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舖面之革新與發展

臺北市行之已久的簡易舖設,以及 1931、1932 年臺中市試行的簡易舖設,

皆因汽車的激增而損害嚴重。路面龜裂處逐年增加,水滲入地下使得道路地盤軟 化,加速損壞,修補工作已達永無寧日的地步,必須頻繁地補充焦油。然而,伴

50《国民新聞》,〈国民生活を脅威する日本の悪道路:ワーレナイト・ビチュリシック舗道日本 石油株式会社の大事業〉,大正 13(1924)年 11 月 29 日。

5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北市道路舖裝工事費資金借入(指令第二八九○號)〉,昭和 7

(1932)年 10 月 1 日,第10585冊,第 3 號。

52 東京市 745 哩的道路中尚有 271 哩尚未舖設(43%),東京市民每年因不良道路蒙受的道路維 持費、車輛運轉費、貨物集配費等損失約達 5,400,000 圓。若投下 23,000,000 圓舖設這些宋舖 設之道路(每坪 10 圓),則每年在市民生活上可帶來 5,400,000 圓的利益。約需要約 3 年多的 時間即可回收此一投資。參見丸岡道夫:〈局營自動車創始三周年に際して〉《臺灣自動車界》 第 5 卷,第 8 號,昭和 11(1936)年 8 月,頁 26-27。

隨而來的臭氣大大地降低作為街路的價值。

53

幸而舖設道路的種類,隨著各項研發而日趨多元。此一時期臺灣道路舖設 的改善,除了各地方廳自行研發的成果之外,亦仰賴日本國內已趨成熟的技術。

日本自從 1919 年東京市舖設瀝青道路以來,成效不彰,主要是因為當時日本的 舖設事業尚屬於草創時代,時有路面的選擇不當、施工不熟練、竣工後維護不當 等情形。獲致具有學識經驗的優秀技術人員及完備的機械施備,實為當時之要 務。日本石油界的代表──日本石油會社,是當時日本唯一生產瀝青舖道材料的 公司,長年致力於製造國産石油瀝青,承包瀝青道路工程。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需 求,該社擴張道路部,與美國華倫兄弟公司(Warren Brothers Company)合作,

改良瀝青舖道的缺點,研發出理想的 Warennite bithulithic(ワーレナイト・ビチ ュリシック)舖面等各種瀝青道路,並取得特許施工權,開始承包各種舖面的道 路工程。由於工程之需要,也整備瀝青攪拌機等機械,並自美國招聘具學識經驗 的 2 名技師擔任現場監督的工作。在日本石油會社的努力下,日本的舖設道路技 術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54

這些技術後來也漸漸引進臺灣。

1935 年為止,臺灣舖設道路的舖面迄共有焦油黏土舖面(tar clay)、瀝青乳 劑舖面(Emulsion,分混合式與滲透式兩種)、瀝青乳劑碎石舖面(Bituminous Macadam,分全滲透式與半滲透式)、bithulithic 舖面(ビチュリシック)、Warennite bithulithic 舖面、

55

托皮卡式瀝青混凝土舖面(Topeka asphalt concrete)、sheet asphalt 舖面(シート・アスファルト)、混凝土舖面(concrete)、水泥灰泥舖面(cement mortar)、penolithic 舖面(ぺノリシック)、

56

emulvia 舖面(エマルビヤ)

57

等 13 種舖面。其中,焦油黏土、瀝青乳濟等屬於瀝青塗裝道路的簡易舖設;Warennite bithulithic 舖面、bithulithic 舖面、托皮卡式瀝青混凝土舖面(Topeka asphalt concrete)、 sheet asphalt 舖面等則屬較高級的瀝青混凝土道路(Asphalt Concrete Road);此外,

還有混凝土舖面、水泥灰泥舖面(cement mortar)等工程費用較為昂貴的水泥混

53 大橋生:〈臺灣から〉,《道路》,第 4 卷第 11 號,東京:道路協會出版部,大正 4(1915)年 11 月,頁 64;三浦磐雄:〈臺灣の道路(其の五)〉,《道路の改良》,第 18 卷,第 7 號,東京:

道路改良會,昭和 11(1936)年 7 月,頁 72-73;三浦磐雄:〈臺灣の道路(其の六)〉,《道路 の改良》,第 18 卷,第 9 號,東京:道路改良會,昭和 11(1936)年 9 月,頁 57。

54《国民新聞》,〈国民生活を脅威する日本の悪道路:ワーレナイト・ビチュリシック舗道日本 石油株式会社の大事業〉,大正 13(1924)年 11 月 29 日。

55 Frederick J. Warren 於 1901、1903 年獲得早期 HMA 舖面材料和舖設方法之專利權,他稱此種 工法為 bitulithic,後來成為瀝青舖設道路的一種商品名稱。成立華倫兄弟公司(Warren Brothers Company)經營道路舖設事業。Warennite bithulithic 舖設則是華倫兄弟公司雇用的一名員工於 1910 年所發明。參見

http://training.ce.washington.edu/WSDOT/Modules/01_introduction/01-2_body.htm http://www.hotmix.org/history.php

http://www.lib.kobe-u.ac.jp/das/jsp/ja/ContentViewM.jsp?METAID=00104765&TYPE

56 penolithic 舖面亦是 Frederick J. Warren 活躍發展時期的瀝青舖設商品名之一。參見 http://www.hotmix.org/history.php

57 emulvia 是在瀝青當中加入水及乳化劑依適當的方法製造,必須達一定的粘度和蒸發殘滓。原 本是 Eurovia 公司的瀝青乳劑商品名。參見橫山信毅:《道路鋪裝》,東京:大倉土木株式會社,

昭和 6(1931)年 11 月,頁 24。http://www.eurovia.com/fr/produit/152.aspx

凝土道路(Cement Concrete Road)。

58

各種舖設的性質和效用皆不相同。因此,在選擇舖設類別時必須十分注意。

一般而言,選擇舖面主要的考量有:1.路盤基礎必須能安全地支撐舖設。2.舖設 強度必須能承受一定的載重,且對於車輪的磨擦係數必須盡可能降到最低。3.對 於行人和沿路住民而言,必須是清淨、衛生、美觀、低噪音。4.經濟上,最好是 工程費低廉、工法簡單、耐用,易於修繕打掃。

然而,由於各類的舖設皆有其特質,很難一概而論其優劣。因此,在決定 舖設之前,必須先調查該道路的交通狀況、土質、氣候及材料取得的難易等,再 選出最經濟、最適合該地方的舖設。決定舖設種別之時,還必須考量到其經濟價 值如何。改良道路除了會產生降低搬運費之有形的利益外,還有其帶來的便利、

衛生、使人心情良好等無形的利益。

59

臺灣各地也因氣候風土的不同,道路結構、舖面的選擇與發展也有所不同。

總的來說,臺灣北部冬雨多濕,南部較為乾燥,但夏季常有午後雷陣雨。因此,

北部的土壤多屬ラテライト(Laterite)系,土質較為安定,是良好的基礎用材;

南部則主要是細砂類的土壤。就舖設資材而言,北部的砂、砂礫、鵝卵石皆頗充 足,南部則僅有砂,砂礫取得較為不易。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也產生許多臺灣 特有的特殊道路構造。例如小崗山、半屏山、壽山等地出產富石灰成分的硓砧石,

因此高雄州、臺南州即有所謂的「硓砧石道路」;北部各州因富產鵝卵石,而有 所謂的「鵝卵石道路」;臺北州大屯山附近由於方便自竹子湖、紗帽山等地取得 安山岩、閃綠岩質的天然碎石,同時利用當地的火山灰,方便築造瀝青乳劑・馬 卡丹姆(Bituminous Macadam)式道路;高雄州的汐州郡只有粘板岩質的扁平砂 礫,但該種砂礫與瀝清粘著狀況不佳,以塗料油(primer)補強之,成功地完成

「使用砂礫的 penolithic 舖設」;使用砂礫的瀝青混凝土中級舖設最早是在臺北市 出現,後來由於發現該地砂炭質的砂礫與瀝青粘著不佳,遂採 macadamix(マカ ダミクス)式混合法(依次將砂礫、瀝青、砂投入混合),產生所謂的「使用砂 礫的瀝青混凝土舖設」。

60

除了自然條件的考量,各州也依其實際需求與現實條件,進行其認為合理 的道路舖設。例如臺南州為謀求快速普及舖設道路,積極推廣其自行研發出來且 費用低廉之瀝青乳劑舖設道路。

61

1929 年,淺野水泥株式會社捐獻水泥以供高雄

58 三浦磐雄:〈臺灣の道路(其の五)〉,《道路の改良》,第 18 卷,第 7 號,東京:道路改良會,

昭和 11(1936)年 7 月,頁 70-77;三浦磐雄:〈臺灣の道路(其の六)〉,《道路の改良》,第 18 卷,第 9 號,東京:道路改良會,昭和 11(1936)年 9 月,頁 56-63;岩澤忠恭:《道路の 構造と鋪裝》,東京:日本文化協會,昭和 9(1934)年 5 月,頁 117-275。

59 岩澤忠恭:《道路の構造と鋪裝》,東京:日本文化協會,昭和 9(1934)年 5 月,頁 300-301。

60 龜卦川振興:〈臺灣に於ける地方資材による道路の特殊構築法〉,《道路》,第 3 卷,第 11 號,

東京:日本道路技術協會,昭和 16(1941)年 11 月,頁 71-74。

61 臺南市以為其推行之瀝青乳劑舖設係最適合臺灣之舖設,不僅用費低廉,盛夏亦不會因吸熱 而溶解變軟。1936 年才渡過試用期而進入實用期。總督府道路港灣課技師北川幸三郎一行 4 人還曾經前往視察。參見《臺灣日日新報》,〈乳劑鋪裝は臺灣に好適北川技師一行視察〉,昭 和 13(1938)年 2 月 9 日,13609 號,5 版;《臺灣日日新報》,〈低廉、堅固を誇る臺南市の鋪 裝工事〉,昭和 11(1936)年 5 月 22 日,12985 號,5 版。。

市舖路,因而高雄市部分市區有混凝土舖設道路;1933 年,大倉土木株式會社再 以無償的方式(但砂礫和砂由市負擔)嚐試 sheet asphalt、托皮卡式瀝青混凝土

(Topeka asphalt concrete)、emulvia 等 3 種道路舖設。但就普級情況觀之,臺灣全 島是以 Warennite bithulithic 舖面居壓倒性多數。

62

Warennite bithulithic 舖設如前 所述,是由日本石油會社自與美國華倫兄弟公司(Warren Brothers)合作研發,

並取得特許施工權。此種舖設最早實施於日本國內的函館市,主要的優點有:1.

價格便宜:在東京 1 坪約 35 圓;在易取得碎石或砂礫的地方,則約 20 圓左右;

在臺灣因為徵用勞役與各項捐獻,最貴不過 8 圓左右。2.舖設快速:使用混和機

(asphalt plant)的話,每日可以舖設約 300 坪。

63

3.較之簡易舖設更加堅固耐用:

臺中市在 1931、1932 年度曾嘗試簡易舖設,1933 年度則施行 Warennite bithulithic 舖設。結果,到了 1936 年,簡易舖設路面龜裂處逐年增加,水滲入道路底層使 得道路地盤軟化,加快道路損壞的速度;但施行 Warennite bithulithic 舖設的道路 則無毫無損害,成績良好。臺中州因而計畫將來只要經費許可,道路要全面進行 Warennite bithulithic 舖設。

6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