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假設 第一節、假設

一、假設 1

解釋範圍模型中僅探討目標物與促發物之間是否會產生促發效果,因此在假設 1 中,我們將探討是否在兩促發物(C1&C2)之間也會有促發效果的產生。

H1:當促發物 1 與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有所重疊時,所產生同化效果將會提高對促 發物 1 的評價並降低對促發物 2 的評價。

0 10 低 中 高

圖 3.1. 假設 1:當促發物 1 與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有所重疊時,所產生同化效果將 會提高對促發物 1 的評價並降低對促發物 2 的評價。

二、假設 2

接下來我們分別探討兩促發物與目標物之間的互動關係,在假設 2 中,探討當促 發物 1(C1)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有所重疊時,是否會有同化效果的產生,讓消費者改 變對目標物的解釋範圍,使之趨近對促發物的解釋範圍。

H2:在正價促發物 1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有相互重疊時,所產生的同化效果將會提 高對目標物的評價並降低對促發物 1 的評價。

C2 C1

8

0 10 低 中 高

圖 3.2 假設 2:在正價促發物 1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有相互重疊時,所產生的同化 效果將會提高對目標物的評價並降低對促發物 1 的評價。

三、假設 3

在假設 3 中,探討的是當正價促發物 2(C2)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沒有重疊的情況 下,是否會產生對比效果使得消費者對目標物的解釋範圍往左移動,進而降低消費者 對目標物的評價。

H3:在正價促發物 2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未重疊時,所產生的對比效果將會降低對目 標物的評價並提升對促發物 2 的評價。

0 10 低 中 高

圖 3.3 假設 3:當正價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無重疊時,會產生對 比效果,使消費者對目標物的解釋範圍遠離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進而降低消費者對 目標物的評價。

四、假設 4

若只單看假設 2 與假設 3,只考慮促發物與目標物的互動而忽略了促發物與促發 C1

T

C2 T

9

物之間的互動,難免會造成結果的誤判,因此在假設 4 裡,我們假設雙促發物與目標 物的會動機制是來自於個別促發物影響目標物的組合效果而不是各別影響目標後的 加總。

H4:當正價促發物 1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有重疊,而正價促發物 2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 圍無重疊但與正價促發物 1 的解釋範圍有重疊時,兩促發物發生的同化效果會提升對 促發物 1 的評價並降低對促發物 2 的評價,當同化效果足以讓促發物 2 與目標物的解 釋範圍重疊時,兩者會產生同化效果使得目標物的評價被提高。

0 10 低 中 高

圖 3.4 假設 4:在兩促發物發生同化效果使兩者的解釋範圍互相靠近時,由於促發物 1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重疊也會產生同化效果,使得目標物與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有 所重疊時,會使得目標物的評價被提高。

T C1

C2

10

第四章、研究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