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法國組曲與英國組曲為例

李震恬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

摘要

庫朗舞曲是起源於歐洲的舞蹈, 通常屬於組曲中的一個樂章。

十七世紀盛行於義大利與法國,並因此發展出兩種不同的風格的 庫朗舞曲:義大利式庫朗舞曲(Corrente)與法式庫朗舞曲

(Courante)。

本研究擬以教學觀點就巴赫(J.S.Bach)英國組曲與法國組曲 中的庫朗舞曲為例,探討義大利式庫朗舞曲與法式庫朗舞曲之特 色。首先研究者介紹庫朗舞曲之名辭定義;再簡介巴赫生平,並 英國組曲與法國組曲的創作背景;接著以樂曲分析探究巴赫庫朗 舞曲創作風格;最後,以研究者在教學的觀點,總結巴赫庫朗舞 曲的特色。

本文期盼提供題鋼琴演奏者與教學者對庫朗舞曲不同的意件,

引發鋼琴演奏者與教學者對的庫朗舞曲的重視。

關鍵字:庫朗舞曲、巴赫、法國組曲、英國組曲

2012 音樂藝術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59

A Survey of J. S. Bach’s Courante in French and English Suite

Chen-Tien LEE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usic,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

Courante is a dance form which prevailed in Europe around 17th century. It is usually used as a movement of a suite. There were two distinctive types: Corrente, the one which flourished in Italy and Courante, the one which flourished in France.

This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ake a survey of J. S. Bach’s Corrente and Courante, using French and English Suite as examples. In the study, firstly, definiti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rente and

Courante are made, which followed by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J. S. Bach’s career and his compositional background of English and French Suite.

The author then analyzes the English and French suite and makes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may serve as references to help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J. S. Bach’s Courante.

Keywords: Courante, Corrente, J. S. Bach, French Suite, English Suite

巴赫庫朗舞曲初探—以法國組曲與英國組曲為例/李震恬

60

一、 前言

庫朗舞曲是起源於歐洲的舞蹈, 通常屬於組曲中的一個樂章。十 七世紀盛行於義大利與法國,並因此發展出兩種不同的風格的庫朗舞 曲:義大利式庫朗舞曲(Corrente)與法式庫朗舞曲(Courante)。

本人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在學習彈奏庫朗舞曲時,尤其 (Corrente) ,兩段體,是快節奏三拍子(3/4, 3/8)舞曲,樂曲織度 為弦律在上聲部的主音音樂,節奏簡明。法式庫朗舞曲(Courante) , 兩段體,是莊重陳穩的三拍子舞曲(3/2),樂曲織度為弦律分佈在各

2012 音樂藝術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以行進式的舞步,優雅地前進與後退。跟據舞蹈大師 Cesare Negri 的記載了基本舞步之一的跳-踏(hop-step)合併如譜例 1。2

【譜例 1】

意大利式庫朗舞曲的節奏的標示依 The Fitzwilliam Virginal Book 可分為 C3 或 3 (3/4,6/4)兩種:傳到徳國的意大利式庫朗舞 Matteson的描述它具有甜美的希望與鼓勵的情愫。跟據L.Pecour的 Recueil de Dances的記載中,有一種重要的舞步-tems de courante,

1 Hemiola 在節奏上的特色是一種 3 對 2 的變化,例如 3/2 拍在不改變拍號的情況下出現 2 拍 的節奏,6/4 拍在不改變拍號的情況下出現 3 拍的節奏等。

2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 vols.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1980[New Grove]. Volume 4, page 875.

巴赫庫朗舞曲初探—以法國組曲與英國組曲為例/李震恬

62

具有貴族般的神韻,包含彎膝(bend)、直起身體並將重量承載於一腳 (rise) 和滑動不承載身體重量的另一腳(slide) 三種動作依次於弱 起的第一個八分音符、第一個小節的下墜拍的附點四分音符、第一拍 後半拍的八分音符:如譜例 2。3

【譜例 2】

法式庫朗舞曲在法國的宮廷舞會中,節奏屬最緩慢的一種,得到 擅長舞蹈的法王路意十四的喜愛,成為最重要的宮廷舞蹈,常被安排 成夜宴中的第一首舞曲。早期的法式庫朗舞曲的節奏的標示也有 C3 或 3(3/4,6/4)之分,前者樂句的小節數規則,樂曲織度簡單,不含 hemiola 節奏;後者樂曲織度為弦律分佈在各聲部的對位式曲式,富 含裝飾音,晚期作品在節奏上因變化產生的緊張度也常見。

三、巴赫生平簡介

(一)艾森納赫時期(1685-1695)

巴赫(Bach, John Sebastian Bach) 1685 年生於德國土令根省

(Thüringen)的艾森納赫(Eisenach)的音樂世家,為家中的幼子,

父母為均為薩克森-艾森納赫(Saxe-Eisenach)公爵的宮廷工作並兼 音樂家,伯父(Johann Christoph Bach)是著名的管風琴家。自幼 從父親(Johann Ambrosius Bach)學習小提琴家,並在伯父的影響下,

3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 vols.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1980[New Grove]. Volume 4, Page 875.

2012 音樂藝術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3

展現對管風琴音樂的興趣與天份。

(二)奧德洛夫到呂內堡時期(1695-1702)

1694 到 1695 年,因母親和父親相繼過世,巴赫只好離開家鄉到 奧德洛夫(Ohrdruf)任職管風琴師的大哥約翰·克理斯多夫(Johann Christoph Bach)的家中寄居在, 開始學習管風琴、大鍵琴與手抄符 洛伯格(Johann Froberger) 帕海貝爾 (Wilheim Pachelbel)等人的 作品開始自學作曲。

1700 年巴赫到呂內堡(Lüneburg)以優美的聲音考進專為貧窮男 童的彌特合唱團(Mettenchor)參加演出,以此得以在米迦勒學校 (Michaelisschule)免費受教育 ,運用學校豐富的藏書,參加並聆聽 優良的音樂會。在校外結識管風琴家喬治.貝姆(George Böhm), 並 經由他的建議聆聽北德管風琴大師賴肯(J.A.Reinchen)的炫技的演 奏,表現管風琴所有可能的音響,與南德拘謹的曲風大異其趣。呂內 堡塞勒地區的公爵因妻子是法國貴族,對法國文化十分嚮往,管弦樂 團大部分是法國藉的團員。巴赫恰巧結識了任職於塞勒宮廷的法國舞 蹈專家薩勒(Thomas de la Salle),依據艾曼紐·巴赫(Carl Emanual Bach)的描述,他的父親因為有機會時常聆賞到這個在當地著名樂團 的演出,並深受感動。

(三)安斯達特到木豪森時期(1702-1708)

1703 年 18 歲的巴赫有機會為在安斯達特(Arnstadt)地區的新教 堂(Neue Kirch)測試新買的管風琴,憑著熟練的測試與調整的手法,

並順利取得教堂管風琴師的職位。工作合約的內容並不繁重,他需要 一週數次為教堂的敬拜儀式彈奏管風琴,並為會眾唱的聖詩伴奏,因

巴赫庫朗舞曲初探—以法國組曲與英國組曲為例/李震恬

64

此有很多時間作曲並練習管風琴。安斯達特的聖詠詩歌隊的成員來自 學校學童和高年級的學生,暑假時依照傳統會每個月去新教堂演出清 唱劇( Cantata),年輕的巴赫對他們非專業音樂水準並沒有耐心,有 時甚至出現言語上的貶損,因此雙方關係並不良好。1705 年 10 月巴 (St.Blaise Church)的管風琴師。

巴赫在木豪森的工作一向得到市議會的認可與支持,但得不到聖 布雷司教堂虔信派弗尼神父(J.Adolf Frohne)的信任,他受瑪利安教 堂(M arienkirche)正統路德派艾默神父(G. Cristian Eilmer) 委託 所作的清唱劇 131 號並引發兩位神父的戰火,加上聖布雷司教堂的會 眾,無法接受他他重金搜集的特選的聖樂,令他失望,都是引發他辭 職的原因。

(四)威瑪時期(1708-1717)

威瑪公爵對巴赫的管風琴造詣極為欣賞,1708 年聘任巴赫成為

2012 音樂藝術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5

(Jagd-Kantata no.208),展現意大利朗詠調(recitative)和詠嘆調 (aria) 的風格,對巴赫以後的聖樂清唱劇寫作有決定性的影響。1714

(五)哥登時期(1717-1723)

1717 年巴赫前往哥登,為理奧波德親王( Leopold Prince)工作,

當時 23 歲的理奧波德親王,熱愛音樂,曾在伯林(Berlin)進修,能 演奏小提琴、大鍵琴等樂器。因哥登宮廷是卡爾文教派(Calvinist),

所屬聖雅各教堂(St. Jakob)禮拜的音樂並非精緻華麗的音樂,而是 單純的詩篇歌曲,並不常演奏大型聖樂清唱劇,而世俗樂的清唱劇也 只在新年或親王生日才演出。

巴赫在哥登時期的清唱劇,包括歌詞與音樂的部份大都已遺失,

反映了巴赫在這個時期潛心於器樂方面的創作,所遺留下的作品包括 協奏曲(Concerto)、組曲(Dance Suite)、獨奏曲等,著名的作品如

《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 No.1-6 BWV 1046-1051)、

為大鍵琴的《英國組曲》(BWV 806-811)、《法國組曲》(BWV 812-817)、

《平均律第一冊》(BWV 846-869)與《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BWV 1007-1012)等,其中以教學為目地的作品《為安娜‧瑪格德蓮那‧巴 赫鍵盤小曲集》是為續弦的妻子所譜寫。

巴赫庫朗舞曲初探—以法國組曲與英國組曲為例/李震恬

66

(六)萊比錫時期(1723-1750)

1723 年巴赫轉任萊比錫托瑪斯學校 (Thomasschule)合唱團指揮 和萊比錫市音樂指導。將合唱團指揮和市民音樂指導的工作整合,是 源於德國自 16 世紀的傳統,也是當時音樂界最被尊崇的成就之一。

湯瑪司學校是聖托瑪斯教堂(Thomaskirche) 所屬的住宿學校,

學生人數大約五十至六十名,經過合唱團指揮的挑選、訓練等過程後 依資質被分為四組團員,分別提供萊比錫四間教會星期日禮拜和宗教 節慶音樂活動之需求。資質最優秀的一隊團員由合唱團指揮全權指導,

加 入 了 其 他 專 業 的 音 樂 家 , 在 萊 比 錫 的 兩 間 主 要 教 堂 聖 尼 古 拉 (Nikolaikirche )和聖托瑪斯輪流演出複音音樂類型的清唱劇,清唱 劇歌詞的內容需符合當天的講道的內容。巴赫從 1723 年到 1740 年為 此類型的演出所譜寫的清唱劇總共約三百餘首。

1729 至 1737 年巴赫出任萊比錫音樂家「音樂家公會」(collegium musicum) 指揮,這個自發性組織是由音樂專業人士和大學生所組成,

每週公開表演,曲目以世俗的音樂為主。根據艾曼紐·巴赫的記載:

“當時造訪萊比錫的音樂大師,極少數不去拜訪父親並當場為他演奏,

也會被引薦到「音樂家公會」公開表演”。巴赫在萊比錫時期致力校 訂並出版他自己的樂曲,在他生前出版的樂曲大部份留傳至今 ,如 鍵盤樂練習曲(Clavier-Übung)第一卷至第四卷包括六首組曲(Six Partitas BWV 825- 830)、法國式序曲(French Overture BWV 831) 、 義大利協奏曲(Italian Concerto BWV 971)、郭徳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 BWV988)都是不朽之作。

2012 音樂藝術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所譜寫的,因而得名;其次Johann Christian Bach曾擁有的英國組 曲版本中有「為英國人所作」的註記;再者大部份的早期資料顯示上 譜表是以trible 而非soprano 譜號記譜並非威瑪哥登當時記譜的習 慣,但卻恰巧是英國當時記譜的習慣。4

英國組曲中每首組曲的排列順序是來自 Johann Froberger 建立 的傳統,以 Allemande、Courante、Sarabande、 Gigue 為核心,再 加入其他舞曲;而以六首組曲成冊出版卻是來自杜巴 (François

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譜寫的鍵盤樂小品,經由巴赫本人運用 在教學生的過程中,也做過多次的修改。作曲的時間是 1722 到 1725 年間,與繼室新婚後不久,在即將離開哥登移居萊比錫時所譜寫。根

4 Robert Marshall, Eighteen-Century Keyboard Music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4), 94-95.

巴赫庫朗舞曲初探—以法國組曲與英國組曲為例/李震恬

68

據福愷(ForkeI)的記載,法國組曲是因為巴赫依照當時法國音樂的風 尙所譜寫的,因而得名。法國音樂的風尚,音樂做為生活中的逍遣,

因此弦律較輕快、令人愉悅、只出現在一個聲部的主音音樂為其特色。

因此弦律較輕快、令人愉悅、只出現在一個聲部的主音音樂為其特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