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聖桑《為低音管與鋼琴的奏鳴曲,作品一六八》之樂曲分析

第三節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的曲式為 ABA’ + coda。其中段落 ABA’的速度為慢板(Adagio),調性為 G 大調,拍號為4/4 拍,共有 48 個小節,為淡雅、柔美的音樂氣息,材料運用與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相比,較為自由,組織亦相對地較為鬆散;尾聲(coda)的速度為中庸的快板 (Allegro moderato),拍號為 2/4 拍,共有 53 個小節,調性從降 B 大調開始,最後回至 G 大調,此段落為明朗、歡愉的音樂氣氛,與段落 ABA’互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

且材料方面亦沒有太大的關聯性,其關係十分淡薄。第三樂章的速度、段落、小節、材 料與調性分析如下(見【表 2-3-1】):

【表2-3-1】聖桑 G 大調低音管奏鳴曲之第三樂章架構

速度 曲式段落 小節 小節數 材料 調性/和聲

Adagio

A 1-13 13 a G

B

前段 13-26 14 b G→(b)→(c)→d 後段 26-34 9 c d→(g)→G A’ 35-48 14 a G→(g)→B: V Allegro moderato coda 49-101 53 d B→g→B→G

此樂章以一個八分音符加上四個三十二分音符的掛留音型材料構成淡雅的主題,其 掛留音型之節奏不斷湧出,旋律一波波綿延,建立出柔美的音樂形象(見【譜例 2-3-1】)。

28 

【譜例2-3-1】聖桑 G 大調低音管奏鳴曲第三樂章之段落 A 主題,第 1-4 小節

第 13 小節到第 34 小節為段落 B,由於段落 B 內包含了兩種不同的音樂材料,並且 風格迥異。因此,筆者將第13 小節到第 26 小節視為段落 B 前段,第 26 小節到第 34 小 節視為段落B 後段。

段落 B 前段出現了新的材料與主題,不過此主題意念並不強烈,音樂風格也尚未轉 變,淡淡的旋律線條,與第一樂章的主題相仿,猶如銜接第一樂章意念般(見【譜例 2-3-2】)。

調性由G 大調為開端,從 G 大調轉至 b 小調,並再進入 C 大調,此音樂進行的過程中,

皆沒有完整終止式,直至d 小調的五級至一級(V  I)之完全終止,才結束前段部份。

1

3

掛留音型材料

【譜例2-3-2】聖桑 G 大調低音管奏鳴曲第三樂章之段落 B 前段主題,第 13-16 小節

段落 B 後段擷取了第 22 小節鋼琴的附點音符節奏做為材料(見【譜例 2-3-3】),其 節奏強烈的性格,使之成為一個鮮明的對比段落。調性由G 大調之屬調平行調 d 小調出 發,並在段落結束前借用g 小調的和聲色彩,作為情緒上的延續,也為即將返回至 G 大 調做鋪陳。

【譜例2-3-3】聖桑 G 大調低音管奏鳴曲第三樂章之段落 B 後段主題,第 26-39 小節

附點節奏 26

28 13

d: i

30 

第35 小節進入段落 A’,第 42 小節到第 43 小節,利用模進方式,將音樂張力層層 堆疊,並且亦將調性從G 大調轉至平行調 g 小調,利用 g 小調四級一轉(iv )作阻礙終止,

使氣氛達到再次高點。其後,調性又轉至降B 大調,以一級至五級(I-V)之半終止,結束 段落A’(見【譜例 2-3-4】)。

【譜例2-3-4】聖桑 G 大調低音管奏鳴曲第三樂章之段落 A’,第 42-48 小節

g: V7 iv

VI

B: IV I V iv

42

45

G:I vi V7 I V7

第 49 小節至第 101 小節為尾聲,主題由全新材料構成,其力度與運音(articulation) 的鮮明對比,為此帶來明朗、歡愉的音樂氣氛。

第 49 小節到第 61 小節的四個樂句,每一個樂句的前兩個小節音量皆為強(f),且為 重音(>);後兩個小節的音量皆為弱(p),且為斷奏,展現出豐富的對比效果。其中,在 重音部份,鋼琴與低音管的旋律利用反向進行的方式,增加其音樂張力。調性方面從降 B 大調出發,第 53 小節到第 57 小節借用 g 小調和聲色彩,隨後轉回降 B 大調,最後,

於第65 小節回至原調 G 大調(見【譜例 2-3-5】)。

【譜例2-3-5】聖桑 G 大調低音管奏鳴曲第三樂章之尾聲,第 49-65 小節

49

55

61

32 

從第85 小節開始,力度隨著震音(trill)逐步漸弱,其後,在 G 大調五級(V)之斷奏分 解和絃下,音高與情緒逐步攀升,並於第93 小節到第 94 小節,鋼琴與低音管作反向進 行,其中,鋼琴又以連續八度的方式,增加其厚度與張力,使之達到氣氛最高點。最後,

在音量甚強(ff)上,以磅礡的氣勢結束此樂曲(見【譜例 2-3-6】)。

【譜例2-3-6】聖桑 G 大調低音管奏鳴曲第三樂章之尾聲,第 85-101 小節

82

89

95

綜觀聖桑其他的器樂奏鳴曲9得知,其慣用以慢板—快板—慢板—快板10之排列方式,

為奏鳴曲速度架構。因此,以快板速度做為樂曲的尾聲,筆者認為是其刻意安排。

段落 A 以不斷湧現的掛留音符,展現出淡雅主題;段落 B 的前段主題似蜻蜓點水 般淡薄,以扮演著鋪陳情緒的角色,強化後段之強烈音樂性格;尾聲運用了大量的對比 素材,在流動的音符裡,展現出生動、活潑的音樂氣息。

9 聖桑《為雙簧管與鋼琴的 D 大調奏鳴曲,作品一六六》、聖桑《為單簧管與鋼琴的降 E 大調奏鳴曲,作 品一六七》與聖桑《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二三》。

10 此速度為樂章之間相對速度。

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