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交響詩-穆桂英掛帥》樂段五: 〈出征〉

第三章 樂曲分析

第六節 《交響詩-穆桂英掛帥》樂段五: 〈出征〉

樂段五:〈出征〉由段落I、段落 II、段落 III、銜接句、尾奏等五個部分組成,演奏 時長約為3 分半,相關曲式架構如下表:

【表3-6-1】《交響詩-穆桂英掛帥》樂段五:〈出征〉曲式架構表

段落 速度 小節 調性

出征

段落 I Lento-

Allegro

556-564(9小節) G大調

段落 II

(穆桂英主題e)

Andante 565-591(37小節)

E大調-E小

【譜例3-6-1】擊樂聲部564小節(三通鼓)

二、段落 II(穆桂英主題e)

565小節,「穆桂英主題」以雄渾壯闊的姿態,第五度出現,調性則建立於前段關係 小調的平行大調E大調上。配器方面,仍採用應答式寫作,銅管扮演旋律主題,樂隊則於 旋律音停留處給予sffz力度的回應。574小節開始,木管聲部、弦樂聲部出現八分音符節奏 型伴奏,為旋律主題進行提供新的動力。583小節,在E大調V級和弦停留後,調性於584 小節轉至平行小調E小調,並採3/4拍,此一突然之舉,使音樂具有格外的動態與張力,亦 使得591小節的D大和弦具有突出的停留特質。詳見【譜例3-6-2】、【譜例3-6-3】。

【譜例3-6-2】弦樂聲部573-577小節

【譜例3-6-3】弦樂聲部581-585小節

三、段落 III

591小節,作曲者利用E小調vii級和弦作為屬和絃的方式,為592小節開始的段落在調 性上建立於G大調。在本段的開頭,作曲者對於速度有清晰的標示:“Allegro vivo”,表示 此處的音樂動態應趨於流暢、明快。592-595小節,木管及小提琴聲部的三小節短樂句,

模擬了京劇樂隊於戰鬥場面的演奏慣例;598小節起,管樂聲部出現連續切分型態的四小 節規律樂句,作曲者將同一旋律動機,採用各管樂聲部分奏混合齊奏的方式,製造了高潮 迭起的戰鬥場面。614小節,在作曲者“molto tenuto”的提示之下,音樂織度趨於單一,聲 部關係重新建立:應答式地由整體樂團對上法國號與小號。詳見【譜例3-6-4】、【譜例3-6-5】。

E: V Em

【譜例3-6-4】木管聲部588-594小節

【譜例3-6-5】管樂聲部598-605小節

639小節,由法國號、小號奏出的〈序奏〉旋律主題,為既有的音樂注入回歸感,而 連續的切分型態重新於弦樂聲部出現。詳見【譜例3-6-6】。

【譜例3-6-6】管樂聲部636-643小節 G: V

切分型主題

京劇風格短樂句

序奏主題回歸

四、銜接句

在前段音樂的巨大動態之下,作曲者於659小節出其不意地縮減配器,並在力度上採 用subito p,企圖製造嘎然而止的對比;在銜接句裡,作曲者以659-661小節的小提琴、中 提琴旋律作為發展動機,於662小節增值,並利用轉調的方式,將音樂逐漸由G大調引領 至680小節的C大和弦,亦即隨後樂段的屬和絃。詳見【譜例3-6-7】。

【譜例3-6-7】第一小提琴657-661小節

五、尾奏(穆桂英主題f)

作為「穆桂英主題」的第六度、同時亦為最後一次出現,作曲者在本段落透過增加長 度的方式,加深了該主題的確定感。調性方面,作曲者採用「穆桂英主題」首次出現時D 大調平行小調的關係大調:F大調建立調性,製造了更為高漲的音樂情緒。長達34小節的 旋律主題,持續由銅管聲部奏出,木管聲部、中高音弦樂聲部在織度上為音樂提供了較為 細碎的前進動力,低音銅管、低音弦樂則以對旋律的方式穿梭其中。力度上,作曲者於銅 管聲部標上了:fff力度,進一步地強調了此主題的重要性。詳見【譜例3-6-8】。

【譜例3-6-8】銅管聲部684-687小節(穆桂英主題f)

718小節為本段落的第二小段,“Prestissimo”清楚描繪了作曲家的演奏要求。速度之 外,重複出現的單一小節動機,亦不斷地強化此段落的結論感。連續強擊的F大調I級和 弦,以短促精悍的樣貌呈現。724-731小節,作曲者再使用應答式寫作手法,配器上,以 整個管弦樂隊對上京劇鑼鼓,製造了極大對比性,一呼一應之後,樂曲終於樂隊與京劇鑼 鼓齊響,體現了交響樂與京劇合為一體的精神。詳見【譜例3-6-9】、【譜例3-6-10】

【譜例3-6-9】長笛聲部715-719小節

【譜例3-6-10】擊樂聲部與弦樂聲部724-733小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