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度空間雙機械手臂範例實測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問題討論

5.2 三度空間雙機械手臂範例實測

圖 5.5 例一的環境及結果(a)初始狀態,包含手臂及外圍障礙物(b)調整軌跡。

例一 (長方體通道):

本例為一個基本三度空間雙機械手臂路徑規劃問題,環境中僅有兩個 機械手臂 (各七節) 和各自的終點平面,以及外圍的邊界障礙物,如圖 5.5 (a)。而圖中的 (b) 則是調整的軌跡圖,由軌跡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左邊 的僕臂在過程中有閃避右邊的主臂的行為,而最終也如預期的雙雙到達終 點平面。圖 5.6 的 (a) 是例一俯視角度的軌跡圖,而為了作比較,我們 試著將主臂固定不動,另外對僕臂作了一次規劃,且軌跡如圖中的 (b),

由軌跡圖可以發現僕臂在不同情況之下的運動情況,的確都是在接近主臂 時作閃避的動作。圖 5.7 逐步展示例一的調整過程。其中主臂在第 8 次調

整時到達終點平面,如圖中的 (h),僕臂則是在第九次調整 (如同中的 (i)) 到達終點平面,因而結束整個路徑規劃流程。

圖 5.6 例一軌跡圖比較(a)例一俯視角軌跡(b)固定例一中的主臂所形成的軌跡。

圖 5.7 例一過程中的調整細部過程,(a)~(i)分別顯示調整過程的九次調整。

圖 5.8 例二中的初始位置以及障礙物資訊(a)前視圖(b)側視圖(c)俯視圖(d)斜角視圖。

例二 (寬度縮減通道):

圖 5.8 繪出例二的初始位置,障礙物以及其他資訊。

圖 5.9 例二的行進軌跡圖(a)前視角度(b)俯視角度。

(k)

圖 5.10 例二的調整過程,在(k)時主臂及僕臂同時到達終點平面。

例二中的障礙物限制了兩個手臂的移動範圍,而在調整的過程中,主 臂大致是在可移動範圍的中央位置作前進及調整的動作,而僕臂則由於可 移動的範圍狹窄,且原本前進路線又與主臂有所重複,因此由軌跡圖 5.9 可以發現在調整的過程中,僕臂的閃避以及轉彎的動作,最後前進路線大 致是在主臂以及障礙物之間,在第 11 次規劃時,主臂以及僕臂雙雙到達 其終點平面而完成整個流程。圖 5.10 繪出例二在每一次規劃後的情形,

其中可以明顯看出第 7 步開始 (圖中的 (g)),僕臂開始作出向左邊,也 就是向內閃躲的動作。

圖 5.11 例三中的初始位置以及障礙物資訊(a)前視圖(b)側視圖(c)俯視圖(d)斜角視圖。

例三 (有障礙物通道):

本例場景類似於例二,不同之處是我們在場景的中央附近放置了一個 正立方體障礙物,而這個障礙物切斷了原本例二結果中兩個手臂的前進軌 跡,在本例中我們將觀察在前進路線有障礙物的情況之下,兩個手臂的移 動情形。圖 5.12 為例三從開始到結束的移動軌跡圖,由圖中的前視圖 (a) 可以發現,受到了圖中央小方塊的影響,兩個手臂規劃的路徑偏向下方,

也就是從下方繞過方塊而到達終點平面,另外僕臂由於同時要閃躲主臂以

及障礙物方塊,因此軌跡震盪較大,俯視圖 (b) 顯示主臂除了從下方,

軌跡也偏向外側,另外也發現僕臂的移動情形,顯然要比例二中的軌跡要 複雜許多,事實上在這個例子當中,主臂以及僕臂分別到第 14 次和第 13 次才分別到達終點平面,顯示環境愈複雜,確實是需要更多的調整以到達 目標。

圖 5.12 例三的行進軌跡圖(a)前視角度(b)俯視角度。

圖 5.13 例四中的初始位置以及障礙物資訊(a)前視圖(b)側視圖(c)俯視圖(d)斜角視圖。

例四 (正方體工作空間):

本例場景為一正方體外圍方塊,如圖 5.13 所示,兩個手臂的基地分 別固定在兩邊,而由側視圖 (b) 及俯視圖 (c) 可以知道,所設計的兩個 手臂初始狀態,各節以及終點平面的中心點均是在同一個平面上 (平面x = 0),也就是說它幾乎可以看成是一個二維的路徑規劃問題。但由於僕臂會 受到主臂各平面的推斥力,實際的運動過程當中,主臂除了最末兩節的調 整之外,的確是作了類似於二維平面的路徑規劃動作,這個路徑是其最短 且最安全的路徑,相較於主臂,僕臂的規劃過程則複雜許多,本例主臂在 第 9 步即到達終點平面,如圖 5.14 中的 (i),但僕臂則因為受到主臂的 推擠,一直到第 17 次規劃才到達終點 (圖 5.14 中的 (q)),另外從圖 5.15 的移動軌跡圖可以發現,僕臂受力而繞過主臂到達終點的過程,由俯視圖 (b) 尤其明顯,此外觀察主臂移動過程,的確除了最末兩節的特殊調整之 外,其餘各節的調整路徑均在同一平面 (平面 x = 0) 上。

圖 5.14 例四的調整過程,在(i)時主臂到達終點平面,在(q)時僕臂到達終點平面。

圖 5.14 (續)

(b)

圖 5.15 例四的行進軌跡圖(a)前視角度(b)俯視角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