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建築的可貴之處在於經過以漢為基礎的多元民族數千年的傳 承仍屹立不搖,其樣貌形式歷經無數次的改朝換代卻保存其固有的結 構方式與布局,形成中國獨立的建築系統(梁思成,2000)。這樣成熟的 結構技術也意味著傳統的建築技術隨著時代背景而改變以合時宜。從 梁思成(2000)將中國建築分成自上古原始時期到民國時期共七個分 期,其中柱構件的演變可從兩漢到元、明、清的建築特徵與發展歷程 窺探究竟:

(一) 兩漢

距今年代已遠,留存之實物以石造為主。柱構件特徵由墓、

石室或明器等遺物提供的資料中可知已出現梭柱的型態,如圖 1 和圖 2,文中記載柱之型態有

三:

1. 彭山崖墓中柱之形式斷 面多為八角形,均肥短 而收殺急且柱高僅為柱 下徑之3.36 倍,短者僅 1.4 倍。

2. 孝堂山石室立於正中之 八角柱,上下同徑無收 殺;高為徑之3.14 倍。

3. 出土漢墓磚亦為圓柱或八角柱之型態,唯高可及徑之 5~6 倍,較為修長。

 

圖1 漢墓石室中的柱-1 (梁思成,2001) Fig.1 Columns of stone chamber tomb-1

圖2 漢墓石室中的柱-2 (梁思成,2001) Fig.2 Columns of stone chamber tomb-2

(二) 魏、晉、南北朝

思成,2001) Fig.3 Columns of Yungang Grottoes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圖4 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西魏文帝皇

后陵墓立面圖之柱式 (喬勻等,2003) Fig.4 Columns of Maijishan Grottoes in Tianshui, Gansu.

圖 5 隋、齊建築定興北齊石柱小殿柱

式 (梁思成,2006) Fig.5 Columns of pavilion on top in Northern Qi Dynasty Dingxing.

(三) 隋唐

承襲漢魏六朝之傳統,已形成中國殿堂建築的基本類型,此 時期的木構建築以佛光寺大殿為現存唐柱唯一具有實物之考究者 為代表:

1. 佛光寺大殿(圖 6)之柱高約為柱下徑之 9 倍,柱身上端微有 卷殺,柱頭緊殺作覆盆狀。用柱之法皆有升起與側腳二法,

已與宋營造法式所規定者相似。

2. 其餘如大雁塔(圖 7)與香積寺塔之磚塔表面所砌之假柱均瘦 而極高,又淨藏塔之八角柱則肥短,恐怕非真實之比例。

圖6 隋、佛光寺大雄

寶殿 (梁思成,2001) Fig.6 The main hall of For Guang Temple.

圖7 隋陜西長安 大雁塔(梁思成,

2001) Fig.7 Wild Goose pagoda of Chang'an in Shaanxi.

(四) 五代、宋、遼、金

本時期雖歷經遼、金國之統治,但在文化上兩朝皆俯首於漢 族文化,故梭柱形式以宋代營造法式之權衡為依據:

圖8 宋營造法式之梭柱(潘谷西與何建中,2005) Fig.8 Shuttle-shaped column in Yingzao Fashi of the Sung Dynasty.

1. 法式造柱之制有梭柱與直柱兩種(圖 8),但現存木構之木柱 以直柱為多,但柱頭略有卷殺。梭柱者其柱身上端1/3 作卷 殺,如西方古典柱式之Entasis,柱頭緊殺如覆盆。《營造法 式卷第五,大木作制度二》詳載梭柱的作法如下:「凡殺梭 柱之法,隨柱之長分為三分,上一分又分為三分,如拱卷殺,

漸收至上徑比櫨枓底四周各出四分,又量柱頭四分,緊殺如 覆盆樣,令柱頭與櫨枓底相副,其柱身下一分,殺令徑與中 一分同。」其中,「柱身下一分,殺令徑與中一分同」的中 一分所指為三分之一柱高的上一分,又分為三分之中的三分

之一處之柱徑。

2. 初祖庵之石柱為八角型且上徑略收殺,但無卷殺;長青靈巖 寺大雄寶殿之柱有明顯的卷殺,但柱頭不作覆盆卷殺,柱身 斷 面 作 凹 入 瓣 如 希 臘 陶 立 克 式

(Dornic Order)(圖 9)柱十分相似。

唯靈隱寺雙塔及閘口白塔之柱徑 於上端有明顯卷殺而於柱身以下 2/3 處大略相等,與法式之梭柱規 定大致相符。

(五) 元、明、清

三代之宮殿雖頻於戰火之災,唯建築制度改變甚少,甚至是 清朝宮殿仍依明舊休箿而少有更改,柱之形式於元代大致延續前 朝之制,然元代以後宋法式梭柱之制僅保留於南方,故清代北方 宮殿以直柱收分為常制(圖 10)而形成區域性的差異:

圖10 明代宮殿梭柱形式(梁思成,2001) Fig.10 Shuttle-shaped column of Ming Palace.

1. 武義延福寺元代大殿內柱延宋代之制,卷殺之輪線圓和悅

圖9 希臘陶立克式柱之凹入瓣

(陳鐫、王方戟,2005)Fig.9 The shaft of the Doric order.with

flutes.

目。

2. 清北地官式用柱之柱身僅稍為收分而無卷殺,柱高為柱徑之 10 倍,但在各地方之柱高與柱型或圓或方並無定則。

梭柱於明清建築中式微的原因,推測其一是製作梭柱使用 之樹木本有向樹梢逐漸收分的生長型態,要將樹木基部進行卷 殺則加工較繁複費時且損耗材料。其二,梭柱之曲線外觀雖然 有較好的視覺效果,但適用於金柱或廊柱,對於退縮在牆間之 附壁柱的修飾並不明顯;另外,宋《法式》對於梭柱上部卷殺 有詳盡的解釋,但對下部的卷殺原則較為寬鬆,且幅度較小而 不明顯(潘谷西與何建中,2005)。

(六) 民國時期

延續至清末的建築發展由於受列強侵略使國人鄙視國粹,洋 式為尚的風氣使中國建築發展受到中斷,西式現代建築不論在文 化或技術面相皆與中國傳統建築迥異,使中國現代建築與傳統建 築之間產生斷層。雖然此時中國主體建築文化發生巨變,但區域 性的地方建築由於地處偏遠而得以保留,其中南方建築更是透過 閩粵移民,將南方建築的文化與技術保留到台灣。於是台灣傳統 建築保留了中國南方建築的形式,也延續了宋代以後的梭柱古 制,與潮汕建築的梭柱僅在柱高與柱徑比例上有些許的差異。

1. 潮汕傳統建築

梭柱在中國南方的潮汕地區發展至今仍十分興盛,不論抬 梁式或穿斗式木構架,其重要的建築單體(正廳)與柱位(點金柱) 皆使用梭柱為最高層級的象徵,唯穿斗式梭柱的卷殺幅度較抬 梁式小。以李哲揚(2008)針對九棟潮汕地區的傳統建築之梭柱進

柱高在一丈至一丈二尺之間,柱肚最大可為一尺二寸;柱高在 一丈二尺至一丈六尺之間,則柱肚可至一尺四寸到一尺五寸之 間,所以柱肚約為柱高之1/10 範圍內;柱腳4徑為柱肚徑減 2 寸,

柱頭5則為柱腳徑減 2~2.5 寸,上下收殺的比例一般為 2:1。而柱 肚位置位於5/10 柱高處,此柱高包含柱礎在內,故柱肚重心偏 下約在3/9~4/9 柱高範圍。

2. 台灣傳統建築

梭柱的型態雖有作為廊柱使用(圖 11),但大多表現於抬梁 式木構架中的點金柱,如圖12,故梭柱之權衡尺寸是以點金柱 為主。梭柱之權衡原則參照黃頌恩(1987)台灣傳統建築木構架之 構成研究,如圖13,其詳細尺寸比例如下:點金柱的高度依中 脊高度所決定屋頂斜率,順著楹仔排列所得點金柱確切位置,

再決定斗拱的層數與高度,扣除斗拱的總高度,而得到點金柱 的高度。前後點金柱會因陰陽邊而不等高,相差在一尺以內。

廟宇柱徑的配法是以十丈五尺或十丈六尺的進深或高度,搭配 柱肚一尺一寸到一尺二寸的點金柱,或為柱高的1/13 或 1/16。

民居因中脊低,柱高較短,柱徑與柱高比常在1/8 到 1/11。

梭柱的作法為全段卷殺,柱的兩端較細如梭形,兩端間最 粗的部位稱為「柱肚」,以柱肚位置分上下兩段,上段比下段為 6:4,與潮汕地區的比例相近。卷殺的尺度一般為柱頭收殺二 寸,柱尾收殺四寸,也為2:1。

       

4臺灣匠師稱為柱頭。 

5  臺灣匠師稱為柱尾。 

圖11 板橋林本源三落大厝 之廊柱

Fig.11 Column in colonnade of the Ben-Yuan Lin’s Family

Mansion.

圖12 澎湖潮州風格之 梭柱(李乾朗,2003)

Fig.12 Shuttle-shaped column of Chaozhou

style in Penghu.

圖13 臺灣梭柱之權衡 Fig.13 The Proportion of shuttle-shaped

column in Taiwan.

6

4

柱尾直徑以  柱肚減 4 寸 

柱頭直徑以  柱肚減 2 寸 

柱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