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間值定理的應用

中間值定理在數學與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值得討論, 這裡將我所知道的故事做一個介紹。

1 (水平弦).f (x) 是定義在 [0, 1] 上的連續函數, 並且 f (0) = f (1), 則對任何 n ∈ N, 存在 ξ ∈ [0, 1)使得 f (ξ + n1) = f (ξ)

在證明這個結果之前,我們不妨用圖形感受其意義。 如圖 4.1所示, 首先畫一條兩端高度相同的連

續函數 f (x), 並設定一段長度為 n1 的箭頭, 箭頭與 x 軸平行, 且讓箭頭的起點與曲線的最左端貼齊,

例如在圖4.1的左、右兩圖分別示意箭頭長度為 1213 的情況。 現在將箭頭沿著曲線平行移動, 觀察 箭頭的尖端是否在某個地方碰到曲線。 而我們的目標是要證明: 一定會在某個地方, 箭頭的尖點也會 正好碰到曲線。 這裡我們把滿足箭頭的起點與尖點都在曲線上的橫線段稱為水平弦。

x x

y y

f(x) f(x)

1 1

長度 1

2 長度 1

3

4.1: 水平弦。 左圖是長度為 12 的情況, 右圖是長度為 13 的情況, 水平弦都存在。

各位若是用上述方式體會的話, 似乎覺得這個現象很自然地就會發生, 但是要怎麼把這件事情說 清楚呢? 特別剛才所畫的曲線只是諸多連續函數中的一個例子, 若是畫了其它滿足條件的連續函數, 為什麼也會有水平弦的存在, 若不透過數學的呈現就更難說明清楚。 以下將利用中間值定理證明水平 弦的存在性。

證明: 不失一般性, 我們可以假設 f (0) = f (1) = 0。 考慮函數 F (x) = f

 x +1

n



− f (x), 其中 x ∈



0,n − 1 n

 , 因為 f (x +n1)f (x) 都是連續函數, 所以 F (x)也是連續函數。 計算

n−1

X

k=0

F k n



=

n−1

X

k=0



f k + 1 n



− f k n



= f (1) − f (0) = 0, 現在分以下兩種情況討論:

(A) 若存在某個 k ∈ {0, 1, . . . , n − 1}使得 F (k

n) = f (kn+n1) − f (kn) = 0, 則ξ = k

n 即為所求。

(B) 若所有 k = 0, 1, . . . , n − 1 都 F (nk) 6= 0, 則必有 k, k′′ ∈ {0, 1, . . . , n − 1} 使得 F (kn) >

0, F (kn′′) < 0。 由中間值定理(Intermediate Value Theorem)得知: 在k 與 k′′ 之間存在一 點 ξ 使得 F (ξ) = f (ξ +n1) − f (ξ) = 0,於是 1n 的水平弦存在。

30 4.6 中間值定理的應用

關於水平弦的故事其實還有一個進階思考題,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發現到, 水平弦只是針對長度為

1

n 的形式下才有存在性; 也就是說, 在 [0, 1] 上兩端函數值相同的連續函數, 不見得會有長度 kn, k = 2, 3, . . . , n − 1的水平弦。 各位不妨嘗試一下怎麼造一個在[0, 1]上兩端函數值相同的連續函數,但是 不會有寬度為 2

3 的水平弦, 你就會發現到想要造一個反例也不是件輕而易舉之事。 所以水平弦的存在 性只在很少數的情況會發生, 大部份長度的水平弦並非總是發生。 這又讓我們產生另一個迷思, 當初 在觀察 n1 水平弦的存在性時, 真的有那麼自然嗎? 為什麼我們在造反例的時候, 卻又是這麼地困難? 例 2 (橡皮筋). 一段橡皮筋在未拉扯之前置於 [a, b] 的位置, 在拉扯後 (不把橡皮筋拉斷) 的狀態為 [a, b], 若a ≤ a且b ≥ b,則這條橡皮筋當中必有一點在拉扯的前後狀態下位置不變。

各位可以真的拿起橡皮筋進行拉扯, 然後想一想在拉扯前後狀態下位置不變的點是否很容易找到。

在數學上, 我們把這種變換過程中位置不變的點稱為 不動點 或是 固定點(fixed point)。 現在將上面的敘述轉換成數學語言, 則是想證明以下定理:

定理. 若一個連續函數 f : [a, b] → R 滿足 f (a) = a, f (b) = b 以及 a ≤ a 與 b ≥ b, 則存在 ξ ∈ [a, b] 使得 f (ξ) = ξ

證明: 考慮 F (x) = f (x) − x, x ∈ [a, b], 因為 f (x)與 x皆為連續函數, 所以 F (x)也是連續函數。

此外, 因為F (a) = f (a) − a = a− a ≤ 0, F (b) = f (b) − b = b− b ≥ 0, 現分以下兩種情況討論: (A) 若 F (a) = f (a) − a = 0或F (b) = f (b) − b = 0, 則取 ξ = a 或ξ = b即為所求。

(B) 若 F (a) < 0 且 F (b) > 0, 由中間值定理 (Intermediate Value Theorem) 得知: 存在 ξ ∈ (a, b) 使得 F (ξ) = f (ξ) − ξ = 0,則 ξ 即為所求。

x y

f(x)

y= x

(a, a)

(b, b)

4.2: 拉橡皮筋的過程中總有不動點。

這裡再用圖形理解一次拉橡皮筋的故事, 在坐標平面上先畫一條 y = x 的直線, 然後在平面上標 註兩點 (a, a) 以及 (b, b)。 因為我們要求 a ≤ a以及 b ≥ b, 所以 (a, a) 不會在直線 y = x 上方 的區域, 而(b, b) 不會在直線y = x 下方的區域。若 (a, a) 或是 (b, b)在直線y = x 上, 則為證明 (A)的情況。 若 (a, a) 在直線下方的區域且 (b, b) 在直線 y = x 上方的區域, 則為 (B) 的情況。 因 為橡皮筋在拉扯的階段沒有斷掉, 所以在拉扯的前後狀態之橡皮筋位置的對應關係是一個通過 (a, a) 與 (b, b)的連續函數, 則函數的圖形必與直線 y = x 相交。

3 (自行車). 騎自行車向來是我喜歡的一項運動, 在求學的階段時間比較多 (好像整天都在玩?), 所以我曾騎著腳踏車全台走透透, 看看台灣的好山好水。 十幾年前自行車盛行的時候, 自行車協會也 會舉辦比賽。 我在2011 年的春天參加了一場 AMD環花東380 超級挑戰賽, 那是一個兩天的騎乘比 賽,第一天上午六點從花蓮市區沿著台11線南下騎到台東知本;第二天上午六點再從知本沿台9線北 上騎回花蓮市區。 兩天的騎乘路線雖然不同, 但長度約莫各 190 公里, 故名 380 超級挑戰賽。 各位小 朋友要注意, 葛格平常是有受過專業訓練的, 所以才能兩天都順利完賽, 甚至表現不差(傲)。 如果事前 沒有先經過一定程度的練習, 突然在兩天之內要騎 380公里的話, 一定會出現各種狀況。

在這兩天的騎乘過程中,居然有一個很巧合的現象發生, 那就是存在一個具有同緯度的去、回兩地, 手錶的時間分秒不差。 該怎麼說明這個現象呢?

這裡我先還原一下當時騎車的狀況, 就我的印象中, 去程是比較辛苦的, 我大概騎到將近下午五點 才到台東知本;而回程就比較順利, 還不到三點就已騎回花蓮市區。 我把這兩天騎車時, 每個時間對應 騎到哪邊(記錄其緯度) 的關係圖畫出, 如圖 4.3所示。 去程的時候, 因為是上午六點在花蓮出發, 所

以標記在 (6, 23.9) 的位置, 比賽開始後, 因為要往南騎到知本, 所以得到一個連續的遞減函數 f (t),

而第一天是下午五點到知本, 所以函數f (t)的圖形會通過(17, 22.4); 第二天的上午六點從知本出發, 所以在同一個坐標上標記 (6, 22.4) 的位置, 比賽開始後, 因為要往北騎回花蓮, 所以得到一個連續的 遞增函數 g(t),第二天是下午三點到花蓮, 所以函數 g(t)的圖會通過(15, 23.9)。

我們要說明的是: 由 f (t) 和 g(t) 所形成的這兩條曲線會有一個黃金交叉, 這個交點就是我們要 尋找的點: 它滿足兩地的緯度相同而且兩天的時間分秒不差。

時間 (24小時制) 緯度(N)

6 ξ 15 17

花蓮 23.9

知本 22.4 去程 f(t) 回程 g(t)

4.3: 兩天自行車騎乘的時間與緯度的關係圖。

這裡利用數學的語言搭配中間值定理給予一個論述, 這個論述過程基本上和前一個例子類似: 若 去程的連續函數為 f : [6, 17] → R, 而回程的連續函數為 g : [6, 15] → R。 在 t 限定為 [6, 15]的地 方考慮 F (t) = f (t) − g(t), 則 F (t)是一個連續函數, 並且滿足 F (6) = f (6) − g(6) > 0, F (15) = f (15) − g(15) < 0, 由中間值定理 (Intermediate Value Theorem)得知: 存在 ξ ∈ (6, 15) 使得 F (ξ) = 0, 也就是說 f (ξ) = g(ξ), 於是在這兩個地方有著相同的緯度, 時間也相同。

這裡我講了一個看似很酷炫的現象, 牽涉到騎自行車、環花東比賽、路線不同等很多變因, 而這當 中會有同緯度同時刻的共通性, 而且每位完賽的選手也一定會有他自己所屬的黃金交叉點。 實際上這 些變因都不會影響定理的真實性。 想一想兩台高鐵同時發車, 一台從台北發車南下至高雄, 另一台從 高雄發車北上至台北, 則在抵達終點以前, 兩車必交會, 你就會覺得中間值定理就是這麼顯然。

32 4.6 中間值定理的應用

4 (切蛋糕). 每當親朋好友生日的時候通常都會買蛋糕慶祝,不曉得各位在唱完生日快樂歌之後要 切蛋糕時是否總是遇到困擾,當刀子切下去的瞬間,在力道不足或力道過大的情形下, 結果切得歪七扭 八,原本一塊還蠻漂亮的蛋糕就這樣毀了樣貌,最後放到盤子上的是一團不成樣的蛋糕屍體,但還是把 它吃進肚子裡。

若要切出一塊形狀漂亮的蛋糕是有一些小秘訣的, 除了蛋糕每個分層的餡軟硬不均所以切的時候 力道的拿捏必須掌握得宜之外, 所謂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不要用附贈的塑膠刀子切蛋糕, 用塑膠 刀切蛋糕就算手法再厲害也切不出完美的切割。 到廚房拿一支不銹鋼刀, 然後在切蛋糕前將刀子預熟, 比方說刀子浸泡在一杯熱水當中,然後要切蛋糕的時候,用著帶有熱度的刀子切下去, 就會切出一道完 美的刀痕。 而這個方法只是切蛋糕的一個小秘訣而已, 網路上還有很多完美切蛋糕的其它要領, 甚至 根據蛋糕的屬性會對應到不同的切割手法, 只要各位的親朋好友夠多, 多到可以天天幫朋友慶生的話, 就可以不斷地嘗試, 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對一些人來說, 他們在切蛋糕的時候其實在意的並不是切出多漂亮的刀痕, 而是講求公平, 如何切 出兩塊面積一樣的蛋糕也是考驗著大家的智慧。 這邊我們討論如圖 4.4的一塊蛋糕。 在數學上可以證 明: 指定角度θ0 ∈ (0, π),在刀子與 x-軸的夾角為θ0 的所有情況下, 必存在一刀平分蛋糕。

x x

AR(x) AL(x)

AR(θ) AL(θ)

a b P

θ0

θ0 θ0 θ

4.4: 兩者平分蛋糕的方法。

證明: 首先將蛋糕置於x-軸的上方,然後指定角度θ0∈ (0, π) 之後, 考慮刀子位在x = a的時候,蛋 糕完全在刀子的右側, 接著向右平移刀子並始終保持刀子與 x-軸的夾角恆為 θ0。 蛋糕是一個有界的 區域, 所以刀子一定會在某個階段x = b 時, 蛋糕完全位在刀子的左側。

記 A 為蛋糕的面積, AR(x) 表示刀子在 x 處, 蛋糕在刀子右側的面積;而 AL(x) 表示刀子在 x 處,蛋糕在刀子左側的面積。 我們考慮函數F (x) = AR(x) − AL(x),它是一個定義在[a, b]上的連續 函數, 並且滿足 F (a) = A − 0 = A > 0, F (b) = 0 − A = −A < 0,故由中間值定理 (Intermediate Value Theorem) 得知: 存在 ξ ∈ (a, b) 使得 F (ξ) = AR(ξ) − AL(ξ) = 0, 這表示當刀子在 x = ξ 的地方, 這一刀可以讓蛋糕均分。

我們也可以考慮另外一種平分蛋糕的方法, 在x-軸上先取一點P,然後考慮刀子與x-軸之間的夾 角 θ ∈ [0, π]。 記A為蛋糕的面積, 對於每個θ,記AR(θ)與AR(θ)分別表示刀子在θ角的時候,蛋 糕在刀子右側與左側的面積。 我們考慮函數F (θ) = AR(θ)−AL(θ),它是一個定義在[0, π]上的連續 函數,並且滿足F (0) = 0 − A = −A < 0, F (π) = A − 0 = A > 0, 故由中間值定理(Intermediate Value Theorem) 得知: 存在 ξ ∈ (a, b) 使得 F (ξ) = AR(ξ) − AL(ξ) = 0, 這表示當刀子在與 x-軸

夾角為θ = ξ 的時候, 這一刀可以讓蛋糕均分。

5 (切月餅). 上述均分蛋糕的方法或許你會覺得很容易而顯得不足為奇,我們現在來挑戰如何均分 月餅。 一塊具有滿滿的豆沙還有一顆蛋黃的月餅如圖4.5 所示, 其中白色的區域是豆沙, 灰色的區域 是蛋黃。 我們要問的是: 是否存在一種切法, 當刀子一切下去的時候, 不僅平分豆沙, 也平分蛋黃?

4.5: 一塊月餅, 白色區域是豆沙, 灰色區域是蛋黃,是否有一刀可以同時均分豆沙與蛋黃? 同時均分豆沙與蛋黃的切法是存在的, 討論如下: 首先把月餅放在一個盤子上,如圖 4.6畫虛線的 圓, 取圓的最右端為 P, 此時 P 對於圓 O 而言角度為 φ = 0, 刀子從與圓盤在 P 點相切的地方開 始,考慮過 P 且逆時針旋轉θ的刀子狀態, 其中θ ∈ [0, π],由前一個例子的討論得知, 必存在某個角

度θ = θ(0)使得刀子均分蛋黃。 這時刀子的另一端對到圓盤上的點記為 Q, 而 ∠P OQ記為φQ

(A) (B) (C)

θ(0)

θ(φ)

φ P

P O

O

Q Q PP = Q

4.6: 尋找可以同時均分豆沙與蛋黃的切割法。

如果在 θ(0) 的時候, 刀子也正好均分豆沙的話, 則討論完畢。 如果沒有均分豆沙的話, 記 AR(0) 為豆沙在刀子的右側面積, AL(0)為豆沙在刀子的左側面積, 此時 AR(0) − AL(0) 6= 0。

現在開始考慮動點 PP 出發沿著圓盤以逆時針方向移動, 如圖 4.6 (B), 當點移動到 P,

φ = ∠P OP,利用前面例題的討論得到將蛋黃均分的切割狀態 θ(φ), 這個操作一直讓P 與Q重

φ = ∠P OP,利用前面例題的討論得到將蛋黃均分的切割狀態 θ(φ), 這個操作一直讓P 與Q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