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筆者探討創作過程這個階段的同時,我們可以先從下面這張文字的圖解,

當作討論的根據:

工匠的關注 藝 術 家 的 關 注

材料的產品 —— 材料的運用 —— 媒介 —— 形式 —— 內容 —— 題材

作為審美客體的藝術品

藝術品

圖19 創作過程

我們且以這張圖代表最廣義的藝術範圍,其中不但藝術家與為他製造藝術氣 務的工匠形成一種進行有關藝術活動的圈子,並包括了完成品。

在本研究系列作品創作中,筆者的繪畫題材來源,多半是取自於生活與周遭 的人跟群眾,除了筆者本身的一些內在心理層面體悟之外,不外乎是將重點擺在 對這個外在社會及大環境的觀察,這個部分相較是比較期許能與觀眾產生更多的 共鳴。透過這樣的創作過程中,筆者也在試圖重新思考精神以及情感的呈現方式。

從起手準備創作時,到整件作品完成的過程,猶如一次的精神戰爭,達芬奇 的手記有一句話「繪畫是精神的結晶」,這句話可以做很多種意義的解釋,至少

36

37

至於形式的部分,在選定題材之後,通常會以系列聯作的方式呈現,

尺寸大小、直式橫式,也是在這個階段決定。由於對寫實手法比較有興趣,

它所能幫助我畫面傳達的視覺感受也相對直接。

四、 實物情景拍攝或挪用圖像:

人物在筆者畫面裡頭佔有成分比較高,故在選定角色之後,根據原先 的構圖雛形跟意像畫面,不管是人物、象徵的物品或是光線,都在經過計 畫跟安排之後,才著手開始拍攝。而有時候也會參考書籍資料或者借用藝 術作品的圖像來輔助畫面佈局的安排。

五、 打稿與構圖:

筆者在打稿階段,多半都先利用電腦合成,讓影像重疊,並且關注近 大遠小、透視和光線等問題,打稿跟構圖前通常我的草圖都會繪製的比較 精細(圖 20、21),這是筆者在創作時一貫的習慣,確定描繪到整體感覺滿 意之後,接著再進行畫布上的構圖,至於構圖有時候直接手繪,有時候則 利用單槍輔助。

圖 20 陳宜豐 構圖草稿 圖 21 陳宜豐 構圖草稿

六、 肌理與上色:

在經過前面的計畫與構圖之後,接下來就是肌理跟上色的問題,肌理 的處理視畫面的需要,刮、灑、印、粗糙或是光滑,這部分的動作都在上

38

色前先準備。筆者選定油畫當作創作媒材,前面章節有也先提過,畫法上 多半先採直接畫法,再作罩染動作,視情況以不同油材再慢慢進行修正,

達到想描寫的程度效果。

七、 檢視作品:

畫面完成之後,檢視自己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在將需要提亮或加深之 處再給予最後的整理。必要的情況下也會請同學給我一些畫面上效果的意 見,需要修改時再進行一遍。

八、 作品完成:

最後作品完成,拍照記錄存檔。

接下來筆者以「悄悄話」這個系列中的《悄悄話#3-不想面對》來說明自己

的創作過程以及思考脈絡:

<悄悄話系列>聯作三件(圖 22、23、24)

圖 22 陳宜豐《我告訴你…》 圖 23 陳宜豐《你聽我說》 圖 24 陳宜豐《不想面對》

(一) 資料收集:在悄悄話系列創作構思之後,收集資料,然後拍照,將 欲呈現的角色人物拍攝好各個不同的角度,再選取。(圖 23)

39

圖 25 資料蒐集

(二) 素描計畫:將所拍攝的照片以電腦先作合成、去背和拼貼的動作,

安排各項位置與調整比例大小,確定明暗變化與物體的位置。(圖 24)

圖 26 素描計畫

(三) 畫布打稿:將確定的構圖,依照比例大小用單槍投影機投影方式,

將構圖繪於畫布上。此時需特別注意的是投影跟原本照片的原本大 小有無變形。(圖 25)

圖 27 畫布打稿

40

(四) 油畫上色:筆者利用直接畫法,第一次上色就大概先完成 60%,以 在調色盤上調好的顏料(比照圖片之色相),直接作畫。這個過程 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待乾後再疊色或罩染,一層一層達到筆者欲表 現的層次跟畫面完整度。(圖 26)

圖 28 畫布上色

(五) 作品完成:作品完成之後,重新再檢視一遍,無修改計畫,拍照存 檔。(圖 27)

圖 29 作品完成

41

第四章 代表作品分析與詮釋

西方藝術起源理論之一「情感表現論」,說明藝術是人類情感的表現,藝術 發生的原動力就是作者表現自我情感的本能衝動,托爾斯泰認為藝術起源於把自 己體驗過的情感傳達給別人。研究者本身個性屬於較敏感的、好觀察的,尤其是 人和人之間情感傳達互動的關係尤其喜好。故將此觀察延伸作進一步的探討,包 含繪畫創作以及論述。

藝術作品無論透過何種形式呈現,必然跟作者本身的生命經驗或體驗息息相 關,網路的發展顯示出訊息傳達非常快速,人與人從不可能馬上相遇的距離,緊 縮至隨時就可以互通交往。研究者本身在這樣瞬息萬變的社會裡體會並感受到,

情感傳達的本質反而隨著越來越簡便快速的現代科技影響而轉變成越生冷漠和 疏離。對筆者來說,這就是我所關注的「信任」和「社會信任」。

鑑於此,筆者試圖透過作品來表現社會現象抑或是浮生百態,反映出你我眼 中習以為常的現實,讓觀者毫無保留的被觸動,並沉浸在作品氛圍中更深刻的記 憶現實。然後在作品中嘗試使用隱喻性或是帶有象徵性的繪畫表現,讓觀者與畫 面接觸時能夠重新審視自身與周遭人事物之間的關係,或許這是值得反省的一 面。

在本章中,筆者將描述以「信任」為主題的幾件代表作品,並以內容闡述由

「人與人」至「人與社會」的關係分成兩個系列:「悄悄話」和「盲/茫」。在「悄 悄話系列」裡的作品多半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與傳達;而「盲/茫系列」

則表達了人對社會的負面情感以及從自身家庭經驗中體察對社會信任的破損和 無感。

4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