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流程

一、實驗一 4.4.1.1 實驗概述

實驗 1 主要目的為測試兩促發物:當促發物 1(C1)與促發物 2(C2)的解釋範圍有 所重疊時,是否會產生同化效果使得對兩者的解釋範圍互相靠近,驗證促發效果在兩 促發物之間也會發生。我們把促發物 1 的解釋範圍設定為 4.5~6.5,促發物 2 的解釋 範圍設定為 6~8,解釋範圍寬度皆為 2,並有 0.5 的重疊範圍,因此我們預期當同化

18

19

圖 4.4 問卷第一階段第二部分一開始請受測者瀏覽連鎖服飾品牌,目的為對接下來 的作答有著提示作用。

第二階段

兩個星期後,為了不讓受測者發現是在進行同一項實驗,我們以不同人發放問卷。

此階段只有一部份,問卷一開始便告知受測者我們隨機選取一個產品類別並且從此產 品類別中,再隨機抽出產品廣告來他們閱讀,每一個受測者看到的廣告皆不相同,而 廣告的部分我們會選出兩個連鎖服飾品牌,此兩個品牌則是根據受測者在填寫第一階 段問卷時所填寫的促發物 1 與促發物 2 進行調整,因此每個人所看到的品牌都不一樣。

為了加深受測者的印象,我們將連鎖服飾品牌的 LOGO 顯示兩次,如圖 4.5 所示。

接著,請受測者針對上述的兩個服飾品牌進行其尊貴程度的評價,受測者皆

20

須回答(1)一個最適代表值及(2)一個範圍,回答完成後第二階段即結束。當受測者填 答完所有部分後,會再以之後要進行抽獎的名義請他們在後面留下姓名電話等基本資 料,以方便我們進行資料確認。

圖 4.5 問卷第二階段以顯示 LOGO 的方式讓受測者瀏覽促發物 1 及促發物 2

4.4.1.3 自變數

此實驗的自變數為控制兩個促發物的解釋範圍有無重疊,我們將促發物 1(C1)的 解釋範圍設定在 4.5~6.5,促發物 2(C2)的解釋範圍設定在 6~8,讓兩者的解釋範圍 有 0.5 的重疊。

4.4.1.4 依變數

依變數為受到促發效果的影響後,受測者對促發物 1 及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評價 如何移動。

二、實驗二 4.4.2.1 實驗概述

21

實驗二主要探討的是當目標物(T)與促發物 1(C1)的解釋範圍有所重疊時,是否 會有促發效果的發生,使得兩者的解釋範圍靠近,即同化效果的產生。我們的目標物 是虛擬連鎖服飾品牌「belíssimo」。經過前測,可以把「belíssimo」尊貴程度的解釋 範圍定位在範圍 4~6 的中等程度,而促發物 1 則是在受測者填寫完對目標品牌的評價 後,根據受測者填寫的目標物解釋範圍去操弄促發物的解釋範圍,我們把促發物 1 設定為正價的促發物,並讓兩者的解釋範圍有 1.5 的重疊,促發物的寬度皆為 2。我 們預期,當同化效果發生後,受測者會提高對目標物的評價並降低對促發物 1 的評價,

使得兩者的解釋範圍互相趨近,若兩者最後的解釋範圍重疊大於 1.5,則可說明我們 的假設是成立的。此實驗主要驗證假設 2:在正價促發物 1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有相 互重疊時,所產生的同化效果將會提高對目標物的評價。

此實驗分為三個階段,其目的為讓受測者忘記之前測驗的內容,並讓我們有時間 可以針對每個受測者的回答做出下一階段的問卷。

4.4.2.2 實驗流程

本實驗共分為三個階段,每階段相隔兩個禮拜,並以不同人發放紙本問卷,目的 是不讓受測者察覺我們在進行同一樣實驗,且相隔一段時間也可以避免受測者根據之 前的印象回答。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問卷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如同實驗一,受測者需先閱讀作答範例,

我們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軟硬程度及食物的甜度當作說明,讓受測者可以清楚的了解 我們的作答方式。接下來為練習題,共有物品的軟度及動物的行進速度兩題,受測者 在各個衡量面向上須回答三個問題:(1)一個最適代表值、(2)一個範圍、(3)一項物 品或動物。練習題結束後,會告知受測者若對以上的填答方式有問題可立即向施測人 員反應,若沒有問題則進入第二部分。

22

第二部分我們提供了四則廣告,分別是虛擬服飾品牌「belíssimo」、手機品牌

「Motorola」、速食品牌「麥當勞」、汽車品牌「Mercedes Benz」的平面廣告,在受 測者閱讀完每一個廣告後,都須針對不同的問題回答一個最適代表值與一個範圍。閱 讀完 belíssimo 廣告後須回答此品牌的尊貴程度與耐用程度,閱讀完 Motorola 的廣告 後須回答此品牌的時尚程度與價格程度,閱讀完麥當勞的廣告後須回答此品牌的美味 程度與健康程度,閱讀完 Mercedes Benz 的品牌後須回答此品牌的安全程度與省油程 度。在回答完以上問題後,此階段問卷到此結束,最後我們會以之後要參加抽獎的名 義請受測者留下姓名、email 等資料及聯絡方式。

第二階段

在經過兩個禮拜後,我們會再邀請受測者在他們可以的時間到達一間教室填寫第

二階段問卷,但這次以不同人發放。問卷一開始如同實驗一,我們會先讓受測者瀏覽 許多連鎖服飾品牌,並請他們在認識的品牌名稱旁打勾,此舉對接下來的問題有著提 示作用,接下來我們會要求受測者寫出尊貴程度介於某範圍的連鎖服飾品牌,此範圍 是根據受測者在第一階段回答的結果操弄,我們將此範圍的最低值設為「T 最高值 -1.5」,最高值設為「C1 最低值+2」,並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有 0.5 的重疊,受測者 所回答出來的品牌即為促發物 1(C1)。我們也會讓受測者瀏覽汽車品牌與手機品牌,

並要要求他們寫下一個安全程度介於 5~7 的汽車品牌及一個照相品質程度介於 4~6 的手機品牌。填寫完後此階段即完成,我們會再要求受測者寫下他們的資料及聯絡方 式。

第三階段

相隔兩個禮拜後,我們再次邀請受測者填寫第三階段問卷,問卷一開始我們便會 先告知受測者以下將隨機選取一個產品類別並且從此產品類別中,再隨機抽出一個產 品廣告來讓他們閱讀,每一個受測者看到的廣告皆不相同。接下來我們便提供每位受

23

測者的促發物 1 的 LOGO 讓他們瀏覽,然後再提供目標物 belíssimo 的廣告讓他們瀏 覽,接著先請他們回答對於目標物尊貴程度的解釋範圍,圈選出一個最適代表值及一 個範圍,然後再詢問受測者對於促發物 1 尊貴程度的解釋範圍,也圈選出一個最適代 表值及一個範圍。回答完以上問題後,問卷到此結束。

4.4.2.3 自變數

本實驗的自變數為我們可以操弄正價促發物 1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有無重疊,根 據每位受測者的回答,我們將促發物 1 尊貴程度的解釋範圍都設定為正價且與目標物 有 0.5 的重疊範圍。

4.4.2.4 依變數

本實驗的依變數為受測者受到正價促發物 1 的影響後,改變對目標物尊貴程度的 評價範圍,我們預期目標物尊貴程度的評價範圍會被提高。

三、實驗三 4.4.3.1 實驗概述

實驗三主要探討的是當目標物(T)與正價促發物 2(C2)的解釋範圍沒有重疊,只 有單點相碰時,是否會產生對比效果使得兩者的解釋範圍距離增加,即受測者會提高 對促發物 2 的評價且降低對目標的評價。此實驗中的目標物仍為虛擬服飾品牌

belíssimo,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則是根據受測者填寫完對目標物尊貴程度的評價後,

根據目標物的尊貴程度解釋範圍設定。為了讓促發物 2 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移動,因此 我們把兩者的解釋範圍距離剛好設為 0,即促發物的尊貴程度解釋範圍為最低值為「T 最高值」,最高值為「C2 最低值+2」,寬度為 2 且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沒有重疊,

只有單點相碰。此實驗主要驗證假設 3:在正價促發物 2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未重疊 時,所產生的對比效果將會降低對目標物的評價。

24

4.4.3.2 實驗流程

本實驗流程大致上與實驗二相同,也分為三個階段, 每階段相隔兩個禮拜,只 有在操弄促發物 2 的解釋範圍部分不一樣,我們把促發物 2 的尊貴程度設定與目標物 的尊貴程度解釋範圍沒有重疊,只有單點相碰。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問卷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如同實驗二,受測者需先閱讀作答範例,

接著填寫練習題,有物品的軟度及動物的行進速度兩題,受測者在各個衡量面向上須 回答三個問題:(1)一個最適代表值、(2)一個範圍、(3)一項物品或動物。

第二部分我們提供了四則廣告,分別是虛擬服飾品牌「belíssimo」、手機品牌

「Motorola」、速食品牌「麥當勞」、汽車品牌「Mercedes Benz」的平面廣告,在受測 者閱讀完每一個廣告後,如同實驗一都須回答某些面向的一個最適代表值與一個範圍。

在回答完以上問題後,此階段問卷變到此結束,最後請受測者留下姓名、email 等資 料及聯絡方式。

第二階段

在經過兩個禮拜後,我們會再邀請受測者填寫第二階段問卷,但這次以不同人發

放。問卷一開始如同實驗二,我們會先讓受測者瀏覽許多連鎖服飾品牌,並請他們在 認識的品牌名稱旁打勾,接下來我們會要求受測者寫出尊貴程度介於某範圍的連鎖服 飾品牌,此範圍是根據受測者在第一階段回答的結果操弄,我們將此範圍的最低值設 為「T 的最高值」,最高值設為「C2 最低值+2」,並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沒有重疊,

只有剛好單點相碰。受測者所回答出來的品牌即為促發物 2(C2)。我們也會讓受測者 瀏覽汽車品牌與手機品牌,並要要求他們寫下一個安全程度介於 5~7 的汽車品牌及一 個照相品質程度介於 4~6 的手機品牌。填寫完後此階段即完成,我們會再要求受測者 寫下他們的資料及聯絡方式。

25

26

為「T 最低值」,最高值為「C2 最低值+2」。促發物 1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重疊程

為「T 最低值」,最高值為「C2 最低值+2」。促發物 1 與目標物的解釋範圍重疊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