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的關係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的關係研究

第一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研究

本節針對健康促進、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現況的文獻加以探討。

一、 健康促進

健康是基本人權,也是人類最重要的社會價值之一(江東亮,

1982)。1986年的渥太華憲章中對健康促進的定義為「健康促進是使人 增加對健康的控制與改善健康的過程」(Health promotion is the process of enabling people to increase control over and improve their health) (WHO,1986)。

Pender (l987)認為,個人對健康的定義會影響一個人是否會追求 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健康促進行為是個人用來維持或增進安寧幸 福,以達到自我實現及個人成就所採用的行為,例如:最適宜的營養、

休閒活動、規律的運動、減輕壓力的運動、休息、及發展社會支持系 統。

Green and kreuter (1991)認為健康促進是結合教育、環境、支持等 影響健康的因素,以幫助健康生活的活動,其目的在於使人們更能控 制好自己的健康。

黃松元與張富琴(2000)提到健康促進基本上是一種典範,一種協 助人們改變行為,維護和增進健康,進而提高生活品質的典範;也就 是說,健康促進並不是一種時尚。

Wu and Pender (2002)提到,健康促進非特別預防疾病或健康問 題,而是一種以自我實現為導向的趨近行為,注重個人維持與增進健 康、自我實現與幸福滿足的肯定態度,表示個人積極主動地建立新的 行為模式。

王佳慧等人(2006)提到健康促進不同於疾病預防,它不是以疾病 或特殊健康問題為導向,更確實的說法是健康促進是一種趨近的行為 (approach behavior),而預防則是一種避免的行為(avoidance behavior)。

鄭健雄(2008)提到二十世紀的健康概念和以往大不相同。首先,

死亡主因由急性疾病轉變為慢性疾病,而慢性疾病的發生則與不健康 的行為和生活型態有關;其次,健康照護工作者對健康和疾病的看法 有了較廣泛的觀點;甚至重新定義健康,健康被視為正向幸福的表 現,而並非只是沒有生病;最後,強調可降低疾病危險因子的健康行 為之重要性。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韋氏大辭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976)定 義生活型態(life style)為一個人典型的生活方式(typical way of life),反 映出一個人的態度,以及他所表現出自我經常一致的樣子

(self-consistent manner)。

Harris and Guten(1979)將生活型態分為五類:1.健康行為(health practice):例如充足的睡眠、放鬆、避免工作過度勞累、飲食限制、控 制理想體重等;2.安全行為(safety practice):例如使用安全帶、準備急 救裝備等;3.預防性健康照護(preventive health care):例如健康檢查 等;4.避免環境中的危險(environment hazard avoidance):例如環境汙 染、高犯罪率等;5.避免有害物質(harmful substance):例如菸、酒、毒 品等。

廖翔毅(2003)定義生活型態為一個人整體的生活模式,包含其 內在的人格特質,反應在對生活資源的分配上。

Walker, Sechrist, and Pender(1987)主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個人 為了維持或促進健康水平,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

多層面的行為和知覺,主要內涵有運動(exercise)、營養(nutrition)、壓 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人際支持 (interpersonal support)及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等六個層面。相似

地,Chen, Wang, Yang, and Liou(2003)指出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包含營養、運動、壓力管理、家庭計劃、健康保護。

張蓓貞(2007)認為,生活方式(lifestyle)是指個人背景、特質、價 值觀層面和文化、經濟、人際等環境層面交互作用,表現於外的休閒、

工作、社會生活的形式。

三、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

國內有關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調查結果整理如表 2-1。

陳素芬(2004)探討九十二學年度台北縣林口鄉七所之國小五年 級、六年級學生的健康生活型態,發現學生的健康生活型態屬正向,

其中以「日常生活安全習慣」得分最高,其次是「健康自我照顧」、

「心理壓力調適方面」、「飲食習慣」,而以「運動與休閒」最低。相 似地,江崇偉(2008)以台南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對象,探討體育 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結果指出學生的體育態度與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都趨於正向且積極;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向度得分高低 依序為「生命欣賞」、「壓力處置」、「營養行為」、「人際行為」、「健康 責任」、「運動行為」。另外,鄭光雄(2008)對高雄市國小五年級 623 名 學生、六年級 541 名學生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關係 的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向度,以「日常生活安 全習慣」為最高,其次依序為「自我照顧健康習慣」、「壓力處理情緒

控制」、「運動與休閒習慣」、「飲食習慣」等行為。

多數有關國中生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 和國小生一樣有偏正向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許玳榕,2008;陳品希,

2006;羅沁芳、2002)。如羅沁芳(2002)針對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進行同 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發現,研究對象整體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介於「有時如此」至「經常如此」之間;陳品希(2006)有關 花東地區國中生的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發現研究對 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趨於正向且積極;許玳榕(2008)以台北縣某國 民中學七至九年級學生為對象的調查也發現,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屬中等程度。

再就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向度得分高低情形來看,羅沁芳 (2002)指出,台北市某國中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層面得分由高至 低依序為「發展人際支持」、「自我實現」、「壓力處理」、「營養」、「運 動」和「健康責任」。另外,李秀珍(2006)針對台南縣四所國中學生的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影響因素的探討,對象包括國中一年級 420 位、

二年級 423 位、三年級 432 位,共 1,275 位學生,結果以「生命欣賞 行為」得分最高,其次是「健康責任」、「人際支持」、「壓力處置」、「營 養」、「運動」等行為。黃慧菁(2007)以九十五學年度就讀於台南地區 國中一、二年級與國小五、六年級共 811 人為研究對象,發現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中,以「人際支持」得分最高,「壓力調適」得分最低。

許玳榕(2008)以台北縣某國民中學七至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 六層面得分依序為「人際間支持行為」、「生命欣賞」、「壓力處置」、「營 養」、「健康責任」和「運動」。類似地,史璦溱(2009)發現台北縣某國 中學生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由高至低依序為「生命欣賞」、「社會 支持」、「健康責任」、「壓力處理」、「營養行為」、「運動行為」。張伶 嘉(2008)也發現北台灣山地原住民鄉原住民國中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中,得分最高為「生命欣賞」,其次依序為「人際間支持」、「壓力 處置」、「營養」、「健康責任」,得分最低為「運動行為」。

多數有關高中職生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調查結果顯示,高中 職生與國中生、國小生一樣擁有偏正向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陳昭伶,

2004;陳昭伶、陳政友、羅惠丹,2009;楊瑞珍、蘇秀娟、黃秀麗,

2001;鄭淑芬,2004)。如楊瑞珍、蘇秀娟與黃秀麗(2001)探討臺北市 台北市14所學校共計3,431名國小、國中、高中(職)及大學學生的健 康促進生活方式,結果顯示受試學生普遍的對於健康促進行為的執行 頻率介於「有時」至「經常」。陳昭伶(2004)探討基隆地區高中(職)

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發現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屬中等程度;鄭淑芬(2004)探究桃園地區共24所公私立高中職三年 級學生個人因素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結果指出研究對象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屬於中等程度;陳昭伶、陳政友與羅惠丹(2009)探討 基隆地區664位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發現研究 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中等程度。但李明祝(2008)探討台中市公 私立高中一年級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課程介入成效,研究結果發 現高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度普遍不佳。

再就高中職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向度得分高低情形來看,仇方 娟(1997)探討南區五專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結果 發現南區五專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六個次量表的得分指標由高至 低,依序為「自我實現」、「營養」、「壓力處理」、「人際支持」、「運 動」及「健康責任」。陳政友(2001)研究台灣地區900位高中職學生與 1,086位大專學生健康生活型態與相關因素,研究結果「運動行為」、

「休閒活動」、「飲食習慣」和「藥物的使用與濫用」表現佳的學生 在心理壓力方面會有較好的調適;同樣的,「心理壓力調適」表現佳的 學生在運動、休閒和飲食方面也會有較好的行為。楊瑞珍、蘇秀娟與 黃秀麗(2001)探討臺北市台北市14所學校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結果顯示在六個次量表中,受試學生執行頻率達「經常」程度的只有

「人際支持」及「營養」兩個項目,而實踐力最低的行為是「健康責 任」與「運動」,尤其是高中職及大學學生。陳昭伶(2004)探討基隆 地區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研究發現六個層

面中以「自我實現」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壓力處理」,「人際處理」,

「營養」,「運動」,而「健康責任」得分最低。鄭淑芬(2004)研究桃園 地區共24所公私立高中職三年級學生個人因素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之相關性,研究結果發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人際間支持行為」的 得分最高,「運動行為」的得分為最低。曾建興(2008)研究彰化縣高職 學生運動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結果為以得分指標將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各分量表之得分加以排序,結果顯示在「人際間支持行為」

得分為最高,其次排序為「生命欣賞行為」、「壓力處置行為」、「營養 行為」、「健康責任行為」,而「運動行為」的得分為最低。陳昭伶、

陳政友與羅惠丹(2009)探討基隆地區664位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及相關因素,發現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六個層面中以

「自我實現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壓力處理」、「人際處理」、

「營養」、「運動」、「健康責任」。李明祝(2008)探討台中市各公

「營養」、「運動」、「健康責任」。李明祝(2008)探討台中市各公

相關文件