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九年一貫數學學習能力指標

數學的學習注重循序累進的邏輯結構,因此,過去國內外數學教材的演進,概遵循 此邏輯結構,以保證數學教育的穩定性。再者,數學是較能進行國際性評比的學習領域,

教學的成效亦有較客觀的標準,因此,數學教育成效的評估應有其客觀基礎。

數學被納入國民教育基礎課程,有三個主要原因:

1. 數學是人類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數學被公認為科學、技術及思想發展的碁石,文明演進的指標與推手。數學結構之 精美,不但體現在科學理論的內在結構中及各文明之建築、工技與藝術作品上,自身亦 呈現一種獨特的美感。

2. 數學是一種語言

簡單的數學語言,融合在人類生活世界的諸多面向,宛如另一種母語。精鍊的數學 語句,則是人類理性對話最精確的語言。從科學的發展史來看,數學更是理性與自然界 對話時最自然的語言。

3. 數學是人類天賦本能的延伸

人類出生之後,即具備嘗試錯誤、尋求策略、解決問題的生存本能,並具備形與數 的初等直覺。經過文明累積的陶冶與教育,使這些本能得以具體延伸為數學知識,並形 成更有力量的思維能力。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以學習者為主體,以知識的完整面為教育的主軸,以終身學習為 教育的目標。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且處於高度文明化的世界中,數學知識及數學能 力,

已逐漸成為日常生活及職場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基於以上的認知,國民教育數學課程 的目標,須能反映下列理念:(一)數學能力是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指 標;(二)培養學生 正向的數學態度,了解數學是推進人類文明的要素;(三)數學教學(含教材、課本及教 學法)應配合學童不同階段的需求,協助學童數學智能 的發展;(四)數學作為基礎科學 的工具性特質。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的規劃不僅應反映數學學習的特性,亦應考量環境條件的限制。首先是教 學時數的限制。目前國民中小學 數學領域教學的時數每週三至四節。然而,數學領域 新題材的學習(包括操作觀察、概念學習、新演算方法或應用問題解題等),往往需要 較寬裕的時間來融會貫 通;而且,數學領域相較於其他領域學習場所多樣化的特質,

其學習仍以課堂活動為主體,家庭作業與溫習僅能輔助學習,因此上課時數將直接影響 數學教學的成效。

在既有限製之下,九年一貫數學領域的課程綱要,是要下列四個原則來界定﹝5﹞

1. 參考施行有年具有穩定基礎的傳統教材。

2. 採用國際間數學課程必備的核心題材。

3. 考慮數學作為科學工具性的特質。

4. 現有學生能夠有效學習數學的一般能力。

具體而言,九年一貫學學習領域的教學總體目標為:

1. 培養學生的演算能力、抽象能力、推論能力及溝通能力。

2. 學習應用問題的解題方法。

3. 奠定下一階段的數學基礎。

4. 培養欣賞數學的態度及能力。

其中,國民小學階段的目標為:

5. 在第一階段(一至三年級)能掌握數、量、形的概念。

6. 在第二階段(四至五年級)能熟練非負整數的四則與混合計算,培養流暢的數學 感。

7. 在小學畢業前,能熟練小數與分數的四則計;能利用掌用數量關係,解決日常生 活的問題;能認識簡單幾何形體的幾何性質、並理解其面積與體積公式;能報 讀簡單統計圖形並理解基概念。

國民中學階段的目標則為:

8. 能理解坐標的表示,並熟練代數的運算偶數的四則運算。

9. 能理解三角形及圓的基本幾何性質,並學習簡單的幾何推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