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民幣的均衡匯率相關文獻

1978 年~1980 年間,人民幣實際匯率較均衡匯率高估達 50%以上,1981 年~1983 年間高估幅度則在 32%-40%之間;1990 年~1992 年間低估幅度則在 8%以下, Harrod-Balassa-Samuelson 假說之影響,人民幣確實面臨升值的壓力。

Frankel(2004)年根據 Harrod-Balassa-Samuelson 假說,取 Pen World Table 中 的 118 個國家,以各國相對於美國的購買力平價之每人國民所得毛額進行線性回 歸,得出人民幣 1990 年時約被低估 34%,2000 年時被低估了約 36.1%的結論。

16

Coudert and Couharde(2005)兩位學者同樣根據 Harrod-Balassa-Samuelson 假說,

全球人口數超過 100 萬的 145 個國家(2003),以中國相對於美國的購買力平價之 每人國民所得毛額水平,估計出人民幣 2003 年約被低估了 49%。Lee et al.(2005) 則是選取 39 個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1980~2003)並根據相對於中國貿易夥伴的勞 動力人均 GDP 估計出人民幣僅些微被低估。Zhibai Zhang(2012)同樣根據

Harrod-Balassa-Samuelson 假說估計出人民幣僅被些微低估。

但考量購買力平價的假說與限制,由於中國設有出口補貼、管制進口等一定

John Williamson(2003)等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學者們運用國際收支平衡

(balance of payments)估算法概念,指出中國大陸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經常帳盈 餘,以及資本淨輸入雙重外匯流入現象,導致外匯儲備快速大量累積,引發經濟 過熱疑慮,主張人民幣應升值,而以經常帳達成平衡為目標 2。其同事 Morris Goldstein 和 Nicholas Lardy 建議,為了將這個占國內生產總額1%的外部引進之 資本包括在總均衡內,中國應以經常帳赤字占國內生產總額的1%為目標,所推 估出人民幣應升值 15~20%,甚至更多。中國學者張德仁(2005) 以中國主要前 20 大貿易國家組成一籃子貨幣編撰人民幣匯率指數,計算相對於基期的指數,

推估人民幣是否偏離實質均衡匯率。其結果顯示,人民幣在 1990 年~1993 年被 高估,1994 年過度低估,1997 年~2002 年接近均衡匯率,2002 年~2004 年再次 轉為些微低估。

余世芳(2000)利用 Johansen(1990)最大概似估計法(Maximum Likelihood Approach)來檢驗 1980 年至 1999 年中國大陸與美國總體經濟變數對人民幣長 期均衡關係。由研究顯示,人民幣匯率對總體經濟變數間存在長期均衡關係,其 中,又與國民生產毛額、貨幣供給額、外匯存底、通貨膨脹率、利率存有正向變 動關係;與進出口總額存在一反向變動關係。另利用誤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得知人民幣匯率在短期內會受到前二期之貨幣供給額及本身 匯率之影響。

楊道元(2002)沿用 Montiel(1999)提出有關技術進步、實質政府財政支 出、貿易條件及開放度等四大影響均衡匯率變動之總體經濟變數,並參酌張曉朴 (1999,2000)建構之探討人民幣匯率波動模型,同樣採行 Johansen 最大概似估計 法研析總體經濟變數對人民幣匯率的長期均衡關係,並利用誤差修正模型,藉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季,甚至出現與均衡匯率並無太大偏離現象,即便有所失調亦能在短期內適 切調整;2001 年後,人民幣實質有效匯率高估現象再現,不利經濟發展。此外,

短期內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因素,主要係前一期實質有效匯率及貿易差額的變 化。

中國學者秦宛順、靳雲匯與卜永祥(2004)等人使用單方根檢驗、協整分析與 向量誤差校正模型研究中國均衡匯率水平與實際匯率與均衡匯率的相對偏離度。

結果顯示出人民幣在 1994 年前遭到高估,1993 年第 1 計時高估程度接近 10%,

1994 年匯率併軌後有過短暫的低估,但從 1995 年第 3 季開始到 1998 年第 3 季,

人民幣再次遭到高估,從 1998 年第 3 季到 2000 年第 4 季轉而遭到低估。三位學 者並進一步指出人民幣均衡匯率的長期走勢是升值的,而人民幣實際匯率與均衡 匯率的偏離程度並不如人們想像得來的高。

中國學者侯哲、陳麗英(2011)基於均衡匯率 BEER 模型,採用 2000 年第 1 季到 2008 年第 4 季期間的數據,運用協整性檢驗得出基本經濟因素對均衡匯率 的影響係數,並估計出樣本期間內人民幣匯率失衡的程度。結果顯示出,政府支 出對人民幣均衡匯率的影響程度最大,而貿易條件與淨資產流出與均衡匯率則有 正向的關係。利用模型得出的均衡匯率方程式分析人民幣匯率水平,得出在樣本 期間內人民幣大都處於低估的狀態。另外,儘管 2005 年時政府的匯率改革使人 民幣在 3 個季度內持續升值並接近均衡匯率的水平,長期下人民幣仍有升值的壓 力。

第一節、絕對購買力平價(absolute PPP)

絕對購買力平價(absolute PPP)主要根據以下的公式

d

/

f

S = P P

其中,S 為兩國之間的均衡利率,

P

d

為本國的物價水平,

P

f

為外國的物價水平,

這邊以美元為基準。資料來源為經濟學人的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時間區 間為 1998 年 4 月~2013 年 1 月,資料型態為年資料。

04-1998 11-1998 06-1999 01-2000 08-2000 03-2001 10-2001 05-2002 12-2002 07-2003 02-2004 09-2004 04-2005 11-2005 06-2006 01-2007 08-2007 03-2008 10-2008 05-2009 12-2009 07-2010 02-2011 09-2011 04-2012 11-2012

2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