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樂曲分析與詮釋

第二節 第二樂章之分析與詮釋

一、 曲式結構及手法

第二樂章詼諧的快板 (Allegro Giocoso),曲式為小輪旋曲式(Rondeau)39,以 四分音符=138 的速度來演奏,樂章中的主要拍號為 4/4 拍,見【譜例 11】,其 中在第八小節轉為 3/4 拍,第九小節轉為 2/4 拍,做了兩小節的拍號變化之後又 回到 4/4 拍,是一個演奏起來較輕快的樂章。筆者將不斷重複出現在各段落的主 題(Refrain)來分配段落,請參照【表五】,而“Refrain”稱作「反覆樂節」,長度

為兩小節,包含前奏總共出現四次,見【譜例 10】,分別是前奏、3-4 小節、41-42 小節【譜例 17】、51-52 小節【譜例 19】,中間分為 A 段落與 B 段落,其中 Episode

A 為 12-40 小節,細分成三個小段落,分別為:a 段落(12-22 小節)、b 段落(22-33 小節)、Extension(34-40 小節),Episode B 為 43-50 小節,Coda 為 53-56 小節。其 中 Episode B 因僅有 8 小節,樂句具有連貫性,故筆者認為不需再加以區分成小 段落。【表五】

39小輪旋曲(Rondeau)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的一種形式的詩歌,以及相應的音樂民 歌形式,雅各在此曲中也插入類似俄國民歌式的旋律,符合他新古典主義的創作風格。

34

35

雙簧管旋律以八分音符為單位來分割,雙簧管演奏者要特別注意第一拍的重音,

第六小節的和弦根音依序由 Eb→Db→C 全音下降,皆為和諧的大三和弦。詳見

【譜例 10】

【譜例 10】

【7-11 小節】

7-9 小節拍號轉換依序為 4/4→/3/4→2/4,每小節的節拍逐漸減少,暗示段落 即將結束,筆者認為此應從第八小節逐漸漸弱,此三小節的伴奏和絃由各種不同 的音程組程,形成特別的音響效果,節奏律動要與主旋律一致。第 10 小節開始 到小段落 a 的地方,鋼琴頑固低音由減五度組成,右手由減五度轉為完全四度,

11 小節由主題開頭動機而來,演奏者應充分表現其和弦音響效果,表情要清楚、

明快、果決,筆者認為作曲家在此製造旋律的流動感,暗示不同素材的旋律即將 出現。

36

【譜例 11】

Episode A

小段落:a

【12-22 小節】

12-20 小節新素材出現在雙簧管獨奏部分,可以三小節為一樂句換氣一次,

其中 14 與 17 小節以相同形式當作樂句收尾,重音放在第二拍。12-13、15-16 小 節雙簧管旋律皆以模進形式寫成,此兩句利用前後音量變化來增加色彩,12-18 小節伴奏皆為減五度的頑固低音,右手則先以音程和左手對位,再以分散和弦的 形式和左手相同的節奏演奏。15-16 小節雙簧管與鋼琴的音量分別為 f 與 mf,有 別於 12-13 小節的 p 與 mp,鋼琴需要幫忙主旋律作漸強,頑固低音才不會顯得 枯燥乏味。18-20 小節綜合前面兩句的素材,18 小節雙簧管旋律為 11 小節的模

37

進,19-20 小節鋼琴左右手以八度形式彈奏與 15-16 小節相同的旋律,雙簧管則 為鋼琴的對位,此四音彈舌不宜太重,不然容易產生重音,漸弱要做明顯,將

10 小節的 a 段落平靜收尾,使 21-22 小節主題往上小三度的鋼琴間奏音型可以突 顯出來,為了要強調此曲的動機素材,雅各不但以八度同音的方式,還在譜上標 上術語,sempre 為持續的意思,叮嚀鋼琴演奏者這兩小節要一直保持 f。

【譜例 12】

38

Episode A

小段落:b

【23-33 小節】

整個段落以輕快的跳音為主,從 23 小節開始鋼琴音量一直維持在 p,從 22 小節第四拍後半拍的三連音,從 f 的音量到 23 小節以 c2全音符漸弱到 p,23-28 小節鋼琴和雙簧管輪流互相對話,鋼琴伴奏大三和弦與小三和弦互相交錯,25 小節為 23 小節的倒影,且 23、25、27 小節鋼琴的八分音符和弦觸鍵不可太重,

24、26、28 小節的八分音符樂句雙簧管要輕輕彈舌,兩者皆不可有重音,八分 音符的長度鋼琴與雙簧管需一致,整段以 p 的音量營造出神秘的氣氛。29 小節 鋼琴與雙簧管對位,此小節應漸強到 f 與 23-28 小節音量上做對比,29-33 小節 皆以 f 的音量來表現,雙簧管送氣需比前段多,八分音符點舌也比前段加重,31 小節鋼琴和弦部分穿插小七和弦與增三和弦增加色彩,30-32 小節鋼琴觸鍵需比 前段扎實。整個 Episode A 的 b 段,開頭 23 小節與結尾 33 小節,雙簧管與鋼琴 皆是 c2音,故筆者將此 10 小節區分為一個小段落做解釋。

見【譜例 13】、【譜例 14】

39

【譜例 13】

【譜例 14】

【34-40 小節】過門

此段落為 b 段跨到反覆樂節的過門。筆者認為,此段落應維持在 f 的音量,

鋼琴和弦需同樣維持紮實的觸鍵,要簡潔有力,34 小節後兩拍的三個和弦,類 似複調手法,應特別強調左右手和弦一與和弦二不同性質所製造出的不諧和音響。

36-39 小節為一個樂句,36-37 小節雙簧管旋律要以 38 小節降 b 音為目標往前推

40

進,38 小節加入鋼琴,並同樣以 c2音在 39 小節的第一個八分音符總結此樂句。

39-40 小節動機節奏音形出現,為之後的反覆樂節做準備,筆者認為此時 39 小節 鋼琴伴奏與 40 小節雙簧管旋律的連接可轉為 p 的音量,輕而短地表現八分音符 跳音,而鋼琴可以在 40 小節做漸強,以即將到來 41 小節的反覆樂節為目標。

【譜例 15】

【譜例 16】

【41-42 小節】反覆樂節

與開頭動機類似的音形,演奏者需特別強調曲子的中心素材特性,應以 f 的 音量來演奏,伴奏和開頭同樣是雙簧管聲部動機主旋律的對位。

41

【譜例 17】

【43-50 小節】Episode B

以降 B 音開頭的雙簧管旋律,和前段有很大的不同,從雅各的創作風格得 知,此段落主旋律以民歌式旋律風格來程現,一來是樂句旋律的音程排列變成以 全音為主,以降 B 音為中心音,有降 B 大調的色彩,筆者認為此段落是全曲的 高潮,前面的鋪敘都是為它而寫,雙簧管要以 P 的音量溫柔地唱出,並充分表 達圓滑線,維持樂句的連貫性,不宜有太突兀的漸強漸弱。鋼琴的節奏型延續

23-35 小節的主要伴奏音型,觸鍵同樣不宜太重,和聲配合著主旋律的色彩,但 主旋律與伴奏間的互動,要讓聽者感受到圓滑線與跳音的對比。結束時,49-50 小節有爵士和聲的色彩,以鋼琴左右手不同的分散和弦來彈奏,雙簧管以全音符 結束在中心音(降 B),正好為之後再次出現的的反覆樂節做準備。

詳見【譜例 18】

42

【譜例 18】

【51-52 小節】反複樂節(Refrain)

為兩小節鋼琴間奏,鋼琴以同音八度呈現。

【譜例 19】

【53-56 小節】尾奏(Coda)

尾奏段落雙簧管與鋼琴以動機素材的旋律形式互相交錯,兩者連接緊密,拍 子上不可以有任何空隙,雙簧管的彈舌與鋼琴的觸鍵都必須用很輕的力道,最後 以 p 結尾建立在 C 大調上。

43

【譜例 20】

4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