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歐洲 1951 歐洲煤鋼組織 1958 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共同市場) 1965 歐洲共同體 1993 歐洲聯盟(EU):2013 年有 28 國

(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內外經濟重挫。菲律賓2020年全年經濟衰退9.5%,創史上新低紀錄,主要因肺

然而義國多年來經濟表現疲弱導致政府債台高築,2008 金融風暴後爆發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雖在初期對義國經濟 影響不深(2010 年及 2011

從經濟危機對義國政府之影響來看,自2009年年底即潛伏的歐債

基於經濟效益考量,對於外籍勞工的語言能力以及年齡更為重 視,並重新審定計分制度等。事實上, OECD 會員國對於語言能力 以及薪資條件有愈趨嚴格。如在 2012

項目 內容 時間 資源/評量 引起動機 課文或主要教材學.. 習經驗連結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印可。義玄禪師於 854 年,到河北鎮州的臨濟院弘法。義玄禪師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