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實驗設備

4.4 人機介面及圖形化程式軟體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人機介面軟體為 LabVIEW_2010 版。此人機介面是一種圖 型化的程式語言,也可稱為 G 程式語言。有別於傳統的文字編輯程式語言操作例 如 C 語言,圖形化編輯方式能更直觀地進行程式編寫,因而消除了許多傳統程式 語言語法上的細節問題。此套程式軟體是特別針對儀器資料擷取、數據量測、資 料分析、系統模擬及結果呈現等目標而設計,因此非常適合應用於自動化之相關 設備。且 LabVIEW 支援之作業軟體相當廣泛,其中包含 PC Windows 作業系統、

Mac OS 作業系統、Sun SPARCstation 作業系統及 HP-UX HP9000/700 系列之作業 系統皆提供支援服務。

此外,我們也利用 Matlab

43

第五章 實驗結果

本研究之目的為設計重複滑動模型控制器應用於機械手臂。藉由設計控制器,

抑制系統模型影響、干擾訊號、外部負載以及其他系統未知影響,以提高機械手 臂追跡控制之控制精密度。本章節可下列四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RSMC 於定位控制 第二部分:RSMC 於追跡控制

第三部分:RSMC 對非週期訊號強健性測試 第四部份:RSMC 末端點控制

硬體部分,我們使用自行設計之機手臂,搭配 Robotis 馬達,但不包含內建控 制晶片,由電腦進行運算透過 PXI 6230 讀取類比訊號以及傳送馬達 PWM 訊號,

如圖 5-1 所示。軟體部分,使用 NI 美商國家儀器公司產品 LabVIEW 2010 進行人 機介面的開發,如圖 5-2 所示,並且使用美國 Math Works 公司的產品 MATLAB R2010a 輸出實驗數據,如圖 5-3 所示。

圖 5-1 控制程序

44

圖 5-2 LabVIEW2010 程式啟動頁面

圖 5-3 MATLAB 程式啟動頁面

45

5-1. 實驗結果

 實驗結果 1- RSMC 定位控制

本實驗當中給予機械手臂第一軸與第二軸位置命令,觀察定位與誤差性能

圖 5-4 RSMC 於

q

1定位控制

圖 5-5 RSMC 於

q

2定位控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joint1 position(rad)

time(second)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5 2 2.5 3 3.5

joint2 position(rad)

time(second)

46

圖 5-6 RSMC 於

q

1定位控制穩態誤差

圖 5-7 RSMC 於

q

2定位控制穩態誤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x 10-3

joint1 error(rad)

time(second)

1 2 3 4 5 6 7 8 9 10

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joint2 error(rad)

time(second)

47

 實驗結果 2 – RSMC 動態軌跡追蹤

本實驗當中給予機械手臂第一軸與第二軸弦波命令,觀察定位與誤差性能

圖 5-8 RSMC 於

q

1追跡控制

圖 5-9 RSMC 於

q

2追跡控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joint1 position(rad)

time(second)

real joint 1 desire joint 1

0 5 10 15 20 25

0 1 2 3 4 5 6

joint2 position(rad)

time(second)

real joint 2 desire joint 2

48

圖 5-10 RSMC 於

q

1追跡控制誤差

圖 5-11 RSMC 於

q

1追跡控制誤差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joint1 error(rad)

time(second)

0 5 10 15 20 25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joint2 error(rad)

time(seconds)

49

 實驗結果 3 - RSMC 非週期之干擾訊號測試

在本實驗當中,我們在機械手臂四個關節完成定位控制之控制目標時,推動 機械手臂作為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觀察系統對於非週期訊號之強健性。

圖 5-12 加入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

q

1動態軌跡響應

圖 5-13 加入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

q

1控制量

0 0.5 1 1.5 2 2.5 3 3.5

-0.05 0 0.05 0.1 0.15 0.2 0.25 0.3

joint1 position (radian)

time (second)

0 0.5 1 1.5 2 2.5 3 3.5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joint4 control valume

time (second)

50

圖 5-14 加入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

q

2動態軌跡響應

圖 5-15 加入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

q

2控制量

0 0.5 1 1.5 2 2.5 3 3.5

-0.6 -0.5 -0.4 -0.3 -0.2 -0.1 0 0.1

joint2 position (radian)

time (second)

0 0.5 1 1.5 2 2.5 3 3.5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500

joint2 control valume

time (second)

51

圖 5-16 加入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

q

3動態軌跡響應

圖 5-17 加入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

q

3控制量

0 0.5 1 1.5 2 2.5 3 3.5

-0.5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joint3 position (radian)

time (second)

0 0.5 1 1.5 2 2.5 3 3.5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joint4 control valume

time (second)

52

圖 5-18 加入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

q

4動態軌跡響應

圖 5-19 加入外部非週期干擾訊號,

q

4控制量

0 0.5 1 1.5 2 2.5 3 3.5

-0.1 -0.05 0 0.05 0.1 0.15 0.2 0.25

joint4 position (radian)

time (second)

0 0.5 1 1.5 2 2.5 3 3.5

-200 -150 -100 -50 0 50

joint3 control valume

time (second)

53

 實驗結果 4 - RSMC 非週期之干擾訊號測試

在此實驗當中,我們給予機械手臂末端點兩個位置命令,使機械手臂在兩點 進行來回定位控制,並且觀察其控制效能。

圖 5-20 機械手臂末端點定位

 實驗結果 5 – RSMC 末端點控制

本 實 驗 給 予 機 械 手 臂 末 端 點 位 置 ,

x  0 . 295385 y

0.12*s i n (

1*

pi

*

t

)

18 . 0 )

*

* 1 cos(

* 12 .

0 

pi t

z

, 由 第 二 章 第 三 節 逆 向 運 動 學 推 導

1

 tan

1

y / x

] /

) [(

tan

1 1 2 2

2

zd xy

其中 d1為機械手臂桿件 1 之長度,將 x、y、z 分別帶入

1、

2,因此得到關節 1、關節 2 之參考訊號。

54

圖 5-21 機械手臂畫圓實驗結果

綜合本研究,重複滑動模型控制具備滑動模型良好的強健性,並且針對週期 訊號也能夠有效抑制。此外重複滑動模型控制能夠在干擾訊號為非週期時,仍然 保有強健性。由實驗 1 我們觀察到,機械手臂在一秒內即完成定位,第一軸保持 在 0.005 徑度,第二軸雖然具有較大負載,仍保持在 0.02 徑度。實驗 2 當中,給 予機械手臂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弦波訊號,在此追跡實驗當中,訊號不斷變化,

控制器需提供相當反應速度與控制量。由圖 5-8 與圖 5-9 可觀察到,第二軸相對 第一軸追跡效能較差,再由圖 5-10 與圖 5-11 可更清出看出,第一軸誤差較第二 軸小之外,第二軸因為負載較大因此在移動時有相當程度地晃動。在實驗 3,我 們在機械手臂四個關節完成定位控制之控制目標時,推動機械手臂作為外部非週 期干擾訊號,觀察系統對於非週期訊號之強健性。在此實驗當中,外部干擾訊號 持續並且變化量大,控制器必須及時提供足夠大的力量抑制干擾訊號,當控制量 越大,機械手臂晃動的跡象越是明顯。各關節施予非週期干擾訊號時,控制器皆 有效的抑制干擾,使手臂回到定位點。實驗 4 我們利用機械手臂末端點控制進行 畫圓,量測結果最大誤差為 0.5 釐米。

55

第六章 結論及未來展望

首先我們在第二章,進行了機械手臂運動學分析以及動力學模型之建立,以 幫助我們在控制器的設計中,能夠運用理論進行驗證控制命令給予馬達完成控制 目標。接著我們設計了重複控制與滑動模型控制,進行四軸機械手臂之位置控制,

利用滑動模型控制強健之特性,做為主要控制器,進行干擾訊號與系統模型影響 的抑制,結合重複控制針對週期訊號良好的控制效能,改善控制效能。最後我們 設計開發控制器電路,利用電腦進行邏輯運算並且利用 PXI6230 進行訊號接收與 傳送,取代一般伺服馬達中的控制晶片。我們成功利用電腦配合資料擷取卡取代 馬達內部晶片控制馬達,使自行研究的控制演算法能夠避開控制晶片內部控制器 的影響,直接控制馬達。

由第五章實驗結果,滑動模型控制結合重複控制,在定位控制與週期訊號追 蹤控制時,皆能保持良好的系統控制效能,並且在非週期外部干擾訊號加入時,

仍然能夠保有相當的強健性能。

未來期待能夠透過加入其他控制演算法,提升控制效能。並且導入其他 PWM 演算法,使訊號輸出更迅速減緩機械手臂晃動問題。最後期望藉由本研究的拋磚 引玉,能引起更多學者對於機械手臂的興趣,以更多、更廣、更深的知識理論,

提升機械手臂的精密定位響應。藉以提升機械手臂控制對於全人類業界與生活上 之便利性。

56

參考文獻

[1] T. Inoue, M. Nakano, T. Kubo, and S. Mastsumoto, “High accuracy control of a proton synchrotron magnet power supply,” Procceedings of the 8th

IFAC World Congress, vol. 20, pp.216-221, 1981.

[2] B. A. Francis and W. M. Wonham, “The inernal model principle for linear multivariable regulators,” Applied Mathematics & Optimization, vol. 2, no. 2, pp.170-194, 1975.

[3] S. Hara, Y. Yamammoto, T. Omata, and M. Nakano, “Repetitive control system : A new type servo system for periodic exogenous signal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 33, no. 7, pp. 659-668,July 1988.

[4] K. Kaneko and R. Horowitz, “Repetitive and Adaptive Control of Robot Manipulators with Velocity Estimation,” IEEE Trans.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 13, No. 2, pp. 204-217, Apr. 1997.

[5] L. Xiao-Dong, Tommy W. S. Chow, John K. L. Ho, and Hong-Zhou Tan,

“Repetitive learning control of nonlinear continuous-time systems using quasi-sliding mode,” IEEE Tra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 vol. 15, No. 2, March 2007.

[6] E. Bajonero Canonico, E. van der Laan, S. Koekebakker and M. Steinbuch,” A new Robust Delay-Variable Repetitive Controller with application to media transport in a printer,”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l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pp.

1261-1266, Oct. 2012.

[7] C.H. Chung, M.S. Chen, “A robust adaptive feedforward control in repetitive control design for linear systems,” Automatica vol. 48, pp.183–190, Jan 2012.

57

[8] S. Islam and X. Liu, “Robust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robot manipulators,”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58, no. 6, pp. 2444–2453, Jun. 2011.

[9] S. Islam, “Adaptive output feedback for robot manipulators using linear observer,”

presented at the Int. Conf. Intell. Syst. Control, Orlando, FL, Nov. 16–18, 2008.

[10] X. R. Han , E. Fridman , S. K. Spurgeon and C. Edwards "On the design of sliding-mode static-output-feedback controllers for systems with state delay",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56, no. 9, pp.3656 -3664 2009

[11] M. S. Branicky "Multiple Lyapunov functions and other analysis tools for switched and hybrid systems", 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vol. 43, no. 4, pp.475 -482 1998

[12] M. S. De Queiroz , J. Hu , D. Dawson , T. Burg and S. Donepudi "Adaptive position/force control of robot manipulators without velocity measurements:

Theory and experimentation", IEEE Trans. Syst, Man, Cybern. B, Cybern., vol.

27, no. 5, pp.796 -809 1997

[13] X.-G. Yan and C. Edwards "Adaptive sliding-mode-observer-based fault

reconstruction fo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55, no. 11, pp.4029 -4036 200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