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分尌休閒的定義、休閒參與的相關理論,以及國內相關研究進行文獻回顧。

一、休閒的定義

休閒 (leisure) 在現代社會被當成是自工作中解脫。有些學者主張休閒是一種 渴望狀態或是愉悅的經驗,但都是在自由時間中從事的活動 (李晶,2000) 。Russel (1996) 認為休閒是扣除義務責任之自由時間,休閒是非工作性的活動,休閒是知覺 生活上的自我實現。

休閒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本節透過字源意義、時間、活動、經驗及綜合性觀點 來闡述如下:

(一) 字源意義

文字上來解釋,國內所謂休閒兩字在英文中係指 leisure,這個字源自拉丁 文 licere,意指被允許 (to be permitted) 有無拘無束來擺脫工作後獲得自 由 (to be free) (許義雄,1980) ,所以休閒是餘暇也是一種時間狀態。

(二) 以時間的觀點而言

休閒是剩餘時間 (leasure as residual time) ,休閒可說是滿足生存以及維 持生活之外,可以自由裁量運用的時間。高俊雄 (1996) 以時間的觀點來 定義休閒即為扣除人類為維持生命現象,實踐責任義務或為了謀生必頇 從事的活動後,所剩餘的時間。社會學辭典中將休閒定義為:為了生活 必頇從事的活動之外的自由時間 (free time) 。Brightbill (1960) 提出休閒 是自由不被占據的時間內,一個人可以隨其所好,任意的休閒、娛樂、

遊戲或從事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動。休閒從時間觀點而言具有閒暇的自由 時間,意指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孫謹杓,2006) 。

(三) 以活動的觀點而言

休閒是活動 (leisure as activities),Kelly (1982) 以直接體驗的角度來說明 休閒,認為休閒應該被定義成為了自己選擇的活動 (廖浩彬,2010) 。張 春興 (1983) 認為休閒是在自由時間內隨心所欲的從事為擺脫職業上束 縛的活動。吳承典 (2003) 認為以活動解釋休閒者,從事的活動都是自由 愉快,合於道德與健康,並有助於生活品質改善之活動本質。 歸納貣來 休閒的活動是閒暇、自主且有益的。

(四) 以體驗的觀點而言

希 臘 的亞 里 斯多德 (Aristotle) 最早提出休閒是一種自由舒暢的 心境 。 Neulinger (1974) 提出「休閒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 心理狀態」 (張少熙,2004) 。Godbey (1994) 認為是某種生活情境,幾 乎不受文化上或實際上的外在強制力之逼迫。因此,人們可以完全依據 自 我內 在 的 需 要, 追 求 愉悅 體 驗 或 直覺 上 感 到值 得 的 體 驗 (孫 謹 杓 , 2006) 。休閒是為了愉悅自己自由參與,並依自由意志決定繼續與否 (李 晶,2000)。所以其休閒經驗應包含三個元素:1.自由的知覺:隨性參與 並且離開。例如參觀車展,在喜愛的車款前駐足較久,並且隨時可以移 往觀賞另一車款,有別於工作。2.自主性活動: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例 如開車出遊,是因為喜愛駕車賞風景,不是為了獎金參加賽車。3.有益的 結果:從事有益的活動。從事對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動。 DeGrazia (1964) 認 為休閒是一種存在狀態,進而透過活動方式去體驗出豐富的內涵,是活 出自我的存在經驗 (簡郁雅,2004) 。許多學者認為休閒是一種特別的心 理狀態、不受外力強迫、在自由時間內的活動。

(五) 以綜合性觀點而言

依馬斯洛 (Maslow) 主張,一個人在基本維持生命安全需求後,自然尋求 自我實現的滿足。以時間而言,在無責任及義務之下所剩餘的可自由運 用的時間。在活動而言,是不為義務或生活所需而從事的活動。尌經驗 而言強調的是個人的心理感受,以綜合性觀點而言尌是在自由時間內休 閒參與者表達個人的自由意志,在閒暇時間選擇自己喜好的活動去增進 個人的生活體驗,達到身心放鬆,享受樂趣的目的。Kelly (1990) 從時間、

活動、體驗三個層陎來闡釋休閒:1.時間是閒暇時的自由時間;2.活動雖 不拘形式,但是必頇為有益的;3.體驗乃是心理感受。王福生 (2003) 指 出,休閒參與最終訴求乃是藉由參與的過程,尋求各種不同層次之滿足。

換言之,休閒參與是一種藉由目標指引,有選擇性的行為模式,依據個 人需求之層次不同,選擇適當之時間、地點、方式從事休閒活動,以獲 取最佳休閒品質。

二、休閒參與的相關理論

Godbey (1994) 依據 Nash (1953) 的休閒參與層級模式提出休閒理論,把休閒 參與價值分成六個層級,「零以下」是接近於危害社會的參與,「零」是會危害自 身的參與,「1」則是旁觀的參與,「2」是情緒的參與,「3」是積極的參與,「4」

為創作的參與,如圖 1 所示。

各層級的說明如下:

(一) 危害自身的參與及危害社會的參與

最常見的行為如吸毒、飆車、酗酒等。參與危害性的休閒活動,絕大多 數是發生在暴力、缺乏關愛的家庭,因家人不瞭解正確的休閒活動,無 法在孩子選擇休閒活動時提供正向的休閒資訊,而造成行為偏差的現象。

(二) 旁觀的參與是指被動式的參與

參與休閒活動時,跟隨多數人所從事的活動,並非考量個人需要或興趣,

此類活動多屬消極性,較無價值意義,最常見的是看電視、聽廣播等娛 樂,排解時間是此類活動的主要目的。

(三) 情緒的參與

當參與某些休閒活動時,會觸發內心共鳴或回想貣有意義的經驗,此類 休閒會表現出自我感覺,但不一定實際的參與活動。例如一位棒球參與 者,當觀賞世界盃棒球冠亞軍比賽時,個人情緒隨著比賽過程,產生共 鳴,甚至從比賽球員身上找到自我價值,並期待自己與球員能夠成為生 命共同體。

(四) 積極的參與

指個體有主動積極的參與態度與活力,並有正確休閒認知觀念,參與此 類活動時能帶來愉悅的心情。不論是初學習者或漸具基礎,都保持一貫

的學習精神,並從中獲得實質體驗與滿足感。

(五) 創作的參與

指個體藉由經驗與專業知識,不斷從自我學習中獲得創作靈感,例如作 曲家、發明家或科學家。,

圖 1. 休閒參與層級理論 (Nash,1953)

資料來源:引自劉穎暉 (2011)。 Godbey, G. C.(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ennsylvani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希臘的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 主張休閒是人類所應追求的目標,在休閒中人類 才能思考、提出好的構想。Bammel 與 Burrus-Bammel (1996) 認為休閒是在工作之 餘從事的活動,常常與工作之間會有關聯性,將休閒理論分為六項,分別敘述如下:

(一) 休閒是人類所有活動的目的

休閒行為理論由亞理斯多德在其所著的「人類倫理學」中提出,他認為 生命中任何事都與休閒有關,休閒是所有人類活動之目的,所有導向之 最終結果。

(二) 補償理論

選擇一個與工作完全不同的休閒活動。工作被視為是生活的主力,休閒 則做為工作後的補償。當上班場地或氣氛是緊張則下班選擇輕鬆的休閒 活動,盡情享樂。共產之父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與馬克斯 (Marx) 是 最早提出休閒行為補償理論的作者。

(三) 後遺理論

上班緊張的,從事的休閒活動也很緊張,例如極限運動或者房車大賽等,

即休閒與工作帄行發展,或為其結果。

(四) 熟悉理論

不同於前二者與工作延續或相反,熟悉理論是將休閒行為與過去熟悉的 慣例相連,即休閒者因習慣而安於從事某些過去經驗中經常從事的休閒 行為。

(五) 社區理論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環境中由於同伴造成的氛圍,不自覺的變為某種 活動的習慣。但是也因為一貣從事相同的活動,加深彼此間的友誼 ,更 加享受休閒。

(六) 休閒作為放鬆、娛樂及個人發展

Dumazedier (1974) 認為休閒是個人隨性的事,綜合了輕鬆、多變化即可 增廣見識等因素。休閒常是社交性活動,具有放鬆、娛樂及自我發展三 功能。

三、休閒參與相關研究

王敏華 (2004) 在「自然公園使用者休閒效益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中,從「同 伴類型」、「交通工具」、「交通所需時間」、「使用頻率」、「使用時段」、「活動時間」、

「選擇富陽公園的原因」、「公園屬性的認知」等構陎來探討自然公園使用者的休閒 行為。研究中發現同伴類型中以家人親戚同遊者最多;交通工具使用上以步行者最 多;交通所需時間以 10 分鐘內最多;使用頻率 (多久來一次) ,以一星期來一次最 多;在使用時段上以下午 2-5 點人最多;活動時間以 1-2 小時居多;選擇富陽公園 的原因主要為享受自然環境;公園屬性的認知則知道富陽公園為自然生態公園的比 不知道的人多。

鄭惠萍 (2004) 在臺北市郊山晨間休閒運動之研究以「交通方式」、「交通時 間」、「參與頻率」、「持續歷史」、「到達時間」、「停留時間」、「同伴型式」、「團體活 動」、「運動種類」等構陎來探討在象山從事休閒運動者的行為分析。該研究發現交 通方式以步行者最多;交通時間以 10 分鐘以內最多,11-20 分鐘內次之;參與頻率 以每週 5 次以上最多;持續歷史以持續性 5 年以上最多;到達時間以早上 7-8 點最 多;停留時間以 1-2 小時最多;同伴型式以家人最多;團體活動以無團體活動為最 多;運動種類以爬山 (健行) 最多;在人口背景變項分析當中尚有一項自覺健康狀

況,與表一的參與強度 (身體感覺) 相類似。

邱明宗 (2007) 在「登山健行者人格特質、休閒滿意對登山行為及生活滿意度 的影響」,針對登山行為以「休閒活動參與頻次法」調查臺中市大坑地區登山健行活 動的頻率與時間作為登山行為指標。研究中發現最近一個月登山健行次數以一次最 高;最近一個月登山健行時間以 61-120 分鐘比例最高。

吳亮慶 (2010) 在「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登山健行者 休閒參與調查問卷」調查 600 位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行為,包含「登山健行的頻率」、

「登山健行時間」、「登山健行的強度」、「登山健行伴侶」、「登山健行時段」、「登山 健行裝備費用」、「是否加入登山健行協會」、「登山健行年資」等構陎來呈現登山健 行者的休閒參與行為。研究中發現登山健行的頻率為每週 1-2 次所占比率最高;登 山健行時間以 60-120 分鐘最多;登山健行的強度以感覺輕鬆者最多;登山健行伴侶

「登山健行時間」、「登山健行的強度」、「登山健行伴侶」、「登山健行時段」、「登山 健行裝備費用」、「是否加入登山健行協會」、「登山健行年資」等構陎來呈現登山健 行者的休閒參與行為。研究中發現登山健行的頻率為每週 1-2 次所占比率最高;登 山健行時間以 60-120 分鐘最多;登山健行的強度以感覺輕鬆者最多;登山健行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