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向來是中國文化格外重視的,因此成為詩歌中的主要題 材之一。人倫精神的生活貫穿在中國各個歷史文化中,不管是詩歌中的君臣、父 子、夫婦、兄弟、朋友間的人我情感皆是如此,這些情感牽繫起人與人之間的網 絡,濃厚的人我情誼也就瀰漫在中國詩歌之中。

清代花木詩也多面向地呈現出人倫之間的深切情誼,描繪人倫情感的花木詩

91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八十四,頁 1280

92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二十八,頁 366

最為動人,花木詩中展現的就是詩人對人倫情誼所展現的那份溫馨摯情。

一、離別愁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漫漫人生路上,誰能不經離別之痛?

誰能不嚐離別之苦?正因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離別便成為人生的生命元素、普 遍的現象。經歷離別之苦的人生,煥發出的情感有著更貼切人生的體驗、更凝煉 的悲愴感受。如卞夢玨〈落梅〉寫梅花觸動詩人鄉愁:

靜夜新雷雨欲滋,無端愁為落梅支。因追灞上初春日,轉念孤山二月時。

香雪易飄風細細,飛瓊難挽柳絲絲。問梅那得情如我,祇恐桃花笑也癡。

93

寫眼前的梅花飄落,忽然無端的愁緒卻襲來,詩人腦海中浮現的是灞上的初春與 孤山的二月之景。散發幽香的梅花易飄落,並隨著春天的腳步一步步地凋零。詩 人不諱言的說最深情的應是身歷其境的自己,梅花未經歷離別之苦,當然無法體 會詩人深切的感受,桃花也只會在旁笑詩人的癡傻。

詩中藉由梅花與桃花的「無知」,烘托出有知有情的詩人,其胸中揮之不去 的鬱積之情深切。曹炯〈楊白花〉以楊花飄飛與子規啼叫寫離別之情:

楊白花,春暮白如雪。飄蕩逐東風,誰家怨離別。飛入深宮不見人,子規 夜夜空嗁血。94

楊花如雪片般飄落而不返,杜鵑的啼叫更增心中的悲恨。詩人信筆拈來的筆觸體 現人間的別離之苦,子規啼血之際,離別之人淌下心血,滴滴穿透心中,那是椎 心刺骨之痛,怎奈此種愁苦屢屢在人間上演,人們的悲苦更不是三言兩語所能道 盡。張芬〈白楊花和碧雲王妹作〉也呈現人們的離情:

柳絮飛來風片斜,牽人魂夢散梨花。淡煙明月迷隋苑,玉燕珠簾憶謝家。

鶯舌好翻新樂府,蛾眉消卻舊韶華。綿綿欲斷渾難斷,萬縷離情怨暮笳。

95

相見時難別亦難,故離別本是人間極大的悲痛。詩人以楊花的雪白之姿,寫其如 梨花般的潔白並牽引人們心魂。白楊花離枝後即四處飄落,故其綿綿不捨、剪不

93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一百八十三,頁 2984

94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三十四,頁 451

95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一百八十五,頁 3063

斷的離情引發更深濃的怨艾之情。白楊花的飄落如人們的離別,縱使不捨亦不得 不飛離,人們深切的離別又情何以堪?曾彦〈楊花篇〉也說:

陽春三月清明天,楊柳千條拂玉關。玉關送別多淒苦,況復楊花飛無數。

飄泊初辭連理枝,纏綿復上相思樹。96

楊花不願離枝飄飛,人們更不願承受離別相送之苦。然而生命總在分分合合中編 織著人生片段,故詩人字字句句間描繪的都是人生普遍卻又深重的悽苦之情。翁 同龢〈題補籬種菊圖〉則寫姐弟情深、離別情苦:

上堂別阿姊,阿姊淚如雨。問弟爾何為,行役苦不已。久留固無名,簡書 況有程。姊看隨陽雁,汲汲南北征。商聲滿天地,如羹亦如沸。阿弟襟袂 間,斑斑家國淚。我淚豈妄揮,人生重乖違。敬告世上人,弟兄莫分飛。

示樸吾姊夫,古之狂猖徒。開編見題字,令我長嗟吁。種菊復種菊,今年 高過屋。更待三五年,金英絢秋谷。97

人生在世最悽苦之事莫過於生離死別,手足的離別亦十分令人憾恨。姊弟臨別之 際心碎不已,尤其知道再見之日遙遙無期,只能抒發心中壓抑的情緒,又不知何 以為之!故詩末寫今年菊花已高過屋舍,三五年之後山谷將遍地菊花,然屆時的 阿弟不知是否能歸鄉?離別的悽愴之情盡在不言中。

在中國詩歌中離別情景中,楊柳扮演「留人」的角色,故詩人常以之為題或 為送別的意象創作,故王鈞〈春柳〉言離別令人斷腸:

含煙搖曳水西頭,青眼纔開慣惹愁。別恨絲絲消不得,斷腸人倚夕陽樓。

98

春柳在水邊搖曳,青蕾才開便惹得人一身愁苦。柳條雖長仍無法消卻人心中的愁 緒,人們倚樓而斷腸,心中鬱積的離愁難以抒發。王靜淑〈柳〉亦言:

乳燕黃鶯三月時,春風拂地柳垂垂。長條不繫行人住,猶向江南送別離。

99

三月時春風吹拂柳絲垂地,細長的柳條無法牽繫住遠行的離人,只能送人遠行,

詩人藉柳條無法繫住遠行之人,道出人間別離之苦。錢紉蕙〈秋柳〉一詩也說:

96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一百九十二,頁 3255

97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一百五十五,頁 2489

98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五十八,頁 868

99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一百八十四,頁 2999

江潭憔悴幾枝橫,秋雨秋風愴別情。猶擬攀條貽遠道,可憐玉笛不成聲。

100

江邊的柳樹已憔悴,秋風秋雨裡更令人充滿悲悽的離情。離人若再攀折贈遠行之 人,則更興發無奈之情,此際吹奏出的玉笛亦悲不成聲。

古人習以折柳送別,詩人欲折柳留人,然而遠行之人終將遠去,令人傷感。

詩中「可憐玉笛不成聲」烘托出詩人的悲苦,正因情感頓挫無法吹奏,方不成調。

繆寶娟〈春柳〉也寫折柳送別:

楊柳絲絲一望齊,和煙和月拂長隄。畫樓雨細眉痕淺,綺陌風輕舞影低。

金縷翦成穿紫燕,綠陰織就囀黃鸝。那堪臨別陽關道,攀折年年送馬蹏。

101

滿眼柳絲在煙月中柔拂著長隄,風雨中的柳絲細瘦而低舞。紫燕黃鸝在其中嬉戲 穿梭,最不堪的是折柳臨別的情景,然而年年無盡的離別,總令人慨歎。沈德潛 的〈折楊柳歌詞〉亦訴說著離別愁緒:

長條爾何物,送郎天邊去。恨不持斧戕,斫盡江頭樹。102

詩人將友朋的遠去歸咎於楊柳,楊柳非但不能挽留摯友,反送他遙遠的天際,全 然未顧慮詩人悲苦的愁緒,故詩人唯想持著斤斧砍盡江邊柳樹,傾洩其斷腸的怨 恨之情。然而朋友不得不離去,詩人的離別之愁干楊柳何事?在詩人的筆下,它 卻背負不義不仁的罪名,成為拆散朋友歡聚的罪人,其悽楚之情躍然。錢載〈宜 亭新柳〉其三亦言:

高拂樓臺下蘸池,不論長短總成伊。如何密密疏疏影,絆惹千千萬萬絲。

桃李蹊邊愁獨立,風流賞處倚天知。但令相送還相見,敢向人間恨別離。

103

柳條高揚時輕拂樓臺,低拂時則輕蘸池水。水中相映的柳條絆惹著千萬條柳絲,

而獨立於此的人空自惆悵,期盼的是相送後的人能在日後重逢,否則憾恨常存。

王嵩高〈江研農楊柳枝詞畫冊〉其二寫深閨女子的離情:

柔條初種不勝鴉,青粉牆邊問阿家。恰悔當初容易別,幾番飛絮又飛花。

104

100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一百八十四,頁 3022

101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一百九十二,頁 3258

102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七十六,頁 1147

103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八十一,頁 1229

104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九十一,頁 1389

初萌芽的柳條無法承受寒鴉棲息,女子探問婆婆知否夫婿的歸期,而最令人悔恨 的是當初輕易相別,數度柳絮楊花紛飛後,人卻仍在天涯未歸。

古代女子在夫婿求功名、擴展事業版圖之際,必須忍受離別之苦。但長期地 離別使女子獨守空閨而落得一身的無奈與惆悵。若當初能多些堅持,也許彼此仍 相守相依,也無須承受離別的苦難。雖然所描繪的題材平凡,卻貼切地展現離別 的深切情感。董紹蘭〈秋柳〉:

風裏枝條弱,秋來雨露勻。可憐曾折處,應有未歸人。鶯語久岑寂,蟬聲 自苦辛。誰家羌笛裏,猶怨玉關春。105

秋風中的柳條柔弱,詩人想像昔日相送的行人應有人未歸,且羌笛聲吹奏出的是 聲聲的哀怨、深濃離情。錢九府〈楊柳詞〉也言:

行行東陌頭,楊柳垂煙霧。昨日我故人,歸去從此路。迢迢東望眼,全被 汝遮住。106

楊柳在煙霧中深垂柳條,昨日故人從此路而別。詩人深情地望著故人迢迢的歸 路,卻被無情的柳條遮住。柳條阻斷詩人情意,濃烈的情感鬱積而無法抒發,心 緒翻捲起滔天巨浪,心中的憾恨悲苦排山倒海而來。梅枚〈早春秋水園看梅花〉

其二也說:

幾度春愁幾寂寥,今年花事絕嬌嬈。吟腸剩欲相料理,風雪騎驢憶灞橋。

107

春愁令詩人陷入寂寥的情境中,然而今年的梅花異常美豔。詩人牽腸掛肚的心境 無以解憂,也許在風雪中騎驢,緬懷當時灞橋相送的情景,能稍稍拂去心中的抑 鬱之情。此處的春愁由離別之情引發,所言所行皆環繞於離別愁苦中。

二、相思情懷

與離別相形相隨的是人們的相思之情,人們在相聚時歡愉、離別時歎惋、別 後思念惆悵。相思之情往往是在現實諸多的限制、不順遂、冷落孤獨時受觸動而

105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一百六十九,頁 2720

106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九十三,頁1418

107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年),卷六十一,頁 913

迸發,詩人進而以詩歌興起相思之詠,遙寄對人的思慕、懷念、追憶之情。曹爾 埴〈折楊柳〉即言:

去年折楊柳,還與君同陌。今年折楊柳,關山千里隔。思君不可見,攀條 長歎息。遙遙玉笛吹,總是傷行役。108

眼前的柳樹枝葉飄搖,然而去年相見之人今年卻相隔千里。千里相思卻不得見,

攀下楊柳的枝條更是無限慨歎。離人為了勞役而遠行,令人既傷感又無奈,深切 的相思之情,唯有離人能了解。趙進美〈賦得楓葉微紅近有霜〉一詩先鋪陳秋天

攀下楊柳的枝條更是無限慨歎。離人為了勞役而遠行,令人既傷感又無奈,深切 的相思之情,唯有離人能了解。趙進美〈賦得楓葉微紅近有霜〉一詩先鋪陳秋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