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次大戰後 二次大戰後 二次大戰後 二次大戰後

戰後民生蕭條,百廢待舉,經濟上面臨困境,教育上在重振旗鼓的制定階段。臺 灣有系統的西式教育起自於日治時代,有許多音樂家赴日求學,戰後回國求新求變,

也有隨中央政府播遷來臺的音樂家們在音樂的領域持續耕耘。

蕭新煌《臺灣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對典範轉移的幾點觀察》一文中將臺灣二 十世紀社會變遷劃分的四個時期,10 此時期為文中所述之 1945 到 1952 年第二次大變 遷,這混亂的八年是另一個新政權進入後,再次所強加引發轉變的態勢,此時臺灣作 曲界在正處於發展階段,當時的音樂會大多數演出外國人的作品,對於國內作曲家的 作品甚少被演出,所幸在當時有一群隨著中央政府遷移來臺的中國大陸音樂家,有日 本東京音樂學校畢業,主修理論作曲的蕭而化(1906-1985);大陸中央大學教育學院 音樂系畢業,主修理論作曲的張錦鴻(1907-2002);大陸中央大學教育學院畢業,曾 修習和聲與作曲的李永剛(1910-1995);上海美專音樂科畢業,曾於上海音專理論作 曲選科研究二年的康謳(1914-2005);國立福建音專畢業,世界大學音樂藝術博士的 李中和(1916-2009);國立福建音專主修理論作曲的沈炳光(1921- );以及蔡繼琨

(1912-2004)、戴粹倫(1912-1981)、施鼎瑩(1903-不詳)、周崇淑(1916- )、戴序 倫(1925-2007)、鄭秀玲、江心美、林橋、李九仙(1912- )、王沛綸(1908-1972)、

樊燮華(1896-1967)、司徒興城(1925-1982)、馬熙程、陳暾初(1920-2009)、申學 庸(1929- )、胡美珠、林運玲(1931- )、許聞韻、石嗣芬、薛耀武(1928-2004)、

隋錫良、許大偉等人,在音樂教育及樂團展演領域持續耕耘,並與臺灣本土音樂家李

10 見第一章第三節。

金土(1901-1972)、張彩湘(1915-1991)、高慈美(1914-2004)等人互相切磋砥礪,

王錫奇(1907-1973)、戴粹倫、史惟亮(1926-1977)、鄧漢錦(1925-2009)、陳澄雄、

蘇忠、柯基良(1946- )、劉玄詠,現任團長為林正儀,11對二次大戰後至解嚴前期西

1955 年美國「空中交響樂團」(Symphony of the Air)九十幾位團員赴臺演出,12

11 林正儀於 2012 年 4 月下旬退休卸任團長職務,改由副團長陳樹熙代理團長職務。

12 隸屬於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後名為 NBC 交響樂團,創立於 1937 年,當時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接掌樂團,每週定期舉辦音樂會並透過廣 播錄製大量的音樂作品。

為臺灣第一場由歐美音樂表演團體演出的音樂會,由於當時政治因素,此場音樂會由 蔣宋美齡(1897-2003)所領導的婦聯會、13 新聞局、政戰總部、聯勤總部、外交部 與美國新聞處聯合舉辦。臺灣當時並無適當樂器與表演場所,以兩架巨型運輸機運送 樂器,並在「三軍球場」舉行,14 此次演出開日後歐美團體赴臺演出之先例。

「臺灣省文化協進會」為倡導音樂藝術、發掘音樂人才,自 1947 年至 1955 年舉 辦臺灣全省音樂比賽大會,該會因會址及經費問題難以解決,會務亦告停頓,1958 年結束所有業務,期間音樂比賽舉辦之項目包括成人組、高中組、初中組及兒童組,

詳細如表【表 2-1】所示

13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蔣宋美齡於 1950 年 4 月 17 日成立,當時名為「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 會」,幹部多為三軍將領夫人,組織成立目的在團結全國婦女以照顧軍眷,使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包 括成立縫衣工廠、母職講習班、播放勞軍電影及捐建眷舍。

14 今北一女中旁廣場與總統府前的停車場及介壽公園皆包括在內。

游素凰將 1945 至 1975 年間臺灣西式音樂創作劃分為兩階段,以 1960 年為分水

不一的評價,但也為沈寂已久的臺灣音樂界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掀起了一股現代音樂

化作曲研究班」等。26 由於具有實驗性音響與怪異和聲特質的現代音樂,對於當時聽 眾而言是全新的音樂感受,當然有許多人亦是無法接受與傳統古典音樂大相逕庭的現 代音樂,因此這些音樂團體的成立為現代音樂作曲家提供發表平臺,對於現代音樂的 推廣更是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們的創作題材廣泛,創作風格具多樣性,為臺灣現 代音樂的發展有著莫大的貢獻。

許常惠在 1996 年的《音樂史論述稿》中把臺灣的音樂家分為四代,臺灣本土第 一代的作曲家以江文也(1910-1983)、陳泗治(1911-1992)、呂泉生(1916-2008)及 郭芝苑(1921- )等為代表;第二代作曲家有史惟亮(1925-1976)、許常惠、劉德義

(1929-1991)及盧炎(1930-2008)等人為主;1930 年代第三代作曲家則是陳茂萱

(1936- )、陳懋良(1937- )、蕭泰然(1938- )、侯俊慶(1938- )、馬水龍(1939- )、

沈錦堂(1940- )、梁銘越(1941- )、李泰祥(1941- )、徐頌仁(1941- )、徐松榮

(1941- )、游昌發(1942- )、賴德和(1943- )、連信道(1943- )、溫隆信(1944- )、

許博允(1944- )、潘皇龍(1945- )、曾興魁(1946- )、柯芳隆(1947- )、林進祐

(1948- )、錢南章(1948- )、吳丁連(1950- )、戴維后(1950- )等約二十二人;

1950 後的第四代作曲家則有楊聰賢(1952- )、徐世賢(1953- )、錢善華(1954- )、

熊澤民(1954- )、黃燕忠(1955- )、蘇凡凌(1955- )、鍾耀光(1956- )、張蕙莉

(1956- )、金希文(1957- )、潘世姬(1957- )、陳樹熙(1957- )、莊文達(1958- )、

陳玫琪(1958- )、應廣儀(1960- )、呂文慈(1962- )、洪崇焜(1963- )、楊金鋒

25 臺中作曲研究班:成立於民國 55 年,成員有趙永男、王重義、吳武昌、何美結、張己任、洪 青、賴秋鏡等人,為臺中市音樂協進會研究班的學員。

26 彰化作曲研究班:成立於民國 55 年,成員有王耀錕、施福珍、洪東海、林進祐、蔡素華等人,

為彰化縣音樂教師聯誼會的會員。

(1964- )、李子聲(1965- )、王思雅(1965- )、洪千惠(1966- )、蕭慶瑜(1966- )、

簡郁珊(1967-2011)、李和莆(1967- )、李思嫻(1969- )、陳瓊瑜(1969- )、王怡 雯(1969-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