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結果如表 6.1 所示,整體實驗操弄皆未顯著。在實驗 1 的部分,雖然實驗結 果未顯著,促發物 1 的解釋範圍沒有明顯變化,但我們可以發現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 很明顯的往負價方向移動,我們推測這是因為受測者先填寫對促發物 1 的評價,然後 再填寫對促發物 2 的評價時會較受促發物 1 的影響,進而影響了對促發物 2 的評價,

也證明了兩者間還是有同化效果的產生。

實驗 2 的部分,實驗前後受測者對目標物與促發物 1 的評價皆沒有太明顯的變化,

同化效果也不顯著,我們推測可能是因為目標物與促發物 1 在一開始的設定時解釋範 圍重疊程度就已經很大,因此很難再產生同化效果使重疊範圍有更明顯的變動。

實驗 3 的部分,促發物 2 與目標物在實驗後反而產生了解釋範圍有些許重疊,可 能的原因是,在受測者第一次填寫促發物 2 時,因為會瀏覽很多品牌,會做出比較,

因此易把促發物 2 的定位與其他尊貴程度較中等的品牌區隔,然而在第三階段填寫對 促發物 2 的評價時,因為沒有其他品牌的比較,所以會把促發物 2 的評價評的較往中 間值靠近,導致實驗結果與假設相反。

最後在實驗 4 的部分,我們發現目標物的解釋範圍寬度在實驗後變窄了,可能的 原因是因為目標物對受測者來說是一個模糊的品牌,因此在兩次評價它時標準可能不 一樣,加上在一開始設定目標物與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沒有重疊,反而導致實驗結果 兩者有對比效果的發生,造成目標物得評價沒有被提高。

39

40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樣本收集不易

因為本研究的實驗是紙本問卷,加上都是二到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還需相隔兩到 三個禮拜,因此在蒐集問卷上,受測者被限制為需位於較鄰近地區且每階段皆有時間 能到場受測者,因此需花費較多的時間收集樣本。而也因為時間限制,造成我們沒有 讓每個實驗都蒐集到統計上的足夠樣本數 30 個樣本,多少影響了實驗的準確性。

二、受測者動機不足

雖然我們以能參加抽 7-11 商品卡 500 元吸引受測者參加,但普遍大眾會覺得被 抽中的機率不大,沒有足夠的動機很認真的填寫問卷,造成有些樣本的答案過為極端,

因此為無效樣本。我們建議之後可以找對於此題目較有興趣的受測者為主,並改為人 人有獎的方式,增加受測者填寫問卷時的專心度。

三、問卷設計

在實驗 1 的第一階段及實驗 2.3.4 的第二階段,我們為了避免受測者直接填寫出 自己較熟悉的品牌,因此放上許多品牌先供受測者瀏覽,但面對眾多品牌時會讓受測 者產生比較心態,因此在填寫回答時容易把心中本來定位較高的品牌評價的較低,然 而在下一階段回答時又評價回原本心中的定位,因此如何改善問卷的流程不要讓受測 者被其他品牌影響是之後可以改進的地方。

第三節、理論貢獻與實務意涵

在理論上,雖然本研究沒有驗證所以的假設,然而此研究也嘗試了與以往相同主 題但不同方法的實驗方式,並改變了以往的作答方式。本研究也運用了 Chien et al.

(2010)的解釋範圍重疊模型,使用了區間範圍的方式來判斷是否有產生促發效果,並

41

且使用最適代表值之間的距離來確認促發效果是否顯著。由於每個人在心中都有不同 的標準去評價目標,因此透過區間以及最適代表值來共同衡量人們受到促發效果影響 後評價之改變狀況,可以更精確的衡量出人們在促發效果產生下評價改變的狀態。

在實務上,本研究探討的是雙促發物對目標產品的影響,因為在現實生活上消費 者會面對到的往往是多個品牌,而不只是單一品牌。在研究中我們也利用 Hsiao (2002) 的互動假設,同時考慮目標物與促發物的評價之變動,如此一來能更了解在多重促發 物下,促發物之間互相影響後會導致目標物之評價如何變動。透過本研究,行銷人員 也可以實際利用這樣的促發物作用機制,先找出自己目標品牌的定位並且了解其他品 牌的定位,透過操弄目標品牌與其它的品牌進行比較,藉以達到提升目標品牌評價甚 至打擊其他品牌之目的。

第四節、未來發展

本研究探討的依然是同側之正價促發物對目標產品的影響,因此未來或許可以增 加促發物的數量,研究真正在市面上消費者面對的是幾十種其他品牌的情況下,這些 促發物會如何影響到目標產品。除此之外,也可以調整促發物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大 小或是重疊程度,來進行更多樣化的操弄。而在目標品牌的部分,或許之後可以使用 已在市面上的實際品牌,讓受測者填答出他們心目中的目標物,再進行操弄,以避免 虛擬品牌在每位受測者心中定位落差太大的情況發生。

42

參考文獻

高佳薇(2014)。相同範圍重疊對同化效果影響之研究:解釋範圍重疊模型之延伸。碩 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思穎(2014)。雙重正價促發物對目標產品之影響。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

Chien, Y., Wegener, D.T., Hsiao, C., Petty, R.E., (2010). Dimensional Range Overlap and Context Effects in Consumer Judgmen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 (October),530—542.

Bargh, J.A., & Pietromoncao, P. (1982). 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cial perception: The influence of trait information presented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on impression 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 437— 449.

Higgins, E. Tory, William S. Rholes, & Carl R. Jones (1977). Category Accessibility and Impression Form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3 (March), 141—154.

Herr, Paul M., Sherman, S. J., & Fazio, R. H. (1983). On the consequences of priming: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effec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323—340.

Higgins, E. Tory, Bargh, J. A., & Lombardi, W. J. (1985). Nature of priming effects on Categoriz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1, 59—69

Herr, Paul M. (1989). Priming Price: Prior Knowledge and Context Effec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 (June), 67—75.

43

Hsiao, Chung-Chiang (2002). The Reciprocity Hypothesis as an Explanation of Perception Shifts in Product Judgement,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Leonard L. Martin (1986). Set/ Reset: Use and Disuse of Concepts in Impression 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3—503.

Lu, Ruiyi-Eunice(2014). Context Effect under Dual Contexts: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imes to Product Judgment, Master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u Tse Hsien(2013). Context Effects under Multiple Contexts: An Extension of Dimensional Range Overlap Model, Master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eyers- Levy, Joan and Brian Sternthal (1993). A Two – Factor Explanation of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Effe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0 (3), 359-368 Petty, R.E. & Cacioppo, J.T. (1981). Personal Involvements as a Determinant of Argument-

based Persua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847

Richard E. Petty, John T. Cacioppo & David Schumann (1983). 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volv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0 (October), 135—144.

Sherman, Steven J., Karin Ahlm, Leonard Berman, and Steven Lynn (1978), "Contrast Effec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ubsequent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4 (July), 340-350.

Yi (1990). Direct and Indirect Approaches to Advertising Persuas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 (June), 279—290.

Yi, Youjae (1990).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s of the Context for Print Advertisemen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 (June), 40—4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