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九、系統更新與學習之方式

依據「控制論」的觀點,自然界的生物、人類社會及自動化機器,都是以「反 饋」為基礎的自控系統。一切自控系統的目的性行為,都離不開信息的編碼與譯 碼活動。但一個系統若因原始程式與其預設執行或發展序列間產生差距問題,在 發出信息與回收信息的時間中間隔太久,使得系統無法作出正確的回應,便會形

成「時滯現現」20。為解決這一難題,系統就必須事先預設其具有更新學習和預 測能力的功能,以便因應於系統在需要擴充、升級或更新時,去修改儲存於記憶 體內的原有程式。在本文中,曾經以遺傳與文化基因論及了良知系統的承繼方 式,然而在承繼了原始的良知系統之後,面對於不斷更迭變動的社會環境與文化 現象,原始的系統又當如何進行更新以進行適應呢?此處筆者便試圖以今日系統 傳遞之管道,對良知系統在應用上的更新與學習之方式,作進一步的解說。

(一)Internet【網際網路】

電腦網路是一個資料的傳輸系統,任何的電腦主機一旦與網路連上線,皆 可自由的在這個系統上,彼此交換資料與傳遞訊息。資源共享、檔案傳輸、資料 查尋、電子郵件,已成為今日電腦網路所不可或缺的功能。

Internet,最早源起於 1968 年美國國防部成立的尖端研究企劃署(ARPA,

Adva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所主導的一項實驗計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在資訊科技極度的蓬勃下,電腦網路逐漸被廣泛的使用開來,時至今日,Internet 已成為電腦網路的主流,無論任何一個人或機關單位,不管其所能連接的是哪一 套網路系統,只要能連上了 Internet,都能自由的在這個系統上無遠弗屆的彼此 交換資料與傳遞訊息。

網際網路(Internet),是一個結合分散在世界各地小網路系統而成的全球性 網路,透過使用相同的通訊協定,達到資源共享、訊息交換的效果。Internet,在 良知學說的更新方式上,代表著再度進修的教育管道,於現行的教育環境中,最 迅速易得且成效卓著的,便是直接於學校中求諸於老師的指導。「老師」在此一 良知系統中,扮演著程式維修與更新的角色。「心」之存在義有二,一是物理之 心,一是精神之心。身處於現代的教育傳承者,在物理屬性的身上,當然是屬於 現代的;然而屬於精神主宰的意識,卻可透過原文的認知而直接回溯至古老的任 何一時代中。經過專業技能與涵養,老師直接由《孟子》的原義中,承繼了孟子 學說之精義,得到屬於「良知」系統的原始程式,在了解與認知中轉化出自己之 體悟。這一體悟,原來自於一千多年前程式的原始作者-孟子,然而身處於現代 的老師們(系統工程師),以其自身對於「原始程式」的理解,加上了置身於現 代的認知,進而有能力的為原始程式進行了「改寫」,這一改寫的過程吾人可以 將之稱為程式系統的再創。在今日系統軟體的運用上,這便是程式工程師所為原 始程式所作的更新工程。此一更新,不僅可以是程式碼的更新,可以是功能屬性 的更新,更可以是整個系統軟體在程式上的更新。今日教師之角色已被重新定 位,他們除了必須是在理論架構上能搭鷹架的高手之外,更必須具備將所建構之

20 此處時滯現象所指的是,一項學說系統因時空間隔或世代更迭之情形,在讀者與學說系統間 產生時空之疏離感,以致使學說系統無法依預設的架構被理解、認知與運用。

理論或教材轉入網路之上,並能在網路上作雙向之溝通,以非同步的方式監督學 生學習之進展。

回到良知系統的範圍上,一個老師可將對於時代之認知與學習之心得,藉 由修正原始程式之方式,再為孟子原始之學說提出修正,並賦予新的時代意義與 實踐價值,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反饋」21之活動。若將此種概念應用於教學 的過程中,教授者除了做更新的工作外,尚可藉由教授的過程介紹相關的閱讀書 籍,而其中的每一本書,便都像是網路世界中的一個「位址」一般,藉由老師的 引導(類似瀏覽器中書箋的功能)與介紹,受教者可以任意藉由「書箋」中對於 所需資料的得到基礎認知,進而選擇進入所需的「位址」,做進一步深入的學習。

(每一個位址所指出的「首頁」home page,其實就是進入該書的管道)因此說,

現代之人雖可從遺傳與文化基因上獲得良知系統的原始程式,但由於環境與文化 之變遷,藉由類似 Internet 的教育學習之管道,是最容易且迅速進行程式更新與 升級以適應變動的環境之方式。

(二)BBS【朋友】

BBS22,俗稱「電子佈告欄」,使用者可以在在線上與其他使用者閒聊、傳 送電子郵件、下載和上傳免費及共享軟體,並能登入網際網路進行存取,提供上 線的使用者找尋各種資訊及與人交談的園地。

在今日的學習上,有問題不一定得去請教老師或查閱書本,如果能在 BBS 上留下問題,請諸方朋友代為查詢解答,或者彼此溝通討論,亦可在很短的時間 之內得到解決問題之明確方向的答案。就身處資訊時代的人而言,朋友之定義以 非侷限於昔日有平素交往的定義上,而是更為擴大到彼此願意投身於同一範疇且 志同道合的同伴上。《論語.學而篇》開宗明義的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有朋自遠方來」

所指的不就是目前 BBS 所能呈現的功能嗎?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友在個人 修養上有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之功能,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以友輔仁,

皆是將仁德之學與朋友接連上關係。「有朋自遠方來」中的「朋」,無論是孔子的 朋友或學生,其實都是志同道合而能共同學習之「同學」。平日孔子和共同學習 之友人,溝通彼此觀念、分享人生經驗、關係親近密切、氣氛融洽和諧,孔子之

21 反饋(feedback):一種生物學概念,一個系統(分子、細胞、機體或種群)中的能影響該系 統的連續活動與生產效率的反應。本質上是一種通過生物學反應的終末產物,進行的對該反應 的控制。在數學中,特別是在通信理論的各個領域中,常常應用反饋這一原理。輸出的一部份,

做為新的輸入回授,以修正或改善該系統隨後的輸出。

22 是 Bulletin Board System 的縮寫,一種具有一部或多部數據機或提供其他網路存取的方法,讓 遠端的使用者能與之連線以做為資訊存取及訊息張貼中心的電腦系統。使用者以他們的數據機 撥號到 BBS 站,並在專門討論某些特定主題的區域張貼訊息給其他人使用。

所以要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顯然是因為他有感而發:對於這份教 學相長、獲益良多的工作,這種極其愜意、無比充實的生活,引以為樂、樂此不 疲!

年輕人在自己之生活圈中常需要朋友之肯定與認同,如何慎選學習之對象 與開發出自我之自律性便顯得極為重要。在正面價值上,以友為鏡雖可以正得 失,修正可能產生之偏失想法或行為,以達到以友輔仁之效用,但於負面意義上,

若交友不慎亦可能導致自我迷失而淪入錯誤無法自拔之境。因此就良知系統而 言,在交友論學的程式更新過程中,其防毒的監督功能依然無時不在運作,以避 免其產生負面之效果。

獨學而無友,不僅孤陋寡聞,在心靈上也難免慨然生寂。能得一二知友論 學談道,學問交流的融貫,自不待而言;然而心靈上志同道合的喜悅,有時更勝 實質上的收穫。要知道,古代之哲人並非呆板固執的道學家,他們的活潑靈動,

常常不經意流露在對話中。學問的交流與增長,對於自我學習上有絕對的增益作 用,尤其是在心靈上能有相知相合的默契,彼此切磋琢磨的砥礪與慰藉,那會比 單純的學問自勵,來的更有動力! 就此而言,透過如同 BBS 的朋友之管道來學 習,亦是良知系統更新與再創的極佳方式。

(三)磁片【所有可保存之資訊】

磁片,其作用在於讀存各種資料與記錄的「載體」。既然是「載體」,必有 其承載的內容,就良知系統之軟體而言,便是「原始程式」或「更新程式」。在 本文所述良知系統的觀點上,它可以指稱為《孟子》的原文,亦可以指稱為現代 學者對於《孟子》學說在精神上所做的「詮釋」,而後者便是一種符合現代屬性 的改良與再創造的工作。

在現今人為了社會交往與知識傳遞而創造的符號式代碼中,雖然最後都必 須借助光波或聲波以刺激人的視聽神經使人去感知,但是經過技術處理後,幾乎 所有物質材料和能源形式都可以用來進行訊息的傳輸,使信息得以征服空間與時 間的限制,而盡量的提高傳輸的效率便於儲存和加工。現在信息不僅可以通過神 經脈衝、聲波、書報等方式傳遞,而且還能借助於電流、電磁波以至於光纖系統 來輸送,憑靠著磁帶、磁碟、半導體、全息微縮膠卷等載體來儲存。通過一組共 同約定的符號,現代人已可以使用任何信息傳遞的方式,來替代天然的語言,運 用 FTP23的功能進行人類知識的表達與傳輸。只要將人類的知識、理論進一步的 經過形式化的過程,就可以把各種信息送入機器內,以各種人工智能的機器對知 識進行加工,進而創造出更多新的信息。就今日可見的資料記錄之載體而言,不

在現今人為了社會交往與知識傳遞而創造的符號式代碼中,雖然最後都必 須借助光波或聲波以刺激人的視聽神經使人去感知,但是經過技術處理後,幾乎 所有物質材料和能源形式都可以用來進行訊息的傳輸,使信息得以征服空間與時 間的限制,而盡量的提高傳輸的效率便於儲存和加工。現在信息不僅可以通過神 經脈衝、聲波、書報等方式傳遞,而且還能借助於電流、電磁波以至於光纖系統 來輸送,憑靠著磁帶、磁碟、半導體、全息微縮膠卷等載體來儲存。通過一組共 同約定的符號,現代人已可以使用任何信息傳遞的方式,來替代天然的語言,運 用 FTP23的功能進行人類知識的表達與傳輸。只要將人類的知識、理論進一步的 經過形式化的過程,就可以把各種信息送入機器內,以各種人工智能的機器對知 識進行加工,進而創造出更多新的信息。就今日可見的資料記錄之載體而言,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