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行動

在文檔中 傳播工具中的心智 (頁 69-72)

不過,以上這些表徵系統只是解決問題的先備條件,是「知道什麼」,但要解決問 題,逹成目標(如完成一篇新聞稿),必須具備以行動形式展現的實務智能。

65

同時,在解決問題時,通常有多種可能的行動可以選擇,如同一現象,如何描述?

從什麼角度切入?其中之取捨拿捏之高下,往往是區辨專家生手的關鍵。研究的重點 是(一)探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與情境互動的過程中,有那些行動的可能?(二)

面對同樣的問題,專家生手其取捨有何不同?

行動可從三個方面來分類(表九)

表九:行動類型和範例(以新聞工作為例)

行動主體 對應之情境 行動形式 例子

身體技術/ 常態行動 順應 虛擬攝影棚中之身體動作(如走動方

式、手勢、讀稿)/口語文化說故事技 巧(如押韻、對杖等)(Ong,1982)

心理操作 取用 讀稿機/使用資料庫(如檢索)

取捨 文類、遣辭用字

創造 知識工程(如新媒介,Sterelny,

2012)/知識行動(Kirsh, 2008) 即興行動 順應 在不能錄音的情境下記錄(本書資

料)

使用 如何利用華人人脈(本書資料)

取捨 找到最適合的傳稿管道? (本書資 料)/如何紀實避禍?(陳順孝,2003;

蘇永欽)

創造 改造手機通訊錄為人脈工具(林文 琪,2013)/ 養題目(本書資料)

以下進一步說明:

66

1. 身體技術/心理操作

從行動的主體來分,可分成身體技術/心理操作(見圖二), 這已在前面說明,不再重 複。

2. 常態行動和即興創作

依所面對情境之性質,即常態和動態情境,可將對應之行動分成常態行動和即興 創作。

常態行動有一定之穩定性,可歸納為理論和規則,可進一步成為外顯知識,如教 科書、編採手冊等。本書第七章「組織協力」重點即為組織因應情境而演化之常態行 動。

即興行動則指因應動態情境而展現。例如記者在某一特定時空撰寫新聞稿、進行 訪問,當下之情境因人時地物而異,必須發揮創意,即興創作。本書「寫作」、「訪問」

幾章重點即在即興行動之內涵。

3. 順應/取用/取捨/創造

依和情境互動的形式來分,行動可分成以下順應等幾類。這是本書最關注的行動 類型,從這些行動中可以看出實務智能的運作,也可進一步分辨專家和生手。

(1)順應

順應指考慮情境之限制,採取之行動。以新聞工作為例,專業價值、組織文化、

讀者屬性等都是必須考慮的限制。

從事實務工作,必須考慮情境之限制,發展出「適宜」的行為。同樣地,解決問 題當下的情境所加諸之限制其性質又不同,因時空而異。專家的特點在於在各種限制 中取得平衡點,完成任務。

(2)取用

相對於限制,情境也提供豐富的智能資源,如工具、他人及其他智能,以供取用。

但是資源必須要透過行動和技術來取得。取用指的是發現、檢索、利用情境資源所展 現之身心行動,如利用人脈、檢索資料庫、發揮組織資源等。

67

(3)取捨

取捨則指有多種行動方案時,經過拿捏取捨所作選擇之行動。學習專業,可說是 在學習符合專業的取捨機制,如以新聞報導為例,常涉及以下之取捨:

在文檔中 傳播工具中的心智 (頁 69-7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