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品的結構分析

第二章 創世史詩的多元敘事

第二節 作品的結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細、阿哲人,與自稱羅羅的支系不同,因此,文山州的羅羅人在傳唱《銅鼓歌》

時使用哪種彝語?成為無法確定的謎,只能待日後有機會再實地田野調查。因 此,這篇創世史詩作品就被筆者列為「其他」的類別。

整體而言,39 篇的彝族創世史詩,分佈在四川的涼山地區、貴州的畢節地 區、雲南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地區、紅河地區。對應到的「話」是分屬於不 同的彝語別:北部彝語、東部彝語(黔西北次方言、滇東北次方言)、東南部彝語、中 部彝語、南部彝語。北部彝語的涼山地區有4 篇作品,其中一部體系最完整的巨 作是《勒俄特衣》。東部彝語的貴州畢節地區和雲南的武定縣、祿勸縣的創世史 詩最多,共有16 篇作品,這些作品基本上是來自文獻的記載。東南部彝語、中 部彝語、南部彝語的雲南地區的史詩共有19 篇,因為地理區域過於分散,再加 上講不同的語別的彝族支系太複雜,呈現的樣貌比較多元。觀察這些創世史詩作 品,其故事內容呈現出來的多面性與多元性,實在很難相信,彝族是一個統一的 整體。

第二節 作品的結構分析

長篇巨制、氣勢磅礡是史詩的特色,如何吟唱龐大的詩篇?如何記憶背誦故 事的情節?其實,不管多麼龐大的史詩,都有其基本結構,這些基本結構往往是 史詩最穩定的部分,史詩在流傳過程中,會不斷產生新的章節,甚至在原有的章 節裏也有可能增添某些插話,插曲,只要能掌握基本結構,便能掌握史詩的特點,

表現史詩的價值。

一、創世史詩的結構

要分析史詩的文本結構,必須先瞭解史詩的結構是如何被建立的,如同蓋房 子一樣,要一磚一瓦的搭建,才能建好一棟房子。什麼是史詩的磚瓦?筆者試著 從母題、情節板塊、故事範型三個概念來釐清。

(一)母題與情節板塊

「motif」一詞,最先是被用於藝術和音樂批評,但所指各不相同,在藝術 用語的意思,意指一部作品的主導觀念27 ;在音樂用語的意思是指動機,意指 一首樂曲中反復出現的一組音符,它是襯托樂曲主題的一個結構因素。後來又由 這兩個領域進入了民俗學研究,用以指那些在民間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敍事單 元。28 胡適首先將「motif」一詞譯作了「母題」29 ,這個譯法是否妥當,多 年來也有許多不同的討論30 ,從接受的角度來看,「母題」的譯法歷史久遠,也

27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輯部主編,《觀念史大辭典》Ⅲ(文學藝術卷)(1988 台北:幼獅文化事 業公司)頁 242。

28 戶曉輝,〈母題(英語 Motif,德語 Motlv)〉,《民間文化論壇》(2005 年第 1 期),頁 103。

29 胡適,〈歌謠的比較的研究法的一個例〉,《歌謠週刊》1924 年。

30 金榮華,「情節單元」釋義—兼評李福清教授之「母題」說〉《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1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大多數研究者所熟知,已成為這一術語的通用譯文。

19 世紀西方學者企圖把民俗學或民間文學研究變得更具科學性,在民間故 事的研究中,特別是針對人、時、地都有可變異的特性,而發展出以結構為主的 類型分類,其中「母題」的概念正好可以拿來應用。湯普森(THOMPSON Stith) 在 阿爾奈(AARNE Antti)對故事類型學的研究基礎上,將 4 萬多個分佈於各國及各 地的故事、神話、寓言、傳說、民間敍事詩等民間文學作品進行分析,並推出六 卷本的《民間文學母題索引》(Motif Index of Folk Literature,1932 -1937)31 。湯 普森對民間故事孜孜不倦的搜集與研究,確立了「阿爾奈一湯普森民間故事分類 體系」,也更豐富了分類體系的內容,學界將這個體系簡稱「AT 分類法」,是目 前比較完善的分類系統。32

湯普森對「母題」提出的看法,他認為在民俗中,這個術語通常指一條民俗 能夠被分解成的任何一個部分,之後更確認把母題界定為「有力量在傳統中延續 的某個故事中的最小成分」。33 湯普森對母題的界定和認識成為大多數人在民 俗學領域中對「母題」這個概念的認識,但是,湯普森的看法還是不夠精確,後 來經過更多不同學者們的闡述,母題的概念越來越清晰也更為具體。

這些不同的學者對「母題」的論述,包括德國文學史家施羅(SCHERER Wlhelm)

提出以母題進行分類,他認為母題是成規化的文學敍述單元,每個母題都表達一 個單一的思想,而且每一母題都與產生民族的文化歷史傳統、經驗、學問相一致。

俄國民間文學論理家 A‧維謝洛夫斯基認為母題是最小的情節,其後,伯里斯‧

托馬舍夫斯基的闡述更為明確與詳盡,他說:「把文學作品分解若干主題部分,

最後剩下的不可分解的部分,即主題材料的最小分割單位。如「天色晚了」,「拉 斯柯裏尼可夫打死了老夫人」,「英雄犧性了」,「信收到了」等等。作品不可分解 的部分的主題叫做母題(motif)」。李維史托、普洛普等結構主義大師們也都持有 類似的觀點,他們稱文學作品中不可再分解的部分就是母題,而且是個完整的句 子形式,包括主語、謂語、賓語、狀語。34

綜合各家所言,「母題」主要是用來對敍事文學進行分析的一個術語,指的 是故事中一個小到不能再分而又敍事完整的一個單元,可以做為一個特定的單位 或標準對文本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能在不同的敍事結構中流動並可以通過不

第 3 期),頁 1-3。

31 湯普森(THOMPSON Stith)著 鄭海等譯,《民間故事分類學》(1991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頁 497。

32 「情節單元」也有一套歸類檢索的系統,見之於湯普遜的《民間文學母題索引》。這是迄今唯 一的的一套母題歸類檢索系統。

33

THOMPSON Stith,The folkta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415~439.

34 郎櫻,〈史詩的母題研究〉,《民族文學研究》1999 年第 4 期,頁 13-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的排列組合構成新的情節,表達出具體的主題或意義。

掌握母題,利用母題來分析文本,似乎已成為民俗學與民間文學經常使用的 科學性的方法,但是面對篇幅龐大的史詩而言,若運用母題來分析史詩的結構,

最小的情節單位數量將會龐雜到無法掌握,母題就如同蓋房子用的磚瓦,一塊一 塊的磚瓦本身不具有任何意義,但是當磚瓦砌成一面一面的牆,就可以看出房子 的樣貌。眾多母題集合在一起的這面牆,筆者稱之為「情節板塊」35 。「情節板 塊」,同「母題」的意義相符合,但範圍更大,包容性更強。「母題」和「情節板 塊」的差別是:「母題」是文本中最小的情節單位;「情節板塊」則是數個情節單 位形成一個主題。以蒙古英雄史詩為例,如果講到英雄遇到敵人並與他作戰的情 形,若以「母題」來分析,可以劃分為32 個「母題」事項36 ,但是筆者只需認 定是一個「情節板塊」叫「英雄的搏鬥」即可。在分析史詩的故事結構時,只要 把每部作品歸納成一個一個的「情節板塊」,再根據「情節板塊」來分析,可以 快速並且清楚的知道故事的發展和結果。

筆者認為,與「母題」的瑣碎繁雜相比較,「情節板塊」似乎更能有效的全 面了解史詩。但是做為最小單位的母題,仍有其磚瓦的重要性,因為眾多的母題 才能成為一個情節板塊,許多情節板塊才能構成故事的範型。

(二)情節板塊構成的的故事範型(story-pattem)

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情節板塊,這些情節板塊是建立在母題的基礎上,因 此,需要閱讀每一個文本之後,知道其母題,才能建立情節板塊。母題除了是最 小單位外,還具備有重複性、規律化的特點,每個文本都有自己的故事情節,去 除枝節後,留下來的結構就是母題,將類似的母題組合在一起,就是情節板塊。

情節板塊可以對應的概念應該就是主題(Theme),但是這個主題並非是我們 形容某部作品具有人文主義主題那樣的意思,它應該被理解為一種敍事的單元,

而且規模比母題還要大。母題如果代表著微小、細碎、卻扮演關鍵意涵的單位情 節,像是隱形的魔法帽子、弒父戀母的伊底帕斯情結,那麼主題則與題材有所關 連,像是國王長角、感生受孕的故事。兩者作個比較,母題是一種概念抽象的形 式意義,主題能以比較具體的方式呈現,因此母題是比較像內在的思想意識,主 題則是比較像外在的形式表現。根據上述這些特性,筆者認為,母題與主題在論 述上容易混淆,因此以「情節板塊」取代「主題」,不易造成困擾,也能更具體

35 在筆者的碩士論文當中即以「情節板塊」來分析三大英雄史詩,此概念來自於《赫哲族文學》

對說唱文學作品結構的分析。參見黃季平,《英雄史詩的結構與流傳—以中國三大英雄史詩為 例》(1995 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60。

36 瓦爾特‧海西希 趙麗娟(譯)〈關於蒙古史詩中母題結構類型的一些看法〉(西德《亞洲研 究》第 68 卷)收入《民族文學譯叢》第 1 集(1983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 究所編印,內部發行)頁 366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呈現筆者要表達的概念。

眾多類似的母題歸納成為情節板塊,每個故事的情節板塊放在一起比較,可 以再歸納成故事的範型。故事的範型(story-pattem)是口頭詩學的研究術語,洛 德的基本假設是:「在口頭傳統中存在著諸多敍事範型,無論圍繞著它們而建構 的故事有著多大程度的變化,它們作為具有重要功能並充滿著巨大活力的組織要 素,存在于口頭故事文本的創作和傳播之中」37 。比如,「歸來歌」的故事範型 涉及到下述的五個要素序列---缺席、劫難、重歸、復仇和婚禮。在蒙古史詩中,

人們通常認可「婚姻」和「征戰」是最基本的故事範型。

故事範型在民俗學或民間文學研究中被稱為「類型」,也稱為故事類型,這 個概念來自芬蘭民俗學派的克隆父子,19 世紀末,卡爾‧克隆注意到不同民族

故事範型在民俗學或民間文學研究中被稱為「類型」,也稱為故事類型,這 個概念來自芬蘭民俗學派的克隆父子,19 世紀末,卡爾‧克隆注意到不同民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