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偏誤分析

偏誤在第二語言習得中顯得特別重要,因爲偏誤是一種規律性的現象,

常會不斷地重複,而且學習者不易自我察覺,更無能力自我修正。引起偏誤 的原因除了母語遷移、過度類化與簡化之外,教師解釋不清楚、教材不當説 明等由課堂環境所引發的偏誤也屬造成學習者偏誤的重要原因。

偏誤分析的研究重點之一在為學習者的偏誤來源分類。偏誤的來源通常 被分爲兩類:一為「語際偏誤」,或稱幹擾偏誤;一為「語內偏誤」。所謂的 語際偏誤是指可回溯到學習者母語的偏誤,故又稱母語負遷移,亦是對比分 析的研究重點,與對比分析不同點是將語際偏誤視爲學習者主動對新語言進 行假設檢驗的自然和必然結果。相對地,語內偏誤乃是源自第二語言內部屬 性或特徵的偏誤,可進一步區分為「過度類化」與「簡化」,以上的兩種語 內偏誤亦可在第一語言習得中發現。(陳俊光,2011)。

James(1998)偏誤的形式分類以下有五點:

(一)省略偏誤/遺漏(omission)

(二)添加偏誤/誤加(addition)

(三)選擇偏誤/誤代(mis-selection)

(四)順序偏誤/錯序(misordering)

(五)混合偏誤(blends)

以下我們依照James(1998)的偏誤形式分類分析韓國學生常犯的偏誤現 象。

一、偏誤類型

(一) 繫詞句

語料「是」字句句型偏誤中抽100筆對其依錯誤類型分類,其結果如【表

四-2】所示,集中於遺漏「是」的偏誤句中,共有78筆。以下是我們替「是」

字句所做的分類和説明

表 四‑2 「是」字句的偏誤類型

偏誤類型 偏誤次類及説明 偏誤筆數

遺漏

賓語前有狀語 40

複句的後句無主語 16

賓語前有定語 22

省略結構助詞「的」 1

誤加

誤加「是」 13

誤加「的」 3

誤代 「有」「能」等的誤用 3

錯序 與介詞一起出現時發生錯序 2

(二) 焦點句「 是……的(一) 」

表 四‑3「是……的(一)」的偏誤類型

偏誤類型 偏誤次類及説明 偏誤筆數

遺漏

該用而沒有用「是……的」 1

省略「是」 7

省略「的」 7

誤加 不該用「是……的」而用 1

誤代 「了」取代「的」,介詞取代「是」 2

錯序 「是」、「的」錯置 0

我們的語料中「是……的」(一)極少,則「是……的」(二)的偏誤 句佔了大部分。

(二) 焦點句「 是……的(二) 」

「是……的(二)」在韓語口語裡主要靠韻律,書面語則多用副詞或語 尾變化來表示説話人對所認定的態度。

表 四‑4 「是……的(二)」的偏誤類型

偏誤類型 偏誤次類及説明 偏誤筆數

遺漏

省略「是」 35

省略「的」 47

誤代 「了」取代「的」 1

錯序 「是」「的」錯置 4

二、偏誤分析

(一)省略偏誤/ 遺漏(omission)

4.2.2.1 動詞「是」的遺漏

根據周小兵(2007,2011)針對韓語母語者進行的研究,發現有動詞「是」

的遺漏偏誤。如下為學生的病句:

(18)a.電視有的時候老師,有的時候朋友。

b.他們倆長得很像,說不定真的兄弟倆。

c.她很幽默樂觀的人。

他說明漢語「是」常跟韓語「~는~이다」對應,但是漢語的名詞謂語 句不用「是」, 譯成韓語也是「~는~이다」。 而用於強調的「是」, 卻又 不與韓語的「~는~이다」 對應。於是韓國學習者就會無所適從,不知何時 該用「是」,何時不該用「是」,因此常常採用回避策略,把「是」遺漏。

我們的語料中也發現相似的偏誤。動詞「是」的遺漏共有78筆,以占的 比率相當多。如下例子:

1.賓語前有狀語

(19)*當然,漢語水準並不高的我一看歌詞就暈了,滿紙都從未看過的字。

(20)*現在,他已經六十三嵗的人了。

(21)*我毫不猶豫地說:“那當然我的父親。

2.連詞後面,複句的後句空位主語時動詞「是」不出現。

(22)*生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自然的事。

(23)*有人說:“吸煙是文化,並且個人的愛好。

(24)*我身高 1 米 85,身體健康,相貌端正,21 世紀要求的人才。

3. 賓語前有定語

(25)*可是做重要的事自信。

(26)*“代溝”這兩個字在人類歷史上不分古今一直存在下來的概念。

上述遺漏「是」的句子大都是賓語前有狀語或定語的結構。換言之,賓 語前有定語是「是」字遺漏的另一誘因。這大概是因為表達的內容複雜了,

學習者的注意力只集中在那些具有實在意義的詞語上了。認知語法認為語義 是語言的基礎,而語義存在於人的概念化過程中,語義結構即概念結構。句 子結構決定於概念結構。「是」的語義較抽象,學習者在表達一些複雜結構 時,無暇顧及這些意義抽象的成分而造成偏誤是很正常的。

另外一個原因也許是語言類型不同造成的。韓語屬於黏著語,語序類型 為SOV,反之漢語則屬於孤立語,語序類型為SVO。韓語「-이다(ida)」黏 著於前面的名詞而置於句尾,因此按照韓語表達方式,「是」在對譯中會出 現在最後,這也是造成遺漏 「是」的原因之一。

將例(21)「那當然是我的父親」譯成韓語為「그건 당연히 내 아버지이다」

。謂語的構成為「名詞+이다」,其表達形式如 【圖 四‑2】。 韓語「-이다 (ida)」黏著於前面的名詞而置於句尾,因此按照韓語表達方式,「是」在對 譯中會出現在最後。

圖 四‑2 動詞「是」在副詞後面的遺漏

4.2.2.2 焦點標記「是」的遺漏

佟慧君(1986)指出第二語言學習者試圖減輕學習處理負擔而使用的簡 化策略。如下例:

*這件事我沒想到的。這件事是我沒想到的。

我們的語料中也發現相似的偏誤。

(27) *他為了妻子做的,而且不是故意的 (28) *所有的關係從關心造出來的。

(29)*我從小時候到現在在農村長大的。

(30)*這樣不對的。

(31)*雖然我的專業跟他不同,但他給我的影響巨大的。

4.2.2.3 語氣助詞「的」的遺漏

下面的例子為佟慧君舉例的,他並說明這些偏誤也是學習者試圖減輕學 習處理負擔而使用的簡化策略。

*我和我哥哥是同時到北京來。我和我哥哥是同時到北京來的。 (佟 慧君,1986:161&164)

(32) *她是一直在鄉下生活,熱愛那裏的傳統生活方式,不願意接受城市的現代化 生活。

(33) *我是 1970 年 3 月 15 日出生。

(34) *我和他是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相識,目前交往已經兩年多了。

(35)*環境保護部門的這種努力是值得表揚。

(36)*小弟弟給我寫的那封信是我永遠不會忘記。

與遺漏焦點標記「是」不同,我們在此偏誤句無法判斷學生是否因篇章 需求而放了「是」還是照習慣放了「是」。經過文獻探討與對比分析得知,

漢語的焦點句(或分裂句)對應的是韓語的「GA/REUL」,但是焦點句的 表層結構為「話題-說明」,其中「是」做斷定功能。「是」剛好來韓語話

題標誌「NEUN」的位置。因此,我們很難確定學生是否真的會運用焦點句

「是……的」。

(二)添加偏誤/ 誤加(addition) 4.2.2.4 誤加「是」

*這三個地方的風景都是很美。(佟慧君 1986:162)

有些研究表明,不少日籍學習者也犯同樣的錯誤,並說明日本學生把「是」

與日語的副助詞「は(wa)」等值看待,其結果是造成「是」的濫用。例如:

*通過這個學期,我要學習的內容是如下:……

*因為我們是學生,沒有錢。所以旅遊是只有一晚。

*一般的烹調方法是很簡單。

韓國學生誤加「是」的偏誤如下舉例:

(37)*我的地址是如下:北京語言學院 4 號。

(38)*因爲您們是越來越老,精神也是越來越弱化。

(39)*綠色食品和污染的問題是不是他們的事,也不關他們的事。

(40)*吸煙是不但影響吸煙者自己,而且會影響別人。

觀察上例的句子我們並不覺得學生要用焦點句就放了「是」,反之韓 語主題標誌「NEUN」來的地方放了「是」,例(39)較明顯。是否韓國學 生把「是」與韓語的補助助詞「NEUN」等值看待,其問題還是需要論 證。

4.2.2.5 不該用「是……的」而用

(41)*我去慶州旅遊的時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的。

4.2.2.6 該用「是……的」而沒用

(42) *我在中國跟他認識。

該不該用「是……的」要看全文,是因為這種偏誤並不是句法上的偏誤,

而是語用上的偏誤。例(42)學生上文已介紹朋友,即“他”,接著想說認識 他的地方,因而我們認為加「是……的」來聚焦較合適。

(三)選擇偏誤/誤代(mis-selection)

漢語的語氣助詞「了」用在形容詞或表示心裡狀態的動詞後時表示狀態 發生改變。表示過去經常發生的情況或形容詞、心裡動詞不表示狀態發生改 變時一般就不需要用「了」。 可是有的韓國學生往往把韓語的過去時態與漢 語的「了」等同起來,凡是韓語有過去時制詞尾 「았,었,였」的地方, 翻譯 成漢語時都用上「了」,於是常會造成助詞「了」的誤加。(周小兵等,201 1:156-157)

周文提出「了」的誤加情況,該句翻譯成漢語時都用上「了」

*从小时候,我爸爸的公司很忙,我妈妈真的辛苦了。

어렸을 때, 우리 아빠의 회사는 바빠서 우리 엄마는 매우 고생하 셨다.

*我在韓國時經常看電視了。

내가 한국에 있을 때 자주 TV를 보았다.

*去年去了中国的时候,我妈妈很担心我了。

작년 중국에 갔을 때 우리 엄마는 매우 나를 걱정하셨다.

下列的是韓國學生「了」取代「的」的情況:

(43)*我的父親原來從農村搬到這大城市來了。

(44)*我是在韓國的忠北大學畢業了,我本來專業了該校的中文系。

(45)*另外,城市的氣氛是跟鄉村完全不一樣了

(四)順序偏誤/錯序(misordering)

(46) *“食”是與“衣”和“住”爲了維持基本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식”EUN “의”,“주”와 함께 기본생활을 유지하는데 없어서는 안될

중요성분이다.

(47) *雖然朝鮮人是跟韓國人一個民族。

:조선사람 EUN 한국사람과 하나의 민족이긴 하지만,

將學生的偏誤句譯成韓文發現,學生例(46)的“食”和例(47)的“朝鮮人”

當做話題,而放了「是」。漢語的謂語應置於介詞句後面,該句中的「是」

為謂語。

再著,例(48)-(50)學生要用焦點句式「是……的」,但焦點標記「是」不在 焦點前面,而在主題後面放。

(48)*這經驗是對貴公司來講,比較有用的。

(49)*所以這是從法律上看無罪的。

(50)*小弟弟給我寫的那封信是我永遠不會忘記。

(五)混合偏誤(blends)

(51)*但是這是個人的意見的。

(52)*上述談到的是一個傳説的,是古代可能發生的情況。

我們認為例(51)和(52)為繫詞句和焦點句的混合造成的偏誤。

從韓國學生的句法偏誤導出的結論如下:

1.名詞謂語句常遺漏「是」,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結構越複雜越容易 遺漏語義較弱的「是」。另外一個原因是跟語言類型有關。韓語屬於 SOV

1.名詞謂語句常遺漏「是」,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結構越複雜越容易 遺漏語義較弱的「是」。另外一個原因是跟語言類型有關。韓語屬於 SOV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